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6/30

【台北】青田七六小書房的展覽『茶。生活』,登陸土星

學妹有事情跑一趟青田七六,剛好是『茶。生活』小書展布置好第一天,另一學妹實行某種程度的斷食,看來我應該也應該來實施一周斷食。

一起去登陸土星咖啡館......

*

小書房的小書展

茶生活

祝曉梅

*老師給我們這檔小書展的說明文字


茶道的探索,

以為途中充滿善良,

以為這裡沒有物質煩惱,

以為會發現禪境,

以為解脫就在這裡…


學了茶道,

我學會認識自己,

學會認真面對挫折,

學會將險阻視為逆增上緣,

學會順接因緣,

學會轉念,

學會放手。


茶道就是生活禪,

要不要一起來探尋?



*經歷


日本茶道裏千家準教授

日本茶道裏千家第十六代家元授與「宗梅」茶名,為國內大學教師中首位榮獲此項殊榮者。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日本拓殖大學語文研究所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TCLE

曾協助總統府、日本交流協會、故宮、史博館、北投文物館、台大等大專院校舉辦日本茶道活動或研習會。


著有

《日本裏千家茶道點茶流程系列1:基本動作與盆略點前》

《日本裏千家茶道點茶流程系列2:基本動作與風爐薄茶點前》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初探手冊》

《找茶初心──日本茶道探索手冊》等。


李啟彰


*老師給我們這檔小書展的說明文字


從生活出發, 找尋一種感動自己的力量。 在與茶結緣的過程中, 靜觀茶席與環境間的細微枝節。  可能是一杯茶的餘韻讓自己幸福洋溢, 可能是一把壺的線條讓自己入迷, 可能是茶桌上的一盞茶花讓自己屏息, 也可能是茶席上的氛圍讓自己期待停格。  一杯茶串起了傳統與未來, 既馳騁於數千年的歷史文化, 又增添了當代元素文創想像, 新的生活, 就從這杯茶開始。


*經歷

李啟彰,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

中國茶文化,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

《日日,茶日子》、《茶日子2》作者,柳宗悅《茶與美》譯者。

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系畢業。

2009開始在中國大陸推廣茶文化,舉辦上百場茶會與講座。

專研茶葉安全與飲茶養生相關議題,從科學角度分析品茶,將感性意境以理性言詞轉譯,致力於以行動宣傳推廣「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


***展出的說明文字***


*轉折壺組


轉折壺組是李啟彰與陶作坊共同打造其茶器美學,從科技產業轉身踏入茶領域,生命的轉折如臨深淵,人生求的是圓滿,雖有轉折也不輕言放棄,而壺身的兩個反向交錯的圓弧正象徵著他不願妥協的堅韌。


將傳統茶文化的精隨與茶器的實用性及美感,達到最完美的融合。

*日本茶道器具

茶碗與茶筅--⽇本茶道具

茶筅由⼀截⽵筒經精細切割製成,在點茶過程中快速刷動茶湯,將茶粉和熱⽔均勻混合,產⽣⼀層翠綠的茶沫。

呈茶時,主⼈將茶碗的正⾯朝向客⼈,客⼈將茶碗捧起放在左⼿掌上,喝茶前順時針轉動茶碗,避開茶碗正⾯圖紋,以表謙虛以及敬意,也是對美麗茶碗的珍惜。



2020/06/17

【台北】台灣建築的記憶花園,他們的年代@二二八紀念館

圖左: 右起為李石樵、廖繼春、陳澄波、李梅樹、楊三郎、陳敬輝。來源: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howNews.php?aid=118

圖右: 台灣建築的記憶花園,葉佳緯創作畫展的宣傳封面 顯示較少內容

#在自己的城市旅行

今天帶星球旅行社的同仁一起走城南,從植物園出發,說明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學習到了歐洲經驗,完全複製在城南地區。

此地不但規劃成為貿易中心(歷史博物館前身),而且台北苗圃的育苗、溫室、熱帶植物、欽差行臺短暫的台灣民主國、總督府辦公室、林業陳列館的變遷,也說明了古蹟搬遷與再利用的過程,欽差行臺有著獨特的中軸線,對準著建功神社的圓頂,而建功神社的圓頂歷經了不同政權,居然長出了角,正對著建國中學的紅樓,中間還有一個光頭的雕像。

在二二八紀念館,原本是台陽美術協會的成員們舉難美術展之處,有的藝術家因為擔任民意代表,有些在二二八落難,前身是台灣省議會,後來變成美國新聞處,也培育了許多藝術家。

三樓的特展,雖然非常小,但是精緻的畫作,這種樂高遊戲時的將建築元素解構再重購,讓我們落入了歷史迴廊,即使是建築師,應該也很難全部說出這些建築是長在哪裡吧?

