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6

【鹿港】首富日茂行

我一直以為小時後有去過鹿港玩,沒想到這次去,發現還真是好玩,我想應該是記憶錯誤,完全沒有到過這個廟宇很多的古城。


2007.10.20

而我當然不能光到人多的地方去看,看到了縣定古蹟日茂行,就隨著指標走了過來,日茂行剛重修完成,完全變成很新的模樣,一點都嗅不出古蹟的痕跡,不過建材的選用看起來都是木頭,圖上鮮豔的藍色,部分柱子是紅色,還有金漆在重要雕刻圖騰上表現。屋裡有一些人在聊天,我不好意思進去觀看。

據傳聞日茂行位置是蝦穴,最怕見紅,後人把屋前廣場的旗桿漆上紅色,導致後代沒落。

日茂行屋以前就是一個小碼頭,創始人林振嵩在清代乾隆就從泉州來台經商,成立『日茂行』,十分熱心公益,我在附近廟宇就有發現有『林日茂』捐助香油錢的記錄。日茂行是當時鹿港八郊之首,一直到了道光年間河道淤積,才逐漸沒落。

我在廣場上亂晃,雖然四周已經建起房屋,但看著許多旗桿,仍可想見當年盛況。

2007/10/25

【倫敦】老赤夏乳酪酒吧與約翰生博士之屋

這兩個地方因為距離很近,而約翰生博士與『乳酪』的關係,讓酒吧成為文人最喜歡去的地方。


2007.9.16 約翰生博士之屋

約翰生博士最有名的是寫作了第一部權威性的英文字典,1755年出版,也是在這裡的閣樓完成,1748-1759年他住在這裡,這裡周遭都已經是新大樓,只留下這幾間老房子,好像夾在大樓中,陽光照不下來好像在台北的防火巷內,可是這裡整理得很乾淨,走幾步路就會有一些公共雕塑與椅子,可以坐下來休息,享受新舊建築內的休閒風情。

http://www.drjohnsonshouse.org/


2007.9.16 老赤夏乳酪酒吧

這是 1666年倫敦大火後重建的建築,看著很舊很古老的玻璃,還有這家店在各個年代的皇室國王的列表,1952年後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繼任後,就一直沒有更新了。而維多利亞女王就任的時間也很長,從1837年到1901年。

常來此地的文人有狄更斯與馬克吐溫,我會想像當時這個酒吧是不是都要賠錢讓這些文人來此聊天,後來這些文人成名後再來此地花錢買醉?這個酒吧裡面的擺設還是18世紀時的模樣。

2007/10/24

【倫敦】聖布萊茲教堂

昨日寫到艦隊街的報業聚集地,就不能漏掉這座教堂,有座很高的八角形高塔,好像蛋糕一樣的造型,在小巷內顯得特別。


2007.9.16

因為接近報業中心,所以這座教堂成為過世記者的追思場所,1703年建起的高塔在二次大戰1940年被炸毀。據說內部有個羅馬地道,不過因為很多人在裡面做禮拜,還有餐會的樣子,我實在不好意思跑進去參觀。

我在教堂外面的空地走來走去,竟然發現踩在很多刻有紀念性文字的墓碑上,或許遺骨就埋在底下,而石板上的文字已經被風化的模糊不清。

2007/10/23

【倫敦】皇家法庭及艦隊街(Fleet)報業

我在艦隊街附近來回走來走去,很多小景點,可是都在小巷弄間,其實不是很好找到。


2007.9.16 皇家法庭

以前在國際新聞經常看到上面這張照片的背景,也看到精緻的大時鐘。皇家法庭主要是處理民事,名人離婚的案件就是在這裡宣判,這座巨大的歌德式尖塔建築,開始於1882年,據說裡面有長5.6公里的走廊,假日沒開放,於是我也沒法進入。


