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5/16

《藍蔭鼎傳》

一個沒有顯赫學歷,日本時代石川欽一郎讓他成為美術老師,無論畫作與文字都很有名氣,美國人促成創立豐年社,蔣宋美齡曾到他家拜訪,過世於華視在職期間,嚴前總統擔任治喪長。

真的十分好奇他的人生,還有他的畫作在哪裡畫的?是否能有更多的時代意義!
雨天,藍蔭鼎,1956年
想到莫內與楓丹白露畫派,但寫生的地方到底在哪裡?
來源:http://www.taiwanland.tw/05album/taiwan.watercolor/watercolorist/1903lan/1903lan.htm

2020/04/24

山田東洋的信號機,第十二回白日會展覽會出品


山田東洋除了畫高樓高塔之外,也喜歡畫鐵道設施,請問這個在哪裡呢?

出處: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山田東洋果然還是畫高樓與屋頂

閨秀時代《陳進》



那個時代的女性非常不容易,一是台灣傳統女性並無受教權,二是日本時代台灣人要到日本出頭天也備受歧視。

雖然從小台展三少年其一的陳進出頭了,可是我感覺進入戰爭時代,後來國民政府來台灣,被歸類成日本東洋畫,高齡結婚產子的陳進,仍然創作不停。

若以當代女性切入,一個介於傳統與現代洋風,大正浪漫下出生的傳統女性,所幸有一個有錢的父親陳雲如,進入三高女,然後去東京念書。

我們不了解的年代,阿嬤畫畫的心情到底描述甚麼過往?

2020/03/24

《誰偷走蒙娜麗莎》畢卡索那幫人



若要看這部片來了解1911年發生在羅浮宮的竊盜案,那麼就要失望了,原來這部片主要是描述畢卡索與他朋友
畢卡索那幫人結黨炒作藝術品價值的電影。

看原文片名,比較貼切!

對於不熟知巴黎當代藝術家的名字的人,恐怕會看不懂片中的彩蛋,不過重點是畢卡索與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的情誼,看懂這兩人即可,片中加入了馬諾洛、馬克斯、費爾蘭迪、瑪麗‧羅蘭珊、立體派的布拉克、野獸派的馬諦斯、作家史坦等人,喜歡1920年代的巴黎,應該會很喜歡這部片,畢竟巴黎是流動的饗宴。

這部片藉由蒙娜麗莎的失蹤,暗暗的把藝術品的價值做了一個大嘲諷,到底在藝術品的價值是因為藝術家的名氣,還是因為真的藝術家的功力,畢卡索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他刻意的讓布拉克作為立體派的頭頭去對抗野獸派,成功了之後他卻賣出最多的畫作。

1911年的羅浮宮搶案,兩年後在佛羅倫斯找到了原畫,竟然只是一個油漆工,而後又有一個贗品商說是他指使的,原畫失蹤後他可以賣出複製的蒙娜麗莎。

那麼,這部電影透過這樣的對照,讓大家了解畢卡索這個人,他自己說:好藝術家抄襲,偉大藝術家竊取!

後來有人美化與引申畢卡索的話,我覺得根本曲解了他原始的想法,大家可以google 看看,或許也有自己的解讀。

2020/03/18

【台北】故里山花此時開@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大概快兩年沒跟 mina 碰面,特地來看她的特展順便敘舊,每次在她的臉書看到在大樓頂樓盡情的做自己的創作,都很好奇到底在哪裡?

原來,這幾年 mina 在 pinkoi 上活動,看似表面上是課程、賣畫,但實際上是教授一種生活方式,傳授自己觀看世界的模式,只是這個媒介是"畫",非常佩服幾年前創立"微光藝術空間",具體把一個空間經營的有聲有色,雖然搬過幾次家,我感覺這次 mina 把這個藝術空間完全移植到網路上了。

https://www.pinkoi.com/store/art-shimmering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mina 的展,可以在這個好像地球儀的圓窗旁,喝杯咖啡聊聊她的生活,只到月底喔!— 和高素寬。

2020/01/06

【高雄】駁二,貓‧美術館


叫得出這六張畫原作作者,同時知道甚麼畫派,,西洋美術史應該算及格吧!

