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雜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雜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2/04

國家地理雜誌,武漢



最近幾年的地理雜誌文字變少了,照片變大了,的確在視覺上很震撼,但是每次翻完,總覺得少了甚麼。


這是從國家地理雜誌掃描下來的照片,主訴武漢父母望子成龍的文化,父母在此曬太陽。

事隔多年,如今卻成了傳染病的源頭,只能說世事難料,打開心房誠實面對,真的很難!

2020/02/02

經典雜誌



曾經在書展上訂閱過,訂一年還送一年,附贈了好多書,也曾經到二手書店看到主題很喜歡就買回家。

後來放在青田七六的小書房大約兩年,看起來還是很新,可見很少人翻閱。

書本的價值到底如何估算呢?我也不知道。

還是說要放到正確的地方,遇到適當的人,才能發揮它的價值呢?

我打算把封面與目錄掃描下來,再回送到二手書店去。

2020/01/07

【桃園】新南12文創商店發行的雜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這本開本很大的地方誌雜誌,很快就可以翻完,也很快了解新南老街的過去與現在,但我想製作過程應該非常辛苦,期待可以持續發行下去。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由於紙本刊物與摺頁隨著數位化時代越來越少,這類的創意凸顯大溪老街的建築立面,摺起來有了層次。

或許,數位時代有別的創意,但觸摸得到的創意,與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0/01/01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東北食通信》


我想在傳統的購買體系中,是接觸不到這樣的雜誌。我們可能知道餐廳料理者廚師的面容,可是我們很少知道生產者的面容。

我在獨立的小書店翻閱到《東北食通信》,除了很想吃這些海鮮之外,也想了解這些漁夫到底是怎樣抓到這些食材,他們是如何過生活的?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這本書裡面介紹眾多《食通信》雜誌的運作體系,有些報導了漁夫因為氣候不好而耽誤了雜誌的出版,讀者反而不會怪罪這些人,反而會到神社去祈求這些漁夫能夠平安。

我想了解生產體系所有人的面貌而產生同理心,是改善生產體系的一個方法。所以,這本雜誌是物流體系,包含食物,也是紙本的平面雜誌,還是一個社群體系!

台灣的《食通信》也受到這樣的影響出版了,不知道效果如何呢?

2019/12/06

【台北】515 Cafe 的貓與 Fino 雜誌

今天收到 Fino 雜誌,才突然想起好像有雜誌社來採訪過,當時撰稿者說版面很少,可能無法放入,我其實不在意,不過,很意外的放了青田七六兩張照片,也算很高興了。

凌帥應該是台灣人上日本雜誌最多的一個人吧!我想除了金城武之外的第二人了,很難得的台灣之光啊!

右上是 515 Cafe 的兩隻貓,我一坐在下去就偷喝我的水,然後跑到銀行燈下取暖,客人雙雙對對,貓也雙雙對對,雖然坐在電腦鍵盤上,客人還很高興可以跟貓親近。

2019/11/09

《東京人》2019年11月號的封面



最近城南的導覽突然多了起來,也都有機會帶大家經過這個令人驚嘆的Y字路口,對於我來說,這個路口充滿了各種時代的印記,也有台灣人對於"雨淋板"特殊的使用模式,陽台與雨淋板這種殖民風格,在熱帶與寒帶國家使用,在日本交會,然後就被帶到台灣來,而台灣有自然衍生出自己一套的使用模式。

今天是 The Urbanists Collaborative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所主辦的 走進城南 活動之一,我們從南門出發,一探古亭庄從農業演變為日本人居住社區,由兒玉源太郎的南菜園別墅,轉變為南昌公園。水道課課長官舍最後變成陸聯廳這段歷史。還介紹了沖繩醫師與基層建築師的住宅。

我們在長慶廟旁的野草居食屋結束,後來我才發現漏講了台灣電力發展史,從三郎次郎到一郎的成功之路,最後只提到了明石元二郎制定了日月潭水力發電的計畫,延滯多年,最後由松木幹一郎蓋好了,也讓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併購壯大成為哥吉拉的大怪獸。

城南的空間區域目前還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範圍,你認為的城南是哪裡呢?— 和 Noriko Tanaka 。

2019/10/20

【台北】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沒想到眾多的街頭偶遇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看到很多排隊的人潮,都是小店與攤商。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不久,遇到簡永彬老師也揹著相機在巷弄間找尋題材,台北的街道巷弄那麼多,就是可以遇見。

這裡舊稱柴寮!

