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雜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雜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6/01

2018.06《TaipeiWalker》No.254,水瓶子城市漫步20:重慶南路一段 NOTCH 咖啡館,原來是島津製作所、峰圃茶莊




台灣於日本時代有眾多的都市改正計畫,筆直的道路,兩側二、三樓高的街屋非常有特色,不但騎樓連貫,建築立面也有當代風格,經常會有連續重複的立面樣式。

位於今日重慶南路一段,開封街與漢口街中間這三棟街屋(圖示黃框區域),現存的老建築只剩一個開間,其他的建築不是拆除改建,就是重新拉皮。圖示紅線的區域為小巷道,日本時代規劃為『樂天地』商店街區。

1931年,島津製作所來台北開設支店,招牌上有島津家紋,原以為是薩摩藩島津家所開設的企業,沒想到創辦人與島津家並沒有血緣關係,而是在十六世紀末薩摩領主島津義弘從京都返鄉,路上受到井上惣兵衛的幫忙,島津義弘賞賜其後代可使用島津姓氏與家紋,這說明了日本企業在明治維新後從傳統藩主領地分封的概念而來,也跳脫了血緣傳承,或許這是日本企業可長可久的原因之一。

1946年,員林人張氏兄弟在樂天地內開設『美觀食堂』,覺得西門町那一頭人潮熱鬧,以攤車型態在西門圓環的鐵路旁營業,並改名美觀園,後來才搬到峨嵋街現址。

1947年2月28日,前一日在大稻埕天馬茶館前查緝私菸引發傷亡事件,引發更多人來公賣局前抗議,聚集的人群與焚燒事件應該是目前網路流傳最多的照片,觀察這些老照片,清楚的看到這三棟街屋的身影。

這三棟黃框內的街屋,在日本時代有辰馬商會、龜甲萬醬油、古倫美亞唱片銷售部、大石蓄音器、島津製作所、台灣物產、太陽號書店等這些日本企業至今依然都還存在。戰後,原本在大稻埕江山樓食堂的峰圃茶莊,搬到重慶南路一段35號,漢口街、重慶南路交叉口,由王雲五的商務印書館進駐。

如今,重慶南路書街沒落,商務印書館已經變身為旅館。峰圃茶莊搬離35號,目前是 NOTCH 咖啡館,2012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文化部網站說明:


立面裝飾材料以磚及水泥為主,柱子尚有精美的石雕紋路,窗楣線與窗台線中間有以洗石子為主要材料的橫帶型水泥裝飾為特色,設計為一樓店鋪裝置招牌使用,另一特色為開口成長條形窗,刻有精美線腳,木製窗框。

不同棟建築卻是相同的立面,今日的建築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美學,每棟建築都想要成為最漂亮的地標,以使用最多的樓面積為設計方向,而忽略了與周遭環境的對話,我期待未來重蓋大樓的時候,把立面重做回來。永續經營的企業與長久使用的建築,是我們認同並建設這塊土地最重要的基石。

圖說:
1945 年美軍航照圖(來源:中研院)
1937年島津製作所台北支店(來源:島津製作所官網)與今日NOTCH咖啡館

2018/05/19

《紙飛機生活誌》漫畫物語



我很喜歡雜誌的厚度,讀起來不會有壓力,以前,雜誌總是儘量一周內內就翻閱閱讀完畢,深度不夠,但廣度都還算不錯。但是最近幾年閱讀眾多的雜誌(我不敢點名),除了深度不足,廣度角度都不足,連一點點要搔癢的感覺都沒有,半小時後就直接進入書櫃深處。

但是,這本雜誌讓我對年輕人的企劃有了點信心,對於漫畫這個主題,廣度足夠,也是了解戰後台灣的漫畫發展很好的入門雜誌。

若是真的要挑剔的話,就是書寫的感情弱了點!加油!

2018/01/01

2018.01《TaipeiWalker》No.249,水瓶子城市漫步15:紫藤廬,原來是淺香貞次郎的家屋,看盡時代的轉變



來紫藤廬,一直會感受到一股濃厚的老藝文氣息,這個『老』字,不僅僅是茶風味,而是整個空間。無論是客人、主人,還有整個展覽的空間,都有老味道。泡茶的方式是老的,用酒精燈加熱沸水,自己動手泡茶,一群人坐在榻榻米的空間,腳丫子能夠呼吸,連聊天的內容都放肆了起來,這是身體的自由吧!而這樣的自由其實並不是像呼吸一樣的自然,台灣經過前輩的長期努力,我們才可以自由的集會與說話的權利。

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家屋,是淺香貞次郎(1878年生)住宅,在台灣總督府官職最高為海事課長,1931年辭公職改任民間的台灣海務協會,在台灣工作三十幾年幾乎全部都與海事相關,也說明了當年台灣在海洋貿易、船務、港口等蓬勃發展。

高橋鏡子,一位來台工作的女性,曾經書寫過參與的婦人會聚會活動,經常使用海事課長淺香貞次郎的住家,只是是否就是這一棟家屋,仍要考證,但可以知道當年日人的住宅,兼具了招待所,舉辦會議的用途。

