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公園,捷運出口的天台,好多鴿子,公園內看到年輕學生一起散步聊天,看到年輕父母帶著小孩,看到捷運上都是觀光客。
2. 1oz Cafe,極簡風
3. 高屏澎東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書寫人生。
從選舉後至今,這一個星期來,看了不少評論。也因為出版了新書,然後下一本書又在截稿,接了一些演講,也接了一些比較不熟悉新路線的導覽,也上了幾個廣播,我只能說這世界改變的太快,能夠轉變是好的,只是我還抓不到一個節奏,可能是年底到了,這個流轉好像沒有要慢下來的意思。
我其實只是講述了從小到大的一些經歷分享,沒有很有結構性,希望年輕人可以有所啟發,可是後來發現受到啟發的都不是年輕人。年輕人本來就沒有包袱,來聽這個題目好像只是笑一笑就好了,還好年輕人都有笑,表示有聽就去囉?我想這樣就足夠了。年輕人要的就是鼓勵吧?也要提供舞台給他們發揮。
我一直想要說,文化,只是過去生活的經驗總和,只要去體驗,就可以了解,文化沒有好壞,他的存在怎樣去面對,去改變,那些需要保留、保存,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重點應該是『人』的尊重,『物』的愛惜。
我無法說出最近的感想,我需要沉澱,人生至此,做了一個小標註,我想我應該頭也不回的繼續囉說碎念下去。
4. 打狗鐵道故事館
5. 好市集-Le Bon Marche
6. 書店喫茶 一二三亭(ヒフミテイ)
7. 香蕉碼頭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4/12/07
2014/12/06
【台北】邱董的大稻埕
『我要導覽大稻埕一千場以上!』,邱董在葉倫會老師前面,發下如此的豪語!
我知道這不是毒誓,雖然辛苦,但應該是美麗的負擔。邱董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總戲謔的說是有長頭髮的邱翊。
剛認識邱董的時候,他還在旅行社上班,跟我說他想參與導覽工作,我本來以為只是說說而已,當時我還是很隨興隨緣的,遇到了甚麼機會,就請導覽老師偶爾假日辦一場導覽活動,從來沒有想到過要當成持續、例行而且國際化的活動。突然間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部落格成為 Google 大神的出口。他成立了拾樂文創公司,舉辦了有別於迪化街年貨大街的時光市集,最近也有展覽,跟朋友一起發起大稻埕一百個微笑的活動,在地行動小旅行,還有紀錄片的拍攝與發表。
一貫的短褲低調打扮,這一年來在迪化街穿梭,把新舊店家集合起來,辦了這個有趣的在地生活市集,看到了很多新朋友在這個地方快樂的實踐自己的夢想,希望能夠找到更多新生命。
我知道這不是毒誓,雖然辛苦,但應該是美麗的負擔。邱董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總戲謔的說是有長頭髮的邱翊。
剛認識邱董的時候,他還在旅行社上班,跟我說他想參與導覽工作,我本來以為只是說說而已,當時我還是很隨興隨緣的,遇到了甚麼機會,就請導覽老師偶爾假日辦一場導覽活動,從來沒有想到過要當成持續、例行而且國際化的活動。突然間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部落格成為 Google 大神的出口。他成立了拾樂文創公司,舉辦了有別於迪化街年貨大街的時光市集,最近也有展覽,跟朋友一起發起大稻埕一百個微笑的活動,在地行動小旅行,還有紀錄片的拍攝與發表。
一貫的短褲低調打扮,這一年來在迪化街穿梭,把新舊店家集合起來,辦了這個有趣的在地生活市集,看到了很多新朋友在這個地方快樂的實踐自己的夢想,希望能夠找到更多新生命。
【台北】本周閱讀三本書,還有《台北捷運散步手帖》紅線的勘誤,抱歉!!!
