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1945.5.31【台北】大轟炸七十四年,疏開拆除的「瑞光」寫真館



1931年,彭瑞麟剛從日本內地留學回台,在亞細亞旅社的二樓(今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三號)開設了「アポロ寫場」,後來寫真館搬遷到附近一二樓有店面的街屋。

アポロ(Apollo)為太陽神的意思,是彭瑞麟的老師石川欽一郎幫他取的名字,希望這家寫真館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光發亮。攝影是完全依賴「光」的工作,取這樣的名字十分有意義。

後來美、日戰爭期間,不得使用英文譯名,改名為「亞圃廬」,是 Apollo 的音譯,也有紀念父親香圃與老師欽一盧的意義,可是後來又被迫改名,彭瑞麟就使用他的名字「瑞」,取名為瑞光寫真館。

1945年5月,瑞光寫真館的店址被劃為防火空地,彭瑞麟遷回新竹二重埔老家躲避空襲,店面拆除後大部分攝影作品被毀,專業攝影事業,只維持了14年。

彭瑞麟在開設寫真館,不斷的專研使用新技術,收費也較城中的寫真館高,所以被顧客批評,而當年經濟不景氣,在大稻埕本島人區開設商店不容易,他還在報紙寫稿,開設寫真研究所教授學生,這些學生在戰後紛紛開設照相館填補日人返回後的空缺。

戰爭因素,彭瑞麟的寫真館屢屢被迫改名,這樣窮困的環境也很難繼續經營。他除了有攝影專業,也會繪畫,持有醫師執照,加入日本東洋醫道會,並開設彭瑞麟中醫診所。1946年被國民政府以莫須有罪名強制拘留過,還好被朋友救出來。

2019/05/30

【台北】行天宮社會大學:青田七六導覽



因為擔任這一期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的課程規劃,所以特別開了一次青田七六的導覽,讓有空的朋友來訪,我發現會去參加行天宮社會大學的課程的人,多少在各地都有擔任志工,或是導覽老師的工作。

每次去各地博物館、展覽館看到志工微笑對每一個人,而且還要不斷自學增長知識,才能面對參觀者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樣的精神實在佩服。

今天講了一些磯永吉的蓬萊米研究,回朔到森鷗外隨北白川宮來台的事蹟,征露丸與日本米是日本陸軍對付俄羅斯的武器,但許多阿兵哥營養不良得熱病而死。而後有募資想要用台中六十五號米來釀酒,光是這一段就講了很久。越來越發現這些教授從大學畢業,來到台灣開發,伴隨著戰爭結束,與後來留在台灣繼續研究,每一個教授與灣生的際遇大不相同,我們應該如何說明這些真實的故事,其實,答案都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只是我們以往都沒有去挖掘出來而已。— 在青田七六。

【台北】青田七六小書房



最上面那排幾乎都是李火增攝影集,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容易來看書,也換了不少以圖鑑、照片、漫畫為主的書,手機普及雖然閱讀的時間變長了,圖片式的瀏覽方式也已經是大眾的習慣了。

可是,台灣的圖片紙本出版好像沒有進步,我覺得這部分可以與手機或 pad 上的電子書可以做一個結合,我們應該投入這部分的內容製作,相關的作者與編輯人才,無論在各種平台,都是可以應用的。— 與Stin Kao 、 Yoshitaka Watanabe、凌宗魁、王佐榮、鄭培哲和 Prince Wang在青田七六


20190615 青田七六的屋頂與小書房的書

2019/05/29

【台北】轉咖啡,最後兩天



趕在最後兩天去喝小美的咖啡,在孵珈琲洋行或是在 Coffee Space 咖啡。空間 都遇到過小美,台北咖啡圈說大不大,說小也很小,彼此都有些連結。

小美說:人們會投錢去扭蛋,就不太會計較扭蛋的內容物,而我們到咖啡館點一杯咖啡,為什麼要單憑既定的印象來點一杯咖啡呢?把點咖啡用扭蛋的形式呈現,扭出甚麼咖啡豆,就喝甚麼咖啡!

我聽到這裡,真想要拍手叫好,旅行不也是一樣嗎?我們到底是為了要旅行而旅行,還是要真正的去體會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喝一杯咖啡,隨機扭出一顆扭蛋,打開後沖煮一杯咖啡,不同的沖煮模式,或者愛樂壓、手沖或其他製作咖啡的模式,有種日本茶道一期一會活在當下的感覺,咖啡產地、器物、製作方式等等,大到開業與人生,都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討論。

原本在圓山捷運附近有店面的轉咖啡,這半年是以工作室的型態,總是穿著白色上衣的小美,我期待下回的轉身,又會帶給我們甚麼樣的驚奇呢?— 在 Gacha Gacha | 轉咖啡。

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猶太教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課程,我很喜歡 蔡業聖 (Johnny Chai)
老師介紹從亞伯拉罕、摩西、所羅門王、大衛王、以斯帖、但以理等聖人,這些聖人在中東旅行的時候一再的被提起,到底是宗教、神話,還是真實歷史?

