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
2021/08/23
《天使沒有性別》
《天使沒有性別》
這是一本驚奇的小小說,我們看到粉紅色的書封,在掃瞄機處理下居然變成白色。
昨晚看了列車進站這篇,由於中元節太累了,還沒有看完就睡著了,突然醒來才想起這篇文章到底想要描述甚麼呢?原來這位一百公斤快要停經的婦女的表現是沒有性別的,行為語言甚至是變成了男性,還把老公打趴在地上。
我真是後知後覺,睡了一覺醒來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概念!
看完後,果然,最後就是一個男性的高潮啊!好像是射精的那一刻,但留下了一個謎樣的結局,不過這個結局如何好像也不重要。
當時看到書名的時候,我的生殖器官微微一震,沒有性別到底是怎樣的呢?小小說有出乎意料的結局,的確性別是個很有趣的對比。
2021/08/07
《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
《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
經常在想一位平常的政治人物,大概就是選舉該屆會成為話題,一旦不在位置上,就馬上被人遺忘。
但是一位藝術家所留下來的作品,可能會影響好幾代,為了拍攝烏龜上岸,等待好幾個小時,為了得到被拍攝動物的信任,薩爾加多窩在森林好幾天,要拍到好照片,在非洲的礦場待了好幾個月!
對於人類來說,幾個月都是很久,但對於地球來說,其實只是一瞬間!
2021/03/14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這本書讀了一年,只讀到第三章,雖然在建築樣式的演變讀起來如沐春風,把西洋建築史打散後,溶入了伊斯蘭建築,這樣才有完整的感覺,但是對於眾多伊斯蘭歷史的不了解,如何串連起來,還是如鴨子聽雷。
我想是地名的不了解,即使如我走過那麼多國家地區,還是很多地方沒踏上,即使去過了也不一定有參訪過這些清真寺,即使進去了也可能忘了。也難怪黃蘭翔教授要用兩百頁來譯註本書的內容,實在是不容易融會貫通啊!
能夠以各地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型態、樣式來分析各地區歷史與文化交流,實在是深度旅行中不可以或缺可以觸碰到的建築,反過來透過建築重新認識歷史。
後來,我反覆的閱讀,發現了一個偷吃步,這也是博士論文級的文章一個慣例,每一章節只要讀前言與結論就好了,至於中間的細節,若有人可以做出一張張的地圖,就可以很快了解了,有沒有人要做這件事情呢?
2020/07/26
《神塔夕照》《絲綢之路》
#每日一書 #連連看
《神塔夕照》隨手翻閱到女王宮(班蒂絲蕾寺)這一篇,這座小寺廟其實是一顆珍珠,是去吳哥旅遊必去之處,至於為何那麼知名,而且在歷史中是一個智慧的選擇。
吳哥是海上絲路的一段,翻閱了《絲綢之路》全球插畫版,原來世界很早就連在一起了,而且現在還是進行式,中國的一帶一路,無論是好壞的結果,原來歷史還是會一再的重複。
2020/02/16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
2020/02/09
布萊德彼特《星際救援》

這部片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應該如同《2001年太空漫遊》、《普羅米修斯》一樣,在黑暗中享受孤寂,在電影院中呼呼大睡。
劇中的彩蛋極多,討論到家庭父子親情與投入工作的矛盾,最後小布找到了一個人執著於探險,一輩子的信仰就是要找到外星生物,當他飛到海王星後,沒想到居然沒有找到外星生命,他執意要繼續探險。
真的是這樣嗎?
小布的父親其實是不習慣在家裡享受親情,所以逃離。一直到小布與父親用一條線連在一起,他父親還是執意要逃離。這便是大多數人的解讀,工作與家庭本身就是矛盾的。
我關注的是地球上受到的突波,到底是甚麼?電影中的設定是一種反物質所產生的,而利馬計畫就帶有這種反物質,而利馬計畫去探訪外星生物,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小布的父親殺掉了叛變想要回家的成員,繼續執行著利馬計畫。
利馬是祕魯的首都,是西班牙所見的殖民城市,西班牙人同時也把傳染病帶到了祕魯等殖民地,我們去探險去做實驗,去掠奪資源,這部片雖然都輕輕的帶過,但人類到底追尋甚麼?尋找造物者,還是找尋祖先?而忘了我們還住在地球這個家。
看了這部片,很想再看同一個導演的《失落之城》
2020/02/04
國家地理雜誌,武漢
2019/08/29
【台中】仰望書房(天文主題書店)

花了九十元點了一杯飲料,很任性的坐上了二樓閱讀區,老闆很貼心還來幫我開了冷氣,整個二樓好像我包場,頓時想說開這樣的書店真的可以收支平衡嗎?
