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4/09/23
第八天【聖米雷】離開亞爾坐巴士到聖米雷繼續找梵谷,然後搭巴士轉火車到機場旅館看肥皂劇
離開亞爾
雖然說這個鎮很小,但是可以看得東西實在很多,我只專心找梵谷的足跡,還有世界文化遺產眾多的古羅馬遺跡、各時期的教堂,與亞爾藝術節,其實都沒時間看,我就要離開了。
只有一家永遠排隊的冰店,蜿蜒迷人的小巷,許多日本人開的店,假日的陶器市集,走幾步就有書店,還有馬戲團,市中心不遠處的移民區,在地人的電影院,市區塞車的景象,法國奇特的營業時間,假日觀光客多,卻很多店不開,希望以後我還有時間多多紀錄見聞。
兩天頭腦停不太下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前來緩慢的騎車觀光,最好是看到夜晚的隆河滿佈星光。
聖雷米兩小時快閃
在法國小鎮聖雷米下了公車,我跟司機講了一句 Thank you,然後司機大哥回了我 ありがとう,我沒有意識到他是說甚麼?下車後才想到他可能認為我是日本人,我回頭微笑了說了:Merci beaucoup。
當時的梵谷,會被法國人認為是荷蘭瘋子嗎?語言的認同問題那時有嗎? ありがとう這句來自葡萄牙的日本外來語,還有法國人自豪的語言美學,台語可以做到嗎?
可能是某個節日的關係,公車站終點換了位置,也就是我拉行李箱要多走一公里,原本打好的如意算盤是把行李放在旅客服務中心,然後輕裝徒步到聖雷米的療養院。拉了一公里,看到了這邊也有馬戲團表演,到了旅客服務中心發現中午休息時間,到兩點才開,也就是我在聖雷米的時間縮短了,扣除後面又要多拉一公里的行李,可能只剩下一個小時的時間,在法國打的算盤都不準。
中間有許多心中小劇場,我是要放棄去餐廳大吃一頓,還是去買個鎖頭把行李箱所在自行車架子,台灣許多街友有用這招,還是乾脆真的等到兩點,正在腦中小劇場上演時,我想旁邊有個超市,進去喝杯啤酒再說吧!
在超市門外的桌子坐一下,滑一下手機,兩點就到了,放了行李之後趕快徒步,這一路除了風光明媚,星期一還有那麼多阿公阿嬤健行團,還有腳踏車,更多的是開車來度假的法國人,有點體會到星期一開始就是要度假的心情,星期日很多店休假的邏輯好像稍稍理解一點點。
這條梵谷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我走的很快,沿途趕快把梵谷的畫拍照記錄,想像一下那時候梵谷的心情,當他背著畫架在療養院附近寫生,不但記錄了風景,也把當地人抓來當模特兒,躺在樹下休息、聊天的村民都是他畫中的紀錄,四季分明的法國,日夜晨昏不同的顏色,造就了梵谷畫作多樣的色彩。
若是我留下來住一晚,看到夜間的風景,是否可以看到感受到星空,或許未來還有機會?梵谷人生在這裡創作了巨量的作品,在亞爾的割耳事件後,靈感大爆發?1889年5月在此居住一年期間,除了在周邊創作,還有把別人的畫作拿來再創作的作品。
我也只是短短地一個小時就可以感受到一二,我問了療養院的大樹,他沒有回應。
現今有人推測,梵谷自割耳朵是因為高更而不是妓女,甚至是高更傷了他,也有人說是小混混開槍射了梵谷,而心懷好心的梵谷都說是他自己做的,細節則回應忘了或是不知道。
這篇被杜言英同學字魔上身了,很感謝她推薦的地方,沒能騎自行車前來,坐了公車來,也算是難得的體會,我若是直接叫了 Uber 直達療養院,可能也不會有那麼深的體會吧?!
梵谷的徒步之路,是體會梵谷心情最重要一環,如此當下!
圖文不符,肥皂劇即時翻譯
無論到哪個國家,打開電視大概都會有肥皂劇,即使沒有字幕也聽不懂,但是看對話的表情與語調,大概可以猜出劇情,我總是喜歡玩翻譯遊戲,大概是天馬茶房的辨士詹天馬上身,都會有很好的笑果。
PS. 該片是花邊教主,不是肥皂劇
馬賽肉桂捲 #五十次肉桂卷 第九捲
想說在法國都沒來一捲,於是在臨別法國的馬賽機場星巴克悠閒的來一捲。但,實在悠閒不起來!