2007.9.16 聖殿紀念碑

這個大怪物在馬路中間,也在皇家法庭的旁邊,1880 年建立,是倫敦古城西堤區(City of London)西邊的入口,這個怪獸的圖騰好像在電影《出神入化》中有被拿來用過,是從小接觸到福爾摩斯的第一部電影。這個怪獸的基座四周也有鍍金美麗的浮雕。


2007.9.16 艦隊街上聖丹斯頓教堂

這附近有一座教堂以及一座門堂。聖克雷門堂是1680年由丹麥人的後裔所建,現在在馬路的中間,我經過的時候裡面放出巨大的音樂聲,好像是要跳舞的音樂,星期日做禮拜的形式還真是奇怪,後來查詢過原來是英國的童謠的曲調。周邊有一些政治家名人的雕像。

聖丹斯頓教堂有不少人前來禮拜,建於1829-1833年間,倫敦的教堂似乎都是歌德尖塔式,門口有堆年輕人在此等待,好像有不少年輕的夫婦,或者是男女朋友。這座教堂外有個巨人之鐘的裝飾物,非常有趣,是紀念1666年大火時教堂安然無恙,1671年建成,是倫敦第一個擁有分針及兩圈數字的公共時鐘,每一刻鐘會有兩個巨人敲鐘。這個時鐘也出現在狄更斯的小說中。

艦隊街的命名是因為附近有個艦隊河,這個河現在也看不到了,在此附近據說有一些老印刷廠,但是至今看不到這個遺跡,因為印刷而興起的報業也在這條街上,但是至今也沒有看到任何興盛的模樣,莎士比亞也曾贊助過這裡的出版業。

我在某棟建築的牆上看到 London News Agency LTD 以及 SUNDAY POST......的痕跡,也看到了1850年創立的老書店,但是諷刺的是一樓的商店店面正要出售。1702年第一份報紙從這裡發行以來,到了1987年印刷廠撤離,這裡的報業、出版社似乎就註定要沒落了。

在艦隊街17號的亨利王子室建於1610年,外觀保留著舊的建築,但整棟大樓已經是重建,目前也已經不對外開放了。

2007/10/22

【倫敦】卡拉瓦喬@國家美術館

卡拉瓦喬的作品總是在世俗中讓人看見這世界的衝突,高反差的畫作中,帶著幾許的諷刺,市井小民穿上聖服,就變成了主角。


1601年/以馬忤斯的晚餐/卡拉瓦喬/倫敦國家美術館

耶穌復活後前往以馬忤斯的路上有兩位門徒同行,但這兩位卻沒有認出耶穌來,走進村子後耶穌本來要繼續趕路,兩位門徒要留下來,於是耶穌就一起住下來用餐,用餐前耶穌在餐桌上感謝上帝,被兩位門徒認出來,兩位門徒震驚的嚇得幾乎跌倒,也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但是後方帶著帽子的老闆似乎還搞不清楚狀況!

首先這幅畫雖然是宗教畫,可是擺脫了傳統把耶穌神格化的形象,用非常世俗平民的描述耶穌復活的情節,高度反差的光與影,精湛的透視法,還有快掉下桌子的水果,這水果的靜物畫是卡拉瓦喬成名的元素之一,所以當然要畫上來,而這些水果不但有蟲,還失去了水分的光澤,水果皮還皺皺的。

另外一個對比是耶穌死而復生,不但沒有留鬍子,臉色紅潤豐腴,但是這幅畫中耶穌沒有表情的表情也是很特別,眼睛盯著被蟲咬的水果,有人說是象徵著耶穌的原罪與死亡。

我覺得文藝復興時代之後的威尼斯畫派雖然都是富貴人家委託畫家作畫,但是很多作品具體描述了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而卡拉瓦喬或許喜歡混酒館耍流氓,拿較下階層的人民來擔任模特兒,後來被貴族眷養的那段期間的靜物畫創作而成名,成名後這種高衝突性的作品在巴洛克時期並沒有被接受,但是對後世有革命性的影響。

1605左右,卡拉瓦喬又畫了相同主題的畫作,但是顯然構圖跟故事有些不同,目前在米蘭的博物館內,不知道哪時有機會去觀賞?

