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大同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同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05/29

【台北】女性,大稻埕,音樂、跳舞、咖啡館

在公娼還是合法的年代,大稻埕歸綏街是大人告誡小朋友不能經過的地方。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一排排大約只有兩層樓的洋樓外,掛著一排排的紅燈籠,白天經過還不覺得有甚麼特別,到了夜晚燈籠亮起,貼著深紅色的玻璃紙,房子內昏暗的燈光透了一點出來,外面或坐或站著濃妝豔抹的女性,胭脂味伴隨著菸味,或許當時年紀小,阿姨還會來摸摸頭,高中時不知道去哪裡,經過那邊時不知為何人潮洶湧,差點被拉進去,年少初青的時光,對這個行業充滿了好奇心。

長大一點才知道何謂摸摸茶店,或是不能進去的咖啡館,雖然是落地玻璃窗,但是黑色不透光像面鏡子,門打開裏頭的椅背仍然高過頭,裏頭煙霧迷漫,傳出西洋爵士音樂聲,後來才知道是情色場所,當年政府為了取締,還規定了單位面積內燈光照明的瓦數,椅背的高度、營業時間等等。以前的休閒場所不多,往往黑白無法區分,外頭貼了一個『純』字的理髮廳、咖啡館,好像也不見得是純正的。

回朔到日本時代,來到台北開業的日本商人,打著南洋風味百萬裝潢的喫茶店,其實就是今日的咖啡館,裡面只賣茶、咖啡等飲品,現代化的各樣電器用品,例如:冷氣、黑膠音響、冰櫃、電風扇等等,全部應用在這些店裡面,喫茶店刊登的廣告打著:南洋風情、百萬音響、高級裝潢等名號,門口擺上一顆椰子樹,就好像到了熱帶熱情的島嶼。

當年的咖啡館其實是餐廳,咖啡只是飯後的飲品,甚至很多咖啡館更進一步提供『女給』服務,一種如真的曖昧男女自由戀愛交往的假象,男子只要付錢進入這樣的咖啡館,拉拉小手,觸摸一下女給的身體肌膚,心頭小鹿亂撞,但是一付了錢出咖啡館的大門,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有的咖啡館女服務生甚至還是結婚的,為了賺錢才到這樣的場所工作,跟現在的酒店小姐一樣,還可以跟客人私下出場,也因為如此衍生出不少的社會問題。

若談到音樂,1932年,鄧雨賢溶入了西方交響曲,寫出了大稻埕進行曲,歌詞描繪了大稻埕四季深夜的景像,春天的江山樓、夏天的太平町、秋天的大橋頭、冬天的後街,散步在月光星斗下,咖啡廳的燈光閃爍等等描述,令人神往。當年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吸取了西洋音樂的精神,加入了中國流行歌曲,又加入台灣的民謠,與電影同名的唱片《桃花泣血記》,由純純主唱的歌曲大賣,作詞詹天馬為電影辯士,又為天馬茶館老闆,光看歌詞前兩段,很快地就看出當時台灣女性的命運,為剛踏入現代文明的大稻埕女性,下了一個註解。

《桃花泣血記》前兩段(作詞:詹天馬)

人生就像桃花枝 有時開花有時死
花有春天再開期 人若死去無活時

戀愛無分階級性 第一要緊是真情
琳姑出世歹環境 親像桃花彼薄命

第一站:
咖啡走廊:
地址:中山北路二段77之3號
電話:02 2561 9337

第二站:
田園城市風格書店
地址: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網址:http://gardenct.pixnet.net
電話:02 2531 9081

第三站:
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地址:中山北路二段48巷10號
網址:http://dance.org.tw
電話:02 2560 5724

第四站:
公雞咖啡:
地址:南京西路25巷20之5號

第五站:
打鐵街:
地址:興城街(民生西路口)
網址:http://www.ironmen.tw/

第六站:
歸綏街文萌樓
地址:歸綏街139號

第七站:
第一唱片行
地址:保安街88號
電話:02 2557 9029

第八站:
保安捌肆 Boan 84:一樓是咖啡館,二樓是骨董店、真空管音響與偵探書店
地址:保安街84號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Boan84
電話:02 2550 1280

第九站:
波麗路西餐廳(本店)
地址:民生西路314號
網址:http://bolero1934.com
電話:02 2555 0521

第十站:
黑美人大酒家:維特咖啡館舊址
地址:臺北市延平北路2段1、3號

第十一站:
天馬茶房舊址:二二八事件爆發地,當時老闆為詹天馬
地址:臺北市南京西路195、195-1號

第十二站:
雲咖啡.雲彩文創
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37號
電話:02 2556 6703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Allincafeyunyun

參考資料:
女給時代
台灣幸福百事

2014/02/17

【台北】有關殖民與被殖民,誰的大稻埕?

把大稻埕牽扯到殖民與被殖民的議題,似乎有點扯遠的,但,似乎所有的事情用這個角度來分析台灣這塊土地都可以,我們對於主體性這件事情,大家認知還是大不相同的,從歷史來看大稻埕這個地方,百年來的漳泉人不和,頂下郊拚後間接了開啟了大稻埕的繁華年代。茶葉、洋人街開發,到日本時期的台灣人居住範圍,蔣渭水的文化協會,全部都在大稻埕這塊土地上。



或許電影《大稻埕》在歷史事件發生的順序,與人物考據上有很大的誤差,但至少開啟了民眾對這塊土地上所發生重要事件的關注,世界第一次大戰結束後,當時國際大城市的思潮有了很大的變化,1919年在北京發生了五四運動,蒙古宣布脫離中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當年在大稻埕還有中華民國的領事館,中國國共合作北伐成功等事件。

