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31

【金門】將軍第



 將軍第其實不是很顯眼,以前還未整修前,跟兩邊的人家沒什麼兩樣。但今年去看的時候已經喚然一新。

 盧成金將軍生於道光2年(1822),死於光緒20年(1894)。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所以跑去從軍,隨船搜捕海盜屢建奇功。曾經參與平定竄佔廈門的小刀會匪,激戰於金龜尾,隨即進勦廈門,搜補會匪餘黨,建立不少功積。後朝廷授與「武顯將軍」的名號,光緒9年(1883年)建宅於金城後浦北門,門額題「將軍第」。

 門前用磚雕作了四個雙喜,表示雙喜臨門,門口有將軍第三字,用大片石材雕刻。大門的上下有槽,門板很厚裝有滑輪,聽說是防盜賊用。御賜的「烏金」是光緒元年所製,上刻「光緒元年承造質料二尺見方金磚督造官蘇州知府李銘皖監造官蘇州府余臨照查春山造」。

 我對大廳裡的畫像特別有興趣,右側應為將軍畫像,看起來並不是很威嚴,留有鬍鬚,看起來是個書生模樣,左側是他的夫人,中間上方有「皇恩誥命」的匾額,聽說這裡仍保留五幀聖旨誥命,仿展於總兵署(前金門縣府)內。也有寶劍、大刀,為盧成金所用,他也曾於中法戰爭時期督軍作戰,所以活躍於咸豐、同治到光緒年間。

 在人家家裡繞來繞去,還看到將軍後代住在這裡,有電冰箱、瓦斯爐等,還有放米的甕,加上有歷史的鎮邪之物,或祖傳家訓等,其實看完了還真不知道重點在哪裡呢?

2006/08/30

【台北】東和禪寺鐘樓



 夏日午後大雷雨後,走到青年育樂中心旁的這個鐘樓,與周邊的大樓,顯得格格不入。

 1908日治時期,日本禪宗來台佈教,在此地興建台北別院與觀音禪寺,跟臨濟護國禪寺興建的時代相仿,這個鐘樓是1930年才完成的。戰後,觀音禪寺改名為東和禪寺,由於受軍隊及民眾長期佔住遭到破壞毀損,也被違章建築所包圍,2000年時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把僅剩下的觀音禪房拆掉,只剩下這個鐘樓。

 不知道這個鐘樓是不是就是用混擬土或是水泥興建起來,雖然外觀保留了日式屋頂的風格,只是不解為何要把木頭油漆成白色?還好屋頂還是保留黑色瓦。從底下從天井往上望可以看到大鐘,但是要走上去卻大門深鎖,無法看到屋頂的細部木頭架構,我最佩服日本的寺廟用木造,但至今居然可以保存那麼完整,想要欣賞卻不得其門而入。

 看了告示牌多少可以略知這裡過往,如今已經看不到閩南建築與日式建築的混合體了。告示牌有一句"雖屬鋼筋混擬土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



東和禪寺鐘樓
http://zh.wikipedia.org/wiki/東和禪寺鐘樓

2006/08/29

【金門】朱子祠



 來到朱子祠,圍籬圍起來的施工標示,大門口很新,屋頂上有四支竹子似的圓筒,不知道是什麼意義?難不成跟孔廟一樣是通天筒嗎?

 我偷偷地從門縫跑進去偷拍照片,真的是很新很新的建築,大殿是個講堂,後殿才是古蹟的主體朱子祠,我的印象中這個講堂是個有木頭地板的圖書館,或許真的是在當兵的時候(1993)記憶謬誤也說不定,反正現在是個很像傳統閩南式的書院,東西兩側廂房可住宿學生,中間是講堂,前有照牆,後面就祭祀朱熹或是文昌帝君等。

 朱子祠與浯江書院是合為一體的建築群,據文獻徵考,建築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康熙26年(1687年)。傳說金門之所以推崇朱熹,除了朱熹豐厚的學術涵養外,乃是因為朱熹曾在宋高宗紹興23年(1153年)秋,任同安縣主簿,同安縣就在金門的廈門灣內,一度視學金門,所以當地讀書人對朱熹懷有一份尊崇、親近的特殊感情。

 朱子祠的右側是中正國小,左側是長老教會,走在金城鎮,真的走了幾步路就是有點歷史的地方。

台灣古蹟列表
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灣古蹟列表

2006/08/28

【台北】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一早帶小水瓶去走葉倫會老師的迪化街導覽,之前在迪化街散步的時候經常遇到一大群人拿著相機到處拍照,沒想到今天我變成了這群人之一,人多的好處就是可以到處亂拍,不然以前我都要先問商家可不可以拍。