而這些建築的存在年代,也正是這些台陽美術協會的藝術家所在的年代,很值得去欣賞的展覽。

逛完這個展,在大太陽下,走到牯嶺街,拜訪牯嶺街殺人事件的發生地,然後走南昌街經過台灣軍司令官邸、南菜園,短短百年兩個政權的比對,好像歷歷在目。

相關紀錄:

《水瓶子專欄》城市慢步:從南菜園拍馬屁政治,到公共開放的南昌公園

電視台介紹:野草居食屋與Y字路的故事(國興衛視 魅力妻 in Taiwan) - 野草居食屋

《水瓶子專欄》尾辻國吉宅,亞熱帶和洋家屋夢想的實現

2017.02《Taipei Walker》No.238,水瓶子城市漫步05: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在哪裡?原來今天是陸聯廳

2020/04/25

【台北】欒樹下書房,蕭文杰老師的選書展土地記憶



蕭文杰老師的選書展,很榮幸選上了,等下來看看這本虛幻的台灣漫遊錄— 在欒樹下書房。


 20200224 好像沒有來此吃過蛋糕

2020/03/18

【台北】故里山花此時開@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大概快兩年沒跟 mina 碰面,特地來看她的特展順便敘舊,每次在她的臉書看到在大樓頂樓盡情的做自己的創作,都很好奇到底在哪裡?

原來,這幾年 mina 在 pinkoi 上活動,看似表面上是課程、賣畫,但實際上是教授一種生活方式,傳授自己觀看世界的模式,只是這個媒介是"畫",非常佩服幾年前創立"微光藝術空間",具體把一個空間經營的有聲有色,雖然搬過幾次家,我感覺這次 mina 把這個藝術空間完全移植到網路上了。

https://www.pinkoi.com/store/art-shimmering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mina 的展,可以在這個好像地球儀的圓窗旁,喝杯咖啡聊聊她的生活,只到月底喔!— 和高素寬。

2020/03/15

【台北】貓與咖啡館展,還有七六聚樂部活動


渡邊老師的展覽撤走後,我想要放一點生活味的書,於是放了吳毅平、川口葉子、Hally、松浦彌太郎等人的書,應該夠經典吧?

照片左下市我們下午的聚樂部活動做和果子,大家都好專心。

https://www.qingtian76.tw/七六聚樂部/— 和 Teena Chen 。


【防疫工作人人有責 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貓與咖啡館,小書房小書展 青田七六

自從渡邊老師的手稿複製展後,小書房的書全部都放置手繪、攝影、圖鑑、字很少等生活風格類型的書,當然還是要有一些自然科學與青田街溫州街教授相關的書籍。

想說一季利用這面牆做一些書展,四月份開始的第二季,就放一些貓與咖啡館的書,除了有我崇拜的 @川口葉子 的書,還有 Hally Chen Wu Yi-Ping 的書,都是容易閱讀,照片豐富。兩位的工作都是一生懸命,而且都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特別請兩位作家寫了幾句話,希望對喜歡貓、攝影、設計、出版、咖啡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朝聖一番。

PS. 對吳毅平很抱歉,自拍照上面的貓被犧牲掉了。

《點亮迪化299三角窗》


地址:迪化街一段299號

這幾年經過這邊總是看到蓋一半的鋼筋水泥外露,未來台原偶戲館會搬到這邊來,先利用亭仔腳牆面做在地展覽。

左下角是老友 達爾文 (Darwin Lin)的作品,也正是在迪化街亭仔腳的攝影作品,圓拱無限延伸的紅磚,不同時代在此交會,古早中北街有些碾米場,大橋頭打工仔與性工作者的租住處,如今煙消雲散,能夠重生,還是要靠大家的努力。

