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06/07/16
【台北】大龍峒文史解說
昨日下午在保安宮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下午,去參加大龍峒文史工作室的陳應宗老師的解說,悶熱的夏日午後,在雨中的保安宮讓我知道先民的智慧。
7/22(六)15:30 還有解說場次,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到【大龍峒文史工作室】部落格去報名
http://www.wretch.cc/blog/dounboun&article_id=3943628
世界各國的城邦歷史從希臘時代開始,就是透過政治力建城堡蓋宗廟,然後跟在地的農民收稅,或是外地的農民因為土地收入豐厚,有時也會移民加入某個城邦,這就是希臘雅典時代小城邦林立的運作情況。至於大龍峒(古稱大浪泵)的漢文化,也是這樣的經過。
陳老師從圓山遺址開始談起,這段歷史一直到清朝前的歷史至今仍無法解開,隨著這個城市的不斷地建設,真相是什麼?我想很難解的開來了。而清朝康熙開始注意到台灣這塊土地,派兵前來建立農墾的單位,大龍峒地方的原住民透過通婚就開始漢化。
清朝之前荷蘭人也在此建立過相當的勢力,來此的漢人多以同安人居多,1853年在艋舺發生械鬥,打敗的人遷移到北邊的大稻埕,甚至是大龍峒一帶,由於當時河港的商務利益很大,艋舺所在的位置比較好,北邊的大龍峒地區位置不佳,農業及商業生存不易更需要團結,所以比較容易進行各族群的結合。
清朝勢力進入後其實一直到乾隆時代,才百分之百的掌握整個大龍峒地區,也因此我們看到保安宮的山川殿以及大殿的匾額與捐款紀錄到處都是嘉慶年間的痕跡,而這個地區的學苑歷史悠久(這又是長篇大論,未來有時間在細述),看到這些移民把自己出來所在地以及讀書人頭銜刻在牆上,可以知道台灣這座島本來就是一部移民史。
從寺廟的建築歷史,很容易的可以觀察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的過程或許也有拆毀,例如台北城的官方孔廟在日治時期就完全被拆毀,舊址在凱達格蘭大道附近。而大龍峒的孔廟是民間興建的,日治時期也曾經遭受一些破壞,但是經過當地人的溝通,日本人才沒有拆毀,孔廟的建設因為經費不足,陸陸續續建設從1925年至1939年才完工。可以看到在國民政府遷台後,總統副總統都曾經在這邊植樹紀念孔子至聖先師,民國40-50年間保安宮前的鄰聖苑開始建設,圍牆的龍雕圖騰都用古法製作,因為面臨孔廟,所以稱為鄰聖苑。
若下星期有興趣的去聽解說的朋友,可以先點下面的放大地圖,列印出來帶著,對各地的歷史地理位置加強記憶。
孔廟: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5/11/blog-post_14.html
保安宮: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5/11/blog-post_13.html
2006/07/15
【香港】高樓
尖沙嘴及九龍半島 2006/7/9 sophia 在香港寄出
對香港的印象多半從電影而來,小時後看過很多劉德華、周星馳、曾志偉等等搞笑電影。
香港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與中國大陸連接九龍半島和新界,由235個小島組成。北部深圳河對岸就是廣東的深圳;水域以南就是廣東省珠海市的萬山群島。於1842-1898年間被清政府分批割讓租借給英國,1997年7月1日香港整體主權移交中國。
新石器時代就已有人在香港居住,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唐朝開元24年,香港屬於循州,設立屯門軍鎮,有2000人駐守保護海上貿易,當時軍隊屯駐在今天的屯門,該區因而得名。大步一帶海面盛產珍珠,南漢劉氏於西元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
2005年3月12日,董建華因病辭職,同時獲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辭職原因被受社會質疑。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宣佈參選,最後成為唯一獲得有效提名的候選人,於6月21日正式任命出任特首,於6月24日在北京宣誓就職。
來看看【meetsophia】的香港遊記吧!
http://www.wretch.cc/blog/meetsophia&article_id=6524539
香港的電影年代已經逝去,我對香港的印象只剩下購物、金融、轉機、擁擠、現實,或許我的觀感不太正確,未來仍想去看看有何不同!
