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金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這戶古厝,是金門唯一有園林池塘的建築,就這十幾年來的變化,應該算不小吧!
前廳是課堂所在,後面是老師居住的地方,連接兩處有迴廊,酉堂的匾額是泉州白石,推測是乾隆30年(1765年)所提,而這裡創建的年代就是1766年。
這篇是我2006年寫的→【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我一直找不到1994當年的照片,印象中是走在這個橢圓形水池中間快傾倒的木橋,四周長滿了身高及膝的雜草,撥開雜草,看到水池的浮萍,中午的太陽射下來,雖然房舍有些頹廢,但仍吸引我一直前來拜訪。
左圖/約1995年/翻拍自『金門人文采豐金門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一書/酉堂有完整的型態
右圖/2009年6月/酉堂前的日月形水池
酉堂內有位黃大叔,從我當兵時代就一直住在這裡,每次到這裡就侃侃而談,有時遊客來,會一直聽他說話,有時會很熱情的邀請大家去看他祖先黃百萬的雕像,但有時會比較有負面情緒怨天尤人。這次前往,剛好遇上颱風,黃大叔匆匆從房內走出,騎著機車外出,像我這樣胡亂拍照的觀光客,他應該很習慣了吧!看他身體健朗,這十幾年來都一樣,我的心裡有點遇上老朋友的感覺。
根據水調歌頭民宿女主人顏小姐的描述,這幾年黃大叔是酉堂最好的解說員,改掉了喝酒的習慣,縣政府放了遊客簽名簿,這古厝是私人住宅,能夠這樣打開門迎接遊客,實在不簡單。而金門人的熱情,在路上遇到的阿嬤、阿公,都熱情的打招呼,只要問問題,他們都能很家常的回答,就好像回到家一樣,看來金門人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我的水頭影像跟大家的不太相同,到處是資源回收與未整修的房舍,整修過的古厝與未整修的之間,反映了物質過度使用,軍方標語刻意的抹去,歷史可以輕易的被我遇見。
PS. 海西汽車博覽會在廈門舉辦四天,主辦單位在附近的金門技術學院舉辦兩岸汽車行銷座談會,老夫子姐姐邀請部落客一起去報導金門好好玩,所有部落客文章的連結會隨時更新在海西汽博會金門高峰論壇部落客聯播網。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09/06/23
2008/04/18
【台北】明志書院
新莊地帶在18世紀人口漸多,住在此地的貢生胡焯猷捐出自己的房舍做為書院之用,在清乾隆29年(1764)年申請為官方的書院。
2008.4 泰山明志書院內的模型
明志書院經過遷地、改名的歷史,日治時期改是國語講習所,日大正10年(1921)重修書院時後只剩下一進三間,以前的書院大多有提供院長、老師及學生的住宿空間,目前是完全看不到了,整個空間的運用還是做為學校教育用途,但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就沒有類似的用途,2003年6月24日因為連日豪雨倒塌,在文建會、縣政府與南亞塑膠的贊助下,2005年9月修復完成。
雖然硬體建設是修復完成了,也有相關介紹,可惜的是這個空間並沒有教育的用途了,旁邊有賣小吃,附近也有市場,雖然保留下來的地方不大,但是應該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活絡地方才是。
2008.4 泰山明志書院內的模型
明志書院經過遷地、改名的歷史,日治時期改是國語講習所,日大正10年(1921)重修書院時後只剩下一進三間,以前的書院大多有提供院長、老師及學生的住宿空間,目前是完全看不到了,整個空間的運用還是做為學校教育用途,但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就沒有類似的用途,2003年6月24日因為連日豪雨倒塌,在文建會、縣政府與南亞塑膠的贊助下,2005年9月修復完成。
雖然硬體建設是修復完成了,也有相關介紹,可惜的是這個空間並沒有教育的用途了,旁邊有賣小吃,附近也有市場,雖然保留下來的地方不大,但是應該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活絡地方才是。
2008/02/21
【府城】孔廟
全台首學是在府城台南,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就創建的孔廟,在台灣是儒學的先驅。
2007.12.2 大成殿規模比台北孔廟小,但屋脊裝飾比較繁複
中國歷代的主政者都會興建孔廟,興學並與書院共用,雖然這孔廟是明朝所建,但是到了清朝康熙22年(1683年)的時候有重修,歷年來陸續都有整修或是重建,目前看到的孔廟雖然所有元素都在,風格與規制依舊,但是都已經重建重修好幾次了。