葉倫會老師的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ylh515

 小朋友實在不適合走這種導覽,不是因為葉老師講得不好,大約走了一個小時,我就帶著小水瓶尿遁,開著車剛好偶戲博物館前有個空停車位,在偶戲博物館玩了兩、三個小時。館內一位資深工作人員細心的解說之下,讓我很快速地了解了世界各地偶戲的發展及特色,還實際了參與演出玩耍,無奈小水瓶很不受教,不聽解說,但是意外地在四樓陽台玩了好久的越南水偶戲。

 博物館展出世界各地的偶戲,有國中時期中午看得黃俊雄布袋戲,以金光閃閃(瑞氣萬條?)為展覽主題,還有高棉、柬埔寨、越南等以亞洲為主題的展覽,另外,一些歐洲地區的傀儡戲偶,恰好製作偶戲的師傅去義大利表演,所以沒有駐館讓我們看他的手藝。

 很感謝館內那位小姐的細心解說,讓我獲知不少各地偶戲的歷史小故事,或許要寫各國偶戲的研究可以去請教她。小水瓶凹到不少小贈品,也有了一個愉快的回憶,我居然忘了問她貴姓?或許等下回去再問問。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http://www.taipeipuppet.com

2006/08/27

《公告》驚艷拉賈斯坦──印度紀行



《公告》驚艷拉賈斯坦──印度紀行
主辦單位:v1492旅行與閱讀基金會
活動地點:台北市青田街12號B1(1樓為湛盧咖啡)
(青田街與和平東路交叉,自彰化銀行旁的巷內轉入即可到達 )
活動時間:2006/08/27 (日) 14:00-15:30
收費:免
講者:阿家
阿家的部落格:帶著心去旅行
http://www.wretch.cc/blog/lingade

拉賈斯坦是印度西北方的一省,在舊時境內諸侯林立,王公貴族雄霸一方,因此也各自發展出不同風貌的藝術文化。時至今日,貴族權力不再,但豐富的建築雕刻與人文遺產卻保存下來,吸引世人的注目眼光。歡迎你與我們一起來探索拉賈斯坦的千萬風情。

座位有限,敬請先行電話預約。預約洽詢:02-23969092

2006/08/26

【金門】邱良功的家



 吃完午飯準備要去參觀朱子祠,大中午的走在烈日下突然遇到一個老伯說:看過牌坊後應該再去看看皇帝給他的聖旨。

 他指著對面一戶鄰居,叫我大方的走進去,我不好意思深怕吵到人家睡午覺,那老伯幫我打開門打聲招呼後叫我去水井旁拍下聖旨石檔。那龍像不知道何時隱末在牆裡,我猜想可能是怕被偷走吧!

 屋裡的老阿嬤已經快九十歲,很愛漂亮,也害怕入鏡,她媳婦是個很健談的阿姨,跟我講他邱家的過往一百多年來世代都在此居住,頭頂上掛的一對黃燈籠表示一個兒子成家,後方四方的紅燈龍表示女兒嫁出去。很傳統的閩南家庭,都是媳婦在照顧長輩即打理整個家庭。

 談話中我用破破的閩南語,後來我發現我夾雜的日本外來語阿姨聽不懂,金門人跟台灣人一樣的熱情。唯一的不同是金門沒有被日本統治過。

2006/08/25

【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



 來金門觀光,這個牌坊是一定要來看的,位於金城熱鬧的市場旁邊。

 以前最有名的金門菜刀就在旁邊的商店,爆裂的鋼彈殼排滿在店裡面,客人可以挑選自己想要的鋼殼,老闆當場可以做把菜刀給你,由於來金門多是搭乘飛機前來,大部分菜刀還是用寄送的比較好。隔壁有家廣東粥,便宜又大碗,可是這次去也沒看到開門,中午在牌坊旁邊麵店吃,蚵仔又多又大顆。

 台閩第一坊的邱良功母節孝坊,是國家一級古蹟,四柱三開間三層,是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和青斗石雕刻建築而成。牌坊在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28年,撫育獨子成為國家棟樑。建於1812年,上有聖旨及欽旌節孝四字。

 這附近有邱家古厝,還有模範街、朱子祠、奎閣、將軍第等等,慢慢地來介紹。

2006/08/24

【台北】學海書院



 來到龍山國小旁邊的學海書院,本來以為是有開放參觀的,但是木門卻深鎖,上面寫著高氏宗祠。

 我在外頭不斷地張望,看到兩根石旗桿,上面還有清晰的題字,可能是這幾年有補金漆,一支是清光緒時所立,另一支是日大正年間。石桿代表了文人的筆桿子,在明代的文官制度中代表了很深的意義,清朝只要中了進士就會獲得石桿,至於日治時代為什麼會立石桿,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

 清道光23年(西元1843年),文甲書院落成,文甲是艋舺的諧音,書院內還有居住的宿舍約20間,1847年改名為學海書院。1864年,書院由當時大龍峒老師府的舉人陳維英主持,聽說現在大廳上掛有他寫的對聯,第一個字各是「學」、「海」兩字,對聯『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雲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日治時期,書院被日本人改為國語學校,後來經過標售,改為高氏宗祠,意外的保留了當時的建築。

 書院內有講堂、朱子祠堂、宿舍,這三項為清代書院的基本要素,建築層級分明、師生有別,注重倫理及人格養成。

2006/08/23

【金門】八二三紀念碑



 有人說台灣在八二三砲戰後,就已經獨立了!