1950年財政部接收家屋成為官舍,主人周德偉是基隆關稅署署長,當年《自由中國》雜誌的雷震、殷海光也都曾經在這間屋子裡討論自由主義、哲學思想,或者討論當年的政治情勢。

1961年夏天的一次颱風,屋頂被吹壞,幸好靠著老紫藤樹的藤蔓支撐,屋瓦沒有打壞天花板,周德偉在木屋旁重構了一幢兩層樓古典風的洋樓,有大吊燈、壁爐,形成了今日洋和混和的樣貌。

周德偉曾請他的老師海耶克來台演講,並著手翻譯《自由憲章》,請殷海光翻譯《到奴役之路》,書寫《當代大思想家海耶克學說綜述》等文章。美麗島事件,黨外人士多所在此聚會,黨外編聯會提出了台灣前途決議文。1991年的波灣戰爭,是全世界第一次透過新聞媒體即時的透過轉播讓全世界人觀賞『戰爭』,同時,周渝在紫藤廬二樓掛起了反戰的布條。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也選擇在在此取景,以日式家屋為背景,說明1990年代兩代衝突,透過烹飪哲學將男女之情、飲食文化緊扣再一起,這樣的家屋,其實最能反映時代的轉變。

新生南北路原為都市計畫中的大排水溝『掘川』,當時周邊有河川水圳、森林公園規劃案、高等學校、帝國大學等。淺香貞次郎在此置產,屋主的職務與終戰後基隆關稅署相關,周德偉先生入住後,從自由主義的討論,到了黨外人士討論聚會,紫藤廬變成古蹟後的開放,並且成為一間藝文氣息濃厚的茶館。飲水思源,身處四周都是海洋的台灣人,了解這棟屋子內外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是否會更珍惜老房子的保存呢?


2017/12/01

2017.12《TaipeiWalker》No.248,水瓶子城市漫步14:佳山旅館在哪裡?古月莊與北投文物館



1983年,張純明先生在北投慢跑運動,看到隱密的黑瓦,發現這幾棟日式建築,於是承租下來,隔年以「台灣民藝文物之家」經營,應該算是台灣第二個的私人博物館(第一為鹿港辜家),1987年,改名為「北投文物館」。

時光回溯到1921年,來自日本內地的吉田家族開始經營佳山溫泉旅館,新北投車站已經開通三年,觀光客從台北車站坐火車到新北投,然後緩步到達這個隱匿的溫泉旅館,閒適怡情浸磺泉看這片山水風景。

旅館位於山崖邊,入口在高處,路過時完全看不到裡面,非常具有隱密性,利用地形與樹蔭遮蔽,營造出秘境的氛圍,跨入了玄關,有一小庭園,一旁有一太子樓型態的屋頂,原來以前是一大湯屋,有一「遊八福佳山之圖」,畫了神仙在此泡湯,神情自若非常舒服的表情,並穿著印有「佳山」二字的浴衣。進入每一間房間,窗外都有絕佳的山景。

1939年,佳山旅館刊登的廣告:「山崖上的大宴會廳、尾牙年終公司宴請、觀光局指定觀景最佳、四邊閑靜、宴會廳可容納一百人、臺北市內一通電話到府服務」,常年溫度大約四十度,冬天浸溫泉,也不用特別加熱,大磺嘴引流過來的天然溫泉,觸摸皮膚滑嫩的舒適感,濃厚的硫磺味,在戶外湯池欣賞庭院造景,宛如置身天堂。穿上浴衣輕鬆的到二樓的大廣間享用美食,欣賞藝妓的表演,以三味線、能樂的演出,應該算是身心靈全方位療癒之處。

當時中產階級的薪水,大約二十日圓,六疊榻榻米的私人房間,一泊二食六圓,還有汽車接送服務,從台北火車站直接載送到佳山旅館需要二圓,但免去了火車要轉車,還要步行上來的舟車勞頓,提供各式貼心的服務。

1935-39年間,佳山旅館陸續增建了別館(今陶然居),與主館有走廊連結,另又增建二層樓的新館,溶入了洋式元素,許多房室提供家庭式的風呂。大型的凸窗可眺望山谷全景,挑高的房間因應台灣較熱的天候,還有氣窗的設置。

不只如此,當地北投燒的磁磚與地磚,還十分有創意應用在防滑,牆磚的造型特殊,還可讓水蒸氣緩緩滴下來。除了洋和混搭的形式,屋子內的每個細節,融入了北投在地特色。

在此可看到日式庭園的枯山水,「水庭葉」以多種台灣原生植物,搭配陳逢源所寫的詩《晚秋天狗庵作》,表現「秋在風林落葉間」的意境。洪以南的詩《北投雜詠》中「身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描述溫泉洗滌的不只是只有身體,還有美學與心靈的體悟。