但不只是中國,1920年代一些國際聯盟成立,愛沙尼亞、沙烏地阿拉伯獨立等更多的事件。當時的文人有海明威,被稱為迷惘的一代,巴黎的繪畫藝術有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電影有卓別林,音樂有爵士樂,甚至女性主義也在當時爆發,日本的民藝運動,從平民生活中找尋美的元素。這樣的年代在台北的貿易港口,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影響。台灣長期被各國殖民後,除了貿易做生意外,從事醫師、教育與藝術的本土人,也開始受到了這樣思潮的影響,而蔣渭水透過文化協會的講座,辦報、辦演講、教人識字,甚至開酒館,這個在今日來看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與工作,但蔣渭水去做了,總歸一句話,他強調的是台灣人的主題性,跟執政者請願要求人民應有的人權與權利。

但這部片很諷刺的就是這部分吧!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執政者,我們所遭遇到的問題都一樣,難怪蔣渭水的《臨床講義》說台灣人民都生病了,如今來看這些症狀沒有消失,片中跋扈的警察,傲慢的執政者,眼中只有金錢的商人依然存在。相同的,具有理想性格的人,我們這個時代在各行各業也都有,要期待所有人覺醒很難,但是給各行各業中有理想性格的人鼓勵與支持,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

患者:台灣

姓名:台灣島
性別:男
原籍:中國福建省台灣道
年齡:移籍現住址已二十七歲
現住址:大日本帝國台灣總督府
緯度: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職業:世界和平第ㄧ關的守衛
遺傳:明顯地具有皇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聖賢後裔,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既往症: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下轉日本帝國後,接受不完整的治療,稍見恢復,唯因慢性中毒達三百年之久,不易獲然而瘉。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
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像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髓並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

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這大概是大正五年歐陸大戰以來,因一時僥倖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所引起。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預斷: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
補習教育-最大量
幼稚園-最大量
圖書館-最大量
讀報社-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迅速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1921)十一月三十日主治醫師 蔣 渭 水

大稻埕從開發以來就是商業掛帥,所以這部同名片名一開始就一再強調票房,台灣人討論的話題多辦圍繞在金錢上打轉也不奇怪,最近看韓劇眾多的置入性行銷的手法,回頭又來看日劇,這部分似乎又嚴謹了更多。有時候,我們都會問歷史學家到底在哪裡?很高興有這部片來當墊背可以讓大家來找碴,找出很多歷史上邏輯的謬誤,如果用同樣的挑剔看日本三谷幸喜所拍的清須會議也是漏洞百出,期望這部片只是一個開端,也希望導演葉天倫用同樣的手法,但多一點考據的拍一下四百年前鄭成功、鄭芝龍的故事。

1895年馬關條約下,台灣是日本政府統治,1911年,滿清政府覆亡,滿人四處離散為起點,大稻埕就在政治中心旁邊,又連結著港口、鐵路車站要衝,同時又是台灣人居住的中心,所以有人說大稻埕是台灣的縮影,這樣形容也算精準,已經是民選的總統了,為何台灣人對總統府沒有真正覺得是自己的榮耀,看完了電影,或許這是台灣人永遠被殖民的宿命。

2013/11/15

【台北】1920s 書店,回到百年前的大稻埕,與世界接軌

 百年前的大稻埕,火車站配合商港原本設立在此,方便運送物資,後來才遷移到現在台北火車站的位置。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蔣渭水的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此地萌芽。


1920s 書店的三樓,現為思劇場展演空間

 1926年蔣渭水曾在太平町開設『文化書局』,1928年《台灣通史》的作者連雅堂成立『雅堂書局』,1929年謝雪紅、楊克培共同設立的『國際書局』。大稻埕這個地方的思想與世界接軌,想想海明威、費茲傑羅、沃爾特·格羅佩斯、香奈兒、魯迅、柳宗悅、芥川龍之介都是那個年代的人物,在文學、建築、時尚、藝術各種領域1920年代是個國際資訊交流,思想豐富的一個年代。

 當時的港口,猶如任意門,就好像今日的機場,只要人、貨上船,就直接運往世界各地,想必當年大稻埕的洋人街,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舶來品。時空到了今日,大稻埕就我們來說,年貨大街、南北貨、中藥材、茶店、布行之外,還有思想啟發的成分嗎?

 於是,周奕成就開了一家 1920s 書店,陳列著 1920年代國際思潮的書籍,企圖開啟大稻埕的黃金年代,那個百年前原本就存在的大稻埕,就好像打開兜拉A夢的大雄書桌抽屜,直接通往 192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

 從小議埕到民議埕,到最近才開幕的眾藝埕,幾乎不向公部門申請補助的周奕成,非常崇拜當年春風得意樓的蔣渭水,他不但經營酒家賺錢,來補貼文化運動所需要的經費,辦報、講座,用醫生的角度來治療生病已久的台灣人。雖然百年之後的大稻埕,大家都已經識字,也進入所謂的民主時代,但是討論的思潮卻沒有建立起來。

 周奕成自許為生意人,跟在大稻埕的人一樣的作息時間,他也希望在大稻埕周邊可以擴充到十五個據點,這些小點猶如星光一樣,可以讓整個街區的文化活動更為活絡,每一個點都以協助年輕人創業的角度,大家一起互相幫忙把事業做好。

 以書店為一個窗口,或稱為一個入口,走入這個星光串起的老街區,這樣的商業經營模式,又不同於現今只有大企業誠品、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大稻埕假日不間斷大大小小的導覽活動,日本、香港、大陸觀光客陸續進來,私以為我們對更多前人的認識,必須更多學者、學生投入研究挖掘,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大稻埕,但至少這家書店,是個起點。


1920s 書店所印製的小卡,當年影響世界的名人照片。

Bookstore 1920s
網址:http://www.1920s.artyard.tw/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巷1號1樓
電話:(02)2552-1321