 1958年(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共軍對金門展開砲擊,持續44天的砲戰中,金門群島的落彈量是474910發,平均每平方公尺有4發砲彈,創下全世界落彈量密度最高的紀錄。這場戰役除了顯示金門的地底防禦工事良好之外,也造就了金門菜刀的美名,每每看到師傅拿著碎裂的炮彈殼進去鑄燒,出來是一把把的菜刀,我會有那麼點對戰爭歷史的悸動,或許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份感動少了很多。

 這座八二三砲戰紀念碑位於鵲山圓環的中央,是我每次從駐地陽翟到山外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們要到鵲山出操的苦難路標。當時每個圓環還都有衛兵站崗指揮交通,優美的交通指揮手勢是來往的軍民營車輛的紅綠燈,如今這些圓環的衛哨全部都撤除,軍車少了,白手套及哨聲也沒了,少了熱鬧的感覺。

 我很喜歡鵲山這個優美的地名,圓環紀念碑有著肅穆景象,但在紀念碑後駐軍將環境整理的很好,可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所以長官會特別注意。現在駐軍離開,這圓環顯得單調了許多。

2006/08/22

【蘭嶼】東清灣


Tony 拍攝/蘭嶼東清灣

 現在收到信(非明信片)還真有點驚訝,除了信用卡帳單外,此外,沒想到現在郵票也是貼紙,而且價格NT$5,也是列印上去的。

 雖然只跟 tony 見過幾次面,第二次見面我就挖他去仁愛路圓環拍照,隨便買了燒餅油條,我們兩個就在大馬路中間邊拍邊吃了起來,可能光害過於嚴重,而我當時用的是偽單眼數位相機,所以拍出來的效果不好,希望還有下次的圓環外拍。最近假日都是豔陽藍天,真想去山上拍些城市的鳥瞰照片。

 tony 是很會趴趴走的人,從小在台北市區長大,拍出來的城市街景還有人物特別有情感,大家可以多去他的部落格觀察他的攝影作品。在銀行擔任資訊部門主管的 tony 雖然話不少,但看他專注攝影的表情,想必是經過不斷地練習,而且他對人的觀察很敏銳,EQ很高,祝他未來無論在工作或是在生活上都能快樂的度過。

tony 的蘭嶼遊記
http://www.tonylee.idv.tw/tony/photo/20060401/

 不知道這張照片有無用腳架?魚伕來來往往,但裝飾漂亮的船凝結不動,希望這些造船的傳統能夠保存,不僅為了觀光,也為了先民生活的文化觀。

2006/08/21

【台北】圓山飯店



 小時候從高速公路回台北,只要遠遠地看到圓山飯店,就知道快到家了,這幾年往中南部跑的時候都走北二高,對這棟建築反而沒有了感覺。

 最近要去找逝去的中山橋的時候,不是開著車子在圓山繞來繞去,就是在附近步行,大熱天的我幾乎快中暑了就是找不到中山橋遺跡,倒是在圓山公園散步,拍了不少圓山飯店的照片。

請問馬市長,中山橋呢?
http://blog.yam.com/chensumi/archives/1905529.html

 記得國小時候有位女同學的父親載我們去圓山天文館,應該是第一次進入圓山飯店吃飯,總覺得是個很高級的地方,很不好意思讓同學的父親請客,不但到了天文台,還去看話劇表演,又吃了飽飽的回家,多年以後,仍不斷地幻想要是他是我爸爸就好了。幾年前,參加那國小同學的婚禮,這段夢終於破碎。

 1995年,圓山的屋頂因為施工不慎引發大火,天氣晴朗炎熱的上午,整個台北市都看到它在燃燒,我工作的辦公室窗外剛好可以看到直升機飛來飛去,整個屋頂全部燒光了,三年後修復才又重新開幕。

 幾年前,去參加一個張忠謀與曹興誠及一些企業領袖的座談會,圓山飯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雖然是個免費的講座,可是會中安排的流程可是非常的仔細,座談結束後,下山的交通可是個大問題,大家都排隊等計程車。