對於天文,我只記得哥哥買了一個望遠鏡(不知道現在還在嗎?)很興奮的在頂樓架設好,我們一起看了月球表面的坑洞,也看到了土星、金星,只是每次看到行星在鏡頭內晃來晃去,沒有幾秒這些星球就離開鏡頭,而且看了一下頭就暈了。
這是我那一年的夏夜記憶!
台灣少有以科學為主題的獨立書店,台南有唐恩,台中有天文,台灣念理工科系的人比文法商科系的人要多得多,為什麼以理工主題的書店、商店,並沒有比較多呢?那麼,有沒有人想要成立地球科學相關的書店呢?
本來想要挑一個桌遊,或是天文相關卡片類,但時間不太夠,希望下次經過再來找找。我覺得天文是很值得深耕的主題,可以發揮的相關產品也不少。— 在仰望書房。
2018/12/18
2018/12/15
《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 人類如何破解地質學上的重大謎團》

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 人類如何破解地質學上的重大謎團
The Story of The Earth in 25 Rocks: Tales of Important Geological Puzzles and the People Who Solved Them
若我念大學時有念過這些彷彿偵探小說的地質學故事,是否對地質學會更有堅定的信心呢?
我們一般看的小說大部分與人物有關,但若你把這本書的主角,轉換成"石頭",那麼曲折離奇,每一個人在時間的長河中壽命大不相同,在每一次地球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中留下了證據,我喜歡講板塊運動,但誰知道從 1900年代開始研究板塊學說的學者,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得到大部分地質學家的認可,雖然比起地球的年紀,50年不算太久,但多少學者用一輩子的時間在證明一件事情,地質學家也真的不太像是人幹的工作啊!
若你對目前暢銷的商業小說,或者虛構的偵探小說有興趣,你不能錯過這本書,而且,還是真實活生生的在地球這個舞台上演,至今,還在解密中。
PS. 我發現每天一書才能夠消耗掉我書桌上堆滿的書籍啊!今年再買,手剁掉
2018/12/14
【台北】小二的地科導覽
2017/05/09
【台北】台博館《福爾摩沙美石特展》

今天學長特別的導覽,在我們地質系師生中溝通的語言,就是含有錳、鎂、鐵等等礦物,在甚麼壓力環境下結晶形成,沒想到策展的老師要把顯微鏡觀察下的礦物放大投影,在全部是鏡子下呈現一個萬花筒的景象。
只能用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來形容這樣的感受。
學長長期研究礦物寶石,曾經撰文命名台灣墨玉、玫瑰石,並且深入研究形成的原因,從學術研究出發,這樣的展覽,才得以雋永,我想這是博物館主要的工作,而不是單只是看起來美,然後開始亂喊價買賣,這樣的經濟價值其實根基不深。
博物館到底展覽重要?還是典藏重要?或是研究重要呢?好像都很重要!
