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台北】Ten Square Cafe,又進入了一個少女的文青空間



許久沒有來個咖啡館小旅行了,趁著中午還有空檔到了安和路,不過感受到這邊停車費用的昂貴,本想放棄的時候,看到一個洗車打蠟的地方,剛好車子需要洗澡清潔一下,意外的進入了這個少女時代。

或許是我受到紐約時代廣場的影響,看到這家咖啡館的名字就想到了那個跨年熱鬧報紙橫飛,路人都可以熱情擁抱的時代廣場,進入咖啡館的文青元素一樣不缺。

吧檯前有一台文青腳踏車,可愛的大熊、小熊娃娃,是家庭主婦帶小還來很好打發時間的設計,一旁有法式鄉村碗盤櫃,加上櫃子內眾多的咖啡器具,大圓桌與大長桌,無論認識不認識的客人,都可以在這裡工作或是談天。以上,都是我的想像,因為從中午坐到現在,只有我一個客人在這邊舒服的聽著音樂工作著,我喜歡享受無人打擾的時間,聽著音樂,咀嚼咖啡館主人想要傳達給客人的概念。

安和路、臨江街、文昌街與通化街這個區塊,在兒時的記憶中都是晚上了逛夜市找同學玩耍的記憶,沒想到淡水象山捷運線開通後,周邊有了很大的變化,夜市仍然存在,但咖啡館、餐廳一家家的變換開設,國中時總是到同學家玩耍,那同學已經移民到美國波音公司上班,或者另外一個同學已經接班家族集團公司,那邊又有另一個同學開了醫美診所當院長,或者那邊本來在夜市擺攤的小學同學,因緣際會之下頂下了賺錢的豆漿店,雖然台北不景氣很久了,但這個區塊看的到蓬勃發展的足跡,高額的停車費就是一例。

走在這個區域可以五十元就填飽肚子,也可能花個五千元享受高級料理,希望神奇的台北市永遠有這樣共生共榮的區域。

【台北】台灣農業研究的濫觴



許久沒有負責上午的導覽,可能最近去了解了更多台灣農業研究的濫觴,日本的農業研究這段又多講了一點,但不是那麼通順,以後要多練習一番。

這群讀書會成員,非常認真的紀錄了我講的許多的專有名詞,對日本建築文化頗有研究,但是這部分我居然少講了,但是時間就不夠用了。

有關馬廷英教授的一些八卦趣聞大家還是比較有興趣,還好這部分亮軒老師的書裡面都很詳細的寫了,我只要照本宣科,千萬不可以過於誇張,這是我對於自己的要求。

很感謝大家來認識古蹟,很專心的想要知道以前發生過甚麼事情,也對於市定古蹟、歷史建築的規定有了一點了解,或許已經到了一個轉淚點,對於古蹟是否都應該由公家出錢來維護這件事情有更深的了解了。

2015/10/06

【桃園】中央大學宿舍,我的書寫人生



第一次踏入中央大學的宿舍演講,男生宿舍開放女生進來聽演講,又有點心可以吃,加上有正妹招呼大家來聽,學生又有聽講時數可以累積,現在大學生福利不錯。也感謝邀我去分享我的書寫人生的老師,很有心!

PS. 學生好乖,都乖乖聽完了。

2015.10.16

今天很意外的收到了一個結案報告,一般演講結束就結束了,第一次收到回饋。為了讓大家覺得我不是老生常談,所以用了很多平常生活的經歷,應該很容易接觸,不過,也會變得主題不太明確的狀況,我想我應該去抓點宗教的經文或是名人詞彙,來增加一點深度,也讓同學更容易了解每一個子題才是。

感恩!

【桃園】讀字書店,獨立出版品與獨立出版社的浪漫



一進去就被獨立出版品的封面所吸引,翻看後簡短的文字的確都抓到了事件的精隨,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種想要回味卻無法繼續咀嚼文字的感覺,買書是一種愛情的衝動吧?

看著這些獨立出版的雜誌第二期、第三期,樣樣都具有專業水準了,可是為什麼我沒有花錢買呢?是太薄了嗎?還是沒有廣告?還是?我也不知道。買書真的需要一些浪漫的元素吧!

