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倫敦】大英博物館

去倫敦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可以參觀眾多的博物館,而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古物眾多,不但可以自由拍照,還是免費進入的。


2007.9.17 大英博物館的馬桶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馬桶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1/blog-post_22.html

到倫敦的第三天,大致上已經了解倫敦整個名勝古蹟的分布,而且前兩天也走得很累,於是安排整天就在大英博物館亂逛,一大早就在門口排隊,準備九點鐘就進去,當然只能在中庭遊走,然後十點鐘就可以衝進去埃及館。

大英博物館的中庭很有看頭,中間的大英閱覽室是2000年重新翻新,而整個中庭用現代建材在大圓頂加蓋,陽光可以透通下來,整個空間寬敞挑高明亮,我覺得比巴黎的羅浮宮中央的金字塔要高明的多,圓形顯然比四角金字塔形要自然。而中庭也展示了大型的各式古文明的古物,巴比倫的浮雕、埃及的大獅子、印加帝國的高聳木雕、羅馬帝國的大理石國王騎馬雕刻等。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展出中國的兵馬俑展覽,所以整個大英閱覽室的歷史桌椅是封起來的,就為了放置兵馬俑,我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已經看過展覽,不想買票再進去看,以展場的大小來看,搞不好在台灣展出的空間還比較大。

【台北】兵馬俑@歷史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02.html

這次無緣接觸到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桌椅以及踏出腳印的地板,當然也沒看到孫中山先生1896年9月在此的苦讀的所在,而列寧也有在此讀書的痕跡,相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下造就出各國的領袖人物。


2007.9.17 大英博物館中庭,看展覽的尼姑

大約九點五十七分,很多人就在中庭的各入口準備進入,十點一到大家就衝進去搶拍照。

2007/11/12

【倫敦】維洛內些《在亞歷山大前的大流士家族》@國家美術館

一看到這種巨幅透視法,然後加上人很多的畫作,想當然就是維洛內些的作品。


維洛內些/在亞歷山大前的大流士家族(局部)/1565-1570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傳說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打入波斯王國的時候,俘虜了大流士家族的老母與妻小,但是亞歷山大大帝並沒有把大流士的妻子抓來當小妾,而寬宏大量的放了這些家族,這幅畫的右邊是亞歷山大的年輕將領,而穿著紫黑色老母把年輕將領誤認為是亞歷山大。

維洛內些所畫的背景建築非常的立體,而人物放在畫作上也非常以層次感,這點應該是受到達文西的影響,在威尼斯畫派中,人稱『銀色維洛內些』,光線與色彩的運用表現得很豐富繁榮,整個畫作中充滿了吵雜的交頭接耳的聲音,其它維洛內些的作品通常都是歡樂熱鬧的場面。

【威尼斯】維洛內些@學院美術館5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7/blog-post_24.html

威尼斯畫派的特色是宗教神話的題材變得比較世俗性,反而比較強調貴族的重要性,這幅畫要突顯的是亞歷山大的仁厚,正是威尼斯畫派作風,而後面的眾多庶民的圍觀,更是貴族要拉近一般平民的方式。

2007/11/11

【宜蘭】開蘭吳沙紀念館與石板橋

星期六午後到了吳沙紀念館,前面有塊大空地,上面寫著吳宅舊址,有條大狗被綁在這裡,看旁邊有個吳沙紀念館的指標。


2007.11.3 吳沙紀念館前

這座古厝應該是吳沙的後代所居住,看起來兩側廂房還有人居住,我大膽的走進去,有些吳沙來此開拓的說明看板,中間的神桌牌位應該每天有人打理敬拜。

吳沙是福建漳浦人,1731年生,1773年渡海來台,從基隆到貢寮,最後想到蘭陽平原開墾,1796年得到淡水富豪的支助,打入葛瑪蘭人開墾的頭城一帶,遭受全力抵抗,改採合作的方式與葛瑪蘭人一起開墾,隔年因為流行天花,吳沙施藥救助,於是整個蘭陽平原就順利的開墾。


