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台灣巷弄》



現在流行輕閱讀,老實說我並不是看這本書的插畫才買的,而是介紹台灣巷弄內常見的文化現象,任意放置,隨手一翻,一篇花不到兩分鐘就看完。

後來,我才知道每一個插畫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以一部車子為基底。

文字、圖片都非常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看似複雜的台灣文化,其實非常簡單。

PS. 買書如水流,但是閱讀時間與能力無法如流水,只好逼迫自己每天要貼一篇

2019/04/29

【桃園】今晚是桃園廬山園社區大學的演講,好美的名字


今晚是桃園廬山園社區大學的演講,好美的名字

講青田七六,離開天龍國講這個主題,大家也很有感,台灣各縣市也如火如荼的蓋新大樓。

我想很多房子被拆除後,我們才開始珍惜,其實很慶幸透過指定古蹟來保存這些建築,但是歷史記憶還是要靠大家共同挖掘。

目前時空環境大不如前,如何透過商業機制來維護保存共同記憶,可能是政府目前的方法,但所有事情並沒有那麼美好,我們是不是可以擁有記憶,還是要靠大家的努力,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而已。

照片是開講前

PS. 連續三天安排台中、台南、桃園的演講,才真的發現已經不年輕了!

【嘉義】勇氣書房,快閃



從台南開車北上,經過嘉義,才想說都勇氣搬家後都沒有拜訪,於是很緊急的下了交流道往文化園區開去。

保全在整理樹木,停車場說要收費一次五十元,但沒人跟我收,星期一的文化園區客人與店家都休假吧?

勇氣書房有開業,晃了一圈很想坐下來看專心看一本書,但又趕時間就離開了。

何時好好閱讀一本書呢?每個人都說明天吧!這就是人生。

2019/04/28

【台南】分享走讀昭和町,時之河書屋,好多海關啊!



以前到安平古堡、安平樹屋等景點,都覺得只是一個個單獨存在的景點,很難了解全面性的歷史意義。

可是在秀俐姐與孟穎的說明下,雖然各時代都有海關,但是位置不同,抽稅的辦法不同,而且地點也不同,整體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人類沿海群居的遠古人類遺跡,從荷蘭人來沿海統治,蓋了熱蘭遮城設立海關,淺草綠色隧道是清代海關釐金局,而日本人重修安平古堡,建了運河,而目前書屋的前身,就是海關的位置。

經常去台南,卻很難對於台南四百年的歷史融會貫通,可見台南是很有舉辦導覽的潛力點,書屋也是很適合當出發集合點的地方啊!(坑推)

分享結束,感覺還有很多沒提,但是運河周邊的歷史可以提的比不滿百年的台北昭和町可以講的更多,也有更多史料,感覺這邊舉辦小分區的歷史講座,講也講不完吧?— 在安平運河博物館-時之河書屋。


2019.4.28 14:00-16:00 到台南分享溫州街的故事。

2019/04/27

【台中】野人小築咖啡,馬丘比丘與復活節島,還有地方創生


大甲散步與野人小築咖啡館的復活節島

傍晚來回走了最熱鬧的兩條街,其實巷弄裡面有一些算是蠻精彩的遺跡,老街街屋還在看顧著我們,照片右下的春聯貼法也算是一絕吧?

大甲,大家就想到媽祖吧!