每次聽這些宗教的歷史故事,就覺得好有系統與架構,為何道教、佛教、印度教就沒那麼有系統呢?是因為一神教與多神教之不同嗎?

2019/05/28

【台北】王大閎咖啡書軒



下雨天到了花博園區,台北市立美術館旁邊的王大閎咖啡書軒,開幕那麼久才來,買書送飲料,當然要好好使用,買了一本《永恆的建築師人。王大閎》徐明松編著。

除了建築的基本工具書與現代建築的選書外,還有一些電影、攝影、社科相關類型,感覺是比較人文類型。建築師雖然是理工科,但我相信需要具備強烈人文精神的建築師,才是好的建築師。

現代建築長方形四四方方的咖啡館內,備有一 VR 眼鏡,完成了王大閎的遺願,休士頓的登月紀念碑,光從照片還看不出這個紀念碑厲害之處,要走到紀念碑內,看到月光映射在紀念碑內,仰望天空,登月計畫雖然實現,但我們不該忘記人類的渺小,永遠要謙卑的感謝地球、月球與宇宙。

紀念碑內還有一小塊很像伊斯蘭的金屬縷空六角型圖騰,用來區隔碑內外空間,不知道是王大閎的原始構想,還是陶亞倫的想像?

我大學念台大地質系,也是王大閎的作品,在台灣眾多的作品很遺憾不少已經拆除掉了,而他建國南路的家也已經拆除,如今復原一部份在這裡,也算是一點點的紀念。

飛機聲不絕於耳,我抬頭卻看不到飛機在哪裡?只看到天花板鏡子中的自己。大雨的午後一直是只有我一個客人,用咖啡館型態營運,推廣建築相關知識,不是那麼容易收支平衡,我盯著筆電反射的月光,想想建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上圖取自陶亞倫VR擬真呈現王大閎登月紀念碑設計圖

【台北】錢小姐預約的青田七六導覽,多福窗的小劇場



發現今天來聽導覽的小姐都很有氣質,也很融入,於是我講了許多我內心小劇場的小故事:圓山貝塚的由來、多福窗的由來、茶道與榻榻米、1905年後的台灣、滿州的關係、1930年代日本教授的生活等等。

我講到一半發現日本傳統文化不能隨便亂講,每一個人都多少有點研究,看起來裡面有大師級人物,還是點到為止即可。

不過,這個點到為止居然超時十五分鐘,下次真的不要太多話。

PS. 為何一貼照片,臉書自動幫我 tag 好多人上去,可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是因為美女都長得很像嗎?— 在青田七六。

2019/05/27

【台北】饕選咖啡



原本沒有預期會碰到老友,只聽朋友說內湖有家只憑自己味覺喜好所點的咖啡,於是就跑來了,開車導航到附近時還心生懷疑:此地真得有咖啡館嗎?

一進門運氣很好的遇到老闆,這不是科學實驗室的胡元正嗎?

幾年前去參觀在東園街的烘豆工廠,最驚豔的是有一台可電腦控制的虹吸式沖煮咖啡的先進玩具,最基本的控溫控時間之外,還可以控制翻攪的時間次數。但令我最佩服的是咖啡豆的冷凍儲藏模式,烘焙完可以有效延長儲存的新鮮度。

但若是要用家用的冰箱如法炮製,延長保存期限,我勸大家還是不要,冷凍庫各式肉品味道可能會先被咖啡豆吸入,買了豆子就趕快沖煮喝完!

另外生豆的保存方法,也是非常講究的,我想這就是專業,把每一個細節都儘量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更好。

進入饕選咖啡的重點,點喜歡喝的咖啡前,服務生會先送上四個小杯的咖啡,是當天沖煮的,依序喝了嘗試之後,再選出一杯最想要品嘗的咖啡,然後服務人員就會開始沖煮。這時候這杯咖啡產地是哪裡?烘焙度多少?如何製作出來的,客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只隨著自己的味覺、感覺來選咖啡,沒有必要被咖啡產地與咖啡豆品種,製作處理方式的傳統認知所綁死,一杯咖啡一期一會的當下,自然找到適合的品嘗人。

等服務人員沖煮好點選的咖啡,附上一個產地小卡,這時候謎底揭曉,有點像是盲測,無論自己來,或是朋友討論,都可以拋開手機一陣子,品嘗咖啡帶來的趣味。

至於這四杯當天沖煮的咖啡與當場沖煮的咖啡,會不會有差異?當然還是有些細微的變因,就是時間,咖啡放涼的時間,就會發酵,我個人是蠻喜歡這樣細緻的變化。

最厲害的來了,我看著老闆跑來跑去,原來是一個快速烘焙的小機器,雖然一次最多只能烘焙50g,但是跟胡元正聊天的期間十分鐘內,已經烘好了,然後服務人員沖煮後上桌,從生豆到一杯咖啡,大概十五分鐘的時間,顛覆我對烘焙師的想像。

那麼以後的咖啡吧檯手,要學習的事情就更多了,也是件好事!

