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1/03/31
《正義聯盟導演版裏頭的聖經場景》
正義聯盟導演版裏頭的聖經場景
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一一的指出來?
哪一幕是聖經中拿一個章節,誰是施洗者約翰,誰是啟示錄中的彌賽亞,誰又是聖母瑪利亞呢?一個世界可以有兩個瑪麗亞嗎?希臘神話與聖經可以並存?代罪羔羊是誰?撒旦與惡魔有出現嗎?
2021/03/29
《普立茲記者》《神力女超人1984》
《普立茲記者》
這部電影以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為旁白,諷刺史達林在1930年代的社會主義實驗,不是家家戶戶脫貧,而是飢荒後百萬人民死亡,發生了人吃人的殘劇,但封鎖消息不讓大家知道。
《神力女超人1984》
《神力女超人》第一集演出的是喬治.歐威爾的《1984》,說明了每件事背後都有老大哥,這位老大哥是戰神艾瑞斯化身為英國的貴族,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英德之間挑釁,引發戰端。
到了第二集,為何選1984這個年代,網路上有很多討論,但我覺得資本主義消費與投資行為,讓這部片的壞人把自己變成了阿拉丁神燈,讓我們反思消費、流行、潮流這些"願望"背後的交換條件是不是值得呢?
2021/03/27
【台北】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20210327 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地點:東門捷運站三號出口平面
主題:宗教建築與昭和町學者社區
行程:台北監獄圍牆→摩門教聖殿→師大美術館→青田茶館→青田七六→聖家堂→清真寺
我得承認剛開始接外籍生有點害怕,因為從小到大對於台北的認識不太相同,歷史與地理關係可能沒有台灣人那麼清楚,後來發現這些學生還蠻專心的,即使台灣籍大學生,可能連蔣渭水、四六事件也不太清楚,一切都從頭講起就好了。
這次多談了師大美術館,這棟建築目前是毀多於譽,但我試著從世界各地的建築來比較,讓大家有不同的思考方向,當然我好的壞的都有講,就讓同學自己去評斷了。
最近,清真寺與聖家堂都在整修,從外表都看不到,還好帶了一些照片。建築可看到與觸摸到,從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談到日本被歐洲人嘲笑的過往,透過這些建築,原來世界在這裡都有留下足跡啊!
好專心!
地點:東門捷運站三號出口平面
主題:宗教建築與昭和町學者社區
行程:台北監獄圍牆→摩門教聖殿→師大美術館→青田茶館→青田七六→聖家堂→清真寺
我得承認剛開始接外籍生有點害怕,因為從小到大對於台北的認識不太相同,歷史與地理關係可能沒有台灣人那麼清楚,後來發現這些學生還蠻專心的,即使台灣籍大學生,可能連蔣渭水、四六事件也不太清楚,一切都從頭講起就好了。
這次多談了師大美術館,這棟建築目前是毀多於譽,但我試著從世界各地的建築來比較,讓大家有不同的思考方向,當然我好的壞的都有講,就讓同學自己去評斷了。
最近,清真寺與聖家堂都在整修,從外表都看不到,還好帶了一些照片。建築可看到與觸摸到,從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談到日本被歐洲人嘲笑的過往,透過這些建築,原來世界在這裡都有留下足跡啊!
好專心!
《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
《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
日本時代台灣的建築,以前總被冠上巴洛克、文藝復興、西班牙、英國風格等等,總是不知道這些建築的來龍去脈,最近幾年建築史的老師把這些建築簡單的稱為歐式建築,的確是很不錯也很簡化的說法。
這些建築的設計者全是日本人,為什麼會蓋出歐式建築呢?到底有沒有和式的風格呢?
終於看到介紹來臺生活的建築師的介紹,翻閱了一下,感覺這本書很"日本",因為包山包海,從建築的平面圖到走讀的地圖,加上建築師插畫、年表等,這是日本的雜誌、書籍經常是這樣的編輯模式,非常耗費人力。
建築的設計者、使用者都是人,了解"人",才能真正了解建築。
2021/03/24
【台中】臺灣國立美術館,經典再現展
臺灣國立美術館,經典再現展
到了這個展區,下巴有點合不起來,實在太驚訝了!
除了郭雪湖、陳進、林玉山、陳澄波大量得獎的作品之外,臺展還有許多比較不知名的台灣畫家,這件《魚》的作品,是簡綽然(1903-1993)入選第二回(1928年)臺展的作品。
簡綽然從事教育工作,長期以來繪畫就是日常生活,作品也取材自生活日常,我們實在對於我們的阿公阿祖那一輩,知道的太少了,他們在戰爭前後,內心的轉變到底有沒有表現在畫作上呢?