《工商時報》納寰宇於部落格的水瓶子
2006/07/14
【桂林】山水甲天下
九馬畫山 2005/12/18 魚兒寄出
看來我已經把小魚訓練成一出國就要寄明信片的人,只是她的飛字,有很多我還是讀不懂。
桂林位於廣西省壯族自治區東北,湘桂走廊的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湘桂鐵路與灕江縱貫,有三條國道穿過,兩江國際機場是廣西最大的國際機場,是自治區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桂林市花是桂花,市樹是榕樹、桂樹,工業以機械、電子、輕紡、橡膠,工藝美術為支柱,目前有高新技術開發區。
秦朝在桂林設郡,漢元鼎六年(西元前221年)設始安縣,東漢有安侯國,三國甘露元年(西元265年)建始安郡,清朝和民國時期一直是廣西的行政中心。桂林有四寶,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西瓜霜。
她說:桂林的好山好水,真的很誘人,有機會應該走一趟。我們也應該看看飛小魚的部落格神遊一下。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2674944
【大江南北走一回】鬼斧神工的陽朔山水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2611998
P.S.對不起小魚,我這張明信片塞在某本書裡面塵封很久,因為要開始寫《城市書選》所以突然就出現了!
2006/07/13
《紐約鬼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3612
《城市書選》寫在最前面:這個專欄的推出,是我去年就計畫的,因為曾有夢想要開一個有特色的書店,逛遍了台大附近的所有商店,看遍了台北市的各大誠品書店,我決定還是先在網路上試行我的理想。剛好《水瓶子精選》滿了一年,我想以我的閱讀的速度與能力,應該還有餘力寫推薦書摘,不敢叫"書評"。
還不敢想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給喜歡城市、旅行、小說、攝影的網友有點參考的依據,我會幫朋友推書打書,可是也會很毒辣的給予意見。或許這專欄作一個月我就會厭倦也說不定,誰又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同時也歡迎喜歡看書寫書摘的朋友,也一起來共筆,雖然我知道可能不會有人主動報名,還是希望有人來幫幫忙。
以前在經營《清澀小說》電子報的時候,每個月會舉辦網路票選,並抽出參與活動者贈書的活動,目前還不會有這個打算,我想等至少一年後才作相關的考量。
紐約鬼城,看完了這本以戰爭為背景的短篇小說的合集,我幾乎無法形容那是怎樣的年代?紐約如今的繁華似乎看不到那樣驚恐的過往。
這三篇短篇小說的第一部是以西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為背景,在紐約市窮困的美國人被外表富裕的英國士兵欺負的故事,因為曼哈頓是個重要的海口,具有戰事重要的地位,所有的男人參戰都死光了,男主角五十年後得傳染病死前的回憶,回憶他母親當年從事美國華盛頓後方與紐約前方的間諜工作,因為被發現而處以絞刑,本來故事的最高潮我覺得描述絞刑的經過,可是作者一個字也沒有寫就結束了,留下了令人恐怖的想像空間。至於男主角從小參與母親的間諜工作,一直到老死都還自責是否自己錯了,這種戰爭背景中對生命價值觀的混亂認知,一輩子都無法磨滅。
P.048 終其一生我良知的那把尺都在衡量我罪惡的程度。沒錯,當我在哈德遜碼頭引起懷疑時,我只是個孩子,年幼在某種程度上市個開罪的理由。......但並不是。那天以及那天之前發生的事,讓我變成了疑神疑鬼的人。......我遇到媽媽的鬼魂,不只一次......