從藝術展切入,或許是一個起點。

2020/03/07

【台北】小路上藝文空間



不知道多久沒來?因為想到有庭院的咖啡館看看,所以從市場的小巷子走進來,依然看到老公寓溫暖的陽光,點了熟悉的水餃,遇到了老闆一樣對於藝術展覽的熱誠,踏上三樓去看這個展。

****************
【棍 Gùn】展覽資訊
時間:2020/2/14(五)至3/14(六)12:00~19:00
地點:小路上藝文空間(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77巷7號)
參展藝術家:小雞(李迪權TekKhean Lee)、葛尹風(Ivan Gros)
******************

看到了白色恐怖的版畫,是法國的藝術家去香港看到的紀錄,讓我想到了黃榮燦的《恐怖的檢查》,至於"白色恐怖"這個名詞其實也是從法國大革命而來的。

看著當下是有點難過的。— 在小路上。

2020/02/02

經典雜誌



曾經在書展上訂閱過,訂一年還送一年,附贈了好多書,也曾經到二手書店看到主題很喜歡就買回家。

後來放在青田七六的小書房大約兩年,看起來還是很新,可見很少人翻閱。

書本的價值到底如何估算呢?我也不知道。

還是說要放到正確的地方,遇到適當的人,才能發揮它的價值呢?

我打算把封面與目錄掃描下來,再回送到二手書店去。

2020/01/01

【台北】青田七六【渡邊義孝的日本時代家屋紀行_手稿複製展】



這些是上週渡邊老師來講座分享時帶大家在青田街、溫州街散步觀察到的洋和不同的樣式當場所繪,透過這樣小小的觀察,馬上就可以看見建築的脈絡,要了解台灣所有的建築,日本時代絕對是不能忽略的一件事,而且非常的重要。

渡邊老師第一個小時先從他阿祖說起,舉例一些日本的名人,如何透過繪圖測量,還有長谷川堯的啟發,讓他有了旅行作手繪紀錄的想法。

我最意外的是在旅行途中收集的這些名片、明信片,渡邊老師為了減輕重量與厚度,居然還會使用工具把紙分層,然後薄薄的貼在筆記本上。為了讓構圖比較穩重,在筆記本的四個周邊是比較常畫上建築的地方。

今天的聽到一句話:思考當時這些建築者或居住者的心情,透過這樣的紀錄,或許可以更了解一些。

事後,渡邊老師也說:我們都專注在說明日本時代建築的美好,是不是過度美化?看他紀錄了多半是美好的一面,我們如何有自己的想法,表達後互相溝通未來再生模式,我覺得是老屋保存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


【渡邊義孝的日本時代家屋紀行_手稿複製展】
展期:2019.12.25(三)~2020.03.01(日)
展場:青田七六_遛遛七六小書房

「不管去到哪個國家都是如此,即使博物館中有歷史資料,但還是透過街上的建築來瞭解這個國家的歷史才是最簡單有趣的」–渡邊義孝 (日本一級建築士)

自2011年起,渡邊老師多次來台,實地考察台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千處,並以手繪筆記的方式記錄建築特色,這次特意展出20片日式建築的「#原文手稿內容」,讓我們跟隨老師的筆記一同探訪各地老屋!

此次展出為免費閱覽,歡迎大家有空來老屋裡看看其他老屋之美!

#青田七六— 和 Yoshitaka Watanabe 。

****************

渡邊義孝手稿複製展:日本時代家屋紀行

日期:2019.12.25-2020.03.01
時間:09:00-21:00
地點:青田七六小書房
費用:免費

展覽緣起

渡邊義孝老師自從2011年第一次來到台灣後,在網路上開啟了一個群組,讓大家標示台灣在日本時代殘存的建築,因而有了這幾年十幾次瘋狂來台灣探詢老房子的紀錄手稿。

我喜歡老房子,經常在屋外想像著舊時代的人在屋內生活的景況,而屋主到底是懷抱怎樣的理念興建這樣的住宅,到底是怎樣的原因導致了這些老屋又變成了頹廢破敗的景象?種種的問號促使我們經營青田七六時,希望讓民眾了解老房子過往風華。

