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驚異行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驚異行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08/19

【新北市】編好點點印第二本平溪線,收到第一本印度的文庫本

今天收到了印出來的點點印的成品,質感不錯,字並不會太小,照片的顏色也沒有偏掉,可是整本『書』太小太薄,這是我覺得唯一的缺點,或許以後能夠製作64頁,或印大的文庫本比較好。


點圖進入電子書

《平溪線》鐵道之旅


點點印的實際大小比較,點圖進入電子書

《印度》什麼東西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2008/02/28

【德里】第一眼

前往印度的第一個早晨,一打開旅館的門口,撲鼻而來的牛糞味道,到處飛來飛去的蚊蟲讓我馬上又關上了門。


2007.3.31 來到印度德里的第一眼

然後我拿出了相機猛拍,沒有焦點,沒有主題,只要按下快門就好像完成了旅行的目的。走在街上滿滿的各式各樣的人,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一起生活,此起彼落的喇叭聲就是他們溝通的模式,叭啦叭啦的交談聲,微笑的臉到處可以看到,還有脫光腳ㄚ想要融入這裡生活的西方長期背包客,坐在餐館發呆一整天的觀光客。

印度應該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階級制度的傳統一直到現在還無法打破,人口眾多教育無法普及,語言眾多大家各自表述,而確確實實地這些人同時存在這塊土地上,而且彼此還生活在一起。街道到了晚上變成一個大通鋪,天一亮就變成市集,牛到處亂跑,但主人就是會找到擠牛奶賣錢。

在回台灣的機場,遇到一個剛退伍的台灣背包客,用著流利的英文述說著這一星期的觀察奇蹟,我跟他一樣,心中充滿了問號,是怎樣的政府可以管理這樣多樣的人民,而怎樣的人民可以透過選舉制度選出這樣的政治人物?

【德里】舊城區 Main Bazar 大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601.html

2007/06/05

【齋浦爾】琥珀堡 Amber Fort

琥珀堡是齋蒲爾的重要景點,沿著山脊建立的城牆防止敵人來犯,綿延不斷的防禦城牆偶而會有一些城門開放參觀,到了琥珀堡,一股壯觀的氣勢在眼前。


2007.4.6 (點照片進入相簿有更多照片)

這裡有吉普車或大象載客上城堡,不過看起來只有一小段路,不知道為什麼要花錢上去,沿著樓梯上行,原來是艷陽高照,很熱無遮陽的設施,所以比較難行,路程倒是非常短,半途可以看到吹笛子引蛇出來的藝人。

到了頂端往下望,看到這裡真是一個良好的制高點,一邊是蓋滿房子的山谷,另一邊則是綿延不斷的長牆,每隔幾公尺就有一個哨站,琥珀堡內有伊斯蘭的傳統建築元素會客、公眾大廳,也有涼廊等等,但是重要的是這裡像個迷宮似的,據說若是被敵人攻入,軍隊可以藏在密道內而不被發現,我在裡面亂晃拍照,小小的迷路一下。

琥珀堡之所以稱為琥珀堡,是因為虛什瑪哈勒(Sheesh Mahal)這個宮殿四壁都鑲著琥珀寶石,在黑暗中只要點一隻小小的蠟燭就可以透過寶石的折射而讓整個照的非常漂亮,這裡的建築型態更阿格拉的泰姬陵非常類似。而另一旁的幾何似花園綠意盎然,一點都不像身處沙漠地帶,皇宮裡更有地下水道可以消暑,來訪王公貴族可以馬上去除熱意。難怪城內外需要很多水庫的設施。

1592年此地的王公開始建造琥珀堡,長達125年才完工,18世紀往南11公里遷都齋浦爾後這裡就廢棄,目前有部分還在修復中。可以看到野豬、牛、大象等動物因為受不了酷熱的氣候,整個泡在河水裡。回頭看看多樣的蒙兀兒及卡其哈瓦朝代的精緻建築風,印度真是個什麼都混雜在一起的國家。

2007/06/04

【齋浦爾】風之宮殿

風之宮殿是齋浦爾最著名的景點,整個是紅色的立面,很高很薄。一到了齋浦爾就發現這裡很像沙漠,沙漠之中整個城市都是紅色的建築,而且除了駱駝外,路上還有很多野豬,這是我對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印象。


