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11/13

《巴黎御膳房》找回法國土地的美味關係

這部電影,給受傷的台灣人一點啟發,我們擁有的土地也可以長出這樣美味的食材,土地被破壞汙染了,就沒有美食了。這是一部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故事,也是食物與土地關係間,互相關懷的電影。



法國總統喜歡阿嬤的味道,這就好像台灣媽媽蛋炒番茄這道菜的故事一般,每個人家的蛋炒番茄味道都不相同,但是吃這道菜的時候,簡單的好像回到小時候的時光,回味當時的氣味,還有一絲絲赤子之情的溫暖。

劇中的總統非常討厭過於雕飾精緻的食物,雖然每一道菜的每一個菜色組合都很好,但是混合起來沒有故事,也少了一種在地的美味。

於是女廚師霍騰瑟拉波利,儘量到各地去找原始的美味,採用了最新鮮當地養出來的農產品。這樣的料理簡單又有當地的故事,甚至總統宴請親戚的時候,配合這些親戚當年出生的背景,尋找到那個地方的食材,我想每個人吃到這些食物應該都會感動到流淚。

但是畢竟總統也是受到許多預算的限制,或者要解讀為宮廷內的鬥爭也行,拉波利女士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為總統執行美味任務,於是辭去了總統料理長的職務。



但我想他已經在總統心中留下了眾多美味的心靈交會,還有人文的關懷,這部片從比較大的角度來看,法國人企圖找回美食的精神價值,也值得台灣人思考一下到底是要過怎樣的生活?

PS. 這是公關公司邀請看的試片,內文全為水瓶子個人心得。


看完電影後,我們三人一起去吃台灣美味。

2013/11/04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約瑟芬·貝克@11


約瑟芬·貝克(英語:Josephine Baker,1906年6月3日-1975年4月12日)是非裔美國藝人與演員,於1937年成為法國公民。海明威稱她為最美麗的女人,有「黑人維納斯」或「黑珍珠」稱號。



二次大戰期間曾經聲援法國反抗軍,也有傳聞她是法國情報員,收集納粹情報。她也是美國民權運動者,1968年馬丁路德被刺後,曾有人邀請擔任運動領袖而她婉拒了。

電影中是費茲傑羅夫婦帶吉爾到 Bricktop's 紅磚塊夜店(也是一名美國歌手、舞者所開設Ada "Bricktop" Smith),地址是 52 rue Pigalle。

這是電影中所唱的歌



Single: La Conga Blicoti
by Joséphine Baker

Le Blicoti
Con te voy
Il y a perdu
Et a lui
On la conga
Le Blicoti
Pour danser
Et sentir
Yes, la conga
Yes, la conga
Blicoti
C'est la conga.
Yes Blicoti
J'a vraiment
De partir
Le Blicoti
Con te voy
Il y a perdu
Et a lui
De sentir
La musique
Danser et
Moi dit ils
Le monde a des
Gens voyez
Dans le coeur
La musique
Avoir lequel

2013/10/31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費茲傑羅夫婦@10



寫了十篇有關午夜巴黎出現的名人簡介,至今還沒有介紹到海明威,快了快了。



吉爾回到 1920s 的巴黎一個宴會,第一個說上話的是費茲傑羅夫婦,也就是寫很多很多短篇小說來賺錢來過非常奢華的生活。片中後來遇上的海明威,費茲傑羅被訓了一頓,罵他受到太太的影響酗酒,寫些譁眾取寵的短篇小說是不好的。

費茲傑羅(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1月21日),父親是失敗的商人,1908年還被開除。那個年代的名人,不是家庭有問題,或是父親酗酒、自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濟崩解、大戰結束後的社會現象?還是這樣的社會,會讓人更加努力想要表現得更好?

費茲傑羅與太太賽妲的故事,像極了同一個時代的徐志摩與陸小曼,兩人在宴會上認識後,1921年生下一個女兒,1922年寫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1925年的《大亨小傳》獲得大家的讚許,1930年賽妲精神崩潰後,他為了支付醫藥費與女兒的學費,一直不斷接稿努力賺錢。

1937年,費茲傑羅有了婚外情,1940年心臟病過世,而賽妲1948年在高原醫院大火中喪身。

2013/10/28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尚·考克多(Jean Maurice Eugène Clément Cocteau)@09

尚·考克多(Jean Maurice Eugène Clément Cocteau 1889年7月5日-1963年10月11日)是一位法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設計師,編劇,藝術家和導演。



他是同性戀者,又與畢卡索、馬諦斯、莫迪利亞尼、布拉克熟識。現在在台灣同性戀者還不能公開大喇喇地宣示自己的想法,但 1920s 的巴黎,這些人還公開開趴吸鴉片,在藝術時尚界大方的嶄露頭角。

他的父親喬治·考克多是律師、業餘畫家,在考克多九歲時自殺。

1917年認識了香奈兒,香奈兒帶領他進入時尚的服裝設計,並在他的戲劇內使用。

1918年的時候認識年輕的小男友 Raymond Radiguet,但 1923年男友突然過世,有人說因為這樣導致尚考克多開始吸食鴉片。

尚考克多是現代藝術的創作大師,除了寫詩、藝術創作,也拍電影。他將希臘神話帶入,有部《奧菲斯》用了一些特技,角色超越生死,但他否認他是用超現實的表現手法。

尚考克多是真正跨界的藝術家,樣樣都能精通,真是一個奇才。

2013/10/27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科爾波特(Cole Porter)@08