剛開幕的書店,開在桃園的巷弄內,給我的感覺很獨立,無論是選書,還是擺設,後面可以有攝影展,還可以舉辦演講,期待成為另類的文化沙龍。

我買了《與電影握手》還有《書寫者,看見》,都是編排很簡單,以文字為主的書,是我太奇怪,還是一種回歸,細嚼慢嚥也是看書的重要過程,太快讀完的書,總忘了會留下甚麼,這跟談戀愛是一樣的嗎?

2015/10/05

《阿罩霧風雲》落子Attabu II ,歷史如何說,總有人不滿意,但總是要開始說



從「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的紀錄片拍攝開始,利用照片、動畫、到擬蠟像裝扮的拍攝模式,是拍攝影片節省成本的方式。

看了這部以台灣家族的主題的電影,其實讀了一部以台灣為主的台灣史,即使是台灣人,仔細思量後每一個時代的遭遇都很矛盾,這些歷史事件之後,或許看過的人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大不相同,而我們有大聲的說出我們的想法嗎?

每經過一次政權的輪替,有錢人的家族就會換一次老闆,而是否能夠永久的保存家產,讓家族持續的興旺,若當成一個企業來看,霧峰林家所做的事情都沒有錯,而且要在一個時代中持續的發聲,一直是很難的抉擇。

從清國到日本,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抉擇,林家真的實實在在的參與了這個時代。

看完後在電梯內遇到 686,他說這部片不只是只有國語版本,下次應該來聽聽台語版本的旁白。

2015/09/30

【台北】新生南路、濟南路口散步懷想



今天剛好到這附近去開會,中午結束後在附近散步,高中一個人在此晃蕩的記憶湧上心頭。念延平高中三年中有兩年,放學會步行到城中圖書館念書,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最自由的時刻。

我不跟隨著同學到南陽街補習,想要自己念書就好,而延平是一所只要考試考好,甚麼都不太會管的學校(就我認知),上課的時候只要不吵鬧,要念自己的書,老師基本上也都很尊重,或許從小到大就很習慣自己念書,到這圖書館沒甚麼壓力,我只要按時把高中三年的教科書溫習完,周而復始的念書考試寫題目,在學校的排名居然穩定的進步了。

高中時(1985-1988)的新生南路當然已經都加了蓋,這張從麵店翻拍的黑白照片應該還要更早,那時濟南路上有兩家麵店,今天中午進去了其中一家,點了我最常點的雜醬麵,不過整個味道完全不同,當時的老婆婆掌廚,現在都是越南籍太太,我也忘了這家麵店的店名與詳細的位置,搞不好也不是以前那家了。

當年我經常點了炸醬麵,然後等了半小時催了好幾次都被遺忘,婆婆都會多放一些菜給我。今天這種情況又發生了,點了一碗湯忘了上,不過我想若沒上就算了,機靈的越南籍太太發現了,現在的服務比上以前要好太多了,但麵中卻失去了某種味道。

從麵店走到圖書館還會經過一個排水溝,有點臭,但是卻告訴我要開始努力念書了,進入圖書館溫習完進度,圖書館關門,繁星向我微笑,慢慢的等公車回家,周而復始規律的生活,像極了修練,那樣的日子應該永遠不再回來了。

2015/09/29

《戀戀銅鑼燒》有辦法跳脫牢籠的只有自己



利用緩慢的敘事法,淡淡的帶出故事中所有人被「某事」綁在一個框框裡面,就好像一隻鳥關在籠子內。但故事人物受到老阿嬤厲害紅豆餡的啟發,每一個人都跳離了自我的牢籠。

男主角最後一幕跳脫了自己的限制,在公園設攤叫賣銅鑼燒!
女學生擺脫了母親這個無形的枷鎖。
在籠中的金絲雀被老阿嬤給放了。
老阿嬤過世時從人世間解脫了。

這部片還有討論很深的痲瘋病政策,人類的自以為是,將不同類型的人區隔開來,隨著不同年代應該都會有不同的政策,人類在進步,但用外觀來判定一個人,非常無奈一直都是如此。

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限制,也都有一個有形無形的牢籠,看完了這部片,好想去買熱騰騰的銅鑼燒,但人間可能沒有這樣的滋味了?