2007.11.3 在四城車站旁的石板橋

武暖這邊有條河川,當時這條河還可以走小船,就在四城火車站旁,這邊還保留當時往來宜蘭南北的重要道路石板橋,石板橋不大,但可以感受到當年南來北往的貿易熱潮。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太魯閣號的身影,今昔比照之下各讓宜蘭的魅力突顯出來。

2007/11/10

【巴黎】莫內的睡蓮@橘園美術館

很高興收到雙羊寄來的明信片,是印象派大師莫內晚年的作品。


1914-1926/睡蓮/莫內/巴黎橘園美術館/2007.10 雙羊寄

莫內生於1840年的巴黎,早年是以諷刺畫作得名,就是那種把人頭畫的跟老鼠頭一樣,鼻子很堅挺的漫畫,1860年莫內去當兵然後得了貧血症而回家,回到巴黎後進入畫室創作,但是當時經濟困頓,也進入不了藝術沙龍的主流,1874年展出的印象日出這個作品,被藝評人罵得一文不值,還以印象派來譏笑這些畫家。1890年後莫內有能力買了一棟房子,就在巴黎的近郊布置他的園藝世界,也在此創作非常巨幅的畫作。

在橘園美術館的三幅畫作是莫內生前答應要捐給政府的,他為此還建造了很大的第三畫室,一直到莫內在1926年後去世的隔年才安置到圓弧型的橘園美術館展場內。莫內觀察一片片的睡蓮,透過他的畫法,雖然只看到光與影,但是仔細觀看,也看到了睡蓮與莫內的生命。

《法國 Paris》橘園博物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http://labsente.blogspot.com/2007/11/paris-muse-de-lorangerie.html

小時候在畫冊上看過不少印象派的作品,總是領悟不出甚麼光與影,三年前我到奧賽美術館,博物館逛累了在椅子上打瞌睡,不知道過了多久睡眼惺忪看著窗外,剛好雨後露出了陽光,揉了揉眼睛,突然覺得塞納河景很像一幅畫。然後走到印象派畫室,驚然的發現雙眼只要不對焦到畫作上,那一閃一閃的陽光跟河面的倒影就會出現在我眼睛裡,看久了雖然頭會有點暈,可是可以感受到畫中的大自然溫度,看梵谷的畫就覺得身處很熱的夏季,看莫內的日出就好像寒冷的清晨有一絲的暖意。

這幾年花比較多時間研究文藝復興前後的繪畫,今日重看印象派莫內的一生,在西洋美術史中莫內應該是重要的轉捩點。

2007/11/09

【倫敦】橋塔與倫敦塔

倫敦橋塔是觀賞河景的好地方,當橋面被升起的時候有40公尺高,橋塔於1894年完工後就成為倫敦的象徵。


2007.9.16 中下的奧古斯都雕像是象徵羅馬帝國曾經到過倫敦

整個倫敦可以說是一個高塔的世界,歌德式的建築強調的就是因為建築技術的突破,可以一直往上建設,在此地看到所有的教堂建築,重要的特色就是高塔,而倫敦橋的橋塔居然在維多利亞的時代,也可以用兩座高塔把橋架設起來,繁忙的泰晤士河的交通透過可以升起的橋面讓比較高的船隻通過。1976年以前,升起的橋面還是以蒸汽作為動力。

原以為倫敦塔也是一座高塔,到了此地才知道是座關政治犯的監獄城堡,當然城堡內也有許多不同時代所建的高塔,1097年完工時,城堡內的白塔高30公尺,是倫敦最高的建築,不同時代擴建的許多塔以及中間的聖約翰禮拜堂,依照不同的建築式樣,都可以看到歷史的遺跡。

