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5

《一周大事》換日線與艾咪送給桃源鄉八八風災學童的照片書

上個月在網路上看到換日線的部落格有這本書出版的緣由,八八風災過了一年,政府用政府的角度來看事情,慈濟用慈濟的方式蓋社區,媒體用媒體想要的方式來報導,在野黨用在野黨的模式來催促,大家都是自己的角度,誰知道在山上部落缺乏的是甚麼?我想我們離真正的公民社會還很遠,這本書的愛與關懷只是小小的一小步。

集地咖啡:《一週大事 Dear Notes 》影像書及影像展分享會←9月3日星期五19:30-21:00

From 台灣

於是我很快的連絡上阿線(換日線)與艾咪,希望他們能在台北金車文藝中心展的時候,順道來集地咖啡分享這些活動的過程,回想一年前,台北有很多點募集物資,剛好又是暑假,在網路號召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就出現在募集點整理,然後一車車的卡車就這樣到了南部,民間的力量無論在實體與網路上都發生了超快速的動員力。可是,災後的心靈重建,我們又花了多少的心力呢?

剛好我問了艾咪有沒有影片可以讓大家更清楚當時的狀況,阿線的回答,剛好解答了我上面的這個問題,以下是阿線的回信:

前幾天,我跟amy是這樣聊天的,
我跟她說,集地咖啡那場我的開頭要怎麼講?
我要說:
我永遠記得2009年8月20我在台北的心情。
那幾天台北街頭有很多關於八八風災的晚會,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樣的晚會沒有一點災後的心情。

在旗山那場活動人雖少,
說真格的,會關心的人差不多都到了。XD
(當然有很多沒來的,我們知道原因的那些人,也當然,跟父親節有關。)

網路的參與度不高,
現場的參與度不高,
其實都在遇料之內。

這早在我們還沒進旗山時,
就有這樣的現象。

如果你還記得,
風災後的半個月內,
網路的資訊炸得人腦爆開,
那你一定也會記得,
約莫八月二十日以後,
網路上除了重建、大愛屋、回山上之外,
大概就沒有什麼消息了。

有趣的是,如果你長在南部,
你大概還可以聽見親朋好友對話裡有以下:
我媽媽去林邊當志工,結果被分到去切菜,因為她太瘦小了,
我鄰居做水電的,去災區組組合屋,去了大概一個月,
我同學,我姊姊的同學,去桃源鄉、去旗山當志工。

我比較想說的不是南北的問題,
而是一種急速熱情與急速冷卻的狀態。

amy沒有經過八八風災那種媒體與網路的夾擊,
頂多是莫拉克後面的幾個風災,
一度搞得人心惶惶的,
但是就是沒有八八風災的那種媒體、網路效應。

我們也曉得,
媒體就是抓著他們想要講的去講,
網路的力量沒有我們想像的大,
除了真的去關心以外,別無他法。

就像我們認識的旗美社大,他們每天仍然與這些事情為伍,
在八八以後認識的許多人,不是深入災區幫忙,
就是在生活上實踐一些對於人、對於天,自己還能做的那部分,
還有的,就是持續的關注自己腳下的那些歷史、文化。

當然我們也有認識那種,其實他們大可不管八八風災是什麼,
但是可能因為我們,因為身邊的人,他們就多關心一點點。

這些很多很多,是網路上、媒體上看不到的事,
有些很小很小,但是看在眼裡,每一點點都是一點。
後來,我不太聽信網路了。
我只相信我看見的、我感覺的。

有一個人關心、有一個人想知道,
那這個人就是一個力量。
人少沒關係,他們感受得到,
比眾人當聊天,一哄而散,而遺忘,還要重要。

八八風災啊!或許也是很多人不願面對的痛。
(痛什麼,這我就不清楚了。)

呵。

多話的阿線。

P.S
其實應該是很多人默默的在做他們的事,
或許是他們都很有默契的低調也說不定。:)



跟著艾咪、換日線送《一週大事》到桃源鄉
換日線:我和我的那本書《一週大事》

我能為我們同胞做甚麼?我自己也不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