這檔展有復刻全套17冊的圖錄,精品店沒有找到販售相關說明畫冊,非常可惜,賣完了嗎?
【台北】某小學二年級的校外教學
每次小朋友出來,老師與家長就要大費周章的保護大家到此。今天下雨,我有點擔心是不是小朋友會把室內搞得非常濕!
結果是我多慮了!
剛好,足立家新居落成後不幾年,足立元彥被告知有氣喘,於是父親足立仁(1897-1978)在後院興建了水池讓兒子游泳健身,也因此得到了獎牌。足立元彥學習游泳的年紀,剛好就是這群小朋友的年紀,詢問了一下,一班大概有四、五個小朋友都有氣喘的現象。
當年足立教授大概是30歲遊學歐洲然後來台北帝大任職,在台北興建了這棟自宅,1931年完工時是34歲,有了三個小孩。
馬廷英(1899-1979)教授與足立仁教授年紀相仿,1945年,46歲來台北接收帝國大學改制台大,成立地質系,以當年的標準來看,是比較晚婚,但也有兩個小孩。
於是,我就很好奇了詢問了這些小朋友的父母的年紀,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居然大部分都是四十幾歲,還有爸爸是五十幾歲的。覺得現在的父母好辛苦,等到要抱孫子的時候,可能年紀都很大了,幾乎抱不動小孩了吧?
PS. 發現現在的老師都是三頭六臂,補充的時候樣樣精通,而且內容還十分的到位,十分佩服。
2021/03/22
【台中】新手書店
許久沒來,進來逛逛書架,裏頭的書精簡了一些,文學性的居多,夜晚仍向著街道亮光招手,我買了一本建築相關的書,在書店內算是少數,很佩服新手至今仍然在街角發光。
我想新手已經不是新手了,如今雖然是老手,確保有新手的心。
【台北】台大醫學與人文的通識課程
台大醫學與人文的通識課程
大部分是醫學院學生修習的課程,所以多提了一些日本時代的學者教授,居住在青田街六巷、八巷的下條九馬一、掘內次雄。
可能學生太過專注,還有我的喉嚨狀況不錯,所以講滿了一個小時後發現,我居然塞入了兩個小時的內容,包含從歐洲的城市博覽會到英國維多利亞的建築影響了日本後來的脫亞入歐政策,所以台灣滿滿的歐式建築,昭和時期大量的洋和混合的格局與樣式。
最後簡單講了一些日式房間的樣式榻榻米與多福窗,加上茶道的規矩,我竟然延伸到了去 moho 美術館的桃花源紀,下次或許可以拿出鹿鳴館多談談日本在洋館文化的學習有哪些!
感謝這些台大學弟妹給我的功課,問了一下同學的出生年,這些同學的年紀,剛好是我兒子的年紀。
《建築學博士導覽32棟最經典西式建築》
《建築學博士導覽32棟最經典西式建築》
原以為去日本看了很多建築,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只看了一點點,本書大部分是昭和年代所興建的洋館,作為招待所用途,或皇室的休憩處。
整本書中最大的不同的一棟建築,是前川國男在戰爭時期的木構住家,利用挑高營造豪氣的空間。
每一棟建築都有他形成的歷史脈絡,有的本來是仙台藩,後來轉讓給薩摩藩,然後蓋了洋館,了解了一棟建築的身世,進一步可以了解過往的歷史。了解了建築的設計與樣式,也可以了解當代流行的潮流。
我在想在台灣也有眾多同樣的原因所興建設計的建築,大多位於台北城與城南這塊區域,或許有許多樓已經被拉皮改建,我期待或許未來是否可以蓋回原始的設計,甚至可以給建築師有更多的想法在庭院處發揮,增建更多搭配凸顯原建築之美,更符合現代用途的增建,使用競圖的模式來超越日本時代的建築設計。
台北有許多西式建築,偕行社、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邸等,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開放,甚至復原原始的裝潢,每走一趟都是建築的饗宴。
2021/03/20
【台北】日本人街道的小型馬拉松導覽
20210320
日本人街道的小型馬拉松導覽(上)
從青田七六→昭和町文物市集→總督府山林課員工宿舍→台電核火辦公室→野草居食屋→南菜園→舊台灣司令官邸→台博南門園區
若只看以下的照片,會覺得整個台北應該都是日式建築,其實這些建築隱沒在周邊的高樓之中,若不是剛好在街角,很難被我們遇見,也難深入了解日本人當時興建這些建築的原由是甚麼?
