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昭和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昭和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9/14

【台北】昭和町與青田街

原來以為青田街的街名,是因為 1945年後國民政府來台在這條街上看到一片翠綠的農田所命名的,這個浪漫的想法或許也對也不對,但就讓我保有這樣的想像空間吧!


1945年美軍空照圖,在青田街兩側還可以看到農田

台北市的街道名大部分緣自於中國各省各縣的地名,青田縣在浙江省東南部,東邊是溫州,西邊是麗水,這也說明了台北市溫州街、青田街、麗水街的位置。而青田縣產田魚也產石雕,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包括明代國師劉基、中國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國民黨的將軍陳誠、朱炳熙、旅日全壘打王王貞治,都是青田縣人。不過,這些人跟台北市的青田街沒有甚麼關係。

在青田街散步,這短短地四百公尺的路途中,有學校操場、日式木造房舍、東南亞南國的大樹、五層樓的公寓、豪宅、教會、咖啡館、大學教室、藝術展場、便利商店、水果店、理髮店、停車場,往巷弄內走,巨大的教堂、蒙藏委員會的特殊建築、清真寺也都在不遠處。

我最喜歡看得是一些文字塗鴉,在青田街2巷巷口,『你走過,便躺成了一片草地』,據說是夏夏寫的詩的一部分。有人解讀是都市更新時一些老舊建築拆除,突然多出一塊變成了草地的公園,這些具有哲學意涵的詩句,如何解讀?我想重要的是讓人思考,我們到底要怎樣的一座城市吧!

在日治時期,青田街區原本屬昭和町,是因為這一區就是在昭和年代(1925年後)規畫的區域,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在1928年(倉促的?)成立,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隸屬總督府下的台北帝國大學並沒有經費幫這些教授蓋屋,於是這些教授自己跟銀行貸款自行建屋,也造就了這些日式房舍的多樣性,若是有機會在青田街七巷、九巷、十一巷散步,會發現每一棟木造老房都有不同的格局,有的洋和混合的型態,有的純標準和式設計。

住在這裡的教授大部分以研究農業居多,台灣蓬萊米之父璣永吉教授、研究蔗糖改良的足立仁教授、植物病蟲害松本巍教授、生質燃料馬場唯二教授、氣象學白鳥勝義教授、台灣南島語研究小川尚義教授等,當時在農業台灣的南進政策下,這些教授都住在此地,有些教授甚至1945年戰後還繼續留在台灣大學教學,一生為研究付出,讓人欽佩。

戰後在此居住的學者,也多為今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的教授,歷史學家沈剛伯教授、書法大師于右任、甲骨文大師董作賓、國際知名地質學家馬廷英教授、中文系系主任許壽裳教授,其實,還有更多台灣本土的教授到日本留學回來就在台灣大學服務,例如:電機系的楊進順教授、獸醫系的劉榮標教授、哲學系洪耀勳教授等人。可見當年的青田街區住的不只是所謂外省籍的,還有台灣本省人與客家人,有些教授的太太是日本籍,加上原本日本教授留下來,整個青田社區應該有非常多的語言互通,很難想像當時去隔壁家借米、借醬油,是要用閩南語還是要用日語呢?

1948年,二二八事件隔年,許壽裳教授在住家被殺,風聲鶴唳,天空已經連續幾天飄著雨,一時之間住在這邊的學者或許在自家討論這些事情,但在公開場合噤聲不談這些事情。在這裡散步,或許要想到這些歷史,變得有些沉重,尤其是雨天,看著塗鴉『有時候◎◎撐開,卻沒在下雨』,或許就是這樣悶悶地心情吧!

如今的青田街,這些教授逐漸凋零,當年這些學者或許整日忙於研究、教學,付出了一輩子的青春,就在台灣這座島台北市的一小塊地,但是要論研究的成就,從日本時期的教授,一直到戰後這些教授,可都是國際知名的學者,這一區就是他們散步的區域。若時空可以交錯,在『有點好笑』的塗鴉十一巷巷口走進巷內的咖啡館,或許哪天走來一個長者跟你聊天,心情好的送你一件書法,你可能就可以一、兩年不用工作,用這樣的心情跟青田街相遇,心情一定非常好!而巷口的水果攤曾經是于右任的住所。

參考資料: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品
許壽裳日記
當代雜誌一二七期
日本昭和町會的地圖

2012/07/20

【台北】金溟若先生的人間味

要記錄這個前輩擱在心裡很久,當時聽了青康藏書店老闆何大哥所提金溟若所翻譯的哲學書籍,與一些小故事,就覺得非常有趣。後來在青田七六擔任導覽工作遇上了金恆煒老師的太太,於是我就約了金老師到青康藏書店聊聊他的父親。

維基百科:金溟若





其實,光要從幾本書去了解一個人,真的很難,我想我我只是想要拼湊一下當時的環境,還原一下當時文人學者的生活,至於更詳細的研究,還是留給學者吧!