看到了帆布店就跑進去,十分的精采,各式各樣的包都有,再來就是芋頭相關的產品了。街上來回的車上播放著各式各樣音樂,地方生命力強盛,期待能夠用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上。

每次講復活節島,都會想到文明的倒退,西方殖民南美洲時代的悲情:廢棄的摩艾、被抓奴隸、回到穴居、傳染病、族群鬥爭、鳥人競技,悲情沒有下限,至今仍然沒有停歇。

今天才知道"野人"的由來,原來是我認識的虹吟前,在網路寫作的名號,聊了一會兒,從一個少女變成歐巴桑的歷史。— 在野人小築咖啡。

大甲野人小築,談南島語族與復活節島的悲情無下限


是時候來提"地方創生"了,這一年來這四個字成為熱門議題,但是大家似乎都自己解讀這四個字,從二十幾年前開始的社區營造,對地方人士來說:就是有預算下來了。

有預算的解讀,若跟復活節島的原住民的文明倒退與悲情來看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如何抗拒文明的誘惑,走一條自己的路,這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大甲用雙腿走了兩條熱鬧的街,與媽祖繞境的大甲完全不同,也住了一個晚上,從深夜到上午各式各樣的聲音從大馬路旁呼嘯而過,從垃圾車的音樂,深夜飆車少年的機車聲,一早的哈雷機車沉重的低音,到鋼管女郎跳舞配電音,在地補習班的廣告等等,我只能說十分的精彩,不知道有沒有人錄下台灣各地的聲音呢?

復活節到的人從製作崇拜祖先的摩艾像,到了族群互相攻訐,被抓奴隸重回穴居生活,與鳥人競技取得統治權,目前的台灣,活生生的如同復活節島的歷史重演。

無論從觀光、經濟、文化、設計、美學、活化等角度看"地方創生",倒不如回到根本的問題,是否要讓各族群可以安生立命的生活在同一塊土地,我們目前就是缺乏這樣的共識吧?— 與Allison Tsai 和 Hungyin Chen在野人小築咖啡


準備開始講 馬丘比丘與復活節島


北白川宮遺跡,大甲文昌祠


大甲公學校遺址


大甲的早餐店

《愛上台式早餐》



介紹了各地的特色早餐店,居然還有食譜,雖然我很懷疑看食譜是否可以製作出同樣味道的早餐,但是日本人的精神我十分佩服。

來台灣遊玩,一大早起床去找早餐店,然後跟老闆聊天,會寫出食材、重量等,想必自己也製作過吧?

在台北生活快五十年,都沒有這麼認真。

2019/04/26

【台北】今天帶了某廣告公司老闆與員工團導覽,四小時


照片來源: https://www.gjtaiwan.com/new/?p=16823

從北門捷運站二號出口出發,在延平南、博愛路、重慶南路、館前路周邊繞來繞去,看了鈴置良一設計的許多建築的原型,以及後來被改造的樣貌,到了中山堂旁的孫中山先生雕像,看到了這張照片祝辰巳的雕像基座,原來是同一個。

關鍵字:辰野金吾、台北工場、鐵道部、三井倉庫、櫻井組、高石組、人民導報、林茂生、鈴木商店、鄧南光、城內的咖啡館、重田榮治、菊元百貨公司、台北苗圃、美國領事館、劉自然、洪通、南海劇場、建工神社、台北一中、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欽差行臺。

今天提了很多都市計劃中的中軸線,用太極陰陽四象來談一座城市的開發,總會有願景與理想。從台北城中的道路規劃與台北苗圃,都可以看到其意義。

很感謝老闆,能夠帶員工出來散步,了解台北城。

2019/04/25

《我要準時下班》



一直很喜歡吉高由里子演出的日劇,這幾年可能都專注在認真工作,討論工作倫理,並與人生體悟相關的連續劇吧?

日本人真的是很愛工作的民族啊!

每齣戲都會把泡沫經濟下工作變遷的歷史演出來,到底那段時間有那麼悲慘嗎?

【台北】明倫高中的地景走讀,是走溫羅汀的書街



今天明倫高中的地景走讀,是走溫羅汀的書街,剛開始就發現,為什麼參加者多是女生,原來是學校圖書館的活動,自由報名,只有一枚男同學參加,國中生算是最難帶導覽的族群,第二難我覺得是高中生,但這群高中女生還蠻專心的。

(可能是不同班,同學彼此不認識不熟悉所致)

因為是女生,特別帶去了女書店,然後也進去欒樹下、台灣ㄟ店、茉莉書店,同學太乖了,於是多繞路帶去了舊香居,書店老闆與店員都十分的熱心介紹,經過伊聖斯私書房(伊日書屋 YIRI BOOKS),我以為已經倒閉,還好只是剛好周四休假沒開。

很感恩這些書店都提供很寬敞的閱讀空間,也都有開冷氣,炎炎夏日逛書店,是最好的活動吧!?