孔廟的建築元素除了大成殿之外,禮門、義路、泮宮、泮池、明倫堂、入德之門、文昌閣、屋脊上有通天筒與鴟鴞,這些元素各代表一些意義,可以感受到儒學重視的禮教。鴟鴞是一種惡鳥,詩經:翩彼飛鶚,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意指孔子有教無類,即使是惡鳥,也會感化來歸,排排站好在屋脊上。
很大的通天筒
孔廟外有三個外國人拿著吉他、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唱歌,在這樣古色古香的孔廟前是有點唐突。
【金門】朱子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29.html
【台北】孔廟@大龍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11/blog-post_14.html
2007.12.2 大成殿規模比台北孔廟小,但屋脊裝飾比較繁複
中國歷代的主政者都會興建孔廟,興學並與書院共用,雖然這孔廟是明朝所建,但是到了清朝康熙22年(1683年)的時候有重修,歷年來陸續都有整修或是重建,目前看到的孔廟雖然所有元素都在,風格與規制依舊,但是都已經重建重修好幾次了。
孔廟的建築元素除了大成殿之外,禮門、義路、泮宮、泮池、明倫堂、入德之門、文昌閣、屋脊上有通天筒與鴟鴞,這些元素各代表一些意義,可以感受到儒學重視的禮教。鴟鴞是一種惡鳥,詩經:翩彼飛鶚,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意指孔子有教無類,即使是惡鳥,也會感化來歸,排排站好在屋脊上。
很大的通天筒
孔廟外有三個外國人拿著吉他、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唱歌,在這樣古色古香的孔廟前是有點唐突。
【金門】朱子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29.html
【台北】孔廟@大龍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11/blog-post_14.html
2008/01/14
【台北】文昌祠內的樹人書院
樹人書院是陳維英1853年所創,當年在保安宮內,1932年遷到現址。
文昌祠內的樹人書院
在文昌祠內看到樹人書院的歷史碑文,說1932年遷到這裡,當年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書院為何會遷移到這個地方?當時在保安宮旁邊有大龍峒公學校(大龍國小),是不是因為這是日本人的學校,而當時時局比較穩定,所以要建立一個台灣人可以就學的場所就不得而知了。旁邊的孔廟在1925年由仕紳辜顯榮、陳天來等人開始規畫,一直蓋到1939年才有基本的規模。我表列了一下這些建築的歷史:
1805年,保安宮稍有規模
1851年,陳維英中秀才
1853年,陳維英等人創建樹人書院(在保安宮內?或是旁邊?)
1859年,陳維英中舉人
???,陳維英任教明志書院、宜蘭仰山書院
1864年,陳維英擔任學海書院院長
1869年,陳維英過世
1895年,日本人來台
1896年,保安宮與龍山寺等14間寺廟加入日本曹洞宗,免於日人破壞,保安宮內從事教學工作,就是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大龍峒公學校)
1925年,開始規劃建孔廟
1928年,在文昌祠現祉開始蓋樹人書院
1932年,樹人書院完工
1939年,民間捐款的孔廟基本架構完成
文昌祠地址:迪化街二段364巷14號
我來這裡好幾次,雖然是座小廟,可是來此地拜拜的准考證可不少,鳳梨罐頭是桌上看到最多的貢品。
仰山書院附近→【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台北】學海書院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15623368076808563.html
文昌祠內的樹人書院
在文昌祠內看到樹人書院的歷史碑文,說1932年遷到這裡,當年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書院為何會遷移到這個地方?當時在保安宮旁邊有大龍峒公學校(大龍國小),是不是因為這是日本人的學校,而當時時局比較穩定,所以要建立一個台灣人可以就學的場所就不得而知了。旁邊的孔廟在1925年由仕紳辜顯榮、陳天來等人開始規畫,一直蓋到1939年才有基本的規模。我表列了一下這些建築的歷史:
1805年,保安宮稍有規模
1851年,陳維英中秀才
1853年,陳維英等人創建樹人書院(在保安宮內?或是旁邊?)