飾演科爾波特(Cole Porter)的是Yves HECK,也演過不少的電影,雖然只是短短地幾秒鐘的一幕,表情十分多樣化。



科爾波特(1891年6月9日- 1964年10月15日)是作曲與歌劇家,出生於美國富裕家庭,是獨生子,小時候就開始學習音樂,十歲時就有處女作,1913年考上耶魯大學,1916年就創作了《初見美國》百老匯戲劇,但是成績不好。可能是這樣跑去巴黎學習。

在一次大戰期間,科爾波特參加了一個救濟組織,還有謠傳他在軍中還有一個專屬便於攜帶的鋼琴。電影中的 Let's Do It 是他 1928年的創作。

還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說明了為何科爾波特的創作那麼多元化。有次他參加一場酒會,閒談之餘,波特說寫不出甚麼好作品,酒會主人就說:『既然你在原來的老路上沒有突破,那就換條路,去寫尤太人吧!』就這樣,科爾波特轉創作許多與中東有關的作品,《心向爸爸》(My Heart Belongs To Daddy)就這樣寫出來了。

1937年,波特從馬上摔下來,最後還被截肢,但是這段時間他還是創作不懈,直到過世。

他知名的創作有1929年《五千萬法國人》(Fifty Million Frenchmen)奠定精緻華麗的風格,1930年《紐約客》(The New Yorkers),1934年的《萬事成空》(Anything Goes),1948年《吻我,凱特》根據莎士比亞的《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改編,1953年的《坎坎舞》(Can-Can)是他創作生涯的終結。

讓我們來聽看 Let's Do It 的歌詞吧!



When the little bluebird
Who has never said a word
Starts to sing Spring
When the little bluebell
At the bottom of the dell
Starts to ring Ding dong Ding dong
When the little blue clerk
In the middle of his work
Starts a tune to the moon up above
It is nature that is all
Simply telling us to fall in love

And that's why birds do it, bees do it
Even educated fleas do it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Cold Cape Cod clams, 'gainst their wish, do it
Even lazy jellyfish do it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I've heard that lizards and frogs do it
Layin' on a rock
They say that roosters do it
With a doodle and cock

Some Argentines, without means do it
I hear even Boston beans do it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When the little bluebird
Who has never said a word
starts to sing Spring spring spring
When the little bluebell
At the bottom of the dell
Starts to ring Ding ding ding
When the little blue clerk
In the middle of his work
Starts a tune

The most refined lady bugs do it
When a gentleman calls
Moths in your rugs they do it
What's the use of moth balls

The chimpanzees in the zoos do it,
Some courageous kangaroos do it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I'm sure sometimes on the sly you do it
Maybe even you and I might do it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2013/09/30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莎士比亞與酒@07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5月3日)。他在戲劇裡名言很多,有人把他的名言跟酒相關的挑了出來,這位大師我想就不需要特別介紹了。



據說莎士比亞的父親可能喜歡喝酒,所以莎士比亞對酒後的人性觀察很深刻,《馴悍記》要安排一個酒鬼被愚弄,後來居然沒有下文。《馬克白》中,如第一場第七幕中:難道你把自己沉浸在裡面的那種希望,只是醉後的妄想嗎?還有《哈姆雷特》誤喝下克勞地預藏的毒酒,當場身亡!

原來,是莎士比亞帶我們回到 1920年代的巴黎。不是伍迪艾倫,也不是酒精的魔力。

2013/09/26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羅丹、卡蜜兒、蘿絲還有法國第一夫人@06

噹噹噹!曾經當過法國的第一夫人卡拉·布魯尼·薩科齊(法語:Carla Bruni-Sarkozy,1967年12月23日-)登場了,在片中飾演博物館導覽員,並於吊書袋先生保羅爭辯羅丹、卡蜜兒、蘿絲的婚姻關係。



羅丹與蘿絲在一起生活非常久,是羅丹的佣人、管家、女朋友,但是並沒有結婚,是蘿絲晚年生病,法國政府與羅丹簽定捐贈全部作品並有複製權,並成立「羅丹藝術博物館」。但法國總統認為他未婚,又要給蘿絲錢,認為不合理也不道德。1917年1月29日,兩人正式結婚,50歲的兒子是見證人,羅丹終於聽了他父親的遺言,但兩周後蘿絲就去世。羅丹也於1917年11月17日因支氣管炎過世。

這樣說來卡蜜兒連情婦都說不上,因為羅丹當時一直都沒有結婚,她只是羅丹的其中一任女朋友囉!1913年,卡蜜兒因為酗酒、精神問題被關在精神病院。

由一個法國總統的第三任妻子,也是法國第一個在總統在位期間與第二任妻子離婚又與第三任妻子結婚的第一夫人來說明這段過往,不知道是諷刺還是幽默,從路易十四以來,法國人多任婚姻關係,如同民主選擇制度一般,反正總統做不好下一任就選不上,這已經成為法國的傳統了嗎?

