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11/11

【淡水】八年多的有河

很久沒有拍夕陽,總覺得不是那麼真實,看著有河book的部落格,一轉眼就八年過去。



想想昨天夫婦老闆兩人還在刷油漆釘書架的日記,時間無情,河景變化不少,之前河前有一顆樹,樹前有沙洲,有船有白鷺鷥,現在都不見了,我難得拍到一隻大鳥從鏡頭前飛過。夕陽依舊在,書店裡滿是書,貓兒來來去去,河景變幻無常,玻璃詩隨緣的更替,人生幾何,留下來的資料,就是牆上的這一堆書本。

八年不算短的時光,有河書店辦了很多的講座,也出版了兩本玻璃詩集,印象是購物袋被河友帶到世界各地,或是各地河邊拍照,書與河我想是最好的朋友,透過詩,串聯了不同人、不同國家世界上的人們。

我到這裡總會想到曲水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西元353年,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不知是陰曆還是陽曆),一群人在河邊飲酒作樂的紀錄:

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有河書店雖在二樓,但我看眼前幾艘船過去,飛機飛過夕陽邊,有時幾群飛鳥成群飛越,河景雖然以大不相同,但眼前的觀音依然躺在河對面,能看到人生的改變與不變,這樣就足夠了,看著河友臉上紅通通的臉,我們沒有喝酒,卻都向醉了一般。

當年明日報有一個五年級訓導處的逗陣網,老闆686也是其中之一,五年級訓導處成員多是懶散的老骨頭,雖然大部分從事媒體記者文字等相關工作,但就是很難相遇在一起,談起社會運動、學生運動,還有政治議題,可是如數家珍,就好像歷史老師一般口沫橫飛,這樣的媒體工作在網路高潮後跟隨著泡沫一般的消失,台灣媒體業的大搬風,生態有了巨大的改變。

只能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或是好幾本不同領域的書,能夠有一家書店讓我們暢談人生,或是靜下來選幾本書靜靜地閱讀,真是幸福,又看到難得的夕陽,只能說處處都是好景色,人生無處不飛花。ㄧ— 與詹正德、漂浪和周利妠在有河book

2014/11/09

【台北】心悅人文空間 Joyful Living

初看之下,奧修、身心靈、精油、療育,正面能量綻放,負面能力的勢力沉澱在心裡。應該是最好的寫稿空間了,我都覺得我鍵盤打字的聲音打破了周遭的蟲鳴鳥叫。

曾經接觸過身心靈活動多次,每一個參與這類活動的人,我都感受到強大的正面能量,外表圓潤精神滿滿,在靈氣的培養下,身體也都很健康。

但非常悲哀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非,或許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參與很多群體活動的人,涉入團體很深,就會有一些挫折感,所有就會試著保持一些距離,我想是我修練還不夠,也或許只是自私的想要獨善其身。

經常看到進來的人,有時給人感覺有點固執,有點個性,有點自我,或許遇到甚麼事情無法解開。可是活動結束後,這些菱角就會被磨掉,每個人都充滿了圓滑感。我想這就是身心靈課程的神奇療效吧?人生遭遇到不同的難題,宗教、廟宇、心理醫師,或者是這類的課程都會有解答,但我也相信,若你沒有遇到難題,我覺得接觸各式各樣的活動,也都可以擴展生活圈。

擴展生活圈,沒有目的追求,或者一種純粹的態度,是我永遠學不會的課程,正好又看了一次松浦彌太郎的《綻放幸福花朵的小種子》,一種生活禪的體驗又在我耳邊響起,無論是奧修的直覺,或是正念的療癒力等等,有人可以跟西藏密宗結合,有人可以用音樂治療,有人可以用香氣改變,我相信任何方法,任何信仰,只要相信,就會有效果。

2014/11/04

【台北】乾淨明亮,輪輪咖啡 Mbi Cafe

一進來這裡,只能說非常驚豔來形容。有很多人可能會用 ㄍㄟ掰來形容這樣的店,可是一家要真正ㄍㄟ掰的咖啡館,又能一直維持這樣的裝潢,其實非常不容易,乾淨不能在乾淨的廁所,窗戶上沒有灰塵,每一張椅子、沙發都是品牌產品,並不是廉價的盜版作品,而且每一個座位都很舒服,能夠維持這樣舒適,實在是佩服。