早在 1980年代的許多雜誌,就看過簡永彬老師的黑白照片作品,對於大安森林公園的前身,親自在許多房子間踏查記錄,留下了當代人的身影。

簡永彬老師的成功絕非偶然,長時間投入做同樣一件事情,初衷一直沒有改變,改變的居然是我們這座城市,而他也用相機留下了紀錄。

攝影者:徐伯峰— 和簡永彬。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來到北署後面的高牆,變成了城堡的城牆鋸齒狀,輔以紅磚收邊,本人才疏學淺,完全無法理解為何會變成這樣?

因為這些石頭是來自於台北城牆石的意象嗎?還是另一種"辰野"式?這樣想還蠻有創意的啊!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居然在大稻埕北街,遇到芽可先生擺攤,不是應該都在自來水博物館那邊擺攤嗎?

芽可先生使用電子秤藍芽開發與手機連結的 apps,可以讓剛開始練習手沖的人可以穩定的注水,後來又使用木材質來當濾杯,最近在誠品廚房讓大家用紅酒杯來品嘗咖啡,是推廣咖啡更多元的推手,一改我們過去對於咖啡的刻板印象吧!

最近在迪化街的發酵迷擺攤,詳細時間請點入 芽可咖啡— 與 Arc Invention 在發酵迷 Fermeny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走到了永樂座舊址的巷弄內,突然遇到了陳銘磻老師,是說這個假日所有人都到了大稻埕嗎?

我刻意不走迪化街,也不去貴德街,就只是在小巷弄間穿梭,遇到陳銘磻老師氣色不錯,但他自己說自己身體不太好,因為長時間的寫稿,手都出了毛病。

著作已經超過百本書,還持續創作,是我輩學習的對象。— 和陳銘磻。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從大稻埕有樹的老房子開始,走過台北城的西邊的邊緣來到了艋舺巷弄,最後在同安街野草居食屋大吃中結束。

共同的景象居然是房子上的樹,根部深入沒有人居住的房子,以雀榕居多,踩了一地的果實,樹葉篩灑光線下,有著迷樣的氣息,或許房子這樣自生自滅,終結在主人不管的社會,留下了最美的身影然後消失,感覺有點哀愁。

日本櫻花盛開的那一周,太宰治瞥見那一瞬之美,台灣有這些樹屋,訴說另一種永恆。

田園城市的都市計劃,實現了嗎?




觀看與被觀看

咖啡館
客人
吧檯
老闆
路人

還有我




里辦公室公佈欄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在Y字路前,我們是觀光客與路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背後的高樓,與二層樓的矮房子也形成對比,散步在巷弄內,你會注意到甚麼呢?

有人可以來做一個雜誌封面產生器嗎?— 和栖來光和 Noriko Tanaka。

2019/10/04

《東京人》雜誌

能夠在這樣歷史悠久的雜誌留下第二次的紀錄,已經心滿意足了,2014年八月號的《東京人》雜誌,因為片倉先生來採訪青田七六的稿件,很開心!長期在台灣耕耘的片倉先生,這張照片好像是剛開幕的時候的照片, 2019年11月號《東京人》雜誌,來採訪我有關台北盆地形成,以及後來水紋與水圳的開發過程,統合來講應該說是"水文"吧!