台博館有地學門,北投石、澎湖文石、臺灣玉都是台灣在地特色的研究,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案例,可供我們來深入了解。— 在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5/05/25
【台北】地球科學老師們的訪談記錄
謝越寧,地質系的老師,也是馬廷英的學生,拍完這位老師的紀錄,帶他在青田街走了一圈,提了一些曾經居住在此的台大教授,沒想到他在美國認識不少這些教授的女兒、兒子。

七十五歲,仍然健步如飛,體力記憶力都很清楚,真不容易。每場地質系相關老師的喪禮都有來參加,最近一些年輕的老師過世,有些只長我幾歲,真是不勝唏噓。
轉眼,我們做這些地質系師長的錄影紀錄也好幾年,感謝這些老師願意來此紀錄,從求學讀書的過程,業界學界的發展,到現代教育的轉變,無所不談,我們認為時間是最好的療癒者,但時間也很殘酷的讓世界轉動與轉變。
https://www.youtube.com/user/NTUGeoMovies/videos
我要很感謝劉平妹教授,那時候大四的時候把我地史學當掉了,後來去暑修才順利畢業,暑假還讓老師來學校辦公室單獨教我。
今日又重新看了這段紀錄,讓我深深覺得教學的內容是其次,最重要是研究的態度,老師碩士論文雖然拿到了,可是有關確定的年代沒有答案,於是在繼續念博士,念完博士覺得應該結束了,可是沒想到去日本看到地質學者的態度,又繼續在地質系教學工作,這樣的機緣,也讓我遇到這位好老師。
七十五歲,仍然健步如飛,體力記憶力都很清楚,真不容易。每場地質系相關老師的喪禮都有來參加,最近一些年輕的老師過世,有些只長我幾歲,真是不勝唏噓。
轉眼,我們做這些地質系師長的錄影紀錄也好幾年,感謝這些老師願意來此紀錄,從求學讀書的過程,業界學界的發展,到現代教育的轉變,無所不談,我們認為時間是最好的療癒者,但時間也很殘酷的讓世界轉動與轉變。
https://www.youtube.com/user/NTUGeoMovies/videos
我要很感謝劉平妹教授,那時候大四的時候把我地史學當掉了,後來去暑修才順利畢業,暑假還讓老師來學校辦公室單獨教我。
今日又重新看了這段紀錄,讓我深深覺得教學的內容是其次,最重要是研究的態度,老師碩士論文雖然拿到了,可是有關確定的年代沒有答案,於是在繼續念博士,念完博士覺得應該結束了,可是沒想到去日本看到地質學者的態度,又繼續在地質系教學工作,這樣的機緣,也讓我遇到這位好老師。
2015/02/18
《星際效應》所有的答案都在書房裡
為何所有的星際科幻電影,地質學家都最先死,普羅米修斯是如此,星際效應也是如此。希伯來聖經,大洪水來時,諾亞建了方舟留存的地球上大多數的物種。該片的B計畫,保存了人類的受精卵,企圖找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延續人類的生命。
(以下文字會破梗,沒看過電影的人請先不要看)
回到該片的A計畫,NASA 的負責人其實已經知道A計畫是失敗的,但是隱匿了這個秘密。最後,庫柏掉入了黑洞,利用重力在五維空間把資訊傳給了他的女兒,讓女兒延續反重力研究,而成功了造出了挪亞方舟。
這部片中的黑洞(巨人),與普羅米修斯中的巨人族,兩者的定位不同,普羅米修斯探討的是人從何處而來,星際效應討論的是人該往何處去, 2001太空漫遊中人猿進入猿人時代,互搶資源的戰爭,到人類求生的意志,最後到了時間扭曲,父女、戀人的親情與愛情可以穿越時空的限制。可被討論的事情很多,也是星際科幻電影最接近物理理論的論述。
機器人塔斯與凱斯與星際大戰中的R2 與 D2,還有普羅米修斯中仿人類的大衛,對人性的性惡性善判斷,幽默感的學習,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從《AI》中機器人可以永久的保持感覺,排除掉機器人反叛的可能,人類是否可以在輪迴中達到永恆?也只有機器人給我們希望了。
人類學家噬血的用爭奪資源來解釋古人,歷史學家從來就只是會引經據典套用在歷史上,法學家唯恐天下不亂,工程師很實際的建設,醫生的確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但最終,還是要有農業學家,讓人溫飽嗎?展望未來,似乎也只有物理學家可以找到一條讓地球上的人類生存的模式,最好是這樣!
