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台北】永樂座,陳綺貞《號外》

好像只有在永樂座的闆娘前面,我才可以有激力可以讀下很生硬純文學的書。



大一中文課,教授講的感受與感動,完全沒有感覺,記得老師叫我發表意見,我說了一下我對項羽要自殺投河與力大扛鼎兩個對比,我的大意是說項羽只是匹夫,只做表面功夫,大概這樣的論述老師不太認同。我也從此對文章內的弦外之音特別排斥,有話直說就好,為什麼都要暗藏玄機呢?

這就是我對永樂座這家書店的感覺,很豪氣的闆娘,想到甚麼就馬上去做,真是身體力行的人啊!


PS. 買到了本期陳綺貞的號外雜誌,去年台南用了一回,今年台北大稻埕又用了一回,不知道明年會不會在出馬呢?

【台北】天湛樂音樂咖啡館的掛耳包(已歇業)

每天上午的例行工作,喝咖啡!從櫃子拿出咖啡豆,看標籤聞味道,看看今天適合甚麼心情的咖啡味,加上冷水,手沖壺加熱到90度,然後在電子秤上秤重、丟到磨豆機,放濾紙,然後開始手沖,豆子膨脹,緩緩的滴水。有時心情不同,豆子的粗細,熱水的溫度,會有些調整。



光是要喝到咖啡,最快也是要10分鐘,這是我每天上午的例行工作。

若起床時間太晚,要出去工作,經常就來不急品味咖啡了,這時耳掛式咖啡就派上用場了,直接滴入保溫壺帶出門。
對於要求新鮮上癮的我,當然是不得的選擇,但是還是比三合一,比7-11、星巴克更好的選擇,做掛耳包的技術門檻很低,那麼咖啡館做這個有甚麼特色呢?

聽到馬勒、貝多芬,應該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喝咖啡的確配上音樂是比較有戲劇張力的,今日刻意了放了馬勒的交響曲,喝了老闆特調的馬勒,舌根雋永的咖啡香,在輕柔的樂聲中漸漸地消逝,但馬勒會讓你在幾乎要沉靜下來的時候,給你致命的一擊,然後觀眾拍手、結束,這時,咖啡香還在。

2015/02/16

【台北】Boven 雜誌圖書館與《台北閱讀空間》

第一次來這家圖書館,一次一天三百元,進來至今一個多小時,只有兩個人,假日應該會有爆多人的盛況吧?



滿滿的雜誌,中日英文俱足,書本不多,但卻是都是我家書房會有的書籍有關書店、咖啡館、散步、書本的設計、編輯等書。雜誌、期刊的歷史,到底有多久呢?是不是印刷術技術通行之後,期刊就開始流行了呢?以前歐洲的期刊,會有這樣的地方讓大眾閱讀嗎?

該不會以後讀紙本書、雜誌,都會變成骨董商店吧?本期號外雜誌,陳綺貞就躺在我現在打字的書桌拍照,女神的台北市果然雋永,我好想住在這家店內。



第一次來看新書的打樣,從一校到打樣,資深編輯安寶在打樣貼上的標籤,還是有非常多的地方要修改啊!一本書從開始寫作、拍攝到完成,真的是要很多人的付出。《台北閱讀空間》,下個月初就可以拿到,非常期待。

看完打樣,我就沖咖啡,逗點老闆一直稱讚咖啡好喝,人又帥,心腸好,公司又在民生社區,整個就是夢幻工作環境,不知道有無女友呢?

今天中午到Boven 雜誌圖書館後,一直要找安寶來體驗一下,看看是否可以緊急插入,被斷然拒絕,這樣也好,我好像一直改不了急躁的個性,應該還會下一本閱讀空間的書吧?


2015/02/15

【台北】書展與《我的書店時光》

我在獨立書店協會的展區聽兩位書店老闆的分享,突然想去上洗手間,後面有雙手把我按住。我跟旁邊的新手說我要去尿尿,他說有長官剛好過來視察,你忍一忍!



其實只在書展逛了一下,遇到了永樂座、水木、洪雅、東海書苑、書集喜室、一本書、唐山、註書店、新手、心波力等書店的老闆,也遇到了許多出版社社長,驚奇的又遇到了美桂老師,晃一晃居然遇到楊南郡老師談伊能嘉矩,又喵到唱民歌的李建復,這麼多人在書展,我們的書展到底要何去何從?

多年後,又去逛了書展,或許是以前去逛書展的經驗非常不好,今年進去反而覺得還好,主因是"人"沒有那麼擁擠了!

