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4/08/31
【台北】文明的不在意@台北藝穗節
自由入座若搶不到好位置,有時候會變成表演的一部分,這場表演就在觀眾席展開,互動很好也很有臨場感,演員也在周邊脫衣表演,能夠這樣近距離開到青春的肉體,這樣的進入一場表演,感覺有點意外!本來就習慣在咖啡館偷聽別人的故事,就這樣活生生的在身旁上演。
男人與狗、男人和女人丶女人和女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令人失望,好像不如養條狗來對話還比較自在。但,當男人變成狗,世界會變得更好嗎?最後,狗死了,魚缸也空了,一切結束了嗎?戲外的人生還是一樣的無意識的自轉。
現代城市中人與人的互動,本來就是互相影響著,戈夫曼在都會文明中提出『互動秩序』的概念,這場表演的場域,想要具體實踐這樣的理論,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實踐。
藝穗節的場地,很多並不是專業場地,有時候表演單位想要製造驚奇或是熱絡的假象,或者是演員要先卡在座位上,每每都會讓大熱天的入場成為一種折磨,可否建議下次表演單位不要這樣搞欣賞表演的人。(水電咖啡)
粉絲專頁:吾讀有偶: 文明的不在意
【台中】書店太多,時間太少
*勤美誠品
不知道為何會花了20分鐘把車子開上樓停好車,然後等了很久的電梯下到三樓逛了一下根本不會買書的誠品,小朋友到處喧嘩叫囂奔跑,其實有不少大叔大伯坐在地上看書,觀光客如我到此一遊,又翻書閱讀的人其實不少,但是結帳櫃檯空無一人。
閱覽了一下展出的書,書封,排列,主題,的確非常吸引人,但我已經沒有財力再買新書了,諾大的新書,每次只讀了前兩章,就束之高閣,不若小巧玲瓏的老書,參考性質高,雋永。
一排排的長椅,一排常以三四人,坐滿了,大家也很專心的再閱讀,一個大叔在打屯,一對年輕人親暱著划著手機,不遠處的冷門書櫃下,年輕人窩著幾乎要睡著了,中國人喧鬧著等下要去樓下吃東西,香港人輕聲地冷眼望著喧嘩者默默地離開,全台一模一樣的文創產品禮盒,每次都會在我心裡打個問號,文化變成產業就不是文化的矛盾。
*茉莉二手書店
從勤美誠品走出來,經過綠園道,走下地下室,進入了一個秘密閘門,剛進入人不太多,晃了一圈挑了一些書,剛剛人不多,一點半後,人潮湧現,在這裡坐下來看書的男人小孩居多,逛書架的女人居多,幾個外國人在英文區找書,大部頭的書也不少。
我才在想說是否有書店願意只販賣五百元一千元以上的書,或者是集結兩三本書綁定一起賣,反正現在人很有錢,能夠進入更貴更華麗的店面,也代表著另一種身價,提著很貴的紙袋環保袋出來,也很有面子。
坐在餐飲區望過去結帳櫃檯,排隊結帳的人潮不斷,收銀機打收據的聲音非常悅耳,入耳的輕音樂,我想著為何台中的人潮那麼多? 是因為在台灣的中間,從苗栗到雲林的人,假日就要到台中來消費嗎?— 在勤美 誠品綠園道
*看不懂,自己的房間
已經多次來"自己的房間",這次想要自己一個人在二樓書架前靜靜地閱讀,多了解一下主人都讀哪些書,看著書架上滿是女性主義理論,會是社會理論相關的書籍,年輕時讀過一些,當然書架上還不少有趣的社會現象觀察的書籍,足夠讓一個人泡在這裡好幾天,剛好書架上有一本論文合集《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7268
郭阿姨寫的是高雄車站空間的分析,算是看完了,可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吸收不了太艱難的理論,搞不好以後看到高雄車站那個官帽屋頂,會再想起來也說不定。
邊看書邊偷聽樓下兩個妹妹的聊天,心想年輕真好,可以到處跑到處念書,不過好像有個嚴重的關卡,就是父母的同意,我想這兩位妹妹應該年紀也不小了,為何現在的父母要管那麼多,至於是不是因為"經濟"獨立這件事情還沒有達成,所以父母才能干涉那麼多?
吳爾芙極度的認為女性作家第一要務就是經濟獨立,所以成立出版社、寫作,就希望可以養活自己,意識流的寫作方式,跳躍的思考模式,會隨著她的文字,進入她想要帶給人思索的問題。
女性除了要有錢,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房間,最大的意義就是有獨立自主的,自己支配,還有隱密的空間。
主人可以大方的讓大家參觀自己的房間,一樓吧檯與沙發,二樓是書房,三樓是私人的寢室,簡單的不能在簡單,但是確認我一個人在二樓的書房內看書,好像在母親子宮內非常具有安全感的溫暖。
最後,離開前想要買《珍愛卡》,可惜代班主人並不清楚能不能割愛,於是上網找了一下,最近收集的世界各地的卡片夠多了,還要不要繼續買,可能要思考一下了。自己的房間,一個既隱密又開放的私人空間
http://www.juicyeasy.com/cherish
*書店嗎?Artqpie 本冊booksite
我坐在這個角落翻著少量印刷或自己列印的小雜誌,一部分有印"文化部"的logo,說明了有補助,至於補助多少,我也不知道。
這一類的雜誌封面設計都很棒,第一眼都很想翻開看,攝影、個人意志強列,但我比較狠毒的說,內容『毫無意義』。大抵上編寫的人就是像幽靈一樣飄盪在世界上,既然不知道要做甚麼,於是就編寫製作了一本小雜誌。不過,也有不錯的小雜誌,內容少,但是確實的有在街區紀錄些甚麼?雖然一下子就翻完,但我還是捧場買了兩本回家收藏,對於台中的街道,有著小型踏查的紀錄。
1990年代,廣告媒體鼓勵年輕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時我就喜歡編小型刊物,但是基本上內容會依照章法採訪編輯拉廣告。
2000年代,廣告主打品牌,效益要達到最大,市場要區隔,於是這類的廣告廠商都走到中國大陸去了,小型刊物式微。
2010年代,小雜誌興起,但這時候流行無意識的作為,只要去做 Just do it 這個在十年前流行的一句話,被年輕人拿來實踐,這我也非常鼓勵,總是做過才能體驗。
但我必須要很誠懇的說,體驗過後呢?下一步才是挑戰的開始,希望年輕人可以認真的去面對。好棒的空間,然後呢?
*國際街上的午後書房
老闆跟店員聊天,大家都想退休。進店處有一疊榻榻米,好像坐在那邊看書。
*BRT?
去台中,開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路上看不到幾台公車,經過東海別墅區,以前的中港路雖然改名成為台灣大道,一樣還是人、機車、汽車塞在那邊,現在多了 BRT,專用幹線空在那邊,塞的更嚴重。
看到父母牽著小孩走在慢車道,機車汽車疾駛而過,真的是險象環生,二十幾年前在那邊如此,現在還是如此。那邊人那麼多,不能蓋個汽車走的天橋,或者是比較寬闊的人行地下道嗎?不然就禁行汽車,或是汽車變成單行道,就算不能解決,也可以舒緩一下。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不知道為何會花了20分鐘把車子開上樓停好車,然後等了很久的電梯下到三樓逛了一下根本不會買書的誠品,小朋友到處喧嘩叫囂奔跑,其實有不少大叔大伯坐在地上看書,觀光客如我到此一遊,又翻書閱讀的人其實不少,但是結帳櫃檯空無一人。
閱覽了一下展出的書,書封,排列,主題,的確非常吸引人,但我已經沒有財力再買新書了,諾大的新書,每次只讀了前兩章,就束之高閣,不若小巧玲瓏的老書,參考性質高,雋永。
一排排的長椅,一排常以三四人,坐滿了,大家也很專心的再閱讀,一個大叔在打屯,一對年輕人親暱著划著手機,不遠處的冷門書櫃下,年輕人窩著幾乎要睡著了,中國人喧鬧著等下要去樓下吃東西,香港人輕聲地冷眼望著喧嘩者默默地離開,全台一模一樣的文創產品禮盒,每次都會在我心裡打個問號,文化變成產業就不是文化的矛盾。
*茉莉二手書店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從勤美誠品走出來,經過綠園道,走下地下室,進入了一個秘密閘門,剛進入人不太多,晃了一圈挑了一些書,剛剛人不多,一點半後,人潮湧現,在這裡坐下來看書的男人小孩居多,逛書架的女人居多,幾個外國人在英文區找書,大部頭的書也不少。
我才在想說是否有書店願意只販賣五百元一千元以上的書,或者是集結兩三本書綁定一起賣,反正現在人很有錢,能夠進入更貴更華麗的店面,也代表著另一種身價,提著很貴的紙袋環保袋出來,也很有面子。
坐在餐飲區望過去結帳櫃檯,排隊結帳的人潮不斷,收銀機打收據的聲音非常悅耳,入耳的輕音樂,我想著為何台中的人潮那麼多? 是因為在台灣的中間,從苗栗到雲林的人,假日就要到台中來消費嗎?— 在勤美 誠品綠園道
*看不懂,自己的房間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已經多次來"自己的房間",這次想要自己一個人在二樓書架前靜靜地閱讀,多了解一下主人都讀哪些書,看著書架上滿是女性主義理論,會是社會理論相關的書籍,年輕時讀過一些,當然書架上還不少有趣的社會現象觀察的書籍,足夠讓一個人泡在這裡好幾天,剛好書架上有一本論文合集《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7268
郭阿姨寫的是高雄車站空間的分析,算是看完了,可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吸收不了太艱難的理論,搞不好以後看到高雄車站那個官帽屋頂,會再想起來也說不定。
邊看書邊偷聽樓下兩個妹妹的聊天,心想年輕真好,可以到處跑到處念書,不過好像有個嚴重的關卡,就是父母的同意,我想這兩位妹妹應該年紀也不小了,為何現在的父母要管那麼多,至於是不是因為"經濟"獨立這件事情還沒有達成,所以父母才能干涉那麼多?
吳爾芙極度的認為女性作家第一要務就是經濟獨立,所以成立出版社、寫作,就希望可以養活自己,意識流的寫作方式,跳躍的思考模式,會隨著她的文字,進入她想要帶給人思索的問題。
女性除了要有錢,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房間,最大的意義就是有獨立自主的,自己支配,還有隱密的空間。
主人可以大方的讓大家參觀自己的房間,一樓吧檯與沙發,二樓是書房,三樓是私人的寢室,簡單的不能在簡單,但是確認我一個人在二樓的書房內看書,好像在母親子宮內非常具有安全感的溫暖。
最後,離開前想要買《珍愛卡》,可惜代班主人並不清楚能不能割愛,於是上網找了一下,最近收集的世界各地的卡片夠多了,還要不要繼續買,可能要思考一下了。自己的房間,一個既隱密又開放的私人空間
http://www.juicyeasy.com/cherish
*書店嗎?Artqpie 本冊booksite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我坐在這個角落翻著少量印刷或自己列印的小雜誌,一部分有印"文化部"的logo,說明了有補助,至於補助多少,我也不知道。
這一類的雜誌封面設計都很棒,第一眼都很想翻開看,攝影、個人意志強列,但我比較狠毒的說,內容『毫無意義』。大抵上編寫的人就是像幽靈一樣飄盪在世界上,既然不知道要做甚麼,於是就編寫製作了一本小雜誌。不過,也有不錯的小雜誌,內容少,但是確實的有在街區紀錄些甚麼?雖然一下子就翻完,但我還是捧場買了兩本回家收藏,對於台中的街道,有著小型踏查的紀錄。
1990年代,廣告媒體鼓勵年輕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時我就喜歡編小型刊物,但是基本上內容會依照章法採訪編輯拉廣告。
2000年代,廣告主打品牌,效益要達到最大,市場要區隔,於是這類的廣告廠商都走到中國大陸去了,小型刊物式微。
2010年代,小雜誌興起,但這時候流行無意識的作為,只要去做 Just do it 這個在十年前流行的一句話,被年輕人拿來實踐,這我也非常鼓勵,總是做過才能體驗。
但我必須要很誠懇的說,體驗過後呢?下一步才是挑戰的開始,希望年輕人可以認真的去面對。好棒的空間,然後呢?
*國際街上的午後書房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老闆跟店員聊天,大家都想退休。進店處有一疊榻榻米,好像坐在那邊看書。
*BRT?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去台中,開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路上看不到幾台公車,經過東海別墅區,以前的中港路雖然改名成為台灣大道,一樣還是人、機車、汽車塞在那邊,現在多了 BRT,專用幹線空在那邊,塞的更嚴重。
看到父母牽著小孩走在慢車道,機車汽車疾駛而過,真的是險象環生,二十幾年前在那邊如此,現在還是如此。那邊人那麼多,不能蓋個汽車走的天橋,或者是比較寬闊的人行地下道嗎?不然就禁行汽車,或是汽車變成單行道,就算不能解決,也可以舒緩一下。
【台中】清水散步
一早,跟清水散步理事長約在天一飯店樓下,準備散步去。
天一飯店的跑馬燈還蠻有趣的,不仔細看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每一句話都有"天"這個字,例如星期天,天氣,天佑高雄,這個老闆還真有心,很會造句,非常的厲害。
吃了米糕,小吃,清水真是一個好地方,一排排四四方方筆直的道路巷弄,是1935年大地震後規劃的市鎮,巷弄內遺留了清代的古街,老先生老太太坐在門口聊天,背後是廖家家廟,怡然自得,羨慕!
理事長帶我走清代的古街,一排排用鵝軟石做的防坡堤,最後一次潰堤,是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走上了日本時期的神社,遠挑山上還有一個大平台,車子一部部開過來上山,停車,上平台,然後走人,這美妙的風景,隨著我們對觀光區的開發,五分鐘的讚嘆,好像無法給人更多的體驗與體會。
走進牛罵頭文化遺址,一看就覺得是軍營,幸好保留下來,日本時代旁邊是清水神社,1943年日本學者國分直一發現了這個文化遺址,從第二參道走下山,與聽不到聲音重聽的老伯伯打招呼,一時之間竟有置身京都清水寺旁步道的感覺。
回到"清水散步",理事長一直找絕版書給我讀,參與社區營造多年的理事長,在我看來,真的是台灣每個社區的精神支柱,除了佩服,也有點擔憂,因為講文化非常容易,但是要親身執行、挖掘,還要保存,非常不容易。— 與吳長錕在清水散步
天一飯店的跑馬燈還蠻有趣的,不仔細看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每一句話都有"天"這個字,例如星期天,天氣,天佑高雄,這個老闆還真有心,很會造句,非常的厲害。
寄件者 台灣‧台中 |
吃了米糕,小吃,清水真是一個好地方,一排排四四方方筆直的道路巷弄,是1935年大地震後規劃的市鎮,巷弄內遺留了清代的古街,老先生老太太坐在門口聊天,背後是廖家家廟,怡然自得,羨慕!