只有歐巴桑、歐吉桑年紀如我的店員,每家店都大排長龍,店員結帳臭著臉,好不容易排到了,坐下來要開動,有個負責關店的員工出現,說要關門了,於是五分鐘內整個店內都打烊下班,只剩下錯愕排隊中的觀光客。
我只好把肉桂捲拿到機場旁的旅館,看著窗外的消防隊紀念塔,配著肥皂劇吃完這一捲。
2024/09/22
第七天【亞爾】找尋梵谷的足跡、亞爾藝術季
這幾張都是在亞爾拍的梵谷的寫生的畫作,其中有一幅是高更的,開放大家來貼圖搶答,答對了有小禮物。
本來今天的如意算盤是去租腳踏車,可以的話騎到聖雷米,沒想到法國人頭腦真的大不相同,租腳踏車店沒開,直達聖雷米的公車也沒開,Uber 又貴俗俗,只好放棄。
租不到腳踏車,要步行去朗格魯瓦吊橋也不是太遠,大概半小時就到了,可是要走回來可能很累,我打了一個如意算盤,就是跑步去,反正可以順便運動一下,然後太累的話就叫 Uber 回民宿就好,沒想到跑去耗去體能,看完吊橋後沒有 Uber 要來載我,可能一切都是星期日的關係,又下起雨,幸好至少有穿雨衣,漫步在小雨中回來發現石頭路水反射魔幻時刻的光線特別迷人,也算意外的收穫。
看到很多書上與網路上很多人說朗格魯瓦吊橋在郊區,聽起來很遠的樣子,我想那時為何梵谷要到一個郊區寫生呢?一點都不合邏輯,揹著畫架要走那麼遠也不適合,走著走著發現有舊鐵道,還有船塢,這裡應該是個交通匯集之處才是?我想梵谷是搭船去的。
現在也蓋了一些公寓,所以這邊應該就不是郊區了。
PS. 左上:高更,阿利斯康
亞爾藝術季
剛好這個時間來,整個亞爾鎮到處都是走動的人,有不少是來看藝術季的展覽,無論是市政廳或是教堂,甚至是廢棄的老房子,墓園、公園等,全部都變成了展區,幾乎用步行就可以到達。
日本有瀨戶內海藝術季,台灣有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大概是類似的規劃,但這邊顯得比較飽滿一些,主題明確也沒有重複(我感覺),藝術品與在地的建築多有互動,我不知道法國人自己的評價,但我覺得非常棒,難怪法國人觀光客很多,都會排隊參觀。
法國人似乎不愛用手機拍照,就專心看展,這時拿手機拍照的我好像是怪胎,還自拍嘞!
展區的旅客服務中心有賣書,可以裝飲用水,廁所,還有座位區提供大家休息與飲食(但沒有販賣),座位區不少人閱讀。
梵谷住的療養院裡面都是展區,人太多了我就沒有排隊進去。
2024/09/21
第六天【亞爾】離開波多抵達亞爾,兩地的腳踏車大不相同啊!
在瀰漫大霧的浪漫波多清晨,叫了Ulber前往機場,來了一台電動車,然後飛到法國馬賽普羅旺斯機場(MRS),轉乘火車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售票亭了,大家擠在售票機買票,還好有QRCode 可以線上購票。
波爾圖的電動滑板車,亞爾的腳踏車
本想說還是靠雙腳在城市遊走,但忍不住還是租了滑板車,果然還是走路快。
我想我只是不熟悉波爾圖的山城地形,還有一些單行道系統,另外石頭路騎太快搖晃太嚴重會有提示音,甚至不供電給你,騎太快也會停止供電,那麼就用自己的腳滑就好啦!
至於這樣的共享系統,周邊道路與行人的規劃,利弊得失,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希望慢慢都可以改善與解決!
到了法國亞爾,瞬間回到了古代,這些這幾年共享工具好像都不存在,明天來找找去租自行車找尋梵谷與高更一起走過的足跡
法國,亞爾,遇到同行,全是阿公阿嬤
我很嚮往能夠到畫家寫生處去理解創作理念,也能讓大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梵谷畫作中的咖啡館被復刻出來了,還漆上了黃色的漆,希望能夠比較接近梵谷當年描繪時候的景象,但當時只是打燈而已。看到很多觀光客到此拍照,但遺憾的是這家咖啡館目前是歇業狀態,但夜晚拍照的時候的確非常神似畫中的顏色,最神奇的是天空的寶藍色。
2023/06/20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法國在民主自由一直是世界的先驅,這種精神非物質性的倡議讓我看完這個展覽久久不能自己,仔細的翻閱著手冊,雖然只是一些物品,但代表著法國戰後的自由主義,而戴高樂主義的執行一直到2011年才有所變化。
這是這麼多年來,我覺得紫藤廬終於跳脫以往而有所創新的展覽,可能是到巴黎開店而延伸的人際脈絡吧?