我這樣說也不知道對不對,世貿的所有展覽,幾乎都變成特賣會,廠家找來低胸辣妹主持送獎品,會場推銷訂閱雜誌書籍,甚至是填資料送爆米花,若把這些視而不見,其實有些出版社還蠻用心的。

1. 經典雜誌派出慈濟的師姐對抗辣妹,好像有效!
2. 讀字小酒館,吸引小眾但不小的年輕族群。
3. 文化部文化資產,鐵軌與火車頭很吸引人,出版品也不錯,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火車頭要飛出去吸引客人吧!
4. 原住民委員會的錢真多,選書也不錯,但展區應該可已跟書多些關聯
5. 大學出版社,亮眼的書架,但書好像太多了!
6. 聯經的讀書吧!裝飾很不俗,但不知道跟酒吧的關聯度在哪裡?
7. 潮人物,用書封與主題福袋,小空間創造了極大的效應
8. 城邦,就是折價囉!
9. 天下,只看到金城武與靜坐(楊定一)
10. 沙龍區,讓人充分的休息,順便可以聽演講
11. 歐洲各國圖書館簡介,很美,但為何有一群人在玩桌遊,不解?

每次看到展覽有眾多的人坐在地上,就覺得大家都很辛苦,既然是書展,為何不放大量的椅子讓大家閱讀,既然是書展,應該就不要用麥克風叫賣了,讓大家自己慢慢看吧!

經常在這邊聽演講,旁邊就有辣妹大叫優惠送禮物,大家不覺得這樣是無效的推銷嗎?請辣妹也是要錢的。



感謝小書店的老闆選書,這次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請各家小書店選20本書,多家書店都選了《我的書店時光》。

作為一家家小書店的讀友,我不僅僅只是進去逛書店、看書、買書,長年在這些書店的走讀,希望在能夠用一個讀者的角度認識這些書店,市面上有關書店、咖啡館的書,多是用採訪店家的角度,不然就是請店長、老闆自行交稿,能夠得到書店老闆的選書,實在感謝與感動。

其實今天去書展,是因為在迷你沙龍的演講分享,本來以為應該沒有人會特別來,沒想到有幾名讀友,拿了之前出版的《台北小散步》出現,還包了書套,他說他上次在青田七六聽了我的導覽,這次特地來逛書展找我簽名,我眼淚都快滴出眼眶了。

《台北捷運散步手帖》演講結束,居然椅子是坐滿人的,實在很驚嚇!我終於戰勝要大家填資料發獎品的辣妹了。只能說是整個展區舒服的椅子太少了,大家真的都是路過進來休息的吧!

2015/02/13

《L'illusionniste魔術師》與學生參訪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與梁實秋故居的活動。





上午是中國科技大學的老師與學生來訪,一直對這所大學學生的感覺,就是『乖』,果然又印證了,來訪的老師好厲害,能夠快速歸納我們所講的『文化導覽』,然後學生也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雖然還沒有到『引發興趣』的階段,不過對於『實質參與』這件事情,我覺得已經很有幫助了。

同學拿出自拍神器,拍婚紗照的新人,還有來參加導覽的朋友共同使用這個空間,雖然有點混亂,但就像台灣社會一般,亂中還可以各取所需。





晚上到梁實秋故居參加小丸子的電影會,看得是《魔術師》,看完後才知道與佳麗村三姊妹原來是同一個導演,魔術師中間有穿插入一幕電影內的場景,原來是緬懷賈克大地這個導演。

劇情緩慢,張力很強,但仔細看著所有的背景與光影,好像親身蒞臨巴黎、倫敦與愛丁堡,我看到比較細膩有關各地文化差異,在地人對自己舊有的生活方式能夠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面。因為劇情緩慢,能夠利用動畫把這一部分呈現出來,屬於比較隱性的部分。

顯性的部分是魔術師與這個年輕少女的感情,到底是愛情還是父女之情,後來魔術師選擇了離開,成全了這個少女待在大城市享受愛情,魔術師離開後,把兔子放掉,從此不再耍弄魔術,有人覺得哀傷,但我覺得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老魔術師其實可以隨著時代不斷地譁眾取寵的變換技能賺錢,可是他選擇了一種優雅傳統的模式,所以觀眾也只有老人,最後選擇不再變魔術,是我覺得有點可惜,但或許也是最好的選擇吧?

《朱比特崛起》

原本對這部片並沒有太多期待,就想無腦的去看 4D 電影,在椅子上搖一搖按摩,當成去做高級的雲霄飛車就算了。



事實上,要抱持這樣的心態去看也是OK,很愉快的度過了兩個鐘頭,但若要把一些細節展開來討論,其實也講不完,沒有普羅米修斯要表達的那麼完整,也沒有星戰大戰可以有九部曲,但這一部電影因為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整體來看有點急躁敘事不清,不過你要一個人坐在搖來搖去的椅子上,有時左右會有閃光,前面會噴水,後面會搥你脊椎來看,要好好的講完這個故事,也是非常困難的。