以前上班的時候曾經在附近出沒,四四西村周邊最早的忠駝國宅區,用餐環境比較簡陋,往往是北方麵食,便宜又大碗,在這樣的咖啡館,要在這裡生存下去應該很辛苦,也很佩服這家店老闆,誠心希望能夠長長久久。

中午進來兩個業務員,聊著公司的事務,吃飯、辦公一下就離開。然後近來一位大叔與女友坐在落地窗邊,兩人本來聊著工作不愉快的事情,或許我最近感應力太強,一整個負面能量過來,非常不舒服,突然一陣用 iPAD 看影片的聲音傳過來,後來又安靜了一會,本來以為兩人用餐完已經離開,但轉頭一看,原來兩人默默地在滑平板。

兩位大嬸走進來,大包小包,然後一樣東西一樣東西拿出來,差點沒有埋鍋造飯,一下拿出圍巾來比,一下拿出外套來穿,後來又來了一位阿姨,看樣子會開始打毛線衣的感覺。在這樣的咖啡館,突然感到十分的衝突感,這應該是四十年前,我媽媽跟隔壁雜貨店媽媽一起做的事情嗎?

不過,不管如何,這間咖啡館也提供了這些人(包含我)社交的空間,以往在國宅的廣場,街角的小雜貨店,現在已經變成在這樣的咖啡館裏頭了呢!

2014/10/31

【台北】小鹿烏鴉導演的咖啡館@鴉珈琲

一般上班族的工作與家庭是分開的,但製播公司的自由工作者,通常沒日沒夜的工作,家居生活與熬夜工作很難分的開。烏鴉導演的工作室,二樓已經變成咖啡館,一上二樓,就好像到了歐洲,導演說:我喜歡去歐洲的咖啡館。所以自己設計了小法式與日式的空間。



因為長年做攝影、導演、廣告的拍攝製作工作,這個狹長的空間,被設計成兩個區域,一個是吧檯那邊可以跟主人聊天,放著主人的攝影作品,顯現歐洲人平常生活的步調與優閒自在的氛圍。另一個角落擺著小小的桌子讓一兩個人可以在此小聊、工作,而我最喜歡最角落的小沙發,伴隨著書櫃,可以安靜地在此閱讀。

果然是攝影師所開設的咖啡館,非常適合拍照,左拍右拍,隨便拍都有景深,鮮豔的色調,上拍下拍都是故事,找一兩個正妹,或者一個人靜靜地亂拍,每個角落都有情調。

跟導演小聊一下台北市咖啡館的生態,可是如數家珍,每家咖啡館的特色都非常清楚,這家咖啡館的定位是朋友與朋友間的聚會、工作場所,會舉辦電影欣賞,除了來討論工作之外,還可以休閒放鬆,巴黎的人文咖啡館,海明威、費茲傑羅、畢卡索、達利等人在咖啡館進出,這正是烏鴉導演希望營造的氣息,點一杯咖啡在這裡坐上一整天,他也不會趕客人。

導演的工作室有個秘密的入口,好像九月四分之三月台,有空可以來找找。

雖然不時的會聽到飛機、捷運經過的聲音,可是在這空間內,好像是一個罩子,這些噪音都變為一種節奏,綠色的內牆,藍色的外牆,黃色的燈光,進入了一種廣告內才可能有的畫面。

2014/10/30

【台北】Aura微光咖啡

約了老朋友見面聊聊,從1999年認識至今,轉眼過了十五個年頭,第一次在上海見面吃完飯,就跑去按摩,那時的我還在資訊公司上班,在不同的城市寫著程式,當年的上海正在起飛,到處都是工地蓋大樓,就連按摩師傅都充滿了夢想。



或許是工作忙碌,又靠著年輕氣盛,不時的熬夜寫作,在上海冬天辦公椅,居然起個身痛得不得了,於是每天跑去按摩是唯一放鬆的方式,按摩師傅好像和麵糰的揉搓著我的屁股,舒緩著我的筋骨。今日坐在我對面的劇作家咖啡因,我會回想在上海的一個小角落,他努力的燃燒她的智慧,想在上海闖出一片天。

後來她回台灣了,我不認為那是失敗的工作經驗,回台灣後她寫了好多小說,接過各式各樣的兩性專欄,也主持過談話性節目,忙碌的工作與生活方式,有時回想,到底人生是為了甚麼?