該雜誌的工作人員,每位都是在該行業工作了長久的時間,這期雜誌的主題:台北散步,所找的撰稿人與攝影,都是長期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而且對這個主題有很深的研究,能夠把台北街道藉由不同角度來觀察,在台灣眾多的文學、歷史、地理等雜誌,要做好這樣的主題應該十分容易,但為何總是做不出像樣來呢?

我又要再度汗顏感嘆,台灣的雜誌要做好專題,真的只是用心不用心的問題,跨越同溫層與改變舊有的習慣,真的那麼困難嗎?

很感謝當時拉我來 青田七六的同學,以及願意投資管理的學弟,以及願意在這邊一直工作付出的同事。這本雜誌還有夢中的Y字路,剛好也在我們經營的 Fireweeds 野草居食屋 旁,希望有一天可以把里長公佈欄移走,露出更多美麗的房子。

採訪當日,我好像說話說的太多了,導致撰稿的 Kayoko Nakamura 小姐要生出這篇文章要查證的十分辛苦吧?東京人雜誌,在博客來與台灣的大書店也都可以購買到,請多多捧場。

借用 Hally Chen 的感謝詞與 tag,一本雜誌背後,真的是眾人的努力,Noriko Tanaka、 佳史片倉、 栖來光 (Hikari Sumiki)、 李明璁 (Mingtsung Lee)、@Kayoko Nakamura、 林承毅 (Cheng-yi Takeshi Lin)、 鄭弘敬 、 吳明益等。

2019/08/07

東京人雜誌《東京凸凹》與《神保町》專輯



下幾期的東京人雜誌打算要做台灣相關的主題,所以最近密集的來台採訪,非常高興看到許多好朋友都已經受訪,包含各有所長的學者、教授、書店,訪問我這種雜學類,如同台北的地形一般忐忑不安。

這一期《東京凸凹》已經銷售一空,所以我們拿到的是第二刷,在這種雜誌而且是冷門的主題,實在非常難得,有關一座城市的地理、地質環境,居然可以變成主題,而且就人文角度切入,地理環境的變遷,尤其是潛入地下的排水道、暗渠,消失的城牆、橋樑,甚至是消失的山丘,對我們來說,暗藏的情感改變,到底會有多麼深刻呢?

我從我的書房帶了一本東京人雜誌的《神保町》專輯,沒想到田中小姐當時就負責該專輯,一直工作在同一本雜誌,真的十分盡責,在台灣能在同一本雜誌同一個崗位工作待那麼久,我想應該十分稀有的。

希望能有雜誌開始注意台北凸凹這個主題喔!

2019/07/29

《好吃》

#每日二書
#蒲公英閱讀分享計畫 Tu Ngietfa No.4
#七天七本我愛的書 Gina Tsai No.3



很少推薦雜誌,不過,這本有編號的書,不是雜誌。

怎麼說呢?

我習慣拿到一本書,看印刷日期與書號,果然這本書不是雜誌編號ISSN,而是書籍ISBN,我想可能是要保持在書市永久暢通,或是出版社的專長就是書籍呢?

無論是雜誌還是書,佩服在拍攝照片的用心,編輯排版都讓傳達出食物的用心。每次看到照片就想要去那家店一探究竟。

這次為何不挑兩本書來比較,我想《好吃》也只能超越《好吃》了,加油!!!

PS. 到城邦網路書店買《好吃》比較好吃

希望歷史建築與古蹟,也有這樣的雜誌出現

2019/01/30

【台北】古原軒,Pen+保存版 台灣


古原軒 #書店偶遇 No.01

今天跟進門,就遇到老闆非常恭敬的燒香、拜拜、插香、上敬茶,神像前面放了一瓶麥茶。

這十年來不斷的進出這家二手書店,地上堆放的書只能說越來越多,但是看似沒有流動的書櫃,其實裡面的書是有進有出的。

每次來的時候都想說下次來要多花一點時間翻找,但是每次來光是把表層的書巡過,就花了半小時以上,裏頭的書永遠挖掘不出來,在市立總圖書館旁的古原軒,永遠有著不徐不急的緩慢時光。

挖了幾本絕版書去結帳,隨手一翻一本日本雜誌,剛好是張震來青田七六拍攝,原來姑婆芋有這樣的效果,下次來試拍看看。




2015.10.29 發行

Pen+ 雜誌,看了目錄,採訪了眾多的文學家,雖然沒有到全面性,但台灣沒有一本雜誌可以做那麼多主題多角度來看台灣,值得一看!