2013/09/25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秀蘭·鄧波爾@05

電影中四人逛凡爾賽宮的時候,提到了吉爾的小說,有家復古商店賣甚麼東西?秀蘭·鄧波爾娃娃,這個娃娃在拍賣網站很有價值,就跟我們的大同寶寶一樣。



這個明星現在還活著,1935年七歲的她獲得第七屆奧斯卡特別金像獎,成為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獎的第一個孩子。在演完第四十三部影片後她正式告別影壇轉而投身政壇。

秀蘭·鄧波爾於1945年與約翰·阿加爾結婚,這個先生酗酒,兩人於1950年離婚,後來改嫁。她曾經有兩次喝醉酒的紀錄,有一種沒有酒精成份的雞尾酒使用了她的名字當成品牌,又叫兒童雞尾酒。曼秀雷敦的小護士商標的模特兒也是秀蘭·鄧波爾。

從童星開始,從政後又擔任外交大使,眾多的產品代言。伍迪艾倫會提到這個人,我想不只是復古商店所賣的娃娃那麼簡單,應該跟酒精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從羅賓森筆下的米尼弗‧契維、秀蘭·鄧波爾、卡蜜兒,一直到他們喝了紅酒展開不同的愛情故事,都是"酒"的問題。

2013/09/24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美國詩人羅賓森@04

我對這個美國詩人很陌生,不過上網讀了一些詩,感覺他的詩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哀傷,一種無法改變的悲痛。而且,他的詩也沒有解釋、處理這樣的悲痛,就只是淡淡地讓它發生。



在美國文學精華的第二十二章有說明這個人,我節錄部分如下:

愛德恩‧阿靈頓‧羅賓森(1869-1935)是一位處於時代交接期的詩人。他生活在美國南北戰爭後時代,當時美國正處於重建且改變快速的時期,而且國家價值似乎快速地被物質主義至上的觀念主宰。

......

羅賓森的中心思想便是相信人類最高責任是盡力發展他最佳特質。成功是以他奮鬥的程度與整合度來衡量,失敗只是因缺少努力。羅賓森對精神頹喪者或是世人眼中看似失敗但實際上卻極有智慧者相當有興趣。即使他極為悲觀,但他不贊同自然主義觀點的生活。

......

《米尼弗‧契維》(Miniver Cheevy)充滿各式各樣誇張的幽默。詩中主角是一個有趣的人物。然而,這裡的幽默具嘲諷性,我們取笑想要買醉逃離現實的酒鬼,同時卻忽略他的痛苦。米尼弗著魔似地迷戀不存在的過去,實際上另一個自己卻存在著。

......

羅賓森這個人曾經獲得三次普立茲獎,他哥哥過世後,他曾經追求過他大嫂被拒絕,因此搬到紐約去,儘管他照顧過很多女性,但他終身保持孤獨生活,晚年得了癌症死於紐約,跟梵谷的故事很類似,真是一個悲劇英雄。

晚上的品酒會,保羅又是紅酒專家,吉爾會到 1920s, 還有未婚妻殷妮絲跟吊書袋先生保羅搭上線,都是喝酒的結果,而剛剛所提的羅賓森筆下的米尼弗‧契維、秀蘭·鄧波爾、卡蜜兒,都有酗酒相關的問題。只能說伍迪艾倫真的太強了,可以編出這樣的劇本

2013/09/23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路易十四@03

路易十三把把凡爾賽宮所在地當成夏天度假打獵的行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凡爾賽』這個名字意指雜草被拔除,路易十四才開始開發這個地方,1682年從巴黎遷都至此。



電影剛開始不久,吊書袋先生保羅導覽凡爾賽宮,說明這是法國鼎盛時期的古典主義風格,並介紹了建築師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路易·勒沃(Louis Le Vau)、儒勒·哈杜安·孟薩爾(Jules Hardouin Mansart)。

路易十四的登場其實是電影的最後,吉爾的準岳父懷疑吉爾午夜出去散步是另有女人,所以派了偵探跟蹤,最後偵探跟丟了,跑到了『偵探界』的黃金時代,路易十四當年正取兩名王后,登記備取有案的情婦就有七人,當然地下情婦有發生關係的不計其數。

凡爾賽宮的阿波羅廳特別豪華,路易十四自稱太陽王,在位七十二年,後來把王位傳給曾孫子。電影拍攝的是鏡廳,400多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與大水晶吊燈。路易十四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

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於1919年在鏡廳與德國簽了《凡爾賽和約》,或許是伍迪艾倫的一個諷刺,抑或者是一個巧合,戰爭結束後是一個文學藝術的黃金時代。

吉爾未婚妻與保羅從電影開始暗通款曲,準岳父卻派偵探調查吉爾,後來偵探跑到了路易十四的年代,吉爾與未婚妻分手,這樣的安排充滿了法式的幽默與諷刺。

有人認為劇中是路易十六,因為電影中他喊了兩次『砍了他的頭』,路易十六親自設計了斷頭台,因為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也死在斷頭台上。

不過,路易十四寫給法國經濟改革者柯爾博 Jean-Baptiste Colbert 的書信上,的確有『砍了他的頭』這句話。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有了巨大的改變,領土最大,在政治、經濟、社會、藝術都有很大的貢獻,當然也奠定了法國浪漫的情婦社會體系。

2013/09/22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喬伊斯@02

喬伊斯在這部電影並沒有出現,從莫內出發,切入點用喬伊斯這個流亡者在巴黎的生活,吉爾的未婚妻殷妮絲(Lenz)想要跟保羅去逛凡爾賽宮,但吉爾仍想要去喬伊斯去過的利普啤酒館,因為他以前的教授曾經在此看到喬伊斯吃著法蘭克福香腸配酸菜。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喬伊斯雖然大多數時間在歐陸旅居,但是書寫都是在都柏林的生活,我認為他是非常懷舊的,著名的《尤利西斯》原型雖是希臘神話出發,但是融入他少時生活的朋友、敵人與妻子。

用這個人帶入吉爾跟未婚妻的父母到巴黎短暫旅行的遇見,一個悲劇英雄卻說不出甚麼故事的窘狀,當然敵不過這個風度翩翩的學者保羅,而喬伊斯這個作家的啤酒館,當然也敵不過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的凡爾賽宮囉!

