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柬埔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柬埔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04/30

【吳哥】我的手機桌面及旅行攜帶數位產品


w950i 笑到牙齒掉的國王

我的手機桌面大部分是手機出廠的幾個預設畫面,今天被米學姐點名,馬上更換上前幾天重返吳哥窟拍的照片,希望我每日都可以微笑面對所有人、事、物。

這隻手機我常用的功能有哪些呢?
1. 撥接電話
2. 看股票行情下單
3. 聽收音機
4. 聽音樂(內建4G記憶容量)
5. 記事、行事曆、通訊錄(與電腦 Outlook 同步)
6. 上網 Google RSS Reader PDA版本
7. 導航系統(必須外購藍芽GPS)

出去旅行拍照要帶哪些工具呢?下面這一張圖可以說明。

由右到左
1. 手機可以漫遊打求救電話
2. GPS 可以知道現在在哪裡,也可以記錄軌跡,照片可以加入經緯度資訊
3. 相片印表機可以列印拍攝的照片當明信片寄給朋友
4. USB 喇叭,聽音樂用
5. 單眼數位相機,拍照用
6. 無線基地台
7. USB 網路攝影機,晚上跟小水瓶通訊用
8. 筆記型電腦,晚上整理相片並寫部落格等等
9. 手機的旅充,少掉無謂的連結線,也可以用 AA 電池充手機的電

本篇文章相關網址:
後山蘆花:手機畫面啊!
http://blog.sina.com.tw/meiko/article.php?pbgid=3070&entryid=448982
老夫子 旅行夜談Blog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2805573.html
【串連】我的手機桌面及旅行攜帶數位產品
http://htfjsw.wordpress.com/2007/05/01/%e3%80%90%e4%b8%b2%e9%80%a3%e3%80%91%e6%88%91%e7%9a%84%e6%89%8b%e6%a9%9f%e6%a1%8c%e9%9d%a2%e5%8f%8a%e6%97%85%e8%a1%8c%e6%94%9c%e5%b8%b6%e6%95%b8%e4%bd%8d%e7%94%a2%e5%93%81/

我要點名的人就是老夫子姐姐、海豚飛老師,我知道老夫子用的手機跟米學姐一樣,是 CHT9100。若還有人要共襄盛舉,就請自寫吧!

2007/04/29

【吳哥】空姐出入賓至如歸的幸福感@福華飯店


2007.4‧吳哥‧福華飯店

到國外旅遊最害怕的就是飲食的問題,在福華飯店住了四個晚上,讓我有身在台灣的錯覺。

這次重返吳哥,是為了拍攝即將在吳哥福華五星級飯店迴廊的攝影展,主題是從心出發愛吳哥。我跟咖啡因前去,第二個晚上就受到福華的經理人羅副總的熱情款待,吃到道地的台灣口味餐,好像就是在台灣五星級飯店結婚宴客的菜單,只不過這所有食物的原料卻是柬埔寨當地生產的。羅副總說明他如何培養及控制這些餐點,尤其在這個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度是很難達成的。

我這個人其實不太會描述吃住的感受,只會到景點拍照然後寫下一點點心得,在這裡就好像住在台灣的五星級旅館,可能是因為可以上網,所以沒有離開台灣的感覺,比較特別的是這裡的服務人員都保持微笑,即使非常的疲倦,看到他們疲勞就消失了。

柬埔寨吳哥地區的水電及上網費用都很高,福華飯店能夠提供精緻的台灣料理,又能滿足我這種過度上網的部落客需求。福華飯店離國際機場很近,幾乎每天都有看到空姐在大廳或是餐廳的身影,想必是理想放鬆身心的好地方。

吳哥窟福華飯店 ANGKOR HOWARD HOTEL
http://blog.roodo.com/cts_angkor/archives/3016315.html
吳哥福華飯店網站
http://www.angkorhowardhotel.com/
水瓶子咖啡因現場報導(從心出發愛吳哥系列之十)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3082287.html

2007/04/28

【吳哥】拍婚紗照的熱門地方@吳哥窟


2007.4.28

吳哥窟是在小吳哥城內的寺廟,是世界最大的廟宇,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旅遊勝地.