如今,我們兩個面對面聊著這樣的過往,突然覺得我們都很幸運,都有機會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但不相同的是我遇到不適合的工作就閃掉了,而咖啡因來者不拒,總是勇敢地面對所有人接下重任。她已經在劇本界有穩定固定的創作,主要客戶是中國大陸的電視劇劇本,早年在上海的工作經驗,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各式各樣的人生旅程,變成了一個個寫作的素材。

我們也討論了目前台灣各行各業的崩壞,九把刀、女王、彎彎背後的社會現狀,我們的產業是被我們自己所毀的,其實怪不得別人,偶像崇拜與這些人的言談舉止畫上了等號。但我想我還是充滿地期望,無論是寫作、導覽,精益求精與社會現況有所呼應的過程總是孤獨的,正猶如我所認識的咖啡因這十五年的歷練,說長又不那麼長,但其中的變化,也是人生的一小圈的循環,不是自己的經驗,不會那麼深刻。

微光咖啡的所有器皿,好像是室內裝潢的一部分,中午的陽光從一旁的公寓隙縫間打入,與室內的黃光交融。我最喜歡的是入口的大書架與門口的咖啡展示桌,大部分的咖啡館會儘量的塞滿座位,讓更多的客人進入,有書有展示櫃,彷彿是一種宣示,黃色的光其實並不微光,而是一種柔和舒緩的心情空間,但透過輕搖滾的電子音樂,讓你我的內心翻攪了一下,表面上心情沒有甚麼影響,但我閱讀了陳鼓應老師所寫的《殷海光最後的話語》,那個年代其實不遠,但卻能認真堅持這樣的活著,不容易。

又想起了咖啡因離開上海前的那個晚上,我到她前男友家裡把行李箱搬出來,然後一起去唱通霄的KTV,我們好像風輕雲淡地講著這樣的十五年,她說看到我比較踏實了,也沒有那麼浮躁,跟老朋友共讀人生這本書的幾個扉頁,不算是甚麼大道理,勇敢的面對,一個字一個字緩緩地讀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14/10/29

【台北】城市中的綠與斜陽@AGCT GROUP

今天跟阿信約咖啡館聊天,一進門看到高聳的楓香樹在公寓周邊迴盪,下午的陽光照射進屋,落地窗旁的高腳椅,變成一個獨一無二的閱讀空間。以前總喜歡在K書中心的小包廂內專心讀書,現在四周空蕩蕩,而樹蔭踩在腳底的感覺,反而變成可專心的所在。



主人會放著一點搖滾的電子音樂,跟樓下的路貓倒是有點吻合,或許有時聲響大了點,客人會戴上耳機進入自己的世界。原本是個服飾工作室,讓大家來享受這樣的空間,悠閒的午後,遼闊開放的空間,迴盪在空氣中的是陽光綠蔭,城市中難得可貴的相遇。

今天剛好是阿信到區公所公證結婚的日子,跟他聊了資訊業、商業性社團活動、城市導覽、社區大學、3C教學種種,這種好像在我歷年來身邊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阿信的親身經歷中,有了堅定而深刻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交融,永遠來不急消化就要迎接面對下一個挑戰。

我想他跟我一樣也是停不下來的人,知道自己的能耐,也能夠靠直覺回絕事務,並不會感到抱歉的年紀。人與人的相處,這要靠多年的經驗累積,急也急不來,但時間到了事情來了,沒有準備好,機會也就溜走了。

我看著窗外,藍天白雲飄過沒有負擔,腳下的楓紅落葉飄過了幾個行人的頭頂,我看著慵懶的貓,一派輕鬆的曬著肚皮吸取著太陽的溫暖,我運氣好的也吸取了阿信的正向能量,聊了最近的生活與工作,朋友還是老的輕鬆。

2017.12.24 Update


上癮咖啡館,晃蕩在樹梢之間

2014/10/28

【台北】G Log Cafe

仁愛路林蔭大道與濟南路中央,路邊停車格還要累進費率,最好的停車場在帝寶,小公園林立,這座公園的涼亭完全沒有中式風格,也不算日式,但有濃厚的歐洲情調。



一直覺得這家咖啡館會倒,因為中午進來包含我,只有三個大男人在這裡上網、看書。做了兩個小時,還是只有三個。雖然有些鄰居來買一些甜點蛋糕回去。本來覺得豪宅旁應該可以遇見貴婦,但我想這樣的窗明几淨,全開放的空間,低調的有錢人應該不會拋頭露面,於是我幻想自己可以成為一輩子一直玩一直玩的人,在咖啡廳的落地窗旁,冷眼這世界的變化,也很希望這家咖啡館可以永遠的存在。