每一棟屋子總有興建的理由,剛好不同時代的政策,如今回頭來看,會感嘆時代的變異。
其實今天非常趕,帶大家重新認識南昌街,舊稱日本人街道,從昭和町出發到錦町、佐久間町、兒玉町到南門町,剛好介紹台灣總督,以兒玉源太郎的別墅南菜園,延伸出他與乃木希典的恩怨情仇,而後日俄戰爭,明石元二郎也插上了一個外交官反間的角色,而後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成立與整併,還有後來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廠,跟明石元二郎也有很深刻的關係。
這條路剛好,把這幾個總督給串連起來了,後來想想,是否可以規劃另一總督之路,從南菜園出發,走道總督府前,然後進入二二八公園轉往林森公園,這樣會不會比較"馬拉松"呢?
這次進入南昌路一段九巷,南風原醫院的殘跡也已經都辨識不出來,下一篇來貼一下照片與參考資料,日本時代的故事表面上與現代台灣人好像沒有關係,但其實都市紋理中隱藏了眾多的線索,等待我們去探尋。
照片:1930年日本時代南風原醫院,引用自與那原惠著、辛如意譯,《到美麗島》,頁72。
這場導覽我企圖重現1930年代的台北,日本居住的區域,已經由日治初期的西門町、城中延伸到長安西路、中山北路與城南的南昌街一帶,這裡已經不是原來農民生活的下町,而是總督府官員居住的地方了。
必須從兒玉源太郎的藤園說起,一棟別墅作為攏絡地方文人的據點,這時候大日本帝國轄內的其他人移民來台,例如沖繩人來台,有的是漁業合作,有的是來當佣人打工,比較有錢的沖繩人就來念書,其中南風原家族是沖繩士族,朝保、朝光兄弟來台,哥哥朝保學醫、弟弟朝光是位畫家。
南風原朝保在台灣置產,蓋了洋式風格醫院兼具住家功能,位於今日南昌街一段九巷內,如今已經拆除。其中立石铁臣也有在畫冊提及這棟醫院與醫師,尾辻國吉這位建築師也曾拿著南風原醫師的診斷證明請辭總督府官位。
可見當年沖繩、台灣、九州、山口、北海道與東京這個權力中心的競合關係,在小小的台北市日本人街區,就可以看出一點點的端倪。
如今全世界板塊隨著去年武漢傳染病傳到全世界,會不會有另一波的板塊移動,美國、歐洲各地有很多地方都有中國人聚集,當年小小的日本人街區,到底是如何的景況呢?
如今,南風原醫院拆除後作為捷運局興建捷運放置設備之處,萬大線完工後勢必空置,是否有可能立個碑說明以前的狀況呢?都市紋理不斷的改變是個趨勢,但若能了解都市前身,對於國際板塊移動,是不是讓我們更國際化去看待這些事情呢?
2021/03/18
【新北市】世界宗教博物館
世界宗教博物館
一直想要去看看這個博物館,終於一圓夢想,每一個宗教都有共同點,也有相異點,造就了這些展覽,也是讓人卻步的主因。
世界何其大,各地的歷史地理大不相同,造就了各式各樣的宗教,你我從小到大都會有自己的認同,自己的信仰,要讓大家主動進入宗教博物館,的確非常困難。
我相信大家都有一顆互相認同的同理心!