現在國中老師好辛苦,還要安排學生的校外教學,這幾天帶了幾組國中生導覽。這幾年感覺,學生秩序是乖了很多,不過,學習積極度還是差很多,可能還沒有找到方向吧?

我想想我國中在想甚麼?好像也是一堆空白。

2019/04/24

【台北】青田七六的女中房



今天來聽導覽的朋友比較少,所以,多講了一些地球科學的事情,由於,夏天蚊蟲多,都很怕客人穿短袖裙子被蚊子咬,不斷的要換空間,奉勸夏天喜歡到戶外,或是老房子的朋友,最好是穿長褲襪子,可以的話也可以穿薄長袖。

女中部屋除了是傭人的房間外,您知道當年日本教授在台灣生活,經常雇用的女傭是甚麼地方的人嗎?

這間房間可以講的八卦故事還不少喔!

【台北】北門周邊,MKCR



剛剛去三井倉庫裡面的VR 體驗,頭有點暈,不過,以北門、鐵道部、三井倉庫來說明從清末到日本初期的建設,算是清楚,可惜是素材有點少。

二樓的文件資料展就比較完整了一點,加入了高石組、北門郵局、大阪商船等古蹟,可惜還不夠全面性,鐵道飯店、吾妻旅館、櫻花啤酒、辰馬商會、鈴木商店等商社都曾經在此攻城掠地。

我們已經失去太多了,用VR、模型也只是把現有的虛擬化還不夠,應該把拆除的給實體化,把所有模型依造比例放一起,比較有可視性,也才能了解日本時代台北城都市改正開發的具體想法。

不知道這棟展覽展示館,未來還會怎樣的活化使用呢?

2019/04/23

伊斯坦堡慢步:呼愁



伊斯坦堡,在諾貝爾得主奧罕帕慕克的眼中,全是憂愁,這個憂愁甚至是整座城市的同溫層。



感受這種「呼愁」等於觀看一幕幕景象,喚起回憶,城市本身在回憶中成為「呼愁」的寫照、「呼愁」的本質。我所說的是太陽早早下山的傍晚,走在後街街燈下提著塑膠袋回家的父親們。隆冬停泊在廢棄渡口的博斯普魯斯老渡船,船上的船員擦洗甲板,一邊手提水桶,一隻眼看著遠處的黑白電視:在一次次財務危機中踉蹌而行、整天惶恐地等顧客上門的老書商;抱怨經濟危機過後男人理髮次數減少的理髮師:在卵石路上的雖子之間玩球的孩子們;手裡提著塑膠購物袋站在偏遠公車站等著永遠不來的公車,雖時不與任何人交談的蒙面婦女......



節錄自伊斯坦堡,呼愁

2019/04/22

【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九點十五分現場廣播
https://www.ner.gov.tw/programexpress/5cb8420acbfaae0006387243

【台北】片倉夫婦的十二年感恩演講會與《台北‧歷史建築探訪》



十分感謝片倉夫婦在台居住耕耘了十二年的時光,除了去分享青田七六這八年的經營,另外也拿了另外四棟老房子的案例,跟大家說明這百年內這些房子不同單位的不同用途。

每一棟老房子背後有牠被蓋起來的不同原因,終戰後又被不同單位使用過,這樣多采多姿的文化資產,目前作為甚麼樣的用途呢?