2007/4/6

齋浦爾的市中心是非常整齊乾淨的平行街道,我想應該是整個皇宮城堡重新規劃的結果,反而是接近火車站、巴士站的區域街道比較像印度風格,歪七扭八的。1876年,當時的番王為了迎接英國王子的到訪,把整個城市漆成粉紅色示好。而這個城市聚集拉賈斯坦省的商人,成為購物天堂。

齋浦爾的主要城區是1728年國王委託孟加拉的建築師規劃,象徵宇宙九大分土的長方形區域,建築風格融合印度廟、蒙兀兒伊斯蘭建築風格及耆那寺廟的特色,而且當時的地下水道系統也是非常先進。主要觀光景點有城市皇宮博物館、天文台、現代美術館、公共花園等。

以上這些知名的景點,我們都沒有去,因為在番王行宮休息太久,到了這些景點都關門了,倒是城牆內有非常多的動物可以合照,駱駝、馬、大象還有樂隊等等,一下嘟嘟車就可以感受到搶生意的力道是來印度最激烈的,但是,我覺得這裡的人應該比德里、瓦拉那西的人還要富裕點。而風之宮殿的周邊有賣不少布料、涼鞋還有設計感的寶石項鍊等等。

風之宮殿是1799年開始興建,主要是宮中的女妃不能讓外人看到自己的容顏,又想要一窺這世界的人來人往,所以站在這些窗戶後面。

2007/05/30

【齋浦爾】番王的行宮旅館

想說旅程的最後一天,就住好點的旅館,所以訂了這家貴族打獵的行宮。從阿格拉坐了快六個小時的火車才到齋浦爾,從熱騰騰的火車跳下來,直奔旅館。


2007.4.5 旅館內的照片翻拍(點相片進入相簿有更多照片)

一進旅館果然就好運氣,因為經理在電話中確認有最低價的房間,但是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沒低價房,於是他給了較好的房間,但用最便宜的價格。我一直很懷疑昨日他根本就沒有紀錄我們的資料,一切都隨隨便便的感覺。

在房間裡吹冷氣真是舒服,然後又在旅館餐廳吃了下午點心及果汁,果然果汁裡面就有蒼蠅,要求換了一杯之後還是一樣,我們很怕頭上包著頭巾的服務員翻臉。在滿是假琥珀的餐廳裡面用餐,四周銀光閃閃,感覺很貴族,是因為齋浦爾此地最有名的皇宮就是琥珀堡吧!

看看旅館四周的擺設,古老的東西特別多,一幅幅的照片述說這個旅館家族的歷史,有英國女王來訪、黛安娜王妃及查爾斯王子的合照,還有貴族狩獵後的照片,一個個頭頂包著頭巾,顯然都是信奉錫克教的打扮。

英國殖民時代的印度為了快速取得政權,曾經大舉的利用討好在地的番王,讓出國營事業的經營權,所以番王貴族的事業很多,本以為這家旅館是因為沒落才把所屬的行宮撥出部分作為旅館的經營,但是我們問了這個經理人,他說老闆正在環遊世界,沒時間回來照顧他的事業。

Bissau Palace 旅館網址
http://www.bissaupalace.com

2007/05/29

【阿格拉】Joney's Place 有台灣味的當地料理

在印度的第三個城市阿格拉,上午中午都是在旅館用餐,晚上實在不知道要去哪裡,同行的朋友出發前有做過功課,走到街上去找這家餐館,對餐館選擇異常小心的我們看到門口本來不敢進去!


2007.4.4

這幾天在印度吃東西,只能挑DK介紹的餐館,經常是特地叫嘟嘟車從觀光點直接坐到餐館,一進去果然都有不少的老外,對於街上的冷飲,實在非常的小心。我們一看到這家餐館沒有客人,門口雖然已經比在瓦拉那西的餐館乾淨了點,可是還是非常的可怕。

老闆看到我們非常猶豫,問我們從哪裡來,當他一知道是台灣來的,馬上拿出台灣人到此一遊的留言本,翻了幾頁都是背包客或自助旅行來此用餐後稱讚的留言,不過會不會拉肚子,我想這些人應該沒有機會留言吧!

