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迪亞巴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迪亞巴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10/18

2017101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0:【土耳其】迪亞巴克爾的黑色城牆,庫德族的地下首都



以下是最原始版,所以跟報載的大不相同

最近庫德族舉辦獨立公投,庫德族大約有三千萬人,居住在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土耳其等國境內,中東第四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最大無成立國家的民族。



土耳其境內的迪亞巴克爾,是庫德族聚集處,有一說為庫德族非官方首都。

迪亞巴克爾最有名的就是中世紀的城堡,黑色玄武岩堅固的城牆,全長大約六公里,十六個崗哨、五個關卡、八十二個瞭望塔、牆高十二公尺,城牆上的寬度三至五公尺,大約興建於拜占庭帝國早期(330-500年),壯觀的規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從亞述帝國時代就存在的城市,原名阿密(Amid),意思是鞘中的劍。西元七世紀阿拉伯巴克爾族入侵後,地名稱為迪亞巴克爾,意思是巴克爾族擁有的財產。

大清真寺是最熱門的觀光地,四四方方的叫拜樓(宣禮塔),包含大廣場的地板,全部是石頭構建,不同顏色的石頭的顏色,裝飾出嚴肅的氣氛,圓拱、希臘柱頭。1091年興建的清真寺,設計仿照了大馬士革的歐瑪雅清真寺,可以容納五千名信徒,是伊斯蘭教的第五聖地。在伊斯蘭教之前,此地原本為基督宗教教堂。

1402年,蒙古帝國的帖木兒征服迪亞巴克爾後,將此地封給卡拉·奧斯曼,但1408年,卡拉·奧斯曼宣布脫離帖木兒帝國以伊斯蘭遜尼派為國教。近幾年中東各族群的戰爭

這樣的重複的歷史感覺有點像是帝國主義


到處林立的高塔、城堡、城牆、墓碑等遺跡,還有驛站改建成高級的餐廳、旅店,或者是改建成市場,有些則是咖啡館,此地的咖啡加入可可粉增加香甜濃郁度,很多人來此聊天抽水煙,是一個非常放鬆的場所。

迪亞巴克爾目前除了庫德族人,還有阿拉伯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等,所以除了清真寺,還有基督宗教教堂,曾因為高塔蓋得比清真寺還要高,被下令拆除。各族群在此生活,彼此都有所防範,城牆內許多隘門,窗戶開口很小,又裝上鐵窗。在外頭只看到小小的木門,但一進入亞美尼亞人的大戶人家,有庭院、果樹,房間一間接著一間,有點像是進入中國傳統四合院,幾戶人家全部生活都在一起。

在迪亞巴克爾的街頭,小孩推著做工的手推車上面放著麵包沿街就賣了起來,穿著白色傳統服裝賣水的老人,賣水果的攤子,賣酸奶的小孩,每樣都很新鮮,尤其是日落黃昏時刻,陽光照射在黑色的城牆,灑落在石頭地面變成金色,但一下天就黑了。



我到迪亞巴克爾,正值選舉期間,到處都是選舉旗幟,小販攤上也貼有選舉人照片,競選的演講跟台灣非常類似,在公園看到群眾坐在地上,前方的演講台大喊口號,競選車的音樂也充滿了朝氣,但氣氛比較緊張,鎮暴車在旁待命。在這個高失業率庫德族中心,偶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庫德青少年可能成群結隊來搶劫,或丟石塊攻擊。

之前,庫德族在這些國家境內使用武力方式想要獨立,如今,庫德族人改用公投方式,也小心翼翼不想得罪這些國家,獨立到底帶來戰爭還是能夠更和平相處,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2017/10/04

【土耳其】迪亞巴克爾,不在西方建築史脈絡內怎麼找資料?



迪亞巴克爾的驛站,改成的咖啡館,到處都是抽水煙的人們

這種黑白相間,加上突厥人所建的塞爾柱帝國時期流行的神龕,好像是喀斯特地形,在高加索地區特別多,在黑色玄武岩在地的石材,搭配白色石頭,好像英國紅磚與石頭的交接使用,形成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有別於歐陸的特別建築風格,後來是日本建築師辰野金吾的風格,台灣也不少這樣的樣式。

但,每次拿出中東建築的照片,比對建築史,根本對照不出來是甚麼樣式,然後再比對歷史、民族遷徙等,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甚至是建築的年代,一整個錯亂。

行文自此,已經覺得讀書何用?光看一座驛站改的小咖啡館,就完全不知道脈絡了!遑論咖啡的發現、水煙的傳播,又,庫德族人在迪亞巴克爾是大宗,這裡還是庫德族的民主聖地啊!那麼在伊拉克的自治區公投,這邊的角度是支持還是嗤之以鼻呢?

2011/06/15

【土耳其】迪亞巴克的選舉車

到了土耳其境內,發現好像每個城鎮都有競選的標誌,跟台灣的選舉很像,到處掛滿了候選人的競選旗幟,還有大頭照,競選的演講也跟台灣類似,在公園看到群眾坐在地上,不知道是不是在靜坐表達意見,還是在等候候選人演講?而競選車的音樂很有中東音樂風。


攝影:小葉

老實說這樣短暫的所見,並不是很了解當地選舉的生態,跟歐洲相比,亞洲地區的選舉好像是比較歡樂熱鬧的多。但迪亞巴克這時的氣氛有些軍警,甚至有看到坦克車出現,可能跟這一個地方是庫德族中心有關吧?