木頭桌椅、地板、吧檯、書櫃,簡潔的設計,綠色沙發前有小日子與 Shopping Design 雜誌,翻閱著一些好友在雜誌內書寫的文字,的確這裡是適合文青來的地方。

我回想著二十幾年前在大學的蠢樣,總以為努力讀書就可以抓住甚麼,努力工作就可以賺錢買到豪宅,有次有位學長要挖角我去他公司上班,可是該公司規定要經過報派長官的面談,面談時當我提到我要買房的夢想,很現實的長官們哈哈大笑,要是我當時在那家公司上班,應該永遠沒辦法買房。

現在回想,那些長官的預言也都是真的,要是我今天還是那樣的年輕,恐怕在台北要租個像樣的房子都不容易。

我努力的買了小套房搬離開父母家,之後又換了稍大的公寓,雖然也是台北市,但已經離開了市中心,我二十年前的靠著努力還可以有棲身之地,但現在年輕人沒有長輩的背景,要在市中心買到房子,應該是幻想。

那麼,大學時代要追到女朋友,也是要看門當戶對的,沒有家庭背景,要追到有能力加上有錢的女友,也是天方夜譚。

我只能把這些回憶當好玩的記憶,只能苦笑至今努力仍不夠,只能假裝是文青在這裡漫步,其實,住在這裡的人的眼中,永遠都不夠格。而我這篇,犯了對他人既有印象的!

2014/10/26

【台北】光華商場周邊文化探討@找到好東西

今天有一組來自韓國的參訪團體,所做的題目是光華商場周邊文化探討。



學弟轉給我,我英文很破爛,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最適合的人選: 傅瑞德 不但英文好,小時候在中華商場附近長大,也對光華商場很了解,由於我們都是從 APPLE ][之前就開始接觸,我想應該有點"老"度可以來講古。

訪談了兩個多小時,途中透過翻譯中翻韓,總覺得隔了一層,傅老大最後用英文自我介紹結束後,韓國教授紛紛鼓掌,說今天找到 KeyMan,只差沒有起身致意,光華商場的電子產品,因為複製 APPLE ][,加上許多的創新,包含 6502+Z-80 CPU 可以雙系統切換,外接記憶體卡,還有中文卡與 80 行卡之類這些早在台灣 ACER,ASUS 品牌之前, 這些創意我不願用中國山寨文化來定義,應該更精準的定義那個年代那些事。

如今,台灣的文化研究,總在悼念一些過往,在建築上、空間上去描述,而我覺得光華商場的 3C 產品與動漫的分道揚鑣,其實應該能有更精準的描述,韓國人都來研究台灣了,而我們自己呢?

光華商場對我來說,是我這輩子兩個重要工作都有相關,一是寫程式,二是書,剛好那個年代的光華商場地下室與二樓,深深地影響著我。

http://fred.ipod.to/blog/?post%2F190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5/blog-post_13.html

2014/10/25

【台北】好氏品牌研究室

滿是綠色植栽的咖啡館,雖然沒有多到進入植物溫室的感覺,但是坐在椅子上抬頭看,滿滿的綠意伴隨著店內清純的音樂聲,在看著牆上的動植物圖鑑,吧檯上擺滿了化學實驗的玻璃燒杯,好像進入了波特萊爾的大宅院。



聽到一些英語對話的聲音,本以為是外國人在聊天,沒想到是兩個黃皮膚的正妹,不知道是ABC,還是真的用這樣訓練英語。現在年輕人一再的令人驚奇,網路化時代,快速查詢到相關資料可以快速學習,而透過練習,也可以很快的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我一方面感慨年紀已經不是甚麼優勢,但相對的人生歷練也可以成為優勢,在適當的時機出手協助,不用顧忌太多的做著問心無愧的事,這就是優勢吧?

在此閱讀著諾貝爾化學獎的歷史,這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學科,在高中時是最喜歡的科目,但是到了大學因為英文很差,居然淪落成為最討厭的科目,我喜歡做實驗,但是在實驗室挫折感很重。

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閱讀居禮夫人的故事,讓我有這樣的興趣,著實的在大學普化課程之後,我就沒有再接觸化學,一直到自己煮咖啡,才算是一點點對化學的接觸,而我在咖啡館的觀察,算不算是一種實驗呢?