老闆非常熱心,不知道為什麼到過韓國一陣子?一個小小的廚房就變出一大堆的食物,而且還具有台灣風味,可能只是不辣而已,或許也是肚子餓,但東西真是好吃!

牆上有他當年當兵的照片、國王的照片,角落有拜印度神祇。臨走前,我在留言板夾了張水瓶子城市旅行的名片。

Joney's Place:Kutta Park, Tajganj, Agra 282 001

2007/05/16

【阿格拉】泰姬陵

這趟旅程最期待的就是到這最美麗的陵寢,清晨從火車上看到河邊霧光後的朦朧建築,然後上午在阿格拉紅堡裡看到沙賈汗晚年眼中的泰姬陵,這希望能快點一探究竟。


2007.4.4

我們等到下午三點多太陽不那麼大才進去,雖然這樣太陽還是很毒辣,走到大門口還沒看到白色的建築,光從前門的紅色城堡看進去,就開始驚嘆,然後一看到白色大理石建築主體,大家都:哇!眼睛睜的大大的。

泰姬陵於1631年開始興建,耗費23年才完工,樣式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亞伊斯蘭教的建築特色,這建築的原料來自亞洲各地,有白色大理石、碧玉、土耳其玉、琉璃、藍寶石等等。鑲崁、浮雕、格子窗、對稱四造型、可蘭經書法等等裝飾元素,讓沒有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教即使只看這些幾何狀百看不厭。

究竟是怎樣的女人有如此的魔力,可以讓國王傾全國的財力來建設陵墓,而且沙賈汗在第二任的波斯妻子過世後也沒有再娶,據說難產而死的泰姬‧瑪哈在死前要國王立下誓言幫她遺留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並且終身不再娶,而國王真的做到了,是非常痴心的一個人。

在這裡待到了黃昏,陽光照到白色大理石瞬間變成了金黃色,突然跳出一個印度阿伯,帶我們到各個角度去拍照,雖然陽光的角度都不錯,但是回來挑照片卻沒有一張可看,不是被樹擋到,就是照不到全景。最後阿伯要價盧比200,我們只給了盧比50。

據傳聞在這座陵墓對河沙賈汗還想建造一座黑色的陵墓與泰姬陵對望,而妹尾河童在窺看印度這本書有把假想圖畫了出來。至今我還經常從衛星空照圖看看這個地方,好像那塊地是有空出來,不過沒有實體建築建在上面。

衛星圖:印度‧阿格拉
http://maps.google.com/maps/ms?ie=UTF8&hl=zh-TW&t=k&om=1&msa=0&msid=102225836468903487186.0000011290615ec9e6dd1

不知道在月光下的泰姬陵又會是怎樣的顏色呢?據說是浪漫的紫色。

2007/05/15

【阿格拉】囚禁父王的紅堡

到阿格拉進入旅館前,本來想住在在紅堡附近,想說進火車站,走路就可以到,後來還是住到泰姬陵的附近,原來那一區是外國人的旅館區,入夜後是管制當地人進出,在此守衛的是大批的軍警人員。

From 印度‧阿格拉
2007.4.4 阿格拉‧紅堡

於是入住旅館後,我們再叫人力車慢慢地又回到火車站附近的紅堡,一到入門口看,以為又回到德里的紅堡,外觀看起來真是一模一樣,裡面有國王接待外賓的公眾大廳,中央有一個寶座,鑲著孔雀裝飾,整個紅堡內大部分是白色大理石的建築。

阿格拉從 1526年蒙兀兒王朝建國以來就是首都,1565年阿克巴大帝擊退敵人所佔領下的碉堡,慢慢地把行政機關建立起來,所以阿格拉紅堡內有一些皇宮,到了第五代沙賈汗才完成堡內所有的建設。

沙賈汗花了很多人力建築這裡,以及亞穆那河對岸的泰姬陵,更想把德里巨大的紅堡建設完成。但是因為生病,兒子又奪權,最後把沙賈汗囚禁在阿格拉紅堡,每日遙望泰姬陵,於1666年過世,與第二任妻子合葬在泰姬陵。

