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4

【亞爾薩斯】大教堂前的歌手


2005/5/27 史特拉斯堡

黃昏,我們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街上亂逛,聽到大教堂那邊傳來非常嘹喨的女聲。

「哇!」我說:「這女的中氣好足!」

奔過去一看,是個男人,他彈著一種類似曼陀林的樂器,旁邊那吹長笛的女子赤著腳,腳上有刺青,左手無名指上帶著和男人一模一樣的戒指。

不過站得比較遠的觀眾可沒我看得清楚,我聽到有人在議論,有人在竊笑。

那男人唱完一曲,拿起腳邊的葡萄酒杯啜一口,觀眾都拍拍手,一個小孩子跑上去在他們跟前的小罐子裡投了錢。

男人說:「剛才這首是十三世紀在卡塔盧尼亞(catalogne)地區非常流行的民謠,」(嗯,是一般正常的男聲,有一點點尖,不過還好)有人在笑,於是他聲音又驟然降了兩個八度,說:「接下來我再為大家唱一支《我們不能》(Ne qu’on porroit)。」

然後又是極清越的女中音。

我們聽他唱了兩首之後走開,過了三條街還能聽見他的歌聲在大教堂的塔頂上盤旋。我想起古書上有用「響遏行雲」來形容歌聲的,也許就是這個樣子。


《Ne qu’on porroit》,演唱/豎琴:Carol Lloyd Wood

今天下午在聽這張Carol Wood的《The Chaucer Songbook》時,這一首的曲調讓我不禁想起史堡大教堂前那對街頭歌手的演唱。我除了隱約記得他唱了一條卡塔盧尼亞的民謠之外,其實不太記得他後來唱的什麼歌。姑且就當是這首吧!不過他的聲音還要嘹喨許多。


曼陀林樂手,大教堂喀邁則客棧(maison Kammerzell)側牆面上的木雕。喀邁則客棧是史特拉斯堡最古老的民房,建於一四二七年,整座屋子的包著冨麗非凡的木雕牆面。客棧今設有美食餐廳和三星旅館。連結網頁沒有英文版,按主頁左邊菜單最下面的「visites virtuelle」選項,可以一窺客棧內貌。

http://notesdebussy.blogspot.com/

2005/11/23

【金門】瓊林蔡氏宗祠@懷舊之旅


2005/8/9 16:00 瓊林

瓊林在金門的中央偏北的地方,由於戰略位置重要,整個村鎮的底下有很長很長的地下通道。而蔡氏宗祠在這裡列為二級古蹟,來此觀光的人不可錯過。

記憶中的這些家廟,一直都在修復中,今年盛夏回去看,只有一座有圍起來進行修復工程,除了最大的蔡氏宗祠可以進去一探一二之外(不知道是不是我偷偷跑進去的?),其餘的都大門深鎖,一進去看到很多扁額,有進士、文魁、振威將軍、外翰等等,其中進士的牌子還真多,不知是我看了太多閩南建築麻痺了,還是這裡真的很樸素,除了匾額,沒有多餘的東西,建築樣式就是古厝,大同小異。

蔡氏家廟,重建於清乾隆35年(1770),由第19世蔡克魁主事,1934年、1984年也曾經修復過,這裡是標準的二進式建築,三川門、天井、翼廊、正殿,形式簡單備全,祠堂內部顯得靈活流暢。這裡的樑架以抬樑式為主,井然有序。相傳這座家廟蓋在牡丹穴上面,風水很好。

距離蔡氏家廟不遠有另一座十一世宗祠,在瓊林七座宗祠中,比較晚蓋好的,建築於清道光20年(1840),為蔡蔚亭獨立捐建,因為他經商致富,所以這裡的建材規模也比其他家祠來的講究,是座三進的古建築。