理事長帶我走清代的古街,一排排用鵝軟石做的防坡堤,最後一次潰堤,是在1959年的八七水災,走上了日本時期的神社,遠挑山上還有一個大平台,車子一部部開過來上山,停車,上平台,然後走人,這美妙的風景,隨著我們對觀光區的開發,五分鐘的讚嘆,好像無法給人更多的體驗與體會。
走進牛罵頭文化遺址,一看就覺得是軍營,幸好保留下來,日本時代旁邊是清水神社,1943年日本學者國分直一發現了這個文化遺址,從第二參道走下山,與聽不到聲音重聽的老伯伯打招呼,一時之間竟有置身京都清水寺旁步道的感覺。
回到"清水散步",理事長一直找絕版書給我讀,參與社區營造多年的理事長,在我看來,真的是台灣每個社區的精神支柱,除了佩服,也有點擔憂,因為講文化非常容易,但是要親身執行、挖掘,還要保存,非常不容易。— 與吳長錕在清水散步
2014/08/30
【台北】【台中】文化,價格的衝擊
上午一場由城鄉所畢業的老師來談日本的老屋再生,果然日本已經有很多組織、公司,在經營這塊,讓老屋的修復可以很省成本也省時間。我們宛如還在石器時代,光靠經營者的熱情,很快的錢一燒完,熱情就消失,所以真的是要團結節省成本。
下午一場導覽,走青田街周邊的名人故居,快結束時看時間,為何今天走那麼快,原來,我少走了旅人書店,少提了都市景觀的借景,京都的庭院發揮到了極致,每次都是在這個老公寓的二樓,講這個陽台的借景概念,讓大家體會一下!
有一個參與者很厲害,殷海光的老師金岳霖都如數家珍,看來要持續補習金岳霖的故事,跟林徽音的這段友情,還有跟梁思成的相處,應該也都可以講,不過,重點應該還是拉回梁實秋。
晚上一場分享,在清水散步,問了理事長,一車遊覽車的團,只收費很少很少的錢,一個下午帶這40人下來,滿身大汗,為什麼還要做這樣的服務,而且還被大家嫌DIY太貴。
從上午的楊老師提到高雄的老房子要去集資買錄音設備做廣播節目自己上傳,有時候都會想,目前的社造、老房子再生這些事情,有時候公部門會規定最高價格,到底是害了這些人,還是造福更多人,社造就一定要當志工,而且被人嫌。前幾天跟學弟妹談要做一些C2C的平台,好像就是看到這一塊,台灣人有太多文化價值,我們自己卻看不到,但是這個價值,要如何轉換成價格?就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
下午一場導覽,走青田街周邊的名人故居,快結束時看時間,為何今天走那麼快,原來,我少走了旅人書店,少提了都市景觀的借景,京都的庭院發揮到了極致,每次都是在這個老公寓的二樓,講這個陽台的借景概念,讓大家體會一下!
有一個參與者很厲害,殷海光的老師金岳霖都如數家珍,看來要持續補習金岳霖的故事,跟林徽音的這段友情,還有跟梁思成的相處,應該也都可以講,不過,重點應該還是拉回梁實秋。
晚上一場分享,在清水散步,問了理事長,一車遊覽車的團,只收費很少很少的錢,一個下午帶這40人下來,滿身大汗,為什麼還要做這樣的服務,而且還被大家嫌DIY太貴。
從上午的楊老師提到高雄的老房子要去集資買錄音設備做廣播節目自己上傳,有時候都會想,目前的社造、老房子再生這些事情,有時候公部門會規定最高價格,到底是害了這些人,還是造福更多人,社造就一定要當志工,而且被人嫌。前幾天跟學弟妹談要做一些C2C的平台,好像就是看到這一塊,台灣人有太多文化價值,我們自己卻看不到,但是這個價值,要如何轉換成價格?就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
2014/08/28
【台北】20140828:今日趕攤
第一攤,青田七六的導覽,很高興大家非常專心,我一改快速的導覽模式,放慢腳步,然後多說自己在地質系求學的經過,沒想到這部分大家比較愛聽。
第二攤,是學弟的愛女來訪,因為時間不太夠,我就很快的簡介這個地方,然後拍幾張照片,應該很自然,晚點放上來,希望可以破千讚。
第三攤,跟學弟與一美女約在一家咖啡館談事情,被學弟先結帳了,希望有幫到他們,也期待他們要做的事情可以成功。
第四攤,第一次跟施兄見面,很高興老夫子姊姊與秋霞也來了,很久沒有拿大單眼拍照,一拿起來,拍人像的手感就回來了,突然都可以抓到每個人的神韻了。。在水牛書店 - 瑞安店。
第五攤,到旅人書店點了一杯飲料,吸管是不銹鋼製的環保吸管,老闆真是某種程度在環保上非常潔癖的一個人啊!— 在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第二攤,是學弟的愛女來訪,因為時間不太夠,我就很快的簡介這個地方,然後拍幾張照片,應該很自然,晚點放上來,希望可以破千讚。
第三攤,跟學弟與一美女約在一家咖啡館談事情,被學弟先結帳了,希望有幫到他們,也期待他們要做的事情可以成功。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第四攤,第一次跟施兄見面,很高興老夫子姊姊與秋霞也來了,很久沒有拿大單眼拍照,一拿起來,拍人像的手感就回來了,突然都可以抓到每個人的神韻了。。在水牛書店 - 瑞安店。
第五攤,到旅人書店點了一杯飲料,吸管是不銹鋼製的環保吸管,老闆真是某種程度在環保上非常潔癖的一個人啊!— 在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2014/08/27
【台北】揪遊台北信義區導覽
剛剛的信義區導覽,還好一開始不久後雨就停了,終於剛剛好講到兩個小時結束,大家真的辛苦了,在大街小巷穿來穿去,還好今天四四南村的展覽館裡面人不多,窩在最裡面講有關眷村的時代悲劇,大家對文化資產的保存真的算有心的,想了一想,總算沒有漏講事情,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有關台北一零一大樓與世貿展覽館的這個建築型態與宗教信仰,這部分的確講的太快,給大家一些連結,大家可以自行吸收。
另,最後有一個大哥問到,國父紀念館的那個鐵道通到哪裡去,我回來查了一下地圖,是到目前市政府也就是以前的兵工廠,然後接到國父紀念館,然後再轉到現在的市民大道,接上縱貫線鐵路到華山車站、台北火車站。
謝謝大家的參與回應,雖然兩個小時走的很累,也很喘,但是收穫也很多。
http://trip.writers.idv.tw/2014/04/blog-post_29.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2/09/20120928.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08/2013083118.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08/blog-post_12.html
http://taiwan.hstar-demo.com/world/intro.aspx?id=779
另,最後有一個大哥問到,國父紀念館的那個鐵道通到哪裡去,我回來查了一下地圖,是到目前市政府也就是以前的兵工廠,然後接到國父紀念館,然後再轉到現在的市民大道,接上縱貫線鐵路到華山車站、台北火車站。
謝謝大家的參與回應,雖然兩個小時走的很累,也很喘,但是收穫也很多。
http://trip.writers.idv.tw/2014/04/blog-post_29.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2/09/20120928.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08/2013083118.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08/blog-post_12.html
http://taiwan.hstar-demo.com/world/intro.aspx?id=779
2014/08/26
【台北】整理零食櫃
上午打開零食櫃,我想是適當時間整理一下了,全部拿出來,超過一百包的茶包茶葉,五十包過期藥包藥品,最久的有超過十年,眾多的健康食品,留存最少的也是最新鮮的,是咖啡豆。
另外,還有超過二十雙環保筷,幾瓶米酒、洋酒、醬油、醋,瓶瓶罐罐的東西超多,稍微整理了一下,我看我還是堆回去算了。
書房內都還沒有把書架釘好,就要動到其他地方,看來有點自不量力,而且櫥櫃好像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地方,我自私的把我想要與不想要的東西放進去,只取我想要的東西來食用,永遠不去管這個櫃子,等到有一天櫃子爆滿了,我就把東西取走放到我的書架上,把不要的東西繼續堆在櫃子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也是如此?是"自私"嗎?
從冰箱拿出如化學實驗品的發酵的水滴咖啡,取了一包杏仁茶,在泡一壺金萱,拿了一點糖果,麵包,不再想那麼多。至少,我關在房子裡面一年,應該都不會餓死。
另外,還有超過二十雙環保筷,幾瓶米酒、洋酒、醬油、醋,瓶瓶罐罐的東西超多,稍微整理了一下,我看我還是堆回去算了。
書房內都還沒有把書架釘好,就要動到其他地方,看來有點自不量力,而且櫥櫃好像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地方,我自私的把我想要與不想要的東西放進去,只取我想要的東西來食用,永遠不去管這個櫃子,等到有一天櫃子爆滿了,我就把東西取走放到我的書架上,把不要的東西繼續堆在櫃子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也是如此?是"自私"嗎?
從冰箱拿出如化學實驗品的發酵的水滴咖啡,取了一包杏仁茶,在泡一壺金萱,拿了一點糖果,麵包,不再想那麼多。至少,我關在房子裡面一年,應該都不會餓死。
2014/08/25
【台北】北投,一個區域多樣族群的足跡
台灣很少有一處地方可以同時看到平埔族、漢人、日本人生活過的痕跡,並不全然的是互相取代的生活空間,而是不同區域的開發。
*原住民與漢人融合
在漢人來開墾前,台北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生活的範圍,漢人來像原住民租土地開墾,北投這邊的淡北古道經過今日的大同街、中正街、清江路,是漢人貿易的必經之路,原住民生活以漁獵、簡易的農耕,居住的房舍以高腳屋、茅草為主,在今日的保德宮還刻有平埔社的土地公,證明了原住民在此生活的足跡。
這兩個族群在此共同生活融合,原住民逐漸溶入了漢人的農墾生活方式,原住民的農耕模式原本比較簡易,樂天知命的生活模式,配合漁獵之下只要夠吃就好,並不會很重視引水灌溉大量生產,但因為北投並不缺水,只要用很簡單的取水模式,從山上便可以引入足夠的農墾用水,這部分原住民後來倒是用這樣的模式與漢人和平相處。伊能嘉矩來台做調查,寫下了原住民受到西方基督宗教的影響,居住處的衛生環境反而比漢人還要衛生的紀錄。
*清代遺跡
周氏節孝坊,是為了表彰婦人周絹,生於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是淡水廳儒生陳玉麟的太太,丈夫早逝,奉侍公婆撫養小孩,咸豐11年(1861年)建坊表揚,這個節孝坊是是全台唯一用觀音石建造的。陳玉麟的後代,也曾當過北投國小的校長,牌坊是陳維英老師上奏,皇帝頒定,陳氏宗親在北投的發展有一席之地。
大同街陳氏宗祠後面,是北投地區當時的私塾,台語稱為『學仔內』,當年請了福建的許多老師來任教,後來陳家後代也有擔任老師。日人將八芝蘭(士林)公學校北投分校舍在這裡,後來就是北投國小,學仔內是當年北投的教育中心。
(補一座廟裡面的磁磚牆)
北投雖然產出硫礦,因為清朝政府並不缺硫,又怕人民自製火藥,明令禁止開採,雖然還是有部分漢人與原住民私採,走私路線魚路古道,也就是今日的陽金公路,從金山偷運出海,但是實質出口的量並不是很大。硫磺溫泉給人有入置身地獄的感覺,地熱谷甚至還以地獄谷著稱,漢人與原住民都敬怕三分,也有諺語說牛一掉到硫磺谷,幾個小時後屍骨無存,從北投的原住民語『女巫』來看,硫磺溫泉還真是神秘的禁區。
*日本時代的發展
北投的溫泉資源一直到了日本時期,才大量的開發,溫泉有治病療效,在新北投開發了大量的溫泉旅館,讓日本人來台住宿,1916年,更把淡水支線延伸到新北投。不只如此,硫磺礦的開發、燒陶輕工業、塩草手工編織業的興起,在老街上還有專門養殖黃牛的公司,在附近放牧吃草,專營牛車貨運公司,看到牛車來來往往的載送貨物。
北投的那卡西,從日本的藝妓表演三味線與能樂,後來變成了南管與本土歌謠,早期的那卡西兩人演奏樂器,一個人女歌手吟唱,後來變成一個人自彈自唱,樂器演變為手風琴、薩克斯風、吉他,後來又有電子琴、電吉他、鼓等電子樂器加入。那卡西還可以給客人點歌,與卡拉OK的型態互相結合。
*溫馨接送情
到了戰後此地成為色情行業的聚集地,也是美援時期美國大兵在亞洲度假尋歡的重要場所,山坡上上下下的限時專送,本來是送小姐到旅館服務客人,後來演變成為載送當地人上下課、上下班,或者協助快遞、跑腿、繳費、買菜等雜務服務,目前騎著打檔機車的限時專多為阿伯、大叔,很難想像在老街區來來往往都是這樣的機車,機車等候招呼站以電話號碼末四碼,最近幾年還成立了安全巡邏工作,從溫馨接送情,到觀光指引,這個行業應該還會有下一波的轉型。
如果在老街上買到北投的桶柑,吃得同時想想北投曾有這樣多采多姿的歷史,一股酸甜的滋味浮上心頭。
*原住民與漢人融合
在漢人來開墾前,台北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生活的範圍,漢人來像原住民租土地開墾,北投這邊的淡北古道經過今日的大同街、中正街、清江路,是漢人貿易的必經之路,原住民生活以漁獵、簡易的農耕,居住的房舍以高腳屋、茅草為主,在今日的保德宮還刻有平埔社的土地公,證明了原住民在此生活的足跡。
這兩個族群在此共同生活融合,原住民逐漸溶入了漢人的農墾生活方式,原住民的農耕模式原本比較簡易,樂天知命的生活模式,配合漁獵之下只要夠吃就好,並不會很重視引水灌溉大量生產,但因為北投並不缺水,只要用很簡單的取水模式,從山上便可以引入足夠的農墾用水,這部分原住民後來倒是用這樣的模式與漢人和平相處。伊能嘉矩來台做調查,寫下了原住民受到西方基督宗教的影響,居住處的衛生環境反而比漢人還要衛生的紀錄。
*清代遺跡
周氏節孝坊,是為了表彰婦人周絹,生於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是淡水廳儒生陳玉麟的太太,丈夫早逝,奉侍公婆撫養小孩,咸豐11年(1861年)建坊表揚,這個節孝坊是是全台唯一用觀音石建造的。陳玉麟的後代,也曾當過北投國小的校長,牌坊是陳維英老師上奏,皇帝頒定,陳氏宗親在北投的發展有一席之地。
大同街陳氏宗祠後面,是北投地區當時的私塾,台語稱為『學仔內』,當年請了福建的許多老師來任教,後來陳家後代也有擔任老師。日人將八芝蘭(士林)公學校北投分校舍在這裡,後來就是北投國小,學仔內是當年北投的教育中心。
(補一座廟裡面的磁磚牆)
北投雖然產出硫礦,因為清朝政府並不缺硫,又怕人民自製火藥,明令禁止開採,雖然還是有部分漢人與原住民私採,走私路線魚路古道,也就是今日的陽金公路,從金山偷運出海,但是實質出口的量並不是很大。硫磺溫泉給人有入置身地獄的感覺,地熱谷甚至還以地獄谷著稱,漢人與原住民都敬怕三分,也有諺語說牛一掉到硫磺谷,幾個小時後屍骨無存,從北投的原住民語『女巫』來看,硫磺溫泉還真是神秘的禁區。
*日本時代的發展
北投的溫泉資源一直到了日本時期,才大量的開發,溫泉有治病療效,在新北投開發了大量的溫泉旅館,讓日本人來台住宿,1916年,更把淡水支線延伸到新北投。不只如此,硫磺礦的開發、燒陶輕工業、塩草手工編織業的興起,在老街上還有專門養殖黃牛的公司,在附近放牧吃草,專營牛車貨運公司,看到牛車來來往往的載送貨物。
北投的那卡西,從日本的藝妓表演三味線與能樂,後來變成了南管與本土歌謠,早期的那卡西兩人演奏樂器,一個人女歌手吟唱,後來變成一個人自彈自唱,樂器演變為手風琴、薩克斯風、吉他,後來又有電子琴、電吉他、鼓等電子樂器加入。那卡西還可以給客人點歌,與卡拉OK的型態互相結合。
*溫馨接送情
到了戰後此地成為色情行業的聚集地,也是美援時期美國大兵在亞洲度假尋歡的重要場所,山坡上上下下的限時專送,本來是送小姐到旅館服務客人,後來演變成為載送當地人上下課、上下班,或者協助快遞、跑腿、繳費、買菜等雜務服務,目前騎著打檔機車的限時專多為阿伯、大叔,很難想像在老街區來來往往都是這樣的機車,機車等候招呼站以電話號碼末四碼,最近幾年還成立了安全巡邏工作,從溫馨接送情,到觀光指引,這個行業應該還會有下一波的轉型。
如果在老街上買到北投的桶柑,吃得同時想想北投曾有這樣多采多姿的歷史,一股酸甜的滋味浮上心頭。
2014/08/24
【台北】20140824:老房子任意門,淡水香草重建街
*青田七六
本來聽了演講前,會有很多的想像,但是聽完後,覺得我們做的事情還真像,有差異的地方只是青田七六目前在市中心一個幽靜的地方,淡水重建街在一百年前是國際港口的市中心,可以講的故事比我們多好多。
聽到了好多淡水老故事,也聽到了無論什麼行業,都有機會出頭,也有機會留存,希望以倫不需要在做招商的工作,全力做好香草相關事業的事務。
老實說,我比較羨慕香草街屋那個地方,不只是老屋再生,已經是條老街再生了
*龍洋容器
超多瓶罐,化學實驗燒杯等等。逛好久!
