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台中】《尋找‧天外天》吳子瑜留下來的密碼


逛完後驛冊店,步行經過圓弧形的小巷子,到達天外天劇場,已經有很多拆除的痕跡,不過仍可看到以前金碧輝煌的圖騰,洋和混搭的圓形大劇場。


正面還可以看到國際大戲院的招牌字,天外天劇場是櫟社成員吳子瑜出資,由齋藤辰次郎設計,1933-1936年把原本的戲院擴建,後來改為國際戲院、公娼寮、國際鴿舍,真是一孤寂的地標。


不知道為何大戲院都會變在小巷內,全台皆然。


從 1900年代歐洲流行的瘦高的窗戶,用重力槌模式開窗戶,不過也有很多用卡榫,窗戶掉下來好像斷頭台,有時候壓到手指會腫起來。不過這上面是百葉氣窗的設計不知道是否是設計之初的創意,還是後來改的。


底下的現代主義樣式遮雨棚,與後來違建遮雨棚還互相應和?


樓梯底下有鑄鐵的裝飾,但看這照片已經都被敲掉移走,後來防盜的鐵窗還在。


馬賽克地磚也敲掉了


七帝錢的圖騰,底下會是收銀台嗎?


圓形劇場


1930年代的台灣大型建築,使用RC 鋼筋混泥土,也喜歡現代主義簡潔的樣式,但是這角度看上去,好像也不太簡潔啊?


巷口,還有一棟老房子


2017截圖的 google 衛星圖,這個大圓頂鋼架還在


更多的秘密,可以看這本書


可以多角度看天外天內部


天外天劇場動畫 吳鸞旂家族提供


短版的紀錄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