2018/10/04

201810《東京人》雜誌,建築中的石材

石頭有不同的顏色,在不同的環境氣候下,變質岩、火成岩、沉積岩的解理各有不同,這種天然的建材,以前只在城堡、石頭路或是地基才會使用,到了近代建築用鋼筋作為支撐,使用面磚貼皮,庭園中的奇石,也成為建築裝飾凸顯身分地位的要件。


照片
1 2
3 4

1. 東京聖德紀念繪畫館
2. 東京人雜誌特別在東京尋找珍貴石材
3. 台大校史館的陰刻出圓拱石柱,也是一種石材使用的實驗,沉積岩在侵蝕作用下,保存不易。
4. 聖德紀念館地下室樓梯的化石。

同樣的主題,在台北也很值得做,真希望有台北人雜誌。 #每日一書— 和 Noriko Tanaka 。

2018/09/28

【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聖德紀念繪畫館與《東京人》2018.10月號 No.402


聖德紀念繪畫館,從明治天皇出生到過世,整個日本國的變遷


左右對撐得歐式建築風格


雖然已經是近代水泥建築,但細節很精彩


到底象徵甚麼意義?


新藝術風格,拉高的窗戶


兩隻獨角獸


樺山國境劃定標石


皇室的紋飾


樺山國境劃定標石石碑


台場石


御鷹松


大廳不能拍照,只能在入門玄關拍,我一直待在大廳看不想走,館員還跑來關注我。


繪畫館裡面日軍進台北城的繪畫,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代替明治天皇來台接收



往地下室的樓梯石磚內有化石


館內的說明看板


剛好這期的東京人雜誌,討論建築中的石材,還有整個日本的地質圖,真是太剛好了

2018/09/01

2018.09《TaipeiWalker》No.257,水瓶子城市漫步23:大千百貨,原來的亞細亞旅館,曾經是彭瑞麟的亞圃廬寫真館



位於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三號的大千百貨,還有隔壁的萬里紅公共食堂(維特咖啡館)都已經修復,但是興建於 1927年的這棟樓房,指定為歷史建築名稱卻是1970年開幕的大千百貨,這中間失落的歷史,到底是哪些店家進駐呢?

日本時代這個地方原來是倉庫,1927年改建為三層樓五開間的旅館--亞細亞ホテル,外觀簡單的洗石子,只有中央的山牆有勳章裝飾,並刻有有亞細亞的字樣。旅店於1928年開幕,強調「家屋新築,交通利便。庭園幽雅,注重衛生。設備完全,客室精緻。待遇親切,宿料低廉」。擁有三十幾間客房的旅館,生意好到還在附近樓房擴增客房,但是好景不常,1930年代全球經濟不景氣,大稻埕的茶葉出口也受到影響,更別提旅行住宿了,於是結束營業。

1931年,彭瑞麟剛從日本內地留學回台,在此二樓開設了「アポロ寫場」,アポロ(Apollo)為太陽神的意思,是彭瑞麟的老師石川欽一郎幫他取的名字,希望這家寫真館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光發亮。攝影是完全依賴「光」的工作,取這樣的名字十分有意義,但後來美、日戰爭期間,店名則改名為「亞圃廬」,是 Apollo 的音譯,也有紀念父親香圃與老師欽一盧的意義,可是後來又被迫改名,彭瑞麟就使用他的名字「瑞」,取名為瑞光寫真館。

彭瑞麟在開設寫真館,不斷的專研使用新技術,收費也較城中的寫真館高,所以被顧客批評,而當年經濟不景氣,在大稻埕本島人區開設商店不容易,他還在報紙寫稿,開設寫真研究所教授學生,這些學生在戰後紛紛開設照相館填補日人返回後的空缺。