當我走到世界各大宗教建築的模型前,深深地被吸引了,走到了各大宗教的文物那一區,每一個文物的細節也非常值得一看,好像就是旅遊到當地的感覺。
原來,透過教育,可以多讓我們培養同理心,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到這裡可能也沒有答案,人到底從哪裡來?我們該往何處去?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答案。 — 在世界宗教博物館。
《寫給入門者的西洋美術小史》【增修新版】
《寫給入門者的西洋美術小史》【增修新版】
十年前,接了一個小案子,這本書再版的時候要寫圖說,於是我傻傻的接了,後來發現自己的美術史認識不足,這些圖說其實大部分比較個人感情面觀點。
十年後,這本書又要增修,加入了世界各地美術館與世界文化遺產的介紹,以"繪畫美術"為主的博物館不少,而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壁畫也都息息相關,我發現編輯給我的名單,居然在這十幾年間,大都已經拜訪過了,於是欣然地接下此案。
雖然只是書後一小章節,內容是個人逛晃博物館的心得分享,每一個小篇都可以展開成一本書,要濃縮在三百字內,這個過年我掙扎了很久才交稿。
對西洋美術有興趣的人,是很適合放在書架,三不五十拿出來翻閱的書。也希望若未來有機會再刷,可以擴大開版,放大這些經典的畫作,那我就可以再來改寫一下圖說了。
2021/03/16
【台北】師大的某通識課程@青田七六
這是師大的某通識課程,老師帶學生來青田七六參訪,修這門課的學生還真多,小小調查一下只有少數是理學院的同學,不過師大本來理學院就不多。
以前念書都沒有這類的課程,要認識古蹟文化資產,都只能自己看書,這門課是有關走讀文學課程,所以,我多講了一些人的故事,可能多是日本時代人物,同學比較沒有共鳴,也談了我小時候有關蘋果牛奶的滋味,這部分好像也很難有共同體驗。
或許下次來談談日本的神社人物好了。
不過師大的學生都很乖,也很專心,希望大家都有一點點收穫,對於這塊土地的歷史、人物多下點功夫去了解一下。
— 與 Joy Hung 。
《冷萃咖啡學》
今天去 @幸田咖啡,從書櫃拿出這本書閱讀,很快就讀完,字很大,插圖很到位,我覺得實體書這樣就很好了,而且是實際做冷萃咖啡有實驗與數據的書本,作者又是台灣人,咖啡館的從業人員。
國外不少咖啡相關的書籍,翻譯過來之後,我覺得總是有點生硬,滿街都是咖啡館的情況下,我覺得從業人員就自己所學心得來分享,應該非常的精彩。
— 在幸田咖啡。
【新北市】三重空軍一村
三重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是我的出生地,只知道經常淹水,街道狹小。
但是再來訪以前是眷村的地方,我覺得從日本時代設置防空砲臺的軍事設備,保衛總督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有機不規則的建築,正可以了解當時的生活方式,也是活化非常有想像力的地方,奢侈的陽光,戶戶有庭院,有些還有水池,還有地下通道,大樹、河岸,可以躺在地上看天空的雲飄過天際。
只是到底要怎樣經營才可以收支平衡呢?
2021/03/15
2021/03/14
《在名建築物吃午餐》SP橫濱巡禮
《在名建築物吃午餐》SP橫濱巡禮
一如之前連續劇慢調的方式,但這次SP的內容我覺得有點少,雖然介紹了三棟建築,但不強調橫濱的開港史有點可惜。
建築是人在使用,而人在建築之中,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的連結在一起,然後帶入了因為肺炎疫情而讓這棟建築關閉,可以說是快百年的建築遇上的難關,這棟建築是渡辺仁(1887-1973)所設計的新格蘭飯店。
這次的SP似乎沒有把午餐放在重要的位置!不知道若有臺灣版本的《在名建築物吃午餐》,你會選擇哪一棟建築呢?
PS. 渡辺仁(1887-1973)、渡辺節(1884-1967) 都是東京帝大畢業,但是是不同人。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這本書讀了一年,只讀到第三章,雖然在建築樣式的演變讀起來如沐春風,把西洋建築史打散後,溶入了伊斯蘭建築,這樣才有完整的感覺,但是對於眾多伊斯蘭歷史的不了解,如何串連起來,還是如鴨子聽雷。
我想是地名的不了解,即使如我走過那麼多國家地區,還是很多地方沒踏上,即使去過了也不一定有參訪過這些清真寺,即使進去了也可能忘了。也難怪黃蘭翔教授要用兩百頁來譯註本書的內容,實在是不容易融會貫通啊!
能夠以各地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型態、樣式來分析各地區歷史與文化交流,實在是深度旅行中不可以或缺可以觸碰到的建築,反過來透過建築重新認識歷史。
後來,我反覆的閱讀,發現了一個偷吃步,這也是博士論文級的文章一個慣例,每一章節只要讀前言與結論就好了,至於中間的細節,若有人可以做出一張張的地圖,就可以很快了解了,有沒有人要做這件事情呢?
2021/03/13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1907年1月6日-1947年3月13日)
目前湯德章故居透過募資被保留,我們是否要更加努力,對於我們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呢?
看來臺文版很適合漫畫,邊看可以邊唸出來,是非常直覺,但我們長期的北京話漢字教育,這部分是不是有一個標準呢?
2021/03/12
【台北】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原來以為是朋友介紹我去分享這個題目,沒想到人到了現場,才知道是社員聽到收音機裏面有氣質的聲音才請秘書聯繫我來做分享。
我真的太不專業了,居然不知道邀請原由。或許就是這樣少根筋,至今活的還蠻愉快的。
這個題目要講的有感,可能都要上了年紀,比我年長者,可能小時候都是住在這樣的日式家屋,但我每次都要顛覆聽眾的想像,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目前存在的古蹟。
希望沒有得罪人,扶輪社社友實在都太溫暖了,希望還有更多機會到扶輪社演講。
《跨越世紀的情書》 The Words,這一部電影,是不是抄襲了另一部電影《愛情謊言》呢?