曾去拜訪「尾道空屋再生計畫」(尾道空き家再生プロジェクト)的豊田雅子小姐,與渡邊老師帶我在山城慢步,該團隊為了荒廢已久的房子找到新主,老房子再利用的過程而被修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看到了尾道老房子被修復後多元的使用方式。

突然,渡邊老師看到一棟被鷹架圍起來的老房子,急切的爬進去想要了解是要拆除?還是只是維修。途中,豊田小姐隨手拆除老房子身上的雜草與樹根,這些舉動,都可以發現他們對老建築的熱情。

這次挑出二十棟渡邊老師來台紀錄的住宅與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建築,除了建築的現狀,還有當時遇到的人事物,都被記錄下來了,期待大家觀賞後也可以感受到這樣的熱情,愛護老建築需要更多人一起參與。— 和 Yoshitaka Watanabe 。

**************


渡邊老師的展正式開始了 #歡迎分享

我特地選了一些以手繪、漫畫來介紹建築、歷史相關的書籍,包含李乾朗、磯達雄、宮澤洋、妹尾河童等人的書籍。

看這些手稿之餘,也可以翻閱相關的書籍。展期到 2020.03.01 為止

PS. 我又要開始每日搬書的日子了。— 在青田七六。

2019/12/27

【台北】明治橋上的宮燈



從總督府走出來,向左轉,一直往前走,就會經過明治橋,然後到達劍潭山上的台灣神社,那條參道就是敕使街道,今日的中山北路,既然是參道,就有宮燈。

目前這座宮燈原件在207博物館的門口展出。— 與 Chia-Li Shelley Chang 在迪化207博物館


居然有這種燈泡絲— 在迪化207博物館。

2019/09/10

【台北】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這個展覽有 24 個藝術家的作品,雖然都是強調超寫實雕塑,可是有不同的大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藝術家想要呈現的天差地遠,每一件作品都很值得大家思考。

我最喜歡是這個作品,把一個實體的物品扭曲後,在不同的角度呈現出不同的樣貌。那麼一個正常的人也會這樣嗎?

自從法國巴比松畫派以來,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等派別的藝術家,結黨結派以壯大自我的藝術理念,雖以同樣手法呈現,但每一個藝術家都有各自的理念,我想最厲害的是畢卡索,跨越了不同派別。回頭想想在文藝復興之前,藝術界似乎沒有結黨結派這一回事啊!?

今天這個展有24個藝術家,雖然都是用寫實的方式來呈現,但要了解各自的理念仍要花很多時間,感謝 Amy Lin 老師的腦補,讓我們花很少的時間,可以收穫很多。

2019/06/25

【沖繩】【廣島】20190625@05:聖クララ修道院、玉泉洞、洞穴咖啡館、人孔蓋展



1. Sei Clara Monastery 聖クララ修道院
2. 玉泉洞,辛巴威人帶導覽,由非洲人來說明港川人生活習慣,人類的遷徙圖,也算好玩。
3. 洞穴咖啡館一直下雨,但其實外面沒有雨
http://trip.writers.idv.tw/2019/06/blog-post_25.html

4. 廣島車站旁的百貨公司,居然有人孔蓋展覽

2019/02/15

【台北】2019 書展見聞


真榮幸今天 2/13 的書展被安排在"文學沙龍"講座,場次在法師的下一個,我應該是很有福報吧!情人節的前一天開講,明天要講"台北書街",要先講1920年代,已經消失的本島人文青書店。歡迎有空翹班的人來聽喔!不一樣的"台北書街"


感謝 Luke 的紀錄


這個圖檔非常不好閱讀,每年書展都有超多活動,但是資訊都很難被找到,委外的廠商明年是否可以換一家。


在玉山社攤位,遇到要買《在台灣尋找Y字路》的日本客人,原來是沖繩出版社來書展,突然想到出版社找我推薦過一本《那霸散步紀行》,沒想到就是作者本人,很高興居然在非然偶然就遇到了新城和博老師啊!— 在 2019台北國際書展。


今天是書展第二天,在暖暖的攤位遇到了 黃湯姆,這種大本的書就是要等到遇到作者才下手,詢問一下寫書幕後的內心世界,果然才一問,就如同江水從天上川流下來,一下子就停不了,十分可惜我買了書拍了照就趕一下下一個行程。