傳聞戰爭期間被軍方佔用當成招待所,有神風特攻隊出入,終戰後外交部當成「佳山招待所」提供官員度假之用。1960年代,北投成為台語電影好萊塢時期的拍片地,當年武俠片「古月莊」在此拍攝,於是很多人就用「古月莊」稱呼此地。

2017/11/01

2017.11《TaipeiWalker》No.247,水瓶子城市漫步13:萬華林宅,星巴克咖啡館



萬華林宅,日本時代 1932年完工,為林家親自設計監工建造,原本居住在西門市場漢口街底靠河岸低窪之處,因為經常淹水,於是在萬華火車站旁購地自建房舍,林家經營工程與蔬果批發,能夠蓋起這樣的洋樓,有別於日商來台經營的大企業,算是本土家族企業白手起家成功的範例。

林宅選擇在萬華車站鐵支路旁交通便利,而當年西園路二段這大條馬路還沒有開發,僅是都市改正計畫中的紙上作業,林宅這座四層樓高的「紅磚厝」,為了要符合改正後的馬路,獨特的菱形造型,位於四樓的公媽廳依照風水是坐北朝南,不同角度看起來好像是個塔樓。從後方來看,好像凹字的傳統三合院形式,只是三合院是一大家族共用廚房,但林宅每一層樓各有自己的廚房,避免掉婆媳妯娌共用廚房的家庭問題。

從後面巷子往上面看,橫梁上有一隻永遠棲息的鳥,原來是一個泥塑,當時大稻埕或各地老街蓋房子的立面,都會放上一些泥塑,來凸顯自己的身分地位,林宅低調的放置在後頭,也有生生不息之意。傳統建築都會在屋邊設計「鳥踏」讓鳥類棲息,即使外觀是洋樓,但這棟建築依然保留了傳統建築的特色。

四樓的公媽廳,使用了黑瓦屋頂,又有西洋的希臘柱頭,精緻的洗石子圖樣,還有紅寶石鑲崁牆面,整棟樓在建築樣式上非常多樣性,有別與大稻埕長有三進的街屋,大多只有立面、門面、店面有些看頭,林宅反倒是比較像洋式住宅,但仔細端看,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特色。目前四層樓不算高,但是以興建年代來看,林宅是在當時艋舺最高的樓厝。

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戰後民生凋蔽,西園路二段一直到1970年代才開發,周邊的違建拆除後,林宅的特殊造型才被大家重新看見。如今,林宅後人修復,並由公部門補助一部分的經費,再由星巴克入主經營,似乎已經是古蹟再生的模式,看似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我認為不是最好的方式,公部門無力編列那麼多古蹟維修經費,若能由大企業出資維修,由在地小企業經營地方特色,是最能夠講述在地的故事。

萬華在縱貫線重要位置,本應在火車站周邊有繁華過往,但卻因為公路建設加上鐵路地下化後更沒落,每座城市的老城區都會留下歷史風華的足跡,相信艋舺不只有打架械鬥,台灣人在不同政權統治下,依然努力打拼的激勵事蹟。

2017/10/01

2017.10《TaipeiWalker》No.246,水瓶子城市漫步12:新富町文化市場,新舊交替的傳統市場



康定路走入位於三水街的新富市場,門面是紅色鐵皮瓦,要說是日式大門入口又不太像,進入後上面掛著『親子市場』的布條,想起了兒時媽媽牽著我的手,進入擁擠的市場,還可以聽到雞的叫聲,血水在地上流動,魚、豬、雞的腥味在四處瀰漫的氣味,無論是當場去鱗片、處理掉內臟,或者要進入絞肉機等等,這是全都是童年的記憶,市場販賣的是新鮮的食物與多樣的味道。

目前的傳統市場,衛生環境已經比以前好很多,而且現代小家庭也吃不了那麼多的食物,店家販賣的食品也已初步加工過,甚至是料理好的食物,走晃這條市場,可以看到正在壓水餃皮、包水餃的店家,這樣的景象,跟小時候看到正在放血殺雞拔雞毛,其實一樣都是強調食物的新鮮度。

長型的市場,走到中央有一個最近修復好的古蹟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由空中鳥瞰這棟建築
呈現馬蹄形圓弧的造型,挑高的屋頂,中央有天井、長型窗戶採光很好,有許多通風口,中央還有排水溝,符合了市場衛生環境的規範。

1930年代,當時的台北州政府基於衛生考量,對市場的建築做了更多嚴格的規範,這時期所建的市場:太平町、幸町(幸安市場)、入船町(直興市場),如今都已經改建或拆除,只剩下1935年興建的新富町市場還存在。

市場成立之初,攤商與客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皆有,台灣人習慣早上去市場,日本婦人則是傍晚採買,這樣多元的市場,想必在飲食文化產生更多的交流。

但後來戰爭爆發,民生物資改採配給制度,市場營運停頓。後來國民政府來台大量軍民移入,周邊攤商林立,後來甚至就地合法,我們甚至習慣了露天街道的臨時攤商市集,除了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之外,傳統市場一直是髒亂破敗的印象。