《跨越世紀的情書》 The Words
中文電影名翻譯的不太好,不過卻是吸引我去看得主因。
這種類文學電影的層次有點多,很適合做討論會,
偷竊別人的文字,最後也承受了原著作者悲慘的人生。老人並非沒有收穫的,他的作品是夫妻失和的導火線,他一直沒有從中走出來,佚失的遺稿出版而且大賣,表面上老人刻意地想把這樣的"痛苦"送給年輕的作者來承受,但實際上他已經證明了他的寫作之路,也放下了這段悲慘的過往。
最後,這個說故事的人,是不是就是故事中的人,女研究生為了探究真相,想要出賣肉體,讓說故事的人說出真相!
這一部電影,是不是抄襲了另一部電影《愛情謊言》呢?
2021/03/11
《東京古民宅咖啡》川口葉子
2021.3.11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導遊受訓課程,最後一堂課,用筆電在整理《台北咖啡印象》的書稿,打開新聞網站,親眼目睹大海嘯侵襲仙台的畫面。
我非常喜歡川口葉子的作品,直接跟編輯說,我想要出像《推開咖啡館之門的100個理由》這樣的書,於是出版社就幫我達成目標,以我這樣沒有知名度的作者,竟然可以的大賣。
健行文化最近翻譯在台灣出版的《東京古民宅咖啡》,翻開每一頁的咖啡館照片,竟然在東京這個大都市會有這樣多元的民宅咖啡館,而且還真的都是有歷史的住宅,期待疫情解封的那一天,去東京找找這樣的咖啡館好好的體會一下。
台北周邊,有沒有可能收集到這樣主題性的咖啡館呢?我要不要來立志出一本《臺北古民宅咖啡》呢?大家報給我知道一下有哪些咖啡館符合這個主題,
不知道有沒有出版社有意願呢?
在 311 這天許願,真不應該!
2021/03/10
《來基隆築港》 #逐工一本冊
《來基隆築港》 #逐工一本冊
這是最近基隆文化局的出版品,從小到大很少有人說基隆港建設的過程,要先把鱟公島、鱟母島炸除,我總以為港口就是自然建立好的。
當年爬上中正公園,看砲台看大船一切都那麼自然。
後來才知道日本時代那是基隆神社,山下還有顏家的陋園,去了門司港一趟,再回頭來看看基隆,原來以前是這個樣子啊!
不只是小朋友看的繪本,大人也很適合看喔!
2021/03/09
【台北】自由人活動,台北刑務所道青田七六
原本 陳子瑜 學姊的自由人活動,只是在青田七六導覽,但我想既然在三月份,應該值得一談白色恐怖的事情,於是規畫了一個小時的微導覽,從東門站出發,走到台北刑務所的圍牆,然後走金華街到青田七六。
一個小時其實可以講的東西不多,也把這群自由人當白老鼠,既然是免費活動,也沒有導覽耳機,而我非常不喜歡用大聲公,那就來使用LINE群組的語音通話功能,不過麻煩的是除了講師外,每一個人都要設定成麥克風靜音,不然整個通話聊天室會變成鬧哄哄的。
微導覽的重點如下:
1. 古蹟遺址的詮釋角度應該多元並陳
2. 羅福星
3. 蔣渭水關在這裡的前因後果
4. 許壽裳被殺事件與四六事件後被抓的張光直獄中所見
5. 彭孟緝住哪裡?
6. 馬廷英教授在二二八後受到的影響。
LINE 群組通話品質不錯,只是要教大家如何使用,使用手機並戴耳機,我看有厲害的大哥,使用藍芽耳機,還有 360度的攝影機記錄,一整個專業。 攝影:廖家祥
2. 羅福星
3. 蔣渭水關在這裡的前因後果
4. 許壽裳被殺事件與四六事件後被抓的張光直獄中所見
5. 彭孟緝住哪裡?
