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6

《Amy 的旅行廚房》

多次去汐止的夢想社區的咖啡樹,一直搞不懂 Amy 在做甚麼?又是旅行又是做菜的,如何結合呢?



去了好幾趟汐止的夢想社區,看了多部他出國做旅行廚房夢的紀錄影片,又翻了她寫的書,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夢想的實踐,到全世界去體驗當地人日常生活方式,了解當地文化。甚至,就順便把當地人邀請來台灣做菜給大家一起品嘗。

這本書紀錄了挪威、以色列、馬其頓與當地人上菜市場,一起料理的過程,我只去過以色列,看到這樣的紀錄,就好像又回到以色列那個樣子,若能吃到當地料理,又好像進入尤太人最重要的逾越節的感覺。

夢想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是那麼有實踐能力到處去做菜的,應該也只有 Amy 吧?

旅行廚房:http://travelkitchen.org/tkparty/

【台北】自私,一場例行性的午餐約會

這是我一個朋友的心情,也是我的練習文
******************

我想你是自私的
沒有意識到坐在午餐對面的你已經邁入中年
中年的身材,中年的柴米油鹽,中年的兒女教養,中年的思考模式,與中年的叨絮
我無法連結那個二十年前的你
高高瘦瘦每一個轉身都充滿了星光燦爛
我無法連結那個二十年前的你
會傾聽我生活中的小細節
我無法連結那個二十年前的你
擁抱在你懷中的我

這些年來,
你為我們的分手難過傷心,由愛生恨
我知道你結婚了
我知道你有了親愛的女兒
曾經,
我們在見面後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
你說你過得並不快樂
你說你家庭並不幸福
你說你生活並不美滿
你說你只好拼命工作
最後,
我認為我們是一般朋友
你習慣性的只有述說著你的生活
你聽不見我的點點滴滴
你閃躲著我們的友情
當你要跟當年的我擁抱的時候
我刻意地躲開了
因為,
我已經不是那個當年的我
而你也不是那個當年的你

我想你是自私的
自私的連好朋友都說不上的單行道朋友
而現在的我不在乎
容許現在的你的存在

2013/11/15

【台北】1920s 書店,回到百年前的大稻埕,與世界接軌

 百年前的大稻埕,火車站配合商港原本設立在此,方便運送物資,後來才遷移到現在台北火車站的位置。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蔣渭水的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此地萌芽。


1920s 書店的三樓,現為思劇場展演空間

 1926年蔣渭水曾在太平町開設『文化書局』,1928年《台灣通史》的作者連雅堂成立『雅堂書局』,1929年謝雪紅、楊克培共同設立的『國際書局』。大稻埕這個地方的思想與世界接軌,想想海明威、費茲傑羅、沃爾特·格羅佩斯、香奈兒、魯迅、柳宗悅、芥川龍之介都是那個年代的人物,在文學、建築、時尚、藝術各種領域1920年代是個國際資訊交流,思想豐富的一個年代。

 當時的港口,猶如任意門,就好像今日的機場,只要人、貨上船,就直接運往世界各地,想必當年大稻埕的洋人街,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舶來品。時空到了今日,大稻埕就我們來說,年貨大街、南北貨、中藥材、茶店、布行之外,還有思想啟發的成分嗎?

 於是,周奕成就開了一家 1920s 書店,陳列著 1920年代國際思潮的書籍,企圖開啟大稻埕的黃金年代,那個百年前原本就存在的大稻埕,就好像打開兜拉A夢的大雄書桌抽屜,直接通往 192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

 從小議埕到民議埕,到最近才開幕的眾藝埕,幾乎不向公部門申請補助的周奕成,非常崇拜當年春風得意樓的蔣渭水,他不但經營酒家賺錢,來補貼文化運動所需要的經費,辦報、講座,用醫生的角度來治療生病已久的台灣人。雖然百年之後的大稻埕,大家都已經識字,也進入所謂的民主時代,但是討論的思潮卻沒有建立起來。

 周奕成自許為生意人,跟在大稻埕的人一樣的作息時間,他也希望在大稻埕周邊可以擴充到十五個據點,這些小點猶如星光一樣,可以讓整個街區的文化活動更為活絡,每一個點都以協助年輕人創業的角度,大家一起互相幫忙把事業做好。