最表面上是麻雀變鳳凰,但這個鳳凰變成女王心態的調整,這女主角居然只花了一秒鐘思考,然後就理解了,這實在非常神奇。或許父親是天文學家的基因有遺傳下來也說不定。

另外就是有關移民者的美國夢,這齣戲也是故意的嘲諷了美國的階級制度,有錢人總是沒有頭腦,而清潔公司的妹妹反而比較有想法。
女王的轉世,利用相同基因作為一個皇族權貴的評定標準,但後天的養成也十分重要,到了最後女王為了拯救在地球的家人,拋棄了之前作為女王時期她的兒女,道出了即使未來複製生物的技術成熟,靈魂與基因還是要分開來看待。

這齣戲又大大的諷刺了當年歐洲皇族的沒落,需要靠著與企業家女兒聯姻,才能繼續維持權力。

值得探討的小議題不少,從所有電影抄襲的創意也很多,我看到了那個穿著反重力可以飛翔的鞋子,就會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珀耳修斯,而朱比特(木星),也就是宙斯,這部電影用女性來取代了宙斯,在眾多的議題下其實非常混亂,期待下一集能夠化繁為簡,好好的再創史詩般科幻電影的高峰。

2015/02/11

【台北】新月社社員導覽:紀州庵→野草居食屋→梁實秋故居→青田七六

今天的文學故居導覽:紀州庵→野草居食屋→梁實秋故居→青田七六



一開始遇到了紀州庵厲害的導覽老師,於是凹了她幫我們講十五分鐘,所有人都賺到了,短短的時間就把這周邊的人文景況透過故事方式陳述出來。

最後,我在紀州庵的離屋念了一小段王文興老師的家變一小段,希望大家聽得懂。然後快步走到了野草居食屋逛了一下,前往梁實秋故居,我整個非常緊張,梁實秋故居結束後,就在師大路的公園複習一下人間四月天。

最熟悉的青田七六,因為要分1945年以前,還有1945年之後,所以反而講不完,所有的東西在兩個小時講完,我才發現我最近真的都太急,其實應該少講一點,把每個部份講詳細一點。

不過,今天的主題就有點是八卦與風花雪月,縱貫線新店支線(萬新鐵路)、新店溪、景美溪、瑠公圳就當成配菜吧!我終於成功的朗讀了家變的一小段,很高興。

*秋惠文庫

導覽結束後,去秋惠文庫看了一本書《二次大戰下的大空襲》,不少日本與中國客人,在台灣文物擁抱下交會。

*UNI Cafe

居然是第一次拍到聖一用自己發明的手沖壺沖咖啡。適合閒聊的攸光,在這裡總是充滿了笑聲,這裡有種魔力,互相不認識的客人會很熟的聊天,在門口睡覺的貓,往來金門街穿著時尚的小女生,咖啡館內外事不同的世界。

2015/02/10

小書店老闆交流有感:不能缺少的整合能力

看著很多的書店老闆不只在國內互相拜訪書店,也出國拜訪國外的書店,從鄰近的國家,中國與日本是最多的,因為漢字可以交流。更有前往最美麗的書店,去歐美探訪了書店,算是取經吧!

書店老闆堅強的意志,也成立了友善書業合作社(不是福利社),我當然是抱以支持與樂觀其成的態度。

但,我也憂心了許多,其中最重要的,我認為是面對困境,應該要找出數位出版與傳統紙本出版是否有合作可能的機會,也就是說,這兩個出版圈的交集太小了,而且結構大不相同,好像沒有一個單位可以整合的。

對於暢銷作家來說,這應該都不是問題,但面對目前書市上大部分的作者來說,要寫傳統出版的書,或是投入電子書,甚至是走網路,寫作方式與方向實在大不相同。這或許我是杞人憂天,本來不同能力的作者就要適應不同的媒介,但,越分眾的情況下,我們越來越養不起一般的作者,直白一點來說,也就是出版社一個暢銷作家要養活一堆作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是一個暢銷作家只能養活一群不同媒介的編輯與美編,透過不同的方式,把一個作家所想要呈現的模式傳達給閱聽人。

面對這樣媒介的轉變,其實之前的出版業也已經有了因應之道,也就是小說、電影、電視、明星的整合,所有的作者要開始多元化的發展,但要一個講話結巴緩慢口吃的作者,出版書籍要上電台聊天,甚至是上電視節目,簡直要了他的命。人的專長本來就在特定領域,文字能力強的人,大部分演講就不太好,口條好反應快的人,別期望拍照可以拍的好,構圖能力強的人,可能寫幾百字就要了他的命。

術業有專攻,也看到書店的老闆開始寫書,通路自己來,避免被別人壟斷,所以,最後搞得大家要有整合能力,這就是現在小書店的困境,樣樣都要會,樣樣都要自己做,自己沖咖啡,自己寫文案,自己收二手書,自己生產書。既然這樣,就不要遺漏了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