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6

【台北】溫州街文化資產散步



蕭文杰老師先在欒樹下書店說明文化資產的意義,然後在溫州街隨便一列,就都是特色:綠廊、日式洋和建築、戰前戰後名人學者、書店、人文氣息。

這些都是無可取代,而且是無法複製,房子拆掉一開發,就不可逆的無法回復的。

今天走過殷海光故居前,柯市長在競選期間曾經到過這邊拍照作為文資保存主要政見的訴求,後來到了李登輝、陳奇祿、曹永和老師曾經住過的地方,我想未來的候選人,無論市長、總統來此拍照提出相關政見,應該也可以輕易當選吧!


水溝蓋與水生植物在圓形的器物,還有原本的啤酒瓶,被當成防止鴿子、貓、小偷的圍牆,我們還要多久的時間,才能了解萬物共生共榮的環境,而不是無止境的蓋大樓呢?— 在欒樹下書房。

【台北】工藝市集


工藝與閱讀市集,在和平東路與師大路口,地點還不錯,而且有主題,晃了一圈,雖然木作最搶眼,陶藝、手作編織也不少。

我在閱讀區與夏琳小姐聊天,獲知不少八卦訊息,原來市集主辦也有品牌號召力。

共同的抱怨,就是市集的場地問題,要連結古蹟,或是不同的地方,還真是"不"可能的任務。— 和Shareen Shao 和 Minghui Chen。

《安妮日記》漫畫版



文學名著的改作或是改寫,應該還是會爆發出不同的時代意義。

以為漫畫版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其實並沒有,很快的翻閱過去後再回頭看看細節,這樣的改作其實是重新咀嚼後,一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我看著最後的說明,好想再把原著再細細翻閱一次,年輕的時候看這部作品沒有甚麼感覺,現在再閱讀漫畫版,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一樣的時間點,同樣是從青少女的眼中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同樣是戰爭引發的故事,探討爭端的源頭,才是真正能夠解決戰爭的辦法吧?!

2018/05/05

《女神探夏洛克》



不知道竹內結子最近幾年發生甚麼事情,以前很喜歡看他出演的日劇,笑容非常燦爛,有陣子接的都是比較陰沉的角色,這齣戲,好像找回了愉快俏皮的元素。

日劇有不少模仿,無論是戲劇角色、結構、故事,很喜歡比對這樣的文化異同,模仿是一種學習,模仿後又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最近日劇劇中似乎有一些關鍵字在互相較競:99.9%刑事案、長時間未解決案件、永遠不會失敗等等,我想網路時代,我們已經可以在不同一時間收視喜歡看的節目,而不需要一直轉台,這一種較競我想未來應該會消失。

2018/05/04

各國的市場與市集



大概每年的五月份,是全國市集活動大爆發的時刻,我想每個主辦活動的單位都卯足了力氣,想要讓大家都來參加。

但,看過國外的市場與市集的例子,我很擔心我們的市集壽命都不會很長,每一個市集,每年都要重新開始。

缺少甚麼呢?

我覺得是與周邊的建築、在地歷史,甚至是店家,產生"連結",每一場活動在甲地辦,或是到了乙地辦,全部都是一樣的,這跟全國老街一致化,算是另類的國際化吧?

不可諱言的每一個主辦單位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標,但是來擺攤的攤主又有自己的想法,難以以同一主題性的串連一個活動,但是若拉高"市集"的層級,加入"文化"特色,在某一個主題上每年或每季的活動來加強,那麼只要主題夠明確,又有一些連結,那麼很快就能把規模拉大,逐年加入新的相關元素,成為一種持續性的活動。

期待這樣的市集出現。

【台北】果果甜點咖啡館



自從來過,就愛上了甜點!

另外第二喜歡是這邊圓形的燈飾,每一款都很有特色,還不知道老闆是用甚麼樣的心情收集這些燈具呢?

接下來就有了一個疑問,為何蛋糕要做成圓形的,長條狀的蛋糕不是比較容易進入烤箱烘焙呢?

無論是最後離開,或是當開店的第一進入的客人,就好像繞圓圈圈一樣,隨著時間流轉,人生不也如此?

2018/05/03

【台北】回留


許久未來喝茶,因為介紹撮合成功,所以有了這場喝茶會,讓我有體會了心與器之美,心意如何體現在器物上,真是很大的學問,我算是沾了一點光。

每次朋友來喝茶,當晚都超好睡,一躺下去就安眠到天亮,除了要有好茶、好器、好地方之外,最最最重要的是要有心意的交流,我想這也是器物之美最重要的一環,花在多錢買茶、器物、地方,沒有那顆心也沒有用。

世界上沒有事情是容易達成的,都要花時間花心力。

2018/05/02

【台北】道南館



沒遇到小鬍子,也沒遇到熊拔,不過遇到了兩個美女,還有眾多時尚好用的咖啡器具。

適合專心唸書工作的地方。

2018/05/01

【台北】艾斯糖咖啡館



開在靜巷的咖啡館,今日放假勞工們,可能都會想要跟朋友到咖啡館聊聊天,一大早除了星巴克、伯朗、西雅圖這樣的連鎖咖啡館之外,幾乎沒有獨立咖啡館在那個時間開門,上完廣播節目,在街頭晃了一會兒,也只能跑到人滿滿的星巴克。

那邊附近有"香草山上"閱讀空間,但是勞動節閉門。

中午跑到了艾斯糖吃了義大利麵,家庭小餐館的感覺,但又沒有那麼拘謹,聽說開了四年多,難以想像這樣的咖啡館坐落在這樣的住宅區,這就是台北迷人之處,雖然都是公寓大廈,但是這條巷子有許多日本時代種植的大樹,原本可能在庭院的大樹還在風中搖曳,可惜有些老房子已經荒廢。

我想到了日本城鄉都會有的喫茶店,台北有不少小吃店,這兩者的距離看似很遠,但是其實很多老主顧的互動,是跟日本的喫茶店很類似的,只要把小吃店的環境整理裝潢改善,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

對於這家咖啡館的生存之道還不是很明瞭,或許多來幾次就可以看得懂。


水溝蓋百百種,大小不一,管爺

《寶島聯播網》超級報報節目,簡余晏主持



水瓶子在十七分出現。

實體書店愈來愈少了,連最早緣起日本時代的老牌書店重慶南路書店也吹熄燈號。余晏今天專訪文史工作者水瓶子,要問他為什麼日本書店來台灣開得那麼大間、誠品書店一間一間開?傳統書店卻一家一家倒?文化工作要賣的是氛圍與氣質,不然大家買書都到網路去了?重慶南路全盛時期有超過上百家書店聚集,不過由於現代人閱讀習慣改變,加上網路書店盛行,實體書店面臨嚴重生存威脅,許多原本在重慶南路上的老牌書店也陸續吹起熄燈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家家商旅飯店,做起觀光客的生意。金石堂書店除公告將於六月底熄燈,在貼文中也表示「在曾是日治時代台北城最繁華的本町通(重慶南路)與榮町通(衡陽路),城中店駐足於此,見證過重慶南路書街的繁華。」、「沉浸於書店的知識之海,愛書人舉步遊逛之間,滿是一種安心踏實,而這份閱讀的安寧舒適,就是書店存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