我是蒐集控,水瓶座,應該不少是蒐集狂,一陣子對木製商品特別有興趣,很多東西都是木製,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迷上了"玻璃"製品,像那種壓克力的儲物罐或是隨身瓶就被我丟到一邊,我知道玻璃有容易破掉的風險,但昨日去太原街,太多瓶罐商品批發店,我選了一個有把手的燒杯,還有兩個玻璃器皿來放冰滴咖啡,軟木塞一塞,冰到冰箱去發酵。
放咖啡豆的玻璃瓶,本來也要選玻璃蓋子,但是玻璃蓋無法再堆疊上去,還是選了木蓋,過陣子搞不好冰滴壺上面的那個塑膠製品,會被我改成玻璃的也說不定。高中化學分數不錯,沒想到上大學化學這科沒去考試被當掉,老師給我補考機會,還是沒考過,畢業二十年後來補做化學實驗為時不晚。
*趣味書房
原來是在這! 大稻埕教會旁李家的房子,看到日本語文與中國簡體書,沒有看到繁體書,逛了一下聽了黑膠,魚頭突然出現,聊了小書店最近碰到的事情,偷聽一下,好像大家遇到的類似。還不少人路過進去逛,臺北市各個小巷弄,到處都有逛街的人。
旁邊的台灣長老教會的禮拜堂,位於甘州街40號,記得多年前來此,還看得到禮拜堂的人字形山牆,我從後門悄悄地跑進去拍照,教堂的上方有鐵皮頂罩著,我以為是要開始整修這個市定古蹟了。沒想到這一年擁有日式和風風格的山牆已經拆掉,要蓋新的教堂,現在工程進行保留了兩面牆。
*台北書院
海豚飛的讀書會,其實真實情況是餐敘。上面這張的課程表,跟我們無關。
*偵探書屋
第一次到偵探書屋的新址,對面就有兩家傳統書局,巷口就是圓環,老公寓更新。隔壁巷子是小巷亭,小時候壓根沒想過老街道會變得如此有風味,謝謝這家書店給我一個專心看偵探小說的機會。
最近跟清代遺留下來的老街紋理很有緣份,偵探書屋,這個地方在1945年5月31日美軍大轟炸,燒到整個房子的屋頂都看不到了(1945.6.17空照圖),逛完之後在附近的巷弄散步,整個街道的方向,其實跟後來日本人規劃筆直的道路不同,只要是彎彎曲曲的,不是以前的水圳道、埤塘,就是清代的老街路。
在巷子裡面看到這根老電線桿,不知道甚麼時候立的,看到一排老街屋,房子的走向跟清代的老街路方向一致,內心浮起了莫名的興奮感,一直拍照,路人應該覺得又是一個肖ㄟ在防火巷內鑽來蛇去,還一直對電線桿拍照。
晚上又回偵探書屋,在門口遇到敲門手會爛掉的洪宅,講古說了一下這一條街以前的行業,對面阿嬤對現代流行甚麼漫畫瞭如指掌,有人要做動漫史的研究,應該去問這個地方耆老吧?這條巷子,應該是全台書局文具用品的批發中心。
上午聽蔡以倫講淡水老街重建街,前幾天又聽楊燁說北投清代老街的位置,又去走了立農街,再去看看關渡宮,這些老街的紋理都還觀察得到,但是街道上的房舍都看不到了,走在裡面要怎樣懷古想像呢? 而懷舊又有甚麼用呢?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本來聽了演講前,會有很多的想像,但是聽完後,覺得我們做的事情還真像,有差異的地方只是青田七六目前在市中心一個幽靜的地方,淡水重建街在一百年前是國際港口的市中心,可以講的故事比我們多好多。
聽到了好多淡水老故事,也聽到了無論什麼行業,都有機會出頭,也有機會留存,希望以倫不需要在做招商的工作,全力做好香草相關事業的事務。
老實說,我比較羨慕香草街屋那個地方,不只是老屋再生,已經是條老街再生了
*龍洋容器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超多瓶罐,化學實驗燒杯等等。逛好久!
我是蒐集控,水瓶座,應該不少是蒐集狂,一陣子對木製商品特別有興趣,很多東西都是木製,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迷上了"玻璃"製品,像那種壓克力的儲物罐或是隨身瓶就被我丟到一邊,我知道玻璃有容易破掉的風險,但昨日去太原街,太多瓶罐商品批發店,我選了一個有把手的燒杯,還有兩個玻璃器皿來放冰滴咖啡,軟木塞一塞,冰到冰箱去發酵。
放咖啡豆的玻璃瓶,本來也要選玻璃蓋子,但是玻璃蓋無法再堆疊上去,還是選了木蓋,過陣子搞不好冰滴壺上面的那個塑膠製品,會被我改成玻璃的也說不定。高中化學分數不錯,沒想到上大學化學這科沒去考試被當掉,老師給我補考機會,還是沒考過,畢業二十年後來補做化學實驗為時不晚。
*趣味書房
原來是在這! 大稻埕教會旁李家的房子,看到日本語文與中國簡體書,沒有看到繁體書,逛了一下聽了黑膠,魚頭突然出現,聊了小書店最近碰到的事情,偷聽一下,好像大家遇到的類似。還不少人路過進去逛,臺北市各個小巷弄,到處都有逛街的人。
旁邊的台灣長老教會的禮拜堂,位於甘州街40號,記得多年前來此,還看得到禮拜堂的人字形山牆,我從後門悄悄地跑進去拍照,教堂的上方有鐵皮頂罩著,我以為是要開始整修這個市定古蹟了。沒想到這一年擁有日式和風風格的山牆已經拆掉,要蓋新的教堂,現在工程進行保留了兩面牆。
*台北書院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海豚飛的讀書會,其實真實情況是餐敘。上面這張的課程表,跟我們無關。
*偵探書屋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第一次到偵探書屋的新址,對面就有兩家傳統書局,巷口就是圓環,老公寓更新。隔壁巷子是小巷亭,小時候壓根沒想過老街道會變得如此有風味,謝謝這家書店給我一個專心看偵探小說的機會。
最近跟清代遺留下來的老街紋理很有緣份,偵探書屋,這個地方在1945年5月31日美軍大轟炸,燒到整個房子的屋頂都看不到了(1945.6.17空照圖),逛完之後在附近的巷弄散步,整個街道的方向,其實跟後來日本人規劃筆直的道路不同,只要是彎彎曲曲的,不是以前的水圳道、埤塘,就是清代的老街路。
在巷子裡面看到這根老電線桿,不知道甚麼時候立的,看到一排老街屋,房子的走向跟清代的老街路方向一致,內心浮起了莫名的興奮感,一直拍照,路人應該覺得又是一個肖ㄟ在防火巷內鑽來蛇去,還一直對電線桿拍照。
晚上又回偵探書屋,在門口遇到敲門手會爛掉的洪宅,講古說了一下這一條街以前的行業,對面阿嬤對現代流行甚麼漫畫瞭如指掌,有人要做動漫史的研究,應該去問這個地方耆老吧?這條巷子,應該是全台書局文具用品的批發中心。
上午聽蔡以倫講淡水老街重建街,前幾天又聽楊燁說北投清代老街的位置,又去走了立農街,再去看看關渡宮,這些老街的紋理都還觀察得到,但是街道上的房舍都看不到了,走在裡面要怎樣懷古想像呢? 而懷舊又有甚麼用呢?
2014/08/23
【台北】20140823:櫻桃紅了工作室
剛剛又聽了學弟說了這家咖啡豆非常多樣,很多朋友有提過,於是就經過來看看。
水門外的車來車往,不少人出了水門,不知道是否是進去休閒運動,不少人穿著運動服來來去去,也騎著腳踏車經過,老人家輕便的服裝,超微聽到飛機起降,貨車、水泥車路過的聲音,門窗內外,有著截然不同的氣味與溫度。
牆上一排排不同產地產區的咖啡豆,好像期貨商品,價格非常的平民,點了一杯耶加,好像喝了一杯果汁,透出淡淡地花香,看到別桌點了一是濃縮冰淇淋,於是我也點了一杯來品嘗,雖是第一次到來,台北的車水馬龍,加上主人沖咖啡的熟悉度,原本在城市的邊緣,竟能有這樣的世外桃園,無論是心靈的角落,或是城市實體的邊緣,都幾乎被遺忘了。
又看到水泥車經過,哈雷機車呼嘯而過,一台台沒有人的公車,城市的邊緣竟令人迷濛。— 在櫻桃紅了工作室。
*
每次帶完導覽結束,最傷的是我的錢包,在周邊逛書店,就開始採購起來了,今天導覽是 10:00-12:00,我準時結束,先去了天曉得吃午餐,然後開始亂逛書店的行程,由於滿身大汗,帶著臭味很難亂跑,還好店內客人不多。舊香居的地下室開放了,剛講完自由主義,自由中國,雜誌就出現在我眼前。地下室的線裝書,真的非常值得一逛。 — 在舊香居。
*
每次下去公共冊所,不知道是因為這書店取名的關係,還是因為看到一排排書架就想要上廁所,明明就是很多的書,可是就是待不久。
今日,反而是這樣一箱箱的紙箱,讓我駐足良久,這個地方原本是一個小酒吧,有一些 爆笑的表演,曾經來看過兩回,後來就倒了,第一次我捧腹大笑,第二次來已經沒有那麼好笑,小小的小劇場型態,一個深夜放鬆的空間,如今變成冊所,也算是挖寶的地方吧!
附近也有家二手書店,叫做竹軒,台北市房租比較貴,這樣的書店這樣的價格,其實頗難生存,但卻是愛書人挖寶很好的去處,找到一本好書,無論是不是絕版,會快樂很久。— 在公共冊所|The Libratory 。
*
走在泰順街上,本來旁邊有個小的個人停車位,種滿了綠色植物,經過的人無不驚嘆,現在這些綠色植物已經擴充到對面了,泰順街其實是很小條的一條街,車來車往行人非常不便,有了這些綠色植物,看到這頂安全帽的再生,眾多的寶特瓶變成漂亮的花盆,真心希望台北市能有更多的綠意。 — 在泰順街。
*
花兩百元,喝了一杯好咖啡,藍山,明亮乾淨。遇到兩個很懂咖啡館的朋友,聊了一下台北市咖啡館的生態,學弟很懂得自己的能耐,租了這個地下街,我想應該會有好成績的。很抱歉,忘了留下咖啡的倩影,只看到美食地下街的警告牌,令我印象深刻 — 和陳坤廷在 Speed Coffee 速必得咖啡。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水門外的車來車往,不少人出了水門,不知道是否是進去休閒運動,不少人穿著運動服來來去去,也騎著腳踏車經過,老人家輕便的服裝,超微聽到飛機起降,貨車、水泥車路過的聲音,門窗內外,有著截然不同的氣味與溫度。
牆上一排排不同產地產區的咖啡豆,好像期貨商品,價格非常的平民,點了一杯耶加,好像喝了一杯果汁,透出淡淡地花香,看到別桌點了一是濃縮冰淇淋,於是我也點了一杯來品嘗,雖是第一次到來,台北的車水馬龍,加上主人沖咖啡的熟悉度,原本在城市的邊緣,竟能有這樣的世外桃園,無論是心靈的角落,或是城市實體的邊緣,都幾乎被遺忘了。
又看到水泥車經過,哈雷機車呼嘯而過,一台台沒有人的公車,城市的邊緣竟令人迷濛。— 在櫻桃紅了工作室。
*
每次帶完導覽結束,最傷的是我的錢包,在周邊逛書店,就開始採購起來了,今天導覽是 10:00-12:00,我準時結束,先去了天曉得吃午餐,然後開始亂逛書店的行程,由於滿身大汗,帶著臭味很難亂跑,還好店內客人不多。舊香居的地下室開放了,剛講完自由主義,自由中國,雜誌就出現在我眼前。地下室的線裝書,真的非常值得一逛。 — 在舊香居。
*
每次下去公共冊所,不知道是因為這書店取名的關係,還是因為看到一排排書架就想要上廁所,明明就是很多的書,可是就是待不久。
今日,反而是這樣一箱箱的紙箱,讓我駐足良久,這個地方原本是一個小酒吧,有一些 爆笑的表演,曾經來看過兩回,後來就倒了,第一次我捧腹大笑,第二次來已經沒有那麼好笑,小小的小劇場型態,一個深夜放鬆的空間,如今變成冊所,也算是挖寶的地方吧!
