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2

【倫敦】卡拉瓦喬@國家美術館

卡拉瓦喬的作品總是在世俗中讓人看見這世界的衝突,高反差的畫作中,帶著幾許的諷刺,市井小民穿上聖服,就變成了主角。


1601年/以馬忤斯的晚餐/卡拉瓦喬/倫敦國家美術館

耶穌復活後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有兩位門徒同行,但這兩位卻沒有認出耶穌來,走進村子後耶穌本來要繼續趕路,兩位門徒要留下來,於是耶穌就一起住下來用餐,用餐前耶穌在餐桌上感謝上帝,被兩位門徒認出來,兩位門徒震驚的嚇得幾乎跌倒,也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但是後方帶著帽子的老闆似乎還搞不清楚狀況!

首先這幅畫雖然是宗教畫,可是擺脫了傳統把耶穌神格化的形象,用非常世俗平民的描述耶穌復活的情節,高度反差的光與影,精湛的透視法,還有快掉下桌子的水果,這水果的靜物畫是卡拉瓦喬成名的元素之一,所以當然要畫上來,而這些水果不但有蟲,還失去了水分的光澤,水果皮還皺皺的。

另外一個對比是耶穌死而復生,不但沒有留鬍子,臉色紅潤豐腴,但是這幅畫中耶穌沒有表情的表情也是很特別,眼睛盯著被蟲咬的水果,有人說是象徵著耶穌的原罪與死亡。

我覺得文藝復興時代之後的威尼斯畫派雖然都是富貴人家委託畫家作畫,但是很多作品具體描述了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而卡拉瓦喬或許喜歡混酒館耍流氓,拿較下階層的人民來擔任模特兒,後來被貴族眷養的那段期間的靜物畫創作而成名,成名後這種高衝突性的作品在巴洛克時期並沒有被接受,但是對後世有革命性的影響。

1605左右,卡拉瓦喬又畫了相同主題的畫作,但是顯然構圖跟故事有些不同,目前在米蘭的博物館內,不知道哪時有機會去觀賞?

【羅馬】卡拉瓦喬的靜物畫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html
【羅馬】卡拉瓦喬與法國教堂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4/blog-post_30.html
【佛羅倫斯】卡拉瓦喬的美杜莎頭像@烏菲茲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2/blog-post_28.html

2007/10/21

【彰化】王功海埔新生地的採蚵人生

本來很喜歡吃蚵仔煎,走了一趟王功,有點不忍心再吃。


2007.10.20 照下了美麗的夕陽,總覺得鏡頭不夠好

很早就知道採蚵漁人的辛苦,在漁村的老街走了一圈,四處都有挑蚵老人的身影,就好像活生生到了類似原住民博物館般,在我眼前的不是硬梆梆的蠟像,而是一齣現實的人生。這齣戲好像非常地平淡無奇,但是一顆顆新鮮地蚵仔從我眼前出現,即使這樣的生產的流程只佔了蚵仔煎的一小部分,我開始懷疑我吃下這人間美味,而對辛苦的漁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



王功漁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A%9F%E6%BC%81%E6%B8%AF
IS LIFE:Just Taiwan│王功之情
http://www.islife.info/archives/001065.html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養殖業要建立起地方特色,王功這一帶退潮後,這些多出來的土地,這樣的潮間帶,應該還有更多的觀光空間,漁民帶著觀光客出海,這樣的生態在台灣應該有更多的教育意義,而我們怎樣消費這塊土地,應該花怎樣的時間來填補?

海埔新生地,人力填補出來的土地,用來設置工業區或是養殖業,甚至很多國家用來建機場,這樣對生態的影響是怎樣?我的問號似乎太多了!

2007/10/20

【寮國】永珍

這是第二張難得的寮國明信片,第一張是木馬捎來的,最近老夫子姐姐也介紹過中南半島的寮國,在社會主義統治下的小乘佛教是怎樣的景況,特別讓人好奇吧!


