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神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神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8/08

【淡水】滬尾砲台祭特洛伊攝影展

這算是我比較正式的去看一場攝影展,為什麼用『一場』這個形容詞呢?是因為有攝影師以及被攝影劇場演員的參與導覽解說,攝影的作品是兩年前在此的金枝劇團台語發聲的表演,這齣劇同時是希臘神話中描述特洛伊的戰爭故事。



每次到滬尾砲台要進去參觀,不到下午五點半,工作人員幾乎就不賣票了,準備把大門關起來,這次攝影展,專程舉辦夜間導覽,所以開放到晚上八點鐘,陰森森的砲台開放到那麼晚,其實別有一番風味,藉由這個導覽,我意外的偷拍了不能拍照的古蹟。

之前看過陳逸宏的部落格,長期的跟拍民俗節慶,也非常注重地方歷史特色,要用一兩張照片來說故事,的確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看他的部落格,幾乎不用文字,就可以表現出他想要表達的主題。陳逸宏幾乎用他生活上所有的時間投入攝影工作,那種攝影不是唯美,而是跟人、跟土地的結合。

若大家有時間有機會,也可以去接觸一下攝影師的世界,也順便了解一下滬尾砲台這個古蹟。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公告:【祭特洛伊攝影展‧夜間導覽講座】
http://www.wretch.cc/blog/EYESHOT&article_id=10240866

2007/07/27

【吳哥】濕婆大神修行娶妻與凱拉薩山的修煉

吳哥班蒂絲蕾寺主神是濕婆,在南邊的藏經閣山牆上有很多關於他的神話浮雕,當然這些浮雕裡面的神話故事是融合多個故事,很多圖像會有多層的意義。



濕婆神是個苦行僧,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行。山神愛神伽摩有五支箭,一直想幫眾神找到妻子,他把大梵天搞的迷上了自己的女兒,後來濕婆勸戒梵天才戰勝情慾。愛神無法讓濕婆娶妻,利用梵天與濕婆當時的尷尬情節,梵天請毗濕奴一起幫忙,於是去敬拜世界之母,後來世界之母濕娃女神投胎為陀剎的女兒莎蒂(雪山神女),最後成為濕婆的妻子。


2007.4

看著上方的濕婆神與妻子雪山神女,在凱拉薩神山上,底下的多頭魔王『羅婆有那』用千隻手臂搖動這神山,山裡的獅子都驚惶失措的站起來逃跑,然後上一層有些鳥人、象人、馬人等半人半神的動物希望濕婆能夠打走這個魔王,但濕婆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根本不把魔王放在眼裡。

可以發現這裡所有神、人、魔鬼雕刻細緻,而且把所有人物身上的配件交代的非常清楚,雖然這些浮雕不像看四格漫畫那樣清楚前後的因果,但是只要了解這幾段神話故事,去欣賞就覺得非常有趣。

2007/07/14

【吳哥】濕婆大神的毀滅之舞 Siva

在吠陀時期,濕婆神的地位並不高,後來到了印度教時期,濕婆的地位比梵天、毗濕奴還高。而吳哥的斑蒂絲蕾寺的主神,就是濕婆神。


2007.4.27 斑蒂斯蕾寺‧濕婆跳舞的手還是用動畫表現

濕婆神躍昇地位的神話傳說:【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第三段文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濕婆喜歡在歡樂、悲傷的時候跳舞,象徵著宇宙永恆的轉動,當一個時代的結束,濕婆會跳坦達瓦舞完成這個時代的毀滅,然後開創另一個時代。當濕婆跳舞時會有成群的精靈伴隨,所有人注視著他,連魔鬼也為之感動。濕婆也常常被描述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練習瑜珈沉思,裸體骯髒、頭髮很長,這跟我在印度瓦拉那西見到的苦行僧的描述很像。

濕婆在乳海翻騰的故事後段出現,因為善神跟惡神(阿修羅)合作用大毒蛇來轉動曼陀山,這一攪動就是千年,巨蛇受不了而吐出毒液,濕婆在還未流入河水前吞下了毒液,自己的喉嚨就腫了起來變成青藍色。

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頂。他老婆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遮住濕婆雙目,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

濕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9%BF%E5%A9%86

2007/06/30

【吳哥】保護神毗濕奴 Mahavisnu

毗濕奴的坐騎為金翅鳥(Garuda),妻子是吉祥天,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9個已經降世,最後一個化身將會在世界末日降臨。