所有金門的廟宇宗祠,在飛簷燕尾上都置有离虎泥塑,很抽象簡單的圖像,全金門都一模一樣,不得不多看一眼,但近年新建或修復的廟宇就不一定有這個東西了。

2005/11/22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歌劇院前的電車


2005/7/30 布拉提斯拉瓦歌劇院

輕軌電車在歐洲國家並不算少見,在首都布拉提斯拉瓦亦然。

電車正好經過國家歌劇院,七、八月公休,並沒有演出,打壞了原本要進去聽場歌劇裝氣質的計畫。

不過沒關係,這個計畫後來在維也納實現了。小巧的電車緩慢的在街道舖設的軌條上運行,坐在上面欣賞城市風景,不疾不徐,只是換個角度,電車也成為城市引人注目的一景。

滿天拉出的電車線,為城市劃出了邊境,沒有電車線的地方,應該就是所謂的郊區吧!

歌劇院在哪裡?看衛星圖

2005/11/21

【斯洛伐克】巴爾代約夫(Bardejov)博物館


2005/8

莫內不知道有沒有來過這個小鎮?

我在東部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小鎮巴爾代約夫(Bardejov)廣場中央的博物館,透過玻璃朝窗外看去,舊建築就像幅渾然天成的印象派畫作,雖然是陰時有雨的天氣,光線與形體還是隨著角度不同,而有著差異性的變化。

我像個發現新玩具的小孩,捨棄滿室的珍貴文物,獨欣賞這驚鴻一瞥。

斯洛伐克的華麗探索

2005/11/20

【台北】官邸藝文沙龍


2005/11/5 13:30 前台北市長官邸

台北市長官邸位於徐州路46號,就在台大社會學系(以前為台大法學院)的對面。

建於1940年(日本昭和15年)的市長官邸,根據學者李乾朗研究,基地800坪,建地300的市長官邸,日治時代應是作為州知事或廳知事的官舍所用,台灣光復後則成了台北市長的官邸。1996年元旦首度開放供外界市民參觀,之後便開始重新整修打造出一個北市藝文中心,並於1998年10月23日重新開放,名稱沿用「市長官邸」加上「藝文沙龍」,成為「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這裡一進去花木扶疏,陽光從綠蔭灑下來,木頭漆成黑色的木造建築,一進門就是餐廳加上咖啡廳,旁邊賣一些藝術書籍,而門口的另一間小房間就作為藝術展覽的用途,後面還有一間可做小型會議室及講座的和式講堂。

當天去閒逛,展出的是一個五歲小孩的畫作,在門口招呼的是他的外婆,他的作品構圖及色彩都很平衡,很有焦點,可能從小就是藝術家族的薰陶下自然養成的。

回到家我看著小水瓶也很專心的畫著他的恐龍,顏色塗的五顏繽紛,我想我應該不會給他那麼大的壓力去學畫畫,只要他玩的高興就好了!

2005/11/19

【紐約】河濱公園的《電子情書》


2005/3/15 16:30 曼哈頓河濱公園

最近的天氣變涼但太陽依然很大,讓我想起春天的時候去紐約的河濱公園,那是我看了好多次的電影--電子情書,最後的拍攝背景,讓我對這個地方充滿了浪漫的奇想。

1873年起,由奧姆斯德設計的河濱公園沿著曼哈頓的哈德遜河從72至153街,是繼中央公園的大片綠地後的另一大片綠地,整個公園橫跨的80個街區,也覆蓋了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廢棄鐵軌,在72街到86街可以在河邊散步,而79街附近還有一座小型的海上樂園。

三月的天氣風還是很大,樹上的綠葉還沒有冒出來,太陽雖然很大,運動的人不多,許多流浪漢還是佔據著地下通道向路過的觀光客伸手要錢,看似一個人來觀光的亞裔女孩不敢走過這裡,只能繞道而行。旁邊是9A高速公路,所以車聲隆隆作響,連帶著空氣不怎麼好。