2007.10 天使蛋捲寄

寮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F%AE%E5%9C%8B&variant=zh-tw

若是從歷史來看,寮國在古代應該跟吳哥王朝是同一個國家,7-9世紀真臘國統治,而9-14世紀屬吳哥王朝。1353年建立灡滄王國,為寮國鼎盛時期。有人把吳哥王朝的衰敗的因素牽扯到小乘佛教,我覺得這樣描述是不正確的,事實的真相是怎樣?會不會永遠是個謎。

之前的法國殖民過寮國,而目前日本又金援很多給寮國,讓我想到何時台灣才能長期的跟很多國家建立良好持續的互動關係呢?

來去看看天使蛋捲眼中的寮國。

2007/10/19

【倫敦】賣皮鞋的老建築商店

在 1567 年建的老房子內開店不知道是怎樣的景況,在倫敦古城內散步意外地發現這家店,倫敦在 1666年發生大火災,整個倫敦城在四天延燒下全部付之一炬,這家轉角的店雖不在當時古城中心,但也應該在大火焚燒的範圍,如今周遭是較新的建築,磚造或是石頭的建材,應該都是大火後的建築。


2007.9.16 皮鞋店

這家店據說以前是賣骨董,但現在是賣皮鞋,由於商店沒開,我在外面晃頭晃腦的觀察,實在看不出是不是手工製作的皮鞋,不過據 lazybone 的觀察,是現代的皮鞋店。知道了這老建築的年代後,我就不趕用手碰任何東西,怕一碰到就倒了下來。這裡的油漆也太新了,陽光照下來,一切好像都假假的。

最古老的建築
http://blog.pixnet.net/lazyboneuk/post/3833207

從一早經過的麥當勞,走過這間老建築商店,然後又到了星巴克,沿途拍了不少商店的裝飾品,麥當勞是黑色的,而星巴克是黃色木頭,還有用皇室或貴族的大頭,甚至是昆蟲、動物、怪物來當作招牌,也看到了用東方人或佛教的彌勒佛來當商店的符號,逛來逛去還蠻有意思的。


商店招牌

原以為倫敦的計程車應該都是死氣沉沉的黑色,沒想到也看到了車身有一些清涼的廣告看板。

2007/10/18

【倫敦】林肯法學院附近的散步

倫敦的第二天不知道為什麼特別興奮,起個大早跑下去吃飯,早餐卻還沒準備好,原來是星期日要晚點開始,我在會客室看旅遊書,想想今天要去哪裡?


2007.9.16 林肯法學院

天空很藍,太陽很烈,走到林肯法學院前的公園(廣場),街上幾乎沒甚麼人,公園裡除了有打網球的人之外,就我一個到處亂晃亂拍照,據說這裡是公共刑場,但目前有松樹在樹上跳來跳去,沒有當年恐怖的感覺。

走在公園裡,跟昨天傍晚在泰晤士河岸的人潮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本來以為林肯法學院應該是有很多綠地,還有古老的建築,或者可以遇上戴著假髮的律師,可以自由的進去呼吸法學精神,沒想到到了門口,上面寫著『旅客止步』,真是大失所望!林肯法學院是附近所有法學院保存最好的地方,15世紀末就開始這所學院,我在外面只看到很古的煙囪。

在林肯法學院廣場四周有很多法學院,走一走就會看到門上就有貼甚麼法學院的牌子,附近還有皇家外科醫學院,還有可怕的解剖標本陳列館,站在外面彷彿聞到了濃烈的福馬林藥水味,這一切都大門深鎖,我只能自己想像。走一走又遇上了一個國王學院,也是大門緊閉,倒是有兩個學生進去,這附近的學校真的很多。

附近還有一個索恩博物館,是喬治王時代1837年索恩爵士把整棟房子包含內部的收藏捐給政府,條件是不能更動其中的所有擺設物,我很想進去一探,可惜星期日博物館沒有開放,索恩是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過英格蘭銀行。

