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7

【巴黎】草本黑白明信片


2006/10/3 小b‧巴黎聖母院

兩年前,我第一次一個人買了自由行的行程,獨自跑到巴黎,為什麼選擇巴黎?因為是我第二次前往,有點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我想在認識她一次。

我不知道那五天的行程,給我帶來了什麼?不過可以確認的是我從那次旅行回來後,開始投入書寫旅行為主題的部落格,我把以前在網路書寫的文章通通刪除,網址換掉,就像女人一時興起把飄逸的長髮剪短,另起爐灶揮別過去。

小b寫著:十月初的巴黎,有著淡淡的涼爽,很適合旅人緩慢地散步。
草本新鮮‧b
http://blog.yam.com/basil


1950年,羅貝爾·杜瓦諾(Robert Doisneau)的經典攝影名作《市政廳前的吻》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回去巴黎,世界之大,還有很多城市值得我去探險。

2006/10/16

【台北】歸綏公園


2006/10/8 歸綏戲曲公園

那日經過戲曲公園,演出的歌仔戲碼是觀音收大鵬,看不太懂的妖怪揮舞著披風繞來繞去,觀音唱了幾段,就這樣結束,我發現這裡觀賞的老人似乎沒有很用心在看,就像在家裡看電視一樣的過生活。

或許這個歌仔戲團是來練習的,只有演觀音的那個演員比較專業,其他的好像是青少年練習演戲,雖然穿著戲服,臉上也畫好了大濃妝,看他們走著台步、踢著歌仔戲的身段,還會經常NG重來,唱著唱著突然就沒有聲音,觀眾也不以為意,相較之下,我覺得演給神明看的歌仔戲團比這個好看多了。

1999年,市政府「歸綏公園地區環境改造計畫——戲曲、江山、懷古情」社區營造計畫使得歸綏公園肩負起延續傳統戲曲的使命,以往這一地區髒亂的景象,在公園內重建後,整潔問題已經有很好的改善,完成到現在已經6-7年了,希望這裏成為最具傳統戲曲風味的地方,而不是流浪漢的睡覺場所!

日治時代這裡靠近江山樓,是繁榮熱鬧的商業經濟與文人騷客的娛樂中心,也是各種傳統曲藝技的聚集中心。約在每年的農曆8月14日起,附近的普願宮會舉辦為期四十天的酬神活動,加上附近慈聖宮在每年農曆3月亦有酬神演出,公園成為重要傳統戲曲展演的據點。


1948 大稻埕(李鳴鵰攝影)

或許我看到的這場歌仔戲團太敷衍,害我對這裡沒有信心,或許真該改天再去欣賞別的場次才是。

2006/10/13

《公告》小米麻糬的旅行、書與插畫分享~邊走邊畫義大利



免費入場,來就送神秘禮!現場購書85折+贈手繪卡6張+贈獨家限量休閒旅遊用品

義大利好玩嗎?義大利危險嗎?義大利食物好吃嗎?義大利的名牌精品哪裡買?在這最適合義大利旅遊的季節裡,小米麻糬要與您面對面聊聊義大利自助旅行的心得,並結合旅遊歷程、手繪插畫與照片的方式,請您一起來體驗與分享不一樣的義大利之旅......

對小米麻糬這隻沒學過正規美術課的動物很好奇,熱情地歡迎你來!活動結束後,小米麻糬還會留在現場,與旅遊愛好者分享您的旅遊經驗。『V1492』是個自助旅遊者分享的天堂,這裡也有各式各樣的旅遊書和資訊供您閱讀。

主辦單位:V1492旅行與閱讀基金會
地點:台北市青田街12號B1(1樓為湛盧咖啡)
(青田街與和平東路交叉,位於師大正門斜對面。自彰化銀行旁的巷內轉入即可到達)
時間:2006/10/14(星期六)下午 14:00-15:30
電話先預約:02-2396-9092
主講人:小米麻糬
部落格:小米麻糬的旅遊部落格
http://blog.webs-tv.net/showme100