修復好的新富町文化市場重新開幕,讓人一解過去市場潮濕、陰暗、人潮、魚肉腥味、叫賣聲此起彼落的傳統印象。目前市場內利用可回復的建材,作為展覽、講座、教室、咖啡館,這樣的古蹟活化,試圖與周邊的市場對話,利用展覽說故事。原來,我們甚麼都沒有失去,市場中最重要的建築保留下來了,攤商產品供應鏈體系,與客人之間的維繫,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來逛一下新富町文化市場,除了展覽之外,在咖啡座會遇到在外面買完菜的老客人進來晃晃看展覽,或許都有點年紀的母女坐下來八卦街坊鄰居,或者文青打開筆電若有所思的工作著,穿著內衣夾腳拖的歐吉桑,或是打扮時尚的日韓觀光客,神奇的在同一個時間、空間相遇。

2017/09/23

雜誌主題:書店



臺灣的雜誌很少做書店主題,資料收集也難以跟日本雜誌匹敵,這兩年來不少新雜誌創刊,有沒有人要挑戰一下呢?

2017/09/2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8-台北昭和町六帖



閱讀金恆杰老師的散文,看見1946年昭和町的日常景象。《台北昭和町六帖》刊載在《當代雜誌》第二期,現在的青田、泰順、溫州街一帶,當年的生活如何呢?

請聽水平子娓娓朗誦出淡雅文字,此六篇短文的第一篇〈買菸〉,年少的金老師幫父親到雜貨店買菸;第二篇〈拔草〉,描寫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人於庭院認真拔草,不因戰敗即將返國而放任雜草叢生;第三篇〈地攤〉,胸前縫著白布的日本人擺攤賣家當,在青田街東邊的排水溝旁(現新生南路),賣物後的錢交還政府以作戰敗賠償金;以及〈歸魂〉、〈名牌〉等二篇文章。

請大家找《當代雜誌》來看,文章非常有架構性,完全將當年1946年昭和町的庶民生活描寫出來。讓我們再翻開1998年3月出刊的《當代雜誌》127期,金恆杰老師寫從昭和町到青田街,街上四輪車的樣貌;以及〈許老先生之死〉一文,日常母親與小孩的對話中,小偷把在家的許老先生殺死了,隱晦的寫出許壽裳教授之死,在當年白色恐怖壟罩下,沒有人談論許教授之死。(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9/01

2017.09《TaipeiWalker》No.245,水瓶子城市漫步11:【台北】一號糧倉,中崙周邊的工廠,1945年美軍大轟炸的痕跡


圖說:
*目前倉庫鐵門有炸彈爆炸痕跡

*1945年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 目前的一號糧倉
2. 進馨商會的工廠
3. 臺灣清涼飲料水統制組合
4. 東京自動車工業會社
5. 台灣國產自動車會社

一號糧倉位於八德路二段與復興北路口附近的巷弄內,南邊是微風廣場百貨公司,在厚重生鏽的鐵門上,有清楚的炸彈爆炸的痕跡,十分好奇這棟倉庫的身世?為何會有那麼多傷痕?

傳說興建於1940年代的倉庫,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為了預防台北橋被美軍炸毀而斷糧,所以在此興建倉庫存放糧食,位於縱貫線旁的中崙庄,八德路這條道路自古以來就是錫口(松山)港口到台北城的米道,戰後命名為中正路,是台北連結到基隆的重要要道。

倉庫的南邊不遠處,日本時代是進馨商會,生產汽水,有富士、富貴、三手、黑松等品牌的彈珠汽水,工廠所在地就是今日的微風廣場百貨公司,戰爭時期,工廠被台灣總督府強制編入「臺灣清涼飲料水統制組合」,終戰後恢復為「進馨汽水有限公司」,後改名為「黑松飲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崙周邊工廠林立,在倉庫的北邊,市立圖書館中崙分館,曾經是東京自動車工業會社。在糧倉的西邊,現今的大潤發中崙店,曾經是台灣國產自動車會社,是名古屋的豐田自動車的台灣總代理。還有明治製菓會社的台北工廠,生產巧克力、糖果,也在此落腳。

倉庫的原始設計,屋頂為大跨距檜木桁架,多層牆體可防潮、隔熱。戰後的正式名稱是「糧食局台北管理處中崙蔴袋倉庫」,負責整理修補破掉的麻袋,工作人員最多的時候達到三十幾人。而後塑膠PV袋材質變成主流,麻袋廢置不用,這棟倉庫改為PV袋倉庫與糧食局的文書檔案。

2009年,該倉庫本來要報廢拆除,但在地居民向文化局申請文化資產價值鑑定,經審議後登錄為歷史建築,2013年,文化局推廣的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廠商修復再利用。

台北市的工廠分布,從華山車站往東沿著鐵道縱貫線開發,華山梅酒廠、建國啤酒廠,到中崙周邊的汽車維修、食品飲料工廠,往東還有松山菸廠、台北機廠等一路往東延伸到南港一帶。或許台北市已經蓋滿了大樓,鐵路也地下化,已經遺忘了這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的工廠在哪裡?