我在想著未來的博物館的展覽是否都趨向虛擬化呢?人類文明的歷程與"物質"的關係會有甚麼樣的變化嗎?持續還會有奢侈品嗎?
2021/08/24
《呼吸巴黎》
初翻閱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兩位作者實在太厲害,運回兩貨櫃回台灣的收藏品,中間的學費應該花了不少。
我們去博物館看著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皆有其時代的意義,也是快速培養美感的方式,當然我最想了解的是文明的演進。若我們以最能了解的美術、建築入手,坊間一堆書籍都能很快速的入門。
我們生活日常用品呢?建築內要擺放甚麼畫作,配上甚麼家具才能符合美感呢?而我們通常只會換算成"價格",然後才能有一些比較基礎。但我覺得應該加上歷史背景、建築、前後使用者種種關係的對話,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串連,希望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故事"上。
用"古美術"這個日式的名詞作為書名,也正可以把日本明治維新後要追上歐洲文化,而印象派畫家對於日本異國文化,透過浮世繪的模仿來互相交流學習。
古美術,對你我來說,到底是怎樣的意義呢?
PS. 書封與照片等整體設計都很棒的書,我覺得可以用線裝來增加質感。
2021/07/18
2021/05/30
是枝裕和《真實》法國版的東京物語
是枝裕和《真實》法國版的東京物語
台灣人或許會自豪侯孝賢許多的經典電影,是枝裕和也大方的說侯孝賢是他的老師,但我覺得這些導演的共同老師是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有他自己的視角,東京戰後快速的復甦,城鄉差異無限的擴大,新幹線的開通,二代的糾葛在快速現代化中浮現,這是《東京物語》要描述的現象,小津以獨有日本榻榻米的視角來詮釋,到了東京就用小住家小家庭的視角。
是枝裕和有甚麼創新呢?看過了《小偷家族》《海街日記》等,他已經脫離了小津的慢視角長鏡頭,開始很近的視角呈現演員的表情改變,這點到了法國片《真實》,開始用側面視角,一進一遠變成他的獨特風格。從《空氣人形》的飄浮,超越了侯孝賢的《紅氣球》,我想這次是一個定錨,也充分了表現與日本大不相同的傳統文化,微微的呈現法國與美國的不同,但重點還是母女腳色扮演的衝突性。
所以這位老演員凱撒琳·丹尼芙演的到底是自己,還是演的是母親,或者演的是任性的女兒,也呈現眾多的矛盾,而最表現最獨一個性的,應該算是茱麗葉·畢諾許,整部片雖已女性為主,但眾多男星不同的腳色,也讓人感到法國文化的多樣性。
是枝裕和的親情,已經跨出了一大步,台灣導演可以呈現不同國情的人,我想是李安莫屬了。
2021/04/01
《歡呼撤離基隆》
《歡呼撤離基隆》
我們知道有清法戰爭,發生地是淡水與基隆,當時清政府的主帥是劉銘傳,但到底是哪一個軍隊把法國人打跑的呢?
這本書主要以法國人的觀點,還有法國阿兵哥的見聞改編的繪本故事。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1917》,我們到底了不了解我們這塊土地發生過甚麼事情呢?
2021/02/20
《露西》
《露西》
幾年前電影剛剛上映,經常在討論我們的大腦到底使用了幾趴?
先不論腦內神經科學,也不講人體內的松果體開發,盧貝松從地下鐵、碧海藍天、第五元素到搶救地球,每部片都非常國際化,也經常嘲諷警察的效率很差,但也經常回過頭把法國的地標與優點在電影中呈現出來。
法國從城市規劃,到大革命之後的民主社會,進入巴黎鐵塔城市博覽會的競爭,在人權、男女平權、種族平等的議題,好像都是世界先驅。盧貝松刻意用女性把這類的議題做對比凸顯出來。
用毒品作為觸媒來提升我們頭腦的開發,以黑道的利益為出發點,最終露西得道升天,畫面使用黑色與白色的對比,模糊化了整部電影的緣起,智猿人在三百二十萬年前,到底是接觸了甚麼,得以演化成現在這個樣子?
難道只是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上帝與亞當一個手指的接觸就開始演化了嗎?