2007.1 班蒂絲蕾寺

這幅浮雕是在班蒂絲蕾寺的參道左側的門樑上,是說明毗濕奴化身成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去除妖怪的故事。這妖怪的父親是個表現良好的妖怪,因為不慎被梵天所殺,妖怪的母親當時懷有身孕跟梵天哭訴所肚裡的小孩沒有父親,未來生活不知道怎辦,於是梵天下了咒語:未來這妖怪的小孩將到刀槍不入、日夜不死、屋內屋外皆生存、在天地間長生不老、非神非人非鬼怪所能殺死,而且這小孩也長得十分俊俏就是希蘭亞卡。

希蘭亞卡長大後做惡多端,因為梵天的這個咒語關係,所有神仙拿他沒辦法,最後毗濕奴化身成這個四不像的怪物,既然不是神也不是人也不是鬼怪,抓到這個長相俊俏的惡神,把他的身體放在膝蓋上,不是在天空也不是在地上,在門口邊不是屋內也不是屋外,日落西山的黃昏月亮剛剛升起的夜裡,利用雙手撕開惡神的身體,而不是用刀槍來殺死他,去除了這個妖怪,而沒有違背當初梵天的咒語。

毗濕奴他有八隻手,手上拿著鐵盤(象徵太陽)、金槌(知識)、海螺(宇宙)、蓮花(豐饒),也有一張弓和一柄劍,他也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在的力量,保護維持著宇宙的秩序。毗濕奴化身過魚、龜、豬、人獅(就是這浮雕的故事)、侏儒、持釜羅摩、羅摩、黑天、佛陀、白馬,最後那個白馬尚未降臨。

印度教裡面的故事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局與誇大的手法敘事,這或許就是神話故事能流傳的張力。

2007/06/14

【東京】淺草觀音寺御手與東京鐵塔明信片

收到 Alex 回台的小禮物御守,上網去查查觀音寺的歷史,這個我沒有去過的地方,未來應該會有機會去探究進吧!也順便研究了一下觀世音菩薩,應該是從小到大接觸最多的。



淺草觀音寺,7世紀建立,供奉觀音菩薩,1945年曾被燒毀,1958年重建。具代表性的標誌是大門上懸掛著「雷門」二字的巨型燈籠,100公斤,底下有松下電器的廣告,就知道這裡有多麼的商業化了。

此地正式名是金龍山淺草寺,也是觀音宗的總本山。628年,淺草的漁夫撈獲一尊黃金觀音菩薩像,認為是觀音顯靈,於是供奉在村長家中,後供奉建廟。每年3月18日,寺方會舉行「金龍金舞」慶典,由8位壯丁舞動重75公斤的巨龍慶祝。



在中國宋朝前,觀音菩薩的形象為男性,《華嚴經》對觀音的形容為勇猛丈夫,《悲華經》則稱善男子,後廣大信眾的需求轉化為慈悲女性形象,以母愛和慈悲象徵菩薩救度眾生。《普門品》說觀音菩薩有32種化身,可以化身為佛、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執金剛神等。

維基百科:淺草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BA%E8%8D%89%E5%AF%BA

聽說 Alex 在公司的長官很賞識他的表現,他父親剛好在我姐服務的選區內,每次經過都跑出來握手致意,讓我們充滿了溫暖,希望暑假過後 Alex 重回校園可以非常的順利。

AlexChen ShortStop Taiwan
http://alex24chen.blogspot.com/


2007.6.6 寄出的東京鐵塔

2007/06/13

【吳哥】創造神大梵天 Brahma

印度教的三個主神在這張照片中,外框的正方形表示大梵天,八個花瓣造型表示毗濕奴的八隻手,中間圓形表示破壞神濕婆,這是在班蒂絲蕾寺拍到的雕飾,沒想到意義那麼深遠。


2007.4.27

在印度的四千多座寺廟中,只有兩座是專門供奉梵天的,但大部分印度教徒都對梵天祈禱,世界未成型前是一片黑暗,沒有特徵也沒有任何的形體,梵天透過禪思,創造了水,在水內投入了種子,變成了金卵。金卵一分為二變成天與地,他創造了時間、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高山平原。然後宇宙形成了,他又從身體各處生了一堆兒女,創造了天神、妖魔、人類、禽獸等等。



梵天的妻子叫做辯才天 Saraswati,是梵天從自己身體裡誕生出來的女神,後來成為他的妻子,Saras 代表水,Saraswati 就是「水源充沛」的意思,在印度神話中,辯才天是智慧、辯論、財富的女神。

