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青田七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青田七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1/21

【台北】美桂老師帶來的中學生,漫步昭和町

20201121 0900-1000

美桂老師帶來的中學生,漫步昭和町,第一站是青田七六,還有紀錄片導演來跟拍,美桂老師一直千叮嚀萬叮嚀應該看甚麼東西,我開始講十分鐘之後,發現是一群觀察力很強的小朋友,當然,來自不同學校,所以觀察的方向與角度大不相同。

我其實沒有那麼擔心,每個人應該會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吧?

2020/11/20

【台北】青田七六的嚴肅導覽

20201120

青田七六的導覽

這又是某學校的老師很熱心的帶學生來,問了課程名稱是:走玩......。

不知道是社團活動還是正式課程,現在上學都那麼有趣呢?結果,顯然我聽到這麼有趣的課程名稱,本能反抗,整個導覽過程都超正經的。

快結束才驚覺,我為什麼要求那麼嚴格啊?最後在岩石牆才補個大一打工的笑話,結束這一回合。

2020/11/19

【台北】壺中日月長@青田七六

20201119

今天下午導覽結束後,座敷有聚樂部茶道活動,祝曉梅老師又拿了一個我沒看過的字掛在床之間,猜了很久,除了第一個字:壺,猜不出這行字。

後來知道原來這句話有跟南柯一夢類似的故事。

2020/11/18

【台北】青田七六導覽,老房子與藝廊


20201118 1000-1100
青田七六導覽,老房子與藝廊

今天有二十幾個人報名,可是時間快到了卻只有幾個人,還包含兩個大學生要寫作業來報名的。突然時間到出現了十幾位來自屏東的朋友。

多年前認識的好友張凱迪博士 Ketty Chang 帶了許多朋友來,她規劃了先來青田七六聽導覽,然後去青田茶館看方文山的藝術展,沒錯,不是作詞作曲,方文山轉換跑道做多媒材的藝術品,剛好展覽最後一天方文山親自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

然後回青田七六用餐,再去大院子下午茶,最後在京倫會館結束,滿滿的藝廊使用老房子作為交流的介質,還好青田七六有導覽與小書房內的小展覽,剛好來的朋友對於茶道都有些興趣,青田七六也算有一點點藝廊的味道,只是,我們不是靠這個做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到底老房子作為經濟活動,似乎藝術品也是好辦法,希望未來更為多元,疫情期間是一個很好轉向的時機。 顯示較少內容 — 與王美慧。

2020/11/15

【台北】台北清真寺百年時光漫步伊斯蘭美學聖殿

20201115

由星球旅行社舉辦的活動:11/15 9:30-12:30 苑默文/黃建忠/水瓶子 台北清真寺百年時光漫步伊斯蘭美學聖殿

其實我只有負責半小時青田七六的導覽活動,小小的揭露青田七六內也有一個神道教的檯子,而苑老師有提到1945年從中國來的回民,大概在潮州街那邊有一棟日式房舍內,作為穆斯林聚會與朝拜的場地。

苑老師說他本周在大安森林公園發傳單,第一次感受到非常和善的台灣人,對於伊斯蘭宗教的"歧視",而他又是從北京來的,所以種種的不友善浮現在眼前。

我想,種種的情節與歷史因素,目前雖然台灣也有不少穆斯林,可是普遍大家還是認為印尼籍移工是穆斯林,然後每天從早拜到晚,飲食又非常奇怪,其實這是我們對伊斯蘭生活方式不了解所致。

不過,我也要為台灣的路人講一句話,從小我有被強拉入教堂做禮拜的經驗,所以對於"宗教信仰",我們從小到大都有"被強迫"的經驗,所以即使只是路上發宣傳單,講一句話,我們都會有被害妄想症。

大家看了這張照片,不知道看出了甚麼端倪嗎? 顯示較少內容

人覺得每一個宗教都很會使用季節、日出日落的魔幻時刻,舉辦一些慶典活動,大概凌晨五點五分開始喚拜,然後結束後剛好看到天空露出一些光芒,會顯現阿拉的神奇,每日的日出日落都跟阿拉溝通,那種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大。我不是穆斯林的旁觀者看法,或許還有更多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優點。