2021/01/05
【法國】凡爾賽宮
照片:午夜巴黎電影
凡爾賽宮原本是森林沼澤地,路易十三買下來作為狩獵行宮,路易十四因為巴黎市民暴動而將宮廷遷到凡爾賽宮,大量擴建宮殿、庭園,強迫各地貴族集中居住,預防叛變就近管理。經常舉辦典禮、宴會、舞會、劇場、煙火、狩獵等娛樂活動,成為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凡爾賽宮面個立面朝向不同,呈現不同的風格。庭園的軸線分明,放置眾多希臘神話雕像,使用液壓網路的噴泉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宮殿內最著名的大廳是鏡廳,面向花園的是巨大落地玻璃窗,家具純銀打造金碧輝煌,是舞會、典禮舉辦的場所。
線上瀏覽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project/versailles
2021/01/04
【巴黎】羅浮宮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原本為法國皇宮,路易十六時期修復、購買藝術品補充皇家收藏,法國大革命期間設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拿破崙在位期間擴建羅浮宮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博物館,並且將歐洲各地將藝術品運到巴黎豐富館藏,1981-1998年的大羅浮宮計畫在廣場興建了玻璃金字塔入口,擴建整修展覽廳。除了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之外,古希臘時代斷臂的維納斯、沒有頭的勝利女神像,古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法典是目前人類歷史最早最有系統的法典。羅浮宮與凡爾賽宮收藏大衛的《拿破崙加冕》,比較兩幅畫背後的歷史不勝唏噓。
線上看展
https://www.louvre.fr/en/visites-en-ligne
2021/01/01
2020/11/01
《梵谷與日本》原田舞葉虛構真實小說《浪擊而不沉》所做的文史研究說明書
《梵谷與日本》原田舞葉虛構真實小說《浪擊而不沉》所做的文史研究說明書
歐洲有關藝術史的虛構真實小說已經行之多年,《梵谷傳》算是其中的經典,利用大量的書信與田調虛構的作品,也改拍成電影。
原田舞葉寫作相當多有關畫家相當多的作品《黑幕下的格爾尼卡》書寫畢卡索,《畫布下的樂園》描繪盧梭的畫作《夢》的推理偵探小說,《浪擊而不沉》則是聚焦在梵谷與日本浮世繪的關係。
有些人會很害怕閱讀這樣的小說,因為只要一個虛構的起點是錯誤的,那麼整本小說就會偏離史實,歷史猶如好像瞎子摸象,有可能摸到的犀牛而不是大象。
台灣目前已經有《紫色大稻埕》描寫1930年代,一群年輕的台灣畫家在大稻埕交流的故事,出現了眾多的畫家群像。而《陳澄波密碼》則是從潘玉良的源起,中日兩國爆發松滬會戰,當年台灣畫家陳澄波(日本籍)不被上海接受,而離開祖國,潘玉良:我愛祖國,可祖國並不愛我。而後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在嘉義火車站被槍決。
《浪擊而不沉》的故事點是巴黎的城市博覽會與明治維新的交會,也是巴黎鐵塔興建好之後,印象派畫家活耀的年代,畫商林忠正把日本的浮世繪販賣到法國,生意成功後也大量收藏法國的畫作。
作者有個大膽的假設,梵谷當年為何要前往南方的亞爾,就是受到了日本主義浮世繪的影響,《梵谷與日本》裏頭有更為深入的說明。
不免俗的這本書末有跟著梵谷去旅行的章節,幾乎所有與梵谷相關的書籍都有這個章節,梵谷本人應該沒想到自己寂寥的繪畫人生,竟然成為另一種米其林指南。
2020/08/05
【台北】巴會館,公會堂前的風景
#古今對照
巴會館,巴士公司旁的咖啡館,漢口街、延平南路口
來源:上,待查。下,google街景
上圖:公會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南警察署、巴會館的蒙馬特風車、北白川宮紀念碑。來源:看見李火增
下圖:中山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刑事警察局、台糖辦公室、孫中山先生銅像
2020/07/04
盧貝松《第五元素》
這部電影有許多原創的情節,盧貝松在不同期間不斷的重複拿來使用,地下鐵中出現的光劍,藍色外星人長的有點像海豚,這些背後是否有埋藏更多的彩蛋,而這些彩蛋又是否可以帶出另一層意義呢?
知名的導演都會有一些原創發想,在更多電影中發酵,電影世界中如同人類世界的知識累積,看懂一些小小的梗,成為影評人的樂趣。
盧貝松電影中女性的溝通的角色非常重要,使用無遠弗界的音樂,無限延伸的想像力,雖然警察、總統都是白癡,只要有一個販夫走卒,透過女性的啟發,就可以拯救全世界。
現在重看《第五元素》有點出粗糙,但原創十分迷人。
2020/07/01
2020/05/29
2010年,盧貝松《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法語: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2020/05/23
1985盧貝松《地下鐵》與《星際大戰》、《總鋪師》
2020/05/12
盧貝松《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