2013/08/11

一個態度《小日子》人與書的交會,還有大稻埕專輯

這篇文在這本雜誌內,不知道算不算是置入性廣告文?不過是我真實的感受,人與書的交會,不只是在大書店,在小書店的換書活動,在網路社群中,這樣的可能性更大。

點入交換閱讀:http://www.bremen.com.tw/app_read/readapp.html



*人與書的交會

傳統買書的方式是到書店選書,或是到書展撿便宜。後來有了舊書鋪、二手書店,再來是網路書店,網路二手書店。上述對於書與人之間的交會,還是透過大眾化的選書模式,或許現代科技可以比較方便找到想要看的書,基本上,還是缺乏『人』的氣味、感情,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會。

曾經在部落格時代,跟網友間就舉辦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換書活動,淡水的有河書店,或是背包客棧舉辦的旅行主題的換書活動,氣味相投的朋友可以交換到的書地雷不多,大家也都樂於分享,交換的過程聊聊天當作是一場交流,或者參加一場讀書會增長知識。

印象中,第一次參加換書活動,有點不習慣都是不認識的人,但還好遇到還算熟絡銀色快手,他很會簡介知名作家以及相關書籍,讓我很快進入狀況,大部分的朋友帶來的書籍是詩集、小說、手札類,多半是知名作家的作品,而只有我帶旅行書跟台灣書店地圖兩本,這場人與書的交會,首先要割捨自己的書,千萬不要拿自己覺得不喜歡的書出去,第二個就是要誠心的交換與分享。

也曾經在一個網站( BookCrossing.com ) 註冊,把喜愛的書丟出去漂流,就像海中的瓶中信一般,若撿到的讀者喜歡,打開這本書閱讀並記錄心得在網站上,再讓書漂流到下一個喜歡的人手上,一本『書』可以隨機的找到有緣的主人,不用麻煩的與不熟識的『人』接觸,也是一種浪漫的想法。

現在,人人手上的智慧型手機,每一個人可以當圖書館的主人,可選擇把自己的書架公開,無論跟朋友或是不認識的人交換閱讀,不但是一種愛物惜物,也是一種人與人交流交會的方式。

交換閱讀:http://www.bremen.com.tw/app_read/readapp.html

*大稻埕專輯



這個月的小日子專訪了好多在地人與在地店家,我相信還有更多更多的故事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對大稻埕這個地方有說不出的感情,肇因在小學一年級,因為父親在雙蓮國小任教,所以我也念了一年。

一年級下午是不用上課,於是不是在學校各個地方玩耍,就是在五年級的教室後方寫作業、發呆,或是聽課。玩耍的地方除了操場外,在圖書室看書下圍棋也是重要的回憶。下午父親放學後並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到迪化街租屋處幫學生課後輔導,於是我就被帶到這些地方發呆,看著華麗的洋樓立面,想像著過往繁華。

父親經常帶著我在附近的小吃店吃飯,在涼(亭)仔腳下看著歌舞廳、電影海報,甚至在雙蓮國小對面(今蔣渭水紀念公園),大同分局後方,拿著米票領米,附近有木材、五金店,來來往往的貨車與三輪車,夏天放學時小學生滿滿的溢在錦州街,那個多子的年代已經逝去,而當年的學子正是目前社會的經濟支柱。

小學五、六年級的暑假,我家住在吳興街,要坐43、22號公車到圓環附近去補習,我比較喜歡坐22號,因為有冷氣,下車也可以走一段路,越過馬路進入圓環,我會花五塊吃陽春麵,或者吃蚵仔煎。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的享受,或許從小就養成的這樣一個人的習慣,所以很享受這樣的孤獨感。

以上是我簡短的對大稻埕的回憶,隔了三十幾年,最近幾年經常重回大稻埕,或許想抓回那個無憂孤獨的過往,又想抓回當年的繁華。大稻埕曾經沒落過,舊市區總有說不完的故事,現在,故事才彷彿剛要開始。

2013/08/10

【台北】眾藝埕內的一個小賣店,攸@眾藝埕



https://www.facebook.com/ubook2010
攸@眾藝埕

這是老闆文婷,是地理系的學妹,目前文創店已經開第二家,第一家在青田七六,第二家來到了大稻埕的民樂街22號,雖然只是一小個空間,可是也是夢想的實踐地。

邱爸一直要我們幫學妹介紹男友,可是文婷好像一點都不急— 在眾藝埕。

【台北】漫遊大稻埕,時光市集

1.


台大校友會館聽陳宏宇教授的地震演講:居安思危,享受生活。有很多務實的統計數字

2.


城隍廟對面,聽著小野麗莎,多樣的餐點,溶入了大稻埕的一些精神。這樣的氣味與人聲,面對著窗邊,用氣味把自己封閉起來

3.


多次在臉書遇到 Ted, 話題是書,是 1920s, 因為最近在看午夜巴黎,依照伍迪艾倫的劇本來查詢 1920s 的巴黎有哪些藝術家、作家、畫家、音樂家,發現這些人都有很古怪的想法,也都很有才氣,會想知道 1920s 的台北,大稻埕是怎樣的世界?這家書店可以滿足你這樣的想像,不僅有台北的1920年代,還有世界各地的 1920s, 巴黎、紐約都有。希望真的有天在大稻埕辦場 1920 的午夜稻埕導覽。另,小藝埕的三樓,也有了新的經營團隊,青輕搖思劇場,希望能帶給大家不同的大稻埕。— ──和 W. Ted Chen,在 Bookstore 1920s 。


4.


這是迪化街與歸綏街口的 URS155 執行長,很帥的運動員老闆,看到他手上的傷口聊起了曾經車禍的過往,讓我也想起來臉部燒傷的童年記憶。今天的市集,妙會只要打卡就可以喝冬瓜茶,幾乎是最後一杯被我喝了,好喝的傳統滋味— ──和 Jerry Yen,在團圓大稻埕。

5.