6. 馬廷英教授在二二八後受到的影響。
LINE 群組通話品質不錯,只是要教大家如何使用,使用手機並戴耳機,我看有厲害的大哥,使用藍芽耳機,還有 360度的攝影機記錄,一整個專業。 攝影:廖家祥
2021/03/07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
很感謝 林若姫 同學的讀書會,她的年紀應該比我媽媽還要大,頭腦清楚活力十足,精氣神比我還要好,從基隆見書店分享回台北,本來想要回家休息,但是已經答應人家就去了,隨手抓了一本書,送給主辦者。
在海豚的主持下,我講了若有一整年的空白,我要做甚麼事情,我想我應該會搬到一個小鎮,好好的過生活吧!至於有沒有錢做這件事情,我想應該不是難題吧?
海豚分享了前年去日本旅行的事情,用心經非常快速的達成目標,而且還去了兩趟,意念非常重要,這也事我的缺點吧!
新竹的或者書店 Peggy,說有一天有遇到 林若姫 同學,然後提了我的名字,人間處處有連結,只是我們沒有去發現而已,你我的連結在哪裡呢?— 與江巧文。
《臺北老屋三生事》 橋下簽書會
因為出了這本書《#臺北老屋三生事》 我才知道很多朋友的本名,在網路上溝通,多半使用匿名或綽號,長期以來都是只認識加菲這個名字,今天簽書才知道加菲的本名。
為甚麼會在建國橋下簽書呢?
因為我把車停在這裡!
【台北X基隆老屋三生事】見書店老闆家 No.14
【台北X基隆老屋三生事】 #臺北老屋三生事
台北與基隆,同樣是歷史悠久的城市,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連帶地影響兩座城市老屋的面貌。
老屋的生命能否延續?老屋的故事是否被傳承?
老屋除了被改造成咖啡店,還有什麼與之並存的方式?
聽說江湖上兩位嗜咖啡 & 城事文化的男子,即將在本周日齊聚見書店。
歡迎各位加入穿梭時空的行列,在咖啡與書香中,神遊老屋去~
📣📣活動辦法
日期:03/07 (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 : 見書店 Sea To See Bookafé 基隆市仁二路236號(東岸停車場入口右側)
電話: 02-24281159
費用:低消一杯飲品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PmwXcGk7wQgHAjB56
📣📣講者介紹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知名走讀講師)
喜歡無目的的城市散步,到世界各大城市留下足跡,走過一座橋想像這條河流的身世,想更了解背後的故事。喜歡逛美術館,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有濃厚求知的慾望,有更甚於八卦雜誌的感知能力。沉溺於咖啡的香氣與口感,享受各個咖啡館的獨特印象與美好時光。著有《台北慢步》、《台北咖啡印象》、《台北咖啡時光》、《我的書店時光》等。(引自博客來書介)
陳顥樺 (生根文化創意協會理事長)
資深基隆市民,談到基隆歷史、政商關係如何塑造城市文化總能打開他話匣子,這時最好手中再拿一杯XX,保證滔滔不絕如不斷湧入基隆港的浪潮。講者將在講座當日分享珍貴的基隆舊照片,你會知道許多基隆老屋不為人知的歷史。
📣📣延伸閱讀
#臺北老屋三生事
作者水瓶子親自走訪大臺北36處老屋,從現任屋主、前屋主後人、鄰居、店家等訪談,輔以文獻資料、不同年代的空照圖,發揮福爾摩斯的精神,慢慢串起散佚的老故事,找出城市發展的蛛絲馬跡。 — 在見書店 Sea To See Bookafé 。
#臺北老屋三生事 第十四場分享
在 1947年3月8日,見書店的所在地原本是海港,蔣介石派21師來台鎮壓,由基隆港登陸,對著岸邊的民眾開槍掃射,基隆港血流成河。
每年這個時候到了事件發生地,都有種莫名的恐懼感。他叔叔小時候從門下親眼目睹事件的經過,一輩子都忘不了。
跟基隆文史達人的老闆對談,當年他阿嬤是大戶人家的閨女,每天穿的十分漂亮去喝下午茶。同樣一家人,戰前戰後的生活差異那麼大。
透過老房子的連結,我覺得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老闆拿出了家裡的老照片講故事,他家以前是精品百貨業,希望這些老照片可以出版,讓更多人知道百年前基隆人的生活樣貌。
2021/03/06
【宜蘭】臺北老屋三生事 X 壯圍老屋新生命 交流分享會 No.13
活動主辦人:城鄉潮間帶 urban intertidal 和水瓶子
城鄉潮間帶 urban intertidal
主題 ▍臺北老屋三生事 X 壯圍老屋新生命 交流分享會
講者 ▍水瓶子(本書作者/青田七六文化長)
對談 ▍吳亭樺(城鄉潮間帶執行長)
時間 ▍2021.3.6(六) PM 2:00
地點 ▍城鄉潮間帶書店(宜蘭市民權新路37號)
參加方式 ▍免費入場,但 #須事先報名
📌欲報名及購買新書者(登記後將為您預定)請在以下網址填寫
👉報名表網址:https://forms.gle/qppHsfEyzLCV6Dzd7
活動簡介 ▍
人們為什麼守護老房子、欣賞舊建築?