金溟若,(1905年1月4日-1970年6月19日),原名金志超,歷經了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小時候在日本長大,老師是舞田敦、安藤英夫,1923年因東京發生關東大地震,於是遷回溫州居住。因為當時並不會使用漢文,於是他父親請朱自清來教導。

金溟若曾經讀了醫科,有兩個弟弟都是醫生,但他後來覺得個性不適合而沒有繼續念下去,1926年上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創辦了書局,並開始翻譯、寫作,並找魯迅幫忙。魯迅在日記裡面曾經提到金溟若的名字27次,可見他非常器重金溟若。看他的散文集中敘述,他最懷念的就是那段在上海的日子,靠寫作就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

1945年冬天,受到當時基隆市長石延漢之邀,整理市役所公文。1946年,應許壽裳之邀到臺灣省編譯館做編審,也擔任教職,把家眷接來台灣,但薪水少的還要家中寄錢過來補貼。1947年二二八事變後,編譯館裁撤,到台大中文系擔任副教授,當時是住在許壽裳隔壁的宿舍,昭和町475號,推測在今天青田街6號附近。1948年,許壽裳被殺後,金溟若斷然地離開台灣回到溫州。

1949年,國共內戰,金溟若帶著全家八口登上不到二十噸(也有寫十噸)的小帆船渡過台灣海峽,但是船開過了頭,船長應眾人要求把船掉頭,最後上岸處居然是宜蘭蘇澳。金溟若來台灣後其實並沒有就此安定下來,住所也是搬來搬去,為了一家六口,捨棄了家鄉的一切,不斷地研究寫作。

1950年代,金溟若的文章經常刊登在報紙副刊上,雖然最後一段話常會有一些八股的反攻大陸的口號,但是只是寄情較多,多感慨當時時局變化與一股莫名的鄉愁,但文中所分析的道理無不就事論事。從小在日本長大,有時也會比較日本人、台灣人、中國各省人的差異,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基隆坐火車到台北,火車上有賣冷便當與日本相同,卻沒有日本的味道。旅館、火車、公車上的服務人員,與小時候在日本坐火車到處遊覽有很大的差異。

而金溟若也經常在文章的第一段很明白的說出令人意外的結論,例如:《金溟若散文集:創作的熱量》從事文筆的人,假如成了職業作家,便是宣告了文筆的死刑。《金溟若散文集:人的距離》搬住永和鎮以來......,候車的隊伍拖得很長,很長。人家以此為苦,我則反以為樂。這意外的結論,或是中間推演的過程,都可以知道金溟若是一個通盤思考的人。

我最喜歡的一篇《金溟若散文集:旅者心情》,描述了各種交通工具的旅行方式,也描寫了慢旅的過程,從日本的火車旅行談到台灣的火車,也談到上海的輪船旅行,當然印象最深刻的是從大陸逃離共產黨到台灣來那段帆船之旅,我想在那個時代那種心情,能夠寫出慢遊,不知道有幾個人能體會。

旅行的心情,得在動中去覓獲恬靜,不能使性動氣,否則便會白糟蹋了那份情緒。性急的人,只得老待在屋裡,何必硬要這趟辛勞呢?《金溟若散文集:旅者心情》最後一段

很多很大的事情,散文中往往輕描淡寫,縱有學理也簡單易讀,我一再重讀《金溟若散文集》,每有不同感想,我想金溟若的人生中,經歷過了許許多多的大是大非,但他並不會一直強調,一切困難衝突都瞭然於胸,最後在台灣透過一隻筆,過著他無比寬廣的人生。

參考書籍:

金溟若譯/巖流島後的宮本武藏(內有金恆杰、金恆煒所寫紀錄父親的文字)
金溟若/金溟若散文集
金溟若/白痴的天才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
金恆杰/當代雜誌127期
方紹毅/民國文化隱者錄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


方紹毅/民國文化隱者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