大梵天有四個頭,大多騎著孔雀(不過看很多畫冊畫的像鵝或鴨子)作為象徵,當初創世的五個元素是空、風、火、水、地,而時間的劃分出幾個世代來,也形成了宇宙不停輪迴的法則。

據說後來泰國、香港所拜的四面佛(應該稱為四面神比較適當)就是從大梵天演變而來,而大吳哥城內巴揚寺的微笑高棉,為佛陀的化身,應該跟大梵天沒什麼關係才對。

維基百科:印度神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E7%A5%9E%E8%AF%9D&variant=zh-tw

2007/06/11

【吳哥】天帝因陀羅 Indra

在吳哥到處都可以看到騎三頭大象的神,就是因陀羅(Indra),我想印度的三個主神--毗濕奴、濕婆神、大梵天之外,浮雕上到處可以看到的就是因陀羅了。


東美蓬寺門楣上的浮雕

因陀羅是天神和地母神的兒子,是從母親的肋下出生,喝下有魔力的神水之後飛快地長高,於是天和地就分開了。因陀羅也是雷神,會帶了雨水,我們在浮雕上可以看的出經常是拿著大鐵鎚打出閃電。東美蓬寺其實是在水庫的中央,所以前往這裡參拜的人民是要搭船前往,一下船抬頭看到須彌山的第一道門楣就是因陀羅。

這浮雕捲起的浪花就是乳海,因陀羅曾經在無幾次的戰鬥中打敗惡神阿修羅,保衛了人間的生存與運行。在吠陀時代,因陀羅是眾神中最強大的神,但是到了吠陀時代的晚期,他變成了一個深入簡出的君王,經常可以在浮雕兩側發現他的妻子跟謀士在兩側。

在大吳哥城的南門兩側,有巨大的三顆頭的大象,上面就是因陀羅,而微笑國王的臉,地位還比較高的。還記得在羅洛斯遺址,因陀羅跋摩一世,奠定了水利系統的基礎,也就是用『因陀羅』這個熟悉的名字啊!

【吳哥】普列科寺‧880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1/blog-post_30.html
【吳哥】東美蓬寺‧953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08.html
【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2007/03/20

【吳哥】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功績@吳哥窟‧1112-1202年


吳哥窟(寺)‧1112-1202年

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接手的國王位置,他的父親已經死去約60幾年,中間這幾年王位替換頻繁,跟鄰國有兩次重要的戰役,只到這個國王統一了整個吳哥王朝,並把版圖擴大北到中國邊界,南到中國海。

這個國王不但一即位就開始建設吳哥窟,從1112年開始(還沒即位)建設了90年,吳哥窟位於大吳哥城的南邊,也稱作小吳哥城,整個護城河裡面就是吳哥窟(寺),光是長提走道就190公尺。法國人奧穆在1860年在吳哥發現了這個偉大的建築,昆蟲學家精確地畫下了吳哥窟宏偉的圖畫帶回法國,開啟了法國考古的熱潮。

吳哥窟敬奉的是毗濕奴神,他有八隻手,手上拿著鐵盤(象徵太陽)、金槌(知識)、海螺(宇宙)、蓮花(豐饒),目前這個神像還保存著,但法器都不見了,神像的臉就是依照蘇利耶跋摩二世國王的臉所製作。


乳海翻騰的壁畫

在吳哥窟的東南方壁畫,是講述乳海翻騰的史詩,可以看到毗濕奴神坐在烏龜上,善惡兩邊諸神為了爭奪長生不老的仙水,左邊88位惡神與右邊92位善神,拉動五頭巨蛇(眼鏡蛇的樣子)來攪動。第一次攪動,烏龜轉動產生高熱,攪動乳海都沸騰了,此時姿態美妙的仙女出現跳舞;好色的阿修羅看到美女,一個個目眩神迷,而後有個魔王偷喝了聖水甘露,被日、月兩神發現,跟毗濕奴告密,於是毗濕奴用鐵盤把魔王的頭砍下來丟到天空去,因為魔王很恨日月神告密,所以經常去咬日神或月神,也就是後來經常會發生日蝕跟月蝕的原因。乳海內有很多魚因為受不了高熱而死去,還有備受尊崇的鱷魚,長期的攪動,這條巨蛇受不了,最後爆裂成為一條有毒的大河,這個神話彷彿是印度教的創世紀故事。

