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四十年》與《尋找甜秘客(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



還沒有去看這部電影前,會以為跟滾石35演唱會一樣,看完後我覺得這部紀錄片,為『民歌』的起點,做了很好的重新詮釋,我想不是大家都認同,但是至少是一個開始。

在民歌20、民歌30的演唱會,大家可能少有聽過李雙澤、胡德夫、楊祖珺,更不會聽過美麗島、少年中國。

美麗島這首歌曾經被禁,1979年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創刊,被警察包圍,楊祖珺帶領大家唱《美麗島》,後來這首歌歷經了野百合學生運動,2000年陳水扁總統就職,2006年的倒扁運動,2016年的蔡英文總統就職。

最近,原住民青年陣線表示:原住民族跟著你們『篳路藍縷』,我們就『顛沛流離』。這個讓同是原住民的美麗島歌曲演唱者胡德夫情何以堪?

太多充滿了昨非今是,後來又變成昨是今非的是非問題,政權的更替,甚麼才是對的?我們從來沒有好好的反省檢討過,也沒有好好的討論過,永遠都還在各自表述的階段。希望這部片能讓大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紀錄片開始到美國拍攝楊弦,再到中國北京拍攝侯德健,就我看來非常的諷刺,一個當年被我們政府認為是叛逃的音樂人,到了中國被當成台胞。日本在1960年代末,很多反美的學生運動,而目前這些學生都已經是社會中堅。當時中華民國被聯合國趕出來,後來又與美國斷交,同樣的反美情緒,如今看來學生的熱血,遊行時候的義憤填膺,如今想來又是為何?

因為台美斷交,曾被改過歌詞的『龍的傳人,到中國演唱時,又改了一些歌詞,這代表了甚麼?或許有人說隨著環境而改,沒甚麼大不了!

今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 Bob Dylan,有反抗民謠歌手之稱,帶動了反抗文化,台灣的民歌起源,的確有受到美國反抗文化的影響,只是我認為到了後來,因為禁歌太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就只是小確幸的歌詞了。

反抗強權的民歌,也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沒有再走下一步了,但是他引發了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後來的這些音樂創作人與歌手,目前在中國都還走紅。

《四十年》與《尋找甜秘客(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這兩部紀錄片,都留下了一個問號,我們回頭看看這些歌詞內容,是否有真正的跟我們的想法相契合呢?值得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