【羅馬】卡拉瓦喬的靜物畫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html
【羅馬】卡拉瓦喬與法國教堂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4/blog-post_30.html
【佛羅倫斯】卡拉瓦喬的美杜莎頭像@烏菲茲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2/blog-post_28.html

2007/10/21

【彰化】王功海埔新生地的採蚵人生

本來很喜歡吃蚵仔煎,走了一趟王功,有點不忍心再吃。


2007.10.20 照下了美麗的夕陽,總覺得鏡頭不夠好

很早就知道採蚵漁人的辛苦,在漁村的老街走了一圈,四處都有挑蚵老人的身影,就好像活生生到了類似原住民博物館般,在我眼前的不是硬梆梆的蠟像,而是一齣現實的人生。這齣戲好像非常地平淡無奇,但是一顆顆新鮮地蚵仔從我眼前出現,即使這樣的生產的流程只佔了蚵仔煎的一小部分,我開始懷疑我吃下這人間美味,而對辛苦的漁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



王功漁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A%9F%E6%BC%81%E6%B8%AF
IS LIFE:Just Taiwan│王功之情
http://www.islife.info/archives/001065.html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養殖業要建立起地方特色,王功這一帶退潮後,這些多出來的土地,這樣的潮間帶,應該還有更多的觀光空間,漁民帶著觀光客出海,這樣的生態在台灣應該有更多的教育意義,而我們怎樣消費這塊土地,應該花怎樣的時間來填補?

海埔新生地,人力填補出來的土地,用來設置工業區或是養殖業,甚至很多國家用來建機場,這樣對生態的影響是怎樣?我的問號似乎太多了!

2007/10/20

【寮國】永珍

這是第二張難得的寮國明信片,第一張是木馬捎來的,最近老夫子姐姐也介紹過中南半島的寮國,在社會主義統治下的小乘佛教是怎樣的景況,特別讓人好奇吧!


2007.10 天使蛋捲寄

寮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F%AE%E5%9C%8B&variant=zh-tw

若是從歷史來看,寮國在古代應該跟吳哥王朝是同一個國家,7-9世紀真臘國統治,而9-14世紀屬吳哥王朝。1353年建立灡滄王國,為寮國鼎盛時期。有人把吳哥王朝的衰敗的因素牽扯到小乘佛教,我覺得這樣描述是不正確的,事實的真相是怎樣?會不會永遠是個謎。

之前的法國殖民過寮國,而目前日本又金援很多給寮國,讓我想到何時台灣才能長期的跟很多國家建立良好持續的互動關係呢?

來去看看天使蛋捲眼中的寮國。

2007/10/19

【倫敦】賣皮鞋的老建築商店

在 1567 年建的老房子內開店不知道是怎樣的景況,在倫敦古城內散步意外地發現這家店,倫敦在 1666年發生大火災,整個倫敦城在四天延燒下全部付之一炬,這家轉角的店雖不在當時古城中心,但也應該在大火焚燒的範圍,如今周遭是較新的建築,磚造或是石頭的建材,應該都是大火後的建築。


2007.9.16 皮鞋店

這家店據說以前是賣骨董,但現在是賣皮鞋,由於商店沒開,我在外面晃頭晃腦的觀察,實在看不出是不是手工製作的皮鞋,不過據 lazybone 的觀察,是現代的皮鞋店。知道了這老建築的年代後,我就不趕用手碰任何東西,怕一碰到就倒了下來。這裡的油漆也太新了,陽光照下來,一切好像都假假的。

最古老的建築
http://blog.pixnet.net/lazyboneuk/post/3833207

從一早經過的麥當勞,走過這間老建築商店,然後又到了星巴克,沿途拍了不少商店的裝飾品,麥當勞是黑色的,而星巴克是黃色木頭,還有用皇室或貴族的大頭,甚至是昆蟲、動物、怪物來當作招牌,也看到了用東方人或佛教的彌勒佛來當商店的符號,逛來逛去還蠻有意思的。