光是吳哥窟的壁畫我想就可以看好幾天,四周都雕刻滿了神話故事,不但有印度教開天闢地的故事,還有國王四處征戰的英雄事蹟,還有與占婆人交戰的場景,也有天堂與地獄的想像等等。

2007/02/23

【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


班蒂絲蕾寺‧967年(三頭象上為因陀羅)

羅仁德拉跋摩二世(944-968在位)所建立的三個寺廟:東美蓬(953)、變身塔(961)、班蒂絲蕾寺(967),就屬這個寺的規模最小,但是卻是雕工最精緻,可以媲美吳哥窟(寺)。

這裡俗稱女皇宮,但事實上吳哥王朝沒有女皇帝,或許是這裡的雕刻有如女性的美,所以才被誤會。班蒂絲蕾寺的建築不若其他吳哥寺廟有高聳的須彌山,正門入口高度還只有150公分,一般人都要低頭進入,意味著進門就要心存恭敬。門楣上雕著深刻的花紋無比的繁複,很多印度的神話故事也都雕在牆面上,導遊挑著幾個故事講,讓我很想多多了解印度神話。

班蒂絲蕾寺祭拜的是濕婆神,是毀滅之神,與梵天、毗濕奴三神代表著創造、保護和毀滅結合。有個故事是說梵天與毗濕奴在爭論誰比較厲害的同時,他們面前出現了一根火柱,兩人都想要知道這個火柱的來源,於是梵天化作天鵝往上尋找源頭找了一千年,而毗濕奴化作野豬向下探尋了一千年,兩人都不知道這個火柱是誰。後來濕婆神出現在他們面前,原來著個火柱是濕婆神的林迦(陽具)。

濕婆神有多種的面貌,同時也是萬獸之王。


這裡的老人、兒童看起來似乎比較快樂

2006/12/29

【佛羅倫斯】卡拉瓦喬的美杜莎頭像@烏菲茲


1596-1598卡拉瓦喬‧美杜莎頭像

在烏菲茲美術館繞了很久,要離開前一直回想還有哪位大師的作品沒有看到,腦爆的想不出來,於是準備走下樓去紀念品販賣處買東西。

從三樓走到二樓看到一個新的展覽室,玻璃櫃裡頭放著卡拉瓦喬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好像妖女美杜莎在睡夢中被珀耳修斯取下首級的驚嚇現場,新的展覽室除了這幅畫有打燈光,四周黑暗,凝望很久美杜莎雙眼的很久,彷彿自己變成了石像。

美杜莎
http://zh.wikipedia.org/wiki/美杜莎

卡拉瓦喬生於1571年9月29日,死於1610年7月18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墓園在哪?卡拉瓦喬從米蘭出生後,家境並不貧困,在學習畫藝的過程並不很辛苦,但是到了他成名後,因為脾氣暴躁經常跟人家打架,判刑蹲牢房爾後逃亡,逃到了西班牙的屬地幾年,最後得到教皇的赦免,從那不勒斯在坐船回到羅馬,途中因故沒有上船,餓死在海灘上。

卡拉瓦喬長於靜物及人像畫作,是巴洛克時期的重要畫家。

【羅馬】卡拉瓦喬與法國教堂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4/blog-post_30.html
【羅馬】卡比托山博物館的美杜莎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3/blog-post_20.html

2006/12/08

【佛羅倫斯】波提且利文藝復興的"春"天@烏菲茲


1482-83 波提且利的春局部--花神

這幅"春"是我到烏菲茲博物館最想看到的畫作(203*314cm),幾乎佔了整個牆面的畫作中,聽說花的種類就有五百多種,而且栩栩如生。

波提且利,1445-1510,是個抒情詩意融入畫作的畫家,他的畫作大膽的採用女性清涼的歡樂題材,當時被教會當成異教徒,打破了聖經狹小的題材,文藝復興倡導回歸自然,把希臘羅馬神話的精神套用在畫作、雕刻上,後來甚至在建築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依序為:眾神使者、美惠三女神(美麗、青春、歡樂)、愛神維納斯、花神、春神芙蘿拉、風神

有人說最左邊的那個使者,其實是出資的貴族,1475年波提且利有幫他畫《持勛章的人》。而畫裡面的的女性都真有其人,整幅畫看起來是歡樂的,但是仔細觀察表情,其實都隱含著某些內心世界與微妙複雜的感情,好像帶著夢幻似的憂愁。