這次辦市集的主要靈魂人物,邱董,一貫的短褲低調打扮,這一年來在迪化街穿梭,把新舊店家集合起來,辦了這個有趣的在地生活市集,看到了很多新朋友在這個地方快樂的實踐自己的夢想,希望能夠找到更多新生命— ──和邱翊,在時光市集Vintage Market@大稻埕Dadaocheng 。






2013/08/02

【台北】天湛樂音樂咖啡廳(已遷至瑞安街208巷5號)(已歇業)

位於大橋頭捷運站附近,迪化街與民權東路交界處,這邊南北貨中藥材的店家已經沒有了,被保留下來的老街立面與涼亭長廊,天湛樂位於一棟新大廈內,這樣新舊交融的地方,配上古典交響樂,還有歌劇會是怎樣的場景,只要走一趟這家音樂咖啡館就可以體驗到。



你可以點馬勒第五號第四樂章,或孟德爾頌無言歌第十九號第一首,是老闆精心調配的口味,本來想問一下是用那些豆配出來的,後來想想好像不那麼重要,用網路搜尋聽著同名的樂章,在咖啡館內工作,有時覺得要慢下來體驗所有的事情,尤其是享受音樂這件事情。

前一陣子去參加斷食營的活動,在那邊好像度假一般,甚麼都不想,累了就睡覺,有精神就看書。回來後染上了這樣的習慣,只要晚上累了就睡,早上起床就開始工作。以往,晚上會很急的把手邊的事情做完才睡,現在有些改變,很多事情會就此延後,尚不知道我這樣的隨興會不會誤事,面對太多的訊息而來,有時會任性的遺忘。

這樣微妙的變化,今年來覺得少了趕攤趕活動,而我也刻意地放慢腳步,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應該會更有溫度吧!

某日中午,因為下午四點鐘有場孔廟、保安宮的導覽活動,我事先到目的地,想找家咖啡館休息,整理一下資料,然後從容的開始活動。但,看到大龍國小現在的樣貌,與幾年前日本時代的校舍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醜不拉嘎的被搞成水泥廟的外觀,與周邊的整體感不但沒有融合,還更唐突,整個心情大壞。在周邊也找不到適合的咖啡館,於是再度踏入這家咖啡館。

難得這樣氛圍的咖啡館,裏頭只有我一個客人,可以享受這樣的空間非常奢侈,聽到了服務人員說因為周邊環境不太理想而預計九月底就會搬遷到新址。在天湛樂聽著熟悉的交響曲,我很難得體會孟德爾頌的心情,但是我可以體會到心的思緒,其實是有點淡淡地憂傷。

2013/07/27

【台北】大稻埕意思意思市集



在意思意思的市集,巧遇了 張大魯 帶來台南的帆布包,隔壁的 貓星通訊 Atelier Hanu 認出我,好厲害的年輕人,除了會做設計,還會做果醬,當場吃了很多麵包加果醬,很飽。導覽結束後,我卻忘了去交關一下,看來上網去買一下。

http://www.pinkoi.com/store/atelierhanu— 在 Hot Summer 14 Street Market 夏日好熱好樂園遊會。

2013/05/23

【台北】在保安捌肆遇到上海張愛玲


淳子老師的『民國瑣事』是這兩天才閱讀,在中國上海租界的女人們,軍閥、大臣貴族之後,上海的租界內外,有段複雜的人際交往,今日在大稻埕的洋樓內,講著這些老上海的故事,這是我小學時候在這種洋樓內上課後輔導(補習),所料想不到40年後會有這樣的交流活動。時光,真是歷史的一個嘲諷者。


淳子老師一談起老上海的女人,整個表情與精神就跳躍了起來。

當年我到常德公寓下張望,如今在樓下有家張愛玲咖啡館,我想再去幾次上海,來比較與台北咖啡館的不同,靜安寺的神像應該還存在著?而當年張愛玲來台北、花蓮,又有那些故事?看看淳子老師的書,都可以得到一種感性的比對。

淳子老師說他當年登上常德公寓的頂樓,還請攝影師試著拍出當年張愛玲拍胡蘭成的角度,竟然是爬到露台外沒有護欄的地方拍的,可見張愛玲不怕死的個性。

跟永樂座老闆娘寶兒談到張愛玲與胡蘭成,她說張、胡做愛做的事情都做到整組壞掉了。張面對這個成天泡女人不爭氣的老公,後來就離開了胡。到了美國後張愛玲嫁給了美國老作家,身體不好中風(我有時候會跟張愛玲小說的怨女、金鎖記內的軟骨症老公會混搭在一起),這與胡在一起是個強烈的對比。

在大稻埕這個日本人統治時期,台灣人居住地最繁華的時段,同時期的上海租界也是中國最繁榮的城市。這樣的比對,舉辦這樣的活動也特別有趣。

2012/04/24

【台北】無痛胃腸鏡健檢@梅約健康管理中心

有幾年沒有去作健康檢查,我最害怕的是我胃腸有問題,但是最害怕的也是做胃腸鏡的檢查,聽到『無痛』這兩個字本來還半信半疑,沒想到躺下去醒來就檢查完了,即使是醒來後也沒有任何疼痛感,感覺好像是被外星人抓去的電影情節。


好像來做 SPA 的健診中心

檢查完後聽醫師的解說,一邊看著電腦螢幕一邊說明我胃腸的狀況,這時我的心裡還在想,剛剛真的檢查過了嗎?不過躺下去一下,胃鏡從口中進入,腸鏡從屁股進入,拍了很多照片出來,由於前天晚上就吃了瀉藥劑,所以整個腸子非常乾淨,腸鏡還順便把息肉切除,拿出來做進一步的檢查。另外,看到照片中的胃腸鏡還可以做180度的反向拍攝,也是電影聯合縮小兵闖入人體探險的另一種科技表現,或許,以後外科手術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也說不定?