 圓山飯店是黨國時代興建的產物,如今飯店的經營已經朝向民營商業化,我希望它能永續經營,畢竟所有的過往都是歷史的見證,也很喜歡這個美倫美奐的宮殿建築,現代四四方方的建築已經很少能夠這樣的表現了。

2006/08/20

《公告》跟老王看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2006/1 攝影/老王
主講人:老王
日期時間:2006/8/20(日) 14:00-15:30
地點:V1492旅行與閱讀俱樂部
(02)23969092 台北市青田街12號1樓(湛盧咖啡廳樓下)



 去以色列,耶路撒冷是一定要走的。這個被回教、基督教、猶太教視為最神聖的聖地複雜到不可思議,但也由於來自不同人文的匯集,造就出一個不凡的城市。

 您想知道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所走過的14個站嗎?您想知道耶路撒冷在這些宗教包圍下背後的歷史嗎?您想要了解猶太人復國後的先進建設嗎?請來聽老王的演講,就可以知道了。

老王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zbrazz

 另外,老王參加的山徑筆記書是一項創意作品,是她花了兩個禮拜每天熬夜硬給他拼出來,可能是對這比賽有高度興趣的關係,因此非常樂在其中的不眠不休,也因此老王獲得佳作,將在8/19(六) 14:00接受頒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多才多藝的老王不但已經是昆蟲專家,又是聖地探訪第一把交椅,加上對網路的熱情,設計卡片、筆記書等長材,前途真是無量。

展覽日期:2006/8/19~2006/8/27
地點:華山文化園區,中一、中二館
(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忠孝東路 八德路口)
開放時間:10:00~19:00(8.19下午14:00開始,8.27中午12:00結束)
洽詢電話:(02)25789329

2006/08/19

【金門】風獅爺


1994 金門安岐高380公分的風獅爺

在金門當兵的最後半年,我瘋狂的收集風獅爺,不但跟我姐姐調用單眼相機,部隊弟兄一到假日就來問我今天的目標在哪裡?

許維民先生編著的金門印象筆記書,裡面有六十幾尊風獅爺的照片,裡面每頁裡面都貼滿了我跟風獅爺的合照,有些上面還有風獅爺郵票,有些照片或著軍服或穿便服,旁邊的弟兄不一,最多有六個人,甚至還有上尉軍官跟我們一起探訪。這段旅程從我一個人到處尋訪,引起同袍的注意後,我的目標就是走遍金門每個城鎮,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書後的通訊錄有同袍連絡方式,真是段有趣的回憶。

明末清初,島上居民苦於風患,植物不易生長,於是在廟口、村莊路口樹立風獅爺,以期鎮風,演變而成為聚落的守護神。風獅爺已成為今日金門的象徵之一,是金門特有的人文景觀與無價之文化資產。據傳風獅爺的造型是由東南亞傳過來,或許金門人當時跟東南亞貿易鼎盛有關。

其實當年跟風獅爺拍照,有時晚上睡覺會做惡夢,後來未求心安,拍照前後都要心存誠心誠意膜拜。各城鎮風獅爺都有不少傳說,值得多去看看。

2006/08/18

【金門】古崗湖



 不知道為什麼我對古崗湖這裡情有獨鍾,很喜歡這裡湖景和風。

 印象中剛開放觀光的時候這個湖有放些腳踏船,看到很多情人在此划船,理光頭的阿兵哥和長髮飄逸的女朋友,清風吹拂好不高興的畫面。後來可能安全的因素,這裡的船都移走了,然後擺上一些給小朋友騎的玩具車,給觀光客乘坐用,但這次去已經全部移走了,湖邊也經常有些老伯釣魚。

 獻臺山旁的古崗湖位於舊金城東南方,是半人工湖,古崗湖原稱古坑,四周群山環抱,湖濱楊柳低垂。湖畔古崗樓建於民國53年,碧瓦紅牆古色古香。古崗樓是由淡水畫家、修廟專家、古物收藏家莊武男先生負責建築。

 或許是我來此地的時候都近黃昏了,所以不顯得特別熱,在古崗樓的三樓吹著風,蟬聲鳴鳴,心裡顯得特別安靜。一樓有個阿兵哥發呆,以前曾經很羨慕可以在此駐地當兵,面對湖光山色,會不會有就此終老的打算?