2006/10/12

【威尼斯】中國風嘉年華


2006/2/27 17:30

終於到了這次嘉年華的主題展覽館,一進去就是燈籠高掛,還有一條長龍四處環繞。

其實我是要去上洗手間的,好不容易找到了解放的地方,上完後就逛逛展覽的地方。掛了許多中國的字畫,還有一些華文圖書,當然都是簡體字的,大部分是討論風水、姓名學、中文字義等書,當然在這裡看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不會在這裡買,看不懂的外國人也不會駐留此地。有些中英對照的圖書倒是不少外國人在那邊研究,看來這裡只有我一個看得懂中文。

展覽館其實很用心,要把中國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外頭有一個小房間還可以幫別人畫國劇的臉譜,但是沒有人敢畫個大花臉,只有大人拿小小孩來當實驗品。



這個面具人是我唯一在廣場上拍到有中國風的人,那鬍子應該是國劇的角色,但是面具就很西洋,穿長袍加紅衣,帶個燈籠帽子,好像只是把中國的東西湊在一起就好,還好沒有歌仔戲的行頭出現。

2006/10/11

【威尼斯】船塢


2006/2/27 17:30

堡壘區的船塢成立於12世紀,在14-16世紀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

這裡在16世紀的勞動人力曾經多達1萬6千多人,曾經造出三層樓高的有槳帆船,也是歐洲最早把船的生產作業線化的工廠,可以在24小時內打造出一條配備完整的戰船,在1570年土耳其攻打塞浦路斯的威脅下,發揮了很大的防禦作用。

大門是1460年所見,被譽為威尼斯首座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大門口的獅子是1687年從希臘搶過來的,據傳是1040年所作。17世紀威尼斯逐漸沒落,這個工廠的工人也大幅減少。1797年拿破崙摧毀了碼頭。

此地目前是軍方的營區,某些地區充當藝術雙年展的展場,我還看到許多穿制服的阿兵哥在此守衛。

2006/10/10

【威尼斯】船夫的巧手


2006/2/27

還沒有到威尼斯前,我不敢想像船在這個城市的重要性,真正的待了幾天後,才知道船這個交通工具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水上巴士是觀光客主要的交通工具,除了靠雙腳之外,要在威尼斯本島及離島交通,也只能搭船了。水上巴士的載客量比公車還要多,而且出入口大,因為通常不驗票,所以上下乘客很快,船司機一靠岸,另一名服務人員就會用很熟練的技巧把繩索套在碼頭的鐵樁上,我觀察了很多次,若是不小心手會不小心被夾到,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有幾次看到新進的實習人員驚險的畫面,經驗老到的人,不只迅速絲毫不費力氣,動作優雅配合鮮豔的手套,看了還真是過癮。

旅程中看到滿載蔬果的船隻,在岸邊就開賣;也有船上就有小怪手的工程船;昂貴的水上計程車;載著大型冰箱、石塊水泥沙子等等的船隻,看到最多的當然就是沒有動力的貢多拉。以往的貢多拉船伕是家傳的職業,如今已經開放給一般人報考,只要有師傅的推薦並教導,通過考試,就可以在威尼斯執業。不過,開放的名額有限,在這個觀光城市中,昂貴的物價不是每個人可以負擔的,船伕這個行業也被大家搶破頭。



待在威尼斯久了,一般用平面地圖來找地點的我會開始不是直線的方式思考,反而習慣搭上大運河的水上巴士才來決定後續的景點。

2006/10/09

【台北】二寫行天宮


1976年,行天宮前


2006年,行天宮前

這30年來,行天宮雖然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行天宮的周邊變化不少。

今天因為參加老夫子姐姐的宗教半日遊活動,又來到了行天宮,這裡的香火鼎盛,一接近這個區域,就有很多賣香火白米糕的阿嬤,這個倒是從小到大都一樣的場景,只是地下道很多算命點痣的生意,隨著平面路面上的人行道也可以行走,很少人會特別走地下道,應該變得不好了吧?