了解這樣的工業發展脈絡後,無怪乎戰爭時期,美軍要選擇這些工業生產的倉庫作為轟炸的目標。台北市邁入現代化都市,不過這百年的時光,農業轉為工業,然後變成商業、住宅。如今,歷史建築一號糧倉,從廢置倉庫變身為農產品超市、餐廳,期待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

2017/08/05

【台北】薄霧書店談BRUTUS雜誌



BRUTUS 創刊,男性愉悅生活,小巷子的樂園,美容,休息與憤怒,鋼筆,室內裝潢,藍白穿著,威士忌,所以開宗明義的定位是這樣的雜誌。泡沫經濟,凱撒。

筆記:
廣告史
流行會回頭
100 sex,愛滋病等等
同志議題
醜聞可以刺激創造力
不良
到了 1990 經濟崩壞
到死都要單身
越南的夏天,泰國享樂 1985
日本外國人的東京指南
仿冒品是文化嗎?
裸體藝術
建築,居住空間


時尚相關(圖像裡可能有1人站立)
中國崛起
和食,動漫,日本文化
重新讓年輕人認識自己的文化
漫才,浮世繪,現代藝術
貓狗專輯
上個世代的流行拿回來用
橫尾忠澤
不要吊書袋
廣編,雜誌生存的平衡點
音樂,松本隆
書,小說,閱讀,危險讀書
溫泉
旅遊
Pen
臺北鐵皮屋
不同世代都會看
看廣告

2017/07/21

為什麼日本雜誌一直做有關台灣的旅行?



雖然今年日本雜誌所做的台灣專輯已經變少了,去年在日本的書店第一櫃擺出來,即使封面沒有用美女+台灣風景照片,在小字標題上都可以看到"台灣"兩字,尤其是女性雜誌。

為什麼如此呢?

而且清一色會用昭和、懷舊、美食、人情味這類的字眼,但,這些雜誌給看的客戶群,哪些人歷經在臺灣的生活方式呢?除了八十歲以上的老先生,根本沒有在台灣的生活記憶,又何來懷舊感呢?

這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台北市在陳水扁擔任市長期間,其實才真正的有大量的日本觀光客前來,早期都是來台洽談商務,所以北投、林森北路有大量的男性尋芳客,但目前來台灣旅行的大宗,一翻成為日本的女性。

曾經觀察過日本女性來台灣,一甩在日本生活拘謹的樣態,到了桃園、松山機場,就好像到了居酒屋一樣的自在,比自己家裡還要放鬆,我想這才是來台灣真正的原因吧!

從去年的女性雜誌大作台灣的專輯,今年已經延燒到生活風格,所謂的文青雜誌了,我這個台灣人也覺得很奇妙,的確台灣的風格小店,藏在巷弄裡很實在的老店,在稀鬆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被遺忘,透過外人看到我們的特色,值得多多學習。

然後,翻閱這些風格小店,我發現有一個共通的現象,交通方式要很簡單方便,大多是台鐵、高鐵、捷運可以到達的地方,準確的時間,安全方便的交通方式,還是旅行中最重要的一環。


同溫層實在太厚了,其實這個雜誌在日本的便利商店是沒有的,有些書店要走到第三櫃才找的到。

2017/07/01

2017.07《Taipei Walker》No.243,水瓶子城市漫步09:臨濟護國禪寺,原來本堂大雄寶殿轉過座向



搭乘捷運經過圓山站,看到原木色的日式禪寺,會有到了日本的錯覺,找了許多老照片比對,原來臨濟護國禪寺格局與外觀顏色,在這一百年來變化很多。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許多宗教團體來台宣教,興建寺廟,撫慰死亡的軍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梅山玄秀大師,1900年與板橋林家交涉取得這塊地,1906年,兒玉源太郎卸任返鄉後不久過世,在此舉辦追悼會,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等官員政要共六百多人參加。梅山玄秀向各界募款,臨濟護國禪寺,1911年完工。

臨濟護國禪寺,依山傍水,北有基隆河蜿蜓流過,東有圓山,西有鐵道淡水支線。該寺日式伽藍配置有三大元素:本堂、庫裡、山門,本堂就是今日的大雄寶殿、庫裡為華藏殿(已拆除)、山門就是南邊的小鐘樓門。

洪鐘是後藤新平所捐獻,山上有兒玉源太郎所立的髮塔,山門上的「二字三星紋」鬼瓦,也與兒玉源太郎相關。大雄寶殿的基座石頭護欄上,刻有臺北吾妻、梅屋敷、北投、花蓮等地奉獻者的團體或姓名,可見當時料理亭餐飲業與政治、宗教的關係十分緊密。

1925年,傳入台灣的日本巡禮遍路文化,稱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複製來自四國八十八所寺廟的佛像,設置於台北周邊寺廟內,在佛像上刻上番號、原寺廟名、本尊、御詠歌等。而臨濟護國禪寺分配到了十一番號到十四番號四尊佛像。但今日到禪寺,竟然可以找到九尊佛像,原來是戰後有些寺廟損毀而搬到這裡,也有些佛像移至博物館存放。好像是觀光集點蓋章的參拜文化,宗教上的分靈,移民的替代、記憶體驗,也可稱為一種文化交流。