黃小黛《地方回憶錄》@永樂座

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年小黛的文字,每次看都有一種風淡雲輕的感覺,但深藏在內心的情感卻是濃厚化不開的滋味,宛如打開厚重的皮囊,一股揮不去的皮臭味。
但,神奇的是在不同年紀,不同的地方重讀這樣的文字,有時臭皮味居然化身成為淡淡地一股花香,隨風而逝。

佩服今日的主持人 段慧琳 Windy ,有來採訪過青田七六,或許我有上過他的節目,也看過她寫的小車站參訪的書,這樣的年輕女文青,怎樣能夠來導讀小黛這本書,她用了時間、距離、空間等不同的角度,來看小黛的書寫,這樣的角度與方法,這不是慣用解釋女性書寫的方式,小黛的文字溫度,不慍不火,表面看來沒有溫度壓力,但是讀懂後,有時會懸在心中,或許一瞬之間就忘了,但其實已經默默地在心中打了一個小節,或許在哪個時間地點,又會被記憶起來。

小黛也用了她自己的年紀為例,我也頗有感,不為了甚麼而書寫,也不用害怕甚麼而書寫,有靈感的時候,晚上熬夜就書寫,沒有靈感的時候,隨時也可以記錄下甚麼,沒有為了甚麼而出版,時間到了,遇到適合的人,這本書就這樣生出來了。

這是多高的境界,我要多多學習。

【台北】咖啡館的水餃,雜文

上午是希望園區生命教育的團體導覽,真是好專心的團體,每個人都好專心聽講,而且每個人的笑容都很美麗,真的是怎樣的團體會吸引怎樣的人啊!講完了我絲毫沒有用盡力氣的感覺,還非常的有勁,感謝來參加的人給我莫大的能量。

由於今日參加導覽的人比較多,我跟淑嫻分兩組導覽,結束後跟她繞了一圈青田街,去了旅人書店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也跟樓下 大隱陶集 的藝術老師小聊了一下,經過了新開的店,最後在 Neighbor's Cafe鄰居咖啡 分享了最近的遇見,雖然是在紅吱吱歌舞團認識的,不過卻是在青田七六與眾多的餐廳、咖啡館不斷地偶遇,很感謝淑嫻老師請我喝咖啡,開心。

這家咖啡館除了店狗會經常來你腳邊之外,我覺得牆上隱藏這顏色的秘密,每次都想要問老闆是不是意料中設計師的巧思,還是某種巧合呢?雖然星期六的中午,人潮還不算很多,我也有一個獨到的咖啡館時間,即使是假日,也可以享受到寧靜的咖啡時光。

PS. 上午另外跟插花老師聊了中國藝術,還真的完全沒涉略,我還是好好地把西洋藝術史搞熟一點,也很感恩!

2014/10/24

【台北】Uni Cafe、文學散步、新月社

*UNI CAFE

很喜歡聖一的冰滴咖啡,為何喝入口都是甜的果汁啊?

每次跟小魚聊天,不但知道誰的內心的想法,還可以知道這些人的那些事,收穫都很多,我的觀察能力,似乎很少放在臉書上,永遠少了一根筋,真是不應該啊!不過想回來,看臉書也不太應該花太多時間,也是時候要約一約老朋友到咖啡館聊天,重新關心老朋友這幾年的變化比較妥當。

感謝小魚跟我說他的觀察,也講了一個年輕人的人生轉業努力的際遇,從他口中講出,就非常有趣,痛苦悲傷過往雲煙,也不那麼重要的,重要是人生的轉念與當下。

*文學散步

下午帶了一場康健人壽員工的導覽,從青田七六→梁實秋故居→長慶廟→紀州庵文學故居散步。

文學散步這條路一直是我最喜歡走的路,一邊走一邊介紹台北街道的變化,我一直試圖從文學作品中,去理解台北以前的樣貌,透過空照圖,描述這些曾經存在台北的荒謬現象。總覺得公司辦的團體導覽,大半人比較沒有興趣,但今天不太一樣,大家似乎還蠻有興趣的,講到人間四月天,大家頻頻點頭,我觀察大家年紀都很輕,大家或許都有閱讀習慣吧?