這附近還有檔案局博物館,放置了英國的重要歷史檔案,還有莎士比亞的遺囑呢!可是到了大門口看到在整修,不得其門而入,這個星期日上午我很沮喪,到處都沒有開放。

2007/10/17

【倫敦】泰晤士河倫敦眼的熱鬧市集

不知道是不是假日才有那麼多活動,吸引來那麼多的人潮,到了傍晚走到泰晤士河旁,本來要欣賞日落美景,看看倫敦眼的大摩天輪,或是可以看到大笨鐘、國會大廈等歷史建築。


2007.9.15

我被眾多的人潮嚇到了,整個河畔都是人,有很多烤肉烤香腸的香味飄來,每個攤位都排滿了人,可是我不知道怎樣一點食慾都沒有,匆匆地走過倫敦眼的腳下,很想在此地好好的欣賞夕陽,但是連要停下來的機會都沒有,鬧哄哄的簡直比台北的夜市還要吵雜。

沿途看到了許多街頭藝人的表演,感覺很像跟台北新光三越的表演,甚至我覺得台北的還比較敬業,這裡的街頭藝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表演,或許是丟錢的人太少的緣故。旁邊有一些裝置藝術品(公共藝術)非常有趣,用噴泉水柱形成的水牆,就像牢房一樣,有時一面牆的水柱會停下來讓人跑進去,有時水柱又噴起來,人就困在裡面,全家大小在此玩的不亦樂乎!除此之外,還有水從一些雕像的腋下、嘴巴、屁股中噴出,甚至有喝可樂瓶的造型,這樣簡單的設計,也帶來不少的笑果。

夕陽西下的時間很晚,到了六點多,太陽還高掛著,我想是夏令簡約時間的關係,而且這裡的太陽下山的位置是在南邊,害我經常覺得地圖不太正確,第一天的倫敦在此畫下了句點。

2007/10/16

【倫敦】特拉法加(Trafalgar)廣場

這個廣場(Square)真的是廣場,不再是小公園了,沒預期要在這裡待很久,才到一個城市的第一天,我通常是會到河邊看日落,不然就是往高處了解一下整個地理環境。


2007.9.15

不知道是時差造成的疲倦,明明泰晤士河就在旁邊,就是不想走過去,在國家美術館的特拉法加廣場上人潮很多,除了小朋友在玩鴿子之外,很多公共藝術品在廣場四周目不暇給,河邊的倫敦眼大摩天輪,還有吵雜的為了和平的演唱會聲音,正對面是安靜地抗議帝國主義連署的攤位,兩方的對比還蠻明顯的,可是廣場前80%是觀光客,我想沒人在關心這些事情。


2007.9.15

這座廣場大部分是納許(John Nash)設計,建於1830年代,是倫敦主要的集會廣場,廣場中的石柱是紀念一個海軍將領 Nelson,他在 1805年對拿破崙的特拉法加(Trafalgar)戰役中殉國,如今這個廣場除了紀念這個將軍之外,我想這隻大獅子應該是最多人爬在上方照相的主角。

寫了那麼久的倫敦,我還在寫第一天的見聞,想想在國家美術館的名畫那麼多,可能寫個三個月都寫不完,所以先跳開先寫其它的事情。

2007/10/15

【倫敦】波提且利(Botticelli)與維納斯@國家美術館

一看到左邊那個瓜子臉的維納斯女神,就知道是波提且利的作品,這樣的臉部表情、衣服,神話故事雖被世俗化,但是充滿了高雅的氣息。


1480-1490/維納斯與戰神馬斯/波提且利/倫敦國家美術館

這幅畫的構圖很複雜,有四個半獸人的小鬼在旁邊嬉鬧,看起來就很吵的樣子,但是戰神馬斯累的完全沒有聽到已經熟睡,而愛神維納斯在旁注視著愛人的眼神則充滿了寧靜,讓人遐想"愛"到底是甚麼?