這台小玩具,使用 iPad 或手機就可以控制設定的烘焙曲線,作為後來大型烘焙機的數據。咖啡烘焙是很科學的事情,從熱力學原理,這一切只要控制好各個階段的輸入與輸出點,咖啡也不是甚麼神祕的事情?

不過,咖啡的味道為何讓人感覺那麼浪漫呢?— 與胡元正在饕選咖啡烘焙

【台北】圓拱、階梯、天井、青鳥,藝所書店



在新大樓內的建築書店,因為剛好到了內湖拜訪咖啡館,想來朝聖一番,建築相關的選書頗具特色,於是我買了五十嵐太郎的《日本建築的覺醒》,這幾年突然非常崇拜謝宗哲老師,真希望他能夠多出版些自己的看法。

許多美女來此拍照,逛了一圈,希望這樣的書店真正能夠永續經營,而不只是建商賣完房子就結束了!

2019/05/26

【台北】古一小舍



這是一家奇妙的店,明明已經開業很久了,店門口還貼著"試營運"的字樣。

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既然才剛開始,應該客人不會很多吧?但是,從我中午進去,只剩下吧檯的位置,客人絡繹不絕進進出出,不太好意思霸佔吧檯,於是趕快離開讓別的客人進來。

晚上六點半,我再度踏入,老闆一直要客人併桌的情況,在環河北路快速路旁鳥不拉屎停留的地方,從迪化街還要跨越西寧北路、貴德街,才能進入小店,到底有甚麼厲害之處呢?

中午,第一次進來,點了杯比較貴的咖啡,老闆神秘兮兮的問了我,我說我都可以嘗試,但只喝黑咖啡。他說用耶嘉日曬與水洗混合,然後看他手沖使用慢慢悶蒸的方式,並且選用小陶杯,然後第二段手沖階段再換一個杯子,於是,這兩個階段就產出了兩個杯子,端到我的面前。

我心想這樣第一階段的咖啡應該很苦吧?沒想到卻像是義式濃縮,除了一點苦,酸味、甜味一應俱全,在嘗一下第二階段比較淡的味道,然後兩杯混合,又嘗到不同滋味。

今天嘗了甜蜜燒的地瓜包芋頭,又點了夢布丁有點酒味再淋上紅酒醋,古一意麵用鴨蛋與炸過的麵條,老闆特地撒上高貴胡椒粉。

看起來舊舊懷古的咖啡館,老闆留著一撮小鬍子,隨興的穿著活像陳竹昇風格,就像是隔壁鄰居從巷內走出來,撥盤式的電話還可以使用,活像是 1980 年代的 fu。

高手在民間,沒想到有這樣玩味覺的咖啡餐館,又學了一招,有空自己來玩看看。

【台北】聽!九o年代的悶騷叛逆-配酒配菜配黑膠唱片──於台灣旅遊廚房。還有狸貓換太子



阿達談到很深層有關工業革命之後,都市化的 1990年代對於自由的吶喊音樂!這些吶喊的原因,很悲哀的,還沒有消失!— 參加聽!九o年代的悶騷叛逆-配酒配菜配黑膠唱片──於台灣旅遊廚房。


狸貓換太子是1924年永樂座開幕劇,來自上海的海派京劇團演出,大正浪漫即將結束,一種世界文化融合交會在大稻埕的年代正蓬勃的開展。

台灣旅遊廚房也在大稻埕開展,台灣餐桌常見的料理,以文化角度出發,無論是江山樓酒家菜,大稻埕匯聚了這股能量,從日本人學習到的咖啡館女給,或是世界音樂進入了台灣,呈現了重新詮釋的美感。

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21555— 和簡余晏和林婉美。

2019/05/23

《浮動城市》


Aquapolis 人工海上城市,菊竹清訓的夢想,我想科學小飛俠或無敵鐵金剛卡通多少受到這個夢想的影響。

這個夢想的實現與幻滅也非常快,1975年舉辦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的時候興建,由16跟柱子支撐三層甲板,100公尺見方的大面積。但 1993年後的經營所有權一直不順利,於2000年拖到中國上海解體。

我想菊竹清訓一定百感交集,原本這樣的夢想他以為在20世紀以後才可以實踐,卻在1975年博覽會中就蓋出來了,但也幻滅的很快,才剛剛進入20世紀就解體了,活了25年的短命建築。

不過,這樣的概念卻沒有消失,阿布達比的博物館島,與杜拜填海造陸的各式建築都是飄浮城市的具體實踐,只是沒有"移動"的概念而已。

2019/05/22

【台北】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倫敦大英博物館



今天除了提目前大英博物館的古文明各展館之外,我比較喜歡提繪畫的部分,1824年國家美術館成立,大英博物館許多繪畫作品移過去,1880年代就把自然史標本與考古學文物切出去,1973年成立大英圖書館,又把圖書手稿切出去。

因此,我們目前喜歡到大英博物館去看得東西就是考古學,我覺得要把這些拆分出去的單位一起看過後,對於這個日不落帝國才有些基本的認識。

【台北】尾道的老屋經營分享



今天收到 渡邊老師 Yoshitaka Watanabe 從日本國寄來的宣傳單,主要是與 栖來光 (Hikari Sumiki)老師的台北散步與老房子再生的經驗分享,很感謝渡邊老師能夠關注這樣的議題,並且持續紀錄。