 以書店為一個窗口,或稱為一個入口,走入這個星光串起的老街區,這樣的商業經營模式,又不同於現今只有大企業誠品、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大稻埕假日不間斷大大小小的導覽活動,日本、香港、大陸觀光客陸續進來,私以為我們對更多前人的認識,必須更多學者、學生投入研究挖掘,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大稻埕,但至少這家書店,是個起點。


1920s 書店所印製的小卡,當年影響世界的名人照片。

Bookstore 1920s
網址:http://www.1920s.artyard.tw/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巷1號1樓
電話:(02)2552-1321

過客



這是我一個朋友的心情,也是我的練習文
***************************************
妳不在的那段期間,你因為寂寞而上網找人聊天
意外地發生一夜情
妳回來之後,你非常懊悔

妳覺得你非常年輕,所以輕易地原諒你
意外地發生三次的一夜情
妳回來之後,你非常懊悔

妳猶豫反覆地思索
你不知所措的懺悔

佛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凡人終究難出輪迴之道

2013/11/14

一間咖啡館《小日子》依在海灘旁細看阿曼

這是 2013年11月份的《小日子》其中的一篇稿,阿曼真是阿拉伯半島的最後一塊淨土吧?



這是我從原來的文章修改的→【馬斯開特】阿曼的星巴克咖啡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10/blog-post_4.html

牙齒




10月2日晚上搭上華航的飛機,空姐送來了糖果,這類黏黏的糖果我通常不吃,但是看到空姐還蠻耐看的份上,拿了一顆含著。當下就把一顆假牙黏下來,於是當了一個多月的無"齒"之徒。

這一個多月來用著很不習慣的右邊牙齒咬肉類,消化也不是很好,所以也吃得少,我想長年以來不吃路上動物的肉,只吃海鮮與素食,可能跟牙齒不好也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我牙齒不好蛀牙一堆,可能從小喜歡吃糖果有關係,大概在國小換牙後不久,牙齒也就蛀光了,於是左右下方的牙齒都做了一排排三到五顆不等連在一起的假牙,有牙橋的那種。

記得有一回假牙底下那顆牙內發炎,到診所求助所有的牙醫都會想要把整排敲掉治療後重做,於是我想說到大醫院試看看。當然回到我的母校台大醫學院掛號求助,那個醫師非常不計成本的幫我在假牙上挖了一個洞,然後慢慢治療。當然我的牙齒就成為老師的教材,每一次去看診,老師就來我這邊,要我打開牙齒展示,然後一顆顆的說明我的牙齒應該怎樣治療比較好,很自然的我就微笑的打開嘴巴讓一個個學生觀看。

當然,久病成良醫。我也求助過很貴很棒的診所,年輕的醫師拿出各類新穎的道具,然後在假牙塞了甚麼線,聽說可以確保假牙與牙肉的密合度,弄些有的沒的,多次看診也都要刷健保卡,還順便洗了牙。總之,那顆假牙特別貴,鈦合金甚麼一大堆,結果不到一年就掉下來。

於是,每年農曆春節,在家裡吃糖果都要特別小心,有次還掉了兩顆,吃蘋果也要很小心,假牙還曾經吞下肚子。

有時候作夢,都夢到吃酸梅,吐出來不是酸梅仔,而是一顆顆假牙。

小時候自己用一根線綁在門把上,透過急速關門來拔牙齒,或拿出老虎鉗把蛀掉的乳牙拔掉,甚至牙痛可以自塞珍露丸止痛,或是吃阿斯匹林來消炎。這類牙齒的大小事情,我好像有很多偏方,遇到牙齦流血或是流鼻血,就當成喝水一般處理掉。

曾經遇到一個朋友,他牙齒掉了居然跟鯊魚一樣還可以再長出新的牙齒,這點我真的非常羨慕,而我一直要與我的假牙共度一生,假牙掉了,再去做一顆,只要一個星期就好了。我阿Q的想說,這比鯊魚長一顆牙齒還要快啊!