倫敦塔內有英國王冠的大寶石,還有不可以飛走的大烏鴉,刑求的器具,穿著特色服裝的老守衛,都是倫敦塔的特色。

2007/11/08

【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及附近高科技大樓

逛完皇家交易所,不確定證券交易所是不是已經搬家,舊址正在蓋大樓,正在懊惱的同時,突然看到波羅的海交易所的牌子。


2007.9.16 波羅的海交易所,旁邊是個賣酒的商店

波羅的海交易所最有名的就是 BDI 指數,雖然是每天一個數值,但是做資訊系統的我可是搞了好久才明白,而且這個指數並不是定時會產生,星期五晚上可能大家都放假去了,指數值要到星期一才能補上去,害我們的系統都要人工修正。

1985 年該交易所發布了 BFI(BALTIC FREIGHT INDEX)國際航運指數,是依照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成為代表乾散貨運輸市場的走勢。1999年11月起 BFI 指數廢除,以 BDI(Baltic Dry Index)指數來表現,是由其它貨輪的載運指數(BCI, BPI, BHI)平均計算出來。波羅的海交易所對這些指數的計算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在國際上的奠定了權威的基礎。

波羅的海交易所官方網站
http://www.balticexchange.com


2004年/瑞士再保險總部大廈(Swiss Re Headquaters)/40層高180米/諾曼‧福斯特設計


1978-1986年/洛伊銀行大樓/甚麼管線都在外面/理查‧羅傑斯事務所設計


Leadenhall 大樓/中間樑完成後從上搭建下來的工法

假日在這些大樓的周邊其實沒有辦公的人,周圍也空蕩蕩,陣陣旋風吹過來還有點冷,可是有不少觀光客在此拍照,品頭論足,可惜我實在沒甚麼研究,拍了照就走了。

2007/11/07

【倫敦】皇家交易所與英格蘭銀行博物館

今天一路上從大英博物館附近走到霍本四法學院,經過艦隊街,然後走進西提區的聖保羅大教堂,最後走到舊城區的交易中心,雖然已經下午四點鐘,天空還是很藍。


2007.9.16 英格蘭銀行博物館

在皇家交易所前方的小廣場休息,因為有工程在維護,交易所整個是被包起來的,只能看廣場上的圖片來想像。我想往英格蘭銀行博物館進去參觀,看到一長串人龍在排隊,打消了念頭,在附近晃晃看這邊的建築特色。


2007.9.16 皇家交易所

皇家交易所是伊麗莎白時代的大臣格雷賢爵士在 1565 年創立,原來的建築中央有個大庭院是交易場所,這裡也是宣布新王繼位的地方之一。而英國最早的公共廁所 1855 年也在此地。如今皇家交易所已經變成一個名牌百貨公司。

英格蘭銀行是1694 年成立,目的是戰爭的集資,後來逐漸變成英國的中央銀行,1788年索恩爵士在此建銀行,據說有重建索恩的房間,裡面有黃金吧台以及鍍銀的裝飾品等。

我在皇家交易所後方看到許多的雕像,應該是紀念許多的名人,可是上方有個鍍金的蚱蜢就不知道代表甚麼意義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al_Exchange_(London)

2007/11/06

【倫敦】西提區的小教堂

走在西提區會發現尖塔特別多,除了聖保羅大教堂外,再扣除掉皇家交易所、英格蘭銀行等巨大的建築,在夾縫中的的高塔,應該都是小教堂。


聖史提芬教堂 St. Stephen Walbrook

位於倫敦市長公館旁邊的禮拜堂是列恩於1672-79年所建,有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圓頂,旁邊有個四四方方的高塔,於1717年加建了精緻的尖塔,圓頂上方可以透光,教堂內還算明亮,列恩原創的祭壇在此,另外還有亨利‧摩爾造型簡潔的祭壇放在中央。

這邊有陳列一些不太古的古蹟,有隻電話熱線是直通義工,現在那之電話還在那邊,不過看起來並不是很老舊。這座教堂目前在募款,我也不知道為何募款,還有下午茶點心可以享受,不過我不太敢去享用。

