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台北】東區卡門,古今中外為愛而付出一切的故事

音樂時代的音樂劇又來了,這次挑戰的跟之前的歷史劇有很大的不同,《東區卡門》是大家熟知的歌劇《卡門》改編套到台北東區的這個故事背景,1875年該劇首演時台下噓聲四起不被看好,中場還走了大半的觀賞者,直到比才死後才該劇才獲得成功。



當年《卡門》首演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女主角採用吉普賽人,一個不是貴族、公主的愛情故事,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只用女性的肉體來勾引男性的題材,乍看之下很難被大眾所接受。但是比才死後為何該劇大紅,而且這百年來不少電影重拍,卓別林的默片版本,1983年的《卡門悲劇》,2003年的《蕩婦卡門》,不同時代拍攝的手法不盡相同,但卻一樣的表現了古今中外男女為愛付出一切的故事,表面上卡門是風風光光的讓很多男人環繞在身邊,可是劇終終究是悲慘的下場。



每次看到音樂時代的音樂劇具有革命性的演出都報以佩服的眼光,國外有太多音樂劇、電影是類似的情節可以來比對,例如《芝加哥》、《紅磨坊》。用東區這樣的背景演出,讓我想起了年輕輕狂不羈的歲月,東區的歷史不長,但是與世界各大城市有著一樣的文化,對長相漂亮會挑動男人的女性會有類似女王的崇拜,對長相平庸的一般女性就會有不屑一顧一文不值的對待,這在傳統女性主義眼中將女性利用自己的肉體物化來取悅男性有很大的批判,但百年來女性主義以男女平等、權力、性來討論研究,終究社會還是存在這樣的不平等。

另外,有關愛情之間,兩人『歸屬』於誰的這個問題?也是可以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卡門喜歡玩火、情慾,一段段愛情從自己身上經過,也很徹底的去愛去體驗,但對已經走過的足跡這樣的不屑一顧,使得男人由愛生恨,這世界到底是男人主宰?還是卡門可以控制的,這部片沒有答案,我想在世界上也沒有標準答案吧!

一直以來很喜歡濤濤老師的舞蹈,融合了各式各樣的舞蹈元素在裡面,非常國際化的混搭,可以說用應接不挾拍案叫絕,在這齣音樂劇更能表現這樣的舞蹈。源自西班牙的故事精神,很想看到佛朗明哥的元素,很直接地愛恨情仇,我想應該就是卡門內心的精神。音樂的豐富性除了主旋律外,還可以聽到卡通的背景,與台灣常見的音樂配樂,這點就必須在華麗的舞蹈中去發現了。

看這音樂劇,我確有很深很深的一種聲音在告訴我,那是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所愛,不顧一切的精神。我想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勇氣吧!

都會愛情音樂劇《東區卡門》4/13-15 國父紀念館
http://allmusic05.pixnet.net/blog


看排,演員真的非常投入

2012/03/28

【台北】在老房子與老朋友的一段小旅行@滿樂門

會到滿樂門,不是因為是老房子,也不是因為旁邊是林田桶店,是因為一群老朋友一起去健康檢查,結束後想一起坐下來喝杯咖啡。星期一許多咖啡館都休息,經過滿樂門本來人不多,後來進來一些年紀稍長的客人,或許,老房子老咖啡的口味就是適合我們這些老人吧?



能夠在中山北路與長安西路口這個金華地帶保存這樣二層樓的老屋子非常難得,建於日本大正年間有著仿巴洛克的建築山牆、圓斗、原柱、拱廊、木頭天花板、日本仿維多利亞紅磚,一二樓木板夾層,還留有昭和時代的報紙。而中山南北路則是日本時代通往圓山的台灣神社參道,這棟老屋因屋主經商失敗更換主人,可以說的故事特別多。