蒙兀兒王朝國王列表
o 巴卑爾 Bâbur(1526年-1530年)
o 胡馬雍 Humâyûn(1530年-1556年)
o 阿克巴 Akbar(1556年-1605年)
o 賈漢吉爾 Jahângîr(1605年-1627年)
o 沙賈汗 Shâh Jahân(1627年-1658年)
o 奧朗則布 Aurangzeb(1658年-1707年)


來觀光的伊斯蘭教徒‧未婚女生要全身包起來

【德里】沙賈汗國王的鎖@紅堡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09.html

2007/05/13

【阿格拉】瓦拉那西來的夜車

從瓦拉那西開出的火車,一天一班次,經過阿格拉、齋普爾等,終點應該是孟買(還要查證),計算瓦拉那西到阿格拉的直線距離不過500多公里,居然要開到14個小時的火車,真是有點不可思議!一趟車到達終點就要花三天的時間。


2007.4.4 火車內外的幾個景

體驗過後才知道,印度的鐵路非常的複雜,光是鐵軌的規格就有三種,所以同一種規格的火車就是要等會車才能繼續走,等來等去時間就被等掉了。據說會造成規格不統一的原因就是當時印度統一的時候必須要靠地方的番王的支持,而在地的番王經營很多國營事業,鐵路就是一項很大的利益,導致這些規格無法統一。

既然有不同寬度的鐵軌,也據說在阿格拉的火車站有大鐵軌內有小鐵軌的現象,可是我們觀察了老半天,實在沒有找到這個有趣的景象。

火車內的臥舖是六個人面面相坐兩排椅子,最上層已經有一層床,要睡覺的時候靠背往上拉,用鐵鍊拴住後一排就變成三層可以睡的床,而兩排就可以容納六個人睡覺了。至於另一側靠窗是兩個人的座位,要睡覺的時候上下有兩層供兩個人就寢。頂頭有三個電風扇服務一個區域的八個人。

即使是很大的空間,我的腳還是在晚上踢到不少來來往往販賣食物的人,其中比較可怕的是還有荷槍實彈高大的軍人。

2007/05/12

【阿格拉】第一印象--河邊的晒衣場

從瓦拉那西睡了一晚的火車,清晨,印入眼簾的第一幕就是這河邊的晒衣場。七點多,婦人已經在河邊洗好了衣服,霧氣中的亞穆那河隱隱約約看見美麗的泰姬陵,能在這樣優美的建築旁開始一天,不知道是不是種幸福?


2007.4.4 亞穆那河邊的晒衣場

坐長程的火車並不是第一次,兩年多前到日本北海道坐曙光號,雖然日本的火車比較乾淨高級,但是印度的火車比較寬敞,雖然我們沒有買空調臥舖,但印度的夜晚還蠻冷的,冷風從窗邊吹近來,並不覺得熱,睡眼惺忪看著橙色的太陽跳出地平線,然後又看到美麗的泰姬陵,所有的疲累都消失了。

從瓦拉那西出發的火車非常的準時開出,可是到了阿格拉已經誤點兩個小時,所有人幾乎都站起來看這個美麗的城市,本以為只有觀光客會很興奮,但似乎火車上所有人都充滿了笑容。

阿格拉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整個城市都是莫臥兒建築形式,融合波斯及印度傳統特色,有清真寺及陵墓,地基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四角豎立對稱的尖塔,十六、七世紀非常繁榮興盛。

維基百科--阿格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8%BF%E6%A0%BC%E6%8B%89&variant=zh-tw

2007/05/11

【瓦拉那西】印度廟@貝拿勒斯大學


2007.4.3 印度廟

只知道瓦拉那西的南部有所大學,是1917年建,也不知道這所大學有什麼特色,於是只是去兜風的感覺。

到了大學裡面,發現裡面的建築一模一樣,一個學院有一棟建築,從衛星圖看下去,整齊的要命,校園內綠蔭扶疏,真不像是在印度的感覺,沒有擁擠的街道,沒有牛在路上走來走去,只有一些騎機車的大學生,還有一些嘟嘟車,最後司機放我們在一座印度廟前給我們參觀。

在新毗濕瓦那特廟前,看到一群群的學生坐在草地,圍著圓圈圈在討論,來寺廟拜拜的人也不少,寺廟前有些小吃店,有些學生在此吃飯。據說這個寺廟是當地的一個大財主捐獻的,這裡沒有階級及種姓制度,每個人都可以來朝聖。

