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5

【台北】盧易之的台灣民謠曲的創作,與昭和町的導覽



聽了盧易之精彩的分析台灣民謠,我沉浸在鄧雨賢的曲目中,這個在 1930 年走紅的作曲家,到底懷抱怎樣的理想在創作,他的曲後來在日本因為投入戰爭,歌詞被改成軍歌,可想而知鄧雨賢是非常憤怒的。

四季紅,當年因為有『紅』一字而被迫改名為四季謠,後來被國民黨連戰競選總統的時候,曲被拿來用,重新寫詞成為一個時代的諷刺。

盧易之老師用他自己的方法改作了這些曲,保留了原來特色,並加入了古典音樂的特色,這些歌曲搖身一變而成為西洋古典加上台灣風格,在這樣洋和混搭的房子內,彷彿回到 1930 年代的台灣。



每一次帶這場導覽,我都會先打預防針,很多人對於台灣史可能很了解,但是講到曾經住在昭和町的日本人,能夠知道磯永吉就很厲害了。

可是住在這邊的日本教授,每一個人打入 google 一搜尋,每一個都是全球知名學者,但是,我們竟然完全不認識一個人。

所以,既然是與 1930年代的台灣民謠,我就以月夜愁的歌詞中的三線路開始,帶大家去找昭和町存在的台北城牆,城牆拆除後才變成了三線路,而這些城牆石跑到哪裡去了呢?

然後以廖繼春、立石鐵臣這兩位畫家在附近留下的足跡,希望用畫家的故事,與此地做一個連結。

感謝參加者在那麼簡短的時間內,被我塞入太多不熟的人名,希望大家對在這塊土地所發生的事情有更多的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