第二篇故事是以1861年開始的南北戰爭描述,也是以紐約為背景,當時紐約市的愛爾蘭裔普遍對徵兵制度不滿,發起了暴動抗議有錢人可以用錢來替代兵役,連續四天軍警鎮壓才平息。而第三篇故事是以2001年的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事件為背景,這是史上除了二次世界戰日本襲擊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外國勢力對美國本土發動的首次襲擊,事件中共有2986人死亡。
我沒有經過戰爭,永遠無法體驗這些小說所寫的真實景況,或許透過閱讀可以略知一二。
2006/07/12
【威尼斯】喬凡尼‧貝利尼的《神聖對話》@學院美術館2
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於西元1487年替教堂製作的《神聖對話》,是早期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呈現詩意和諧感。這作品是從祭壇牆上挖下來的,所以四周還有挖下來的痕跡,平面的畫作看起來卻感覺像是祭壇下立體的圓弧狀,可見已經有文藝復興時期透視法的功力。
喬凡尼‧貝利尼/1487年/聖喬貝教堂祭壇裝飾/神聖對話/威尼斯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中的構圖明顯地可以分為幾組,上面的聖母子,已經沒有以往的高高在上的感覺,聖母坐在寶座上並沒有高這些聖徒多少,而且寶座在神龕下方,兩邊的柱子是教堂實體柱子的樣子,上方的馬賽克有威尼斯型態的鍍金。左右兩邊的六個聖徒,左邊起是聖弗朗西斯(St. Francis)、施洗者約翰、Job。右邊是聖多米尼克(St.Dominic), Sebastian, Louis of Toulouse。被弓箭刺的Sebastian據說當年鼠疫橫行,設立了這個祭壇因而鼠疫受到控制,在威尼斯的宗教繪畫中Sebastian出現非常頻繁。而下方三個則是音樂天使。
喬凡尼的作品精長讓人感到靜止的氣氛,似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無言的思索,而每個人之間確像在作某些對話的感覺,暗地裡透露出某些憂鬱。
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發跡,羅馬發揚光大後,15世紀中期才傳到威尼斯。而威尼斯畫派的崛起在16世紀初,也就是由喬凡尼奠定下的風格。貝利尼家族父親雅克伯(Jacopo),二個兒子簡提列(Gentile)及喬凡尼(Giovanni)在威尼斯佔有重要的地位。
學院美術館在後面的一些展覽室有不少共和國出資的述事畫,不同於宗教作品,多顯示當代市政功績,人物排排站,在威尼斯似乎特別多,喬凡尼的哥哥簡提列就畫了不少這類畫作,當時雖然簡提列比較有名,可是現在來看喬凡尼的作品似乎比較有靈魂。
大哥→【威尼斯】簡提列貝利尼@學院美術館7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7/blog-post_115410190915338868.html
喬凡尼‧貝利尼/1487年/聖喬貝教堂祭壇裝飾/神聖對話/威尼斯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中的構圖明顯地可以分為幾組,上面的聖母子,已經沒有以往的高高在上的感覺,聖母坐在寶座上並沒有高這些聖徒多少,而且寶座在神龕下方,兩邊的柱子是教堂實體柱子的樣子,上方的馬賽克有威尼斯型態的鍍金。左右兩邊的六個聖徒,左邊起是聖弗朗西斯(St. Francis)、施洗者約翰、Job。右邊是聖多米尼克(St.Dominic), Sebastian, Louis of Toulouse。被弓箭刺的Sebastian據說當年鼠疫橫行,設立了這個祭壇因而鼠疫受到控制,在威尼斯的宗教繪畫中Sebastian出現非常頻繁。而下方三個則是音樂天使。
喬凡尼的作品精長讓人感到靜止的氣氛,似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無言的思索,而每個人之間確像在作某些對話的感覺,暗地裡透露出某些憂鬱。
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發跡,羅馬發揚光大後,15世紀中期才傳到威尼斯。而威尼斯畫派的崛起在16世紀初,也就是由喬凡尼奠定下的風格。貝利尼家族父親雅克伯(Jacopo),二個兒子簡提列(Gentile)及喬凡尼(Giovanni)在威尼斯佔有重要的地位。