1984年因興建玉門街,原本大雄寶殿坐北朝南,轉了九十度面向西,並在玉門街上開了一個新的大門。因為這個轉向工程,損壞了大雄寶殿與華藏殿的木造結構,華藏殿拆除後以水泥結構重建,2007年,大雄寶殿大整修,向京都購買黑瓦約三千枚,並使用宜蘭棲蘭山的檜木。

除了座向改變之外,原來大雄寶殿、華藏殿、山門木頭漆上紅、黃相間的油漆,大雄寶殿整修後抹除油漆才重現原木色。很多從小到大居住在附近的台北人,直到重修後才驚訝的發現台灣竟然有日本禪寺的存在。

台灣的文化資產,面臨道路開發、興建大樓等,往往就是犧牲古蹟,這個案例是將兩棟建築搬移座向,結果不久後木作結構就損壞,目前已經重修山門與本堂,若對日式伽藍格局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京都妙心寺一探究竟。

2017.12.19 Update


從古人的磨刀石,禪寺山門入口,到新的寺廟門,與後來蓋的房子,只能說美學每下愈況。

2017/05/10

高級汽車雜誌季刊,無料大相送,大台北地區免費送貨



不知道有沒有人需要這樣的雜誌呢?大約三十本

城市願景
潮流
時尚
該品牌新款車
少許的旅遊資訊

請私訊我,不然就要給資源回收場了

2017/04/01

2017.04《Taipei Walker》No.240,水瓶子城市漫步06:松菸工業村的育嬰室在哪裡?原來今天是閱樂書店



到松菸文創園區去參觀,一般民眾的感想呈現多樣的面貌:百貨公司、旅館、餐廳、書店、創意設計、工藝設計、看展覽等等。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工業村的具體實現,這個實現跨越了戰爭的前後,難得一見非常重視員工生活的工廠。

1937年開始動工興建的松山菸草工場,選址在縱貫線鐵路沿線,位於台北市東邊的水田地,貨運、水源、電力十分便捷,工廠運作又不影響都市生活機能。

我們之所以稱為工業村的概念,是 1940年完工的「煙草工場」長方形主體建築,有員工澡堂
、育兒室、醫療室、福利社、值班室、禮堂、餐廳與娛樂空間,另一側是倉庫與現代化製程的廠房,後又興建了日本人宿舍區,實現了讓員工生活與工作一體的空間。

戰後延續這樣的思考模式,1954年於「工場」南側新建木造的育嬰房。原本的育兒室設置於工場一樓,但因為戰爭時期廢止。這間房子曾經被當成員工托兒所、福利社、檢查站。根據老員工的口述,當年在松菸工作的人,旁邊有運動跑道與運動場,下班前可以做運動,到福利社買東西,然後帶小孩一起回家,這樣一個工作與生活結合的地方,如今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大巨蛋。

1958年,具有園藝背景的林元朗設計「工場」內巴洛克風格的花園,原本要放上一些希臘神話的裸體雕像,但陳履坦廠長找了幾個漂亮的女作業員為模特兒做雕塑。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大噴水池,除了欣賞外,還有消防用途,只要接上水管就可以滅火。此外在「工場」四周有日本時代種植的台灣原生種植物,如今是中、日、台混和的庭園風格。

松菸東側水池旁,今日的閱樂書店,是因為一齣偶像的拍攝延續書店經營,很多人看到了全木作建築,以為是日本時代興建,但沒想到這棟建築是戰後因員工數量增加,餐廳不敷使用,員工還要輪班在禮堂用餐,廠長體恤員工新蓋的育嬰室,而這棟建築因為大巨蛋的興建,從「工場」南側移到了東邊的水池旁,若要講這棟木房子與傳統日式建築有甚麼不同,大概就是很像三合院兩翼的對稱性,但如此並無損文化資產的重要性,這棟建築說明了從日本時代重視員工生活的延續精神。

如今,縱貫線在台北全面地下化,聽不到火車、鐵軌摩擦轟隆隆的聲音,在松菸也完全看不到製菸機具,看不到人們努力工作、員工家庭和樂休憩的樣貌。但這座空殼建築塞入了更多的想像,希望這座被移位的古蹟,能夠教我們體恤女性、重視員工的工業村曾經在此存在著。

2017/02/01

2017.02《Taipei Walker》No.238,水瓶子城市漫步05: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在哪裡?原來今天是陸聯廳



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在哪裡?原來今天是陸聯廳

近年重修好的陸聯廳,在南昌路一段136號與福州街交叉口,圍牆、大門重新整理過,只要大門打開,就可以看到漂亮的和洋混和建築,這棟建築歷經多次的整修,政治的變遷與建築的樣式都十分精采。