而大家會把吳哥窟(寺)誤認為是吳哥地區的通稱,也是因為這個寺廟內的雕刻等工藝技術是吳哥王朝最鼎盛的階段.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源在此維護工程,以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三座山的造型,同時也是柬埔寨國旗標誌。

維基百科--吳哥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5%93%A5%E7%AA%9F

一到假日,很多結婚新人到此拍照,他們是很多對新人共用一個攝影師,同時也拍攝影片,伴郎伴娘也一起化妝拍照換衣服等,全部在這個神聖的印度神廟度過.我發現全家大小也都坐在此觀賞整個的拍攝活動,實在是節省資源又能增進家庭和諧,畢其功於一役的好方法,這點在台灣好像不時興這種方式.



在吳哥窟的護城河四周,無論中午或是傍晚期間,看到全家人或坐或臥的河邊野餐很快樂的樣子,充分表現柬埔寨人民樂天的性格,或許也是祖先留下的遺產給他們莫大的啟發吧?

2007/04/27

【吳哥】塔普倫寺《古墓奇兵》與叢林四百年的對抗‧1186年


2007.4.27 塔普倫寺

整個吳哥城因為十六世紀初的一場大洪水,把瘧疾帶到大吳哥地區,所有的住民離開後,森林回來了,整個地區都是毒蛇猛獸。

塔普倫寺就在這四百年來,被大樹纏繞著,石頭縫裡面盤根錯節的大樹根把整個塔普倫寺扳倒了,當年法國人覺得若把樹木砍掉可能寺廟倒的更快,所以放棄修復,至今我看到印度認養了這裡的修復工作,希望有天能夠看到這裡壯麗的景象。

塔普倫寺在吳哥王朝是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他母親修的寺院,闍耶跋摩七世統治的時間是1181-1201年,他即位時年過50歲,1186年著手建塔普倫寺。據說,它是一所擁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寺廟和修院雙重功用的神殿。

電影古墓奇兵,讓這座神廟聲名大噪。

2007/04/26

【吳哥】微笑高棉@巴揚寺‧1186年


2007.4.26 巴揚寺

大吳哥城正中央的巴揚寺,一進入大吳哥城的城門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微笑的面容.

其實這個神像所描述的應該是佛教的釋迦摩尼佛,但後來這個佛教寺廟被改裝成印度的寺廟,改拜毘濕奴神。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神的面容,所以這裡 49座高塔的四面都都刻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的微笑,臉的高度三公尺.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讓柬埔寨這個國家的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都不會忘記微笑。

經過了幾百年,國王的微笑依然存在,戰爭過去了,觀光客來來去去,信奉佛教的國王讓印度教跟佛教融合並存在這個寺廟,但國王走了,佛教神像也慢慢地消失,如今,當地的人民用著佛陀的殘缺神像,或者沒有面容,或者只有雙手,就虔誠的敬拜起來,這個國家的男人一輩子總要像服兵役的儀式當過一次和尚,這些和尚穿著黃色鮮豔的袈裟,就來此旅行遊玩了起來,在吳哥的風景景點,總會見到他們的身影。

今日的巴揚寺,除了微笑高棉,還有來自韓國的尼姑,點相片進入相簿就可以找到。

2007/04/25

【吳哥】洞里薩湖的水上教堂


2007.4.25 柬埔寨‧洞里薩湖(點照片進入相簿看更多照片)

洞里薩湖的水上教堂上面有太陽能電板,這樣似乎是自給自足的好方法。

或許是因為午後下了場大雨,洞里薩湖沒有了酸魚的臭味,今日的觀光客不多,所以來販售水果飲料的水上小蜜蜂並不多,黃昏後的洞里薩湖有點哀愁的氣味。跟一月份來此地時比較起來,那種貧窮落後的感受沒有那麼深刻。當時,蚊蟲亂飛,風沙四起,好多好多人生活在湖邊的高腳屋裡,但是他們的生活是快樂的,在家門口彈吉他唱歌、打籃球、排球、棒球,還有看到拔河活動。

但今日這些活動都沒看到,或許是晚了,又下場大雨,全部躲在家裡,或者在吃飯、談天。看到這些場景,我就開始覺得,我是不是該放慢腳步看看自己到底這幾年做了哪些事情?

去過印度的我回來這裡,洞里薩湖與印度的街頭比較起來,沒有變化的是這裡,真正有變化的是我心裡的感受!