寺廟從外面看起來很新,就像是去年才建好的感覺。大學裡面還有美術館,不過我們沒有力氣去參觀了。

http://www.bhu.ac.in/

2007/05/09

【瓦拉那西】沙爾那特--佛教的梵蒂岡


2007.4.3 佛陀對弟子說法之地

來到這個地方,發現有各國來此地建的佛教寺廟,其實寺廟都很新,有的要收費,有的是進去會想盡辦法要觀光客捐錢,第一個參觀的是日本寺廟,四璧畫上佛陀從出生到悟道的一些故事。

日本寺廟是新建的,裡面有金身初轉法的佛陀像,壁畫很細膩,是日本畫家野生司香雪的作品,雖然沒有歐洲文藝復興的那種華麗風格,可是簡單易懂的線條,一下子就明瞭是在講那一段的故事。

好不容易找到佛陀在菩提樹下修行的地方,四周有台灣人去捐贈的一些經文,也有佛陀與五位弟子的人像,或許我沒有皈依佛門,所以一定感動也沒有,就好像到了台灣某處的觀光佛寺一樣的感覺,也或許是中午大太陽,沒有細看之故。這裡真的養了一些鹿,有人在賣動物的食物給觀光客餵食,還有些動物關在籠子給遊客欣賞,佛陀在世一定不會這樣搞的。

不過到了博物館裡面還蠻有看頭的,不少的佛像遺跡從這裡的遺跡挖了出來,年代久遠,而且雕工精細,這裡曾經被伊斯蘭教徒入侵,佛教的建築受到破獲,被英國人挖了出來,才有現在這片遺址,這裡最壯觀的算是西元五世紀建的達美克佛塔,塔身有刻上一些古老的圖案。

沙爾那特是音譯,大部分人稱為鹿野苑,佛陀在這裡剃度了五個弟子,也有了四聖諦(法),開始了佛釋尊,這三寶合稱為佛、法、僧。而鹿野苑那時一片荒野,有很多動物,孔雀、鱷魚、野鹿等,所以才有這個地名的出現。

幾個印度人一直尾隨我們要賣佛陀的小雕像,還偷偷摸摸地樣子,遇上了不是佛教徒,對小佛像沒有什麼感覺,算他們倒楣吧!

2007/05/07

【印度】《妹尾河童的窺看印度》



1985年,妹尾河童55歲,出版了這本書。2007年,水瓶子37歲,要去看看這本書中的世界。

從印度回來一個月了,我忘不了那段旅程,雖然只是短短的八日,也沒有到過多少個城市,每個城市的景點也都沒有走透透,光在街頭上走,那裡的人事物映入眼簾就讓我吸收不了。

在印度移動的時間佔了很長的時間,由於各城市之間的距離遙遠,自助旅行多是做火車,記得搭夜車前我們隔壁坐了一個喜歡跟我們哈拉的印度阿伯,實在是聽不太懂他的英文,我只好拿出這本書上的圖畫跟他講,又拿出紙筆,本來想說這樣溝通應該沒問題了,沒想到那阿伯不會寫英文,只會用講的,這就是英國人殖民的印度。也真的還好有這本書巨細靡遺的畫圖法,可以跟別人講我們到過了哪些地方。

妹尾河童這本書的封面就寫著:『印度的面貌是什麼?你問一百個人會得到一百種說法。但就算把它們都加起來,也不能說那就是印度的全貌。這就是印度有意思的地方。』回想在印度遇上了幾個人,司機、旅店老闆、服務人員等等,如今回想真的沒有一個良好的歸類方式,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妹尾河童第一次造訪印度是1978年,原先以為這本三十年前的資訊會有很大的變化,沒想到令我震驚的是完全沒有變化,在瓦拉那西的牆壁上聞道一股糞便的味道,我就知道是要作燃料的加工方式;在深夜的街上躺滿了流浪漢在睡覺,因為之前看過了這本書,也讓我不意外。

造訪巴黎的時候,對於巴黎人的作風不可思議,就用一句話說:這就是巴黎,但是印度會讓我更無法解釋,那就說一句:這就是印度吧!