《拿破崙之村》公務人員都應該看的連續劇



看日劇看到很時事、很鼓舞人心或很能啟發的,我總是會死命的推薦給朋友。

十幾年前剛當上小主管,那時我拼命要同事看《西洋古董洋菓子店》,希望同事間的互相合作能跟片中一樣。九年前阿部寬的《熟男不結婚》,我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連夜把這部片看完,不知道有沒有害到學弟至今未婚。但《拿破崙之村》這部片卻是我不忍很快看完的一部日劇。

每一集都讓我臉框含著淚水,這樣八股的劇情,一個農村的沒落,每一個人(包含村內的人)都覺得這個村子沒救了,但是卻在一個熱心的公務人員手中慢慢的找回村中的特色,而且,他把所有的功勞都歸給了同事、長官、村民。

最後一集,其實討論全世界做社區營造(或稱社區復興、農村再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公部門要不要補助或建設地方,然後把大量的觀光客帶到小地方,破壞環境後又成為另一個廢墟,永續經營變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老中青少三代都有的人口結構,是不是應該由農村的人們親自動手來做才有意義呢?

到底是怎樣的過往人生,會有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呢?其實,台灣的基層公務人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吧!但一進入體系之後,很多人的熱心就慢慢的藏在內心了。

2015/09/28

《噬血戀人》人類的永生之夢



或許很多人很羨慕吸血鬼可以長生不死,只能依靠著吸人血維生,時間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吸血鬼若到處殺人,勢必很快地暴露行蹤,於是吸血鬼只能跟醫院或研究單位私下買血。

但,人類因為吃了太多有毒的食物,害的吸血鬼要能夠買到高級的純血也不容易了,所以吸血鬼也面臨了死亡的危機。

若你只能晝伏夜出,又可以永生,那麼你會做甚麼呢?女主角讀遍了世界名著,學習了各種語文,她的朋友甚至幫助過許多文壇大師代筆。男主角專研音樂,收集各種樂器骨董,許多有名的音樂片段都出自他手。但,劇終他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女歌手,說了一句話:這個人成名太可惜了!一種反諷的語氣,的確歌手成名之後,就難以再突破了。

猶如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中吊書袋,瘋狂的把許多歷史名人搬出來調侃一翻,這部片也搬出了音樂的歷史,揶揄了莎士比亞,也談了哈姆雷特。永生的意義是甚麼?吸血鬼把幾世紀的生活,寫成小說,但這個吸血鬼卻因為喝了次級品的血漿而中毒死亡。

為何女主角那麼討厭倫敦,即使只是轉機經過,也不願意停留呢?

男主角選擇了底特律這個汽車工業之城,已經沒落的廢墟,到處有工業廢水,可以殺人於無形。女主角選擇了摩洛哥的丹吉爾,這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徒的交界,歷史來來回回的爭戰。

其實人類已經永生了,透過書籍、音樂、電影,可以獲得前人的感官經驗。但結局仍然無法打破永恆的殺戮。

2015/09/27

《2030 彼岸的家人》



日本的櫻花與職人,若遇上了老人都不老,要一直漫無目的的工作到死,那生活的目的在哪裡?「家」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所有的小城鎮都荒廢了,只剩下超級大城市,所有的3C產品不滿意就丟掉,再也沒有手作的溫度,人們的食物都來至於無根的溫室,大家也不再去野餐賞櫻,家人的情感變成一個負擔。

整部片的所有人物,都呈現曾經有非常絢爛的人生,但人生的高峰過後,就應該死了,但是卻因為高齡化社會,每個人都活在一個漫無目的社會,不斷的用工作來填補空虛,太宰治的《斜陽》中的貴族,在櫻花最美的時間殞落,就是如此。

整部片透漏著強烈的「孤寂」感,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下一個課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