相關網址:
老夫子 旅行夜談Blog:水瓶子與咖啡因的吳哥窟明信片簽到處(重返吳哥窟系列之八)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3051191.html
時報旅遊的吳哥窟行程
http://www.cts-travel.com.tw/eWeb/Main/home.asp?SITE_CD=&MP_ID=mp016&STYLE_TP=1

2007/04/24

【吳哥】重返吳哥窟


2007.1.25 柬埔寨‧吳哥的旅館裝飾畫

這幾年吳哥窟的旅人爆多,年初參加時報旅遊的行程,想要一窺吳哥窟千年前的盛況,至今還讓我神往,很高興明日又要出發前往。

此行的任務是希望能夠拍出"珍惜保護"吳哥窟這個世界遺產的主題,並且會在當地的福華飯店舉辦攝影展,讓更多的旅客感受到這份的關照,感謝老夫子姐姐給咖啡因與我這個機會,對於咖啡因的攝影作品,有點冷調、悲傷、無奈、反思的表現方式,其實給我極大的壓力,我想辦攝影展這個重責大任就交給這種專業的攝影師了,而我能做甚麼呢?

我還是就我拍攝的照片,印出寄出明信片的專長,以小品的模式,希望帶給朋友我對吳哥的現狀觀察,也希望這個吳哥城的千年風華能夠永遠存在。

世界遺產吳哥窟的吳哥王朝,整體開發的區域大於現在的美國洛杉磯,這個古文明利用人工水利系統來灌溉農墾,為什麼突然就消失在世界上?遺留在人間這個天上才有的神殿,也是我此行想繼續探尋的。吳哥窟與巴戎寺四周的壁畫,印度神話與佛教在此留下的足跡等等。認識歷史,才能更堅定的走向未來,來看這些遺產,也是人類學習成長的方式,我們更要好好的愛護珍惜。

相關網址:
老夫子 旅行夜談Blog:水瓶子與咖啡因的吳哥窟明信片簽到處(重返吳哥窟系列之八)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3051191.html
時報旅遊的吳哥窟行程
http://www.cts-travel.com.tw/eWeb/Main/home.asp?SITE_CD=&MP_ID=mp016&STYLE_TP=1
咖啡因:公告一下
http://www.wretch.cc/blog/CafeCafe&article_id=12376484
城市旅行:吳哥
http://trip.writers.idv.tw/search/label/%E5%90%B3%E5%93%A5

2007/03/27

【吳哥】紀念父王的寶劍寺‧1191年


寶劍寺的藏經閣

寶劍寺在大吳哥城的東北邊,是闍耶跋摩(Jayavarman)七世為紀念父親所建造,又稱為父廟。格局一如皇宮,目前在整修中,圍牆長800公尺寬700公尺。

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把吳哥(真臘)王朝擴到最大版圖,1167年,占婆人與吳哥王朝開始長達10年的內鬥,1171年占婆人開始反攻,他們利用水上作戰的優勢,直攻大湖(不知道是不是洞里薩湖?),然後直逼城下(我想應該是小吳哥城?),吳哥王朝被占領,而後闍耶跋摩七世忍辱負重,十年生聚,1181年展開大規模水戰,擊退占婆人。

闍耶跋摩七世勝利後登基,他這時已經56歲了,但是仍然繼續擴大吳哥王朝的版圖,終於在1190年殲滅了占婆人。1191年起興建了寶劍寺、塔普倫寺,更建立了大吳哥城,以及城內的巴揚寺。

寶劍寺內的中央有圓形石柱,是印度教崇拜的聖物--林迦,代表男性的生殖器,四方的石板座稱為優尼,是象徵女性的生殖器,用水澆灌從上而下代表陰陽交融繁衍不止。

一旁的藏經閣,雖然只有兩層,但是氣勢輝宏,吳哥地區的建築多是方柱,但是藏經閣卻是希臘羅馬式的圓柱,而且沒有樓梯可上去,或者真的是要藏經吧?!

