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灣生回家》滿溢的鄉愁,需要被理解的過往



若單純一部在某個時間因為戰爭而分隔的鄉愁,這部片絕對是滿分的紀錄片,1987年,台灣與中國開放了探親,是時,媒體上滿是回去找親人的故事,從失落的兄弟,到守寡的太太,甚至是母子之情,一直佔據媒體的版面。

1971年,開放日本人來台,許多比較有經濟能力的灣生回來找了故鄉,找了在台灣的朋友,若運氣好一點,甚至還可以找到原來的房子。

但,戰後的日本,從台灣、滿州、菲律賓等地方引揚回日的灣生,其實在日本的歷史也是被抹去的,而台灣這邊當然也是不講這一段歷史。當年一個家庭移民到台灣,必須要賣掉所有的家產,用一種西部拓荒的精神到台灣來開拓,1945年戰爭結束後,這些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命運跟父母親一樣,好不容易父母建立了一點點的家園,又要放棄一切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而這次並不是拓荒,只是無奈的遷移。

灣生遷移回日本後,所受到的待遇,竟是二等公民。這是怎樣情何以堪的人生呢?

看到了片中一些灣生,為了更了解自己的故鄉,飽讀了有關台灣的書籍,為了讓自己更融入了日本社會,重新學習了日語,回台灣找兒時的玩伴,記住了原住民的名字,也用台語跟台灣人溝通。而他在日本努力的蓋了自己的家,並且掛了一個白布條,說名他是台灣出生的,這樣努力的灣生,想要跳脫被社會歧視的人生,實在令人感佩。

而片中另一位灣生,雖然父親曾在總督府工作過,曾經住在台北的幸町(大安區內),但是回日本後還是沒有地方住,只能住在廟裏面。最後,她以異邦人來形容自己,但這個異邦人回到台灣生活,本來生病的身體好了,那是一種回鄉的自在吧!

若單純一部在某個時間因為戰爭而分隔的鄉愁,這部片絕對是滿分的紀錄片,但從整部片滿溢的鄉愁,還有要處理的情感,架構上太廣泛,能夠剪接的如此,已經算非常不錯,而沒有處裡較深的立場與觀點,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或許能夠做到不得罪所有人的史觀,就很好了。

我期待未來有更多這類的電影、紀錄片,對於這樣的歷史,有更多的討論,我知道有人會用國仇家恨,會用殖民與被殖民的角度來評論,這部片用鄉愁切入,我相信鄉愁過後是「理解」,而「理解」過後,才能走向未來,期望未來有更多能夠以「理解」為主的電影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