山本修先生創作貓系列的世界名畫,我覺得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地方,很多原畫作中有貓、狗動物,可是大部分都被改為老鼠,我覺得除了老鼠之外或許可以改為蟾蜍、蟑螂、狗,甚至是貓奴人類,更能讓人省思。

貓有眾多品種種族,若能使用寫實方法,這樣對照對比下,會有更多樂趣。

或許,乍看之下好玩有趣就好了,我這樣的發想真的太嚴肅了。



2019/09/02

《愛情沒有終點》



表面上是一個沒有任何專業的鬥牛騎士,與一個前途大好的藝術策展人不經意的相遇,完全不同世界的兩人本來沒有甚麼可能在一起,但是因為遇到一個老人而產生了另一個可能。

我喜歡老人年輕時代的愛情故事,兩個人有許多的缺陷,男人因為戰爭受傷而無法產生精子,女人想要領養學生,但是學生父母不同意,兩人因而分手,因為相知而分手,也因為相知更了解了兩人不能分手。

這個老人擁有許多大畫家的作品,最後被放棄繼續鬥牛騎士意外的全部獲得,只因他買下了很有故事性,卻很沒有藝術性的畫作,但這幅畫作所畫的是這老人一輩子的真愛。

人生不只是只有錢,也不是只有愛,了解缺陷更為重要。

2019/08/26

【淡水】木下靜涯與郭雪湖



看過了眾多郭雪湖的作品,早期充滿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特色,又看了木下靜涯的作品,有許多的相同之處。

大正年間,日本畫家有許多大正浪漫風格,把傳統長軸畫作加入了西洋元素,包含女性穿著洋服,或有頹廢的美感,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可是,在木下靜涯的畫作中,完全沒有這樣的元素,在台灣留下的作品,盡是台灣常見的植物、動物與風景,非常具有台灣色。

節錄維基百科
*************************
木下靜涯1918年,他與畫友相偕前往觀摩印度石窟壁畫途中,順道來臺拜訪同胞,不料某畫友罹患傷寒,他因此自願留下看護,以至盤纏用盡無法返日。滯留臺灣的他愛上淡水郡的風景,遂於1923年落籍淡水街三層厝26番地(今淡水區三民街2巷2號),並將妻兒接來同住。他的房子為兩層磚造瓦蓋樓房,可眺望淡水河。他取名此樓為「世外莊」。

********************
上圖:木下靜涯,江際一景
下圖:1969,郭雪湖,淡水群舟

鄉原古統曾跟郭雪湖說:「一定要堅持成為專業畫家的理想」,而木下靜涯無論在台灣、日本,無論生活多麼困苦,都是堅持持續創作。

當然,郭雪湖在戰後去日本,後來定居美國,持續的創作後,有了自己的風格,細看後期的畫作,尤其是有雪景的作品,似乎有點木下靜涯風。

2019/08/13

【台北】敦南藝術講堂:達文西



今天去 敦南藝術講堂 聽志龍談達文西,看過無數介紹達文西的藝術書,或者是看過無數相關的展覽,原以為非常熟悉達文西,沒想到會談到畫中的畫框(窗框)的概念,這部分我收穫很多,也算是文藝復興時代,從畫室師生的傳承來看,十分有趣。

我應該每周再來重看一些畫作,挖掘背後的故事。

晚上就看到公視播放孟克畫作的影片,現代人在孟克創作的地點放了一個畫框,然後要大家試著吶喊,了解孟克的內心。

畫框、畫中畫、古今觀看、觀看與被觀看,加上達文西的左手鏡射,許多模特兒素描的重新入畫,給我們一些人文的啟發。

2019/06/11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x《漫畫台灣年史》



國島水馬的諷刺漫畫,通常就單格,以誇張或扭曲的手法,有時以動物擬人化,乍看之下莞爾一笑,但是實際思考起來,還真的非常貼切。

這兩本書本來對台灣人來說應該是耳熟能詳的歷史,可能我們缺乏對日本時代的認識,需要很多文字解讀才能了解。

法國大革命後,興起的這樣的諷刺畫,莫內曾經是箇中高手,所以通常是站在反官方的立場,也讓後來的媒體大多站在永遠的反對黨立場,可是近年網路媒體興盛,這樣的手法不只是反官方,而是同溫層的大鳴大放,應是值得研究的主題!

2019/05/18

【台北】亞特蘭提斯咖啡館



本來以為假日的咖啡館會有一大堆客人,可是中午進來至今,只有我一個客人,可能是在商業辦公室旁之故。

我喜歡那一面牆,牆外種滿了各式各樣的綠色植物,牆上掛了兩幅熟悉的畫作,應該是魚晴的作品,湊近一看果然就是,而另一側就是海豚 的作品了。

亞特蘭提斯,應該畫個海神波賽頓,或是水行俠的畫,比較有故事性吧?這兩個人的畫,感情實在太豐富到滿出來了。— 和江巧文。

2019/03/02

【台北】同安街的牆



這個捧香蕉的男孩插畫,若可以把亂停機車的現象設計進去就好了


Cynthia Yang:他是捧月亮🌙
但真的像香蕉🤣🤣🤣
是畫余光中的月光曲跟踢踢踏
水瓶子:週邊有一些芭蕉樹,日本時代的庭院必種的植物,也是廖繼春畫中經常出現代表臺灣居家的植物。對岸的楊家網溪別墅有網溪汎月之美

2019/01/23

【新北】郭雪湖(1908-2012.1.23) 淡水泊舟



甚麼可以代表台灣呢?船、玉山、一零一大樓?