今日的南昌街,當年為日本人街道,南菜園(今南昌公園)為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官邸,周邊的官舍多為總督府長官的住所,或者是財團、會社購置的房舍,提供給派任來臺的員工居住,此區成為日本重要官商居住的範圍。

1907年總督府成立水道課,開始規劃興建這一棟建築,設計者為森山松之助,1909年興建完成為「水道課長官舍」,第一代的設計就是「和、洋二館」的格局。

1910年起,該建築進行大規模的修改、增建,由近藤十郎負責。洋館有會議室、吸菸室、圖書閱覽室、書庫、便所等,和館有宿直室、配膳室、食堂、便所、浴室、湯沸所、玄關等,是一個重要的招待場所。1911年,該地方出借給『學租財團』使用,該財團寫的企畫書中說明要推廣閱讀,設立圖書室、舉辦講座等,可見在日本時代就流行讓民間經營公家的空間了。

1915年,這裡曾經短暫作為臺灣總督的官邸,也就是說這裡是僅次於目前臺北賓館最重要的官邸所在地。

1929年,該建築由陸軍建築技師淺井新一修建後,作為臺灣軍司令官官邸。這也說明了1919年後,臺灣總督由武官轉為文官一個重要的分界線,軍事管理權交回日本天皇掌控,行政系統與軍事系統分開。

1940年,有「詩人將軍」之稱的本間雅晴來擔任台灣司令官,曾經居住在此。戰後,此處作為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發生孫立人事件,孫立人部屬多達三百多人入獄,孫立人也被革職軟禁,此地轉變為陸軍聯誼餐廳,一直到2001年監察院重新調查才還給孫立人清白。

2004年指定為古蹟,做調查的建築師發現這棟建築在軍方維修時使用木板裝潢,也就是內層若有漏水或是不易維修,就外面再貼一層,使建物保存良好。

住過重要的大官,許多知名建築師的改建,如今重修復原,並使用玻璃屋作戶外餐廳,來此舉辦一場浪漫的婚禮,這樣的歷史記憶,十分有意義。

*市定古蹟: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公告日期:2004/01/15
指定理由:

本建築數度為重要軍事官邸,1929年後至1945年乃臺灣軍司令官官邸,為殖民地史見證;戰後曾為孫立人將軍官邸,後作為陸軍聯誼社,為重要歷史事件見證。
孫立人將軍自1947年來臺訓練新軍,重整戰力,奠定反共抗俄基礎,貢獻卓著。
本建築之樣式為當時流行的洋館及和館併置方式,目前構造及外觀保存日治昭和時期改建之主要狀況。
現在地址:台北市南昌路一段136號

*圖說:

位於南昌路、福州街口的台灣軍司令官邸,為高等官舍第一種,建築面積100坪以下,整個占地約六、七倍。來源:1945年航照圖,中研院。
台灣軍司令官舍平面圖,是當時僅次於總督官舍的豪宅。來源:《台灣建築會誌》第2輯第1號
水道課長官邸時代,當時建築比較小,但已經是洋和二館的設計。來源:《台灣建築會誌》第13輯第5號
左邊建築是古亭庄配電所,中間就是台灣軍司令官邸,當時街道上還有台車道。來源:繪葉書
本間雅晴與家人合照,背景疑似就在此官邸,約 1940年。來源:佐渡人名録網站
目前官邸前加蓋了一座玻璃屋作為用餐空間。
非常氣派的洋館有車寄,門廊玄關的裝飾十分豪華
無論是和館、洋館,接待客人時都可以欣賞到庭園造景。

*參考資料: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滄桑史話/陳信安/臺灣美術2003

https://blog.xuite.net/newansun/twblog/96994264

2017/01/10

20170110《台灣學通訊》No.97 跨界與開展:以青田七六為例



很榮幸可以幫該雜誌寫稿,本期主題是跨界,我寫了跨界與開展:以青田七六為例,希望只是一個開端,要努力的還有很多啊!

能跟多位知名學者、老師一同出現在這本雜誌,非常感恩。

這是線上版
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61088&ctNode=2217&mp=5

2017/01/01

2017.01《Taipei Walker》No.237,水瓶子城市漫步04:林安泰古厝在哪裡?原來是從四維路搬過去的



位於台北市濱江街5號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每次進入這個區域,聽到後面高速公路的車聲,背後有基隆河流過,不知情的民眾可能誤會這邊以前真的有座大宅第,家族在河畔農墾。

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的林家是1754年(清乾隆19年)渡海來台,原本在今汀州路一帶農墾,當時為霧裡薛圳的灌溉範圍,林家第四個兒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營米、布批發生意,賺了很多錢,從1783年起開始興建大厝,一直到1823年左右,左右護龍才完成。林安泰古厝,取其安溪人的「安」,榮泰行的「泰」,這兩個字組合。