在廣島的尾道與渡邊老師一起,我相信我的收穫會更多。— 在青田七六。

2019/05/21

【台北】太陽系MTV舊址


對我來說,這裡永遠是鮮明的太陽系MTV,我的電影啟蒙地— 和 Icheng Liu 。

《呢喃中的土耳其》《盛事餘暉》



每次去伊斯坦堡,就想多了解一點,於是都把右邊的《盛事餘暉》翻閱了一次,每次都覺得拜占庭一定都在君士坦丁堡,到了八世紀中的聖像毀壞運動,就有許多注定了滅亡的評論。

但帝國也支撐到了 1453 年,留下來的建築、藝術、文化不計其數,在歐洲的黑暗時期,能夠維持帝國壯大長久,一定有更多的方法,是教育嗎?還是有其他的答案?

2019/05/18

【台北】橋下的空間?



星期五晚上,從橋下的停車場駛出,對面橋下的空間,亮著燈,一堆人在跳舞。

早年橋下的空間,多半出租給弱勢組群開店,跟公有市場一樣的管理方式。可是很奇怪的,弱勢組群的物以類聚,經常讓橋下的空間難以讓人進入。

轟隆隆的車聲,從天花板從兩側傳入,我只要在橋下就整個人精神渙散,好像趕快逃離這個地方,也因此經常作為停車空間。

在日本,一些電車的橋下,也經常是居酒屋的聚集地。意外的在中目黑的橋下,居然有咖啡館、花店、服飾店的存在,意外的在咖啡館內幾分鐘一班電車從頭頂開過去,反而變成非常單純療癒的聲音。

橋下的空間,還有甚麼樣的用途呢?

【台北】亞特蘭提斯咖啡館



本來以為假日的咖啡館會有一大堆客人,可是中午進來至今,只有我一個客人,可能是在商業辦公室旁之故。

我喜歡那一面牆,牆外種滿了各式各樣的綠色植物,牆上掛了兩幅熟悉的畫作,應該是魚晴的作品,湊近一看果然就是,而另一側就是海豚 的作品了。

亞特蘭提斯,應該畫個海神波賽頓,或是水行俠的畫,比較有故事性吧?這兩個人的畫,感情實在太豐富到滿出來了。— 和江巧文。

【台北】有歐巴駐檯的咖啡館,身體上有美麗的鳶尾花刺青



難得遇到很帥的吧檯手,詢問他的專長是甚麼?旁邊的店員幫忙回答,特殊調味的拿鐵,還有美麗的拉花,但我喝不慣加奶的咖啡,於是請他手沖一杯混豆有酸的咖啡豆。

我很喜歡第一段悶蒸的階段,每個沖咖啡的人專注的模樣,我相信只要這個階段很用心,整杯咖啡就很好喝。所以請大家不要急著跟沖咖啡的人聊天。

對歐巴有興趣的朋友請私訊。

2019/05/17

臺北漫步巷弄秘境



這是台北市立圖書館的線上雜誌,這次是一個人的生活提案,我寫了一篇一個人的散步,假日無聊就自己這樣走一趟,會發現不一樣的台北。

焦點話題
臺北漫步巷弄秘境
撰文/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人車繁忙的臺北街頭,其實只要鑽進小巷弄,別有一番天地,無論假日或上班日,或者白天甚至晚上,在這一條秘境散步,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療癒效果。首先,要請你放下包袱,穿著輕便休閒服,換上便於走路散步的鞋子。

*

從古亭捷運站的的9號出口上來,巷口有一座古亭陰公廟,矗立在羅斯福路與和平東路的大樓旁,神像居住在重重的鐵門鐵窗內。這條看似防火巷的不起眼小巷,就是同安街的起點,巷內林立多家小吃店及咖啡館。

繼續走在同安街,穿過南昌路,延續著一路的小吃店,到了同安街的8巷,突然出現像是一個異世界的Y字路口,路口有一棟兩層樓的建築,二樓用日本時代咖啡色的雨淋板作為牆面外觀,背後則是具現代感的公寓大樓或是辦公大樓,極具有時代的反差。

*
同安街8巷的Y字路充滿強烈的對比,走左邊會抵達長慶廟後方的老榕樹
從Y字路的左手邊進入同安街8巷2弄,不遠處可以看到一棵老榕樹,民政局取名為「長慶榕」,據說樹齡已經三百歲。

到了同安街28巷口,有一座教堂,一旁有長慶廟,繞到長慶廟旁有一文獻會石碑,上面說明古亭庄命名的原由是從「鼓亭」而來。還有一棟日式木屋,後方不遠處還有十普寺,此處在1990年代以前,還未加蓋成為馬路,是原名「赤川」的水圳道上游,夏日不少小朋友會來此戲水玩樂。