看完書,等待下次遇到作者在把心中的謎團問清楚。

到書展遇到作者,可以問東問西的還真不錯,可能是我第一個買書,今天《不可見的臺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銷售量不錯。

黃湯姆說在書展演講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到非同溫層人的想法,也算是不錯的建議,那麼我還是要多找機會演講才是。


書展捕獲高中同學,與《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合照

在玉山社攤位簽書時突然有一個熟悉的臉出現,本來還以為同學對我那麼好,特地百忙抽空來找我簽名,沒想到只是因為中午休息時間來買他想買的一本書而已。

PS. 同學父親余玉賢對台灣農業貢獻良多,可惜英年早逝,抓了這本《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合照,也算是感謝與感恩!



一次就遇到好多任理事長,又發現開了不少獨立書店,今年要勤快一點多跑一跑。PS. 看大家忙得臉色蒼白但都充滿笑容,希望獨立書店老闆們要對自己身體好一點— 和詹正德。


陳耀昌《魁儡花》

取自書介:
1867年發生於墾丁海邊的「羅妹號事件」,是近代台灣史蝶翅的第一次拍動,拍出了1874年日本人的「出兵台灣」(牡丹社事件),又接續拍出了1875年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拍出了1885年「台灣建省」,更拍出了1895至1945,五十年的「日治時代」。

*************
原來,台灣也有黑船來襲,那時日本有明治維新,經過這一連串的事件後,我真心希望有台灣維新的一天。

PS. 遇到 C.J. Anderson-Wu Hsiang Hsiao 姊妹,我還是分不出誰是誰?


書展中台灣博物館的攤位,這些老窗框是鐵道部周邊的老房子拆下來的,書展攤位小姐跟我說明了之後,我特別有感,這厚厚的油漆層,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

覺得要看懂這樣的歷史意義,進入門檻好高!

回想那一區的歷史,這些窗框看盡了百年來的演變。但,要對老東西有感,不僅只是要撥開油漆才能聞到木頭的芬芳,還要了解鐵道部這區的歷史原由。劉銘傳搞洋務運動,到底對台灣懷抱了多大的想像,後來日本來建設鐵路,又是勾勒了多少的藍圖?

請大家一定要去逛台博館的小展間,最重要的是攤位小姐長得非常細緻美麗!— 在世貿一館。


每次去玉山社的攤位,都有許多好處。

雖然沒有碰到偶像部長,但是碰到了總編輯,自動幫我給很大的折扣,於是,又多搬了幾本書回家。《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隨興單飛葡萄牙:一個女子的說走就走之旅》、《台北慢步》

重點在總編輯手上那一本喔!


@tibe/《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新書分享會暨簽書會

《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渡邊義孝x凌宗魁對談+厲害的翻譯高小姐

短短一個小時的講座,道出了渡邊老師如何在短短的幾年內,踏查了台灣眾多的日式建築,無論是洋式、洋和式,或是漢洋式,屋頂架構的洋小屋或和小屋分類,台灣建築有著與日本本土不同的系譜,最後凌宗魁老師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多少也讓台灣在日本時代的建築,更有了獨特的個性,無論以前或是現在。

我覺得渡邊老師能的書能夠那麼快速的讓人有感,除了快速的點出重點外,也紀錄了在台灣各地遇到的人們,演講到一半突然看到螢幕上有我的臉,也點到我名字,嚇一跳!

其實,台灣有更多建築師都有這樣論述的功力,我想渡邊老師能夠直言站在持平的角度說出自己的話,在台灣各行各界的圈圈很小,若要接各種建築案,建築師必定不敢得罪建築圈,在保存舊建築 vs 蓋新建築中,我們經常會拉扯引發衝突,也是我們要持續學習進步的。

各行各業都有努力的人,但看到一個外國人那麼熱忱努力的付出紀錄臺灣,想到這裡,我就想要更努力才是。

PS. 左上照片,我很奸詐的跑到中間,終於達成了小臉的小小願望。— 參加 TiBE/《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新書分享會暨簽書會──和凌宗魁。


很奇怪,手機普及後照相習以為常,但是還是很八股的排排站,不是比 Ya,就是想像西瓜很甜,這幾年就是很沒有創意的拿書拿東西合照。

應該來學習上面這張台灣民報批發處的"水牛"精神!— 和倪可。


不明白書展為何要放這個看板?有賣小丸子相關的書嗎?