老房子裡的前塵故舊、物是人非,
正是老房子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
*** *** ***
3/6的潮間帶講堂,我們特地邀請到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來分享他的最新著作《臺北老屋三生事》,為了這本書,水瓶子親自走訪大臺北36處老屋,從現任屋主、前屋主後人、鄰居、店家等訪談,還輔以文獻資料、不同年代的空照圖,發揮福爾摩斯的精神,慢慢串起散佚的老故事,找出城市發展的蛛絲馬跡。
而城鄉潮間帶在宜蘭縣壯圍鄉推動老屋再生的工作也逐漸開花結果——古亭地區的2棟老屋在年初熱鬧開幕,不但替老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為壯圍帶來嶄新的氣象。 一樣是老屋,城市與鄉村各有風情,各自講述了不同的故事。這次的交流分享會,講者水瓶子將會帶來大稻埕的街屋,包括六館街尾洋式店屋、乾元篸藥店及林五湖祖厝等擁有深厚歷史底韻的老屋;而對談人吳亭樺也將和大家分享壯圍兩棟老屋——何興雜貨店(翻滾吧!阿信的拍攝地點)及新麗蘭理髮院~如何精彩變身,若您也想知道老房子背後精彩動人的故事,歡迎報名參與!
◐ 壯圍老屋新生命
https://www.facebook.com/zhuangwei.oldhouse
https://www.zhuangwei-oldhouse.com/
第十三場 #臺北老屋三生事 與壯圍老屋整修的分享
很感謝城鄉潮間帶,上個月走入宜蘭書店,很開心遇到以前在台北做社運的朋友 吳若瑩 ,當年看到他非常年輕(現在更年輕),口條嚴謹又思緒清楚,言談間感覺非常溫暖。
遇到了朋友的學姊,也是書店執行長 吳亭樺 ,沒想到她當年在青田街做研究調查,而我與同學後來投入經營的青田七六,先前的研究者,就是城鄉所。很開心拿到了一些日本時代的平面圖,有時間我來比對一下,可以更加了解這些教授當年對於自己住家的設計理念。
這次執行長分享了壯圍街角的兩棟老房子投入修復營運,加上原本屋主親戚間的相簿在網路上發酵,原本在屋內的老物件老家具的重新再生,很快的成為網美來打卡的熱點。
臺灣原本的城鄉差異,我們都只看到缺點,但是現代人尋找夢中的香格里拉,利用假日好好的探訪,老房子可以成為實踐理想的重要工具。
我講了大稻埕的幾棟街屋,我相信在宜蘭,會有更有趣的故事發生。 — 在城鄉潮間帶 urban intertidal 。
2021/03/05
【台北】廁所有烤箱的雪可屋
我喜歡西米露珍奶與米糕,是每次來必點,搬家後的雪可屋看到溫州街的老路牌,上面有說明來由,目前臺北市的街道,已經不見舊的路牌,意外的被保留下來。
溫州街的咖啡館不斷的更替:開業、開分店、歇業、搬家、換老闆,是否可以來寫本溫州街商店考呢?