每次到紀州庵,就會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多,或許下次再念一些文人的作品,總不能一直拿梁實秋、徐志摩開玩笑。

從街道、水圳、鐵道走到河邊,呈現出城市多樣的風貌,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哀傷的過往,都在這條路途中看得到。

*新月社

晚上,邱建一老師的新月社,書架上眾多梁實秋的作品,他爆料了一個秘密,講了新月社成立的由來,也是非常浪漫另一個理由,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收藏。

邱建一老師在2009年,創立的新月社。同名的文學社團,1923年由胡適、徐志摩、梁實秋等人成立。

2014/10/23

【台北】鄰居咖啡

從這家店在裝潢、試營運,每次散步、導覽經過,就一直想要進來。前一陣子忙完了,終於有點空來閱讀咖啡館了。

我喜歡簡單的設計,簡單的提示咖啡館的特色,尤其喜歡安寧場所的小貼紙,從小到大就很害怕吵鬧的環境,聽家人說我小時候只要周遭太吵就大哭,難怪小學長期擔任警衛股長、風紀股長。只是最近幾年觀察下來,咖啡館越來越吵,甚至在便利商店店內外的桌椅,明明只有三個人聊天,好像是大聲公比賽,很想到處裝個分貝器提醒大家聲音放低一點。

不知道有沒有咖啡館有勇氣安裝一個分貝器在牆上?

還沒有到營業時間,我就悄悄地走進咖啡館,老闆被我這個穿白衣的怪大叔嚇到,正午十二點開門,鐵椅子木桌子,眼中看到的是燈光稍暗的水泥牆露出一點點紅磚的廢墟,內部有舒適的沙發,靠外事一排舒服的直立絨布椅。但是透過相機的鏡頭,呈現一種深藍色質感,深色的木頭紋理,有種西部探險荒野大鏢客的感覺,聽著美國鄉村音樂,望著窗外的停車場,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接近萬聖節了,老闆開始裝潢室內外,店狗阿姆龍(不知道有沒有記錯)跟著跳上跳下,簡單的棉花裝飾成蜘蛛網,南瓜燈籠、紙串、白衣、鬼魅等,一會兒的時間,整家店就有過節的氣息,以前覺得咖啡館首要就是要把咖啡煮好,慢慢覺得咖啡館首要是美感,透過設計,傳達主人的意念。

鄰居咖啡,五O年代的奶油燈打出老公寓重修的流行材質,用二十世紀初新藝術的鑄鐵材質,輔以一些木頭材質,清水模流行之後的水泥粉光地板,樣樣都是各個時代的流行材質,但是在這裡搭配起來,就是這樣的自在的存在。

或許最近這兩年開的咖啡館,都有這樣的元素,我想重點是老闆的想法還有客人在這個空間的表現,午後,目前為止也只有我跟另一桌客人在辦公,或許應該多來幾趟,讀完書架上有關攝影、設計類型書。

手作甜點、鹹派、水餃與咖哩飯,咖啡與茶,各式的飲品餐點,希望這家店能長長久久,店狗在店內好奇的走來走去巡邏,誰說現在年輕人開店是浪費,其實是面對各式各樣挑戰最好的方式,而我覺得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美學這堂課了。

寫完這篇文,隔壁出現裝潢打牆的聲音。

2014/10/22

【台北】八拾捌茶輪番所

一進門就感到一股自然的氣息,這個場所原本是住持的住處,和尚跟茶品,意外的搭配。

在廟前面廣場,有人在練習扇子功,平日午後,媽媽帶著小朋友在公園跑,也有老人家在附近逛街,在西門外的西門町,以前曾經是鐵道的旁邊,戰後的老兵在廟旁就此居住了下來,蓋了中華商場,年輕學子、來台北工作的人,在此交會。