【台北】近看伊斯蘭,北京人+伊斯蘭的文化差異@大安森林公園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1%A9%E5%85%B8

練習,生活,日常

2020/11/12

【台北】金華國中的禮物

20201112 金華國中的禮物

第一次在導覽後收到這樣的禮物,是老師叫學生閱讀亮軒老師的《青田街七巷六號》,然後再請學生寫心得,或用畫的,我隨手翻了一下,的確這些學生都非常認真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今天的導覽,老師也非常用心,在一個定點導覽幾分鐘後,要移動到下一個定點時,留幾分鐘給學生拿著自己的手機拍照下來。

既然要拍照,那我特別解說了哪些建築元素、格局、特徵是洋式的,那些是和式,也說明了榻榻米與窗戶等,我很期待這些同學的作業。

2020/11/08

【台北】失智症協會,野草居食屋導覽

20201108 11:00-11:30 失智症協會,野草居食屋導覽

導覽時我習慣用當年的環境背景A,B,C 的原因,導出這邊為何會這個樣子的結論1。然後再用現有的場域景況,去分析在日本的異同。

反覆的驗證下可以讓大家印象深刻!

但,我知道失智症協會要來,我要在很短的期間介紹周邊實在是非常困難,而且失智症的人對於時間感是完全無感,如何讓大家理解,我傷透了腦筋。

不過,我覺得我想太多了,直接描述以前的景況即可,沒想到大家都很有感,只要講"以前",大家的記憶力都很好啊! — 在 Fireweeds 野草居食屋。

2020/10/30

《臺北老屋三生事》前任屋主陳正宏教授家族的二、三事

今晚,到了野草居食屋,非常溫馨的許多家族在聚餐。陳正宏教授帶了他的叔叔、妹妹、弟弟及其他親戚來用餐,這四位在此地居住了非常多年的時光。

陳正宏教授的叔叔雖然已經九十幾歲,但是很清晰的記得這棟屋子原本靠河岸那邊有塊空地,有顆大榕樹,今日變成馬路,而且隔壁的小廟變成今日非常壯觀的廟。

陳正宏教授的妹妹目前是畫家,她的兒子是楊安澤,回來台灣曾經來野草居食屋吃飯過,更厲害的是有可能未來成為美國總統候選人,那麼,大家多來野草居食屋,這邊出去的人都非常會念書,也非常有成就。

陳正宏教授的么弟,就是在這裡出生,當時還去拜託馬偕醫院的醫師朋友來家裡接生,長大後與哥哥就擠在座敷那間房間。

這棟房子真是非常多的故事,原來我寫出來的只是佔了一小部分而已啊!

快來跟我講你們家老屋的故事,有可能後代就成為總統喔!

#臺北老屋三生事 #野草居食屋

2020/10/24

【台北】從公會堂出發,觀察日本時代的畫家們的作畫地點,有甚麼時代意義?

20201024

從公會堂出發,觀察日本時代的畫家們的作畫地點,有甚麼時代意義?

這是第一次辦從城中的公會堂出發,看一下倪蔣懷所創立的台灣繪畫研究所所在地,然後走到大稻埕碼頭去看台北橋,去港町看一下陳天來的洋樓,這些歷史場域有甚麼時代意義,為何這些畫家們選擇在這裡作畫呢?

我覺得這一條路是很快了解台灣畫家的路線!

三個半小時其實有點累,假日的大稻埕充滿了人潮,好似九十年前的郭雪湖的《南街殷賑》重現,從日本畫家與台灣畫家在相同的地點作畫,畫中的觀點,其實大不相同。

我用了莫內、梵谷的畫作,來說明百年前台、日畫家的學習與模仿,但細看莫內、梵谷、高更的畫中畫,又是學習了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的庶民精神!這樣的交流不就是《南街殷賑》的精神嗎?