電影的最後,當吉爾發現他愛上1920年代的人、事、物,但這些人在當代並不覺得自己的輝煌,那個年代的人又喜歡更早期的黃金年代。這讓吉爾落入一種迷思,他跟未婚妻攤牌分手,獨自在街頭漫步,在路邊的咖啡座沉思,走過喬伊斯經常去的莎士比亞書店,夜裡,巧遇骨董店的店員,這時巴黎下起了浪漫的大雨,兩人漫步在塞納河畔。

喬伊斯的旅途之於吉爾,似乎有了一些解答。

2013/09/21

2011年,伍迪艾倫《午夜巴黎》莫內@01

電影的第一幕,就在莫內花園,莫內晚年在這裡作畫,其實他的作品到後來的顏色有點偏掉,但是每次看到這些睡蓮在池塘水面上的畫,就好像是一段影片在陽光下隨著水晃動,而莫內也經常在同一個角度不同的時間,描繪相同的景物,反映出不同的心情與時光。



我想用莫內來帶入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最洽當不過了,2010年代的伍迪艾倫化身成電影中的男主角吉爾,回到巴黎的1920年代,當時有美國作家海明威在巴黎旅居,娶了第二任太太寶琳。吉爾非常喜歡那個年代的藝術家、作家、評論家。

電影中一個偽學者保羅,是研究莫內的專家,提出了莫內是1940年代紐約畫派(也稱抽象表現主義)的始祖,或者是英國的泰納,也有人追朔到1911年康定斯基等人的抽象畫作品。不過,這只是這個學者的推論,其實泰納跟莫內一點關係都沒有。後來,吉爾的現代未婚妻,被海明威判斷私下與保羅有一腿,兩人就分手了。

經常回到過去的吉爾,居然愛上了1920年代畢卡索的情婦亞得利亞娜(Adriana),但亞得利亞娜居然喜歡上 1890年代,那個印象派畫作剛興起與官方沙龍其革命的年代。但,生在 1890年代的畫家,又羨慕起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每個年代的人物,都會逃避現實的嚮往回憶中的美好年代。

這不就是莫內的畫作要帶給我們的感覺,同樣的景物,在不同的時光,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嗎?

2013/07/20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最尷尬的重逢,甚麼都不能做

作為一部劇情片(或愛情片),若單只看這部片,兩個人在巴黎重逢,散步到咖啡館喝杯咖啡、抽根菸,然後在綠廊散步,遊塞納河坐觀光船,上車回家唱首歌,八十分鐘只有兩個人對話,一個擁抱,沒有接吻上床,就這樣結束。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十二分的吐血,再也不看這個 愛在 Before 系列吧!

沒錯,這部電影就活生生這樣的上映,沒看過第一集《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不知道這九年來的時光,這兩位主角異地相處,男的結婚生子,女的仍然找不到歸宿,反映了多少社會現實,也講了不少冷戰結束後國際面臨的問題。若把第一集加上這九年的醞釀加入,這部電影很像一張沒有畫框的畫作,需要看出這九年的變化,或者這部電影很像一個畫中畫,要看得出之間的關係,不只是這兩個人的關係,還有這兩人與年輕的兩人與家人、社會的關係。

這樣說起來,這部續集電影,甚至作為第三集《愛在午夜希臘時》要醞釀的氣氛,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作為一個九年前重逢發生一夜情的男女,為何六個月後兩人沒有舊地重逢需要澄清,這個錯過情緒的重量要放到多大?我覺得整部片談的不只是重逢,還有交錯,是一種對於理想與現實中複雜的交錯。生活中種種的交錯,我們經常沒有發現。

(以下會有電影情節,仔細欣賞恐怕會影響觀賞的樂趣,請小心閱讀)



2004年,男主角伊森花了三、四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是有關九年前與他在維也納偶遇,發生一夜情的女主角茱莉,在火車上偶遇一起同遊的浪漫小說。伊森在莎士比亞書店辦了最後一場新書發表會,茱莉真的出現了,這也是伊森想辦法找到他的唯一辦法。

我喜歡那幕茱莉詢問伊森那一夜後的六個月,到底有沒有去維也納火車站赴約的場景,第一時間伊森為了不傷害茱莉,撒了小謊說沒有赴約,但馬上被茱莉拆穿,後來茱莉先是自責,後來大笑,有一點嘲笑年輕的兩人不切實際的浪漫,這多年來的疑問剎那間解開,時光的流逝,兩個人重逢,是那麼的不現實,好像在夢中。

與前一集《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的劇情相較,男女主角的年齡不同,要表現的心理層面很不相同,很能感覺這一集要表現「現實」是乏善可陳的感情生活,而「浪漫」就是不可能頻率很高的虛幻理想,與前一集幾個浪漫的場景,一起去聽音樂CD、在餐廳假裝打電話給好朋友的角色扮演,要現實的多!