波提且利/持勛章的人﹝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1474-75年/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巴黎】美惠三女神@羅浮宮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03.html

2006/08/03

【巴黎】美惠三女神@羅浮宮


2004/9/22 羅浮宮《美惠三女神》

 在希臘神話中美惠女神(希臘語:Χάριτες)是體現人生全部的美好,他們的名字各代表了美麗、歡樂與青春,聖地在德爾斐附近的賽菲索斯河(Cephissus)。

 美惠女神是宙斯和歐律諾墨的女兒,愛芙羅黛蒂(維納斯)的隨從,她們是最多采多姿生活的人格化象徵,也是希臘人所追求的生活。希臘人的社會建立在分享的基礎上,認為所有的獲得都是一種恩賜,她們的生活不僅僅是理想,更是一種價值體系,利用交換禮品可以跳出復仇的循環。

 天神宙斯把她們由太陽神阿波羅所控管,彈琴指揮她們跳舞,每年舉行慶典儀式。

【羅馬】阿波羅@梵諦岡博物館3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5/blog-post_24.html

 很多畫家都有依此主題作畫,拉斐爾、波提切利、魯本斯等都有相關的作品。但我不知道羅浮宮這個雕像的年代,在哪裡出土?知道的人可否告知我。

Articles in category "Grace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Graces

2006/06/04

【柬埔寨】吳哥的詩


2006/6/2 收到銀色快手的明信片

第一次當部落客旅行團的評審,認識了銀色快手,之前在他的部落格潛水很久。

銀色快手應該算是出版業工作者,負責翻譯日文書籍,也編輯一些出版品,平常就是一個妖怪作家及詩人,著有詩集《遇見帕多瓦的陽光》,編輯多本詩集,翻譯多本小說及畫本。剛去吳哥窟玩回來了,就開始寫遊記,下面那段摘錄,我的印象很深刻,有點像宮崎駿的卡通,在空中繞了一圈又下來的感覺。

變身塔(Pre Rup)是 Rajendravarman II 在位的建築,它是古代國王進行火化的之神殿,建於西元十世紀左右。高棉人死後慣以火葬處理後事。經過火化的骨骸,必須用椰子水清洗後晒乾,才會放進骨灰罈,據說洗完骨骸的椰子水有強身功效,不少人會將椰子水拿來喝。要是換作我,才不敢拿來喝,別騙我說有鈣質,什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有此一說,國王的兒子如果喝下骨灰水,可以繼承父親的才智......

靈魂不滅,在變身塔上化為蒼鷹,盤旋於高空,瞬時疾飛而去。我想像著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在登上階梯前的廣場上,有個長方形石棺,據說是火葬台,裡頭長滿了綠草,據說國王就是在這裡進行火化的,可以想見四周豎起了火把,熊熊烈焰把黑夜照亮了,舉頭望天,星光燦爛的夜晚,寂靜陪伴著長眠的國王,接著隆重的葬禮行列開始哀慟地歌唱。國之重臣引領皇族和繼位的皇子,進行最後的悼祭儀式,侍衛軍在所有的塔上點燃火把,祭師開始為國王祈求冥福、灑淨、念咒。接著澆油,火燒周身如傾頹之殿,眾人跪泣在旁,等待國王變身的時刻到來。不管是希臘、西藏、埃及、北歐,世界各地的古老民族都相信死後的靈魂,會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這世間,而變身塔實踐了如此浪漫的夢想,死後開啟了另一個世界,彷彿歷代的國王會在固定時間,返回這裡聚會似的,他們永遠不甘於寂寞。

銀色快手有關吳哥窟的遊記

2006/05/26

【羅馬】特洛伊@梵諦岡博物館4


《勞孔》西元前150年左右

特洛伊戰爭打了10年,最後希臘用木馬內藏士兵,攻破特洛伊城。

結果特洛伊的祭司拉奧孔識破這個詭計,大力勸阻國王不要把木馬拉進城內,但國王不聽信。因為在某次選美會中,女神雅典娜因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金蘋果判給了愛芙羅黛蒂(維納斯),雅典娜懷恨在心,因此派出兩條巨神,將拉奧孔父子三人活活纏死。