2020/10/18

【台北】小朋友來,我刻意的都是用大人的語氣導覽

1 2
  3
456
1.青田街七巷二號
2.北投文物館
3.楊奕軒畫作
4.青田七六座敷床之間花藝
5.北投文物館一角
6.孵咖啡

最近幾天接觸到很多黑白綠意,看了這樣的照片,我直接出神發呆,很放鬆也很療癒。

今天上午的導覽,有些家長帶了小朋友來,非常的乖巧,也很專注,我刻意的都是用大人的語氣導覽,試著放慢把一些事情說明清楚一點,短短一小時,說了好多好多事件,希望大家有收穫。

小朋友的專注力的確很容易因為沒有興趣沒有壓力離線,長期以來,我們到底需要甚麼樣的導覽,我自己也沒有甚麼預設的立場,只能憑藉導覽當時的感覺調整,有時候,我覺得反而是我會脫離現場而出神!

不知道聽導覽的人有沒有發現呢?

2020/10/16

【台北】青田七六的導覽,某中學志工媽媽們

20201016

青田七六的導覽,某中學志工媽媽們

原以為這位導覽老師是孩子王,小朋友都會被他逗得笑嘻嘻!

沒想到媽媽們也是一樣!我相信大家收穫滿滿!— 與教皇張。

2020/10/09

【台北】豐年社,昭和町導覽

昭和町導覽

這是我們的鄰居豐年社的員工街區慢步昭和町活動,以前在內科上班,訪問了許多同事與客戶,為何下班的時候都不會多了解一下周邊,急著要浪費時間塞車回家呢?

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這裡是上班的地方,下班要馬上離開轉換心情。

我曾經在內科的咖啡館連留,也在一排樹木下緩行,或者去附近的金控公司表演廳去聽歌劇,十年前的內科荒蕪的沒有文化講座,我是如此的調劑身心轉變心情。

大家或許會覺得在青田街溫州街上班的人應該很幸福吧?每天經過許多不同型態的老房子,綠蔭灑入辦公室,街上熙攘的小學生,還有許多安親班仍然十分熱鬧,咖啡館開了又關,不斷的轉手,這條街會看到許多教授出沒,還有老咖啡館老闆會透漏那些退休教授的秘密。

故事太多了,看妳要鎖定在哪個年代,世代交替如何世代合作?讓大家知道我們失去的歷史,我覺得十分的困難。

2020/10/07

《「茶。生活」閱讀講座》

傳統工藝的現代路徑—後柳宗悅的美學與實踐

日本人稱「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深入全日本展開的民藝行腳的成果,為現代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指引?

https://bit.ly/36FqLnx

歷史上大多數創造生活器物的工匠都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了世界,但是他們精心製作的器物,卻一代代給世界帶來生活美學的變革。

日本人稱「民藝之父」的 柳宗悅在1925年將「民眾的工藝」一詞加以簡化,誕生「民藝」一詞。 在這些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的生活用具中,發現被人們忽視的生活之美,藉此提出「民藝的概念。在柳宗悅為首的民藝同仁們的努力下,行腳采風·遍及全日本,不只歸納出民藝美學的理論基礎,也將全日本精良的工藝介紹發揚。

台灣手工藝中心在初期的工藝提倡裡,民藝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些民藝融入生活中而產生「用之美」,藉由這些工藝器皿提升我們的生活美學素養。

遛遛七六小書房策劃的「茶。生活」小書展衍生閱讀講座,此次邀請書展的推薦人之一,也是翻譯日本柳宗悅《茶與美》並設計「轉折壺」的作者李啟彰先生,為我們分享:由柳宗悅的民藝為現代的生活帶來什麼的指引?要如何從當中的美學觀擷取精華並實踐!當代民藝需要藉由什麼方式找到出口? 一起賞析「民藝」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0/09/26

【台北】來參訪的是某小學四五年級的同學,老師好像是年輕的鈴木京香

20200926

今天來參訪的是某小學四五年級的同學,老師一現身,感覺好像是年輕的鈴木京香。

有些同學去年有來過,到了最後我要請兩位同學示範台灣島形成的時候,看到幾位同學的表情,露出了終於到了跟去年一樣的橋段了。

今天我也沒預期這群小朋友有些有來參訪過,還好放的地科影片不一樣,然後講的內容不一樣,只有最後在岩石牆十分鐘做的活動是一樣的,有些學生默默地也乖乖地跟我一起把這個行程走完,希望在他們心理只是一個複習的作業。

我心裡也很安慰,至少去年的東西,沒有全部還給我。

希望明年還是可以看到鈴木老師。

2020/09/24

【台北】某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來訪,換了四個地方講,厲害!