(以下文字會破梗,沒看過電影的人請先不要看)
回到該片的A計畫,NASA 的負責人其實已經知道A計畫是失敗的,但是隱匿了這個秘密。最後,庫柏掉入了黑洞,利用重力在五維空間把資訊傳給了他的女兒,讓女兒延續反重力研究,而成功了造出了挪亞方舟。
這部片中的黑洞(巨人),與普羅米修斯中的巨人族,兩者的定位不同,普羅米修斯探討的是人從何處而來,星際效應討論的是人該往何處去, 2001太空漫遊中人猿進入猿人時代,互搶資源的戰爭,到人類求生的意志,最後到了時間扭曲,父女、戀人的親情與愛情可以穿越時空的限制。可被討論的事情很多,也是星際科幻電影最接近物理理論的論述。
機器人塔斯與凱斯與星際大戰中的R2 與 D2,還有普羅米修斯中仿人類的大衛,對人性的性惡性善判斷,幽默感的學習,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從《AI》中機器人可以永久的保持感覺,排除掉機器人反叛的可能,人類是否可以在輪迴中達到永恆?也只有機器人給我們希望了。
人類學家噬血的用爭奪資源來解釋古人,歷史學家從來就只是會引經據典套用在歷史上,法學家唯恐天下不亂,工程師很實際的建設,醫生的確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但最終,還是要有農業學家,讓人溫飽嗎?展望未來,似乎也只有物理學家可以找到一條讓地球上的人類生存的模式,最好是這樣!
2009/03/03
2008/02/14
《2/17講座公告》用文學心靈構築的旅人理想國/小眼睛先生

用文學心靈構築的旅人理想國/小眼睛先生,《背包客棧》站長,作家
小眼睛先生的文字國 | http://www.hohsienjui.com/
背包客棧 | http://www.backpackers.com.tw/
在一片商業旅遊網站的域外,素雅的版面構築出屬於旅人的理想國;全球華人最大的自助旅行社群背後,是一個纖細敏感的誠懇心靈。一手寫小說,一手撐網站,和小眼睛先生聊聊旅遊社群的未來可能。
時間:2008/2/17(日)21:00-22:00
地點:台北誠品信義館 3F廣場Forum
認識小眼睛先生好幾年,剛開始只知道他寫了幾本小說,後來才知道他也是背包客棧的站長,每次出國前總要先上這個網站去爬格子,了解一下別人的經驗,我應該算是半個背包客吧!這樣分享的精神,在網際網路商業化的這十年間,實在難能可貴。
小眼睛前年去印度的垂死之家擔任義工,還延長了旅程,就讓我們一起去聽他的分享,冷冷的冬天為網路注入一股清新的力量。
2007/06/12
【台北】我所認識的海豚飛
第一次感覺有人那麼厚臉皮,要部落客協助宣傳自己做串聯,那就是海豚飛。

2007.4.28 吳哥‧和平飯店
【邀稿演出】我所認識的海豚飛
http://blog.sina.com.tw/htfjsw/article.php?pbgid=2348&entryid=536563
上面這張照片,我想可以百分百描述我認識的海豚飛這個人,專業能力比石頭還要硬,石頭上的白線說明這個人的個性很直,一根腸子通到底,圓滾滾的不是海豚飛的身材,而是如魚得水的生活處世原則。
其實認識海豚飛沒多久,好像也沒有那麼熟,有旅遊、導覽相關活動,只要她有時間,就會來參加,最讓我佩服的理念就是,如果還要花時間考慮要不要行動的話,就永遠不會行動了,所以海豚飛用行動力來做所以事情,當然我知道她的行動力超強,寫部落格也超快,快到有些悲傷難過的事情就不會寫了。這也是我看到海豚飛永遠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所有的事情,我嘴巴講講容易,可是行動起來很難。
記得有次我們兩個晃到歸綏街參觀公妓的歷史建築及苦命的人生,這是個悲劇,海豚飛雖然沒有寫出來,可是他隔天告訴我做了惡夢,害我又隔天也做了相關的夢境。
呼!這是我寫文章最快的一篇,五分鐘完成。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有勇氣要求大家寫『我所認識的水瓶子』呢?
2007.4.28 吳哥‧和平飯店
【邀稿演出】我所認識的海豚飛
http://blog.sina.com.tw/htfjsw/article.php?pbgid=2348&entryid=536563
上面這張照片,我想可以百分百描述我認識的海豚飛這個人,專業能力比石頭還要硬,石頭上的白線說明這個人的個性很直,一根腸子通到底,圓滾滾的不是海豚飛的身材,而是如魚得水的生活處世原則。
其實認識海豚飛沒多久,好像也沒有那麼熟,有旅遊、導覽相關活動,只要她有時間,就會來參加,最讓我佩服的理念就是,如果還要花時間考慮要不要行動的話,就永遠不會行動了,所以海豚飛用行動力來做所以事情,當然我知道她的行動力超強,寫部落格也超快,快到有些悲傷難過的事情就不會寫了。這也是我看到海豚飛永遠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所有的事情,我嘴巴講講容易,可是行動起來很難。
記得有次我們兩個晃到歸綏街參觀公妓的歷史建築及苦命的人生,這是個悲劇,海豚飛雖然沒有寫出來,可是他隔天告訴我做了惡夢,害我又隔天也做了相關的夢境。
呼!這是我寫文章最快的一篇,五分鐘完成。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有勇氣要求大家寫『我所認識的水瓶子』呢?
