From 日本‧東京 |
這本書的P.86有篇『柏克萊的奇緣書店』,雖然只是找一本書的過程,在作者的描述中,卻成為一場探險活動,尤其在堆滿書的二手書店中找書,在書店中的人每個人都被描寫成善良的怪人,不但穿著怪異而且神出鬼沒,老闆開的紅色保時捷,卻經營著像是倉庫的書店,這樣的高度反差對比中,松浦彌太郎短暫地與老闆對談,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了一本珍貴的絕版書《在美國釣鱒魚》,這段『奇緣』,只是一個開始,作者也認為很多事情也只是開端,漫長人生中稀奇的緣分會一直持續上演。
P.200的『旅行少年』,這篇列舉了很多主角是少年,而且每本書都是有關旅行冒險的故事書,這些類似的故事,小時候也都有讀過,如今回想起來,故事的情節與兒時的夢想都已經模糊,我們是不是都因為社會化而消失了這樣的真誠赤子之心,作者因為從小晚上就一個人度過,在寂寞的夜裡,他會邊看故事書邊念出聲,偶爾仰望著星空,想像《銀河鐵道之夜》故事中看到的大熊星座,或是想像在小星塵顆粒構成銀河中的自己。
有著這樣看書獨處的童年,養成作者獨立的性格,加上探險的精神,這樣交織出旅行的態度,旅行不必到很遠的地方,即使在每天居住的地方,只要你回到童年面對幾十年前的自己,利用時光機器坐趟跨越時光的旅行,也是很棒的夢想。作者在書中說:『二十一歲的我還是個少年,認為任何希望都能實現。所以作夢時不知道甚麼叫放棄,總是想開拓好幾條不同的路。』這幾句話,我在二十歲時想都不敢想,至今四十歲了,倒是有點勇氣這樣開始去思考。若我二十歲就讀懂這句話,如今的人生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我回想我的童年,最讓我回憶的總是最難熬的獨處時光,幼稚園或小學一、二年級總是上半天學,帶著鑰匙回家一個人,自己做完功課後就開始打開勞作書,自己摺著紙飛機、紙鶴,或是用厚紙板做房子、機器人的模型,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很美妙的回憶,學會與寂寞做朋友。
我跟松浦彌太郎有著類似的童年,在每一個炎熱的暑假,我會到鄉下阿公家度過,每個下午的農忙,每一個大人都在田裡辛苦的工作,我一個人坐在屋簷下看書,有時眾多的蟬鳴聲中沒有一點的風,悶熱的稻草好像要燒焦的味道,藍天中只有一點點的浮雲靜止不動,我拿著《南柯一夢》端詳的看著,只記得故事吸引著我一頁頁的翻過,一直讀完時已經黃昏夕照,我永遠忘不了朵朵紅霞暮靄的那一景,看著手上因長坐在藤椅的印痕,這本書讓我扎扎實實地做了一個夢,夢醒時物換星移。而這個夢至今還不斷地上演,有時夜裡醒來,我還想著童年在鄉下的時光,有時要上班日的早上醒來,還做著南柯在螞蟻國的夢。我只能說夢如人生,而做夢的能力,雖然每個人都有,但能真正去實踐的人有多少呢?
喜歡旅行的人何其多,擁有夢想的人也很多,但是為什麼真正出發的人很少,我們都太習慣於自己的習慣領域,害怕在旅行中遇到的不確定性,而這些不確定性正是激發我們創意的來源,也是源源不斷的力量!
前一陣子,我到台灣離島去旅行,遇到了一個三十年未見的小學同學,我們兩人經過了那麼久沒有見面,其實高興的有點說不出話來,也忘記了當年的個性,但是當我看到他騎著車的探險身影,我好像真的看到當年的他,那顆赤子之心是不會消失的,只是被鎖在我們的身體裡,透過旅行,正是我們放肆的散發童年夢想的好時刻。看這本松浦彌太郎的《旅行的所在》,也是一個好方法。
松浦彌太郎在很多篇文末透露他與不同女性朋友一起旅行,那是一種炫耀吧?他跟大部分的保守與嚴守倫理的日本人不同,在個人感情部分顯得很美式開放的作風,在工作上又能真的守住自己創新的做法,實在是很值得佩服。
銀河鐵道對很多日本男生來說,果然是重要的漫畫!
回覆刪除日本人應該一點都不像大家想得那麼保守,嚴守倫理應該是說只是表面吧!看越多日本小說越這麼覺得。他們的大膽往往讓我瞠目結舌。
這本書之前在書店的時候也有看到,本想繞一圈回來再拿的,結果,還是忘記了!哈
我這學年在南澳工作 好友CARRIE想來玩玩 這裡是泰雅族的故鄉 學生多數是泰雅人 有本書[找路]寫的就是南澳 泰雅少女沙韻是這裡人 單車練習曲裡的沙韻紀念館也在這裡 很有意思的 有機會可以過來晃晃喔^^ 甄柔
回覆刪除@B卡小姐:
回覆刪除我想想,好像也是喔!日本人很兩極化,很多日劇也都有演出這類的文學作品,處理內心的細膩,真的很讓人回味。而最近台灣一些戲劇也有本土文學的改編,父後七日、隔壁親家等,我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戲劇出現。
@甄柔:
我只記得我在南澳的一個小車站的地上睡過一夜,是全班出野外因為交通問題,在這個等轉車,聽妳這樣一說,我好想再去南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