附近也有家二手書店,叫做竹軒,台北市房租比較貴,這樣的書店這樣的價格,其實頗難生存,但卻是愛書人挖寶很好的去處,找到一本好書,無論是不是絕版,會快樂很久。— 在公共冊所|The Libratory 。
*
走在泰順街上,本來旁邊有個小的個人停車位,種滿了綠色植物,經過的人無不驚嘆,現在這些綠色植物已經擴充到對面了,泰順街其實是很小條的一條街,車來車往行人非常不便,有了這些綠色植物,看到這頂安全帽的再生,眾多的寶特瓶變成漂亮的花盆,真心希望台北市能有更多的綠意。 — 在泰順街。
*
花兩百元,喝了一杯好咖啡,藍山,明亮乾淨。遇到兩個很懂咖啡館的朋友,聊了一下台北市咖啡館的生態,學弟很懂得自己的能耐,租了這個地下街,我想應該會有好成績的。很抱歉,忘了留下咖啡的倩影,只看到美食地下街的警告牌,令我印象深刻 — 和陳坤廷在 Speed Coffee 速必得咖啡。
【台北】名人故居,不同年代的洋和建築
路線:青田七六(馬廷英教授故居)我廢話多了點→紫藤廬(經過)→殷海光故居(小停留)→梁實秋故居(小停留)
今天大致上來講是很趕,因為是兩個小時,要講馬廷英、殷海光、梁實秋,要比較結構化的講清楚,有點難度,自由主義是甚麼?台北帝國大學的成立,農業研究,還有建築風格,然後又稍微提到一點瑠公圳,日式建築風格的演變,點到了一點點許壽裳與魯迅的關係,後來發現結局的梁實秋剛好跟魯迅打過筆仗,最後還是一個圓,最後串連起來了。
不過,稍微提到了點林徽音,卻忘了提到她除了梁思成、徐志摩之外,還有一個金岳霖,剛好又是殷海光的老師,看來故居導覽還是可以串在一起的。
可能是我自己的習慣,喜歡把這些導覽路線用同一個主題串起來,這樣對來參加的朋友會比較有收穫,講太多,反而會失焦,可能一個人的大腦容納不下太多東西,透過這些名人在此地生活的過往,多少可以看到在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這些名人的個性,透過實地的了解,更可以體會為何會寫出來這樣的文字。
梁實秋 1952-1959 短暫地住在雲和街11號,在台北市居住了除了德惠街還有瑞安街,也住到忠孝東路的大廈,四維路與辛亥路,搬來搬去的人生,本以為晚年就會比較安定了,但又再婚,還是搬來搬去,這應該是個人問題,而不是戰亂的因素了。
今日來參與的民眾很多,可能這樣的行程,讓我一直趕,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而不是我單方面一直講。
今天大致上來講是很趕,因為是兩個小時,要講馬廷英、殷海光、梁實秋,要比較結構化的講清楚,有點難度,自由主義是甚麼?台北帝國大學的成立,農業研究,還有建築風格,然後又稍微提到一點瑠公圳,日式建築風格的演變,點到了一點點許壽裳與魯迅的關係,後來發現結局的梁實秋剛好跟魯迅打過筆仗,最後還是一個圓,最後串連起來了。
不過,稍微提到了點林徽音,卻忘了提到她除了梁思成、徐志摩之外,還有一個金岳霖,剛好又是殷海光的老師,看來故居導覽還是可以串在一起的。
可能是我自己的習慣,喜歡把這些導覽路線用同一個主題串起來,這樣對來參加的朋友會比較有收穫,講太多,反而會失焦,可能一個人的大腦容納不下太多東西,透過這些名人在此地生活的過往,多少可以看到在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這些名人的個性,透過實地的了解,更可以體會為何會寫出來這樣的文字。
梁實秋 1952-1959 短暫地住在雲和街11號,在台北市居住了除了德惠街還有瑞安街,也住到忠孝東路的大廈,四維路與辛亥路,搬來搬去的人生,本以為晚年就會比較安定了,但又再婚,還是搬來搬去,這應該是個人問題,而不是戰亂的因素了。
今日來參與的民眾很多,可能這樣的行程,讓我一直趕,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而不是我單方面一直講。
2014/08/21
【台北】今日好多攤,青田七六到野草居食屋
臨時的一攤是拉了在青田七六用餐的客人,一起來野草居食屋用餐,這兩個人其中一個是海豚的弟弟的同學的姊姊,另一個是心理治療師,從大一的時候跟心理系的學姐一起上化學實驗的課,就對心理系的人產生一種莫名深不可測的想法,到底是怎樣理性的人會去念心理系,會去組織分析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判斷出治療模式,至今,我還是對心理系的人保持這樣的神祕感。
另,高中時候一直對純白色制服的學校產生另一種莫名的好感,到圖書館念書的時候,只有一名中山女高的同學會去念書,長得很酷,經我觀察後,發現另一個成功高中的男生在追她,該圖書館也只有一名成功高中的同學去念書,兩人出雙入對,但很奇怪的是女生後來沒有來圖書館。高中畢業後去成功嶺受訓,該名成功高中的同學居然跟我同班,我問他那名中山女高的同學時,他淡淡地回答就沒有了。
而今日來野草居食屋的朋友,有一桌就是白色制服想像中的未來版,中山的同學在此辦同學會,帶著小孩一起來,規定要穿短褲,還真有型。
經過了快三十年,這些神秘感是否還存在,我不敢說沒有,但是看到周慧敏都沒改變,金城武越老越帥氣,人生中外表與內心的改變,到底那個比較有故事呢?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
另,高中時候一直對純白色制服的學校產生另一種莫名的好感,到圖書館念書的時候,只有一名中山女高的同學會去念書,長得很酷,經我觀察後,發現另一個成功高中的男生在追她,該圖書館也只有一名成功高中的同學去念書,兩人出雙入對,但很奇怪的是女生後來沒有來圖書館。高中畢業後去成功嶺受訓,該名成功高中的同學居然跟我同班,我問他那名中山女高的同學時,他淡淡地回答就沒有了。
而今日來野草居食屋的朋友,有一桌就是白色制服想像中的未來版,中山的同學在此辦同學會,帶著小孩一起來,規定要穿短褲,還真有型。
經過了快三十年,這些神秘感是否還存在,我不敢說沒有,但是看到周慧敏都沒改變,金城武越老越帥氣,人生中外表與內心的改變,到底那個比較有故事呢?
【台北】Cafe Wien
【新北市】淡水現代化,國際水上機場
大部分來淡水一遊的遊客,在沒有老房子的老街買些小吃,邊走邊吃,到河邊看看人頭,或許搭乘渡輪到八里,或者看著夕陽西下,然後愉快的回家。1860年天津條約,淡水正式開港,除了從西班牙人所建的紅毛城,歷經荷蘭、英國領事館。在捷運站旁的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可能很少人知道淡水曾經被規劃成為國際機場。
*水上機場與水上人家
這個水上機場是1937年日本在台灣規劃的第二個國際機場,第一座是松山機場。1930年義大利人在此測試水上飛機安全的降落,1941年建設完成後,主要是橫濱要飛到曼谷長程的航線要在這裡加油,會規劃成水上機場跟淡水河到中央有一個長型沙洲(浮線)有關,1930年代本來有計畫規劃成為水上、陸上雙用的國際機場,沙洲剛好在河中央,可以最為陸上的機場跑道,沙洲上放置測量風流設備,也可以作為飛機起降方向的參考。
建立一座機場需要眾多的飛航設施,這座機場1941年開始使用後,因為珍珠港事件而停飛,1945年戰後也曾經在日美協議下最為綠十字飛行任務,根據當年水上飛機降落的照片,是在目前星巴克咖啡、馬偕醫生上岸處的石像位置,可以知道水上跑道很長,目前指定為古蹟僅存停機坪、牽引水上飛機上岸的溜滑台、幾處防空洞等,在目前淡水文化園區的旁邊。
淡水文化園區,就是當年的英商嘉士洋行,後來殼牌石油在台灣合作的公司,合作後設立煉油廠外銷,倉庫不但在淡水港旁,還有鐵路直接連結道淡水站,在二次大戰被日本政府徵收,1944年被美軍炸毀油庫燒了三天,淡水人稱為「火燒臭油棧」,洋行內的建築最早可以追朔到1870年代。一般人來淡水遊玩,多半不會走捷運站的這頭,走進這一區,看到殼牌的加油站,遙想1897年在這邊儲油買賣的石油公司,是怎樣的榮景?
淡水雖然在1860年開港,小小的山城沿著老街道蓋滿了紅磚黑瓦做生意的房子,山上蜿蜒的老街,跟目前的道路類似,但後來著重基隆港的開發,淡水河上游又淤積不能通大船,也是因為這樣的契機,讓水上機場的規劃在此實現。戰後倉庫的碼頭,自然成為一戶戶的水上人家。
看了許多淡水的老照片,會突然想起在威尼斯的魚市場這樣的場景,福佑宮前的市場,不就是這樣的景象嗎?全台第一座燈塔在淡水,就是靠著香客的捐款,進入小小的福佑宮還記錄了這段過往。
*陳澄波與重建街
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甚至還有空地是停車場,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也看得到,由於這裡做生意又沒有亭仔腳,鄰著馬路就有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50米,寬只有6米,而小巷子有時也只有1-2米,我看有人要到紅樓的時候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二或三層,大部分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入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頹廢的磚瓦長出清翠的雜草,有時會看到老屋有銃眼,早年有盜匪出沒,所以有很多防禦設施。重建街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重建街旁的紅樓起建於1895年,正是清朝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成為殖民地的時間,1899年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致,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板橋林家的白樓倒榻,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消失,觀光客船重新的開啟,人們的來來往往,紅樓依然在此。
走在這裡,看著四周的景色,讓我想到陳澄波的畫,他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每次到淡水總要躲過壅擠的人潮,在小巷子爬幾步的階梯,走過重建街,繞過小巷子,一探紅樓究竟,拍張照片然後回家。
*現代化建設
對於現代化文明的設備,淡水通常都是最早接觸的,1877年,由英商怡和洋行負責鋪設淡水到福建川石山完成。1896年,也是最早建設自來水系統,淡水街上寺廟、公共建築外有水龍頭,提供民眾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從早年因為戰爭需要所建立的炮台,加拿大人馬偕登陸淡水幫台灣人治病、引進的女學堂作育英才,還取了台灣女子為妻。日本人的統治期間,淡水在各式各樣的現代化中一直作為實驗的場地,從自來水廠、高爾夫球場,郵局、電信局、小學、圖書館、海水浴場等。
想像日本黑船在1895年淡水港外出現的那一剎那,我想淡水人應該不會覺得奇怪,台灣被殖民的歷史中,船堅炮利與各國人在此國際貿易的歲月中,淡水一直是接納著所有的人,有時看著天上的白鷺鷥能夠在淡水河邊棲息,假日喧鬧的人群,夜裡陣頭廟會鞭炮聲不斷,每日一樣的黃昏紅霞,如今那個浮線沙洲已經不在,白鷺鷥群也避開了人群,雖然人潮多了,可是少了些大自然,我們不斷地在歷史的潮起潮落走過,每一個沒落與繁華間,我們又學到了甚麼?
*水上機場與水上人家
這個水上機場是1937年日本在台灣規劃的第二個國際機場,第一座是松山機場。1930年義大利人在此測試水上飛機安全的降落,1941年建設完成後,主要是橫濱要飛到曼谷長程的航線要在這裡加油,會規劃成水上機場跟淡水河到中央有一個長型沙洲(浮線)有關,1930年代本來有計畫規劃成為水上、陸上雙用的國際機場,沙洲剛好在河中央,可以最為陸上的機場跑道,沙洲上放置測量風流設備,也可以作為飛機起降方向的參考。
建立一座機場需要眾多的飛航設施,這座機場1941年開始使用後,因為珍珠港事件而停飛,1945年戰後也曾經在日美協議下最為綠十字飛行任務,根據當年水上飛機降落的照片,是在目前星巴克咖啡、馬偕醫生上岸處的石像位置,可以知道水上跑道很長,目前指定為古蹟僅存停機坪、牽引水上飛機上岸的溜滑台、幾處防空洞等,在目前淡水文化園區的旁邊。
淡水文化園區,就是當年的英商嘉士洋行,後來殼牌石油在台灣合作的公司,合作後設立煉油廠外銷,倉庫不但在淡水港旁,還有鐵路直接連結道淡水站,在二次大戰被日本政府徵收,1944年被美軍炸毀油庫燒了三天,淡水人稱為「火燒臭油棧」,洋行內的建築最早可以追朔到1870年代。一般人來淡水遊玩,多半不會走捷運站的這頭,走進這一區,看到殼牌的加油站,遙想1897年在這邊儲油買賣的石油公司,是怎樣的榮景?
淡水雖然在1860年開港,小小的山城沿著老街道蓋滿了紅磚黑瓦做生意的房子,山上蜿蜒的老街,跟目前的道路類似,但後來著重基隆港的開發,淡水河上游又淤積不能通大船,也是因為這樣的契機,讓水上機場的規劃在此實現。戰後倉庫的碼頭,自然成為一戶戶的水上人家。
看了許多淡水的老照片,會突然想起在威尼斯的魚市場這樣的場景,福佑宮前的市場,不就是這樣的景象嗎?全台第一座燈塔在淡水,就是靠著香客的捐款,進入小小的福佑宮還記錄了這段過往。
*陳澄波與重建街
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甚至還有空地是停車場,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也看得到,由於這裡做生意又沒有亭仔腳,鄰著馬路就有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50米,寬只有6米,而小巷子有時也只有1-2米,我看有人要到紅樓的時候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二或三層,大部分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入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頹廢的磚瓦長出清翠的雜草,有時會看到老屋有銃眼,早年有盜匪出沒,所以有很多防禦設施。重建街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重建街旁的紅樓起建於1895年,正是清朝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成為殖民地的時間,1899年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致,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板橋林家的白樓倒榻,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消失,觀光客船重新的開啟,人們的來來往往,紅樓依然在此。
走在這裡,看著四周的景色,讓我想到陳澄波的畫,他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每次到淡水總要躲過壅擠的人潮,在小巷子爬幾步的階梯,走過重建街,繞過小巷子,一探紅樓究竟,拍張照片然後回家。
*現代化建設
對於現代化文明的設備,淡水通常都是最早接觸的,1877年,由英商怡和洋行負責鋪設淡水到福建川石山完成。1896年,也是最早建設自來水系統,淡水街上寺廟、公共建築外有水龍頭,提供民眾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從早年因為戰爭需要所建立的炮台,加拿大人馬偕登陸淡水幫台灣人治病、引進的女學堂作育英才,還取了台灣女子為妻。日本人的統治期間,淡水在各式各樣的現代化中一直作為實驗的場地,從自來水廠、高爾夫球場,郵局、電信局、小學、圖書館、海水浴場等。
想像日本黑船在1895年淡水港外出現的那一剎那,我想淡水人應該不會覺得奇怪,台灣被殖民的歷史中,船堅炮利與各國人在此國際貿易的歲月中,淡水一直是接納著所有的人,有時看著天上的白鷺鷥能夠在淡水河邊棲息,假日喧鬧的人群,夜裡陣頭廟會鞭炮聲不斷,每日一樣的黃昏紅霞,如今那個浮線沙洲已經不在,白鷺鷥群也避開了人群,雖然人潮多了,可是少了些大自然,我們不斷地在歷史的潮起潮落走過,每一個沒落與繁華間,我們又學到了甚麼?