來參加的朋友多半是日本在台的朋友,很感謝這些朋友這麼關心台灣的文化資產再生,我每次都會想到高更的畫: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該往哪裡去?用這三個方向來思考我們的文化資產是最適當的。

經常去田園城市書店,這幾年來每次來都有不同,對書店來說,"改變"是最好的經營模式吧?

攝影:片倉真理— 在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台北‧歷史建築探訪》1895-1945/片倉佳史

幾年前遇上片倉先生,到達每一棟古蹟,總是帶著很厚重的攝影器材,先進行訪談,不厭其煩的確認所有的細節,並且可能了解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以為這樣就結束了,他還一定要親自拍照。

即使已經對該古蹟很熟悉了,每次見面還是很熱情的再確認每一棟古蹟的歷史與細節,我總覺得他已經是這方面的專家了,但都是很謙虛的與大家分享他知道的事情。

只是,片倉先生的時間不太好約,總是行程滿滿,有時候意外的在大學的課程上會遇到,不然就是在某些演講場合或導覽的時候。

這幾年,他比較常回去日本演講分享,或是帶日本的參訪團來台灣,片倉先生來台已經二十幾年,一直幫台灣挖掘在地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們這塊土地的歷史,但我們大多不知道這些古蹟以前為何而建。— 和佳史片倉。

2019/04/20

【台北】金車千人走讀,城東散步


https://kingcar.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517

臺北市立大學的建築還蠻有看頭的

【斯里蘭卡】來自獅子國的明信片



聽說獅子國沒有獅子,那麼為何中國古代叫人家獅子國呢?

已經很少朋友會寄明信片給我,主要原因是我已經不寄明信片給朋友了,以前還會攜帶照片印表機當晚列印,然後很用心的寫下心得,每天還會去找郵局寄出,若找不到郵局,最後統一在機場寄出。

最近幾年用臉書就直接打卡,但是感覺上好像沒有甚麼臨場感,明信片消失的年代快要來了,用 LINE 或 FB,好像又太過於輕浮與大量的複製貼上,那麼是否可以開發甚麼 apps 來取代明信片呢?

【台北】青田七六的文學資優班導覽



這次上午的資優國中生導覽,同學實在太專心了,忍不住講了太多,小玉兒老師最後結語太有感情了,最後才發現這是國文資優班,我應該賣弄一下輕風吹拂樹葉飄落在水池上的聲音體驗才是。

PS. 或許是各校來的同學還不熟,所以都很專心吧?!其實應該覺得我這個阿伯的問題太白癡的簡單。

2019/04/18

【台北】有趣的巷弄之旅

【台北】貳房苑,路口


照片上來源:Google 街景

老公寓的外觀重不重要?隨著老公寓跨越了不同的時光,鐵皮、鐵窗、冷氣、木窗、鋁窗等,城市的建築在層層疊疊留下了各式各樣的痕跡。

屋子不一定要蓋的高才是有價值,隨著這樣的改作,能夠在轉角放光芒,不但路人可以欣賞,坐在屋內也可以觀察這個路口往來的人。

這個路口有五條路,而不是一般路口的十字路,拿出百年前的都市改正地圖出來看,原來是規劃一條四十五度角的道路,可以直通到南菜園,就是今日的南昌公園,但後來不知道為何沒有實施,那麼,這棟房子今日就不會存在了。


1927地圖

【台北】大安社大戀戀四季:瑠公圳演講,殷海光故居



在瑠公圳的霧裡薛支流旁,講這幾百年來的變遷,是個有趣的事情,下次若可以安排到吳興街底那邊來講這個題目,應該更為有趣。

個人覺得水圳道復興,應該是從小處做起,從里辦公室發起,比較有可能成功。

《東京二十三區女》



我大概是劇中的民俗學者吧?一般人跟著我散步,大概不到五分鐘就覺得十分無聊,沒想到日劇還可以拍出這樣有趣的劇情。

第一集就是講暗渠,東京跟台北當年一樣一直把水圳道加蓋變成道路,剛好昨天演講是講瑠公圳,真的可以拍成電影或是連續劇,我覺得應該比這部日劇還要精采。

2019/04/16

【宜蘭】我的書寫人生,淡大蘭陽園區



每次去那邊演講,無論晴雨,都覺得空氣清新,風景怡人。在這邊上課的同學會不會與世無爭呢?