特洛伊的木馬屠城記的故事,讓我想到了三國時代也有空城計的戰略,剛好跟特洛伊是完全相反的故事,西方有希臘羅馬神話,中國也有神話故事,在感情的愛恨情仇上,神跟人可以說是一樣的,特洛伊戰爭中可以為了海倫一個人雙方打了10年,希臘人在特洛依王子帕里斯偷走海倫後,反攻回去把特洛伊城給燒了。特洛伊城被燒了之後,相傳埃涅阿斯也是愛芙羅黛蒂的兒子,背著老父帶著妻小逃到了西西里島。


拉斐爾《埃涅阿斯及其家屬》16世紀,描述一座城市失火被燒毀

1506年,上頭這座《勞孔》群像在提圖斯浴場遺址附近發現,是文藝復興時期很多人模仿的雕像,西元前150年,希臘羅德島的三個雕塑家模仿更早之前的青銅作品。



這些目不暇給的神話雕像,每一座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或許下次去再熟讀幾次希臘神話,會更有感覺。

2006/05/24

【羅馬】阿波羅@梵諦岡博物館3


2006/2/18 9:50 八角庭院的《阿波羅》像

在梵蒂岡博物館的八角庭院,最吸引人的是《拉奧孔》的那座雕像,但是我注意的是旁邊的太陽神《阿波羅》。

跟畫冊上的照片很明顯地不同,照片上這尊雕像兩隻手已經斷了,現在卻接了回去,這大理石像在西元前330年左右完成,仿希臘雅典廣場的青銅作品,據說原來的手是拿弓箭要射出,但是這個後來接上去的右手卻沒有這個動作。



太陽神阿波羅是天神宙斯的兒子,他的雙胞胎妹妹阿提米絲是月神,許多雕像把這對兄妹製作的很像,而且都背著弓箭桶。阿波羅不但主宰光明,也專長在文藝、音樂、學術、醫學,因為如此,所以宙斯就把住在庇厄斯山的九個繆斯女神交給他管理,他們經常在赫利孔山開音樂會,所以這兩座山稱為文藝發源地。

阿波羅因為用弓箭殺死毒龍,所以不少作品也用這種形象來塑造阿波羅俊美健壯的形象。

2006/03/20

【羅馬】卡比托山博物館的美杜莎@探索之旅


2006/2/16 Gian Lorenzo Bernini 貝尼尼(1598-1680) 1630 作品

以蛇髮女妖神話為背景的藝術作品很多,故事的起源應該要從宙斯女兒達納厄(Danae)的兒子珀耳修斯(Perseus)說起。

珀耳修斯是國王阿克里西俄斯(Acrisius)的外孫,因神諭說外孫會奪他王位,所以他把母子遺棄到海裡飄流,兩人大難不死到了一個小島,等珀耳修斯長大後繼父勸他去冒險,於是就打算去砍掉女妖的腦袋,珀耳修斯得到仙女的幫忙,不但有飛行鞋、神袋、頭盔,途中打怪物的時候還獲得了青銅盾牌,雅典娜女神還教導他如何動手,終於砍下了女妖的頭。

由於直接看到女妖的長相,就會變成石頭,探險途中珀耳修斯多次從神袋拿中美杜莎的頭來打擊壞人,而俊美的珀耳修斯也因為英勇救出了某國王的女兒,成為駙馬。許多畫作有珀耳修斯與妻子從井中觀看美杜莎頭的作品,而達文西、拉斐爾、安格爾等人也都有相關的畫作。

最後珀耳修斯回到家鄉,在體育活動中擲鐵餅打死了外祖父,實現了神諭。


2006/2/24 佛羅倫斯

2005/07/29

【紐約】希臘神話──艾托斯



在第五大道洛克斐勒中心附近看到這雕像,當時覺得挺酷的,就隨手拍了回來,後來才無意中在別的網站裡看到,原來這雕像是有來頭的,希臘神話人物裡普洛米休士的兄弟──艾托斯 Atlas。

1937年完成的作品,站在國際大樓(International Building)入口處的艾托斯,高度約有15呎,是座青銅雕像,舉起雙手,一把扛住一個直徑21呎的空心大圓球,神話中的艾托斯,因為不服從奧林匹亞眾神的旨意,被父親宙斯處罰,以雙肩扛天來消退眾神之怒,這則故事在約翰.洛克斐勒的想法中,有了全新詮釋。

由於製作這座雕塑時,正逢經濟不景氣,因此希望藉由艾托斯扛天的勇氣與毅力,鼓勵租用國際大樓的客戶們,扛起創造經濟奇蹟的重責大任。

當時不知道這段典故,所以也沒特別去注意有沒有紀念品可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