據說國王在興建大吳哥城的時候就是住在這個寺廟坐鎮的,而父親就是埋葬在此。


來此拍攝紀錄片的外國人合照

2007/03/20

【吳哥】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功績@吳哥窟‧1112-1202年


吳哥窟(寺)‧1112-1202年

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接手的國王位置,他的父親已經死去約60幾年,中間這幾年王位替換頻繁,跟鄰國有兩次重要的戰役,只到這個國王統一了整個吳哥王朝,並把版圖擴大北到中國邊界,南到中國海。

這個國王不但一即位就開始建設吳哥窟,從1112年開始(還沒即位)建設了90年,吳哥窟位於大吳哥城的南邊,也稱作小吳哥城,整個護城河裡面就是吳哥窟(寺),光是長提走道就190公尺。法國人奧穆在1860年在吳哥發現了這個偉大的建築,昆蟲學家精確地畫下了吳哥窟宏偉的圖畫帶回法國,開啟了法國考古的熱潮。

吳哥窟敬奉的是毗濕奴神,他有八隻手,手上拿著鐵盤(象徵太陽)、金槌(知識)、海螺(宇宙)、蓮花(豐饒),目前這個神像還保存著,但法器都不見了,神像的臉就是依照蘇利耶跋摩二世國王的臉所製作。


乳海翻騰的壁畫

在吳哥窟的東南方壁畫,是講述乳海翻騰的史詩,可以看到毗濕奴神坐在烏龜上,善惡兩邊諸神為了爭奪長生不老的仙水,左邊88位惡神與右邊92位善神,拉動五頭巨蛇(眼鏡蛇的樣子)來攪動。第一次攪動,烏龜轉動產生高熱,攪動乳海都沸騰了,此時姿態美妙的仙女出現跳舞;好色的阿修羅看到美女,一個個目眩神迷,而後有個魔王偷喝了聖水甘露,被日、月兩神發現,跟毗濕奴告密,於是毗濕奴用鐵盤把魔王的頭砍下來丟到天空去,因為魔王很恨日月神告密,所以經常去咬日神或月神,也就是後來經常會發生日蝕跟月蝕的原因。乳海內有很多魚因為受不了高熱而死去,還有備受尊崇的鱷魚,長期的攪動,這條巨蛇受不了,最後爆裂成為一條有毒的大河,這個神話彷彿是印度教的創世紀故事。

光是吳哥窟的壁畫我想就可以看好幾天,四周都雕刻滿了神話故事,不但有印度教開天闢地的故事,還有國王四處征戰的英雄事蹟,還有與占婆人交戰的場景,也有天堂與地獄的想像等等。

2007/03/13

【吳哥】塔瑪儂遺址‧1120年左右


塔瑪儂遺址‧1120年左右

在大吳哥城的東門口與塔高寺的中間,有個塔瑪儂遺址,主要是因為寺廟四周的城牆已經消失,但是看到寺廟的本體雕刻細緻,有班蒂絲蕾寺(967)的影子,而這裡的仙女非常迷人。

剛剛逛完未開始雕刻的塔高寺,然後來這裡看雕工精細的塔瑪儂,其實有很大的對比,小而美的神廟是供奉濕婆神、比濕奴。主塔的仙女站的比直,沒有舞蹈的動作,身上的裝飾品很多,頭上還有帶著棕糖樹花,是吳哥地區的重要農作物,露出豐滿的胸部,細腰長裙,手上還拿著蓮花,長耳下還垂掛著耳飾,可以說非常的莊嚴華麗。



塔瑪儂沒有很高聳,四周也被大樹圍繞,雖然大中午還是非常陰涼,建築上有些青苔,觀光客不多,是個可以好好休息思古幽情的地方。

(衛星圖後補)

2007/03/07

【吳哥】巴芳寺‧1060年


巴芳寺入口長廊

巴芳寺是大吳哥城內最高聳的建築,從外面看過去殘破的看不出昔日的光芒,目前法國人在整修,告示牌上說2009年會修復好,看到大型的機具在此重組30萬塊的石塊,真是不可能的任務。

建造巴芳寺的國王是烏德耶載耶跋摩二世,1049-1065年在位,他的前一任國王蘇利耶跋摩一世,1002-1049年在位,在歷史上創造了第二時期的吳哥王朝,多年的征戰中,在1010年才宣告正式取得王位,他的建設主要是把早期的吳哥建築修復,然後再修建新的寺廟,由於這個國王是第一個皈依大乘佛教的人,不知道是否那時就在寺廟建築融入了佛教的神格,但這座寺廟的主神還是印度教的濕婆神。

據說巴芳寺最引人入勝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臥佛,在15世紀才改為佛寺時興建的,那時應該是小乘佛教興盛。



1960年間因為柬埔寨戰亂,法國人本來在這些石頭上都有編號,打算把巴芳寺重新蓋起來,但是戰爭後這些紀錄都被燒毀,所以至今來重建似乎非常困難。


1889年法國人手繪的巴芳寺遺跡,如今完全看不出當時的氣勢。

2007/03/05

【吳哥】塔高寺‧968-1001年?