以下是2012 年寫的舊文:
【台北】沒有減法的雪可屋咖啡茶館
雪可屋在台大側門對面的溫州街上已經佇立了二十年,有人問我是否去過老店雪可屋,應該在大學的時候就有去過了吧!但我搖搖頭,原來我已經畢業二十年了。當年年輕充滿活力的黃老闆雖然現在有點年紀,但是心情還是像小孩子一樣。
我喜歡雪可屋的夜,從二樓望出去的街角,黃色的路燈,成雙成對拿著原文書的大學生親暱的走過去,三三兩兩汗流浹背剛打完籃球的年輕人迎面而來,更多時候,是提著公事包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無論走過去走過來是怎樣的人,斜對面的教堂改建,假日做禮拜的教友,在此舉辦婚禮的新人,雪可屋在這裡看著人來人往,時光也在屋內留下了刻痕。
夜裡從外頭看雪可屋內的客人,猶如欣賞梵谷的畫作,紅磚牆上的透明玻璃,看著人兒泛黃的表情,歐式舒適的座椅,無論是一個人低頭看著書,或是兩個人再此抱怨職場上的難題,甚至一群人討論著那場網路泡沫前的豐功偉業,雪可屋永遠不會拒絕你,因為從少到老的客人,從早到晚的時間,永遠有適合的餐點。
我喜歡把這裡當成一九九O年代的小歇茶坊,點滷味豆干、炸豆腐、毛豆,或者來點筒仔米糕,再來個特大杯的泡沫紅茶,就好像回到學生時代暢談對未來工作的期望。你要把這裡當成一九七O年代的爵士酒吧也可以,來一瓶比利時啤酒、海尼根啤酒或是荔枝啤酒,聽著有厚重低音的黑膠唱盤,只差沒有煙雲吐霧的雪茄味,老氣橫秋的說著人生的過往雲煙,彷彿一切人事物都隨緣。來杯自烘焙的公平貿易咖啡豆,嗅出世界各地的土地風情。再來盤蝦仁炒飯、義大利肉醬麵,或者冰淇淋、起司蛋糕、鬆餅,應有盡有,很佩服有時一整個滿座的客人,內外場只有兩個人,可以很快的變出所有的餐點。
黃老闆做過業務,開過骨董老金龜車,又會攀岩,似乎對越困難的事情越有挑戰的精神,看著被太陽光曬到泛黃的黑膠唱盤的封面,來到雪可屋甚麼歷史痕跡都可以瞧見,不用說話交談,也會遇見所有人的內心世界,不只是在這裡才有巨大的能量,在許多朋友的店裡,都會聽到雪可屋黃老闆的事跡。
2021/03/03
《百年爛漫:漫畫與臺灣美術的相遇》
《百年爛漫:漫畫與臺灣美術的相遇》#逐工一本冊 No.022
以這樣跨界的題材,表面上算是蠻好發揮的方式,同樣都是繪畫,但其實漫畫需要的文本要多很多。
公部門與漫畫家能夠用這樣的模式呈現,我想應該是要鼓勵的。但看到文前長官的序文,似乎還在於臺灣美術教育的推廣,小朋友比較能夠接受漫畫這樣的角度切入。
這幾個謬誤,我覺得繪本與漫畫不光只是小朋友閱讀而已,大人也非常適合,而臺灣美術推廣那麼多年了,我覺得不朽的青春這樣的美術展的參觀人數,我們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是應該開始更深入建構這些畫家的內心世界,無論從漫畫、小說或從更多角度都很好。
至於漫畫的文本,我覺得台灣漫畫家也不差,是應該把架構放大,注重劇情的細節,開始連載故事,或許可以走出臺灣美術史的另一條路。
《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
《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逐工一本冊 No.021
屏東市區不大也不小,日本統治時期棋盤式的道路,飛行場、官舍、神社、武德殿的興建,留下了很多的遺跡,如今高鐵要延伸到六塊厝附近,市區蓋起了更多的高樓,這本書讓我們神往昔日美好年代,看見現存、滅失、改建的文化地景。
陳信宏參考日本時代的雜誌《臺灣公論》的繪圖形式,閱讀短文後翻開地圖讓人細細品味每一個章節的地景。
看完了書,我回到屏東公園,想像有猴子的叫聲,如今是老人下棋。不遠的運動場上,以前是神社主殿,看到朝陽門前的原住民石板屋,這一切都非常的魔幻。
很期待各縣市都能有這樣的一本書,讓我們很快的了解臺灣的前世。
《整容液》
《整容液》
肉是可以轉移到不同人身上的設定,親情關係透過交易而變質,目前韓國社會普遍的成年禮,父母會送女兒去整形,是值得深思的進入點。
最後,男主角(其實原來也是女人)把喜歡的人的器官融入了自己的身體內,這跟以前把喜歡的明星,或是女朋友的照片放在自己的皮夾裏方便隨身看,現在當然設定成手機開機畫面很方便,但是把喜歡的東西變成自己身上的東西,獨自佔有這樣的概念!
整容液雖然有點恐怖,但許多概念都還蠻值得深入討論的。
2021/03/01
《看見李火增III》這些人與那些人。臺灣 1935~1945
#逐工一本冊 No.020
僅僅這十年,就可以出了那麼多本寫真,看 王佐榮 老師每一張照片的短文,我好像溶入了那個時代!
這本書我覺得最經典的是道出了臺灣開始有民主選舉的盛況,還有那個時代喫茶珈琲店的主角:女給,到底是過怎樣的生活呢?
這些攝影集,讓我看到背後的建築,我貼出的這兩張都是現存的老屋,若能夠維修回原來的樣子,應該都是網美打卡的著名景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