2014/08/20
有關網路書店的折扣
最近天氣熱,下午大雷雨,不能出去逛書店,於是就在家裡逛。我實際了在好幾家網路書店下單,以下雖不是很正式的調查報告,沒有詳細的比較分析,但是也算是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1. 台灣人貪小便宜,只要有打折,就會來比較,先是比較折數,然後比較贈品,或者是不是有回饋金,或是 coupon,這部分博客來真的發揮到極致,每天都會端出不同的折扣辦法,搞得客人都不清楚。另外,城邦讀書花園的折扣戰我覺得打的最大,但是缺點就是書真的比較少。可是實際計算下來,博客來的書,很難打到七折以下,而城邦的底線是六折。
2. 透過鼓勵消費方式送更多折扣,因為書這個商品明顯上種類繁多,真的是沒有限制的,而網路的特性又是要無限大,才能有競爭力,剛好一拍即合,所以所有的網路書店都會鼓勵買越多,折扣越多。
3. 生活雜貨的組合販賣方式,讀冊的特色算是新書二手書都有,但是折扣目前來看卻是給的限制最多的,或許沒有博客來有那麼好的條件,所以我經常訂的冷門書很久才到貨,有時甚至新書也是如此。說到跟生活百貨雜貨的混合,目前來看博客來還是最大,城邦好像也有實驗,但並不理想,我覺得電子書與影音產品可以一試,畢竟這比較屬於閱讀相關的產品。
4. 哪個出版社出的新書,就直接到該出版社經營的網路書店去買,理論上是會最便宜,但實際上比較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比較大的網路書店折扣比較大,量大的情況,到貨也比較迅速的。
以上的比較,擴展後,其實可以給研究生寫碩士論文了,網路書店的折扣、行銷方法可是五花八門,要完全搞懂背後的運作其實不容易,這就好像最近的灑冰水的活動,大家幾乎忘了活動的意義。而書店的存在,實質的意義還是在"閱讀"與"知識"傳遞這回事情,折扣戰受傷最大的是實體書店,而實體書店怎樣生存,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PS. 這是非廣告,若有人要買書,我可以代訂,還可以幫忙找到適合的書,大家只要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去取貨就好了,我不會收取服務費,只是有時折扣的點數就會被我收走就是了。
1. 台灣人貪小便宜,只要有打折,就會來比較,先是比較折數,然後比較贈品,或者是不是有回饋金,或是 coupon,這部分博客來真的發揮到極致,每天都會端出不同的折扣辦法,搞得客人都不清楚。另外,城邦讀書花園的折扣戰我覺得打的最大,但是缺點就是書真的比較少。可是實際計算下來,博客來的書,很難打到七折以下,而城邦的底線是六折。
2. 透過鼓勵消費方式送更多折扣,因為書這個商品明顯上種類繁多,真的是沒有限制的,而網路的特性又是要無限大,才能有競爭力,剛好一拍即合,所以所有的網路書店都會鼓勵買越多,折扣越多。
3. 生活雜貨的組合販賣方式,讀冊的特色算是新書二手書都有,但是折扣目前來看卻是給的限制最多的,或許沒有博客來有那麼好的條件,所以我經常訂的冷門書很久才到貨,有時甚至新書也是如此。說到跟生活百貨雜貨的混合,目前來看博客來還是最大,城邦好像也有實驗,但並不理想,我覺得電子書與影音產品可以一試,畢竟這比較屬於閱讀相關的產品。
4. 哪個出版社出的新書,就直接到該出版社經營的網路書店去買,理論上是會最便宜,但實際上比較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比較大的網路書店折扣比較大,量大的情況,到貨也比較迅速的。
以上的比較,擴展後,其實可以給研究生寫碩士論文了,網路書店的折扣、行銷方法可是五花八門,要完全搞懂背後的運作其實不容易,這就好像最近的灑冰水的活動,大家幾乎忘了活動的意義。而書店的存在,實質的意義還是在"閱讀"與"知識"傳遞這回事情,折扣戰受傷最大的是實體書店,而實體書店怎樣生存,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PS. 這是非廣告,若有人要買書,我可以代訂,還可以幫忙找到適合的書,大家只要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去取貨就好了,我不會收取服務費,只是有時折扣的點數就會被我收走就是了。
2014/08/19
【台北】郁永河裨海紀遊,恐怖的關渡一遊
清代 1696年,福建火藥庫大火,損失火藥五十斤,地方幕僚郁永河喜歡到處旅遊,自告奮勇來臺灣採硫。1697年到台南招募工人,然後一大群約四、五十人一路往北到北投,走了二十幾天到達八里,雇用小船從淡水河進入關渡,見兩山夾門水道很窄,但進入關渡後水突然變寬是一座大湖,見不到邊緣。
*郁永河來臺歷險
今日的關渡平原是保護區,很難想像三百年前這邊是湖泊,因為1694年在今陽明山發生規模七級的大地震,關渡平原的土地液化陷落約五公尺,該湖水深度約三、四公尺,郁永河來的時候海水都還未退去,搭著小舟在今磺港溪上岸,然後步行到上游去查看採硫的地方,步行時四周林木很高,溪水邊的石頭藍靛色,就這樣走了二、三里突然沒有樹林,一大片黃土,而且腳底很熱,地上還冒出煙來,可能就是今日的地熱谷。
郁永河用布跟原住民交換硫礦,原住民協助採礦並且利用油煮的方式提煉硫,待在北投期間,一路相伴的人不是得病發燒拉肚子,幫忙煮飯的人夜裡結夥偷吃的東西,划船逃走,沒有交往的原住民晚上還射箭攻擊,貫穿了二十八層的布,這個箭還是是打獵鹿的器材,還好沒有射死郁永河,晚上有時還會有鬼火四處飄散,颱風來襲山洪暴發,茅屋都被摧毀,這樣的環境,郁永河想到一路從福建福州出發陸路到廈門經金門出海,經過澎湖到台南鹿耳門上岸,從南到北經涉水經過溪流一路飄搖,不怕任何艱難,就是喜歡旅行,最後只剩下一個人,不僅要問老天爺為何要來台灣這塊鬼地方?
郁永河回家時,還遇上大風,船軌杆都折斷了,居然可以安全的回航,真是奇蹟。
關渡平原,在日本時代,一直保持農田、濕地,如今筆直的大度路,當時就已經存在,當地的交通都是靠淡水支線的火車,山腳下的山洞,也是搭乘火車的一個共同回憶,一直到1966年關渡平原的工廠林立,大度路拓寬變成現在的樣貌,1983年,關渡大橋完工通車,設置了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後改名為關渡自然公園,1988年淡水線火車停駛,蓋起來許多新房子,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車,關渡的人潮又再度回籠。
從台灣島隆出海面後,關渡平原時而是海面,時而是陸地,有時鹹水有時淡水,有時原住民在此逐鹿打獵,農、漁業,這樣自然多樣的生態,在台北市難得看到。關渡本來有獅象守口的景象,1963年來了一個葛禮颱風,三重、蘆洲、士林、大同地區海水倒灌嚴重,關渡的獅、象被炸掉,原本是淡水的井水變成鹹水,這裡的魚穫量變少,大雨一來就淹水,又長期抽取地下水,地層下陷土地鹽化不容易耕作。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因為大度路筆直的道路,持刀飆車時有所聞,許多人命喪關渡。
從郁永河來臺,當時台灣各地充滿瘴癘之氣,蚊蟲蛇獸眾多,雖然清代統治台灣,但郁永河只是來採硫礦,可是多沒有把台灣當成寶島經營。我相信這些過往在關渡平原留下的傷口,只要人們好好的珍惜,大自然一定很快的恢復生機。
*關渡宮
1760年的淡水廳有四景,其中一景就是關渡劃分潮,基隆河、淡水河在此匯合,漲退潮時間海水交會,水分三色的奇景,後來淡水就有八景,1897年關渡宮搬到現址,坐西朝東,風水稱為萬水歸堂穴。
在關渡宮前的渡口目前有小舟,走上關渡宮後面的靈山公園可以眺望遠景,以前關渡與八里往來的交通,若沒有關渡鐵橋,那一定都要靠渡船,時光回到一百多年前,淡水支線還沒有通火車前,有藤橋跨越,那是怎樣的景象呢?從海邊入河的戎克船載滿了中國來的貨,從大稻埕出海的船也載滿了茶葉、樟腦,原住民架木為屋,高於地面的房子可以避開淹水,而且部落人通力合作,一天就可以蓋好幾座茅屋,牛車在老街負責搬貨,還要負責耕作。
日本人來了之後,在老街兩邊架起了獻燈,從關渡火車站一路蜿蜒到關渡宮,也是渡船口,老街上有紅磚古厝,在攤子吃碗麵配上鹹鴨蛋,不遠處還可以看到拿竹竿的小孩在河邊趕鴨。
上了台北藝術大學的校區,也可以遠眺關渡,捷運緩緩地從台北開過來,山腳下的捷運機廠,三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湖,彷彿聞到不遠處北投的硫磺溫泉味,有時會想,這該不會是焚化爐燒垃圾飄過來的味道呢?
*郁永河來臺歷險
今日的關渡平原是保護區,很難想像三百年前這邊是湖泊,因為1694年在今陽明山發生規模七級的大地震,關渡平原的土地液化陷落約五公尺,該湖水深度約三、四公尺,郁永河來的時候海水都還未退去,搭著小舟在今磺港溪上岸,然後步行到上游去查看採硫的地方,步行時四周林木很高,溪水邊的石頭藍靛色,就這樣走了二、三里突然沒有樹林,一大片黃土,而且腳底很熱,地上還冒出煙來,可能就是今日的地熱谷。
郁永河用布跟原住民交換硫礦,原住民協助採礦並且利用油煮的方式提煉硫,待在北投期間,一路相伴的人不是得病發燒拉肚子,幫忙煮飯的人夜裡結夥偷吃的東西,划船逃走,沒有交往的原住民晚上還射箭攻擊,貫穿了二十八層的布,這個箭還是是打獵鹿的器材,還好沒有射死郁永河,晚上有時還會有鬼火四處飄散,颱風來襲山洪暴發,茅屋都被摧毀,這樣的環境,郁永河想到一路從福建福州出發陸路到廈門經金門出海,經過澎湖到台南鹿耳門上岸,從南到北經涉水經過溪流一路飄搖,不怕任何艱難,就是喜歡旅行,最後只剩下一個人,不僅要問老天爺為何要來台灣這塊鬼地方?
郁永河回家時,還遇上大風,船軌杆都折斷了,居然可以安全的回航,真是奇蹟。
關渡平原,在日本時代,一直保持農田、濕地,如今筆直的大度路,當時就已經存在,當地的交通都是靠淡水支線的火車,山腳下的山洞,也是搭乘火車的一個共同回憶,一直到1966年關渡平原的工廠林立,大度路拓寬變成現在的樣貌,1983年,關渡大橋完工通車,設置了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後改名為關渡自然公園,1988年淡水線火車停駛,蓋起來許多新房子,1997年捷運淡水線通車,關渡的人潮又再度回籠。
從台灣島隆出海面後,關渡平原時而是海面,時而是陸地,有時鹹水有時淡水,有時原住民在此逐鹿打獵,農、漁業,這樣自然多樣的生態,在台北市難得看到。關渡本來有獅象守口的景象,1963年來了一個葛禮颱風,三重、蘆洲、士林、大同地區海水倒灌嚴重,關渡的獅、象被炸掉,原本是淡水的井水變成鹹水,這裡的魚穫量變少,大雨一來就淹水,又長期抽取地下水,地層下陷土地鹽化不容易耕作。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因為大度路筆直的道路,持刀飆車時有所聞,許多人命喪關渡。
從郁永河來臺,當時台灣各地充滿瘴癘之氣,蚊蟲蛇獸眾多,雖然清代統治台灣,但郁永河只是來採硫礦,可是多沒有把台灣當成寶島經營。我相信這些過往在關渡平原留下的傷口,只要人們好好的珍惜,大自然一定很快的恢復生機。
*關渡宮
1760年的淡水廳有四景,其中一景就是關渡劃分潮,基隆河、淡水河在此匯合,漲退潮時間海水交會,水分三色的奇景,後來淡水就有八景,1897年關渡宮搬到現址,坐西朝東,風水稱為萬水歸堂穴。
在關渡宮前的渡口目前有小舟,走上關渡宮後面的靈山公園可以眺望遠景,以前關渡與八里往來的交通,若沒有關渡鐵橋,那一定都要靠渡船,時光回到一百多年前,淡水支線還沒有通火車前,有藤橋跨越,那是怎樣的景象呢?從海邊入河的戎克船載滿了中國來的貨,從大稻埕出海的船也載滿了茶葉、樟腦,原住民架木為屋,高於地面的房子可以避開淹水,而且部落人通力合作,一天就可以蓋好幾座茅屋,牛車在老街負責搬貨,還要負責耕作。
日本人來了之後,在老街兩邊架起了獻燈,從關渡火車站一路蜿蜒到關渡宮,也是渡船口,老街上有紅磚古厝,在攤子吃碗麵配上鹹鴨蛋,不遠處還可以看到拿竹竿的小孩在河邊趕鴨。
上了台北藝術大學的校區,也可以遠眺關渡,捷運緩緩地從台北開過來,山腳下的捷運機廠,三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湖,彷彿聞到不遠處北投的硫磺溫泉味,有時會想,這該不會是焚化爐燒垃圾飄過來的味道呢?
《小小咖啡店開業故事》15家日本咖啡店與4家台灣本土連鎖咖啡店經營者的創業心路
推薦序
永續咖啡香
水瓶子
每次進入一家迷人的咖啡館,就好想一直待在館內,可是當我們了解這個咖啡館的老闆背後創業的艱辛,長期面對一家小店,永無止境的備料、事前清洗、烘豆、挑豆、開門面對客人,甚至是當一個客人都沒有的時候,這樣的高反差,該如何調適、改善?一家咖啡館人前的光鮮亮麗,背後需要多長的準備?
買書: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6509
這本書內所介紹的創業人物,大多不是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多半已經有一專業領域,在事業穩定後思考下半輩子的人生,經過長期的計劃,持續努力的成果,也給台灣要創業或轉業的人更多的啟發。或許你現在已經是上班族,可以利用下班的時間嘗試,慢慢將副業變成正業,不要貿然投入大筆的資金,只想要做老闆。詢問過不少的咖啡館老闆,他們給我大多一致的答案,要能夠耐得住性子守在小小的咖啡館,除了面對大批的客人,也要明白告訴客人自己堅持的理想。若沒有客人時,千萬不要放棄堅持的理由。開小咖啡館絕對不是浪漫的事業,也不是逃離上班族的自由工作,是具體而微從社區出發的小店,也是把理想實踐的方法之一。有人是夜貓子,就開一家深夜也照樣營業的咖啡館;有人覺得長壽療法的飲食很好,就開了一家這樣的店;有人覺得老房子存在很好,就投入這樣的保存咖啡館。
這些咖啡店為了這樣的理想存在著,除非前提錯誤,我相信都有他的信眾存在,也能支撐咖啡館的經營。當咖啡店成立後,是否可以永續經營,進入了良性或惡性的循環?這本書內也有一些經驗分享,甚至是否要背離自己的理想?有些店主大則利用整修房子休業幾個月,小到調整菜單的內容或是營業時間等方式,相信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或者利用休假的時間多多到各地小咖啡館觀摩,這部分也給身陷咖啡館經營的業主一點參考。
台灣各地這幾年開了不少小小咖啡館,我覺得品質精益求精,還有永續經營會是我們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我相信店主都有在思索,回到原本初衷是甚麼?希望可以從這本書找到答案。
永續咖啡香
水瓶子
每次進入一家迷人的咖啡館,就好想一直待在館內,可是當我們了解這個咖啡館的老闆背後創業的艱辛,長期面對一家小店,永無止境的備料、事前清洗、烘豆、挑豆、開門面對客人,甚至是當一個客人都沒有的時候,這樣的高反差,該如何調適、改善?一家咖啡館人前的光鮮亮麗,背後需要多長的準備?