1859年,陳維英中舉人
???,陳維英任教明志書院、宜蘭仰山書院
1864年,陳維英擔任學海書院院長
1869年,陳維英過世
1895年,日本人來台
1896年,保安宮與龍山寺等14間寺廟加入日本曹洞宗,免於日人破壞,保安宮內從事教學工作,就是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大龍峒公學校)
1925年,開始規劃建孔廟
1928年,在文昌祠現祉開始蓋樹人書院
1932年,樹人書院完工
1939年,民間捐款的孔廟基本架構完成
文昌祠地址:迪化街二段364巷14號
我來這裡好幾次,雖然是座小廟,可是來此地拜拜的准考證可不少,鳳梨罐頭是桌上看到最多的貢品。
仰山書院附近→【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台北】學海書院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15623368076808563.html
2008/01/03
【台北】老師府
這是我第一次進去老師府,因為這裡一直在整修,所以每次經過都不敢進去,這次進去裡面竟然看到不同的世界。
1859年陳維英中舉,朝廷所贈的石旗桿
陳遜言自福建泉州同安隨父來台經商有成,1807年在此地蓋大厝,傳言這裡風水很好,陳家子孫稱為賺錢祖,傳說陳遜言曾經去考秀才(或是舉人?),看到很多人用買官的方式,因此憤而從商。後來陳遜言的大兒子陳維藻考上舉人,陳維英中了秀才,當時有傳言是靠陳家捐了三千兩銀子才買到了秀才。後來大哥陳維藻赴北京考試,長途跋涉積勞成疾客死異鄉蘇州,後來陳維英更被老婆嘲諷,因此陳維英發奮念書,考上舉人,立了石旗桿,目前全台灣也只剩下這座。
陳家的家族公號是『悅記』,目前整修完成的事公媽廳,看起來是沒有開放,從還沒有整修好的公館廳就可以看到不少匾額,書本形狀的窗戶,用石竹子裝飾,放眼望去雖然殘破,可是可以感受到當時書香世家的各式文句教誨。
大龍峒的保安宮有陳維英書寫的對聯,寧夏街的也有一個陳德星堂是陳家的宗祠。艋舺的學海書院、泰山的明志書院、宜蘭的仰山書院,到處都有陳維英的足跡。
仰山書院附近→【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台北】學海書院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15623368076808563.html
走在老師府裡面,雖然有些慘破,看到許多阿公阿嬤在此生活,有的很年輕就嫁到這裡,當時前面還有小河可以停小船,如今前面是抽水站,旁邊是高速公路經過,我想風水應該大不如從前。
1859年陳維英中舉,朝廷所贈的石旗桿
陳遜言自福建泉州同安隨父來台經商有成,1807年在此地蓋大厝,傳言這裡風水很好,陳家子孫稱為賺錢祖,傳說陳遜言曾經去考秀才(或是舉人?),看到很多人用買官的方式,因此憤而從商。後來陳遜言的大兒子陳維藻考上舉人,陳維英中了秀才,當時有傳言是靠陳家捐了三千兩銀子才買到了秀才。後來大哥陳維藻赴北京考試,長途跋涉積勞成疾客死異鄉蘇州,後來陳維英更被老婆嘲諷,因此陳維英發奮念書,考上舉人,立了石旗桿,目前全台灣也只剩下這座。
陳家的家族公號是『悅記』,目前整修完成的事公媽廳,看起來是沒有開放,從還沒有整修好的公館廳就可以看到不少匾額,書本形狀的窗戶,用石竹子裝飾,放眼望去雖然殘破,可是可以感受到當時書香世家的各式文句教誨。
大龍峒的保安宮有陳維英書寫的對聯,寧夏街的也有一個陳德星堂是陳家的宗祠。艋舺的學海書院、泰山的明志書院、宜蘭的仰山書院,到處都有陳維英的足跡。
仰山書院附近→【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台北】學海書院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15623368076808563.html
走在老師府裡面,雖然有些慘破,看到許多阿公阿嬤在此生活,有的很年輕就嫁到這裡,當時前面還有小河可以停小船,如今前面是抽水站,旁邊是高速公路經過,我想風水應該大不如從前。
2007/08/21
【宜蘭】楊士芳紀念林園
楊士芳是宜蘭地區的第一位舉人,這個地方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楊士芳的宅第改建,就不得而知,只有個很舊的牌子上面寫著『進士第』,還掛在戶外。
2006.9.14
楊士芳,西元1826-1903年,出身農家,1868年考取三甲進士,與一般科舉得中功名的讀書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當官,反而熱心投入教育,創建宜蘭孔廟。
宜蘭還有個仰山書院,1810年台灣知府楊廷理設置噶瑪蘭廳,1812年創建仰山書院在文昌廟旁(也在不遠處隔兩條街現為民居),以宋朝的楊龜山為閩學宗師,所以取名仰山,而楊士芳也有當過這裡的院長。
楊士芳紀念林園由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用土丘假山還有竹林木材等建築,有個小型階梯廣場、活動平台等。這個空間營造的很好,除了展示楊士芳的事蹟文物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展覽場地,不過我去的時候部分並沒有開放,去敲辦公室的門才打開給我們看,不過辦公室那邊有冷氣很舒服,走累了可以在此休息,也有不少的旅遊資訊。
在進士第的匾牌下有幾個老人在下棋,討論時事,我站在旁假裝拍照偷聽,這些台北的政治事件,他們了解的比我還透徹啊!