2007/06/03
《旅行背包》ORIGINAL.I 充氣式減壓防震電腦背包
兩週前,剛拿到郵寄來的電腦後背包時,感覺很大,這是我在法雅客看到的後背包,因為我假日趴趴走,原來要背的兩個側背包實在不堪負荷。

圖片來自購物網站
【地球】我的旅行背包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1/blog-post_18.html
背了兩個星期,感覺很好,我出門不但帶著輕便型的筆記型電腦,還把單眼數位相機及鏡頭放入,然後到書店買了好幾本書,全部塞的下去,最令人激賞的是背久了不會酸,這要歸功於那個可以充氣的按鈕。
第一天背這個背包,大家都說是不是背了一個降落傘,背帶的兩側有按鈕可以把空氣灌入,讓後面的重量均勻的分布在肩膀上。當時我也十分懷疑這樣是否有效,特地去書店抱了八本書回家,背回家後測量重量約九公斤,背了這種重走路走了很久,當天還下大雨,回家後打開居然裡面都沒有濕,五十肩也沒有發作。
PC Home 購物,有更詳細的特色說明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AHAB1E-A09900457
背包的官方網站
http://www.originali.net
由於我帶的數位小配件超多,這個背包裡面的小袋子已經很多了,但是還是稍嫌不夠,背包後側有個暗袋可以放錢包,避免出國旅遊被扒手光顧。

圖片來自購物網站
【地球】我的旅行背包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1/blog-post_18.html
背了兩個星期,感覺很好,我出門不但帶著輕便型的筆記型電腦,還把單眼數位相機及鏡頭放入,然後到書店買了好幾本書,全部塞的下去,最令人激賞的是背久了不會酸,這要歸功於那個可以充氣的按鈕。
第一天背這個背包,大家都說是不是背了一個降落傘,背帶的兩側有按鈕可以把空氣灌入,讓後面的重量均勻的分布在肩膀上。當時我也十分懷疑這樣是否有效,特地去書店抱了八本書回家,背回家後測量重量約九公斤,背了這種重走路走了很久,當天還下大雨,回家後打開居然裡面都沒有濕,五十肩也沒有發作。
PC Home 購物,有更詳細的特色說明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AHAB1E-A09900457
背包的官方網站
http://www.originali.net
由於我帶的數位小配件超多,這個背包裡面的小袋子已經很多了,但是還是稍嫌不夠,背包後側有個暗袋可以放錢包,避免出國旅遊被扒手光顧。
2007/04/22
【南投】世界地球日與土地觀照的幾個活動
2007.4.21 南投‧信義鄉‧喜覺支梅園
我最喜歡吃的零食就屬於梅子了,但是這幾年來吃到的梅子總是中國進口,也不知道添加了甚麼化學藥劑,梅子又長的那麼漂亮,顯然是噴灑了不少的除蟲劑。我在有機農園隨手摘下了這顆梅子,咬了一大口,那種酸甜的滋味,不用醃製就很好吃。
這個假日我們一群朋友前往南投去拜訪一些有機農園,看到他們對土地的關愛,實際看過不灑農藥的施作方式,還有對自己生產農產品的堅持,這種農作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生產的過程,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或許講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老在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的。
工商業的進步,很多生產製造的過程被壓縮,利用農藥、化學藥劑來除去害蟲,使農作物快速生長,資本化的運作環境,農民只選擇經濟作物來耕種,使這塊土地的生機消失,地力不再。記得小時候我們都讀過成語『揠苗助長』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不斷地上演。
最近的旅行速度比我書寫的速度差距太大,實在無法詳述最近去印度回來,又去我的故鄉南投走了一趟的感想,這樣的感動太深刻,我卻整理不出頭緒,也只好放棄了這一系列半X半農旅行的書寫,或許走過第二趟、第三次,才能整理出來。