2006/08/17

【金門】奎閣


2006/8 金城奎閣

 奎閣,建於道光16年(1836年),為一正六角形的二層建築體,後浦商人林斐章倡建。

 後來1963年,由林斐章玄孫旅居菲律賓之華僑林克凱出資,當地人組成重修委員會,聘請陳南山為師傅進行重修,此次雖未拆換大木結構,但拆除四周圍牆,並在屋面換上綠釉琉璃瓦,重新泥塑及木門窗隔扇。傳統民間信仰各行各業都有奉祀的神祇,建築業奉祀魯班;醫藥業奉祀保生大帝;文人奉祀文昌帝君或魁星。魁與奎字同音,所以這棟建築稱為奎閣。

 當兵的時候剛好金門開放觀光,那時候介紹古蹟的書籍不多,我拿著剪報資料到處找古蹟。這裡不太好找,來了第二趟才找到,旁邊有棟荒廢的洋樓,至今仍然荒廢。我喜歡在艷陽下的午後坐在閣下看書乘涼,不知道為什麼一到此地就感覺到天氣沒有那麼炎熱。印象中有位老伯經常在此講述他英勇從軍的過往,今年回去已經沒看到他了。

 風水師認為這裡為蜘蛛穴,有六條小路可以穿出去,此地沒有蚊蟲,是因為蚊子怕蜘蛛。

2006/08/16

【柬埔寨】紅色旋轉木馬的吳哥


2006/8/4 木馬寄

 會認識木馬是學妹的朋友的朋友的同學,也搞不清楚那些關係了,認識後發現他真是個喜歡旅行的人,今年考上國際導遊後,第一次帶團到吳哥窟,就寄來這張明信片。

 每每在演講場合聽他很有自信心有條不紊的解說旅遊地區的歷史背景,又常在談話性電視節目談論他自助旅行的趣事,木馬真的把旅行當作自己的事業在經營,出了一本世界遺產的專書,又跟許多朋友編輯了生活休閒書籍,木馬也是國家公園的解說員,假日往往就是最忙碌的時候。

紅色旋轉木馬
http://red-pony.blogspot.com

 讀完他的書,說不上來的感覺,他背後的人文關懷的力量很大,或許是旅行,讓他的心胸顯得無比的大。他寫著:再度回到吳哥,角色已然不同,感動依然,吳哥的美與震撼,千百年恆古不變!

 我希望我們生活的地方也能有這樣的感動。

2006/08/14

【維也納】莫札特250歲



 音樂人及對音樂有興趣的人,對莫札特這一位人物,決不會陌生,從事音樂教學20幾年的海豚飛老師獨自踏上了莫爺爺的探訪之旅。

 莫札特1756年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三歲時即整天在鋼琴上玩和聲,四歲時在大鍵琴上演奏驚人的音樂,七歲寫出喜歌劇,十四歲時完成大型歌劇,也因此被譽為音樂世界的曠世天才,名字中的「Amadeus」,意為「上帝的寵兒」。

 海豚飛正如莫札特一般,在網路上是個過動兒,一天平均貼出的文章數量是五篇,各種網路活動都有她的足跡,甚至各類的演講也會出其不意的遇上她,很佩服她的行動力,開朗的個性及正向思考的樂觀態度,相信她的學生一定很能感受到,其實世界就是個博物館,大地就是個音樂廳,學會如何聆聽我們的生活,才能譜出動人的人生樂章。

海豚飛新出爐【奧地利現場】&【奧地利遊蹤】
http://blog.sina.com.tw/htfjsw/article.php?pbgid=2348&entryid=88542

海豚飛:莫爺爺要我問你,為什麼不來看他呢?維也納的人文藝術,你一定會喜歡的!
水瓶子:我在KTV唱歌的歌聲應該會嚇跑所有的人吧!

2006/08/12

【俄羅斯】彼得及保羅教堂


2006/7/25 00:36 寫

 這是小魚去俄羅斯錢被偷後借錢寄來的明信片,字跡仍然潦草率真,沒想到她旅行中的多災多難竟然在我收到這張明信片後傳染給我。

 昨日我家其中一台電腦突然上不了網,正在修復的時候,小水瓶突然從夢中驚醒,全身發抖像中邪似的,量了體溫居然莫名奇妙的發燒,安撫了很久給他吃了退燒藥終於又睡去。我打開另一台電腦要開始查詢這張明信片上的教堂資訊,正要開始掃描明信片的時候,沒想到開不了機,拆開來修也修不好,就這樣好好的電腦就壞了。

 為了弔念我的電腦,休格兩日,請大家去看飛小魚的厄運俄羅斯吧! 

