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知耶利米右手托著下巴,憂慮著無法挽回的毀滅
舊約聖經的耶利米書,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所講的紀錄。生於西元前627年的耶利米,當時是猶大國最黑暗的時期。西元前607年,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率兵攻佔耶路撒冷,戰爭延續了很多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延續父親的侵略行動,將猶大國王擄回巴比倫,聖經中記載了他攻陷耶路撒冷,將神殿拆毀。
上帝耶和華告訴耶利米他已經被選為先知,但耶利米當時非常年輕非常擔心,但上帝用手輕觸耶利米的嘴,說會將該說的話送到耶利米的嘴裡並交給他。耶利米用陶罐做為比喻,將陶罐摔破警告猶大國的人們,若不相信唯一的上帝耶和華,猶大國將會被摧毀。耶利米甚至要猶大人快點逃離耶路撒冷,但沒有人聽,軍人甚至把耶利米抓起來關到深坑底下讓他挨餓。果然不久巴比倫大軍入侵,將這些猶大人俘虜到巴比倫城。
米開朗基羅創作創世紀時不過三十三歲,剛好是耶利米看到耶路撒冷第二次被攻陷的同一個年紀,但他還是在耶路撒冷繼續傳道,最後被迫逃亡到埃及,耶利米感情豐富多愁善感,被稱作「流淚的先知」,耶利米所傳道的信息帶著悲觀,但對猶大國又有很深的盼望,是非常矛盾的,雖然一再對悖逆上帝的百姓絕望,但他對上帝有信心。
米開朗基羅在創作時,一直不信任在教皇旁的布拉曼帖,認為他從中作梗,讓他喜歡做的工程延宕,而讓他做這種比較不想做的繪畫工作。但,相反的西斯汀教堂的天花板與壁畫,大部分都是米大師一個人的創作,讓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成為了一個全才的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