照片中的我,手上黏黏的是糖果,嘴巴還含著一顆紅色的糖

【台北】咖啡的歷史



領團人協會執行公部門的活動,我負責分享"台北的咖啡香",結果,我每次都把自己的事情講太多太久,導致後面的重點"世界咖啡的歷史",還有"台北咖啡的歷史"講的太少。

不過結束後,我收到一個小禮物。拿破崙當時侵占了歐陸之後,避免經濟被他國控制,執行了鎖國政策,阻止東方的咖啡進口,所以用一種菊科來取代咖啡,我對植物並不是那麼了解,有個同學課堂當場畫了送給我。

感恩!

2013/11/13

【台北】文創中心導覽



最近跟台師大文創中心似乎特別有緣,我們外場的服務人員阿喵,也是台師大畢業的,今天下午我一進門,她就說她也有修一個通識課程,而等下這門課的學弟妹就要來參訪青田七六,剛好我負責今日的導覽。

因為是文創中心的課程,所以,我多囉嗦了我們一個岩石冰淇淋實際的執行結果,不過這群很乖也很注意聽講的同學好像沒有甚麼表情啊!整個過程中我一直想要找一些好笑的事情,跟師大有相關,所以稍微提到了梁實秋先生,但是似乎也不怎麼好笑,也只能一直講台大的故事了。

整個過程大約50分鐘,我想最捧場也最專心的是老師,真感謝陳老師的捧場。

如何對大學生導覽,真的是我要學習的一件事情啊!明天又要去東吳大學演講了,真的需要大家來救救我。

照片是今天大掃除— 在青田七六。

【台北】註書店



1. 春一枝商行-新鮮水果手作冰棒、本土無毒農產良品 春一枝,遇到 黃小黛 ,遇到一個香港作家,很高興,買了一包仙楂糖,酸酸的是一種青澀甜蜜的滋味。

2. 註書店 book in ,喝了衣索匹亞,加上藍莓蛋糕

3. 重新聽到乳香的故事,好像又回到阿曼

4. 看到日本人 ayaco 寫台灣的書,感動,心想我若用這樣的力氣來寫日本,或是書寫一座城市,應該會很棒。

5. 一個馬來西亞人做的北京地圖明信片,還有我拿里斯本的散步地圖,我想我應該也可以做類似的東西,一個城市就可以出版一套,大家說有沒有市場呢?

http://www.alittlebeijing.blogspot.tw/— 與 Peggy Ju 在註書店 book in


20131119

感謝 Peggy Ju 的晚餐,我喜歡這樣的量,還有蔬果— 在註書店 book in 。

《巴黎御膳房》找回法國土地的美味關係

這部電影,給受傷的台灣人一點啟發,我們擁有的土地也可以長出這樣美味的食材,土地被破壞汙染了,就沒有美食了。這是一部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故事,也是食物與土地關係間,互相關懷的電影。



法國總統喜歡阿嬤的味道,這就好像台灣媽媽蛋炒番茄這道菜的故事一般,每個人家的蛋炒番茄味道都不相同,但是吃這道菜的時候,簡單的好像回到小時候的時光,回味當時的氣味,還有一絲絲赤子之情的溫暖。

劇中的總統非常討厭過於雕飾精緻的食物,雖然每一道菜的每一個菜色組合都很好,但是混合起來沒有故事,也少了一種在地的美味。

於是女廚師霍騰瑟拉波利,儘量到各地去找原始的美味,採用了最新鮮當地養出來的農產品。這樣的料理簡單又有當地的故事,甚至總統宴請親戚的時候,配合這些親戚當年出生的背景,尋找到那個地方的食材,我想每個人吃到這些食物應該都會感動到流淚。

但是畢竟總統也是受到許多預算的限制,或者要解讀為宮廷內的鬥爭也行,拉波利女士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為總統執行美味任務,於是辭去了總統料理長的職務。



但我想他已經在總統心中留下了眾多美味的心靈交會,還有人文的關懷,這部片從比較大的角度來看,法國人企圖找回美食的精神價值,也值得台灣人思考一下到底是要過怎樣的生活?

PS. 這是公關公司邀請看的試片,內文全為水瓶子個人心得。


看完電影後,我們三人一起去吃台灣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