學院美術館在後面的一些展覽室有不少共和國出資的述事畫,不同於宗教作品,多顯示當代市政功績,人物排排站,在威尼斯似乎特別多,喬凡尼的哥哥簡提列就畫了不少這類畫作,當時雖然簡提列比較有名,可是現在來看喬凡尼的作品似乎比較有靈魂。
大哥→【威尼斯】簡提列貝利尼@學院美術館7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7/blog-post_115410190915338868.html
2006/07/11
【威尼斯】學院美術館1
2006/2/21 8:50 聖母加冕圖
早在要去義大利的前幾個星期,我就在網路訂好了學院美術館的入門票,到了威尼斯才發現,大家都沉浸在嘉年華會的快樂,一早去參觀博物館的人少之又少。
因為參觀的人很少,預約入門時間的我簡直就像傻瓜一樣多付了ㄧ歐元,不過多獲得了很多,我並不知道這裡不能拍照,在管理員睜隻眼閉隻眼下,拍了一些畫作回來。學院美術館的收藏品橫跨了五個世紀,從中世紀拜占庭時期,一直到文藝復興,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呈現了完整的威尼斯畫派面貌。
這裡的展覽館是依照時間的排列,所以第一展覽館是最早在教堂內的裝飾,不但表面全都是鍍金,這幅畫的人物表情呆版,動作死板,是哥德式的基本元素,但中央上方的天父,是唯一有比較豐富的表情,這個1350年左右完成的作品是威尼斯頂尖藝術家保羅‧韋內其亞諾的作品,描繪聖母及耶穌的生平。這幅作品有很多說法,雖然線條基本元素是哥德式,但整體效果和背景則屬拜占庭的,所以被認為是東西方畫風的揉合。
第一展覽館同時還有姜波諾的聖母加冕圖,約是1448年的作品,已經有些跳脫哥德式的樣板,比較寫實的表現手法出現。
2006/07/10
【威尼斯】卡瓦利府@大運河
2006/2/21 卡瓦利‧法蘭克提府
在學院藝術木橋旁,這個府邸旁有個美麗花園,1836年奧地利的腓特列大公過世於此。
這座建於15世紀的府邸是造型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跟隔壁棟的巴巴羅府一樣。這府邸後來改建成銀行,內部裝潢也改成新哥德式風格。
威尼斯於1797年被拿破崙佔領,終結了共和國時代,可是自稱是法國人的拿破崙把威尼斯跟奧地利換了倫巴底省,所以奧地利人在威尼斯有了一些歷史,威尼斯比較古的建築是拜占庭式的,但綜合日耳曼地區盛行的浪漫主義,又可以看到很多威尼斯的新哥德式建築。
府邸網站:http://www.istitutoveneto.it
這個府邸在19世紀重建的時候,窗戶上強烈的哥德裝飾風格變成為大運河旁"浪漫"的裝飾品。
2006/07/09
【威尼斯】學院木橋@大運河
2006/2/21
踏在學院木橋上,讓我想起了巴黎奧賽美術館前的藝術橋,跨在塞納河上與羅浮宮相望。
從聖馬可區跨過有氣質的木橋,就進入威尼斯最有藝術氣息的區域,幾次走在霧濛濛的橋上遠眺教堂的圓頂,幻想自己就是個畫家,很想畫下這一片夢幻美景,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水上巴士、水上計程車、工程船與貢多拉。
在學院美術館附近是有名的藝術學院,看到很多學生坐在河邊聊天,附近也有不少畫家自己開店,在裡面作畫,也兼賣畫作與明信片。威尼斯畫作的特色是色彩鮮豔,感官上華麗的裝飾,加上感性的詩意,我在一家店買下了一個色彩鮮豔的抽象明信片,也在小巷弄看到老師傅用傳統古法作著標價不便宜的面具,這一切為了只是"藝術"。
搭建於1932年,原來只是要暫代一座19世紀奧地利人蓋的鐵橋,後來依大眾的要求保留了下來,1980年整修過。
2006/07/08
【威尼斯】魚市場@大運河
2006/2/21 8:10
一早起床就趕搭水上巴士去學院美術館,經過這個魚市場,人聲鼎沸,海鷗尖細的叫聲吸引了我。
據說這市集從1097年就存在了,從里奧托橋一直延伸到這個哥德式的魚市場,是威尼斯的商業與歷史中心,為了避免水患之苦,還特別鞏固加高的地基。1514年此地發生大火,大部分的建築在16世紀後重建,而這個魚市場是1907年建,為了防止海鳥進入,還經過特別的設計。
這裡的地名很奇怪,用金匠、魚販、蔬菜來命名,是因為同類型的商店會聚集在一起,可能是賣這三種東西的店家都在一起吧!每次走到這個區域,讓我的感覺是非常的混亂,往往錯過一個轉角就漏看了一段歷史,例如財政宮的宮殿、1157年的銀行匯兌商場、聖賈科莫教堂,都在這小小的區域。
位於黃金屋的對面,似乎只有上午熱鬧,到了晚上,魚市場十分的安靜,似乎不曾有賣魚的痕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