2011/06/13

【土耳其】迪亞巴克的亞美尼亞人的建築

在迪亞巴克逛的時候,不知道是當地人的熱情邀請?還是想要賺觀光客的錢,我們被邀請進入一棟亞美尼亞人建的豪宅,一進入後感覺所有日常所需的用途都跟建築合而為一,看牆壁上寫著 1839年,果然亞美尼亞人就是天生的建築師。




這是《雲雀山莊的情人》的預告片,看了這棟豪宅,終於了解這部片內的雲雀山莊為何能塞入那麼多人了。

2011/06/07

【土耳其】迪亞巴克的迦勒底教堂

位於清真寺旁的四腳尖塔不遠,有座迦勒底教堂,目前由30個基督宗教的家庭所維護,與梵諦岡教會有聯繫,至今還在這裡做亞美尼亞的禮拜儀式。

寄件者 土耳其

西元前六世紀的巴比倫王國,曾經是迦勒底人統治的王朝。在《舊約聖經》中,迦勒底與巴比倫是同義詞。在這個地方見到迦勒底人,有些些驚奇,我會想像在博物館中亞述、巴比倫帝國中勇饒善戰的戰士,如今蹲在這個城市的一角,周圍都是庫德族人。在台灣宗教信仰本來就是自由的,但在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世界,雖說宗教間會互相尊重,但就修建一座教堂的經費來說,也是相當的困難。

本來在此導覽的是一個年約15歲的小朋友,他介紹的還不錯,有些問題等到他父親進來後才解開答案,不過,仍有不少問題無法回答我們,例如:資金的籌措,與梵蒂岡的關係等等。教堂內的圖畫有新有舊,我們很仔細地看過一幅幅的珍藏,那管理員對這裡的一磚一瓦非常珍惜,特別跟我說那一面牆就是他砌起來的。

2011/06/06

【土耳其】《雨天炎天》與迪亞巴克

為何去迪亞巴克?為何喬治亞、亞美尼亞、東土耳其稱為高加索地區,一直到去之前我還是懵懵懂懂,習慣上旅行前作的功課很少,想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回來後一直閱讀相關的書,終於有了一點答案。



寂寞星球的土耳其書上寫著:迪亞巴克從1980年代開始就是庫德族反抗運動的中心......。狹窄的小巷,不計其數的歷史建築,阿拉伯風格的清真寺和那種難以忘懷的獨特氣氛,這座圍著城牆的古老城市讓你感覺好像是悠遊於另一個時空。



村上春樹在土耳其遊記最後寫著:這個迪亞巴克市裡,有土耳其最無法無天(加強語氣)的合法賣春地區。當然,我們並沒有造訪那種地方。基於好奇心,我們曾前往伊斯坦堡的合法賣春地區見識一番。哪裡真的真的是個令人不舒服的地方。我那可憐而不知所措的性慾,也一時之間啞口無言......。這就是迪亞巴克,人稱中東的巴黎。

而我對迪亞巴克幾個小時的相處,經過了兩個驛站,一個改建成高級的餐廳旅館,一個改建成市場,二樓則是咖啡館,我們在咖啡館內抽著水煙,因為太喜歡拍照,老闆夥計也很喜歡被拍,拍完後就送我們每個人一杯咖啡,這是這趟旅程中我覺得最好喝的咖啡,可能是有加可可粉增加香甜濃郁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群奇怪的黃種人一進入這個庫德族的城市,馬上變成一種奇怪的動物園內的動物,這種動物會拿著照相機拍人,到處拍死命的拍所有的人事物:小孩推著做工的手推車上面放著麵包沿街就賣了起來,穿著白色傳統服裝賣水的老人,賣水果的攤子,賣酸奶的小孩,每樣都很新鮮。不過,不知道何時我們隊伍的前後多了兩個身強體壯俊俏的便衣警察,還透過無線對講機回報狀況。

於是,在這個高失業率庫德族反抗運動的中心,我們成為被保護的稀有動物。

走到烏盧清真寺(1091年)剛好關門,無法進入。不過我們進入了一個隸屬梵諦岡的教堂,這裡有基督宗教的教堂,還真的蠻稀奇的,教堂的保全設備不錯,門禁森嚴,看來這城市不怎麼友善。然後進入一個亞美尼亞人的家,其實平日是有開放要收費給觀光客參觀的地方,因為是休假日,又見到我們有警察隨行,好像也不敢跟我們收費。

走在迪亞巴克的黑色城牆,大部分建於拜占庭帝國早期(330-500年),長有六公里。在城牆裡面有些墓碑與遺跡,在這個庫德族自豪的所在地,青少年可能成群結隊來搶劫,無法得逞會丟石子。巷弄風情很令人難忘,也是攝影中可以收穫最多的地方。

喬治亞、亞美尼亞主要信奉基督宗教,而土耳其信奉伊斯蘭教,現在的國界分了這三個國家,分分合合中這裡居住了各種民族。在迪亞巴克有亞美尼亞的住家與教堂,想見從古至今曾是各國間爭奪的重要城市。這裡不是邊境,但至今土耳其的警察、軍隊,仍包圍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