【驚心動魄俄羅斯】我是豬!!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4233857
【驚心動魄俄羅斯】又大又鮮艷的洋葱頭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4299191

2006/08/10

【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來到金門的前水頭,就有一股江南的園林氣息,不過來到我當兵時(1992-1994)印象的黃氏酉堂大不相同,雖然翻新了,但是門前的日月池,少了那麼點味道。

 前水頭位於金門島西南,是濱海村落,有閩南古厝群與西式洋樓建築。村落居民全都姓黃,其中一戶是清嘉慶年間興建的酉堂別業(別墅),主人為黃百萬(黃俊)建於1766年,清嘉慶年間人,因經商致富回鄉置宅,由於門樓前有橫額題「酉堂」,所以稱酉堂別業。

 酉堂別業前有曲橋與泮池,稱為日月池,該池是水頭地區七個天然潭池之一,當兵的時候曾經多次前來,吸引我的不是屋內的黃百萬雕像,而是這片天然的池塘,長出很多的植物,蓮花浮萍等等,雖然沒人整理,可是頗有世外桃源的感覺,我想能夠住在這裡應該是退休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但這幾年回去,日月池及曲橋雖已整修完成,但池旁的植物已經被砌起的石牆以及全鎮鋪滿的石版所淹沒,看到幾株重石頭縫裡冒出的植物,黃大叔努力的介紹每珠植物的用途以及特色,他也抱怨修復師傅的不當修繕導致一些牆飾的光芒盡失,走入側門進入講堂,上面放了許多書本以及象棋,看來是很歡迎客人進來泡茶聊天,雖然這是富商之家,看著黃百萬的雕像拿著書本,表示他喜歡讀書,也可以知道這個地方作為私塾講堂的盛況。

本週日2006/8/13 14:00:江柏煒-被遺忘的聲音講座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2000067.html

 水頭另有洋樓及得月樓,還有閩南建築群十八間等古蹟,但得月樓前的天然潭水已經填平,洋樓毀壞失修,美景已經不在。黃大叔一直說自己是乞丐命,風水師建議他在側邊再開一扇門,能將財富留住,但他卻沒這樣做,只是儘量的把大門敞開,讓遊客能進去參觀他家,讓大家知道黃家的輝煌過往。
 

2006/08/09

【阿曼】香車小美男



雖然阿拉伯半島的自然環境氣候險惡,但因豐富的石油含量,造就此區大部分國家的富有。因此走在阿曼的首都街上,豪華進口轎車俯拾皆是,更有專門蒐集骨董車的大手筆玩家。

這位阿曼的小帥哥,沒有同年齡小孩慣有的躁動與頑皮,身上穿著一襲傳統潔淨的白色長袍,戴著伊斯蘭教繡花小帽,安安靜靜的跟在父親身旁,來回穿梭在骨董車玩家的展覽會場上。

他的個子雖小,但在眾多衣著光鮮的成人間,反而顯得醒目。和絕大多數所見到的阿拉伯男子一樣,他也有著來自優良遺傳的深邃輪廓和讓眾多女人嫉妒的長睫毛,我們開玩笑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沙漠氣候風沙大的緣故,所以此地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如同駱駝般的長睫毛,以因應這樣的環境。

我們被他吸引,儘管年紀小小,卻似乎可以預見未來的他肯定是個萬人迷。要求幫他拍照時,依舊不脫孩子的稚氣,羞怯的往父親懷中鑽,最後還是父親幫忙說服,留下這幅在名車前的照片。

【聯合報玩遍天下版世界兒童臉譜系列】

2006/08/08

【菲律賓】人小力氣大



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在群山環繞下的巴拿威梯田,住著幾乎與世隔絕的伊芙高人,這個和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語系,有著相似血緣的族群。

對他們來說,稻米和竹子是最重要的作物,自然也與日常生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稻米是主食,而竹子則可以用來編織器具、建築房舍,在世代傳承的智慧下,每一種資源都發揮了最佳的用途。

而這個有著一雙骨碌碌慧黠大眼睛的小男生,個頭不高,但志氣和體力卻不小,幫家人扛了一捆編織用的竹子,回到傳統高腳屋的家裡,見到我們來,原本已經放下的竹子,又被他搬了起來。除了小朋友天生具備的人來瘋特質外,家人和我們的鼓勵也使得他不斷嘗試,見到我們開心的微笑,他也咯咯的笑著。

再過十幾年,他也許就會和其他大人一樣,到梯田裡腳踏泥土,開始認識祖先的種稻技能;但更有可能的是,隨著外來文明的進入,他會選擇接觸外面更寬闊的世界,不再以種稻維生了。

2006/08/07

【大阪】天守閣


圖片出處:
http://homepage1.nifty.com/SEISYO/sisekisannpo.htm

大阪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在這兩大城市其背後所分別代表的關西與關東地方,競爭過程中發展出了如同台北與高雄的地域主義,豪邁的大阪性格與世故的東京性格,不管在食物、文化、腔調,乃至支持的職棒球隊上,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味道。

如今的大阪五光十色,與豐臣秀吉選定作為首善之都後達發展顛峰的大阪,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燦爛。古代的大阪城現今成為大阪市區內一座重要的公園,不僅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閒去處,更被定為特別史蹟,不僅是大阪歷史文化及觀光的象徵,更可謂是大阪人精神上的寄託。