聽照過腸鏡的朋友說,事後都會肚子脹脹的一直打嗝,而我做完並沒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原因是照腸鏡要打入些空氣,方便腸鏡進入,而梅約健診中心打入的空氣是二氧化碳,結束後就不會打嗝,事後也不會不順暢。另外一個令人感到害怕的是要吃很難入口的瀉劑,前一天我混著沙士喝下去,就像喝加鹽的沙士一般,口感還不錯。只是,一直跑廁所把腸子裡面的東西清理掉不是很舒服,但腸子清乾淨反倒有一絲心理的快感。

幾年前去一家健診中心,效率非常的好,基本上只要一個早上或一個下午就可以做完檢查,做的項目也非常完整。但是非常有效率的作業,表示設備的使用率非常高,人像貨物一般隨著號碼一般快速的檢查完。到梅約就沒有這樣的感覺,一樣樣慢慢地檢查,沒有太多的等待,但是每一個項目確保是專業的醫師操作,沒有時間的壓力下所完成的檢查。

有點擔心,我會因為這次檢查太過美好,而愛上了照胃腸鏡這樣的健診,這個的想法還是不要有才好。這次的健檢,胃腸沒甚麼大毛病,去除我心裡的大石頭,還是長年的毛病,體重過重,這點還是要想辦法去除才是,別無他法,好像只有多多趴趴跑的運動了。

台北梅約健康管理中心
http://www.meiyoclinic.com.tw/tw/health-center01-checkup01.php

PS. 此為水瓶子參加梅約醫學健診中心的親身體驗,內文完全是個人心得分享。

2012/03/27

【台北】在日子咖啡過日子

近來,我通常是咖啡館開門的第一個客人,我想要享受一下無人的咖啡館,體驗平日午后安靜的下午時光。星期二的下午一點鐘,我準時到日子咖啡館報到。不久後,進來一位乾淨修長的女生,坐在落地窗邊,拿了咖啡館內的雜誌、書籍,我想她應該就是來看書的吧!



又進來一個好像是教授的女人,頂著大太陽進來,顯得有點熱,不過不久後就開始看書、做筆記。春天的大太陽日,也是特別好望著窗外的日子,一隻黃貓跑過小巷,一個年輕人戴著流行帽子走過,一台機車呼嘯而過,一隻大灰肥貓跑過來,然後一個女人撐著洋傘走過去,一陣陣磨鐵的聲音拌著咖啡館內巴黎香頌的音樂,還有我打鍵盤的聲音,除此之外,只有翻書的聲音了。

不久,寫稿寫到一個段落,我又望著窗外,兩位老人家走過去,一台汽車開過裡面有兩個人,兩隻貓在外頭玩耍,磨鐵聲伴隨著巨大敲打鐵的聲音,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停下來跟五金行的老闆聊天,突然有台車倒車撞倒了一台機車,沒事,日子悠悠靜靜的一秒秒的流逝,外頭的大太陽伴著室內的冷氣,春夏交接的景像,我在想何時可以聽到蟬鳴聲?

看著窗外,自己好像有了過日子的感覺,喝口平淡的白開水,走到門口拍幾張照片,巧遇 Pony 經過要到附近採訪,好巧,在台北的小巷弄內都可以遇到認識的朋友。

剛剛讀了咖啡館的書架上的書,中村雪的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相約的朋友進來,她是日本通,看遍了日劇與日本電影,恰巧跟我說了一下到日本怎樣玩,剛好書架上又有一本介紹日本建築的特刊,裡面介紹眾多日本網友票選的美術館建築,一切都那樣的剛好,這就是日子咖啡館的一個午后的遇見,很日本也很輕柔,也有點村上春樹的感覺。

2012/03/18

【台北】音樂劇芝加哥的燈泡@點點咖啡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進來點點咖啡,感覺進入一個歌舞音樂劇《芝加哥》的場景,我想應該是吧檯前一堆由天花板下垂的燈泡吧!不過點點咖啡的裝潢用溫暖的白色系,跟這部電影或歌劇的黑色系很大的不同。看著所有的座位都被『點』走預約的牌子,我想想等下應該會爆多人,只有留下一個兩人的座位,被我一個人占領。



‎星期日的中午十二點正,穿著很居家的白色系T恤服務人員微笑的解釋店裡有一些卡片、明信片,桌邊有粉蠟筆、水彩筆可以取用,蓋上圖案的印章後,可以塗鴉、上色,或在卡片上畫畫。這裡也有些明信片,若用筆寫下、畫下些甚麼,貼上郵票寄給朋友,或許有不同的感動,現在網路太方便,反而很難親筆畫些什麼給朋友,我也是一樣。

坐下來不久,一群年輕人進來,其中有對年輕的父母帶著約莫一歲半的小朋友進來,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年輕父母的臉上都充滿了倦容,平常要上班,假日還要帶小朋友交際非常辛苦。而小朋友除了要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外,還要對父母的同學喊姐姐或是哥哥,才會獲得大家的歡心,這社會上充滿了一群不願意長大的大人,我也是一樣。

逛了那麼多年的咖啡館,我一直迷惑著來消費的女性居多,只有特定少數的咖啡館男性居多。那麼,男性都做甚麼休閒活動呢?剛好在捷運站我獲得了一個答案。有一群有點年紀的男生,每一個人看起來都不修邊幅,脖子上都掛著單眼相機,一旁有一個高挑的小姐在旁等待,我在想應該是某個攝影社團請麻豆美眉外拍吧!原來,男性的休閒活動是很進取的在學習攝影,跟當年的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張才、李鳴鵰是一樣的。