2007/04/20

【瓦拉那西】濕婆神的黃金神殿


2007.4.2 印度‧瓦拉那西‧寺廟上的猴子

來到瓦拉那西,就感覺到一股神祕的宗教氣氛,街上人潮洶湧,進入各種廟宇無不謙誠敬拜,在街上看到各種儀式,或是敲鐘、點火、叫喊等等,其實蠻像台灣一些廟會的宗教活動,不敢貿然拍照。

這兩天在舊街道上走,總會遇到一處軍警人員荷槍實彈的地方,進入還要經過金屬探測門,鞋子脫掉經過搜身才能進入。觀光客要從另一側進入,看到明明是印度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圓頂,原來印度廟黃金寺院緊鄰著清真寺,觀光客是從清真寺進入,所有的東西都要存放在置物櫃。

進入黃金寺院時,要脫鞋放置門口,一進入後就好像進入電影的異教徒任人宰割的感覺。有長者特別帶領觀光客介紹每一站,當然所有儀式之後都要捐錢,還好我甚麼東西都沒有帶進來,包括錢,他們也拿我沒辦法,我只記得先看了800公斤的金箔屋頂,摸了一個神像的腳,然後拜了林迦還有眼鏡蛇,他們在我兩眉間塗了顏料,最後一站很多人在那邊參拜叫喊,我不敢進入,就跑了出來,真是很好玩的經驗。

黃金寺廟最早建於5世紀,12世紀時受到伊斯蘭教徒破壞,後被改為清真寺,目前這個寺廟是1776年重建,這裡供奉的是濕婆神,寺廟外有口神聖的井,據說喝了井水可以得到智慧。

在德里看到很多聖牛在街上行走並不奇怪,但在瓦拉那西看到猴子到處亂跳,寺廟是他們的棲身之處。早上在屋頂拍照,看猴子頑皮的玩吊床翻倒椅子,我不小心被三隻猴子圍攻,幸好撿起地上的礦泉水對準其中一隻丟過去,其他的猴子才害怕的跑掉。

2007/04/18

【瓦拉那西】PUJA 旅館及明信片簽到處


2007.4.2 PUJA 旅館‧公告欄的旅客留言

我們第一天住在 GANPATI,第二天搬到了這附近最高的旅館 PUJA,頂樓是餐廳,內有旅客綜合服務櫃台代訂各種交通票務,還可以再爬上頂樓欣賞這個恆河邊的風光。

這家旅館是家族企業,老闆很熱情很會做生意,在這裡的手下似乎都很努力的工作,非常吃苦耐勞的樣子,老闆的叔叔負責樓下櫃台的收錢工作,他不在誰也不能收錢 Checkin 或是 Checkout,而老闆就負責所以的分派工作事宜。老闆的弟弟(我想應該是)也很熱情,我們在餐廳吃飯喝飲料,算錢經常算錯。最後一天黃昏,就要搭火車離開此地到阿格拉了,我把所有列印好的明信片拿給他,希望他幫我寄,他說可以吩咐下屬幫我跑腿,只要給些小費就好,我實在不知道郵資多少,他也不確認,而我也怕少給了就不幫我寄,於是多拿了點錢出來,老闆的弟弟眼睛一亮就親自跑郵局了。

沒想到不到半小時他就從郵局回來,手指沾滿了貼郵票的痕跡,很高興的一直喊我是朋友,拿名片給我,說著若我朋友去可以住在那邊會算便宜點。整體來看, PUJA 旅館算是一個小世界,最有特色的是可以登高望遠,晚上還會在頂樓舉辦音樂 Party 或是心靈分享的進修課程等,整體服務算是不錯的旅館。

PUJA email: PUJAGUESTHOUSE@HOTMAIL.COM

這次寄發的明信片是嘗試列印出自己拍的照片,寄發的不多,就請收到明信片的朋友來此簽到一下,PUJA!