買書: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6509
這本書內所介紹的創業人物,大多不是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多半已經有一專業領域,在事業穩定後思考下半輩子的人生,經過長期的計劃,持續努力的成果,也給台灣要創業或轉業的人更多的啟發。或許你現在已經是上班族,可以利用下班的時間嘗試,慢慢將副業變成正業,不要貿然投入大筆的資金,只想要做老闆。詢問過不少的咖啡館老闆,他們給我大多一致的答案,要能夠耐得住性子守在小小的咖啡館,除了面對大批的客人,也要明白告訴客人自己堅持的理想。若沒有客人時,千萬不要放棄堅持的理由。開小咖啡館絕對不是浪漫的事業,也不是逃離上班族的自由工作,是具體而微從社區出發的小店,也是把理想實踐的方法之一。有人是夜貓子,就開一家深夜也照樣營業的咖啡館;有人覺得長壽療法的飲食很好,就開了一家這樣的店;有人覺得老房子存在很好,就投入這樣的保存咖啡館。
這些咖啡店為了這樣的理想存在著,除非前提錯誤,我相信都有他的信眾存在,也能支撐咖啡館的經營。當咖啡店成立後,是否可以永續經營,進入了良性或惡性的循環?這本書內也有一些經驗分享,甚至是否要背離自己的理想?有些店主大則利用整修房子休業幾個月,小到調整菜單的內容或是營業時間等方式,相信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或者利用休假的時間多多到各地小咖啡館觀摩,這部分也給身陷咖啡館經營的業主一點參考。
台灣各地這幾年開了不少小小咖啡館,我覺得品質精益求精,還有永續經營會是我們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我相信店主都有在思索,回到原本初衷是甚麼?希望可以從這本書找到答案。
2014/08/17
【台北】揪遊台北:溫羅汀書店
揪遊台北的大安區溫羅汀書店導覽結束,進來布拉格咖啡館聞花香。
一進來才發現,我漏講了泰順街上的兩家二手書店,一家是公共冊所,一家是竹軒,雖然這兩家看起來比較亂一些,不過正因為如此,可以比較有挖寶的感覺。
在傅園開場的時候,講述了我大一上差點被二一的故事,不過居然漏講了之後應該穿著怎樣的服裝,帶著有滾輪的行李箱,中午開始在這附近逛書店。
今天走的路線是傅園→總書記二手書店→唐山書店→南天→台灣ㄟ店→雅博客→明目書社→女書店(介紹)→瑠公圳露出點→永樂座→舊香居(感謝PK)→梁實秋故居(有活動一進去恐怕會打擾,所以沒有進入)→師大公園講人間四月天→師大圖書館分部(講公共藝術)→旅人書店→青田七六(講了許壽裳、馬廷英)
不知道為什麼,越講越喘,結束後鬆了一口氣,看時間,原來是我講太快,一路上隨著邊走邊講,已經到達了梁實秋故居,卻還沒有講完程紀淑,應該是節奏沒調整好,一方面是希望沒有冷場,一方面是希望所有路上所有的景貌都要提到。
我還是喜歡單講"書店"與"書"這件事情,或許比較容易,但沒辦法是公部門的活動,導覽手冊提到的景點一定都要說明一下,這是我比較遺憾的地方。結束後有一個朋友跟我說:非常精采!
謝謝有知音,感恩!
一進來才發現,我漏講了泰順街上的兩家二手書店,一家是公共冊所,一家是竹軒,雖然這兩家看起來比較亂一些,不過正因為如此,可以比較有挖寶的感覺。
在傅園開場的時候,講述了我大一上差點被二一的故事,不過居然漏講了之後應該穿著怎樣的服裝,帶著有滾輪的行李箱,中午開始在這附近逛書店。
今天走的路線是傅園→總書記二手書店→唐山書店→南天→台灣ㄟ店→雅博客→明目書社→女書店(介紹)→瑠公圳露出點→永樂座→舊香居(感謝PK)→梁實秋故居(有活動一進去恐怕會打擾,所以沒有進入)→師大公園講人間四月天→師大圖書館分部(講公共藝術)→旅人書店→青田七六(講了許壽裳、馬廷英)
不知道為什麼,越講越喘,結束後鬆了一口氣,看時間,原來是我講太快,一路上隨著邊走邊講,已經到達了梁實秋故居,卻還沒有講完程紀淑,應該是節奏沒調整好,一方面是希望沒有冷場,一方面是希望所有路上所有的景貌都要提到。
我還是喜歡單講"書店"與"書"這件事情,或許比較容易,但沒辦法是公部門的活動,導覽手冊提到的景點一定都要說明一下,這是我比較遺憾的地方。結束後有一個朋友跟我說:非常精采!
謝謝有知音,感恩!
【台北】野草居食屋的訪問
2014/08/16
【台北】唭哩岸街,台北第一街
目前捷運淡水線的唭哩岸站旁,有一條台北第一街,在清代時期,現在的立農街當年稱為頂街、下街,立農國小以東是頂街,而以西就是下街,是來往淡水、台北城必經的道路,所以兩旁開設多家旅店、酒家,提供過路人投宿、打石工人休閒娛樂的去處。如今立農街一段321號的慈生宮,建於 1669年,是北台灣歷史最久的寺廟,1881年搬到現址。
*唭哩岸街在哪裡?
不儘如此,立農街一段323巷,還是原來荷蘭領事館的舊址,在此地還有打石場、老街的歷史建築群,但因火災後已經全部剷除,走在狹小的立農街已經看不到台北第一老街的氣息,只有蜿蜒寬度不一的街道,有些路段甚至比巷道還小。
倘若時光回到 1960年代,周邊有稻田、晒穀場,這條老街還沒有鋪上柏油,老街上還有種植大竹麻,名為竹巷仔,而已經沒落的商業老街,熱門的打石業,台鐵北淡線火車經過,最近的站名叫做王家廟站,僅只是一個招呼站而已。早年山上種植大量的鳳梨,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
可能有人認為台北的第一街不是貴陽街,或是迪化街,為什麼會是這條立農街呢?因為當年北投不隸屬台北市,後來市區重劃才被納入,也因此成為最老的一條老街。『唭哩岸』這個地名傳說有幾個,普遍是以凱達格蘭平埔族『其里岸』社的念音雷同而來,另有一說是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時期,這裡的地形與菲律賓呂宋島西北海灣類似,平埔族語『海灣』念音就很像『唭哩岸』。
1901年通車的淡水線鐵路,當時並沒有設立唭哩岸站,是到了1915年才增設,但目前捷運的唭哩岸站,跟當年站體位置差很遠,當時的唭哩岸站位於今日西安街一段與自強街交界處,也就是今天的石牌站與明德站的中間。唭哩岸站在戰後改名為『石牌』,唭哩岸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打石歲月
散步到東華街二段300巷內,從巷口走入右手邊就有散落的唭哩岸石,左手邊步道的入口進入東華公園,地面上鋪滿了就地取材的唭哩岸石,許多住宅的圍牆也是唭哩岸,在這登山步道,稍微觀察一下都可以遇見當年打石的痕跡。
1975年陽明大學建校,禁止開採山上的唭哩岸石,在此地的打石人多半是專業父子相傳的行業,有些是農人農閒之餘的副業,也有來自各地的打石人,很難想像在這蓋滿住宅的山邊,每天從山上把大塊石頭搬下山,然後在一旁的空地啌啌咣咣把石塊打成長條狀的石條、石磚,當年利用水運,或利用牛拉大石,後來有了鐵路運送。
若要調查唭哩岸石的大量開發年代,大部分是以台北建城所需大量石材的1881年為開端,運送方式是沿著淡水河水運而上,當年大量開採地是大直山北勢湖,唭哩岸石比較脆弱,用於下水側石、石桓、障壁。
唭哩岸石是沈積岩,因為厚實穩重,耐高溫耐酸的特性,北投溫泉建築常用唭哩岸石,後來國防防禦工事,還有石化工業的煙囪等等。這些打石人在國有地山上採石,所屬權有自己的默契,一塊塊石塊打下來後彼此還會換工互相幫忙,這樣特有的文化,我想也只有此地才有。
*土牛界碑與隘勇線
清代來台開墾的閩南人、客家人越來越多,清康熙61年,1722年官府會再入山路口,以立碑、立界的方式,規定漢人的生活區域,在今日捷運石牌站的出口,就有一個漢番界碑。當年衙門也會用挖溝渠堆土的模式來構成這條界線,這個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溝渠,稱為『土牛溝』。
遙想清代來開墾的漢人,早期可能是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租地打地契,後來紛爭不斷,請官員來挖溝堆土立碑,有時還會用通婚方式,把女兒嫁給原住民取得和平共存。
一直以來,統治者利用族群的生活方式不同,中間的矛盾而建立一種有形無形的界線,到了日本時代,1899年的隘勇制度,變成了開採山林資源的一個界線,利用鐵絲網、木牆、崗哨站等設施的防衛線就叫做隘勇線。
當年在老街上的房舍都消失,如今在東華街二段300巷內還有幾棟基底是唭哩岸石,用四四方方的大紅磚蓋起的閩南式建築,在此散步,想到了這百年來的歷史變遷,都市計畫改建的潮流中,未來是否能留存這樣的聚落?也代表我們對文化資產的關心程度。
*唭哩岸街在哪裡?
不儘如此,立農街一段323巷,還是原來荷蘭領事館的舊址,在此地還有打石場、老街的歷史建築群,但因火災後已經全部剷除,走在狹小的立農街已經看不到台北第一老街的氣息,只有蜿蜒寬度不一的街道,有些路段甚至比巷道還小。
倘若時光回到 1960年代,周邊有稻田、晒穀場,這條老街還沒有鋪上柏油,老街上還有種植大竹麻,名為竹巷仔,而已經沒落的商業老街,熱門的打石業,台鐵北淡線火車經過,最近的站名叫做王家廟站,僅只是一個招呼站而已。早年山上種植大量的鳳梨,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
可能有人認為台北的第一街不是貴陽街,或是迪化街,為什麼會是這條立農街呢?因為當年北投不隸屬台北市,後來市區重劃才被納入,也因此成為最老的一條老街。『唭哩岸』這個地名傳說有幾個,普遍是以凱達格蘭平埔族『其里岸』社的念音雷同而來,另有一說是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時期,這裡的地形與菲律賓呂宋島西北海灣類似,平埔族語『海灣』念音就很像『唭哩岸』。
1901年通車的淡水線鐵路,當時並沒有設立唭哩岸站,是到了1915年才增設,但目前捷運的唭哩岸站,跟當年站體位置差很遠,當時的唭哩岸站位於今日西安街一段與自強街交界處,也就是今天的石牌站與明德站的中間。唭哩岸站在戰後改名為『石牌』,唭哩岸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打石歲月
散步到東華街二段300巷內,從巷口走入右手邊就有散落的唭哩岸石,左手邊步道的入口進入東華公園,地面上鋪滿了就地取材的唭哩岸石,許多住宅的圍牆也是唭哩岸,在這登山步道,稍微觀察一下都可以遇見當年打石的痕跡。
1975年陽明大學建校,禁止開採山上的唭哩岸石,在此地的打石人多半是專業父子相傳的行業,有些是農人農閒之餘的副業,也有來自各地的打石人,很難想像在這蓋滿住宅的山邊,每天從山上把大塊石頭搬下山,然後在一旁的空地啌啌咣咣把石塊打成長條狀的石條、石磚,當年利用水運,或利用牛拉大石,後來有了鐵路運送。
若要調查唭哩岸石的大量開發年代,大部分是以台北建城所需大量石材的1881年為開端,運送方式是沿著淡水河水運而上,當年大量開採地是大直山北勢湖,唭哩岸石比較脆弱,用於下水側石、石桓、障壁。
唭哩岸石是沈積岩,因為厚實穩重,耐高溫耐酸的特性,北投溫泉建築常用唭哩岸石,後來國防防禦工事,還有石化工業的煙囪等等。這些打石人在國有地山上採石,所屬權有自己的默契,一塊塊石塊打下來後彼此還會換工互相幫忙,這樣特有的文化,我想也只有此地才有。
*土牛界碑與隘勇線
清代來台開墾的閩南人、客家人越來越多,清康熙61年,1722年官府會再入山路口,以立碑、立界的方式,規定漢人的生活區域,在今日捷運石牌站的出口,就有一個漢番界碑。當年衙門也會用挖溝渠堆土的模式來構成這條界線,這個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溝渠,稱為『土牛溝』。
遙想清代來開墾的漢人,早期可能是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租地打地契,後來紛爭不斷,請官員來挖溝堆土立碑,有時還會用通婚方式,把女兒嫁給原住民取得和平共存。
一直以來,統治者利用族群的生活方式不同,中間的矛盾而建立一種有形無形的界線,到了日本時代,1899年的隘勇制度,變成了開採山林資源的一個界線,利用鐵絲網、木牆、崗哨站等設施的防衛線就叫做隘勇線。
當年在老街上的房舍都消失,如今在東華街二段300巷內還有幾棟基底是唭哩岸石,用四四方方的大紅磚蓋起的閩南式建築,在此散步,想到了這百年來的歷史變遷,都市計畫改建的潮流中,未來是否能留存這樣的聚落?也代表我們對文化資產的關心程度。
2014/08/14
【台北】芝山岩,一座城市多樣性的秘密
小時候校外教學,記得四月初的梅雨季節,來到了芝山岩山腳下,旁邊的雨農路與雨聲國小,讓我對此地充滿了浪漫的詩意感。想像著雨中務農的農夫,在山丘的教室讀書的畫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長大後了解了此地地名、路名的來由,心裡總會覺得是個美麗的錯誤。
*戴笠將軍與雨農的地名
位於芝山岩的雨農閱覽室,國民政府遷台,紀念當時的情治單位戴笠將軍,字雨農,不過戴笠將軍一九四六年死於飛機撞山,應該沒有到過芝山岩。位於芝山岩附近,就有情治單位,周邊的道路全部「雨農化」,有雨農閱覽室、雨農路、雨農國小、雨聲街、雨聲國小、雨聲新村等。芝山岩之前還有阿兵哥駐地,一直到一九九O年才撤離,如今有碉堡等軍事設施,加上清代時期的石牆隘門,讓芝山岩更有神祕感。