我點了點點特調冰咖啡,這杯咖啡的冰塊,是煮好的咖啡下去冷凍的,很貼心,這樣冰塊融化後咖啡不會被稀釋掉。除了裝潢擺設外,到處都可以看到手繪圖案很貼心的提醒,尤其在廁所,可以看到準備了各種貼心的用品。點點咖啡很多很有型的年輕人來訪,很適合一群朋友來聊天,或討論作業功課,一個午后,讓朋友的感情不變淡。

點點咖啡 dots cafe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4弄6-1號
電話:02-2558-8963
營業時間:11:00~21:00
公休日:周一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dotscafe

2011/12/21

《Hi 大稻埕》手冊,貓、曾大叔、水瓶子的合作

12月,彷彿甚麼事情都要告一個段落,這本手冊,從貓提議要找我寫內容,大概只花了三分鐘我就答應她!隔天跟她討論細節後,我本來有點遲疑,因為自己的時間沒那麼多,但在大稻埕遊晃的這幾年,很想找時間整理有關於大稻埕的種種,何不趁這個機會就做出來呢?



於是,我那時一個星期拆成兩個時段,一半的時間寫大稻埕,全都待在小藝埕的爐鍋咖啡館,覺得寫不出那種感覺,就跑到迪化街晃晃,回來就可以寫出來,一切就在慌忙中完成了。最辛苦的應該是校稿吧!貓潤稿後,找了林芬郁老師來校稿,也只給一個晚上的時間,很多人幫忙看了,可能是工作流程是同步化進行,有些錯誤沒有改到,最後已經去製版了,卻被我拉回來,貓與曾大叔又熬夜修改。其實若我的文字書寫好時,能夠再多檢查一下,或許最後不會再回來重做一次版。




我喜歡用"布"來當稱底的創意,把毛線當成道路,曾大叔不愧為資深的設計。貓的插畫,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透露出精準的筆觸,細緻又有歷史感,一看到插圖,就知道是大稻埕的街屋立面。迪化街這一百多年的開發,這些老店商家、廟口小吃還在,但也有些茶商酒家的建築已經拆除。這本手冊有過往歷史,也有現在風情。


攝影/貓

我也不知道怎樣索取這本手冊,我想應該是在大稻埕店家可以拿到吧?等我詢問之後再跟大家說。

2011/12/13

【台北】大稻埕永樂市場周邊好吃的店


爐鍋咖啡@小藝埕

*林良號潤餅皮/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永樂市場內)

林良號潤餅皮一早開賣,上午大約八、九點賣完就休息,看著老闆兄妹兩人只用水、麵粉、鹽巴,輕輕地一和幾秒鐘就變出很薄很軟又堅韌的皮,這可是幾十年的工夫,相信是很辛苦的。買回家做成春捲口感絕佳,剛買了單是熱熱的嘗鮮也很好吃。

*林合發油飯/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永樂市場內)

1894年創立經營的林合發油飯,目前由第四代經營,強調以純手工製法。以蓬萊米製成不油不膩的噴香油飯,混入蝦米、滷肉及香菇等用料實在,小嬰兒彌月最佳的禮品。每次經過永樂市場的一樓,滿滿地排隊人潮,看著老闆包油飯包到手軟卻一直露出笑臉,感受到百年老店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油飯,這裡也賣手工芋粿巧。

*永樂米苔目/台北巿永昌街7號

1967年創立的永樂米苔目,店面看起來貌不驚人,非常純樸實在,主食米苔目一碗只要20元,純米製成的米苔目不含澱粉,喝完湯還可以免費加湯,配上豬的各部位如嘴邊肉、肝連肉、小肚、豬皮、軟管、大腸、粉腸、豬舌、豬心等等,或者是油豆腐、燙青菜。永樂米苔目不是山珍海味,不過簡單的海山醬調味,就可以吃的津津有味。

*台南土魠魚羹/台北巿民樂街1號

這家土魠魚羹遠近馳名,不想跑到台南吃新鮮的土魠魚,到這裡準沒有錯,排隊人龍經常延伸到對面,招牌口味是土魠魚羹、羹麵、羹米粉配上白菜、蔥花、香菜真是美味,麵條滑溜看起來有點油膩,但吃起來沒有油膩感。還有乾麵、五花肉作成的滷肉飯,金黃色炸酥的土魠魚,乾吃沾上胡椒鹽,或泡在湯中食用口感不同,土魠魚也可以外帶回家自己煮。

*民樂旗魚米粉/台北巿民樂街3號

1934年,永樂市場旁的「民樂旗魚米粉」創立,目前經營分為上午場、下午場,上午場經常到上午十點鐘就賣完收攤。旗魚米粉口感清爽,旗魚乾熬煮湯頭甘甜不膩,再點些裹地瓜炸過的紅燒肉、炸豆腐、炸蝦仁、炸蚵仔等豆瓣醬吃十分入味,據說早期只有旗魚米粉,配上旗魚肉,沒有其他炸物,就吸引大批客人來吃。

*古早味杏仁露/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永樂市場1204室)

1956年創立,古早味杏仁露,一碗碗的杏仁露一疊疊放在傳統的木頭玻璃櫃裡,可以看到老闆用一大塊冰壓著。杏仁露是台灣古早味的甜品具有美白、保護氣管功效,快要消失的口味很簡單,杏仁粉、石花凍作成的杏仁露滑嫩爽口,淋上碎冰、煉乳和糖水,一種小時後才品嘗到的滋味,可以任選幾樣配料綠豆、紅豆、花豆、花生等,無論是炎夏或寒冬來品嘗,都很有滋味。