[預告]10/08講座後半日遊活動:從松江路行天宮到台大椰林大道希臘柱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2235959.html

行天宮的廟齡並不長,比起大龍峒的保安宮,或是萬華的龍山寺,都顯得非常的年輕,近年來民間有些傳說,討論關雲長即將接任玉皇大帝,沒想到道上的競爭比政治選舉還要激烈。本來各種寺廟的活動本來都不相干的,可是近年來政治勢力以及學校、醫院與宗教的結合,行天宮除了最擅長的『收驚』核心業務之外,也拓展了圖書館、醫院等業務。

行天宮創建於1943年,商人以關聖帝君為保護神。一說關公生前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二說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重義氣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

【台北】行天宮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_09.html

原來我小時候就喜歡吃很酸很紅的蜜餞,看上面的照片,嘴唇紅的好像吃檳榔的樣子。

2006/10/06

【威尼斯】灑在大運河的陽光@嘉年華4


2006/2/27

 再度踏上威尼斯這個海上城市,是陽光燦爛的天氣,四天前前往佛羅倫斯還是陰雨綿綿,我高興的拿起相機亂拍,享受嘉年華的氣氛。

 坐上水上巴士,陽光幾乎是用倒的倒在大運河上,七彩繽紛的反射出來色彩讓我睜不開眼睛,到了聖馬可廣場看到五顏六色的面具人,可能是最後兩天的嘉年華,廣場上的面具人好多,怎樣拍都拍不完,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似乎都擁入廣場。


2006/2/27 今日戰績:100+枚
【威尼斯】嘉年華1→36枚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_24.html
【威尼斯】嘉年華2→25枚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115825244043901962.html
【威尼斯】嘉年華3→36枚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22.html

 我一直再想台灣若是要在世界上發聲,應該可以花錢多贊助這種嘉年華的活動,威尼斯連續幾年都是以崛起的中國巨龍為主題,不知道中國有沒有花廣告經費,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至少在展覽館可以看到一些中國相關的書籍,藝術品。我想我們可以派出布袋戲劇團表演,甚至是歌仔戲,這跟面具多少扯的上點關係。

 我在碼頭等著太陽下山,大運河由銀色變成火紅,然後轉橘,旅程是該結束了,明早就要搭機回台。

2006/10/05

【台北】國父紀念館


1976年


2006年

 小時候經常走路到國父紀念館去玩,印象中那是個可以奔跑的廣場,很多風箏飛舞的場地。

 上面那張照片是爸爸的學生來我家玩,下午一起到國父紀念館遊玩的合照,左邊剛好有個穿迷你裙的時髦小姐入鏡,看看這群小朋友的穿著,然後回想最近去國父紀念館的印象,也遇到很多穿著入時的年輕媽媽帶著剛會跑的小朋友來玩,只是目前有年齡老化的趨向,大人比小孩多的很多,好像是大人自己玩的比較愉快。

 這個廣場有直排輪的教學活動,小朋友吹著泡泡,老人放著大風箏飛的很高,小朋友依舊拉著飛不起來的風箏,一家三代丟著球跑來跑去,外丹功、太極拳、太極刀、土風舞、國際標準舞、舞蹈等等團體活動不斷地在這裡世代交替,偶有熱絡冷清,唯一不變的就是衛兵的交接儀式與升降旗儀式。

 如今看著很多小朋友在國父銅像的頭頂爬來爬去,若在30年前,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下場?

2006/10/04

【台北】龍緣號



我很喜歡坐在長板凳上吃傳統小吃,就好像回到小時候的夏日晚上,舉家在院子聊天吃飯後水果,泡茶啃瓜子吃花生的童年。

來到窗明几淨的龍緣號,一進來親切的招呼聲,龍緣號最有名的應該是五香肉捲(雞捲),用屏東醬園的陳年紅糟、高麗菜、馬蹄、拌醃瘦肉,再用鶯歌老店的手工豆皮,包出五香肉卷的獨特滋味,一盤一下子就被我們吃完。(感謝美食專家咖哩先生報料給我們)

似乎台灣小吃都是家族企業,原來在圓環打出知名度的龍鳳號因為第一代老闆有登記專利,所以這家店改為龍緣號,而鄰近的另一家店龍凰號應該也有家族關係,聽老闆娘的描述,也有後代在吳興街開了一家店。

更多文章及照片請看
圓環文化工作室:【龍緣號】找尋傳統雞捲美味的緣分
http://ok.writers.idv.tw/2006/10/blog-post_11598551468040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