原來這幅畫是要裝飾貴族的新婚房間所畫,有種『做愛使男人疲倦,使女人振奮』的感覺,放在新婚房間似乎最能呼應。


1482-832年/春/波提且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波提且利的畫作構圖與傳統宗教畫非常不同,無論是《春》、《維納斯的誕生》或是這幅畫,其實畫面看起來很和諧,雖然中間有留白的區域,人的動作、大自然的聲音、清風的吹拂,他的畫作不只是靜止的畫,還有了音樂與動作。

波提且利是哥哥扶養長大的,哥哥是個金匠,Botticelli是小圓桶的意思,是哥哥的綽號,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波提且利的名字。波提且利的老師是菲利浦‧利比(Filippo Lippi),就是那位曾經是不能結婚的修道士,後來愛上了畫中的人物,破戒娶了模特兒為妻。後來波提且利還教導過菲利浦的兒子。

【佛羅倫斯】波提且利文藝復興的"春"天@烏菲茲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2/blog-post_08.html

畫中的維納斯是佛羅倫斯的美女,據說這個美女在世的時候就被貴族搶來搶去,後來暴斃身亡出殯的時候不蓋棺木,全城的人都來瞻望,不知道是真是假?

2007/10/14

【台北】陳澄波與淡水重建街

來到這裡幾趟,聽過奶爸的解說,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2007.10.10 淡水重建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甚至還有空地是停車場,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也看得到,由於這裡做生意又沒有亭仔腳,所以鄰著馬路就有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50米,寬只有6米,而小巷子有時也只有1-2米,我看有人要到紅樓的時候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二或三層,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入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頹廢的磚瓦長出清翠的雜草,有時會看到老屋有銃眼,早年有盜匪出沒,所以有很多防禦設施,包括這裡不太平坦的上下坡也都是這樣的設計?

重建街14號有家布袋戲的主題館,館內熱心的鄭小姐會講述重建街的風華過往,她也很大方的讓我到處拍照,若是有機會遇上她講古,是很快了解這條老街的方式。而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1935年/淡水/油彩、畫布/89*115cm/陳澄波

走在這裡,讓我想到這幅畫,陳澄波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

陳澄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E%84%E6%B3%A2


王昭華演唱的淡水暮色 1993 年版本

花埕照日--王昭華的歌友誌
http://blog.roodo.com/cit_lui_hoe/
淡水鎮重建街28號--一個由居民自行發起的社區營造運動
http://blog.yam.com/cjst/

2007/10/13

【北京】正陽門

收到這張明信片許久,裡面提到世界遺產,就以為是木馬寄來的,也沒有多想,先收到鐵盒裡面,今天翻開來,想想木馬也真厲害,不知道哪時又溜出國遊玩,原來這是阿潑寄來的。


2007.10 阿潑寄

改建前的正陽門(20世紀初),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緣,明清兩代內城的正門。原由城樓、箭樓和瓮城組成,現瓮城已被拆除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出國遊玩買的明信片變少了,除非是很特殊的才會買,取而代之的都是我自己拍的明信片,不知道會不會讓收到的人覺得很沒質感?畢竟那些照片是我自己雙眼旅遊的所見,雖然不是那麼專業,但傳達了我的思考。希望蔽公司也能在北京開個分點,讓我有機會前往出差。

阿潑中秋節連假去北京,也是我很想去的古城,在 google earth 欣賞紫禁城,就會有想去的衝動,不過人頭多的中國讓我怯步,以前去了上海出差幾趟,坐地鐵及出租車都要挑時間,萬一在上下班時間可就很慘,萬一把自己陷入人潮中,除非是全副武裝才能脫身,即使在下雪的冬天也滿頭大汗。

阿潑這次去北京,我想應該收穫頗豐,大家去看看他用人類學家的角度寫出社會學家的文章吧!

【北京記】熱愛北京請騎自行車
http://blog.pixnet.net/annpo/post/9614693
【北京記】我的朋友是共產黨員...(上)
http://blog.pixnet.net/annpo/post/958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