【宜蘭】小花徑咖啡



已經是每次去宜蘭的必去聖地,今天有微型植物園的展覽,在玻璃瓶裡面,自成一個世界,只要給充足的陽光,就可以生存的植物,裡面還有霧氣,看了十分療癒。

2019/04/14

【台北】松菸小賣所品墨良行紅豆餅



#美日美食 No.41

這也是三個月快閃店,小富很厲害,一直以來都是做設計,但是站在烤盤前,烤一個下午也沒問題,從我到場坐了一個多小時,小富完全沒有休息過,就是一直在製作紅豆餅,而且餅皮超級好吃。

照片是隱藏版的餅,真正日曬的喔!

假日騎著 uBike 在台北市區晃,發現一個現象,大部分的店裡面的人沒有坐滿,但是少數店家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實際上不是沒有消費的人潮,是大部分的店家不夠好吃吧?

假日的市集擺攤,到三個月快閃店,測試創業的可行性,的確是不錯的辦法。— 在松山菸廠Shongshan Tobacco Factory 。

【台北】青田七六的導覽



今天幫亮軒老師代班,來的客人有分為幾類,一類是國中生被老師要求要來,我猜可能是培養服務精神吧!一類是師大的學生,有學分的,還有一類是老房子的愛好者。

由於是代班,所以,我就講多了一點亮軒老師書中的內容,顯然面對這樣多樣的客人,還有每個人來的目的大不相同,對於導覽老師是很重大的考驗,而我也不是亮軒老師,他只要講他自己小時候長大的事情,隨手就是故事了。

不過,因為在這個屋子也講了快八年的導覽,我很有信心的很能讓每一個人都有所體會。但是在街頭巷尾走來走去的導覽方式,有時候節奏拿捏不準確,客人的歷史教育程度不一,我經常講很多日本時代的人事物,但是大家都不清楚誰是誰?我覺得這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問題。

青田七六一旁的小書房,書架上的書最近換了一下,都是簡單易懂的書,有空朋友可以來翻閱一下。

PS. 感謝參與導覽客人的拍攝,不知道有沒有修圖軟體專門修凸肚的呢?— 和 Yoshitaka Watanabe 。

【台北】金錦町



位於金華街84,86號的日式職務宿舍,在台北刑務所南邊圍牆外,在這裡對面這一排的日式木屋,幾年前才發生過火警,如今已經開始重修。

台北監獄期間,原本有一公共澡堂,澡堂前有金華麵店,因為金華街比較寬闊,不少的小黃司機在此用餐休息,然後繼續打拼工作,金華麵店後來搬遷到潮州街,但店名仍叫做金華麵店。

對於金華街,大家的想像多半是不少好吃的麵食館,目前還有一家廖家牛肉麵在旁,總是大排長龍。

這幾年每次經過這邊,種是看到台北市政府老房子文化運動的看板,時而整修時而停工,對於有廠商願意投資老房子修繕我總是感到感恩,取其金華街的金字,與原本日本時代是錦町,取金錦町,原來是蛋糕公司來經營的,要坐在裡面的低銷是一杯飲料+一個甜點,滿滿的金色家具與牆面燈光,一時眼睛睜不開,雖然沒有到達金碧輝煌的程度,原木色的木作搭配金色,也算很搭。

很可惜沒有復原一些榻榻米的房間,不然應該更為閃金金。

我在想這棟房子以前住過誰呢?

PS. 應該是店長,綁馬尾染一點點金髮很機靈,我會多來吧!哈哈!