西門町的紅樓旁以前有家中國書城,旁邊就是電影街,各式各樣的歌廳秀、紅包場,這些看似熱鬧繁華的背後,經常有辛酸的另一面。

旁邊一桌的年輕媽媽,規劃著家族的聚餐,長輩、同輩跟滿小嬰兒要抓周的聚會,與店長討論茶品、和菓子、點心、器皿等,包含客人進出的地方,眾多的細節。這裡還包含茶道老師的教學課程,鉅細靡遺的討論時間、流程、拍攝的角度等等,即使只有短短地兩個小時的聚餐,都討論的時間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這裡應該算是重新蓋好的老房子,能夠放慢的使用也是好的,我想起我高中的青澀歲月,來此地看電影的時光,在西門町巷弄穿梭,美觀園的壽司、中華商場盜版遊戲磁片、訂做高中學校制服與隨身聽電子產品等,此地有太多學生時代的回憶。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剛好我在金門當兵,兩年後投入職場,西門町的時光,就在我生命中消失,直到最近經常到這裡,好像與我的記憶無關,我腦中的西門町已經徹底消失,迎接我的是另一個不曾看過的西門。

西門町的難忘歲月,從我腦中浮現,透過指尖滑落,原本年輕時一昧追求多彩多姿,但卻昏眩迷惘的我,如今已定靜坐落在此,一如清新甘澈的碧螺春在喉嚨中逐漸的發酵。

PS. 晚上去聽了鄭治桂老師的大英美術館,又有些不同的感想

2014/10/15

【台北】雅痞書店,阿曼之後


Darren 拍攝

講完了問老闆娘,你們書店的選書超厲害的,有甚麼訣竅?

1. 只挑電影、巴黎相關
2. 有些店員讀電影、藝術科系,會有一些老師推薦的書名。

可是,以前我在逛書店想要下手買的書,一時之間沒有買,就找不到了,沒想到都在這裡重逢,真的就是那麼簡單的答案嗎?

我想我們需要更多主題書店,更細緻的找到同好。

【台北】思考多元的啟蒙地



晚上要在附近演講,下午跟朋友約在附近,於是就跑來咖啡館念書,一如預期的,還是只有我一個客人,一直有追蹤各個咖啡館的近況,知道隔壁要拆違建,古典音樂聲夾雜敲房子的節奏,呈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喜歡點這邊老闆特調的馬勒或是孟德爾頌,原先以為老闆是一個音樂人,其實老闆的職業是律師,這個地方平日很難賺錢,老闆下班後還要來這裡沖咖啡給客人喝,簡直是佛來心也,又提供那麼舒服美妙的環境,聽著音樂喝杯咖啡,還可以靜靜地讀完一本書。

當斜陽照射進來,我望著隔壁的國宅,高中曾經在這邊補習,也曾經到國宅內的某出版社買書,買的是當時的禁書,過了青春期,有了批判性,也很是時候學習到不同的思考模式,是升學念書之外的喘息的機會,聽著古典音樂,感覺熟悉的音調,卻想不起是哪個音樂家的作品,原來這個地方是我思考多元的一個啟蒙地。 — 在天湛樂音樂藝文咖啡館。

2014/10/02

【淡水】香草街屋、心波力、重建街與青田七六的老屋經營分享



又走了一趟重建街,心情五味雜陳,看到重建街的住民們努力的營造這邊,有一些更多店進駐了,心波力書店、美好時光、香草街屋、4F小飯館等。從福佑宮扶階而上,仰頭是藍染,一個曾經沒落的老街,往來基隆的絲路古道,許多名人曾經住過的地方,希望重建街真的能重建老街風華。

第一次去重建街上的心波力,從街頭走到街尾,見不到新開的書店,原來我走錯方向,來來回回走來走去,我氣喘如牛,有點坡度的重建街,以前是連結淡水與北海岸的丘陵地住民往來的主要道路,往下走就是福佑宮並連結中正路(淡水老街),但中正路已經完全沒有老街的樣貌,反而是這條重建街,在不同年代的發展中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房舍。

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燈光還迎接著我,牆上的童趣,讓我分不清楚是真實世界還是進入了繪本內,書架上有十家獨立書店的選書,標榜著十加一折,也就是你來此買書不但要用原價買,還要加上一成的服務費,也是給小書店一點的鼓勵,看來大家都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非常便宜的飲料,好吃的咖哩飯,平日來沒有人潮,讓我懷疑是否可以長久營運下去?