日式木屋,目前是一間名為「野草居食屋」的日式料理食堂,除了餐飲之外,也可以感受到1930年代日人居住環境,與戰後陳玉麟教授一家居住在此的故事,每到整點還有小火車會啟動繞行,可以聽聽當年蒸汽火車與車長站長互相吆喝的聲音。

沿著同安街慢行,一路上的人行道地磚有些文學家的散文、詩詞,在同安街87號有一處廢地,現在經過妝點成為施洛德文學花園,再走幾步路,就會到建於日本時代的紀州庵料理亭,還有純文學的書店可逛逛,假日在廣場上有市集。紀州庵在日本時代是河邊的高級料理亭,可以划船、遊河、看戲船表演與欣賞夕陽景致,戰後為公營機構公務人員的居住區,許多文學家居住在此,因此有了紀州庵文學森林的名稱。

再來這條小秘境有點難找,同安街97巷巷口,有個童趣繪畫牆,牆上畫著小朋友抱著彎彎的月亮,我姑且稱之為入口,往巷內走,留意左手邊第二條巷子,地址為同安街97巷9號,巷口有個汽車禁止進入號誌,走進去後右手邊有個防火巷,像是私人的小花園,地上有馬賽克圖案,勇敢些再往內鑽,牆面上有著像是鯨魚的圖案,再來會經過鐵道圖案,這是一條神秘的小巷道,尤其在夜晚踏入此處別有風情,不過,女性一個人還是要小心自身安全。

* *
秘巷內地上有馬賽克作品 / 秘巷出口,有鯨魚、鐵道等圖騰
往金門街的方向的巷弄,是臺北早期公寓大樓興建處,沒有地下室,住宅通風涼爽,金門街34巷6號的公寓大樓前裝飾著漂亮的圖案,風格可能受到了楊英風的影響。金門街上的「UNKI Cafe」很適合一個人來喝咖啡,晉江街上的「青滷」,更是適合一個人來點一些健康蔬食,無論食量大小都可滿足需求。

晉江街90號公寓大樓旁的警衛亭有條小通道,巷道錯綜且地址凌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走入探究,從汀洲路鑽出來右轉,再從汀洲路2段233號旁的巷子鑽入,居然通到晉江街62巷,這是今日散步的高潮,然後走回晉江街,再找到57巷鑽入,彎彎曲曲的防火巷,每次走過都會有電燈自動亮起,走出後居然就來到了南昌街,有種快速穿越的快感。

這些小巷曾是臺灣第一宗銀行大盜李師科規劃搶銀行後的逃亡路線,神不知鬼不覺,要不是鄰居舉報,至今可能都無法破案,最後,我們走過羅斯福路,來到秘氏咖啡結束今日的臺北秘境探索之旅,臺北的小巷內還有許多故事值得慢慢探索,一個人散步也不無聊。

*景點地址:
陰公廟:同安街1號
秘巷1:同安街97巷9號後方的防火巷
長慶廟:晉江街34號
UNI Cafe:金門街15號
野草居食屋:同安街28巷1號
青滷:晉江街101號
施洛德文學花園:同安街87號
秘巷2:晉江街62巷、57巷
紀州庵文學森林:同安街107號
秘氏咖啡:浦城街4巷30號

https://tpml.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D133570AAAF3D155&s=97009A41AAB41491&sms=761B630E65C0CAE6

2019/05/15

【台北】大安社大戀戀四季:讓我在青田七六講到爽!



感謝大安社大安排規劃的活動,讓我在青田七六講到爽!

之前在殷海光故居講了兩場,一場是瑠公圳,一場是溫州街的故事,這場是算是講日本時代的農業研究與日本對台灣的想像與實踐,具體規畫與實踐的這批人,就是住在昭和町的學者教授。

我這輩子都沒想到我可以講那麼多話,而且還能讓大家不打瞌睡!

有興趣的朋友,下次來報名我講古喔!— 在大安社大。

【台北】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歐洲建築史



歐洲建築的樣式與原由,應該算是最好歸類與最好分享的題目,但同時也是最為複雜的愛恨情仇吧?

建築文明的源頭不在歐洲是埃及,而作為高聳的國際歌德式,尖窗樣式居然是抄襲伊斯蘭的大門,把圓頂發揚光大的是拜占庭式,在伊斯坦堡。

而堅持哥德式的英國,每個人去觀光去的地方聖保羅大教堂,大英博物館等地,居然是圓頂建築。

全世界各地的建築其實都是互相影響的,單用歐洲一地來分析有侷限的,就地取材,羅馬建築的成就在於火山岩質地的輕盈,混擬土的創新造就了更多的樣式。

把建築物擬人化,或許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2019/05/14

【台北】永慶房屋的導覽,聽說是自行出錢付費,而且每個參加者都很用心筆記。



永慶房屋的導覽,聽說是自行出錢付費,而且每個參加者都很用心筆記。

去年幫某仲介公司帶導覽,發現大家興趣缺缺,我想今年該不會也是這樣,我反正只要講我想講的內容就好了。但是,這次大家超級認真的,我們從東門站捷運出發,稍微提了一點台北城牆拆除後的都市計畫,信義路仁愛路Y字路形成的原因,也提到了金山南路原本不是計劃中道路,而東門市場被截開成兩個部分。

台北刑務所關過羅福星、蔣渭水、賴和等人,但不知道有沒有關過廖添丁?走過空蕩蕩的教廷大使館前,稍微提到了李師科這個人。

咖啡館:卡瓦利、瑪汀妮芝、馬汀、Yaboo 兩家店、咖啡小自由、小白、for good cafe、kiosk、la belle、 geogre cafe......

