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台北】士林不只是夜市

士林不只是夜市 #心有七七

這是青田七六的走讀活動,很感謝金車每年舉辦的千人走讀活動,我們同事負責了這條路線,想說就在這個路線在新增一些DIY活動,結束到郭元益做鳳梨酥,讓我想到了我結婚時的喜餅就是選擇了郭元益。

邀請了士林士紳潘家的後代,也邀請了在士林居住快三十年的同學一起來參加,於是在 DIY 的時候我就做了心有七七的鳳梨酥,還沒有到家就被我吃完了,很感謝 洪燕妮 潘世棟 張宜怡 同學一起參與這樣的走讀活動重新認識士林。

2023/12/29

《玫瑰的名字》

表面上是幾起連環凶殺案,也感覺還像是要映證啟示錄的預言,但其實是對於圖書館內藏書知識的誤解。像是波赫士的圖書館,裏頭充滿了各種迷宮,殺人的人害怕書內的知識被公開,會毀掉基督教的根基,但其實這些都是人的臆測。

2023/12/25

【台北】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人間條件大部分的故事主人翁在於終戰後面臨的巨變,多半女主角要獨立承擔男性的過錯,甚至養女還要照顧非親生父母或是公婆這樣的責任,幾乎所有故事中的男人都是渣男。

吳念真以女性的角度詮釋的系列作品,每一幕都是一個痛點一個角度,整齣戲下來像個死結難以解開,處處是無可奈何,或許早已經習慣這樣的節奏與劇情發展,經常聽到啜泣的聲音,很多觀眾準備好了整包衛生紙。

這次吳念真的兒子執導,前兩幕還搞不清楚到底這些男人是碎念甚麼?只覺得卸下工作的男人彷彿失去了權力,雖然仍有人脈,但是應該很難再度使用,男性也因為攝護腺肥大失去了往日雄風,只剩下在醫院候診室分析事情頭頭是道,但並沒有人搭理,在家庭的地位一落千丈,只剩下一隻嘴砲了。

這是齣後座力極強的戲劇,當然若你回家不加思索,可能就此忘了你的爸爸、阿公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吳念真在很多場合都說了我們這個年代可能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那些羈絆與牽掛可能我們都無法理解,如今退休後的男人們,可能也不理解這個社會,甚至平日的言語與行為也都不被理解。

表面上每一幕的是笑點滿滿毫無冷場,但所有的笑料背後都是小人物自我的戲謔,若我們站在男主角的立場,每一句話都是共鳴,而且每一句的不被理解反而是大悲劇,一場沒有哭聲,而所有男人都會步上的無奈劇情。

人間條件系列好像是用男性的觀點敘述女性的無奈,由於男女平權,這些悲劇故事可能越來越少,可說是台灣在時代變遷中,不同政權不同政策下的產物。這次人間條件八中的男主角,是用女性角度觀點來看退休男性不被理解的無奈,而且目前無解,未來還不知道會不會有減少的趨勢呢?

第一次覺得"肚子"可以代表這個退休男主角。

2023/12/23

【北埔】徒步到大地農場

本以為徒步台灣的行程會是又冷又濕,加上到了大地農場聽無簡報的露天演講、音樂會,會因為天候改到室內。

沒想到一切都非常意外地順利,天氣宜人適合徒步走在北埔路上,有台灣黑犬隨時會來打招呼陪伴,旁邊正在整地,機具聲音迴盪在山間,有點擔心未來這邊不知道會變成甚麼樣子?

一路徒步進入大地農場,這是大地農場網站的說明:「大地農場」位於新竹縣峨眉鄉七星村,四十年來,保護原始林相的豐饒是我們的使命,同時孕育著有機天然作物,供給重視食材源頭的朋友。

鄰近北埔老街15分鐘的世外桃源,園區有數條森林步道供健行。每日限100人入園,敬請於入園前3日預約。

***

進入這個虛幻的農場,一切都好像不是那麼真實, 黃盛璘老師開始分享踏入園藝治療的經驗,我想一切都是從實踐中開始體會與經歷大地給我們神奇的療癒力量,我相信任何場域任何時間地點碰到的人事物都會對我們心靈有所啟發,而這一些相遇都可能有其寓意,尤其在台灣豐富的山林之間。

我試圖用大地給我力量,讓身體有更多平衡感!