戰爭因素,彭瑞麟的寫真館屢屢被迫改名,這樣窮困的環境也很難繼續經營。他除了有攝影專業,也會繪畫,持有醫師執照,加入日本東洋醫道會,並開設彭瑞麟中醫診所。1946年被國民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強制拘留過,還好被朋友救出來。

戰後的大千百貨重新整修,1970年開幕時還請到明星楊麗花揭幕剪綵轟動一時,引進了電動手扶梯,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去吹冷氣玩手扶梯的經歷。延平北路日本時代為「太平通」,新的建築法規與技術,這些水泥樓房非常強固,戰後為了增加生活空間,經常把頂樓的黑瓦屋頂拆除加蓋一層,從後火車站一路往北到民權西路的台北橋頭,除了旅館,還有茶行、金飾銀樓、醫院診所、書店等。

2013年修復好的歷史建築,至今依然閒置,不知道發生了甚麼問題,上述那麼多故事,都可作為經營再生的參考。


2018/08/28

《南方的據點》復刻版與《時空旅人》



一本是1944年台灣總督府出版,紀錄日本時代台灣的政績,一本是2018年的雜誌,兩本書的封面與內文交叉比較,拼圖拼出比較完整的台灣。

現在來看這些書的主題大綱或許有些八股,《南方的據點》發行當時是戰爭期間,以台灣為中心輻射出去許多的國家,都說明了台灣的重要性,也是帝國的中心。

《時空旅人》雖然偏重日本時代的人事物,但為了市場考量還是加入了許多的飲食與夜市篇幅,最後一章也說明了台灣民主化的過程,雖不算完整,但也考慮周全。

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你認識她嗎?

2018/08/27

時空旅人 2018.9 月號,台灣



感覺主題、大綱對了,整本雜誌就有了生命,這本雜誌有提到台灣在日本時代的重要的人物,其中一人提到了足立仁教授,還有台灣歷任總督等,我想連日本人在戰後,也都遺忘了這些人。

今天是楊南郡先生的紀念日,他翻譯的書,伊能嘉矩、鳥居龍藏、鹿野忠雄、森丑之助,除了鹿野忠雄之外,都是人類學者。回顧前人調查的紀錄,我們還保留了多少?

前幾天經過松園別館與將軍府,除了太平洋國際詩歌節之外,我覺得可以做的展覽議題可以相當多,但目前有不少閒置、頹廢的空間,相當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迎接中國觀光客,所以很多議題不敢談呢?

松園別館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是海軍的指揮所,還有神風特攻隊在此過往,也有放送局,那麼多樣的植物園是怎麼來的?美軍顧問團也曾駐軍在此,理論講故事應該非常豐富,結果,甚麼都沒看到。

從美崙山公園(神社)沿著美崙溪到將軍府、松園別館,這一路散步的風景宜人,若能逐步修復好,整個花蓮的容貌就立體了起來。

2018/08/25

《BRUTUS》 2018/8/15 空間再生



看到標題就很期待買回來看,尤其是小學校廢校後,怎樣再使用這麼大的空間,日本各地有很好的使用範例,台灣可能礙於法規,公部門非常害怕圖利廠商,不少是關門養蚊子。

這些小學校所在的位置有在山上景觀很好,可以看到黑潮、雲海,或是做為天文觀察,有改成旅館、食堂、陶藝職人工作室、創業基地、美術館、動物訓練所等等。而海邊港口的倉庫,則改成腳踏車旅人的休息站,可淋浴、修理腳踏車、餐廳、超市等設施。

少子化現象,小時候的小學,現在轉換為銀髮族的使用,這也是很奇特的時代現象,同一年齡的族群,從小到大都使用這相同的空間。

PS. 雜誌雖人只有一百多頁,但是文字、插圖並茂,資訊量還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