中途巧遇奇摩美食摩人--朱朱,碩大的身軀騎著機車在台灣四處跑,採訪美食店家,這樣的生活方式也讓我開了眼界。日月潭旁的山湖飲食館的老闆娘,實在很會搞笑,聽她講話好像在看綜藝節目,這些小事也讓我更了解周遭還有更多的達人。
相關網址:
- 日月老茶廠
http://www.assamfarm.com.tw/
- 溪底遙學習農園
http://www.befarmer.com/main/
- 杜康行
http://www.dukang.com.tw
- 喜覺支梅園
http://0492791115.travel-web.com.tw
-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http://www.homeland.org.tw
- 美食摩人→放個朱大砲
http://tw.myblog.yahoo.com/zu_hi4/
- 【高雄】旗美市集與小農生活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07.html
2007/03/02
《能力雜誌》尋找旅行中的生命和感動,渴望去看世界的赤子之心
夢想在紅磚瓦屋開間書店
以下這篇文章是2月份能力雜誌的編輯來跟我聊天後寫的一篇,當晚我們吃著燒肉,不過短短地兩個小時,當我看她寫的文章覺得寫的真的太好了,不敢相信那是我的人生,也從沒想過我的旅行會那麼有啟發性,今天就偷懶一次發文,把該篇文章全文轉貼,也請大家有空看看能力雜誌,之前曾經有到中國生產力中心上過課,一些教育訓練的課程真的不錯!
中國生產力中心能力雜誌
http://cpc.tw/Magazine
「當其他人數著奉獻青春換來的鈔票、股票和頭銜時,
我數的卻是飛行里程、趣味和不虛此生的滿足感。」
繁忙的工作,無礙水瓶子環遊世界夢想的實現,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條件或背景的人,都可以輕易成為旅行者,
只要心裡那個渴望去看世界的赤子一直住你在身體裡。
◎文/陳盈如
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找家露天Cafe,享用卡布其諾的泡沫咖啡早餐後,第一站逕往羅浮宮,看鎮宮三寶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米洛島維納斯雕像」、「庫斯度的馬利之馬」;然後穿過杜樂麗花園到協和廣場,再沿著香榭麗舍大道走到凱旋門,午餐便附近餐廳解決。
午后,循著「M」標誌直接鑽入地下車站找一號線,從羅浮宮往凱旋門,沿著Kleber街走,到達夏佑宮廣場,而後,找一家露天cafe坐著遠眺艾菲爾鐵塔。 這是屬於水瓶子個人獨特的自助旅行方式。
令人不禁聯想起陳文茜曾在《旅行像首詩》這篇文章提到的一句話:「選擇擷取一段人生美好的段落,到一個城市選擇你想要的角落;到一個國度,想像一段沉醉的文明。」
水瓶子,認識他的人都這麼稱呼,標準水瓶座男人特質在他身上流竄,崇尚自由、充滿人道精神、樂於發掘真象,並富有改革精神。
或許是個性使然,他旅行的目的也和別人不同,別人是為了好玩有趣,或是,想要欣賞各地風光,但水瓶子透過孤獨旅行,不必開口說話,面對自己,與和自己相處,他覺得,那是另一種形態的放空。
然而為什麼是旅行?而且是自助旅行?他說:「每一次的遠行,就像重新回到新生的原始狀態,卻能夠以成年的心智,去說第一句話,交第一個朋友,第一次接受陌生人的善意,我希望經歷不同的人生,讓旅行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收藏品。」
另一種形態的放空
水瓶子大概是極少數在繁忙工作之餘,還能如此有毅力去實現旅行夢想的背包客,他恣意接收著異鄉的氣味、光線、觸覺、聲音,享受著自助旅行者才有的意外與驚喜,同時也樂於歷經自助旅行定會碰到的五味雜陳與高潮迭起。
現實生活中,他是一家科技軟體公司研發部的協理,現今多數公司高階主管的人生,幾乎都陷在工作中,少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即使是假日也常需加班或應酬,就算有空出國旅行,也鍾意食衣住行樣樣得安排妥當的行程。因此會選擇自助旅行是極少數,而且這與他現實中的真實身分,顯然有所矛盾。