本周閱讀都跟瑠公圳有關,我要來說聲抱歉,我的新書《台北捷運散步手帖》紅線,有一句話寫錯了,因為有關年代,我很在意這件事情!之後我會印一份勘誤表給大家,避免誤解,在此先說明。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858
網路書店的內容簡介第三段:
大安站出口後方的瑞安街,很久以前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裡薛圳」,原來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早的水圳道,1736年才變成瑠公圳的支流之一。
應該改為
大安站出口後方的瑞安街,很久以前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裡薛圳」,原來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早的水圳道,日本時期水權收歸公有後才變成瑠公圳的支流之一。
書中內文勘誤:P.46 文字第五行:『1736年,郭錫瑠到此開發』,應該刪除修正為『日本時代』
清代台北已經有霧裡薛圳、大坪林圳、瑠公圳,水權並不屬於公家,多為私人合資收水租,有關水源的維護紛爭不少,日本人統治時期收歸公有,開始整治這些水圳,於是從新店到台北整個水圳通稱為瑠公圳,所以那個 1736年是郭錫瑠來台北準備開發的年代,並不是整併水圳的年代。
特此抱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858
網路書店的內容簡介第三段:
大安站出口後方的瑞安街,很久以前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裡薛圳」,原來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早的水圳道,1736年才變成瑠公圳的支流之一。
應該改為
大安站出口後方的瑞安街,很久以前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裡薛圳」,原來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早的水圳道,日本時期水權收歸公有後才變成瑠公圳的支流之一。
書中內文勘誤:P.46 文字第五行:『1736年,郭錫瑠到此開發』,應該刪除修正為『日本時代』
清代台北已經有霧裡薛圳、大坪林圳、瑠公圳,水權並不屬於公家,多為私人合資收水租,有關水源的維護紛爭不少,日本人統治時期收歸公有,開始整治這些水圳,於是從新店到台北整個水圳通稱為瑠公圳,所以那個 1736年是郭錫瑠來台北準備開發的年代,並不是整併水圳的年代。
特此抱歉!
【台北】風聲樹葉聲,顯出寂靜
2014/12/05
【新北市】坪林圖書館,看的到深綠透藍清澈見底的小溪
窗外看出去是新店溪河景,深綠透藍清澈見底的小溪就在眼前緩緩地流動,還有幾隻白鷺鷥棲息,雖然前面是條馬路,平日行車往來並不多,候車亭總是有一些人在等公車,平日老人家居多,拉著菜籃車出來散步採買,對岸的茶園呈現出一幅美麗的景象,如同置身畫中。
圖書館的書很新,也很乾淨,我想平日來的客人應該是零,桌上還有插座可以充電,用筆電、平板查資料都很方便,簡直就是人間仙境了。
因為坪林產茶,圖書館的館藏特別有茶產業相關的書籍,以前總覺得坪林很遠,但是從台北開車過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來往的公車班次也很多,我想無論平日或假日,圖書館都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平日偷閒來一趟坪林,在圖書館待一個下午,即使只是望著窗外發呆,都很棒。
到圖書館,我覺得最划算的是來閱讀期刊、雜誌,一本雜誌挑出有興趣的主題,花的時間並不多。希望雜誌社別介意我這樣推薦,若考慮到更多圖書館閱讀者的需求,多建立一些不同主題的索引方式,搞不好可以讓更多人搜尋到所需要的資料。
平日遊客不多,還是有幾台遊覽車經過,幼稚園學生的校外教學,大陸來的觀光客在外頭路過,但在圖書館室內是屬於自由工作者的社會觀察,還有一方透過書中閱讀所出現的小天地。
圖書館的書很新,也很乾淨,我想平日來的客人應該是零,桌上還有插座可以充電,用筆電、平板查資料都很方便,簡直就是人間仙境了。