至於真愛兩人的相處,是否表示就是不要說任何謊,有話直說?



兩人從莎士比亞書店散步到這家咖啡館,進入咖啡館前談了美國帝國主義與共產主義國家的異同關係,也談了不少如何改善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有建設性也有無力感,中間穿插著和尚口交的笑話。

但,重點是美國居然沒有這類的咖啡館,歐洲社會一些國家改革的力量,都來自這樣的小咖啡館,或是小酒店,畢卡索用他的素描畫來換酒,海明威與文學家的漫談,甚至是法國大革命,咖啡館是很重要的媒介。可以說沒有咖啡館,就沒有這些文學家、藝術家的存在,甚至是沒有今日的法國的。

咖啡館提供人們聊天激發創造力的想像空間,也實際參與了社會運動。但菸、酒、咖啡,好像很難分開。



在巴黎的綠色走廊散步,有關回憶這件事情,好像每個人都不同。

2004年九月份,我一個人到巴黎自助旅行,當時還未看過這部片,可是我居然晃到這個綠廊步道,看著巴黎由白天進入黑夜,下班時的塞車的車陣,還聽到汽車的喇叭聲,走廊下的餐廳還沒有開業,有些巴黎人在這邊慢跑運動。走著走著肚子很餓,但是看到塞納河畔旁的帆船,想不到我也跳上了船看這城市的風景。

走上這個綠廊前,茱莉甚至忘了他們有度過那一夜,因為茱蒂一直以為他做愛前一定會要求對方戴上保險套,而伊森記憶的清晰甚至連保險套的牌子都印象深刻。至於我的記憶中,是哪一天走上綠廊餓昏,還是先跳上船享受這孤獨,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伊森與茱蒂在綠廊討論世界末日的前一個晚上,戀人要怎樣度過,大部分人不是做愛做到不能做為止,不然就是喝酒喝到爛醉,這個應該是三十歲這個世代的想法!問了不同世代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答案,我想要是世界末日,我可能是一個人在一個高山或是高處,看一看這城市毀滅前美麗的寧靜吧?

對於做愛這件事情的想像力,從第一次到第n次,原來這九年真的是乏善可陳的腐敗,甚麼都比不上第一次。



搭上遊塞納河的觀光船,兩人扼挽當年的錯過。

許多古蹟都有存在與不存在的傳說,要是當年戰爭炸掉了聖母院,不知道會變成怎樣?而愛到底有沒有有效期限,到期了到底會變成怎麼樣子?

船上,金黃色的餘暉照在茱莉的金髮上,伊森說出了他婚後寫書的目的,不只是一種追尋而已。結婚前,不停地想著茱莉,甚至在婚禮前好像還看到他從眼前經過。而茱莉也說那些年他真的就住在紐約,但是若是婚前重新相遇了,伊森這幾年來會更好嗎?這跟聖母院的存在與否,真愛到底存不存在,都留下了種種的問號,就讓這些問號留在河上隨波逐流而逝去吧!

離開了觀光船,伊森婚姻生活的沉重,才逐漸被打開,很好的兩個人再一起,是幸福的嗎?



塞納河畔搭上車到茱莉的家,抒發這九年來,兩人的不婚、結婚的不同卻也相同的命運。

上車後,茱莉開始描述他不斷地遇上不同的男人,分手後就跟別的女子結婚的過往,責怪伊森把她的浪漫都偷走了,因為沒有男人比得上那一次完美的遇見。而伊森也描述她與老婆生活時的十萬八千里,只有面對兒子時才有幸福感。

兩人熱淚盈眶的述說著,兩人都想伸出手幫忙,手伸出去卻又急急忙忙地收回來。都沒有機緣遇見。這一段最為經典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到底愛情轉變成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後,還有沒有再激情的可能性?到底浪漫的一段情是否永遠停留在那邊才是最美?到底生兒育女的過程,是愛情的一部分嗎?

我會不斷問著這些問題,當今社會不婚、晚婚,只為了兒女而結婚已經變成現在的社會現象,也無怪乎有些有錢人,寧願生小孩,而不願意負擔結婚後的包袱。



茱莉回到家裡在院子遇上了她的貓,還有一群鄰居在戶外野餐。

這算是另一段小高潮,原來茱莉也為了伊森寫了三首歌,用華爾滋的旋律唱出九年前的一夜情,那種記憶深處的旋律,每唱一次這樣的畫面就會出現在生命中一回。而伊森臥坐在沙發上有點不知所措,心裡想著是否應該搭上那班飛機,還是要重回九年前的那一個晚上,繼續那一段的故事。

唱華爾滋:http://youtu.be/YhVAy474u1c

回憶最曼妙的就是可以在我們的腦中暫停、快轉,在任何的片段凝結。有時候看到照片你看到了你小時候與阿嬤的照片,以為你就停在那個地方。但這不是真實的時光,是任一本小說的故事,也是某一首歌曲的美好,猶如一場夢境。

時光就是會流動的,在探究這人世間到底有沒有『真愛』這個問題的同時,時光的消逝,已經告訴我們沒有永恆的真愛這件事情,但是只要有『愛』,又何必在乎是否為『真』呢? 至少在某個一剎那,有真愛的存在。

擁有真愛,就必須兩個人不斷持續的去追尋吧!一方停止就沒有了,但這部電影是兩方都停止在那一個夜晚,記憶中的黎明,重逢後,那就是很尷尬了,甚麼都不能做。

這是電影拍攝的背景景點,有空到巴黎一遊的朋友,可以到這些地方回味一下
http://www.ropeofsilicon.com/before-sunset-location-map-celine-jesse-in-paris/

2012/12/29

【巴黎】華鐸的《塞瑟島朝聖》

這幅畫到底是青年男女剛要去島上聯誼玩樂,抑或是已經玩得醉醺醺依依不捨準備要坐船離開呢?