當時的畫家經常以觀音山為背景,舟已經不在,淡水河景也變了,只有觀音山還在。


2019/01/09

【台北】台灣在日本時代的畫家,山田東洋畫哪裡?




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http://chenchengpo.dcam.wzu.edu.tw/~chenchengpo/AboutCCp_hisdata.php?pageNum=4&totalRows=171&category=書信

這是山田東洋所畫,昭和九年,是 1934年,畫家本人寄給陳澄波的時候,明信片上印著"台北近郊",但是這幅畫實際被收藏的時候,畫布後寫著"台中近郊",所以以台中的可能性比較高。

若以當年的近郊來看,能夠有這樣的豪宅洋樓,不遠處又有兩層樓房與紅磚塔樓,應該是很多有錢人住的所在,旁邊有水圳道,大家來當都市偵探吧!今天出個簡單題,這個是在哪裡呢?

目前的歸綏街250巷,忠和公園往南,以前本來是水圳道,有圍牆,圍牆有點小轉彎,有洋樓圓拱一大一小相間,還有後面的高樓(看陰影)是相符的,但有一個疑點,就是畫作視野右邊應該是平地,但是航照圖有棟樓,只能假設那棟樓 1934年還沒有蓋起來。

畫作後面還有一棟紅色類似塔樓,從航照圖來看是有一棟大概三層樓高的建築,我猜測是永樂座。

感謝 凌宗魁提供這棟洋樓的線索照片


現在的樣子,目前的歸綏街250巷,忠和公園往南


倪蔣懷畫同一個地方
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CID=3010

對於日本時代的畫家,除了台灣畫家得獎的作品外,我更好奇日本畫家會用甚麼樣的視角來觀察這個地方,或是這座城市。

這張明信片是山田東洋的作品,之前已經看過他畫公會堂與台銀裏風景,為何他會用這個視角來呈現呢?這一團謎團,在我發現畫中在中央偏右的一個塔樓是總督府後,一切有了解答。

上圖是山田東洋寄給陳澄波的明信片,取自陳澄波基金會網站:個人史料,書信
右下圖是李乾朗教授拍攝李春生家族的洋樓,圓拱是一大一小重複十分特別
左下圖是中研院1945航照圖,紅線是我假想的視角,中間那條對到總督府的塔樓

通常畫家下筆畫一副畫,除了構圖之外,我覺得圖中所繪的建築物與視角,有一定的意義,而這些畫作並不是憑空想像創作出來的。

以圖中的洋樓來說,主要是雖然是李春生家族的洋樓,但是畫面中的右手邊是美國大使館,而許多當年算是高聳的建築物,在這樣的視角內,有目前林柳新偶戲館的那棟樓、永樂座、陳天來故居。

李春生,從清代在這一地帶就有眾多的土地,也蓋了許多洋樓,地圖上還有標示李家厝,還有李厝街等等,更重要的是這些河岸邊的洋樓、大使館最終的權力終點還是總督府的塔樓。

石川欽一郎在「台灣風光的回想」一書中曾經提及永樂町附近的河邊有水圳、小橋可找到絕佳的作畫題材。這個地方就是這裡,而畫家倪蔣懷也在這邊留下了畫作。

【台北】山田東洋的作品
http://trip.writers.idv.tw/2018/06/blog-post_7.html

觀察山田東洋的作品,他喜歡畫出高樓,除了菊元百貨、北三線路的消防塔之外,在大稻埕的風景,視覺的終點是總督府。蜿蜒的小河,從清末興起的茶葉生意的李春生家族洋樓,我想他應該想不到現在這邊的風景會變成怎麼樣子吧?

*台北,北三線,鐵道部往消防詰所看過去


看起來像是這個
*台北,明治橋,圓山別莊


台灣神社往明治橋方向,有畫入圓山別莊

*淡水郡役所


我覺得在馬偕街往觀音山方向,中央還有沙丘,那棟是否是目前的淡水分局呢?