「在陌生的環境中,總會碰到不同狀況,會脫離過去的慣性和生活模式。」水瓶子說,這就是他的動機和目的,不想守著原來刻板習慣,自助旅行最大的樂趣是走到哪裡,就要想辦法適應、生存,他覺得,這樣的生命才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旅行之所以迷人,在於它的真實與虛幻性,在旅行的世界裡,親臨其境感受著不同風俗與文化價值的信念,像一首詩,更像一部電影,然而回過頭來,這些剛剛才經歷過的瞬間就變成回憶,日後在你的心中,它只化為一種想像與期待,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旅者在旅行結束後都會有的類似經驗。
不只如此,水瓶子還堪稱是一位「旅行作家」,他慣於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連同火車票根、電影票、一張印著陌生語言的飲料標籤,或是地圖,在所屬的「城市旅行 TRIP WRITER」個人部落格中刊登分享。不同於一般遊記,他著眼於藝術文化,尤其偏好城市歷史、巷弄裡的風土人情,敘事、寫景、議論融於一爐,筆端常帶感情,虛實交映,觀點常出奇得有趣,而這也是他最美好的人生收藏品之一。
對於旅行,他有股孩子般的傻氣與執著,就好比他喜歡步行,無論多熟悉的地方、到過多少次,甚至只是在住家附近,水瓶子早已養成在都市逛街的習慣,特別是清早或是深夜,看著餐廳做開市的準備,或者看著人收市,無論是那種蓄勢待發的氣氛,或是在疲憊中完成的滿足感,都彷彿成為真實人生的縮影。「有時走啊走著,我竟然覺得自己從一個現實世界的人,再度變成了一個好奇的小男孩,真有趣。」他說。
自助旅行中常有很多零碎時間花在等待上。等飛機、等遲到的公車、等待買票的隊伍,水瓶子認為,這些時間反而能夠充分利用,所以趁旅行時帶本書去,就有完整時間可以專心讀平常想讀卻沒有時間讀的書,「尤其當日後回想起某一段特定的旅程,這本書的內容也會自然而然交織在回憶中,旅行世界的深度和廣度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幾倍。」這也是水瓶子特有的旅行習慣。
赤子之心看世界
攤開水瓶子的旅遊手札,有幾個令其印象深刻的地方。
巴黎是其一,聽他說,這座既典型、又是由塞納河畔所孕育出來的中世紀城市,身處此地除了可體會到這個城市的繁華,更可以感受處處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美術館、公園綠地和文化中心,以及無數的文化瑰寶。
而浪漫的法國味,終究在漫步於香榭麗舍大道後,才真正感受到,而在街道兩邊各式裝潢高級優雅的商家,則為資本主義下的富裕景況做了最佳見證。矗立在大道盡頭的凱旋門上,浮現拿破崙戰後凱旋歸來真實景況;羅浮宮則是藝術品的寶庫,其中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及為女性和諧美代言的作品「維納斯雕像」就收藏其中。
川流不息的人潮,水瓶子兀自遙望那個舉世聞名的巴黎鐵塔,他並沒有攀登頂峰,而是站在一個據說是觀賞角度最佳的地方。儘管週遭盡是車馬雜沓與吵吵嚷嚷,「我依舊心滿意足,感覺一切都如此垂手可得,有時候,就是要有點傻氣與堅持,才可以搆得著夢想。」言談中,他心中的小男孩又不由自主地跑了出來,頑皮得很。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驚喜。「你知道嗎?是入夜後的香榭麗舍大道。」他說,尤其半夜以後最令人著迷,因為觀光客都已散盡,人車稀疏,朦朧的瓦斯燈,配合著大葉梧桐,將整條步行街裝點簡直煞是浪漫至極。
紐約城也是水瓶子駐足過的地方。
不可否認這城市有它的全球性的指標意義存在,不論東、西方的人事物都在這裡消融,然後產生一股新生的力量,這股力量實際上來說,就是忙碌又忙碌。在城裡另一端的大都會博物館,每每造訪必定人潮洶湧,接踵擦肩,觀賞知識和歷史的同時也似乎看到生命的流動。
「然而經歷911事件後,我所看到的是,紐約變了,那個古典的、藝術的、文化的紐約已被摧毀殆盡,剩下僥倖生存的殘餘片瓦也正快速撤退;新興而代之的是奢華、高度競爭、物質化的紐約。」911前後世界經濟的變化,比想像中得來得還快,水瓶子感慨地說。