很感謝發起同學 Erin Wu ,還有參與的同學,本來還在煩惱活動結束後的交通問題,馬上就有小天使 SA SA Tsai 跑出來說可以支援,還來煮了好喝的紅豆湯,人生中有太多說不出的巧合,好好地活在當下就是幸福吧?

PS. 很棒的森林音樂會

2023/12/01

【台北】走讀龍瑛宗的青年時代

帶一女中走讀龍瑛宗的青年時代,印象中每次都下雨,很感謝雖然如此老師都還是找我來帶。

這小小的區域是龍瑛宗的工作場域:台灣銀行、台灣日日新報、合作金庫,下班立讀的書店區:文明堂、新高堂、太陽堂、衫田書店等,以及總督府圖書館。另外還有一些咖啡館,明治喫茶店的位置。

用勁風與野草這一篇文章,在新公園內繞行,有許多的銅像的原址說明出來,把1905日俄戰爭的歷史,並且與 1911年的大颱風淹水到都市改正計畫連結,然後再把終戰後台灣神社的獻納物搬到這邊的許多文物與縱貫線鐵路恰似種植木瓜樹的這條界線,也是統治與被統治階級的界線。

今天沒有提到了戰爭大轟炸與被閹割,一個報社員工日本人因為割包皮疼痛沒有躲到防空壕而逃過一劫的隱喻,歷史一再重演,到底是人類不夠聰明,還是人性的必然呢?

龍瑛宗的短篇小說並沒有說明自我觀點,但透過這些人這些場景的安排,答案都在我們的心中。

2023/11/30

《北投行進曲》

從大學時代出野外千里迢迢搭乘公車到北投,看到白煙嬝嬝,又聞到刺鼻硫磺味,長大後又冬天千里迢迢飛到北海道去泡湯,才知道北投溫泉鄉才是寶。

北投小小的地方除了溫泉,不同的政權有不童的政策,從清代的旅行網紅郁永河來台開採火藥,到了日本商人開發溫泉旅館,意外的那卡西,美援時期大兵放鬆的所在,小小的北投,還有北投燒、限時專送等。

甚至,足立仁的住宅青田七六,還存有北投公園的水彩畫!

這樣多樣的歷史地理,裕仁皇太子行啟觀賞北投石,台北帝國大學的總長幣原坦在此都有溫泉會館。

在部落格時代楊燁的北投文史工作讓大家受益匪淺,對於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到底是哪一家,對於我們對於在地傳說有了更正確的答案,由於錯誤的資料一再的被複製貼上,所以這本誠意十足的在地文史,有了眾多楊燁多年收藏的照片資料,看到許多石碑埋沒在荒煙漫草之中,至今許多老房子也還荒廢在北投,更提醒我們應該看得到北投之美與北投之寶貴。

2023/11/29

【台北】攝影文化中心的展:比喻.隱喻:逐光追影及它義

雖然這個展目前只剩下三樓的展區,但是看到這幅熟悉的作品,是致敬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從巴黎繪畫圈的落選沙龍,到印象派興起,這幅畫重新再詮釋,可以說出藝術史所有的事情。

剛好上週在文房帶走讀,也帶大家到周邊請藝術家來創作的牆面,我從塗鴉來分享,原本在牆面與廢置的廠房藝術家藉由創作來凸顯反社會活動,這種搖滾、革命、反政府的社會運動,一直以來一直存在,但是最近在拍賣會上自毀的作品《氣球女孩》塗鴉藝術家班克斯也造成了一些話題。

究竟,藝術是給人反思,還是只是仕紳化有錢人的玩意呢?