塔高寺

塔高寺是一座還未完成的寺廟,原本是要供奉濕婆神,傳說是遭遇雷擊,國王認為不祥,所以沒有繼續建造下去。

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看到吳哥王朝建造寺廟的過程,事先把石頭切砌好,像堆積木堆好高塔,然後在把周邊的神像、雕花裝飾雕上。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看到了美麗的窗,圓滾滾一輪輪的裝飾其實是一節節放上窗台的,有些基座也已經有些雕飾。

建造塔高寺的國王闍耶跋摩五世,與他的父親所建的東美蓬(953)、變身塔(961)、班蒂絲蕾寺(967)來比較,塔高寺結構上要比這些寺廟規模高大,而且所使用的建材已經由磚塊升級為大石塊,可見當時人力與物力等資源越來越好。

沒有繼續建造完成,也沒有重新拆除規劃,是很奇怪的事情。

2007/02/23

【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


班蒂絲蕾寺‧967年(三頭象上為因陀羅)

羅仁德拉跋摩二世(944-968在位)所建立的三個寺廟:東美蓬(953)、變身塔(961)、班蒂絲蕾寺(967),就屬這個寺的規模最小,但是卻是雕工最精緻,可以媲美吳哥窟(寺)。

這裡俗稱女皇宮,但事實上吳哥王朝沒有女皇帝,或許是這裡的雕刻有如女性的美,所以才被誤會。班蒂絲蕾寺的建築不若其他吳哥寺廟有高聳的須彌山,正門入口高度還只有150公分,一般人都要低頭進入,意味著進門就要心存恭敬。門楣上雕著深刻的花紋無比的繁複,很多印度的神話故事也都雕在牆面上,導遊挑著幾個故事講,讓我很想多多了解印度神話。

班蒂絲蕾寺祭拜的是濕婆神,是毀滅之神,與梵天、毗濕奴三神代表著創造、保護和毀滅結合。有個故事是說梵天與毗濕奴在爭論誰比較厲害的同時,他們面前出現了一根火柱,兩人都想要知道這個火柱的來源,於是梵天化作天鵝往上尋找源頭找了一千年,而毗濕奴化作野豬向下探尋了一千年,兩人都不知道這個火柱是誰。後來濕婆神出現在他們面前,原來著個火柱是濕婆神的林迦(陽具)。

濕婆神有多種的面貌,同時也是萬獸之王。


這裡的老人、兒童看起來似乎比較快樂

2007/02/14

【吳哥】洞里薩湖與明信片簽到處


2007.1.24 洞里薩湖遊客所乘坐的船

旅途的第一天就安排洞里薩湖的行程,看到的東西難免會有無限地驚奇。

我們眼中貧窮的人們,在這個中南半島最大的淡水湖邊生活,應用到所有能用的資源在生活上,用澡盆在湖裡當船滑的兒童,小孩比大人多的地方,販賣著水果與飲料的船,湖邊養著雞、鴨、牛,小孩抱著嬰兒跑來跑去,拿著竹竿互鬥的青少年,父親陪著兒子在丟球的嬉戲,或者是一家大小彈著吉他唱著歌的景象,這裡聞到的味道竟是他們美味的酸臭魚腥味。

世界救援組織在這裡都有據點,有的負責醫療,有的負責教育,船屋隨著雨季旱季的交替高高低低的浮在水面上,幾根竹竿就可以撐起一家大小的生活。在湖中的市集還圈養魚類,放置鱷魚給觀光客欣賞,賣著現做的餐點飲料,還有小型博物館說明如何撈魚,在衛星圖中還真的看得到圈魚的設施。我看著我們搭乘的船,所有工業用廢棄的機械,汽車零件等,組合起來這艘船,轟隆隆的引擎聲讓我懷疑,我真的在世界上嗎?