2019/04/12

【台北】孵咖啡



天氣熱起來,大家開始喝冰咖啡,但是冰咖啡除了慢慢水滴之外,還有人放在冰箱裡面慢慢滴,或者是手沖時瞬間用冰塊冰鎮,也有人用咖啡製作冰塊,各式各樣的創意都出籠了。

手沖濾杯先用熱水燜,然後再用冰水萃取,其實製作這杯咖啡,非常花時間。

利用不同溫度的萃取模式,咖啡的風味就可以更有多樣性,而冰咖啡因為溫度的關係,味蕾比較不敏感,有人加倍咖啡量,有人加壓,有人把咖啡豆磨細一點,你還有甚麼創意呢?— 和 Joey Wang 。

2019/04/11

#101種咖啡製作 No.001-No.010


20190411 No.001

買過了陶瓷、金屬、木頭等各式濾杯,有風有雨的天候,我還是選擇了有溫度了銅濾杯,配合新買的銅杯,要溫這些咖啡器具,其實還頗費工夫,但是全部器材都溫了之後,窗外幾陣風襲來,溫度並沒有降低。

這次選用了在車庫咖啡烘焙的豆子,在孵咖啡購買,如同今日的氣候多變,雖然重烘焙有些苦味,但是多變的回甘令人難忘。不過,也可能我燜了太久了,下一泡再來改善看看。

沖煮咖啡的方法百百種,希望我可以完成101次不同。

製作法001:熱水88度,燜一次,緩注水不間斷一次。


20190413 No.002

今天要介紹的並非是新創意咖啡手沖法,而是方便攜帶的工具,可隨時手沖新鮮的咖啡。

1. 摺疊的濾杯,可以用蛋糕杯濾紙或 V.60 的濾紙
2. 攜帶熱水的保溫壺,以後可以有加熱功能就好了。
3. 行動磨豆機,不過後來覺得這個磨豆機還蠻重的,只是想聽聽磨豆子的聲音,還有聞到新鮮的咖啡味,也可在家裡磨好帶出門,會更省事。
4. 矽膠可壓扁的水壺,充當手沖壺,可用按壓來微調水量。
5. 濾紙

很細長壺嘴的手沖壺很難很方便攜帶,是否有人發明方便攜帶的手沖壺呢?

目前市面上一堆方便攜帶的手沖咖啡器材,但我發現都沒有標準化,或者為了行動方便而犧牲了一些過程。


20190418 No.003

自從迷上了方便攜帶型的咖啡器具,經過了有賣咖啡器具的咖啡館,衝動下又買了這個 V.60 的金屬濾杯。

來測試一下風味!

悶蒸效果不錯,層次很豐富,比其它金屬濾網好,雖然沒有到達濾紙的乾淨程度,不過意外的喝到了更多層次的味覺。

到底怎樣的咖啡豆配合怎樣的濾杯呢?其實好像沒那麼重要,一切隨心隨緣,自會嘗到特別的風味。


20190422 No.004 有人說我只是愛玩而已!

沒錯,自從愛上了喝咖啡這件事情,如何製作一杯咖啡,從咖啡豆的產地,發酵、烘焙的模式,沖煮咖啡的方法,目前我可以自己控制的,就是使用不同的器材來沖煮咖啡。

使用 T型矽膠濾杯,這個濾杯的勒痕很細,有點深,由於矽膠這個材質與水的關係很微妙,水珠在上面會有表面張力,咖啡萃取後會不會快速的落下?是值得觀察的項目。

30克中深焙哥倫比亞,不燜蒸,一次注水法沖完。


20190425 No.005

手沖冰火咖啡

天氣突然從冬天變成了夏日,在孵咖啡看到老闆與美麗的吧檯手的表演與示範,我也詢問了一些方法與技巧,但是等到自己在家裡練習,變成手忙腳亂。

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改良。

豆種:車庫咖啡深烘焙的哥倫比亞
粗細:小富士刻度四
重量:30g
悶蒸:90度60cc,120秒
注水:冰水4度,緩慢注水 300cc,一邊慢慢攪拌聞味道,一直到沒有咖啡味,移開上濾杯,這時包含燜蒸的熱水與冰水大概300cc。
加冰塊:60g

果然味道很多樣!