商店招牌

原以為倫敦的計程車應該都是死氣沉沉的黑色,沒想到也看到了車身有一些清涼的廣告看板。

2007/10/18

【倫敦】林肯法學院附近的散步

倫敦的第二天不知道為什麼特別興奮,起個大早跑下去吃飯,早餐卻還沒準備好,原來是星期日要晚點開始,我在會客室看旅遊書,想想今天要去哪裡?


2007.9.16 林肯法學院

天空很藍,太陽很烈,走到林肯法學院前的公園(廣場),街上幾乎沒甚麼人,公園裡除了有打網球的人之外,就我一個到處亂晃亂拍照,據說這裡是公共刑場,但目前有松樹在樹上跳來跳去,沒有當年恐怖的感覺。

走在公園裡,跟昨天傍晚在泰晤士河岸的人潮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本來以為林肯法學院應該是有很多綠地,還有古老的建築,或者可以遇上戴著假髮的律師,可以自由的進去呼吸法學精神,沒想到到了門口,上面寫著『旅客止步』,真是大失所望!林肯法學院是附近所有法學院保存最好的地方,15世紀末就開始這所學院,我在外面只看到很古的煙囪。

在林肯法學院廣場四周有很多法學院,走一走就會看到門上就有貼甚麼法學院的牌子,附近還有皇家外科醫學院,還有可怕的解剖標本陳列館,站在外面彷彿聞到了濃烈的福馬林藥水味,這一切都大門深鎖,我只能自己想像。走一走又遇上了一個國王學院,也是大門緊閉,倒是有兩個學生進去,這附近的學校真的很多。

附近還有一個索恩博物館,是喬治王時代1837年索恩爵士把整棟房子包含內部的收藏捐給政府,條件是不能更動其中的所有擺設物,我很想進去一探,可惜星期日博物館沒有開放,索恩是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過英格蘭銀行。

這附近還有檔案局博物館,放置了英國的重要歷史檔案,還有莎士比亞的遺囑呢!可是到了大門口看到在整修,不得其門而入,這個星期日上午我很沮喪,到處都沒有開放。

2007/10/17

【倫敦】泰晤士河倫敦眼的熱鬧市集

不知道是不是假日才有那麼多活動,吸引來那麼多的人潮,到了傍晚走到泰晤士河旁,本來要欣賞日落美景,看看倫敦眼的大摩天輪,或是可以看到大笨鐘、國會大廈等歷史建築。


2007.9.15

我被眾多的人潮嚇到了,整個河畔都是人,有很多烤肉烤香腸的香味飄來,每個攤位都排滿了人,可是我不知道怎樣一點食慾都沒有,匆匆地走過倫敦眼的腳下,很想在此地好好的欣賞夕陽,但是連要停下來的機會都沒有,鬧哄哄的簡直比台北的夜市還要吵雜。

沿途看到了許多街頭藝人的表演,感覺很像跟台北新光三越的表演,甚至我覺得台北的還比較敬業,這裡的街頭藝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表演,或許是丟錢的人太少的緣故。旁邊有一些裝置藝術品(公共藝術)非常有趣,用噴泉水柱形成的水牆,就像牢房一樣,有時一面牆的水柱會停下來讓人跑進去,有時水柱又噴起來,人就困在裡面,全家大小在此玩的不亦樂乎!除此之外,還有水從一些雕像的腋下、嘴巴、屁股中噴出,甚至有喝可樂瓶的造型,這樣簡單的設計,也帶來不少的笑果。

夕陽西下的時間很晚,到了六點多,太陽還高掛著,我想是夏令簡約時間的關係,而且這裡的太陽下山的位置是在南邊,害我經常覺得地圖不太正確,第一天的倫敦在此畫下了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