我看著湖面上陽光灑下的金色星星,上帝給他們的不是實質的物質,而是心靈的財富吧!我只能這樣安慰著。千年前存在世界上的古文明,今日為何沒有進步,反而是退步的環境,我想我自己也沒有答案吧!

在行程的最後一天,我拿了一疊明信片給當地導遊,請他幫我寄到世界各地,他說大概要2-3個星期或許更久才會收到。我在明信片的右下角編上編號,有收到明信片的朋友就請來此留言一下囉!

2007/02/12

【吳哥】變身塔‧961年


2006.1.26 變身塔‧961年

上午先到了雕工精細的斑蒂絲蕾寺(967年),然後到了變身塔來參觀,雖然年代相近,可是這邊除了保持原來的建築結構外,守護者的浮雕,還有裝飾門眉的雕刻,留下來的並不多。

我刻意的去找是否有剩下來的雕刻能夠與斑蒂絲蕾寺比美,果然還是可以看到同樣的雕飾。之前介紹的東美蓬寺(953年)、這個變身塔(961年)以及東北方的斑蒂絲蕾寺(967年),這三座寺廟都是羅仁德拉跋摩二世(944-968在位)所建立,雖然與東美蓬寺的規劃類似,但是作用可不相同,東美蓬寺應該是在水庫中央,而變身塔是人死後火化的地方。柬埔寨還有些火化後要後輩飲用清潔屍體的聖水習俗,認為可以得到福報。


穿警察制服兜售警徽的人

大中午的來到此地,除了兜售手鍊、桌布(或稱圍巾)、明信片、盜版書籍等兒童之外,還看到穿警察制服兜售警徽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警察?另外爬到了最頂層,有一個青年指著小吳哥城內吳哥窟(寺)的位置,從這裡依稀還看得到三座聳高的尖塔,往北看也可以看到距離不遠的東美蓬寺。那青年用流利的英文跟我們講他要出國唸書,希望能夠拜拜那座沒有頭的神像,也捐些錢給他完成心願。我並沒有拜拜,因為不知道那是什麼神,也沒有給他錢,但希望他早日完成願望。


變身塔的大小規模跟東美蓬寺類似

相對於東美蓬寺的水,變身塔這裡代表著火,就好像從出身到死亡火化的過程,是種輪迴吧!

2007/02/08

【吳哥】東美蓬寺‧953年


東美蓬寺‧953年(點入可以看更多照片)

從羅蕾寺(893年)遷往未來吳哥城中心附近的60年後,羅仁德拉跋摩二世蓋了這座東美蓬寺,同樣也是建在水庫上,這裡主祭濕婆神。

羅仁德拉跋摩二世(944-968在位),蓋了這座寺廟主要是祭拜祖先,比巴孔寺(881年)規模還要大,但是格局類似,有五座高塔,中間的塔最高,象徵著神仙居住的須彌山。東美蓬寺第一層平台四邊有大象守護,每層的路口有石獅雕像,用照片比對這些石獅子與巴孔寺的造型,我還真的比對不出有什麼不同,唯一的比較不同的是這裡的假門華麗,好像最近才放上去的,而觀察了很久,的確是千年前雕刻的石頭。

門梁上的浮雕非常的細緻,刻痕也很深,這是我覺得跟在此年代之前的寺廟不同的地方,年代稍後的斑蒂絲蕾寺(967年)堪稱雕工之最,或許東美蓬寺已經看到了這個開端。



東美蓬寺裡面有個老人在賣紀念品,抽著菸坐在塔邊假門旁,雖然大中午氣溫很高,但是只要在高塔陰影下,微風吹來,老人會拿起二胡來演唱。

2007/02/03

【吳哥】夕陽巴肯山與巴肯寺‧907年



巴肯山在吳哥王朝絕對有不同的時代意義,是一個豐沛年代的開端,而不是如今看夕陽的人潮。

真臘王朝的耶輸跋摩一世(889-910在位)由羅洛斯那一帶遷都到巴肯山,他看到了巴肯山附近有良好的水利發展,可以挖掘人工水庫,於是即位不久就在巴肯山上興建巴肯寺,而他更捨棄了印度教一教獨大的傳統,准許寺廟內有佛教的神像,有了上一個國王所遺留下來的磚瓦建築技術,巴肯寺在907年蓋好在山上後,奠定了吳哥王朝的地基。