雨農閱覽室,原址在日本時代有芝山岩神社,旁邊有六氏先生墓。一八九五年七月,台灣總督府因此地學風鼎盛,在芝山巖的惠濟宮設立日語學校,想要推廣日語成為國語,是全台教育的發源地,一八九六年的一月一日,六位老師要去台北城參加元旦活動,因為台北城有動亂,返回學校在山下遇到反日人士,被斬首殺死。二月一日,六位遇難的教師骨灰葬在芝山岩山頂的大樟樹旁,後來又設立紀念碑。這些骨灰、紀念碑在一九四五年後政權輪替時損壞,一直到二OOO年,才將這些文物恢復。
*漳泉械鬥與文化遺址
經過山丘西邊的隘門,往上看到惠濟宮的主神開漳聖王,在士林地區開墾的多為漳州人,想到從一七五一年起,歷經百餘年大大小小的械鬥事件,只要地勢較高的區域,四周圍起像是城堡般的城牆,制高點設立警衛亭,因為開墾時土地利益、水權分配,省籍宗親不同,清代時公權力不彰等因素,引發了多年的衝突。今日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平時農墾,農閒之餘要出操練兵,一刻都不得閒。
目前芝山岩也是全台灣唯一一處擁有七個文化層的地方,不同的時代的先民,從山邊是鹹水湖退去後,距今七千年開始就有人居,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址有不同的陶器,芝山岩生態公園內有考古探坑教室,可觀察當年挖掘的展示。從一八九六年發現這個遺址,陸續開挖到不同文化層,在二OOO年的十二月,甚至挖到了一女一男完整的人體遺骸。
*動植物與地質多樣性
在芝山岩山丘觀察,除了人文歷史外,因為歷經台北盆地是鹹水湖時期,同時擁有海邊、淡水濕地、陸上三種不同環境的植物生態。而日本時期為了變成神社與紀念性質,種植了巨大的樹種,樟樹、楓香樹等,甚至是位於高海拔的黃葉樹葉,多樣的植物,可以作為一個活標本教室,也因此棲息在此的動物也有豐富的樣貌。
若要觀察海邊的貝類生痕化石,經過了自然的風化侵蝕,甚至是海邊的潮汐作用,除了沉積岩,甚至還有火山熔岩流過,在這小小的地方也都可以觀察到。
希望我們能夠培養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都重視的態度,從中國漳洲人轉借芝山這個地名過來至今,漳泉械鬥,日本教師被殺,設立情治情報中心,考古與地質等調查結果,讓我們了解芝山岩是一個共存共榮的環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人與大自然之間互相尊重的學習與啟發。
*戴笠將軍與雨農的地名
位於芝山岩的雨農閱覽室,國民政府遷台,紀念當時的情治單位戴笠將軍,字雨農,不過戴笠將軍一九四六年死於飛機撞山,應該沒有到過芝山岩。位於芝山岩附近,就有情治單位,周邊的道路全部「雨農化」,有雨農閱覽室、雨農路、雨農國小、雨聲街、雨聲國小、雨聲新村等。芝山岩之前還有阿兵哥駐地,一直到一九九O年才撤離,如今有碉堡等軍事設施,加上清代時期的石牆隘門,讓芝山岩更有神祕感。
雨農閱覽室,原址在日本時代有芝山岩神社,旁邊有六氏先生墓。一八九五年七月,台灣總督府因此地學風鼎盛,在芝山巖的惠濟宮設立日語學校,想要推廣日語成為國語,是全台教育的發源地,一八九六年的一月一日,六位老師要去台北城參加元旦活動,因為台北城有動亂,返回學校在山下遇到反日人士,被斬首殺死。二月一日,六位遇難的教師骨灰葬在芝山岩山頂的大樟樹旁,後來又設立紀念碑。這些骨灰、紀念碑在一九四五年後政權輪替時損壞,一直到二OOO年,才將這些文物恢復。
*漳泉械鬥與文化遺址
經過山丘西邊的隘門,往上看到惠濟宮的主神開漳聖王,在士林地區開墾的多為漳州人,想到從一七五一年起,歷經百餘年大大小小的械鬥事件,只要地勢較高的區域,四周圍起像是城堡般的城牆,制高點設立警衛亭,因為開墾時土地利益、水權分配,省籍宗親不同,清代時公權力不彰等因素,引發了多年的衝突。今日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平時農墾,農閒之餘要出操練兵,一刻都不得閒。
目前芝山岩也是全台灣唯一一處擁有七個文化層的地方,不同的時代的先民,從山邊是鹹水湖退去後,距今七千年開始就有人居,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址有不同的陶器,芝山岩生態公園內有考古探坑教室,可觀察當年挖掘的展示。從一八九六年發現這個遺址,陸續開挖到不同文化層,在二OOO年的十二月,甚至挖到了一女一男完整的人體遺骸。
*動植物與地質多樣性
在芝山岩山丘觀察,除了人文歷史外,因為歷經台北盆地是鹹水湖時期,同時擁有海邊、淡水濕地、陸上三種不同環境的植物生態。而日本時期為了變成神社與紀念性質,種植了巨大的樹種,樟樹、楓香樹等,甚至是位於高海拔的黃葉樹葉,多樣的植物,可以作為一個活標本教室,也因此棲息在此的動物也有豐富的樣貌。
若要觀察海邊的貝類生痕化石,經過了自然的風化侵蝕,甚至是海邊的潮汐作用,除了沉積岩,甚至還有火山熔岩流過,在這小小的地方也都可以觀察到。
希望我們能夠培養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都重視的態度,從中國漳洲人轉借芝山這個地名過來至今,漳泉械鬥,日本教師被殺,設立情治情報中心,考古與地質等調查結果,讓我們了解芝山岩是一個共存共榮的環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人與大自然之間互相尊重的學習與啟發。
2014/08/12
【台北】在逛永楽座,談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
經過永樂座,跑進去晃晃,門口看到闆娘的車,她在忙,於是我自顧的逛書架,看到一些知名作家的小說,應該是新上架,翻開,居然有簽名,立馬買了下來。經營二手書店真的很辛苦,除了要揮汗如雨的快速搬書,許多不為人知的市場倫理,最重要的還要維護賣書人的隱私,這中間該如何拿捏?
很貼心的書店,署名蓋住了,我應該有辦法用CSI科學方法把署名重現吧?到底是誰那麼糊塗,把作者親簽書賣到二手書店。
暗自走訪那麼多書店,有跟書店主人談到 侯導拍的這些紀錄片,很多很多正面評價,書店主人都有一種死脾氣,會預設來拍攝後會對書店有所誤解,或者無法表達書店的經營理念,所以大多數第一時間都是拒絕居多,媒體就像是刀的兩面,一刀劃下去,兩敗俱傷,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表達每家書店的特色,也真的不容易。
我一直頭腦會有個問號,平常帶那麼多城市導覽,或者書寫那麼多在咖啡館發生的小趣聞,到底是帶給店家困擾,還是能夠讓店家與客人間各拉近彼此的距離,認識這塊土地更多事情,我自己也很難拿捏!
2014/08/11
【台北】悠游台北的錄影
2014/08/10
【宜蘭】20140810:羅東好森咖啡x註書店@23
1.
這是好森咖啡的第一場活動,但是是我的書店時光最後一場分享,兩個月跑了23個小地方,有書店、咖啡館、文學大師故居、骨董店等,面對多樣的客群,多樣的場地,台灣面臨多樣化的考驗,我也想待在書房,就可以寫書,但事實上在各個小地方,才是我寫作的泉源,一本書其實是從小到大的人生記憶,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刻。
終於結束了,能在這美好的地方,好喜歡這邊的大理石地板,原來在內湖註書店的書牆、桌椅,老木頭形成隔間,能夠住在這裡,應該很舒適,也是一種享受。
也希望註書店能夠有另一個好的開始。 — 和 Peggy Ju 在 Book In註書店。
2.旅二手概念書店,很高興跟店員合照
3. peggy 逛太久書店,結果素菜館都快關了
2014/08/09
【台北】20140809:揪遊台北,信義區導覽,重點指南,補遺
今天可能又熱昏頭中暑了,漏走了一個區域,補充在下方。
1939年的瑠公圳水利組合圖,紅色是灌溉水圳,藍色的是排水溝
1. 巴別塔,世貿展覽館與台北一零一
2. 瑠公圳路線與歷史,有提到霧裡薛圳,不過還沒有講到郭錫瑠積勞成疾,一次颱風過後死掉,他兒子完成了他的遺願。
3. 吳興市場,僑聲戲院遺址
4. 三興國小,臨江街夜市的同學
5. 四四東村,簡單介紹無軍階背景
6. 槍擊要犯阿龍
7. 吳興商圈,好吃的蔥油餅,公車的回憶。
*8. 嘉華新村與從挹翠山莊留下來的排水道,有一條排水溝是氣在地吳興街109巷,走吳興街,說明公有市場的政策失敗(三興市場),還有說明城市的聲音,以及排水溝清晨的樣貌。
9. 靶場的走向與台車位置,還有小池塘
10. 四四南村
以上的*8是今天漏走的一個小路段,難怪我省了半小時,最後以為可以在四四南村的展覽館多講一些,哈!沒想到一進去爆多人,又來了另一團,於是只好很快速的解釋,請大家自己多看看版的說明文字。
天氣炎熱,很多小朋友跟著走,了解以前城市的樣貌,真的非常難得。
補充資料
http://163.21.159.15/content/fourfour/fourfour.htm
1939年的瑠公圳水利組合圖,紅色是灌溉水圳,藍色的是排水溝
1. 巴別塔,世貿展覽館與台北一零一
2. 瑠公圳路線與歷史,有提到霧裡薛圳,不過還沒有講到郭錫瑠積勞成疾,一次颱風過後死掉,他兒子完成了他的遺願。
3. 吳興市場,僑聲戲院遺址
4. 三興國小,臨江街夜市的同學
5. 四四東村,簡單介紹無軍階背景
6. 槍擊要犯阿龍
7. 吳興商圈,好吃的蔥油餅,公車的回憶。
*8. 嘉華新村與從挹翠山莊留下來的排水道,有一條排水溝是氣在地吳興街109巷,走吳興街,說明公有市場的政策失敗(三興市場),還有說明城市的聲音,以及排水溝清晨的樣貌。
9. 靶場的走向與台車位置,還有小池塘
10. 四四南村
以上的*8是今天漏走的一個小路段,難怪我省了半小時,最後以為可以在四四南村的展覽館多講一些,哈!沒想到一進去爆多人,又來了另一團,於是只好很快速的解釋,請大家自己多看看版的說明文字。
天氣炎熱,很多小朋友跟著走,了解以前城市的樣貌,真的非常難得。
補充資料
http://163.21.159.15/content/fourfour/fourfour.htm
2014/08/08
【高雄】20140808:壹號牙醫@22
真善美,店員很美— 在鬲离咖啡館
好吃,聽說晚上更棒。— 在小木屋廚房+Stubborn Life 石尚烘焙小舖
一路吃過來,一直一直吃。看到老房子的木屋頂上仍然掛著『幣串』— 在書店喫茶 一二三亭(ヒフミテイ)
父親節,一個兩個女高中生的爸爸,也是大學時代的好友,我們在高雄的壹號牙醫診所重逢,會後,去吃養生火鍋。
我們聊了很多當年社團的學長到學弟妹這二十年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其實是腦筋最大條的,很多事情聽過就忘了,記憶不是很好,即使是這樣,談到誰誰誰,好像在大學時代就可以看的到這二十年會有怎樣的生活或工作模式,人的一輩子好像個性就決定了這輩子的行為模式,而我,似乎也脫離不了這樣的人生吧?
我們兩人分手後,我才驚覺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應該是要送一本我的書給他,重點不是要請這位好友看,是要他的"正妹"女兒跟我的"書"合照張照片丟上臉書,因為這位正妹也不過是拍了一張吃飯的照片丟上去,就一千多人按讚,人長得正就有這樣的效果,想說十六年前我還抱過這個嬰兒,真是歲月如梭,我這個阿伯到現在還在努力寫流水帳,也不知道會有幾個人來讀。
今夜的另一驚奇,是遇到了多年前在金瓜石兩夜結緣的阿良,沒想到這次高雄爆炸事件,他受傷了,聽到了很心疼,但看他還是非常樂觀的面對一切,也很願意繼續在高雄服務。
也很感謝一位書店經營者的父親前來聆聽,我沒講很多書店的經營,我想他是另一方面是擔心女兒,另一方面應該想多知道各書店的經營模式吧?很抱歉我沒有多談這部分,希望我下次有機會拜訪他們家書店,這次又沒能抽出時間過去瞧瞧,很抱歉。
今日牙醫診所擠滿了人,大家都非常捧場把書搶完了,十分的感恩,謝謝 思珉小姐與吳醫師的安排,雖然第一次在診所分享,可是這診所的設計與燈光,很讓人放鬆,是目前為止我到處演講分享最好的空間,不需要麥克風,大家都聽得到,燈光明亮又不刺眼,溫度適宜,點心水果又很多。
來聽得客人都很厲害,放出高雄的書店照片,就跟我說這家還在,那家搬家了,所以大家對自己生活的空間很有概念。也誠心的希望受傷的高雄趕快復原。— 在壹號牙醫診所
2014/08/07
【台南】20140807:道南館@21
1. 咖啡是實的早餐停了。
2. 本來以為早午餐就只有這樣,後來又來了一大盤法式吐司麵包,美妙的空間,很多小木作,書架,小物,顏色鮮艷的牆壁,小巷子內獨有的秘境— 在木木之丘咖啡。早午餐。木作。植栽
3 好飽滿的生魚片與各式日式料理新鮮— 與歹逗陣在伊都日本料理
4. 一進來就完完全全愛上了這個地方,老擺鐘,洗石子,阿嬤的衣架,阿公的帽子,黑瓦木屋頂,榻榻米,陽光與牛奶燈,好像可以在這裡待一天都沒有問題— 在鹿角枝
5. 林百貨
6. 魚鬆米糕— 在禧樂米糕
7. 莉莉水果店
8. 很感謝 邱秋 可以讓我在很喜歡的咖啡館分享我的書店時光,還有一些在咖啡館晃蕩的經驗。
意外地,今天講了很多書店的最後營業日去踏查探訪的趣事,或許大家都沒有這樣的經驗,或許是我帶衰,也或許我就是經常在踏查。一般人大多去一個地方是剛開幕,或者是透過朋友的介紹去探訪,我這個怪咖,經常去一次兩次三次還不夠,喜歡在淡季,或是已經開了很多年之後,去突擊檢查書店、咖啡館是不是一樣知道自己的初衷經營著,也經常趁老闆不在的時候,問問店員考試,這樣惡劣的行徑,店員、老闆一定很討厭我吧?