華鐸/塞瑟島朝聖/1717年/巴黎羅浮宮

《塞瑟島朝聖》這幅畫的靈感據說是來自於丹庫爾的一齣喜劇舞台劇《三個表妹》,最後一幕村莊男女,穿著盛裝唱著歌,到塞瑟島朝聖。塞瑟島在當時被當成希臘神話中愛神維納斯的發源地,這幅畫中眾多的小天使拿著箭到處亂射,因此年輕男女乘坐著金船來到此地,一定可以找到理想的伴侶回去。


畫中第一對男女,男生跪在地上在女生耳邊說悄悄話,女生輕輕的把玩著扇子,小天使沒有穿褲子光著屁股坐在箭筒上拉著女生的裙子,這象徵著男女的「慾望」。


第二對男女,男生用雙手拉起女生,已經熟絡著代表「串通」。


第三對男女,男生用右手摟著女生的腰,但是女生回首看著另外兩對男女,好像有點「懊悔」,而腳邊代表忠實的小狗,好像又要說著怎樣的事情?

這幅畫由右至左看,好像是男女關係從剛開始發展到結婚生子的過程。每個人的臉都紅通通的好像喝了酒,彷彿告訴我們愛情稍縱即逝,也告訴我們玩樂的時光過得特別的快。雖然這幅畫做大部分是風景,但視覺的中心點的這些情侶,讓華鐸擅長的「雅宴」主題表現的特別突出,這種在大自然中享樂的畫風在洛可可時期非常流行,卻很難得表現出這樣細緻的人生風景。

華鐸(1684-1721),過世後他的朋友將他的素描、油畫作品請人製作成版畫出版,才發現他的作品原形都來自於這些素描的習作,這些人物有歌劇的演員,也有維洛內些、魯本斯等大師作品的一部分人物構圖。背景的雲霧有著達文西的暈塗技法,配色有著威尼斯畫派的風格。這幅作品可謂是華鐸一輩子學習畫作的集大成,他非常年輕三十七歲就過世了,若能活得久一點,或許會有更多令人回味的作品。

每次看洛可可時期的畫作,總會覺得就只有貴族間玩樂的男歡女愛,有時會有大膽的偷情出軌情節,但這幅畫除了表現這樣的情節外,帶給更多人許多反思!無論是剛到這個愛情島,還是才要離開,好像都沒有那麼重要了。

2012/12/26

【巴黎】魯本斯的《亨利四世昇天與瑪麗皇后攝政》

有二十四件魯本斯親自繪畫的大型作品,主要是瑪麗皇后委託魯本斯親自完成,描述瑪麗皇后的一生。瑪麗皇后還規定魯本斯不得讓學生參與,因此畫家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完成。


魯本斯/1621-25年/亨利四世昇天與瑪麗皇后攝政/巴黎羅浮宮

整幅畫作分為兩個部分,左邊是神界,右邊是人間。左方的亨利四世腳上纏繞著毒蛇,表示被人所害,騎著老鷹的宙斯與拿著鐮刀的克洛諾斯(宙斯的父親)一起拉上神界。天國上有一些希臘神話的神祉,並有金黃色的黃道十二宮的圖案,在上方看著人間的征戰。

右邊穿著黑衣服喪的瑪麗皇后在哀痛中接受天使給的權杖,並在眾人的擁戴下接受了戰神的圓球,表示接受了政權,保護皇后拿著盾牌的是智慧女神。畫中央有一個裸露的女神背後有一對翅膀,眾多的女神,代表了瑪麗皇后攝政的正當性,中間下方的狗代表著忠誠,所有男性跪倒在皇后腳下一副無助的樣子,只能說魯本斯真的太會拍馬屁了。

瑪麗皇后是義大利梅迪奇家族的公主,1575年出生,1600年嫁到法國,1610年亨利四世過世後當時他兒子路易十三世只有九歲,大權掌握在瑪麗皇后身上,但是1617年亨利十三世把母親趕出巴黎,1619年瑪麗皇后發動戰爭,經過斡旋終於回到巴黎,這時瑪麗才請魯本斯畫下這些作品來宣告世人她的權利,但在 1631年瑪麗皇后被放逐逃到比利時,1642年在科隆過世。