西元1583年,豐臣秀吉下令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當時的封建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大規模投入的結果,在三年內就興建完成亞洲前所未見的堡壘,庭園、城壕、巨牆皆被保存至今。但其中最醒目的建築就屬高55公尺,看來巍峨雄偉的天守閣,木製的天守閣歷經戰火與祝融之災,摧毀也重建多次。

現在所見的新天守閣,是在1931年在大阪市民捐助下重建而成。外觀有五重飛簷,裡面共有八層樓的建築樣式。從1樓到7樓都是相關歷史文物的展示,陳列著幕府時期的武器、盔甲和相關民俗資料,更有豐臣秀吉一生豐功偉業的詳細介紹,而8樓則是瞭望台,登高望遠可以鳥瞰整個大阪城。

日本建築物有著一份獨特的美學概念,遠遠的看,就像是方正的盒子上帶上一頂「帽子」,這些像是帽子的屋頂,往往精緻華麗,加上闊綽大氣的屋簷,在比例上往往超過建築主體的高度。天守閣也不例外,青綠的屋簷與白色山牆,繞著黑邊與金箔裝飾,讓人幾乎只見一頂頂的「帽子」,而不見「盒子」。

2006/08/06

【威尼斯】貓


2006/2/21

 威尼斯的精神象徵是獅子,建築物上的雕像大多以獅子為題材。早期,威尼斯的戰船頭,更站著威風的獅子。

 這與貓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沒有關係的。

 或許是我的幻想,也是我的猜測,威尼斯沒有動物園,也不能養獅子、老虎,所以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很多貓,冷酷、無情的坐在各個角落,牆邊、窗內、街角、河邊或是橋頭上,牠們大方的讓人撫觸,但表情卻不似台灣的貓仰著頭瞇著眼睛舒服的姿態,威尼斯的貓不接受脖子的搔癢,正如威尼斯人對於獅子的崇敬般,貓似乎也有強烈的自尊心,那種姿態我看不透。

 威尼斯建築上的石雕除了獅子外,還有狗、馬、鱷、鳥、雞身蛇尾、蟹、蛇、駱駝、老鷹等,就我的觀察,居然沒有貓,或許街頭巷尾的貓,是威尼斯建築的一部份。

2006/08/05

【北京】紫禁城


2006/3/23 Takol 寄

 今日整理分類一下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和旅遊去買來的一堆,沒想到亞洲的居冠,中國的排名第一,巴厘島第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我想是不是明信片比較便宜的關係?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宮殿。從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起,明成祖集全國匠師,征調了20-30萬人,花了14年,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宮殿組群。清朝沿用以後,只是部分經過改建,總體佈局沒有變動。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是中國二千多年皇權思想的呈現,宮牆周長約3000公尺,屋宇9000多間。完全遵造宗法禮儀,顯現至高無上的帝王權威。

 以前,在地無論多大的官,到了這裡一定要下馬車,然後獨自走路進去晉見皇帝,開早朝的時候,文武百官還沒有天亮就要在門外守候,不知道那是怎樣的景象?清朝時,四四方方的城牆有一角是斜的,據說因為覺得不工整,所以把那段牆以及城門等建築拆掉重建,破壞了風水,導致清朝的沒落。不過,我覺得這只是段藉口吧?
 
 明信片下的中國宮殿特別的雄偉,無論是這個北京的紫禁城,或是西藏的寺廟,閩南式的家廟或聚落,都有一定的建築式樣與規模。
 
衛星空照圖
http://tripmap.blogspot.com/?x=116.3909&y=39.9167&z=2&

Takol 部落格
http://www.takol.tw

2006/08/04

【威尼斯】安康聖母教堂


2006/2/21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630年鼠疫結束,威尼斯人酬謝神恩興建這個教堂,名字中Salute表示健康和救贖的意思。

位於威尼斯南端的大運河口,安康教堂是非常顯眼的巴洛克建築,在聖馬可廣場看過來非常壯觀的圓頂。每年11月21日為了慶祝安康節,船隻在大運河上相連,信徒可以從對岸踏著船走過去教堂,而不用搭船或是繞過學院木橋。

教堂內有多位威尼斯畫派的畫作,提香的"寶座上的聖馬可與聖科斯碼、達米安、洛奇、賽斯巴提安"(1511-1512),以及富戲劇性的頂棚畫,還有丁托列多的作品"迦拿的婚禮"(1551)等。印象最深刻的是圓頂下的八邊形空間有個很大的吊燈從上面垂下來,每個祭壇有不同特色,一股莊嚴的氣氛。

走出教堂,下著大雨,我坐在教堂門口的階梯上躲雨,看著大運河上大雨滴泛起的漣漪,想著年僅32歲的建築師隆蓋那(1598-1682)一輩子就投身在建築這個教堂,84歲過逝後的5年這座教堂才完工。