大厝的興建動用了兩百多名的工匠,是閩南式四合院的格局,不但可抵禦盜匪,下雨天在屋內行走還不會淋到雨,屋內結構木頭榫接,裝飾雕刻精緻,地面鋪設大石頭,有地下排水道。至今兩百多年的古蹟本來位於今日的四維路141號,不但說明了台北盆地農墾從西邊往東邊發展的歷史,興建大厝期間,漳州郭錫瑠所開發的瑠公圳也已經開發完成,灌溉了台北盆地的東部,想見林安泰古厝位於兩大水圳中間,各家族聚落沿著水圳發展,泉州、漳州人各有其勢力範圍。

1978年因為敦化南路從機場一路往南延伸的工程,林安泰古厝面臨了拆除的命運,當年林家要捐出古厝做為民俗村,所以曾有討論敦化南路改為地下化,或是將慢車道改行四維路繞行等方案,後來市政府仍決定拆除,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奔走後,改為異地重組的方式,1986年在濱江公園重生。

原本我們可能有在大安區擁有一座城市博物館,描述漢人來台北盆地開發與原住民交流的歷史,比起板橋林家、霧峰林家,林安泰古厝絲毫不遜色。這樣的古厝比所有紐約曼哈頓的老建築還老,但我們已經失去這些機緣,目前在龍門國中內的龍安坡黃宅濂讓居,或是芳蘭路山邊的芳蘭大厝,格局比林安泰古厝小很多。

重生的古厝,傳統的『風水案山』原以蟾蜍山為案山,左青龍右白虎,半月池藏氣於明堂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古蹟因為遷移而失去的『場域精神』,文化資產不敵交通建設與都市更新,雖然是四十年前的故事,至今,我們又進步了多少?

2016/12/01

2016.12《Taipei Walker》No.236,水瓶子城市漫步03:三橋町墓園在哪裡?原來今天是林森、康樂公園



我覺得整本雜誌,好像只有我寫的最符合 Walker 的精神啊!只是這本雜誌創刊的精神,是 Walker ? 還是美食?這我就不知道了。

歡迎到歡迎到傳統、社區書店購買,支持書店的存在

2016/11/01

2016.11 《Taipei Walker》No.235,水瓶子城市漫步02:瑠公圳在哪裡?



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一座有歷史的城市,經常會有一條河川穿越城市中,舒緩市民工作壓力,與公園連結的綠廊,適當調節城市的溫度,功能非常多樣。我們習慣旅行到巴黎,出了教堂、博物館、商店,可以在塞納河畔散步,或者搭船遊河,兩岸景致盡收眼底,深深的感受到這就是文化。

台灣大學內部位於農場旁的生態池,是瑠公圳復原計畫的第一期工程,觀察1939年的瑠公水利組合地圖,有今日的醉月湖,紅色的路線是灌溉用水,藍色的路線是河川排水。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規劃了堀川(日語:ほりかわ)這條人工運河,整理了水路,戰後稱為特一號排水溝,或稱為新生大排。

在台大校門口不遠處的新生南路旁有一個石碑,上面述說瑠公圳的歷史脈絡,其實台北原有三大水圳:霧裡薛圳、大坪林圳、瑠公圳,日本時代水權被政府收回,官方整治了這些水圳道,統稱為瑠公圳。戰後,只要看到水路,無論是不是排水溝,通稱為瑠公圳。汽車栽到大排水溝、小朋友戲水淹死、棄屍命案、違章建築、惡臭,種種不好的事全部怪罪到瑠公圳頭上,台北人逐漸失去了城市中有一條河川的機會,自私的只為了多爭取一些公共的空間。

郭錫瑠1736年從彰化北上台北,居住在興雅莊,當年台北西半部已有霧裡薛圳,於是他在東半部利用陂塘灌溉農田,興建水圳道連通各個陂塘,並連結四獸山山上流下來的水,因水流不穩定,打算到新店溪上游開發,但與原住民衝突不斷,好不容易接通了新店溪的水圳道在一次颱風過後被毀,郭錫瑠抑鬱成疾病逝。這一段開發的故事,若拍成電影,不只是台灣漢人農墾歷史,甚至與原住民生活也息息相關。


兒時,住在四四南村旁,暑假的午後雷陣雨後,小朋友就拿著旁邊蓋大樓工地的木板,把木板當成船在水圳道玩水,這樣的童年已經不在了,隨之而來的水泥叢林建設,讓台北盆地的夏天變成不透氣的大烤箱,在世界各大城市執行綠化已經都有成果了,台北已經慢了很多步,我們還只是在討論是否能打開新生南路的一部分而已,先打開一條水圳道,慢慢整治山邊、巷弄間的水圳道。未來的台北,不但與世界各大城市一樣有大河川,也能與京都、鎌倉一般,有親山親水的步道,才是真正的綠化生態城市。

以下是刪除的段落
*************************************
台北盆地從一萬八千年前是座鹹水湖,後來海水退去,變成森林沼澤地,原住民在山邊農耕、捕魚為生,到了後來漢人來台北開墾水田,原住民採樟腦、木材與漢人交易換米,滄海桑田轉變為高樓林立,這座年輕的城市,無論大自然、人文都有豐富的歷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