還好,我們隨時可以踏入攝影文化中心,可以用很便宜的門票進入博物館,在其中獲得藝術家的思考,有些可能不容易理解,但人與人之間有同理心,互相了解才是藝術創作的本意。

人類從穴居時代就開始創作了,我想每人都會有這樣的能力。

2023/11/15

陳明章紀錄片《撼山河 撼向世界》

從 1989年的「黑名單工作室」的臺語抗議歌曲,抓狂歌、台北帝國等是我接觸陳明章的第一張專輯。

看過《再會吧!北投》的音樂劇後,才發現這一連串的歌曲在吳念真的神手之下化身一個吟遊詩人來說唱,到了KTV忍不住一直點《追追追》,看紀錄片後一直想到唐吉軻德這個人。

看了紀錄片的陳達這一段,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當下,而是了解過去,學習過往的台灣民謠,但看完紀錄片最佩服的卻是陳明章的活在當下。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陳明章說他不知道繞了幾圈,到底甚麼代表台灣,各國電影的配樂,也只有陳明章能夠表達出那樣自在、迴響、惆悵與當下!

未來台灣還會有一個陳明章嗎? 2023.11.17 上院線

2023/11/12

【台北】他們在島嶼寫作Ⅲ 新寶島曼波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已經搞不清楚是作家們的紀錄片,還是是一種創作,雖然一幕幕有如翻書一頁頁過去,但資訊含量之大,覺得要不要再多看幾次,還是就像是"人生"就讓他逝去吧!

看到電影中這一幕,立馬想到了歐菲莉亞(英語:Ophelia),在《哈姆雷特》中陷入瘋狂而溺死。這部片中的駱以軍好像就是飾演因為在自己人生中產出的大量文字而陷入其中。

片末有人詢問了導演楊澤到底駱以軍在片中是演戲還是真實,楊澤說至少拍攝了這部片,有跳脫以往生病時每日要去旅館生產文字要好得多。

整部電影大部分是位於我所熟悉的昭和町街區,我也遇過楊澤、駱以軍等人在這街區行走,但把日常行走串門子作為對於寶島土地喜愛的起點,這部分若不經過這樣的人生歷練,恐怕不容易理解,不過好像也沒必要理解,人生似夢也如戲。

流暢平穩緩緩的朗讀,生命宛如一條悠長的河,眾多的高潮在靜靜地朗讀中滑過眼前,而曼波到底是一種多元綜合性的音樂舞蹈,還是巨大的翻車魚,在海中並不會對人產生任何干擾與危害呢?

或許片中的一段文字,或是某位作家的一句話,對我們人生有所啟發,那應該也就足夠了吧!

感謝 Nicole Chan 學姊的包場,現場來了很多台文所教授,很感謝可以很專心在電影院看,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我通常是在家裡看,可以暫停快轉或倒回去重讀細節,作家的細膩文字,有時候要慢慢咀嚼。

照片來源:目宿媒體 Fisfisa Media

【台北】米道 X 鐵道 X 水圳道與城市發展

20231112

路線:華山車站 → 華山大草原 →華山文化園區 → 齊東街米道與水圳 → 台灣文學基地 → 李國鼎故居 → 文房

雖然是走這個路線,剛開始介紹了一下華山車站與特殊的月台設計,目前司法院要在這邊蓋大樓,所以月台的未來我有點擔心,不過剛好有朋友有參與,跟大家報告了一下,未來可能會復原在大廳。

今天在室內我特別準備的是日本茶屋的設計理念,也幫大家 OpenHouse 了「望北茶亭」與「森文茶庵Sun Moon Cha」,相關新聞大家可以自行搜尋。

途中進入了文學基地,很感謝雖然是假日,但似乎參觀的人並不多,可以讓我進去做解說。

下一場次走的路線與內容有點改變,我想要整理藝術史的某一段的發展脈絡在室內分享給大家,正在傷腦筋要講哪一段呢?

報名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