2006/08/03

【巴黎】美惠三女神@羅浮宮


2004/9/22 羅浮宮《美惠三女神》

 在希臘神話中美惠女神(希臘語:Χάριτες)是體現人生全部的美好,他們的名字各代表了美麗、歡樂與青春,聖地在德爾斐附近的賽菲索斯河(Cephissus)。

 美惠女神是宙斯和歐律諾墨的女兒,愛芙羅黛蒂(維納斯)的隨從,她們是最多采多姿生活的人格化象徵,也是希臘人所追求的生活。希臘人的社會建立在分享的基礎上,認為所有的獲得都是一種恩賜,她們的生活不僅僅是理想,更是一種價值體系,利用交換禮品可以跳出復仇的循環。

 天神宙斯把她們由太陽神阿波羅所控管,彈琴指揮她們跳舞,每年舉行慶典儀式。

【羅馬】阿波羅@梵諦岡博物館3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6/05/blog-post_24.html

 很多畫家都有依此主題作畫,拉斐爾、波提切利、魯本斯等都有相關的作品。但我不知道羅浮宮這個雕像的年代,在哪裡出土?知道的人可否告知我。

Articles in category "Grace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Graces

2006/08/02

《威尼斯》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7450007716&Actid=tornado

 去威尼斯前就買了這本書,無法仔細的閱讀,因為我對威尼斯充滿了浪漫的奇想,威尼斯回來半年了,斷斷續續讀了幾篇,每讀完一節,我就要回顧我拍回來的照片,又讓我想回去踏遍這個水都。

 對大多數人而言,對威尼斯的認識,可能就只是有段貿易的歷史,是個觀光的海上城市。但是對於威尼斯的歷史,去看過大運河旁瑰麗的豪宅可能還沒有感覺,但是看了這本書後,對威尼斯的人,還有這塊土地的深刻情感,終於有了些許的了解。
9.水都的少數民族(P.110)
  注重實效的寬容令威尼斯成為一個都會城市;東方和西方在此交會......。總督府的柱子之一上面,展示了這樣的多樣性;柱頭上並列著八張臉,波斯人、拉丁人、韃旦人、土耳其人、希臘人、匈牙利人、留鬍子的埃及人,以及一名極為純潔的哥德人。
  所有外國居民中,猶太人是最具彈性的。他們在中世紀的威尼斯,地位處於被保護和被控訴之間。

 由上面這兩段就可以知道,威尼斯是個世界一家的城市,不僅僅如此,幾塊瀉湖組成的威尼斯本島跨過一條小河,就是不同的世界。威尼斯的起源居然是戰爭下人民逃往海上避難的結果,就因為他的共和國獨立,剛好位置在東西方交流的航海重要點,這就是成就這個水都的重要原因。
 
 文藝復興過後南歐的各個城邦因為敵不過北方肥沃土地的農業競爭,為了突破困境,往往請外國的政治家來執政,希望擺脫各貴族的利益糾葛,但這種集權的統治,往往幾年後又形成另一股勢力,並沒有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威尼斯跟佛羅倫斯沒有這樣作,他們堅持著當地民主的共和體制,讓這兩個城邦依然存在。

 每每看過威尼斯的歷史,我就會想起我們台灣這塊土地,或許這幾百年來的歷史不盡相同,威尼斯1500年來的歷史多少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鏡。

2006/08/01

【威尼斯】貢多拉造船廠@硬壤區


2006/2/21 13:00 聖特洛法索造船廠

這個一年只生產10艘左右的造船廠,看起來十分的老舊,逛完學院美術館後在硬壤區閒晃,只覺得這區好有藝術氣息。

書上說這個造船廠的建築源自於提洛爾式,17世紀就有來自白雲山脈的工匠在此造船,清楚的看到造船廠都是木造的廠房,跟威尼斯傳統磚造的建築有很大的不同,我有置身在高山小屋的感覺。純手工的貢多拉需要花ㄧ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造船大師說:1920年代他的父親只花了21天就做好了7艘船。

硬壤區是因為這區地層堅硬而得名,或許這區有兩個博物館,有所藝術學院,可以看到學生群聚聊天。也因如此,周邊有些畫家開的小畫室展覽自己的畫作,也20世紀初期英國僑民也住在此地,加上此地小河流穿流,小橋林立,或許剛好當天下雨,讓我覺得很有詩意。

看著ㄧ個工人慢慢的混著水泥砌著磚塊,修補運河邊的牆面。也只有一個工人在工廠油漆著貢多拉,從事這種勞力的工作真的少了,威尼斯還有古典的一面,或許造船已經大量化生產也說不定?只是我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