因為坪林產茶,圖書館的館藏特別有茶產業相關的書籍,以前總覺得坪林很遠,但是從台北開車過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來往的公車班次也很多,我想無論平日或假日,圖書館都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平日偷閒來一趟坪林,在圖書館待一個下午,即使只是望著窗外發呆,都很棒。
到圖書館,我覺得最划算的是來閱讀期刊、雜誌,一本雜誌挑出有興趣的主題,花的時間並不多。希望雜誌社別介意我這樣推薦,若考慮到更多圖書館閱讀者的需求,多建立一些不同主題的索引方式,搞不好可以讓更多人搜尋到所需要的資料。
平日遊客不多,還是有幾台遊覽車經過,幼稚園學生的校外教學,大陸來的觀光客在外頭路過,但在圖書館室內是屬於自由工作者的社會觀察,還有一方透過書中閱讀所出現的小天地。
2014/12/04
【台北】歷史博物館,在植物園旁閱讀歷史
歷史博物館經常舉辦特展,貴鬆鬆的展覽,但卻很少人進去二、三樓的常設展,三樓旁側有「荷風閣」可以眺望植物園,也可以在這邊拿書靜靜地閱讀。
日本時代,南海路植物園原來是「台北苗圃」一部分,旁邊有建功神社、台灣工商品陳列館、台灣教育會館等,植物園裡面還有欽差行臺。從清末的台北城內,日本人把城牆打掉,這座都市像四面開展,在城南建了有農業研究、宗教神社、教育機構、商品展覽館等許多中、小型公共建築,到了1950年代後期,逐步規劃為「南海學園」,也就是植物園、歷史博物館、科學教育館、公務機關的所在地,後來周邊衍生出的郵政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等。
以前的建功神社,目前是教育資料館,就在歷史博物館隔壁,本來是拜占庭圓頂的設計,鳥居、參道、石橋與庭院,充滿了漢、和、洋的混搭型態,建築設計者是井手薰。現在的水池與石欄桿是原物,最底端的建築物內的圓頂,也是原來的結構,但是已經重新彩繪,只是外頭看到是中國式的圓頂,與原本的拜占庭式大不相同。
有次去歷史博物館看西湖展,想起了幾年前去西湖一遊,新的雷峰塔還在建築中,大陸蘇杭的觀光建設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做民間故事的神話再現,白蛇傳只是一個傳奇故事,但是大陸人可以把許仙的古墳給找(造?)出來,也可以把白娘娘壓在雷峰塔底的遺跡給標示出來,我想也相當的不容易,我看著旁邊建功神社被改造的樣子,再想到西湖雷峰塔,格外的諷刺。
翻出了小時後全家出去玩的照片,總覺得要到植物園玩是很長的路途,搭公車要坐很久,假日要一早出門,然後太陽下山才回家,已經完完全全忘記了去參觀了什麼,只記得走路走了很久很酸,沒有椅子坐,擠公車很累頭暈,有時口渴吃冰淇淋又滴了滿身都是。因為留下來的照片不多,看這些照片讓我格外的懷念。
那是個冬天的下午,到了歷史博物館已經很累,我幾乎閉上了雙眼,博物館的門口有個小水池,現在還是一樣的景象,總是有很多魚在此鑽動,有時還會看到烏龜,我們總是坐在石頭上看魚。現在回去歷史博物館,那個水池變的好小,博物館前的兩尊石獅子還坐在那邊,那天很冷。
2008.2.24 沒有荷花的荷花池,即使很冷,水中的生物仍然盎然
我繼續翻著老照片,能找到與小時候一模一樣的背景照片已經不多,再喝口紅酒吧!很多事情在搖搖晃晃中就這樣度過一些日子。
日本時代,南海路植物園原來是「台北苗圃」一部分,旁邊有建功神社、台灣工商品陳列館、台灣教育會館等,植物園裡面還有欽差行臺。從清末的台北城內,日本人把城牆打掉,這座都市像四面開展,在城南建了有農業研究、宗教神社、教育機構、商品展覽館等許多中、小型公共建築,到了1950年代後期,逐步規劃為「南海學園」,也就是植物園、歷史博物館、科學教育館、公務機關的所在地,後來周邊衍生出的郵政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等。
以前的建功神社,目前是教育資料館,就在歷史博物館隔壁,本來是拜占庭圓頂的設計,鳥居、參道、石橋與庭院,充滿了漢、和、洋的混搭型態,建築設計者是井手薰。現在的水池與石欄桿是原物,最底端的建築物內的圓頂,也是原來的結構,但是已經重新彩繪,只是外頭看到是中國式的圓頂,與原本的拜占庭式大不相同。
有次去歷史博物館看西湖展,想起了幾年前去西湖一遊,新的雷峰塔還在建築中,大陸蘇杭的觀光建設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做民間故事的神話再現,白蛇傳只是一個傳奇故事,但是大陸人可以把許仙的古墳給找(造?)出來,也可以把白娘娘壓在雷峰塔底的遺跡給標示出來,我想也相當的不容易,我看著旁邊建功神社被改造的樣子,再想到西湖雷峰塔,格外的諷刺。