*青草店-滋生、姚德和/台北市民樂街51到57號

滋生、姚德和兩家青草店的歷史都超過100年的歷史,一杯20元濃郁的青草茶,必須要慢慢地熬煮,一大杯喝下去冰涼退火。茅根茶用「白茅根」熬煮,看起來像礦泉水,喝下去非常清淡,但有解熱退火功效。目前是第三、四代經營,在台北市中要維持傳統相當的不容易,還有地骨露、苦茶、六一散、蘆薈等等,各種草功效不一,有火氣的問題都可以請教老闆。

*小藝埕 Art yard/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號

1907年,迪化街1段34號在日治時代是進口西藥的大批發商,取得香港屈臣氏的代理權,牌坊上有印上屈臣氏的字眼,數年前大火燒毀,本來只剩下一面三層樓高的女兒牆。2011年已經修復完成開放,如今名為「小藝埕」,一樓是台客藍賣一些台灣文創產品,非常適合收藏或當禮品送給朋友。二樓有爐鍋咖啡館,咖啡豆是老闆自己烘焙,大稻埕當年是十分洋化的繁華地區,咖啡館裝潢復古懷舊混搭歐風時尚感,在此放鬆聊天品嘗咖啡、中藥茶,陽光照入室內,享受悠閒時光。

2011/12/11

【台北】大稻埕茶葉老店(整理稿)

這是最近整理的茶葉老店的稿子,分享給大家。


(小花攝影)

*王有記茶行/台北市重慶北路2段64巷26號

王有記茶行是百年的製茶世家,王家在福建安溪時就從事製茶產業,19世紀時,王家到東南亞開拓茶葉市場,最早是在泰國,1901年到台灣發展。

現在王老闆是第三代,熱心好客,並且在屋內還原呈現當年製茶的炭火烘培工廠,並且導覽解說製茶的過程。王老闆藉由標準訂價,品質良好又便宜的茶葉,讓觀光客了解製茶產業,還可以帶茶葉伴手禮回鄉。

王有記茶行前方就是茶葉公園,茶行的建築仍然是當年的紅磚房,二樓做為藝文空間使用,在週遭現代化的建築中,顯得格外美麗。

*茶商公會/台北巿甘谷街24號6樓

1889年,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成立,從最初的「茶郊永和興」、「台北茶商公會」等等名稱隨著時代更替,目前為「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茶郊永和興」創立時希望會員能同心共濟,杜絕私利,共謀茶業之興隆。當時台灣茶業正興起,就有發生唐山茶假冒台灣茶種,劉銘傳為防止弊端,下令業者組成公會。

*新芳春行/台北巿民生西路309號

1930年代,日昭和年間,專營精緻包種茶,大稻埕地區做為茶葉外銷重鎮的見證,目前為台北市市定古蹟。1951年後是財團法人王氏宗親會籌備處。建物為三樓店屋形式連續三崁街屋,水平帶狀女兒牆,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外面有褐色面磚,一樓店面經商,後面是茶葉加工廠,二樓是辦公與會客大廳,三樓有公媽廳、起居空間。
式。

*安溪福記名茶/台北市迪化街1段138號/02-25571212

王老闆的父親以百歲高齡辭世,家鄉在鐵觀音產地-安溪,將台灣文山包種茶外銷到泰國、香港、越南等地。1939年他把安溪製茶技術傳授給南投松柏坑的農民,後來這款茶蔣經國總統命名為「松柏長青茶」。除安溪鐵觀音以外,王老闆還推薦自焙的高山烏龍、凍頂烏龍等,喝了不會想睡覺,也不傷胃。


*林華泰茶行/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193號/02-25573506

1889年成立的林華泰茶行,建築物的樸質不顯眼。祖先在中國大陸福建安溪種茶,後來在石碇賣茶,林家第二代在大稻埕創立林華泰茶行,目前已由第五代傳人接手茶行業務。林華泰茶行講求信用及公道,沒有華麗的包裝,也沒有年節促銷折扣,林家對自己的茶葉非常有信心,沒有提供試喝,「一分錢,一分貨」是五代來的傳統與堅持。

*和德祠

和德祠位於甘谷街,是一座土地公廟,相傳義賊廖添丁,在大稻埕一帶活動時,若需要救助的人家,可藉由「和德祠」的廟祝聯繫。據說辛亥革命時羅福星也藉由「和德祠」的掩護來召募黨員。甘谷街是條歷史悠久的老街,舊名為稻新街,是因為日治時期這裡是米店的集散地而來。

*王錦珍茶莊

1952年成立的茶葉行,深焙火鐵觀音,各式高山茶、烏龍茶,珍藏陳年老茶,東方美人、三峽碧螺春等。近年流行的新舊生熟普洱散茶、茶餅、茶磚、沱茶都有販售。

2011/12/01

【台北】大稻埕散步

時光倒流到百年前,大稻埕碼頭大型帆船雲集,一箱箱出口的茶葉上船,顯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不遠處的大稻埕車站,往淡水的最後一班火車出站了,在河邊聽到『切嚓!切嚓!』的聲音,蒸汽灰煙冒的半透天,汽笛聲響起。



許多工人跟工頭領了一個星期的工資,坐在岸邊休息,看著這些有錢人所蓋的洋樓,欣賞河畔著夕陽,討論著晚上準備到附近的哪家酒店喝酒狂歡!人力車在碼頭與火車站間出入,撿茶葉的婦女走路回家,準備節慶迎神的陣頭,也在河邊練習著。

1851年,林藍田從基隆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械鬥事件,下郊打敗後先去投靠大龍峒的鄉親,後來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畔建街屋,這些街屋不但兼具進出口原料倉儲、加工、商店、居住的型態,也重建廟宇,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

1885年,劉銘傳除了舖設鐵路以外,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機構,形成「官府建製區」。也鼓勵富紳蓋洋樓店鋪與外國人做生意,並設立各國領事館,當時大稻埕可說是洋風鼎盛。