我坐在公園的板凳上享受午後的陽光,卻也記不起那段浪漫的劇情。

河濱公園的空照圖,點這裡

2005/11/18

【斯洛伐克】藍色教堂


2005/7/31 聖伊利莎白(Saint Elisabeth)教堂

在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大部分商店尚未開啟的星期天,我來到被稱為「藍色教堂」的聖伊利莎白(Saint Elisabeth)教堂。

原本抱著觀光客的心情來此一遊,正好碰到下一場禮拜即將開始,我不信教,但被悠揚的管風琴和唱聖歌的聲音所吸引,沒想到一進去就將近一小時,幾乎成了作禮拜的民眾。

耳邊聽的加上教徒們虔誠柔和的表情,讓我霎時覺得人間和平,天堂近了!竟有種莫以名狀的感動。

斯洛伐克是什麼時候脫離捷克共和國獨立的?看這裡

2005/11/17

【斯洛伐克】Cicmany小鎮


2005/8/1 Cicmany小鎮

到達Cicmany小鎮,已是傍晚六點多。

來七月的歐洲,好處是每天可以玩到九點多才打烊,因此我們抵達時,雖然天空有些陰霾,但還是亮的。

這裡的房屋都是木造的建築,也由於這裡有著編織上的悠久傳統歷史,於是當地居民便把自豪的編織圖案毫不保留的畫在自家的房舍上,竟也成了一大特色。

真好!自家的外牆就是一張大畫布,這是多少人小時後的夢想啊!

斯洛伐克在哪裡?看地圖

2005/11/16

【斯洛伐克】斯皮什(Spissky)城堡


2005/8/2 斯皮什(Spissky)城堡

這座座落在海拔600公尺獨立小山丘的斯皮什(Spissky)城堡,彷彿遺世的孤獨著。

但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它其實並不像外表的那般蒼涼,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見證並緬懷中世紀的過往。頹頃的古堡裡,有著兩位少女吹奏著長笛自娛娛人,也等待識樂者的打賞,聲音迴蕩在空間裡,硬是有著劇場般的效果。

到外面一看,不得了,歐洲夏天的花兒也被喚醒,點綴藍天古堡,就是一幅好看的圖畫。

斯洛伐克有哪些世界遺產?答案

2005/11/15

【地球】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統計二@串聯之旅



發起這個收集最喜歡的100個城市的活動,雖然參加的人不多,可是我整理這個資料起來還蠻累人的。要達成目標還有段距離!若想要繼續書寫的人,只要在你部落格加上這個HTML碼,google 的 blogsearch 就可以找到你的文章,我就可以加入統計:

<a href="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5/10/blog-post_22.html">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a>
三個你最喜歡的城市

希望能有更多人來參加票選最值得去的城市。有些人有在留言版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三個城市,我並沒有加入統計,要在部落格才能算數,希望大家共襄盛舉。

法國巴黎:水瓶子、阿貝、阿鏗、小芙、mariechu
捷克布拉格:小熊維尼、小芙、mariechu、海豚飛
台灣台北:水瓶子、米可、alannlin
美國舊金山:阿貝、阿鏗、kira
美國紐約:水瓶子、阿鏗
美國波士頓:藏風、天使蛋捲
義大利威尼斯:阿鏗、mariechu
土耳其伊斯坦堡:阿鏗、海豚飛
西班牙巴塞隆納:阿鏗、天使蛋捲
英國劍橋:藏風
瑞士琉森:阿貝
德國慕尼黑:漫遊
德國科赫姆:漫遊
奧地利薩爾斯堡:漫遊
瑞士策馬特:kira
加拿大魁北克:小熊維尼
美國聖奧古斯丁:alannlin
日本白川:小熊維尼
日本東京:米可
日本京都:海豚飛
中國香港:kira
中國拉薩:天使蛋捲
台灣竹山:米可
台灣高雄:shishimu
台灣台南:shishimu
台灣台東:shishimu
台灣宜蘭:藏風

參加部落格表列:



發起統計一統計二統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