2007/04/17

【瓦拉那西】恆河上的輪迴與永恆


2007.4.1 印度‧瓦拉那西‧GANPATI旅館

去印度一定要造訪的城市就是瓦拉那西,出發前看了一些日本人畫的印度漫畫,很多一輩子庸庸碌碌的日本上班族,無不把所有生命的出口放在這條聖河上。

果然一到達這裡,跟書上描寫的一模一樣,永無止境一場又一場的祭典,印度十億人口一輩子都會來的聖地,恆河上坐船遊河的觀光客反而是少數,由於瓦拉那西的舊城區街道狹小,像迷宮一樣,很多觀光團搭著巴士下車,經過瑪尼卡尼卡聖壇後上船遊河一個小時,經過火葬場看看夕陽或是日出,然後打道回府,這樣的體驗實在太少。

我們選擇了在此兩天兩夜,住在恆河邊,走在狹小的街道,若撇開環境衛生不管,還真像威尼斯的小巷弄,而威尼斯在西元 1347年發生過鼠疫,若我想想這裡還比較好呢!巷弄中聖牛走來走去,隨處拉的糞便可以作為燃料,所以有專門的人把牛糞貼在牆上曬乾,隨處行走的羊也很多,然後在房子間跳來跳去的猴子更是數不清,巷弄間還有機車、自行車跑來跑去,行人要十分注意。

若是登上恆河邊的高樓,眺望的世界大大的不同,這邊的天氣炎熱,當地人似乎習慣在屋頂上睡覺(或者房間不夠?),天亮了太陽高照,人們紛紛起來工作,刷牙梳洗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有婦女在屋頂藉由太陽的熱度來烤餅......。傍晚,小朋友除了在巷弄間玩耍外,也在屋頂上跑來跑去,從這間頂樓跳到另外一間頂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時光。

在恆河邊的修行者利用河水梳洗,這條河可以就是修行著的一切。觀光客來了,賣紀念品的貨船靠上觀光客的船叫賣,許多小朋友拿著光明燈或是花朵,或者是船開到了火葬場附近,會有人上船希望你捐錢給火葬場買木材(或許是騙子?),沿著河岸大大小小的祭壇,日日夜夜不停的儀式中,恆河的一切好似人聲的輪迴,而這千年不變的生活,就是永恆吧!


2007.4.2 印度‧瓦拉那西‧瑪尼卡尼卡聖壇

玄奘大師來到瓦拉那西恆河時,玄奘寫道:穀稼豐盛、花木扶疏,都城裏樓閣櫛比,居人殷盛、富商巨賈雲集,人民溫恭好學,大多崇信大自在天(濕婆神)。玄奘見到全身塗灰、髮髻糾結的濕婆派苦行者,與耆那教天衣派(教徒以天為衣全身赤裸)的「露形外道」,都在此精勤苦行。
--大唐西域記

在瓦拉那西的第一天,這一切還是叫我驚奇,看過了日夜的景色,本以為今天是假日才有那麼多的印度觀光客前來。隔日,瓦拉那西居然塞滿了更多的人。這個魅力來自於恆河突然轉彎往北流嗎?

2007/04/15

【德里】胡瑪雍陵墓


2007.4.1 印度‧德里‧胡瑪雍陵墓

胡瑪雍是蒙兀兒王朝的第二任國王(1508-1556),這個陵墓是他身亡9年後,他的妻子於1565年下令興建。

來到印度的第二天,看到這個巨大的陵墓,第一個進入的是國王理髮師的陵墓,這個規模就嚇死人了,沿著樓梯往上爬,看到工人在維修,維修的態度跟品質實在是令人擔心,隨便用著鐵鎚釘子就隨便亂敲。

從門口進入胡瑪雍陵墓的正殿,看到了孔雀從高處飛翔而下,老鷹在天空盤旋,鴿子在屋頂上休憩,我想這是所有伊斯蘭建築附近都會看到的景象。混合紅色沙岩還有黑白大理石的陵墓,據說是阿格拉泰姬陵的範本,由於胡瑪雍的妻子是波斯人,所以這裡的幾何圖案注入了許多波斯的元素,所有元素都是正方形、六邊形或是八邊形的幾何造型不斷的重複,陵墓裡面有點像迷宮,每邊的圖案都不相同,簡單而不華麗。

在回教建築中,完全沒有雕刻而成,這與印度建築大異其趣。這些建築物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們周圍環繞著庭院,依規律地重複而變化出來的幾何圖形所規劃而成。五顏六色的廣闊空地與沙面通道以棕梠樹區隔,在它們之間,大型的長方形水池依照當時的時刻與光線的變化,而映照出不動的建築物與飄過天際的雲朵的不同風貌。