翻出了小時後全家出去玩的照片,總覺得要到植物園玩是很長的路途,搭公車要坐很久,假日要一早出門,然後太陽下山才回家,已經完完全全忘記了去參觀了什麼,只記得走路走了很久很酸,沒有椅子坐,擠公車很累頭暈,有時口渴吃冰淇淋又滴了滿身都是。因為留下來的照片不多,看這些照片讓我格外的懷念。
那是個冬天的下午,到了歷史博物館已經很累,我幾乎閉上了雙眼,博物館的門口有個小水池,現在還是一樣的景象,總是有很多魚在此鑽動,有時還會看到烏龜,我們總是坐在石頭上看魚。現在回去歷史博物館,那個水池變的好小,博物館前的兩尊石獅子還坐在那邊,那天很冷。
2008.2.24 沒有荷花的荷花池,即使很冷,水中的生物仍然盎然
我繼續翻著老照片,能找到與小時候一模一樣的背景照片已經不多,再喝口紅酒吧!很多事情在搖搖晃晃中就這樣度過一些日子。
2014/12/03
【台北】怡木庫房
今天運氣很好,一進門遇到工作忙碌的老闆。這兩年一直都沒有出版咖啡館相關的書,很沒有動力再踏入喜愛的咖啡館。
其實會知道這個地方也是朋友來買家具逛進來的,我會常來也是因為客人比較少,可以專心的在這個空間寫作,老闆是裝潢設計師,所以空間的規劃使用很徹底,閣樓小房間也兼具童趣,裏頭的空間非常哈利波特,利用挑高設計出許多的包廂,讓我覺得置身森林樹屋內。店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製家具,不要以為只是擺設品,這裡的家具大部分都可以買回家的。
有客人問:這些桌椅真的可以買回家嗎?答案是肯定的。
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題目就是畫自己理想的家,我不是畫機器人裡面是住家,就是畫大樹上有樹屋,可能是小叮噹(兜拉A夢)看多了,只規劃功能性的房間,而缺乏實際執行的可行性,到了怡木庫房,感覺老闆就是一個夢想的實踐者。
在這裡適合舉辦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活動,人少一點可以在小包廂,人多一點可以將桌椅搬開,我想這就是設計師的魔法,跟一般的咖啡館、茶館設計不同,要進門的人需要按門鈴,或許第一次客人不敢進來,但習慣後,反而覺得這邊像家一樣有安全感,
難得的一個午後,我安靜地讀完了《東京圖書館紀行》這本書,自己沖了幾杯阿里山高山茶,滿室的木香味,雖然置身都市水泥大廈內,卻如同在森林迷宮中。
老闆帶我去參加附近一家藝廊咖啡館的社區活動,讓小朋友利用傳統菜市場的鐵門鐵皮圍牆上作畫,整個下午大家玩得很愉快,讓社區參與美化的工作,在台北市讓社區能夠參與的活動就不多,一直覺得台北市民都是冷漠的,但這個活動我看到了大家的笑容。
牆上打著 1968,讓大家猜猜有甚麼意義呢?老闆說她要出去接案賺錢才能養這家店,所以很難得遇到她,就算遇到了,也是絕對猜不出老闆的年紀的。
其實會知道這個地方也是朋友來買家具逛進來的,我會常來也是因為客人比較少,可以專心的在這個空間寫作,老闆是裝潢設計師,所以空間的規劃使用很徹底,閣樓小房間也兼具童趣,裏頭的空間非常哈利波特,利用挑高設計出許多的包廂,讓我覺得置身森林樹屋內。店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製家具,不要以為只是擺設品,這裡的家具大部分都可以買回家的。
有客人問:這些桌椅真的可以買回家嗎?答案是肯定的。
小時候喜歡畫畫的題目就是畫自己理想的家,我不是畫機器人裡面是住家,就是畫大樹上有樹屋,可能是小叮噹(兜拉A夢)看多了,只規劃功能性的房間,而缺乏實際執行的可行性,到了怡木庫房,感覺老闆就是一個夢想的實踐者。
在這裡適合舉辦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活動,人少一點可以在小包廂,人多一點可以將桌椅搬開,我想這就是設計師的魔法,跟一般的咖啡館、茶館設計不同,要進門的人需要按門鈴,或許第一次客人不敢進來,但習慣後,反而覺得這邊像家一樣有安全感,
難得的一個午後,我安靜地讀完了《東京圖書館紀行》這本書,自己沖了幾杯阿里山高山茶,滿室的木香味,雖然置身都市水泥大廈內,卻如同在森林迷宮中。
老闆帶我去參加附近一家藝廊咖啡館的社區活動,讓小朋友利用傳統菜市場的鐵門鐵皮圍牆上作畫,整個下午大家玩得很愉快,讓社區參與美化的工作,在台北市讓社區能夠參與的活動就不多,一直覺得台北市民都是冷漠的,但這個活動我看到了大家的笑容。