2019/01/19

【台北】10x10cm 特展,憶小南風咖啡館主人



翻出這個張展覽說明(原本是長條狀,被我重製過),看到小南風咖啡也有參與,去過頭城花徑開幾回,卻不知道男主人已經在去年離開我們,就算是一段如沐春風的相識。

如今跨領域的議題火熱,連城市都要變成博物館,那麼小小的展覽,一個空間只有10x10cm,卻讓我回憶到永遠。

2019/01/16

【台北】蔡依ㄌㄧㄣˊ 來聽導覽



圖文不符,照片是紫藤廬簡永彬老師的展覽

今天導覽還蠻多人的,有些是在不同場合來聽我演講,或是朋友介紹,也有來用餐的客人。

重點來了:

會後某中學訓導主任遞名片給我,剛好也是地科老師,我一看到長相非常年輕甜美(流口水),名片的名字是蔡依ㄌㄧㄣˊ,問我帶學生來參與認識日式建築,如何辦理之類的......

我腦中一片空白,也不知道回答那些,遞了名片,希望有機會再見啊!哈哈哈!還在甜美的幻想中

冷靜下來想一想,這樣甜美的訓導主任,生氣起來是不是很兇很恐怖啊?

2019/01/11

MoNTUE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UNIVERSITAS 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特展



這次的展覽沒有說明看板,有需要說明的人,可以在二樓拿取說明圖文,然後自己拿到那一份展件前閱讀,也可以帶回家慢慢看,所以也不用購買展覽的書籍了。

這個聯展我最喜歡的是 B1 的台灣原住民相關展品,就覺得非常丟臉,在台灣各地有那麼多原住民展館,由京都的大學們的收藏,拿回來展出是這樣令人感動,台灣看到最完整的,應該算是台大人類系博物館也是日本時代所做的。

一進入展館,就看到很多標註"島津製作所"製作的精密儀器,目前這家公司還存在,而且曾在台北開設分公司,目前那棟建築還在,是重慶南路一段35號。

這些展品跨越的不同的學校,有關地質學的部分,以前在台大也都有相關標本,我想台大這些展品可能都還深藏在展覽室裡面,這麼多寶物,全台很多閒置空間,若能適當的規劃展出,可提升文化深度與廣度。

在東京車站旁的Kitte百貨公司,一樓大廳作為公共的廣場,百貨公司內就有展出東京帝國大學的展品。

有人可能認為拿出國展覽風險很大,但是出國繞一圈之後,這些歷史文物在不同人的參觀激盪下,更多的文物可以搭配一起,那麼具備的意義就大不相同了。

很值得慢慢品味的博學展,每一件展品都可以延伸到該領域眾多的文化現象,下次有機會應該去聽導覽老師的演出。

圖一,古亭庄的水牛好可愛— 在 MoNTUE北師美術館。

相關參考:
2018.06《TaipeiWalker》No.254,水瓶子城市漫步20:重慶南路一段 NOTCH 咖啡館,原來是島津製作所、峰圃茶莊
http://trip.writers.idv.tw/2018/06/201806taipeiwalkerno25420-notch.html
【東京】車站旁的中央郵便局,與帝國大學文物展交會
http://trip.writers.idv.tw/2018/09/blog-post_21.html

2018/09/21

【東京】車站旁的中央郵便局,與帝國大學文物展交會



1933年的東京中央郵便局,2007年要蓋大樓,大家不斷的討論,最終的結果是立面保存,目前來看這個三角形的內部很像是一個廣場,很多上班族上下班會經過,與觀光客交會。

既有的空間分割給各地厲害的品牌商店,更威的是居然有東京帝國大學的展覽,看到許多東西跟台大博物館群內容物類似,雖然台大各系所有許多小博物館,若能夠放在某百貨公司內展出,台大的形象應該可以更好才是。

這幾年有一些策展人有跟台大提出這樣的計畫,不過好像不太成功,希望台大也能夠創新些,同時建議台博館、故宮也能如此延伸展品,是幫"台灣"宣傳的一大機會。— 在 KITTE 。




郵便局展覽室是看東京車站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