我聽著老闆許赫很認真的介紹這十家書店,而來逛書店的人也認真地聽著,來一家書店同時可以讀到十家不同書店老闆的選書,其實還真的蠻划算的。我讀著不同書店的選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維也納的建築立面的手繪本,是作者留學期間的作品,文字很少,但看著這些手繪立面,竟然讓我十分感動,台灣的老街很多,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老街保留著。我很後悔沒有買下那本書,下次再去心波力已經找不到這本書,也忘了是哪家出版社出版,也不記得到底是哪家書店老闆的選書,我想人與人或人與書的緣份也就是如此,已經讀過的心情已經在我心中常存,智慧無價,在這書店我看到了這樣的精神。

來這邊講青田七六這三年的經營經驗,算是很特別的一個分享,人人都是重建街長,期盼除了假日,會有更多的遊客來欣賞不同的淡水。

2014/09/29

【台北】問問題——問題滿出來了

這是我昨晚讀書會隨便抽奧修《蛻變占卜卡》的卡片,問問題——問題滿出來了



「問問題——教授和他對答案的渴求」

故事大意是說,有位教授鼓起勇氣從很遠的地方,爬了很高的山,前往南音禪師處想要尋求禪師能夠對他的人生困惑的問題有所解答。教授問了許多許多的問題,問著有關涅槃和關於靜心的事,以及其他很多的事。

南音禪師靜靜地聽著,而教授卻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問個不停,禪師望著教授終於說了:「你看起來已經很疲倦了,你爬上這一座很高的山,而且又是從很遠的地方來,先讓我為你倒杯茶。」然後南音禪師就緩緩地泡了茶,教授則在那裡等著,腦海裡很多問題仍翻騰著所以繼續問著。當師父在泡茶,茶壺在鳴叫,而茶香開始四溢時,師父則告訴教授說:「等一等,不要那麼急,誰知道?甚至在喝茶的時候,你的問題可能會被解答……甚至可能茶還沒喝完,問題就被解答了。」

教授突然覺得很茫然,他心裡想著:「這個旅程真是白來了,枉費我這番跋山涉水的,這個人似乎瘋了,我對神的問題怎麼可能藉由喝茶這麼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解答的?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我最好趕快逃離這裡。」但是他的確也已經覺得疲倦了,所以想著在下山前喝一杯茶也是好的。

而南音禪師將茶壺拿起來,把茶倒進杯子裡,他繼續倒著,眼看那個杯子已經滿了,茶開始溢出來了,流到碟子上了,但是禪師竟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仍繼續倒著茶,然後那個碟子也滿了,只要再一滴,茶就會開始流到地面了。教授眼看著茶已快滿出碟子了,而忍不住嚷著:「停!你在幹什麼?你瘋了嗎?你難道看不出杯子已經滿了嗎?你難道看不出碟子也滿了嗎?」

這時禪師則沈靜地說著:「你的情況就像這樣,你的頭腦充滿了問題,即使我回答了,你也沒有任何空間可以讓答案進去了。打從你進了這屋子,你的問題就溢滿了這整個地方。這間小茅屋充滿了你的問題!回去,先把你的杯子清乾淨,然後再來。記得,先在你裡面騰出一些空間來。」

與大家分享!!!


讀書會必要大吃大喝與作怪

2014/09/28

【新北市】可愛的人與怪物,書房味道

書房味道中,我最喜歡後面的小房間,書架上有一張『可愛的人』海報,以前看過老闆的小說,講著房間裡會出現怪物,雖說喜歡,可是卻不敢一個人坐在裡面讀書,害怕有甚麼怪物會出現。



很幸運地,又遇到了可愛的老闆娘,跟我說龍潭的勤耕雨讀小書店有到林口收書的時候,順道過來,聊到了《我的書店時光》在小書店還賣得不錯。老闆娘人很好,說我都帶動風潮,只要一寫咖啡館的書,就一堆咖啡館的書出現,寫書店相關的書也是一樣,又說很喜歡我寫的文字溫度。害我目前自我感覺良好,已經飄浮在空中了。

http://neoq006.pixnet.net/blog/post/388271663


離開時的一點斜陽一點自動灑水器,透出一點點的溫暖。

2014/09/09

【台北】夢、福安宮、豆咖啡、Solo Singer Life

昨晚夢到一件怪事,不知道誰能來幫我解夢。

在一棟快要拆掉的老房子內,大家殷殷期盼的等垃圾車來,有書店老闆,還有一名收藏毛筆字的藝術家,我看到地上好多資源回收的字畫、書籍,看到了覺得應該都是寶物,那幅不是懷疑是某名人的字跡,這本是絕版書......

我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把這些東西偷走(奇怪,不是要丟掉了,我可以直接跟他們要),然後回家慢慢整理,心理很高興,就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