這是某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來訪,很奇妙的經驗,通常小學生只要一移動換地方,要讓所有學生進入狀況,平均大概要花五分鐘的時間。

老師要安排座位,維持秩序,所以非常浪費時間!我的作法是盡量不換地方講,這樣可能學生的吸收能力會比較好。

這一班學生或許老師已經事前叮嚀過了,只要秩序不好,就會喊口訣,看得到許多喜歡發表意見的學生臉上露出無奈,可是對於更多有專注力的學生,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有時候覺得會吵的學生有糖吃,但是顧及大家的利益,我看到老師很努力的鼓勵平常不容易觀察到的安靜的學生,這也給我上了一課。

我換了四個地方講,希望這些學生有所收穫。

【台北】不會笑的戶田惠梨香帶學生來青田七六

20200924 08:25

這是某中學地科老師帶隊前來,老師一進門我就發現是很酷不太會笑的戶田惠梨香,印象中帶學生來應該是第三次(不知道有無記錯)。

老師還準備了學習單,我稍微瞄了一下,知道要多講地球科學石頭背後的故事,但是整個過程想要說的太多了,最後結束的時候,老師才提醒我那些東西沒有講,我才夢醒趕快補充,又浪費了十分鐘的時間。

帶這些臭青春期男生我想應該非常吃力,每一個同學都很酷的有自己的想法,當我念出老師的生日花語的時候,觀察到了老師心裡細微的變化,我回頭觀察學生是否有感受到,很可悲的居然完全沒有,或許是剛剛開學,這門選修課的師生可能還不是很熟悉吧?

很開心老師願意帶學生校外教學,特地送了一本"台北慢步"給老師,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導覽。

今天提了一些我大學差點沒畢業的事情,多年後遇見把我當掉的教授的兒子H老師,非常奇妙的過程。最後戶田老師在離開時跟我說,她是H老師的同學,世界真細小啊!

2020/09/20

【台北】剛好古蹟日導覽青田七六

20200920

剛好古蹟日導覽青田七六

問了來參加的人,有誰知道今天是甚麼日子?結果沒人知道,一陣尷尬之下,我還是講了多準備的內容:南菜園、總司令官邸、尾辻國吉宅。

秀出照片後,還好有人說出是陸聯廳,開講南菜園與兒玉源太郎、台灣神社等歷史時,明顯的有人開始聊天了,於是我就很快的講完南菜園最後的居住者是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之後就變成南昌公園,再拉回來青田七六榻榻米的房間,簡單的說明日式建築文化,這個大家就比較有興趣了。

我想來參加者可能沒有預期我會突然離題大放送,把平常在戶外的內容塞給大家,到底大家要聽的是甚麼內容呢?

對照同溫層朋友的古蹟日,檢討我講的內容到底對大家有沒有用啊?!

2020/09/13

【台北】很感謝這棟老房子,在星期日上午,有三個團體同時在不同的房間聽到不同的故事

20201115

1.2. 何醫師導覽
3. 亮軒老師在應接室導覽
4. 苑默文老師伊斯蘭教講座

很感謝這棟老房子,在星期日上午,有三個團體同時在不同的房間聽到不同的故事。

20200913

對於伊斯蘭,我們真的知道了太少,今天上午在青田七六,我先導覽,然後苑老師接著描述他在北京的身分證上就有標註回族的經驗。

其中有提到白崇禧將軍,成立中國回教協會,是1938年由白崇禧號召全國回民抗日而成立於漢口市,1958年在臺灣復會。而新生南路上的台北清真寺落成於1960年4月13日,由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籌募興建,設計建築師楊卓成。

講座中有提到朱元璋的《百字贊》,白崇禧在台灣留下了眾多的匾額就是取其中。

上次跟隨鄭勝吉老師走上六張犁的墓園,我相信更仔細的研究墓碑文字,應該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收穫。

隨後在清真寺黃老師補充了一些內容,這樣多元的小旅行+講座,算是很輕鬆。

穆斯林占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了,信仰與生活的結合,是很值得認識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