今天來的朋友有道南館的常客,也有家德與他朋友,還有在 青田七六 海豚飛活動認識的朋友,也帶了一些朋友了。來了一個知名的農民小說散文作家默默地來聽,我想全場也只有他最認真,從他的笑容我想我們應該對書店有相同的遇見,每場分享會都是獨一無二的相遇,感謝這塊土地隨時都有有趣的遇見。— 在道南館
2. 本來以為早午餐就只有這樣,後來又來了一大盤法式吐司麵包,美妙的空間,很多小木作,書架,小物,顏色鮮艷的牆壁,小巷子內獨有的秘境— 在木木之丘咖啡。早午餐。木作。植栽
3 好飽滿的生魚片與各式日式料理新鮮— 與歹逗陣在伊都日本料理
4. 一進來就完完全全愛上了這個地方,老擺鐘,洗石子,阿嬤的衣架,阿公的帽子,黑瓦木屋頂,榻榻米,陽光與牛奶燈,好像可以在這裡待一天都沒有問題— 在鹿角枝
5. 林百貨
6. 魚鬆米糕— 在禧樂米糕
7. 莉莉水果店
8. 很感謝 邱秋 可以讓我在很喜歡的咖啡館分享我的書店時光,還有一些在咖啡館晃蕩的經驗。
意外地,今天講了很多書店的最後營業日去踏查探訪的趣事,或許大家都沒有這樣的經驗,或許是我帶衰,也或許我就是經常在踏查。一般人大多去一個地方是剛開幕,或者是透過朋友的介紹去探訪,我這個怪咖,經常去一次兩次三次還不夠,喜歡在淡季,或是已經開了很多年之後,去突擊檢查書店、咖啡館是不是一樣知道自己的初衷經營著,也經常趁老闆不在的時候,問問店員考試,這樣惡劣的行徑,店員、老闆一定很討厭我吧?
今天來的朋友有道南館的常客,也有家德與他朋友,還有在 青田七六 海豚飛活動認識的朋友,也帶了一些朋友了。來了一個知名的農民小說散文作家默默地來聽,我想全場也只有他最認真,從他的笑容我想我們應該對書店有相同的遇見,每場分享會都是獨一無二的相遇,感謝這塊土地隨時都有有趣的遇見。— 在道南館
2014/08/06
【嘉義】20140806:洪雅書房@20
2014/08/05
【台北】UDNTV 的建築採訪
上午 UDNTV 來拍攝青田七六,主題是談建築,可是我一直岔題,講一講就轉到馬廷英教授的研究,我想製作人五月天一定一直三條線。最後,我說我想補充一下"建築",主持人就說:好啊!老師你就講啊!沒關係,自在的講。
哈!這真是我遇到脾氣最好,人長得美,身材高挑,心地好,又隨和的主持人,這是她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Yu-hsin-dreamer/183547451660864
哈!這真是我遇到脾氣最好,人長得美,身材高挑,心地好,又隨和的主持人,這是她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Yu-hsin-dreamer/183547451660864
2014/08/04
【台北】潘常武,為大自然立傳的人
潘常武,台東三省堂的老闆,是個考古界的奇人,上次去台東晃晃二手書店,遇到在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小青姊(以前是我們系上助教),也有提到這個人。
今天上 范欽慧 的廣播節目,她是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人,而且還是第一集,能夠上這種主持人的節目,真是感到十分榮幸,我趕快拿出筆記本出來紀錄,講了一堆熟悉與不熟悉的人名,想起來真是汗顏,我還是地質本科系畢業的,但是對這些事情,是這樣的陌生,只聽過早坂一郎發現菜寮溪的犀牛角,卻不知道後續的研究與發展。
今天上 范欽慧 的廣播節目,她是拍攝這部紀錄片的人,而且還是第一集,能夠上這種主持人的節目,真是感到十分榮幸,我趕快拿出筆記本出來紀錄,講了一堆熟悉與不熟悉的人名,想起來真是汗顏,我還是地質本科系畢業的,但是對這些事情,是這樣的陌生,只聽過早坂一郎發現菜寮溪的犀牛角,卻不知道後續的研究與發展。
在許多人抱怨這片土地的同時,我們需要去認識一群「不放棄的人」。他們有的是專業的動物學家、植物學家、生態學家,有的是業餘自然研究者、文化工作者。他們踏在這片土地的各個角落,忠實且長久地扮演觀察與記錄的角色。
01.古物通:潘常武
02.山林的追尋者:陳玉峰
03.陳維壽的蝴蝶夢
04.守望鯨靈的人:周蓮香
05.守候海龜的人:程一駿
06.角鶚的保母:劉小如
07.自然詩人:劉克襄
08.蝴蝶的活字典:余清金
09.森林的朋友:趙榮台
10.台灣魚類大使:邵廣昭
11.水產養殖戰將:廖一久
12.青蛙教育家:呂光洋
13.為梅花鹿造一個家:王穎
【台北】劍潭山,吵雜紛亂的山丘與消失的水潭
登高望遠,往西北看是士林天母,前方不遠處的社子島,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處,或許百年前的人從來不會想到今天的車聲、飛機聲的人工噪音,會比山內的蟬鳴還要大聲吧?
*劍潭山,台灣神社原址,現為圓山大飯店
劍潭山在日本時代規劃為台灣神社,後升級為台灣神宮,而今緩步上山,一座座羽球場,也提供登山客一些唱卡拉OK的服務,一座座小廟與健身器材。當年興建台灣神社時,法國領事館與大稻埕仕紳在此都有土地,台灣總督府想了一些方法才順利興建神社,今日也看到一些羽球場鎖上了門變成了私人的運動中心。
看到了一個老外,架了腳架準備拍攝夕陽,河水反射金閃閃的陽光,河港交易的戎克船已經不在,我想像著大航海時代,原住民在劍潭山望著海邊的心情。
只聽到中山北路喧囂的人車來往聲音,加上繁忙的捷運,走上劍潭山頂,很輕易的可以看到基隆河這一側,迎面而來的聲音是高速公路的車聲,飛機起降的聲音中遠眺是台北101大樓,我忍不住帶起了耳機,聽著交響樂,配合了這城市的作息,夏日黃昏時下班的人潮,應該最適合蕭邦的曲,蟬聲仍爭鳴,而我的心這時才靜下來。
這是神社的土地嗎?如今只看到諾大的飯店,劍潭山注定要喧擾,因為它已經被這座城市包圍,我喜歡登高望遠,但城市中的山丘,被種種的擋土工程維持著以前的身影,孤獨的呼吸著。
*三腳渡
從捷運劍潭站下車,除了可以從圓山保齡球館後方上山一遊,還可以從劍潭路往西往基隆河邊走過去,盡頭就是三腳渡。
為何劍潭路旁有一長廊公園?為何三腳渡是連結三塊陸地的碼頭?為何河邊的天德宮有那麼多神像,廟的門柱是鋼筋?這一大堆問號,讓我翻開以前的地圖,加上文史資料,讓我找到了答案。
原來日本人蓋台灣神社的劍潭山,旁邊是基隆河,原先是想要在圓山的西麓建官方的神社,後來選擇了劍潭山,這山頭不但河水交會,爬山劍潭山視野極好,夕陽西下河面上金光粼粼,蜿蜒的基隆河在社子島那端匯入淡水河。如今,這樣的蜿蜒河道已經消失,人與自然爭地的結果,原來的基隆河走在基河路已經填平蓋起一棟棟的大樓,大龍峒與社子島本來有條河流分開兩地,而三腳渡就在這三塊土地的交會口。
所以從劍潭路旁的公園綠廊,就是當年基隆河改道所留下的人工河流,走過這條公園,兩旁的大廈與停滿車狹小的巷道,一時之間很難跟水田與基隆河連結,公園內偶有廟方所辦的活動,遛狗跑步的人們,誰也不知道這裡在颱風後,是一個必定淹水的氾濫區。
走到了三腳渡,看到了天德宮可以動態起降的漂浮廟,裡面眾多的神像,有很多是人家遺棄而被廟方收留的落難神明,因為經常淹水,廟方很有創意的製作了可以起降移動的廟,我想這應該是全台首創吧?
以往台北市把所有的汙水都排到河流內,1950年代,三腳渡與周邊的漁民只能靠抓一種紅蟲維生,紅蟲可以在汙水內生存,而紅蟲又是養鴨、養鰻的飼料,此地成為全台紅蟲的供應中心,這是當地人難忘的黃金年代。
1964年,葛樂禮颱風來襲,防洪計畫中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快速進行,社子島與大龍峒的番仔溝填平,三腳渡少了一隻腳,失去了渡船碼頭的功能,基隆河改道後整個劍潭山的景觀大變,再也見不到美麗多樣的夕陽。
《淡水廳志》:「每黑夜或風雨時,輒有紅光燭天,相傳底有荷蘭古劍,故氣上騰也。」這種特別的景色變化是昔日淡水八景的「劍潭夜光」。今日,劍潭已經沒有潭,更遑論有這樣特殊的景緻了。
PS.
郁永河來台採購硫磺,曾經描述船入關渡後,台北是一個大湖,推測是1694年發生大地震,水淤積在此,剛好郁永河 1697年來此,誤認為台北是大湖,其實只是關渡以東的士林北投一帶而已。
*劍潭山,台灣神社原址,現為圓山大飯店
劍潭山在日本時代規劃為台灣神社,後升級為台灣神宮,而今緩步上山,一座座羽球場,也提供登山客一些唱卡拉OK的服務,一座座小廟與健身器材。當年興建台灣神社時,法國領事館與大稻埕仕紳在此都有土地,台灣總督府想了一些方法才順利興建神社,今日也看到一些羽球場鎖上了門變成了私人的運動中心。
看到了一個老外,架了腳架準備拍攝夕陽,河水反射金閃閃的陽光,河港交易的戎克船已經不在,我想像著大航海時代,原住民在劍潭山望著海邊的心情。
只聽到中山北路喧囂的人車來往聲音,加上繁忙的捷運,走上劍潭山頂,很輕易的可以看到基隆河這一側,迎面而來的聲音是高速公路的車聲,飛機起降的聲音中遠眺是台北101大樓,我忍不住帶起了耳機,聽著交響樂,配合了這城市的作息,夏日黃昏時下班的人潮,應該最適合蕭邦的曲,蟬聲仍爭鳴,而我的心這時才靜下來。
這是神社的土地嗎?如今只看到諾大的飯店,劍潭山注定要喧擾,因為它已經被這座城市包圍,我喜歡登高望遠,但城市中的山丘,被種種的擋土工程維持著以前的身影,孤獨的呼吸著。
*三腳渡
從捷運劍潭站下車,除了可以從圓山保齡球館後方上山一遊,還可以從劍潭路往西往基隆河邊走過去,盡頭就是三腳渡。
為何劍潭路旁有一長廊公園?為何三腳渡是連結三塊陸地的碼頭?為何河邊的天德宮有那麼多神像,廟的門柱是鋼筋?這一大堆問號,讓我翻開以前的地圖,加上文史資料,讓我找到了答案。
原來日本人蓋台灣神社的劍潭山,旁邊是基隆河,原先是想要在圓山的西麓建官方的神社,後來選擇了劍潭山,這山頭不但河水交會,爬山劍潭山視野極好,夕陽西下河面上金光粼粼,蜿蜒的基隆河在社子島那端匯入淡水河。如今,這樣的蜿蜒河道已經消失,人與自然爭地的結果,原來的基隆河走在基河路已經填平蓋起一棟棟的大樓,大龍峒與社子島本來有條河流分開兩地,而三腳渡就在這三塊土地的交會口。
所以從劍潭路旁的公園綠廊,就是當年基隆河改道所留下的人工河流,走過這條公園,兩旁的大廈與停滿車狹小的巷道,一時之間很難跟水田與基隆河連結,公園內偶有廟方所辦的活動,遛狗跑步的人們,誰也不知道這裡在颱風後,是一個必定淹水的氾濫區。
走到了三腳渡,看到了天德宮可以動態起降的漂浮廟,裡面眾多的神像,有很多是人家遺棄而被廟方收留的落難神明,因為經常淹水,廟方很有創意的製作了可以起降移動的廟,我想這應該是全台首創吧?
以往台北市把所有的汙水都排到河流內,1950年代,三腳渡與周邊的漁民只能靠抓一種紅蟲維生,紅蟲可以在汙水內生存,而紅蟲又是養鴨、養鰻的飼料,此地成為全台紅蟲的供應中心,這是當地人難忘的黃金年代。
1964年,葛樂禮颱風來襲,防洪計畫中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快速進行,社子島與大龍峒的番仔溝填平,三腳渡少了一隻腳,失去了渡船碼頭的功能,基隆河改道後整個劍潭山的景觀大變,再也見不到美麗多樣的夕陽。
《淡水廳志》:「每黑夜或風雨時,輒有紅光燭天,相傳底有荷蘭古劍,故氣上騰也。」這種特別的景色變化是昔日淡水八景的「劍潭夜光」。今日,劍潭已經沒有潭,更遑論有這樣特殊的景緻了。
PS.
郁永河來台採購硫磺,曾經描述船入關渡後,台北是一個大湖,推測是1694年發生大地震,水淤積在此,剛好郁永河 1697年來此,誤認為台北是大湖,其實只是關渡以東的士林北投一帶而已。
2014/08/03
【台北】20140803:SONY DPP-FP55 的墓誌
2014/08/02
【淡水】20140802:李渝與郭松棻,華文朗讀節
看到絕版的書《溫州街的故事》忍不住想要翻閱,但是最後結束時,太多粉絲圍繞著朗讀會主人,害我無法一睹,只能想說哪天繼續在二手書店一見了。
果然老師上課就不一樣,一整個從臺靜農、許壽裳、俞大彩,到殷海光、李渝、郭松棻,要記憶的人名之外,還要了解特色,書海浩瀚,人的足跡之多,實在讀不完。
結束後在已經不是老街的老街漫步,淡水河邊已經不在河邊,人來人往嬉擾,走在這山城亂晃,除了吃喝,也只剩下童玩,好像再也沒有滬尾的滋味,走入了已經寂靜的老市場,清晨時在地人還會出來鼎沸,憶起市場邊的龍山寺內,觀音仍在此庇佑眾生。
死者已矣,只留下隻字片語給我們朗讀。— 與楊佳嫻在淡水有河book。
重建街從街頭走到街尾,見不到新開的書店,原來走錯方向,在走回去的我氣喘如牛,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燈光還迎接著我,牆上的童趣,讓我分不清楚是真實世界還是進入了繪本內,小小的書架上有十家獨立書店的選書,很榮幸的架上有我的書,看來小書店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非常便宜的飲料,真的讓我懷疑可以支撐下去? — 在心波力.幸福書房。
果然老師上課就不一樣,一整個從臺靜農、許壽裳、俞大彩,到殷海光、李渝、郭松棻,要記憶的人名之外,還要了解特色,書海浩瀚,人的足跡之多,實在讀不完。
結束後在已經不是老街的老街漫步,淡水河邊已經不在河邊,人來人往嬉擾,走在這山城亂晃,除了吃喝,也只剩下童玩,好像再也沒有滬尾的滋味,走入了已經寂靜的老市場,清晨時在地人還會出來鼎沸,憶起市場邊的龍山寺內,觀音仍在此庇佑眾生。
死者已矣,只留下隻字片語給我們朗讀。— 與楊佳嫻在淡水有河book。
重建街從街頭走到街尾,見不到新開的書店,原來走錯方向,在走回去的我氣喘如牛,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燈光還迎接著我,牆上的童趣,讓我分不清楚是真實世界還是進入了繪本內,小小的書架上有十家獨立書店的選書,很榮幸的架上有我的書,看來小書店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非常便宜的飲料,真的讓我懷疑可以支撐下去? — 在心波力.幸福書房。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