--《在印度的微光中》歐塔維歐‧帕茲

胡瑪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寢宮正中,整個陵墓給人一種威嚴宏偉而又端莊明麗的感覺,與伊斯蘭陵墓陰森灰暗的風格不同,這裡的伊斯蘭教簡樸的建築和印度教建築的繁華巧妙的融合。

2007/04/13

【德里】Janpath 購物街


2007.3.31 印度‧德里‧康諾特圓環 Janpath 購物街

到印度來,很難不被色彩鮮豔的沙麗、袋子、涼鞋等便宜商品所吸引。

其實說起來便宜,開價可不便宜,通常殺價之後都是五折價位成交,要是買了一堆挑了老半天,一陣頭昏腦脹的砍殺之後,回家計算,並不是很便宜。遇上兩個香港客,可能是跑單幫的,快速挑完,快速殺價,一點都不手軟,看到老闆堅持不賣,她們或許已經知道底價了,也不再囉說,我在旁邊站了半小時,看她們拿了一堆商品走了,不消五分鐘。

印度的商店大部分過午之後才開店,未開店前的購物街冷冷清清,但是傍晚的人潮眾多,賣明信片、擦皮鞋、賣笛子、鼓、各式精品還有擦皮鞋的,我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這些人非常敬業的,只要我經過一次,就會來問要不要買他們的商品,絲毫不放過可能販售的機會。

老實講,我還是不太了解為什麼出國要花很多時間殺價,然後買一大堆未來不會用的東西回家。

2007/04/12

【德里】迦瑪清真寺


2007.3.31 印度‧德里‧迦瑪清真寺

在清真寺門口看到一些不禮貌的小朋友來要東西,他們以為是跟我們玩,但其實是惹我們生氣的,這種狀況我通常是離開。

但我看到另一個小朋友用手抓著塑膠袋裡的剩菜剩飯湯汁來吃,或許這些是在她旁邊的母親從垃圾桶裡撿出來的食物,在這神聖的伊斯蘭教寺廟旁,在印度這個地方是極度的諷刺,但這裡的人就是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安然的生活。

進入清真寺要拖鞋進入,女性朋友要不能露肩露腿,若是不合格,寺方會給沙麗包起來,帶相機進入要收200盧比,但是進入不用門票。進入後中央有個大水塘提供給前來參拜的教徒洗腳洗手用,我們到了裡面去坐,感受沒有偶像崇拜的寧靜,伊斯蘭教只用原文的經典,所以深入這個宗教,必須要看得懂阿拉伯文,才能深入學習古蘭經等經典的教義。

伊斯蘭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6%AF%E5%85%B0%E6%95%99

蒙兀兒王朝第五代沙賈汗 1644-1658 年間建造的,1657 年沙賈汗得重病,被兒子囚禁在阿格拉的紅堡,1666年死亡,我想他在德里的建設是無緣享受的。

2007/04/11

【德里】書街人潮


2007.3.31 印度‧德里‧Nai Sarak Marg 書街
(點照片進入相簿看更多精彩照片)

從紅堡走到迦瑪清真寺,雖然不遠,可是大中午,街頭上都是人,還經過一處廢墟,塵土飛揚,短短八百公尺走了半小時,到達後才發現中午休息,要下午一點半之後才開放,我們意外的掉落到最熱鬧的書街。

小小的街道上一樣是人力車、機車跑來跑去,人潮也非常多,喇叭聲更是不絕於耳,我想這已經是印度各地的特色。但是走在這裡東閃西閃,竟然少了一些尊榮的感覺,因為這裡的店賣書的是給當地人的,少了『你是我的朋友,所以這裡的東西非常超級便宜!』的冠用語,倒是我想看看到底有甚麼書我可以買回去。

不過,這裡的書店好像不讓人逛的,而是要請老闆拿給你的。看著每家書店前面排滿了客人,搞不清楚他們是不是要買剛上市的熱門小說嗎?例如哈利波特之類的,看起來不像。根據書店的告示牌,我想應該是學生要買教課書吧!很多父母帶著書單來排隊,倒不像是學生自己來買的樣子。

我在書店門口看到不少二手的電腦圖書,有 JAVA、Oracle、HTML 之類的,看起來這幾年印度的軟體工業應該是熱門的行業才對,而醫學、生物科技也是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