青田街:庄司萬太郎、三尾良次郎、掘內次雄、馬場惟二、磯永吉、許壽裳、足立仁、馬廷英、山本由松、蘭嶼調查團、林朝棨、彭明敏、立石鐵臣、殷海光

十二點結束,中午爆熱,殷海光故居有新的美女同事喔!

2019/05/13

【台北】維特咖啡館到黑美人大酒家



我要力推一下這場導覽活動,是我們公司舉辦的。

活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96534060684383/

這幾年來大稻埕的觀光客人數激增,但是走在迪化街,看到歐式建築立面,長在傳統長型街屋上,而且還有日本時代強迫規定的有圓拱的騎樓,這樣的環境下,因為茶葉生產,與現代化社會交融,女性從屋內被解放出來。

在騎樓撿茶葉的婦女,開書店的女性,家族中細姨的生活空間,擔任咖啡館女給的花樣少女等等,整個衝擊著台灣社會的結構。

這次還安排去維特咖啡館參觀,或者對照李火增的寫真,我們可以解開更多我們所沒有見過的大稻埕。

照片:取自《看見李火增》推測是 1942年,今日南京西路、延平北路口

【台北】潮州街、羅斯福路口的漫步



慈濟大樓快要完工了,當年林洋港住在司法院官舍潮州街五號,因為要出來參選總統,所以所有媒體守候在此。這個民主化的過程,潮州街口應該記上一筆,目前宗教團體蓋了大樓,佔領了這個重要的三角窗地帶。

潮州街口的故事太多了,但目前在周邊散步,有不少童趣的繪畫作品,童里的繪本書店裡面賣的其實是大人看的書,生活在他方咖啡館裡面也很多繪本,是有少女心的大人躲進來的避風港,至於大樹先生的家,每次要踏入,看到眾多的嬰兒推車,我只想在門口拍張照片就離開了。

其實附近還有不少隱藏店,想要在 google 地圖找到林洋港的住處,只會出現快炒店。

韓國人寫的《書店旅圖》



又是值得收藏的書店書

韓國人寫的《書店旅圖》

我也好想出一本

【台北】 對於從幼稚園到國中生都有的小朋友團體,我有一些很難導覽的偏見



之前的自學團體打破了我的偏見,今天的宜蘭的小團體一出現,我也很害怕可能幼稚園的小朋友會無法融入,沒想到整個十分順利,我想是父母從小就讓他們溶入團體的教學與生活方式。

每一次搭捷運,都會發現許多活潑的小孩,完全不顧周邊人的觀感,在椅子上下跳動,大叫大鬧,跑來跑去,父母也無法控制,似乎自己就是皇帝。還有一次誇張的遇到保全人員進車廂大罵父母,要我是那位保全人員,我也應該會做同樣的事情。

我一直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從小孩就直接看到父母的教養。

最簡單的,就是把每一個小孩都當大人一樣看待,不需要特殊待遇,這樣小孩就很快速的了解周邊環境,當然大人也需要真正的尊重小孩。

是我們給小孩吃了太多化工食品嗎?還是我們不放手讓小孩自己長大呢?

但是,悲哀的,這些利用哭鬧來引發大眾注意的人,在學習成長過程,往往是受到最多關注的人,未來到了職場,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2019/05/12

【台北】夏豆咖啡



今天的天氣比夏天還要夏天,假日的上午大安區的居民都還沒有甦醒,也只有這家咖啡館有開,許久沒有來,冷氣夠冷!

點了杯耶加,看著窗外人車往來,想起了童年的夏日午後。

【台北】亮軒老師在青田七六的導覽



亮軒老師十點整準時出現在青田七六門口,還背著一堆書說:在大陸又跌了一跤!

十分擔心,無論中年或老年人,上了年紀真的不要逞強,放慢自己的身體!亮軒老師從我認識到現在,一直是和藹可親的人,由此可見,年輕時代的個性,應該是非常剛強吧?