1895年,日本入台北城統治後,日商勢力進入,洋行的生意大不如前,有些洋行易主或者離開。除了傳統的茶葉之外,南北乾貨、中藥材、布行隨著鐵路的發展更加繁榮。日治中期後,因為日本人的商店多在清朝所建的台北城中,意外地大稻埕的繁榮多是台灣本島人聚集的街市,保留了這樣的生活樣貌。

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大稻埕地區。

2011/11/25

【台北】剪髮街,中山雙連捷運站中間的店面

這條捷運線以前是台北到淡水的鐵路支線,1988年結束營運,1997年捷運淡水線在地下通車,這樣的改變,讓這附近的人潮重新的聚集,地下化後多出的公園綠帶,除了傳統鐵路線旁的小吃、市場外,目前更演進為流行的剪髮街。



從傳統的家庭美容院開始,連鎖美容院大行其道,原先都是婦女、菜籃族洗髮聊天話家常的地方,傳統男士的剃頭店越來越少,美容院開始走向男女平等,不再把重心只放在婦女的剪、燙、染、吹髮身上,對男士也同等的對待。小時候被媽媽帶去美容院剪髮感覺有點怪怪的,如今走入連鎖的美容院,男性經常還比女性還要多人,目前來看是女男平等的行業,雖然從業人員還是女性居多,可是來剪髮的客人男女一樣多。

或許產業就是要聚集才會擴大,這條街數不清的剪髮店不斷更替,最近還衍生出美甲店,應該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行業。

2011/11/24

【台北】年輕人跳舞的練習場,捷運中山至雙連地下街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捷運中山站到雙連站中間的地下街,靠近捷運公司大樓的那段區域,每到假日就有很多年輕人練習跳街舞,有時是啦啦隊,有些牆面有鏡子,年輕人自行帶著音樂播放,有人是掛著耳機自行練習,看他們專心忘我練習的模樣,由衷的產生無限的敬意,能夠「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是最美的。



「跳舞」這檔事情,在30年前,還是很不正經的一件事情,好像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會去練舞,這是非常不好的刻板印象。最近這幾年看了眾多的舞蹈表演,要演出完美,舞者必須不斷地練習,不但要強烈的自我要求,還要團隊合作,甚至所有的表演動作都跟自己的心靈相關,從跳舞這件事情,可以看到人生歷練中很多的層次,是值得讓所有人分享的。

每次經過駐足,這些年輕人願意把美好的假日在這邊練習,不知道是甚麼樣的動力?有時會覺得這樣的安全措施很不夠,我們的公共空間其實非常缺乏,難得有這樣的場所讓年輕人「專心」練習一種技藝,是不是有關單位能夠做些防護措施呢?

【台北】打鐵街,只適合男性的行業

台北打鐵街分布在雙連捷運站一帶,興城街、萬全街、赤峰街的巷弄內,都可以找到汽車、五金店面,有時候經過還會聽到鋸鐵的聲音,但是已經聽不動叮叮咚咚的打鐵聲,想像燒紅的火炭,赤裸的師傅汗流浹背的工作,已經快完全消失的行業。



曾經訪問過一個打鐵師傅,老闆雖已經六十幾歲,從他紅潤的臉,壯碩的身型,絲毫看不出這樣的年紀,他說他十八歲開始入行,在旁邊燒鐵燒了十年,父親才開始讓他打鐵,這樣的技藝全憑經驗的累積,是急不來的。鐵與鋼混和的比例,哪裡要打的比較密,每一項器具都有一個中心軸,重心在哪裡?老闆如數家珍的一直說,傳統的手動鼓風爐、打鐵的器具,他一樣樣一直把玩著。

如今走在興城街上,很難看到打鐵人,看著滿滿排排整齊展示在店門口的馬達,好像變成藝術品一樣的牆面,現在人大部分買新的馬達零件更換上,而這些老舊的東西大多就沒有利用價值,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一種浪費?也不知道回收融掉或賣到其他地區,會不會有其他的使用價值?

感覺上農業社會耕作的鐵器,應該都是用一輩子的東西,打鐵這個行業的消失,也宣告這樣的品質應該很難再存在了,用壞了再買新的觀念已經深植在人們的觀念裡。

因為必須長期的經驗累積,所以大部分這類的行業都是父傳子,需要很強很精準的手勁,也只有男性才適合。至於打鐵人的個性,樂天知命,逆來順受,一再重複的動作造就獨特的人生哲學,這樣的歷練在其他行業實在難以找到。

2011/11/23

【台北】大稻埕的女子學校,蓬萊國小

蓬萊國小,是1898年創立大稻埕公學校(今太平國小)的女子部,當時僅有女學生兩名,1911年獨立為女子公學校,但是到了1917年校舍蓋好才搬遷出來。太平公、蓬萊媽就是這樣流傳而來的。


現在蓬萊國小已經完全看不到1917年蓋好的紅樓校舍,1983年就拆除掉,這幾年在大門口重修,想把當年紅樓的門面意象重建出來。

看著網路上蓬萊國小的老照片(日本時代昭和17年的蓬萊國小畢業紀念冊),女子學校畢業時老師還要非常慎重的穿和服拍照,以及升旗、灑掃、排隊、校外教學等等,回想我的小學教育就是這樣,沒有甚麼變化,男女分班、分校也應該就是從日治時代就開始。到了高中那個年代,男女合校、合班,再來髮禁的解除,如今回頭來看,這樣的轉變真的很大。

蓬萊國小也出過不少名人,立法委員藍美津、創意人姚仁祿、藝人王月、鐵道專家洪致文都是在此畢業。或許現在大家對蓬萊國小的印象,只會記得是寧夏夜市好吃的蚵仔煎對面那個校門,但蓬萊國小卻代表著日治時代對女子教育的重視,台灣北部最早的女子學校是馬偕醫師1883年創立的,女生可以跟男生一樣平等的受教育不過是這百年來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