這些巨幅作品被留了下來,只能說明人類征戰爭奪權力的一個過程,就好像一陣煙一樣稍縱即逝。

2012/12/06

【巴黎】安格爾的《土耳其浴》

我想安格爾對土耳其拜占庭文化應該是非常了解,不然不會畫出這樣的土耳其浴場的景況。


安格爾/1862年/巴黎羅浮宮

這幅圓形的畫作,第一眼的焦點會放在背對著我們的樂師,拉著土耳其傳統琴,那個背影隱約可以遐想樂師正面豐腴的樣貌。第二個焦點就是圓形正中央側身的女子,後面有個少女幫她用香薰她的頭髮。當我們在往中心點看,有個頭髮披著黃色浴巾的女人正要離開,在他旁邊的女人放鬆的躺在地上睡覺。看到下方的土耳其茶具,完整的描述在浴場三溫暖的享受過程。

整幅畫作雖然是圓形的,還是有依照透視法的規則,但因為是圓形的,這些女人或坐或臥或躺的姿態,就跟圓形結合的恰到好處。圓形的構圖,由近而遠呈現了一種螺旋狀,想像浴室瀰漫的水氣、薰香,加上樂師的音樂,再看到這些女人慵懶的放鬆姿態,是一個非常休閒自然的浴場。安格早年所繪的《浴女》、《大宮女》、《宮女與奴僕》等圖,被整合在這幅畫內。有人研究安格爾所畫的年輕女人,都說身材比例不對,多了三根肋骨,不過這些無妨,看起來美就好了。

安格爾是新古典主義最後的大師,崇拜學習拉斐爾的手法,更往前追朔喬托的構圖方式,文藝復興追求的是古希臘時期的自然美,圓形結構的自然美,除此之外,安格爾去了解拜占庭文化與藝術,才能完成這幅完美的《土耳其浴》。安格爾實踐了自己對拉斐爾的崇敬,也實踐了自己對美對藝術的描述,裡面的裸女,就是他一生中所畫的總結,多以背影示人,比正面還有吸引力。

2012/12/05

【巴黎】安格爾的《荷馬的光榮》

這是 1826年安格爾由官方邀請幫查理十世博物館的天花板所繪,安格爾為了這幅巨作,素描了三百多幅人物,並與學生一起創作,1827年完成安裝上博物館的天花板。後來這幅畫移到羅浮宮,原來的地方便用複製品取代。


荷馬的光榮/安格爾/1827年/386x515cm/巴黎羅浮宮
5. 拉斐爾,26.米開朗基羅,31.伊里亞德,32.奧德賽

畫作的正中央是男主角荷馬,勝利女神幫他戴上桂冠,在荷馬腳下兩個人,就是荷馬創造出來的故事,這兩個擬人物左邊穿紅衣的代表著《伊里亞德》、右邊的綠衣是拿著船槳是《奧德賽》。站在荷馬兩側的有詩人、畫家、音樂家、哲學家、軍人、政治家等。

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大帝,文藝復興的畫家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巴洛克時期的畫家普桑,文學家但丁、莫里哀、莎士比亞,音樂家莫札特等名人都在其中。整個畫面呈現正三角形金字塔的構圖,眾人的禮讚從兩側往上、往中間集中,所有的光環就投注到了荷馬身上,整幅畫作有四十六個人。

這樣古今名人齊聚一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在梵諦岡也有類似的作品,拉斐爾把自己畫入了畫中,但這幅畫沒有安格爾的自畫像。左邊數過來第五位是拉斐爾,第六位是女詩人薩福,躲在拉斐爾的後面,我是覺得這個人很像安格爾的自畫像,或許下次再去羅浮宮注意觀察一下!


雅典學院/拉斐爾/梵諦岡博物館


安格爾自畫像/1804年/安格爾/孔德博物館

2012/12/04

【巴黎】安格爾畫的拿破崙一世

儘管後世對安格爾的評論非常兩極,在浪漫主義興起的那個年代,安格爾代表嚴謹的古典主義保守學院派,與浪漫主義代表人德拉克羅瓦有多次的辯論。而且還有不少人說安格爾放蕩不羈是個色鬼,只有在年輕有姿色的女人前,才能大展才華。


皇帝寶座上的拿破崙一世/安格爾/1806年/260x163公分/巴黎軍事博物館

安格爾的畫作表現的比他的老師大衛還要古典,缺少了人的氣息,反而多了類似拜占庭式藝術的雕像感,把拿破崙描繪的更有神聖的氣質。這樣的表現,我想是安格爾刻意的安排,蒼白的臉色,嚴肅的神情,好像只有這樣可以不帶感情的承接這樣巨大的責任與權利。穿著非常華麗金碧輝煌的衣服,裝飾著百合花,質感非常細緻,是安格爾非常極致的技巧。

拿破崙頭上頂著黃金桂冠,右手拿著查理五世的權杖,左手腰掛著查理曼大帝的寶劍,左手的正義之手的手杖與大衛所畫的有明顯地不同,但是跟范艾克的祭壇畫非常的神似。這些手杖構成一個倒三角形的構圖,寶座旁的象牙圓球也非常引人注意。

下方地毯中的除了顯眼的老鷹外,還有兩旁安格爾的簽名,本來地毯上應該有黃道十二宮的圓形圖騰,但是左下方卻被換成安格爾最喜歡的一幅畫作,拉斐爾所畫的《椅子上的聖母》,這幅畫作曾經出現在許多安格爾畫作之中,可見他非常崇拜拉斐爾。