羅馬則是水瓶子較為偏愛的一個城市。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句話講的可真對。」他說,光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古蹟就看不完,若再加上梵蒂岡的天主教藝術寶藏,肯定走上一星期還無法逛完。
古羅馬廣場,是遊人必到的景點之一。這個古代羅馬的商業、政治和宗教中心,隨著羅馬帝國的興起衰亡,水瓶子說,走進古羅馬廣場,望著散落四周的殘垣和廊柱,想像往日繁榮風貌,有太多英雄故事在這裡發生過,來自四面八方的觀光人潮嗡嗡地讚嘆聲此起彼落,雖然語言各自不同,「但他們眼中透露出的是同樣嘖嘖稱奇的驚嘆。」他說,「歷史、文化、藝術其實提供了人生百態的省思以及對於人間的關懷。」這是水瓶子對羅馬的詮釋。
除此之外,他也建議卡比托山博物館、聖彼得廣場、萬神殿、西班牙廣場、梵蒂岡博物館,都可列為羅馬必選,想到此地一遊的人是不容錯過的。
如果時間允許,特雷維噴泉也是非去不可的景點,該地就是眾所周知的許願池,傳說在此許願會帶給人幸福,是教皇克里門七世(Pope Clemens XII)命Nicola Solvi設計建造,30年才完工(約1732年)。許願池中間有一海神,駕馱著馬車,兩旁有希臘神話中的諸神,每一雕像神態都不一樣,栩栩如生,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間、海礁石之間湧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後又匯集於一處。
傳說只要背對著幸福噴泉,往左肩將硬幣投入噴泉內,許下的願望就會實現,但第一枚硬幣許下的願望必須是重回羅馬,第二枚硬幣許下的願望才會靈驗。「我也丟了硬幣,但只丟了一枚,卻許了好多願望,看來不能太貪心,還好沒有忘記要許『重回羅馬』這個願望。」水瓶子打趣地說。
永無止境的旅程
作為一個真正的旅行者,除了要會看地圖、旅遊指南以外,還要不時伸出觸角去體驗世界不同角落的歷史、地理、人文風俗、語言,甚至延伸至文學、音樂等其他種種。
的確,對水瓶子而言,藉由每一趟旅行,了解生命的來去,這樣的體悟比什麼經驗都來的深刻。也因為體驗得多了,更激起他對於原生地──台北的不捨與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還有一份嚴肅的省思。
他是這麼說的。
世界各國,無不用力保存古蹟,或者利用競圖改造,讓古蹟更顯出它的光輝,如同巴黎、羅馬、威尼斯、波士頓等城市,當地政府極力保留舊的建築,然後在旁邊設計一樣大的新式建築,加入舊有的元素,讓整體看起來共容得非常和諧。
「歷史文化及古蹟代表了一個國家能夠永續生存的動力。我希望我的台北記憶未來不要只能在照片上尋回那段的回憶,而是能夠真實的去當地體驗。」他邊說著,那股標準水瓶座富有改革精神的個性因子似乎又竄起,「愈了解愈多,萌生了我想自己要成立文化工作室(目前定名為圓環文化工作室)的想法,這個想法也不是要做多麼偉大的事業,只是想要記錄過去的生活,了解我們現在的文化,這件工作若不做,當所有的老建築被改造之後,過了兩代,我們甚至不知道阿公、阿嬤是如何過生活的。」
水瓶子做的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他總是沒有去過一般人認定的「安定」生活,反而選擇一個平淡、但卻隨時要自我挑戰的生活境界。 「文化工作室的任務,現階段以透過實際上的導覽活動,進而用文字照片與多媒體的型態保存記錄些過往,然而未來的種種,也只有待這些建立較完整,才可能繼續往前進了,但是我想我會持續不停把這件有意義的事情做下去。」他真誠地說。
下一步,水瓶子給自己定下一些目標:要在50歲前走過百大城市;寫出三千個景點以上,並且找出有興趣的百個主題;做出對十個城市不同面向的觀察;以及文化工作室使命的延續。
就如同製造旅行的記憶,水瓶子祈使旅程可以無止境地繼續,沒有結束的一天,直到不得不離開世界的那一天為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