地址: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
2006.9.14
楊士芳,西元1826-1903年,出身農家,1868年考取三甲進士,與一般科舉得中功名的讀書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當官,反而熱心投入教育,創建宜蘭孔廟。
宜蘭還有個仰山書院,1810年台灣知府楊廷理設置噶瑪蘭廳,1812年創建仰山書院在文昌廟旁(也在不遠處隔兩條街現為民居),以宋朝的楊龜山為閩學宗師,所以取名仰山,而楊士芳也有當過這裡的院長。
楊士芳紀念林園由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用土丘假山還有竹林木材等建築,有個小型階梯廣場、活動平台等。這個空間營造的很好,除了展示楊士芳的事蹟文物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展覽場地,不過我去的時候部分並沒有開放,去敲辦公室的門才打開給我們看,不過辦公室那邊有冷氣很舒服,走累了可以在此休息,也有不少的旅遊資訊。
在進士第的匾牌下有幾個老人在下棋,討論時事,我站在旁假裝拍照偷聽,這些台北的政治事件,他們了解的比我還透徹啊!
地址: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
2007/03/25
【台北】淡水牛津學堂
馬偕在1882年創立的牛津學堂,目前在真理大學內
1882年9月開學的理學堂大書院,英文的名字直翻,叫做牛津學堂,我一直搞不懂為何加拿大人創立的學校會取作英國的地名牛津?
原來是因為馬偕回加拿大牛津郡故鄉募款,在安大略省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刊載,大力支持,因此得名。是臺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也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的搖籃地,現為二級古蹟目前做為真理大學的校史館。
牛津學堂是中西合璧建築,用糯米烏糖,石灰與砂相拌當成水泥來砌磚,這種工法在深坑的永安古厝也是這樣,糯米乾掉後外面比水泥還要堅硬,在柬埔寨的吳哥也有看到,吳哥因為沒有地震,古蹟也保存得相當好,而淡水的牛津學堂應該就有重修過。表面看起來是傳統的紅瓦斜屋頂,可是上面卻有洋式的老虎窗,有西式教堂的窗戶,但屋頂上有中國的尖塔造型,據說是為了緩和當地人的觀感,這種中西合璧(不中不西)全部在牛津學堂一覽無遺。
探訪一個古蹟,可以知道外國人深入一個陌生的地方,往往是利用宗教、醫療切入,然後再興建學校教育地方,這種辦學、行醫、宗教的結合概念,這幾年也在台灣興盛了起來,世界上各地有甚麼需要幫助,也是這樣在國際上幫助別人。
2006/08/29
【金門】朱子祠
來到朱子祠,圍籬圍起來的施工標示,大門口很新,屋頂上有四支竹子似的圓筒,不知道是什麼意義?難不成跟孔廟一樣是通天筒嗎?
我偷偷地從門縫跑進去偷拍照片,真的是很新很新的建築,大殿是個講堂,後殿才是古蹟的主體朱子祠,我的印象中這個講堂是個有木頭地板的圖書館,或許真的是在當兵的時候(1993)記憶謬誤也說不定,反正現在是個很像傳統閩南式的書院,東西兩側廂房可住宿學生,中間是講堂,前有照牆,後面就祭祀朱熹或是文昌帝君等。
朱子祠與浯江書院是合為一體的建築群,據文獻徵考,建築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康熙26年(1687年)。傳說金門之所以推崇朱熹,除了朱熹豐厚的學術涵養外,乃是因為朱熹曾在宋高宗紹興23年(1153年)秋,任同安縣主簿,同安縣就在金門的廈門灣內,一度視學金門,所以當地讀書人對朱熹懷有一份尊崇、親近的特殊感情。
朱子祠的右側是中正國小,左側是長老教會,走在金城鎮,真的走了幾步路就是有點歷史的地方。
台灣古蹟列表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灣古蹟列表
2006/08/24
【台北】學海書院
來到龍山國小旁邊的學海書院,本來以為是有開放參觀的,但是木門卻深鎖,上面寫著高氏宗祠。
我在外頭不斷地張望,看到兩根石旗桿,上面還有清晰的題字,可能是這幾年有補金漆,一支是清光緒時所立,另一支是日大正年間。石桿代表了文人的筆桿子,在明代的文官制度中代表了很深的意義,清朝只要中了進士就會獲得石桿,至於日治時代為什麼會立石桿,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