牆上打著 1968,讓大家猜猜有甚麼意義呢?老闆說她要出去接案賺錢才能養這家店,所以很難得遇到她,就算遇到了,也是絕對猜不出老闆的年紀的。
2014/12/02
【台北】王貫英紀念圖書館,過於喧囂的孤獨
每次到圖書館,一坐下來就想到高中時代,每天到圖書館念書的過往。
我高中念延平中學,是個每天除了念書、考試外,就沒有其他的目標,當然同學間會互相挖苦、搞怪、打球運動等,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學後或假日去圖書館念書的時光。跟女同學傳紙條,請圖書館的管理員佔位置,除了高中生還有大學生,要準備考試的社會人士,共處在諾大的圖書館,年輕男女打情罵俏,女同學被男人盯著看覺得是色狼,或者誰有跟誰有了怎麼樣的過節,感覺跟學校是一個不太相同的環境。
來到王貫英紀念圖書館,在一樓的展覽室,看到好多獎狀與書信往返,了解到王貫英透過拾荒積蓄,捐了好多書到海外,一輩子忠黨愛國,只有小學學歷,但毛筆字確寫的非常漂亮。
王貫英,1906-1998年,1949年來台,一生有大半的時間都在台北度過,1976年起跟里長、出版社朋友合作在中華路附近租了地下室來當圖書室,幾經波折後來在中華路二段301號的地下室,租下了公部門的地方開設圖書館,但這個地下圖書館經常積水,到了晚年即使他臥病在床,還是心繫著書本與圖書館。
1999年,為紀念王貫英,在汀州路的市圖改名王貫英紀念圖書館,不能在原來的地址附近開設圖書館,是有點遺憾!如今也無法了解每天騎著三輪車出去拾荒,又要讓大家來念書的心情到底是如何?
我總會想到《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小說的主人翁憤世忌俗的在地下室努力的做資源回收,卻同時飽讀詩書,與王貫英一樣有著熱血沸騰的精神,看著他八股的革命精神,雖然今日來看不合時宜,但用於閱讀這件事情,卻是令人感佩的。
王貫英紀念圖書館館藏的主題是以旅遊為主,這邊有整套的寂寞星球,自助旅行非常實用,每個月來這邊看一下新進的旅遊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等,安靜享受這樣的閱讀空間,很有幸福感,即使不能出國玩,看完書就好像出國旅行了一趟。
我高中念延平中學,是個每天除了念書、考試外,就沒有其他的目標,當然同學間會互相挖苦、搞怪、打球運動等,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學後或假日去圖書館念書的時光。跟女同學傳紙條,請圖書館的管理員佔位置,除了高中生還有大學生,要準備考試的社會人士,共處在諾大的圖書館,年輕男女打情罵俏,女同學被男人盯著看覺得是色狼,或者誰有跟誰有了怎麼樣的過節,感覺跟學校是一個不太相同的環境。
來到王貫英紀念圖書館,在一樓的展覽室,看到好多獎狀與書信往返,了解到王貫英透過拾荒積蓄,捐了好多書到海外,一輩子忠黨愛國,只有小學學歷,但毛筆字確寫的非常漂亮。
王貫英,1906-1998年,1949年來台,一生有大半的時間都在台北度過,1976年起跟里長、出版社朋友合作在中華路附近租了地下室來當圖書室,幾經波折後來在中華路二段301號的地下室,租下了公部門的地方開設圖書館,但這個地下圖書館經常積水,到了晚年即使他臥病在床,還是心繫著書本與圖書館。
1999年,為紀念王貫英,在汀州路的市圖改名王貫英紀念圖書館,不能在原來的地址附近開設圖書館,是有點遺憾!如今也無法了解每天騎著三輪車出去拾荒,又要讓大家來念書的心情到底是如何?
我總會想到《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小說的主人翁憤世忌俗的在地下室努力的做資源回收,卻同時飽讀詩書,與王貫英一樣有著熱血沸騰的精神,看著他八股的革命精神,雖然今日來看不合時宜,但用於閱讀這件事情,卻是令人感佩的。
王貫英紀念圖書館館藏的主題是以旅遊為主,這邊有整套的寂寞星球,自助旅行非常實用,每個月來這邊看一下新進的旅遊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等,安靜享受這樣的閱讀空間,很有幸福感,即使不能出國玩,看完書就好像出國旅行了一趟。
2014/12/0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