羅洛斯遺址的三個寺廟:
普列科寺‧880年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30.html
巴孔寺‧881年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31.html
羅蕾寺‧893年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html

巴肯山一爬上巴肯寺頂端,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哇!",並不是看到夕陽,是看到眾多的人頭,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都爬上這裡看夕陽,巴肯寺占地即使很大,也被人頭淹沒了。


點圖進入相簿可以看到全部

我們本來想搭乘大象專機下山,好不容易喬好了要搭乘的人,爬上大象空橋,領航員卻說所有的大象已經被預約走了,不能讓我們搭乘。

(衛星圖後補)

2007/02/02

【吳哥】羅蕾寺‧893年


羅蕾寺‧893年,旁邊現代寺廟上玩耍的兩個女孩

爬上這裡,有點感覺到了日月潭上的光華島的感覺,這樣的描述並不是很精準,我只是幻想這兩座土堆位於一座長1800公尺,寬800公尺的大人工水庫中間。

照片中的門樑有刻畫梵文,門柱雕飾非常華麗,但因年代久遠磚塔有坍塌之虞,用幾根木條支撐著門,磚塔上長出雜草,鳥兒也在塔上休息。

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兒子是耶輸跋摩一世(889-915在位),在這個水庫的中間建了四座磚塔,應該還有兩座尚未完成時,就急於遷都到大吳哥城,因為那邊的天然資源更為豐富。從衛星圖更可以看出當時這座叢林的人工灌溉渠道從吳哥城到羅洛斯遺址筆直的連接、人工水庫的建設也非常的壯觀,一年有四個月的雨季,然後大半年的乾旱,這些設施維持著吳哥王朝的農業收成,讓人們不虞匱乏。

旅途中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景點,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古蹟,現代的廟宇坐落在羅蕾寺的四周,老少和尚四處遊走、樹下的後現代土地公廟加上有法國風的窗戶,歷史的重疊在此重現。

2007/01/31

【吳哥】巴孔寺‧881年


巴孔寺‧881年

巴孔寺遠看就像一座山,是吳哥王朝建築樣式的山形的開端,假門、石獅、石象、戰士、仙女等,各種元素都已經存在。

由東面進去寺廟,美麗的護城河畔入目的是青綠色的草坪,這頭牛以吳哥牛的體型來看,應該算是肥碩的,走過不到100公尺的路,跟著當地的小孩抱著嬰兒,後面又跟著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嬰孩,顯然這已經是吳哥景點的常態景象,他們跟著觀光客要糖果、草帽,也同時販賣著明信片紀念品等等。

巴孔寺有五層,首先看到的是七頭蛇神的雕像,第一層就是蛇神,再來是火化屍體的塔與長方形建築的藏經閣建築,第二層屬於鳥神,第三層惡神羅剎,第四層是惡鬼阿克沙,最後一層就是眾神的居所,這些都是印度神話的角色,似乎要多了解還要閱讀更多印度的神話故事。

這個遺蹟主體多用磚造,不像後來的建築主體是用紅砂岩及火山岩塊堆砌起來,但是保存也還不錯。因陀羅跋摩一世(877-886在位)所建。


小女孩抱著嬰孩很高興的跟觀光客要到草帽


護城牆900*700公尺,上圖內白線標示的長度為100公尺

2007/01/29

【吳哥】普列科寺‧880年


普列科寺‧880年

我決定依照這些遺跡所建的時間來記錄這段旅程,普列科寺在羅洛斯遺址群,吳哥城東南約15公里處。

普列科寺很小,只有六座塔除了前三座,後面的幾乎快倒塌,中間那座塔還搭著鷹架,顯然是經費不夠沒有持續,看了告示牌是德國負責維修。

這座寺廟的門柱兩側還有梵文,整整齊齊的書寫在灰泥上。用磚堆砌起來的高塔,牆壁用灰泥塗上,然後再把雕刻嵌在牆上,年代久遠,很多東西都已經剝落,守護的戰士,瑰麗的浮雕,門下的雕飾非常細緻。而寺前三頭聖牛則是代表濕婆神的坐騎。

這座寺廟是因陀羅跋摩一世(877-886在位)祭祀祖先所建,雖然沒有非常壯麗,但隱約可以看見吳哥王朝盛世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