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1

2017.07《Taipei Walker》No.243,水瓶子城市漫步09:臨濟護國禪寺,原來本堂大雄寶殿轉過座向



搭乘捷運經過圓山站,看到原木色的日式禪寺,會有到了日本的錯覺,找了許多老照片比對,原來臨濟護國禪寺格局與外觀顏色,在這一百年來變化很多。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許多宗教團體來台宣教,興建寺廟,撫慰死亡的軍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梅山玄秀大師,1900年與板橋林家交涉取得這塊地,1906年,兒玉源太郎卸任返鄉後不久過世,在此舉辦追悼會,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等官員政要共六百多人參加。梅山玄秀向各界募款,臨濟護國禪寺,1911年完工。

臨濟護國禪寺,依山傍水,北有基隆河蜿蜓流過,東有圓山,西有鐵道淡水支線。該寺日式伽藍配置有三大元素:本堂、庫裡、山門,本堂就是今日的大雄寶殿、庫裡為華藏殿(已拆除)、山門就是南邊的小鐘樓門。

洪鐘是後藤新平所捐獻,山上有兒玉源太郎所立的髮塔,山門上的「二字三星紋」鬼瓦,也與兒玉源太郎相關。大雄寶殿的基座石頭護欄上,刻有臺北吾妻、梅屋敷、北投、花蓮等地奉獻者的團體或姓名,可見當時料理亭餐飲業與政治、宗教的關係十分緊密。

1925年,傳入台灣的日本巡禮遍路文化,稱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複製來自四國八十八所寺廟的佛像,設置於台北周邊寺廟內,在佛像上刻上番號、原寺廟名、本尊、御詠歌等。而臨濟護國禪寺分配到了十一番號到十四番號四尊佛像。但今日到禪寺,竟然可以找到九尊佛像,原來是戰後有些寺廟損毀而搬到這裡,也有些佛像移至博物館存放。好像是觀光集點蓋章的參拜文化,宗教上的分靈,移民的替代、記憶體驗,也可稱為一種文化交流。

1984年因興建玉門街,原本大雄寶殿坐北朝南,轉了九十度面向西,並在玉門街上開了一個新的大門。因為這個轉向工程,損壞了大雄寶殿與華藏殿的木造結構,華藏殿拆除後以水泥結構重建,2007年,大雄寶殿大整修,向京都購買黑瓦約三千枚,並使用宜蘭棲蘭山的檜木。

除了座向改變之外,原來大雄寶殿、華藏殿、山門木頭漆上紅、黃相間的油漆,大雄寶殿整修後抹除油漆才重現原木色。很多從小到大居住在附近的台北人,直到重修後才驚訝的發現台灣竟然有日本禪寺的存在。

台灣的文化資產,面臨道路開發、興建大樓等,往往就是犧牲古蹟,這個案例是將兩棟建築搬移座向,結果不久後木作結構就損壞,目前已經重修山門與本堂,若對日式伽藍格局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京都妙心寺一探究竟。

2017.12.19 Update


從古人的磨刀石,禪寺山門入口,到新的寺廟門,與後來蓋的房子,只能說美學每下愈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