陳澄波畫同一個地方
http://chenchengpo.dcam.wzu.edu.tw/~chenchengpo/showNews.php?aid=51

*台北孔廟往東看圓山的一個家族的庭園


若背景是圓山的話,最有可能是在孔廟東邊那邊往圓山看過去的視角,若有當時的照片比對的話,才能真正的驗證是這個地方

*還沒有答案



山田東洋畫作來源:張翠容老師

2018/12/17

《陳澄波密碼》



記得看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透過男主角穿越時間到達他最喜愛的1920年代,碰到崇拜的海明威,並且愛上了當時畢卡索的女朋友,但是這位女朋友,卻愛上了1870年印象派畫家活耀的黃金年代。

從不同時代欣賞同樣的畫作,我們真的知道作者原始的想法嗎?

這本小說用現代2010年代,去描述1980年代快要解嚴時期,去解開陳澄波在 1920-1947年所遭遇到在台灣、日本間的身分認同,留日又去上海的生活經驗,以社會主義思考角度來創作,而後來他心中的祖國來台灣後這短暫的時光,在台北畫壇的衝擊,以及二二八發生後,他回家穿上西裝前去跟政府談判。跨越不同政權,解開了陳澄波的思考模式。

而這些都隱藏在畫中,這不是一本小說,是我們這塊土地的歷史,陳澄波使用光線來關懷這塊土地的普羅大眾。

2018/09/05

【台北】橘枳 (Pei-Yi Lin)的展



來看 橘枳 (Pei-Yi Lin)的展,作品實在太多了,看了一陣子,也沒有消化完,她的畫不是靜止的,可以感覺到台灣的改變,尤其是台北,這些畫的細節跟現在的街景就已經有不同了。

2018/06/18

【台北】木柵的畜魂碑



今日散步偶得,看到這些東西,應該對地方的歷史脈絡或是地理紋路無所知悉吧?

只有右下,知道以前是在市場旁邊

2018/06/17

1986年,楊三郎的浮世繪與瓶花


圖片
123
4
圖片1:卡拉瓦喬,《一籃水果》,1597年
圖片2:喜多川歌麿,歌撰戀之部,物思戀,1804左右
圖片3:梵谷,《向日葵》或《花瓶裡的十二朵向日葵》是系列作品之一 ,1888年
圖片4:楊三郎,浮世繪與瓶花,1986年


解說這幅畫,一般人多用色彩表現來說明,但我想從美術史的發展脈絡來看。

快八十歲的楊三郎已經跑遍世界各地,也在各地寫生,以風景畫為主,大概七十歲的時候耳朵聽不到,但色彩的運用也已經出神入化,我想他大概會想到梵谷這個人的作品,梵谷喜歡浮世繪的構圖,多幅畫中也有描繪浮世繪,成為畫中畫。浮世繪版畫在印刷時可以改變多樣的色彩,這也是印象派畫家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卡拉瓦喬的《一籃水果》據說是美術史上的第一幅靜物畫,卡拉瓦喬的一生猶如日本浮世繪中所描述的內容,尤其是卡拉瓦喬人物畫中人與人之間的張力,與浮世繪不某而和,好像在觀看一部劇場表演。

把這三張畫畫在同一個畫布,也說明了美術史這樣的脈絡。

楊三郎的老師的老師,應該算是印象派的畫家們,而印象派的畫家們受到浮世繪的影響很深。但,這些浮世繪的畫師應該也不是無中生有,他們是受到誰的啟發呢?

PS. 我找了超多浮世繪的畫作,但是要完全類似楊三郎畫的這幅,好像不是那麼容易啊!有誰知道他牆上的浮世繪是哪一幅呢?

2018/06/07

【台北】山田東洋的作品

山田東洋,所畫的是現代化高樓建築之外,以金融業、百貨大廈、廣場、公會堂、椰子樹、電線桿,呈現西方都市規劃外,也有些許日式傳統木屋。


圖片
12
34
56

圖片1:google 街景:帝國生命會社舊廈初建於1910年代,原為日本帝國生命保險,朝日生命保險前身,初建時有尖塔,1930年代改建,捨去尖塔。

圖片2:1930年代,菊元百貨

圖片3:山田東洋,台銀裏風景,油畫,1938年,第一回府展西洋畫,應該是黑白出版品翻印

圖片4:1945年航照圖,北邊框為菊元百貨,南邊為帝國生命會社

圖片5:山田東洋,公會堂前,油畫,1936年,第十回台展西洋畫,應該是黑白出版品翻印

圖片6:1945年航照圖,南邊框為菊元百貨


照片下圖取自台展資料庫

這樣的比對,一眼看出畫家俯瞰的企圖,除了拉高的建築之外,許多變形的構圖法,可以凸顯這些房子的屋頂的特色,去拍一樣角度的照片,會感慨天際線雖然長高了,但是十分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