20190506 No.006

法蘭絨布濾網,不知道有沒有放反。

咖啡豆:國姓觀九峰,20g
溫度:85度燜蒸40g水,注水一次到300g

結果,感覺太稀了


20190507 No.007

掛耳包

只剩下半小時出門,又沒喝咖啡,於是打開掛耳包手沖,意外的香醇


20190513 No.008

法式濾壓

可能前幾天喝了油脂超濃的土耳其咖啡,喝到杯底嘗了些咖啡渣,覺得還蠻特別的美味,於是今天拿出這個濾壓壺,其實我常用來泡茶。

今天用了重烘焙的哥倫比亞 20g,原來的豆子稍微出了一點油,小富士刻度六,比手沖粗一點,熱水95度沖下去200cc,然後攪拌均勻後,蓋子燜住三分鐘,把濾網下壓就完成了。

有人是加一半的熱水,然後往下壓後再加一半熱水,就隨自己的習慣吧!

很快的完成一杯油脂豐富的法式咖啡,至於要加牛奶,或是豆漿,或者品嘗原味,就隨個人喜好了。

飲啜一口,如同聽法文一般,很浪漫!


20190525 No.009

這天氣,把水滴咖啡設備拿出來,又想來嚐發酵的滋味


20190603 No.010

這回採用古一杜先生的沖法,把燜蒸的第一段,與第二段手沖分開,然後分別品嘗後再混和,這樣就可以喝到咖啡的三種味道。

我覺得我的第一段還沒有到位,可能要多嘗試一下用不同的器具,不同的方式燜。

某人還是說要加牛奶比較好喝!


2019/04/10

【台北】貓圖咖啡



一進來就發現感覺像是進入大學附近的咖啡館,但客人又不像是台大學生,點餐結帳的時候,年輕可愛的店員妹妹問我有沒有師大證件,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客人應該都是師大的學生才是。

台北的咖啡館價格與管理模式,真的決定了會來的客人,雖然經常在附近晃來晃去,但卻是第一次踏入這家咖啡館,師大周邊眾多的咖啡館,有太多的選擇,每一家都有各自的定位,大抵上因為周邊的房租提高,咖啡的價格也都拉高,這家咖啡館價格低廉,提供了許多輕食,提供給學生在空堂間,一個休息、交心、討論、寫作業的空間。

我才想到,我這幾年在周邊晃頭晃腦或騎腳踏車在潮州街上來去,似乎都是這家咖啡館客人觀察的對象,包含對面的咖啡館。

2019/04/09

【台北】桃花源緣,延平北路二段79號,歷史建築清水百貨店



踏入這家茶館,有台式的午餐,台式的茶,台式的點心,除了在這邊吃,也可以買回家當禮品送給外國朋友,很開心也有賣一些書。

圖說:送一本我的絕版書給(像)明星的老闆,恰巧適合這裡屋內裝潢的色系。我來想想是否可以寫一本《台北茶館時光》呢?

《彩繪李火增》拍攝年代,大抵是同一年代興建的房子,是台灣總督府規定防火建築本島人居住的第一批,目前桃花源緣是1923年興建好的房子。

以前旁邊鄰居(83號)是蔣渭水經營的春風得意樓,1922年倒閉,如今春風得意樓已經消失,蓋了一棟很大很高的高樓,勞動部已經搬走,現在是 KTV店,似乎有點回復當年酒樓歲月之感。

延平北路,有著與迪化街一樣繁華的歷史,許多台灣文人開設的書局在此落腳,可惜許多樓已經改建,完全不留下任何足跡。— 和王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