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文甲書院落成,文甲是艋舺的諧音,書院內還有居住的宿舍約20間,1847年改名為學海書院。1864年,書院由當時大龍峒老師府的舉人陳維英主持,聽說現在大廳上掛有他寫的對聯,第一個字各是「學」、「海」兩字,對聯『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雲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日治時期,書院被日本人改為國語學校,後來經過標售,改為高氏宗祠,意外的保留了當時的建築。
書院內有講堂、朱子祠堂、宿舍,這三項為清代書院的基本要素,建築層級分明、師生有別,注重倫理及人格養成。
2006/08/10
【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來到金門的前水頭,就有一股江南的園林氣息,不過來到我當兵時(1992-1994)印象的黃氏酉堂大不相同,雖然翻新了,但是門前的日月池,少了那麼點味道。
前水頭位於金門島西南,是濱海村落,有閩南古厝群與西式洋樓建築。村落居民全都姓黃,其中一戶是清嘉慶年間興建的酉堂別業(別墅),主人為黃百萬(黃俊)建於1766年,清嘉慶年間人,因經商致富回鄉置宅,由於門樓前有橫額題「酉堂」,所以稱酉堂別業。
酉堂別業前有曲橋與泮池,稱為日月池,該池是水頭地區七個天然潭池之一,當兵的時候曾經多次前來,吸引我的不是屋內的黃百萬雕像,而是這片天然的池塘,長出很多的植物,蓮花浮萍等等,雖然沒人整理,可是頗有世外桃源的感覺,我想能夠住在這裡應該是退休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但這幾年回去,日月池及曲橋雖已整修完成,但池旁的植物已經被砌起的石牆以及全鎮鋪滿的石版所淹沒,看到幾株重石頭縫裡冒出的植物,黃大叔努力的介紹每珠植物的用途以及特色,他也抱怨修復師傅的不當修繕導致一些牆飾的光芒盡失,走入側門進入講堂,上面放了許多書本以及象棋,看來是很歡迎客人進來泡茶聊天,雖然這是富商之家,看著黃百萬的雕像拿著書本,表示他喜歡讀書,也可以知道這個地方作為私塾講堂的盛況。
本週日2006/8/13 14:00:江柏煒-被遺忘的聲音講座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2000067.html
水頭另有洋樓及得月樓,還有閩南建築群十八間等古蹟,但得月樓前的天然潭水已經填平,洋樓毀壞失修,美景已經不在。黃大叔一直說自己是乞丐命,風水師建議他在側邊再開一扇門,能將財富留住,但他卻沒這樣做,只是儘量的把大門敞開,讓遊客能進去參觀他家,讓大家知道黃家的輝煌過往。
2005/11/14
【台北】孔廟@大龍峒
2005/11/12 13:30 台北孔廟大成殿
乍看孔廟的大成殿會覺得跟一般道教的廟大同小異,但是仔細觀察,這裡還是明顯地不同,主要是屋脊上有通天筒跟梟鳥。
就格局來看,孔廟跟道教的廟一樣是回字型的建築,但孔廟的裝飾樸實,既無神祇也無多餘的題聯字畫,顯示莊嚴的氣氛,不由得就安靜的欣賞這一切,屋脊上的通天筒聽說是朱熹修建孔廟的時,為表達對孔子道德的崇敬,只有孔子的思想才能上通天意。而旁邊有很多梟鳥則表示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即使是會吃母鳥的壞鳥也受到孔子的教化,靜靜地停在屋脊上聽訓。
台北孔廟建於日治中期(1925)由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大成殿內的八角藻井非常具有特色,也是晚近台灣所建規模最大的閩南式木造建築,如今被列為三級古蹟。
一進來看到有一個老人坐在花園打吨,口水都流了下來,也有人在櫺星門內練習氣功,但是進入大成殿內卻空空無人,零星來的觀光客多是中年人夫婦進來走走,很少像我這樣帶著小孩跑進來,由於沒人,小水瓶開始把背包裡面的玩具都拿出來,然後排在地上開始對戰,我一直咐囑他要輕聲,配上這裡莊嚴的氣氛,我只好快速帶他離開。
一群日本人在這裡聽完解說後,休息了十分鐘,匆匆地離開,除了鳥聲,松山機場飛機降落的聲音隆隆作響,我在想這裡除了每年的教師節慶典之外,應該還可以發揮更多的作用,賣紀念品的精品店阿婆應該可以賺的更多才是!
http://www.ct.taipei.gov.tw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