安格爾從事藝術教學,強調線條、構圖的表現更甚於色彩的運用。更注重畫中所象徵的意義,他用古典的手法希望呈現希臘、古羅馬的風景,也學習拉斐爾只有『完美』的宗教畫。


范艾克的作品,右手的手勢與左手的手杖,還有紅衣褶皺,都是安格爾這幅畫作所參考的作品


大衛所畫的拿破崙,正義之手的手杖與老鷹手杖,明顯地與安格爾畫的不同


拉斐爾畫的《椅子上的聖母》(Madonna della seggiola),被安格爾畫在許多作品內


安格爾畫的《FornRaffael et La Fornarina》1814,右方就有這幅《椅子上的聖母》


安格爾畫的《亨利四世與他的孩子遊玩》 1817,右方也有這幅《椅子上的聖母》

2012/11/30

【布魯塞爾】大衛的《馬拉之死》

大衛在法國大革命期間(1789-1799年),其實是有棄畫從政的想法,可是在 1794年因為羅比斯倒台被送上斷頭台,大衛被捕關了幾個月,1795年出獄後就投入學院工作不再從政,我想那時大衛的心理應該是希望趕快結束政爭恢復和平的。


1793年/大衛/馬拉之死/162x125cm/布魯塞爾美術館

馬拉(Jean-Paul Marat,1743-1793年),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從事政治活動,原來是醫師,革命爆發後創辦《人民之友》報。1792年9月,當選國民公會代表。在革命期間政治黨派紛亂,1793年7月13日被不同派別的女刺客夏綠蒂·科黛暗殺死亡。

馬拉為了躲避不同派別的政治迫害,長期在地窖工作,染上了嚴重的風濕病。為了治病,同時泡在有藥液的浴缸裡面繼續工作,被刺身亡的時候還在工作。這幅畫裡面他還寫著一張紙條:『請把這五法郎的紙幣交給一個五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

當時大衛也參與議會政治活動,在馬拉死前一天他們還見過面,馬拉遇刺後兩個小時大衛就趕到現場探視。後來議會要求大衛要畫下這件歷史事件,失血過多的馬拉倒在浴缸內,右手垂在浴缸外,仍然拿著鵝毛筆,左手拿著紙條,胸口的傷口彷彿還留著血,凶器被丟棄在地上,椅背上的醫師白袍,或許象徵著馬拉以往的職業。在浴缸內流血過多而死亡的馬拉,被折磨至死時,心裡面不知道想著甚麼?為了革命所付出的代價,在這樣強烈的光線對比下,日以繼夜努力付出的張力一覽無遺。



大衛並沒有把皮膚充滿風濕病的樣子給畫出來,而是充滿了力量的肌肉,雖然血流乾了呈現了死氣白的肌膚,在巴洛克卡拉瓦喬式的光線下,畫面的上半部的黑色,有股沉悶喘不過氣來的鼻息,小小的紙條與寫字的工作檯,更給了馬拉崇高的地位。

2012/11/22

【巴黎】大衛畫的《拿破崙加冕圖》

1804年,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儀式,不但加冕了自己,也親自加冕了皇后約瑟芬。


大衛/加冕圖/1805-1807/610x931cm/巴黎羅浮宮

1. 拿破崙本來加冕自己,被修改成第二個步驟幫皇后帶后冠
2. 拿破崙的母親沒有來觀禮,被強迫畫上
3. 主教的手勢修改成祝福的手勢
4. 本來寶琳公主是穿粉紅色衣服,被修改成一致的白色
5. 畫家一家人坐在包廂上觀禮

這張加冕圖是大衛達到新古典主義最高峰的作品,所有參加者的臉部表情、光線,都表現的栩栩如生,據說大衛當時還做了一個模型來模擬當時的環境,事後畫了不少的素描來紀錄人物的表情。

畫中拿破崙頭戴桂冠,穿著白色長袍,親自幫約瑟芬皇后加冕,教皇在後面監督。拿破崙當時拒絕跪在教皇前,而自己拿桂冠戴上,本來大衛是這樣畫的,後來修改成目前這個版本,畫了下一個動作,就是拿破崙幫皇后約瑟芬帶上后冠。整個場面肅穆,所有的人眼神貫注在后冠,一切靜默的幾乎要停止呼吸。

另外有修改的就是坐在那邊的主教,被拿破崙搶走了皇冠兩手空空錯愕的坐在那邊,大衛修改了主教的手勢,而不會那麼錯愕唐突。

這幅畫中拿破崙的母親坐在中央後方的包廂中間,但據說她當時因為不認同這個風流又比拿破崙年長的約瑟芬皇后而沒有出席,但是拿破崙還是硬要大衛畫上母親來此祝福,後世來看非常的諷刺。人群中有主教庇護七世、卡普拉拉紅衣主教等,在包廂上方,有畫家大衛和他家人、朋友孟格絲、維安、格雷特里。大衛把拿破崙兩位姊妹畫在侍從女官中左起第一、二位。

除了在羅浮宮的加冕圖,在凡爾賽宮也有相同的一幅畫,是拿破崙被囚之後大衛重繪,拿破崙妹妹衣服的顏色由白色改為粉紅色,據說是大衛喜歡那個妹妹而改圖,但另有一說是那個妹妹當天穿著太顯眼,拿破崙要求大衛一視同仁而改成白色的,前者說法比較浪漫。

拿破崙當時打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但取得權力後卻意圖要當羅馬帝國時期的皇帝,後來失去政權波旁王朝復辟,大衛逃離法國,他從此只畫宗教與神話傳說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