附近也有聖瑪麗教堂 St Mary-le-Bow,也是列恩重建於1670-80年,教堂並不大,據說能夠聽到這個教堂鐘聲的人才能稱為真正的倫敦人。還有聖尼古拉教堂,是列恩所建的第一座教堂;聖詹姆斯教堂的尖塔下有特別的劍櫃;聖馬麗亞伯教堂的咖啡色外觀很有特色。

看著這些小教堂的外觀,幾乎都可以看到二次戰後重建的痕跡,不然就是會紀錄1666年被大火所燒過的地方,雖然在擁擠的西提區,大樓的夾縫中仍然看得到歷史。

2007/11/05

【倫敦】提香與酒神@國家美術館

提香一直住在威尼斯作畫,可是他的作品為什麼散佈在歐洲各國?其中的奧妙就是他可以接受委託後畫在帆布上,然後完成後再送到委託者的國家。


1521-1523/酒神與阿麗雅杜妮/提香/倫敦國家美術館

這幅色彩鮮豔的畫作,帶有濃厚的希臘神話色彩,無論是動物、半獸人或是神仙及一般人,都因為喝了酒而狂歡失態,雖然是靜靜地畫作,但是卻充滿了各種聲音。

酒神巴克斯(希臘名:狄俄尼索斯)到海邊散步,看見克里特王的女兒阿麗雅杜妮在沙灘上很難過哭泣,不久前,她和雅典英雄西修斯結婚,後來西修斯心生厭倦,將她遺棄,而她悲傷絕望,想要跳海自殺,但被酒神勸阻。巴克斯與阿麗雅杜妮墜入情網,正式娶她為妻,酒神給阿麗雅杜妮的禮物是有裝飾珠寶的黃金冠,但幾年後阿麗雅杜妮病逝後,巴克斯非常難過,便將黃金冠變成星星送到天上,而自己四處流浪。

這幅畫是巴克斯迎娶阿麗雅杜妮的熱鬧場景,可以看到左方西修斯把阿麗雅杜妮遺棄後離開的船,也可以看到左上方的星星的排列像黃金冠的樣子,而中間下面的半獸人小孩腿下有一朵馬檳榔花,這種花是長在岩石縫中,象徵愛情的到來。

提香的委託者不但有威尼斯貴族,還有羅馬帝國的國王以及教皇,法國、義大利各城邦、西班牙等地,也是少數在世就獲得成就及財富的藝術家。

提香的作品:
【佛羅倫斯】提香的維納斯@烏菲茲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2/blog-post_27.html
【威尼斯】提香@學院美術館4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7/blog-post_23.html

2007/11/04

【台中】月眉觀光糖廠

公司旅遊第一站就是月眉糖廠,第一次到達台糖的觀光點,雖然是假日,可是人沒有很多,旁邊有一隻鴕鳥,空蕩蕩的廣場是非常適合寫意攝影。


2007.10.20 外觀荒廢的糖廠已經不生產

月眉糖廠位於台中縣后里創立於1909年由日本人小松楠彌氏創廠『大甲製糖所』,國民政府接收後由台糖接收,1999年3月停止壓榨,轉型為觀光糖廠。目前還保留龐大的機組,還有囪底隧道,作為排煙之道,向著煙囪朝上觀天,有『以井窺天』的感覺。

廣場後有運甘蔗的小台車,我覺得十分有特色,可是沒有安排簡介,也很少人走到這邊觀賞。幾年前迪士尼與華納影城都曾經有來台灣投資開設據點的打算,但是後來都沒有談妥,至今回想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巴黎的迪士尼目前是虧損的)

郭老師去月眉拍的照片輯:蒸汽火車部分
http://www.ttvs.cy.edu.tw/kcc/951021wan/yes10.htm

這裡賣的除了台糖特色冰棒外,還有蜂蜜、茶葉蛋等應該是外包給廠商自行經營,就比較沒有特色了,我想要吸引觀光客,還要更加努力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