我想大概跟馬廷英教授的個性有得拚!我們或多或少受到父母個性的影響,年輕時想要逃離父母的壞習慣壞個性,年長的時候才發覺逃脫不了宿命,人生要趁早了解父母,才能了解自己。

今天是母親節。— 在青田七六。

【台北】登陸土星咖啡館



許久未來假日踏入果然人潮滿滿,很不好意思跟老闆講,我其實是來觀察假日如何一個人搞定各式各樣的客人了。

每一個動作都很純熟,還有跟客人應對,逐漸的開展土式甜點,也可以順道了解土耳其地區的咖啡飲食文化。我們聊到了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的咖啡,是否跟土耳其或伊斯蘭文化相關呢?這點還蠻值得探討的。

我愛上了油膩厚重的咖啡渣!整家店的銅壺都好美。

開咖啡館不難,要開的有特色又能長期持續很難。— 在 Saturn Landing Turkish Coffee 。

《東京單身男子》



很難得日劇可以讓我哈哈大笑,大笑之後也很值得反思男女的交往過程。

龜毛潔癖男
不舉離婚男
爸爸需要照顧的大哥男

這三個男人都想結婚找對象的故事,描述東京社會上班族男子的內心世界,算是少見的題材。

【台北】MyHaus 好食記



諾大的咖啡館,卻只有兩個人服務,好像是母子經營。本來以為生意不太好,不然應該忙不過來。

沒想到菜單品項不少,而且服務這麼多的客人還游刃有餘,非常家常的午餐,我想著日本有許多夫婦經營的老喫茶店,是否可以來做以家庭經營的咖啡館為主題的介紹呢?

前身是 Who's Cafe ,我喜歡有大片書架咖啡館。

2019/05/11

【伊斯坦堡】Muhsin Kitap 書店內的音樂表演


傍晚
二手書店
母親帶小朋友路過
兩個喝酒聊天的男人
店內的音樂表演
貴賓席上是一隻貓

好美— 在 Muhsin Kitap 。


紅綠燈轉角咖啡館二樓

遇到愛

紅燈



2018年的伊斯坦堡有1978年台北的記憶

2019/05/10

【台北】育成高中與大安高工的導覽



感謝日語林老師每學期都帶學生來青田七六參訪,然後每次來都一直很客氣的跟我說:水瓶子老師講的最棒!害我高興的心花怒放!

要讓高中生有所感,秘訣是只要多講幹話就行了,不過,講完幹話,還是要拉回有肉的內容喔!

林老師會帶學生去紀州庵、齊東詩社、青田七六等地方,了解這些日本時代的建築,可以快速的了解日本文化,很感恩一直指定水瓶子導覽。

【台北】這是難得在青田七六沖咖啡 #水瓶子咖啡會 No.01



由於青田七六官網在非假日個人報名導覽的場次人數逐漸變少,於是在臉書上邀請臉友來聽,聽完後請喝台灣的咖啡,條件是大家要準時來聽導覽。

這招果然奏效,當天來了五湖四海各路朋友!

下次導覽也來用這招好了,由於手沖南投(我故鄉)國姓的咖啡,我想下次應該來講台灣百年咖啡館歷史,或是補充一下日本時代的咖啡開拓工作,其實跟這棟屋主足立仁教授,應該也是息息相關的工作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等下次有機會,主動通知!

2019/05/08

【台北】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



這次以宗教、建築、符號這三大主軸,來談古文明,讓大家在觀光過程中,可以非常容易的讀懂古文明,而不是只是讀歷史而已,是真正的可以看到歷史。

而且很多古文明的旅行,多會提到神話,經常穿鑿附會歷史名人的故事,或許我對這個部分比較沒有興趣,想要用親身的經歷來說明這些古文明的演進。

今天還用了南島語族的遷徙,談到復活節島的文明倒退,原來全世界各地都有文明倒退的故事,人類是否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呢?

《那些在青春網的日子》

讀完了那個時代的音樂人,反觀今日媒體現象,美好時代雖然永遠不會再回來,但是只要有那股精神,我期待可以再創造美好的音樂時代。

感謝陶老師,永遠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和 Cora Tao 。

【台北】COFE,補足殘缺的正方形



以巧克力塊的方式將咖啡、茶葉吃進去!

去年華山快閃店後,這家咖啡館也快速成立了,只能說 Wilma Ku 對於台灣農產品的愛,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創意,可以書寫成一本書。

但,這些創意的發想、成形、製作,進入到大家口中肚子裡,變成需求而接受,其實是漫長的旅途。難得的是從認識威瑪第一天開始,她,一如往常的持續在做這些事情!

有空大家可以去體驗看看跨時代的飲品與甜點。— 在 COFE 。



從小時候我們喜歡吃巧克力,是因為加了大量的糖,後來才知道可可是苦的。後來喜歡喝咖啡,是因為加了糖、奶,在飲料的表面上加了美麗的圖案。

巧克力、咖啡、茶。都不是原來的味道!至於甚麼樣的味道才是原來的味道,這些咖啡因到底是要提神,還是要安眠,到底是麻痺心思,還是要心靈上的奔放?

那麼反過來思考,我咬上一口三峽的碧螺春,或是國姓的茶,到底是要品嘗甚麼樣的滋味呢?這家咖啡館讓妳顛覆對於飲品與甜點的想像,從跨進一樓的印花樂開始,一種可愛的日常用品的想像,到底是台灣的圖騰還是世界的圖案,一種說不出來的在地感,但是這些日常用品加上這些圖案的使用意義在哪裡呢?妳說不實用,但這世界的愛情,有實用嗎?

的確十分有創意的實驗精神,妳說妳可以把肉體與靈魂切分的十分清楚,可以把歐洲生活與台灣生活都過得十分精采,可以把家庭與自己分開,暗戀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即使他背叛妳,我也只能佩服再三,如同這塊用吃的肯亞AA,芬芳的果香味不只融於水,也融在這如同巧克力的方塊內。固體、液體都能有這股清香,我想中東流行抽水煙的咖啡館,也是如此的心靈自由吧?

2019/05/05

【台北】最美老墓



極樂殯儀館在六張犁也有管理墓園,從崇德街走上山,記得這條曾經是我每日上學的必經之路,在瑠公圳還沒有變成馬路前,到變成信安街這條大馬路,往來呼嘯而過的機車們,幾乎每年都會想來這裡走走。

故事的開始是國中畢業的那年暑假,許多同學提議騎腳踏車到台大玩,結束後不知道誰提議,說要騎到另一個同學家玩,他家在汐止。於是我們從台大騎上了崇德街,經過了一大堆的墓園,騎到了中央研究院,結果,我忘了是否有到達汐止同學家,從忠孝東路騎回家。

不知道是否是這段經歷太美好了,大學時代,經常在這個山頭與隔壁山頭的小路穿梭,有時候騎車,有時候走路。開始工作後不久,壓力大便開著車在墓園穿梭,只有在清明節前後會有壅塞的車輛,開在這古道小路,有著放鬆感。(我是怪人)

今天參加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由 鄭勝吉老師帶隊的古墓之旅,我一直在回憶,無論是崇德街紅白相間的地磚,或是這些老街擁有的圓拱騎樓走廊,甚至是蔣渭水之墓,與台北醫學大學間的小路,眺望柴頭埤,這四十年來台北的地景變化太大了,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太少,讓我們忘了飲水思源,也忘了這塊土地有太多人住過的痕跡。

《老屋創生25帖》



一翻開書,非常自戀的就看到我的大頭照,然後隨手翻閱,在這十年的時光,居然都見過這些老屋創生的要角們。

非常感謝207博物館可以花人力、時間,這麼仔細的把一本書做好,要採訪這些人已經不容易了,來來回回無數次的校對,詢問大家的意見,我看到的是這中間精緻化的過程。

一棟老房子的保存,不只是先人的故事,其實還有經營者、保存者後續的努力,而這個努力,我發現書中的案例,每一位都努力了很久,而不是半途殺出的程咬金,這與目前媒體生態,網紅當道,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也稱讚到自己,呵呵!)

這背後,還有無數人的"相信",請更多人用行動支持老屋創生。

2019/05/04

《逃亡》與走讀昭和町



很感謝欒樹下書房再度給我機會帶大家走讀不同的昭和町

今日想要多講一些戰前戰後的白色恐怖,不過,好像我又犯了老毛病,看到甚麼就想講甚麼,於是又塞了一大堆資料給來參加的朋友們,希望不要覺得我太囉說!

我想談的是 1940-1950年,日本時代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到了戰敗退出台灣,發生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這段期間的人事物。

我就簡單的把關鍵字打在下面,這一連串的更替,從日本時代有一些教授退休把台灣房產賣掉回到內地,戰後日僑學校在此唱三民主義國歌開始,立石鐵臣詳實的記錄在台生活的日本人把字畫拍賣的過程,發現居然是贗品,到了沖繩人南風原醫院突然要回鄉的事情,戰後金溟若一家因為許壽裳教授被殺,回溫州又回來台北的,馬場惟二教授發現製作酒精燃料的方法,獨生子有感受到白色恐怖的日子,最後是彭明敏教授的逃亡所在地與心路歷程,李渝書寫朵雲與收回的拳頭與1955年的孫立人將軍被抓等等。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昭和町上演,不僅是時代的更替而已,也代表著統治階層因文化差異,發生了眾多的遺憾的事件,昭和町是個縮影,每一棟房子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照片下攝影:戴家瑀,感謝— 參加 2019世界閱讀日【走讀台北昭和町】──和 Irene Chao 。


2019/05/02

【台北】深夜的吉印咖啡館



幾次去吉印,都是在夜深人靜,看到居然還在使用的撥盤電話,當家用電話逐漸消失,看到這樣的裝飾物整個被集合在這家老公寓咖啡館,有點時空錯置感。

音樂、燈光、老物件,建構出只有在台北存在的某一個空間,光是這樣就夠吸引人了,若你是老台北,一定要來體驗一下。

為何深夜的咖啡館如此少?

PS. 原來"吉印"之名,來自於日本寺廟的老印章!— 和 Camille Chen 。

【台北】這幾天的青田七六導覽



發現許多單位都有點大心肝,時間只有半小時,人數很多,參加者的心情都有點浮躁,很難讓所有人融入。

我都覺得我只要開場白,就準備要結束了。

不過,我會了解一下主辦是那些單位,就只講一個重點深入探討就好了。

1. 20世紀,幾次的戰爭,滿州、日本內地、沖繩、台灣的關係。
2. 1920年代的在台灣的建築樣式變遷。
3. 榻榻米、凹間、多福窗等日式建築元素。
4. 航海時代到殖民時代的庭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