剛剛建康檢查完,討論的話題不外乎吃瀉藥的過程,糞便的顏色,還有無痛做胃、腸鏡,睡了一個小時好像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就做完檢查。我們一群老朋友應該都算是寫部落格參加各類活動喜歡旅行的網友吧!一起出去玩耍了好幾回,誰喜歡打呼,哪個人有甚麼怪脾氣都一清二楚,一起健康檢查與一般人不同,我們會大聲的討論彼此身體狀況、檢查結果,我想這跟很重視隱私的醫院、健檢中心很有衝突性,人的身體活在世界上只不過是皮曩,在翻新重生的老屋內討論這些話題,最快樂的是精神生活,隨時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是身體健康的泉源。

海豚飛點了一杯咖啡,可是阿姨卻送了兩杯來,她說今天吧檯手休假,她剛剛煮的第一杯咖啡太急味道太淡,煮了第二杯咖啡送過來。看著法式推窗外車水馬龍的台北,老朋友在老房子內享受難得的老時光。

2012/03/27

【台北】在日子咖啡過日子

近來,我通常是咖啡館開門的第一個客人,我想要享受一下無人的咖啡館,體驗平日午后安靜的下午時光。星期二的下午一點鐘,我準時到日子咖啡館報到。不久後,進來一位乾淨修長的女生,坐在落地窗邊,拿了咖啡館內的雜誌、書籍,我想她應該就是來看書的吧!



又進來一個好像是教授的女人,頂著大太陽進來,顯得有點熱,不過不久後就開始看書、做筆記。春天的大太陽日,也是特別好望著窗外的日子,一隻黃貓跑過小巷,一個年輕人戴著流行帽子走過,一台機車呼嘯而過,一隻大灰肥貓跑過來,然後一個女人撐著洋傘走過去,一陣陣磨鐵的聲音拌著咖啡館內巴黎香頌的音樂,還有我打鍵盤的聲音,除此之外,只有翻書的聲音了。

不久,寫稿寫到一個段落,我又望著窗外,兩位老人家走過去,一台汽車開過裡面有兩個人,兩隻貓在外頭玩耍,磨鐵聲伴隨著巨大敲打鐵的聲音,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停下來跟五金行的老闆聊天,突然有台車倒車撞倒了一台機車,沒事,日子悠悠靜靜的一秒秒的流逝,外頭的大太陽伴著室內的冷氣,春夏交接的景像,我在想何時可以聽到蟬鳴聲?

看著窗外,自己好像有了過日子的感覺,喝口平淡的白開水,走到門口拍幾張照片,巧遇 Pony 經過要到附近採訪,好巧,在台北的小巷弄內都可以遇到認識的朋友。

剛剛讀了咖啡館的書架上的書,中村雪的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相約的朋友進來,她是日本通,看遍了日劇與日本電影,恰巧跟我說了一下到日本怎樣玩,剛好書架上又有一本介紹日本建築的特刊,裡面介紹眾多日本網友票選的美術館建築,一切都那樣的剛好,這就是日子咖啡館的一個午后的遇見,很日本也很輕柔,也有點村上春樹的感覺。

2012/03/24

【台北】小泡手沖的莊園咖啡@旅沐豆行

很簡單的一家麵包烘焙店,還有自做的手工餅乾、當季水果蛋糕,自烘焙咖啡豆,很難定義這裡是咖啡館,還是麵包店。很便宜的義式咖啡,很多常客伯伯走進來喝杯熟悉的咖啡,然後帶一條吐司回家,不少家庭主婦點了幾杯外帶咖啡,然後買了手工餅乾、布朗尼帶去送朋友。



今天來這裡值班的是小泡,他主要是在福斯汽車裡面做餐飲咖啡服務,與旅沐豆行合作。一直從事服務業的小泡很帥氣的說:在不同的服務行業互相學習成長。「旅沐」從大直搬遷過來南京東路五段這家店,最近又開了錦州店,所有的麵包、蛋糕、餅乾的烘焙都是在南京東路這家店完成,看著小小的店,居然可以變出那麼多東西,還可以支應其他店,真是非常神奇。

旅沐烘焙的麵包只用黑糖或冰糖,絕對不用白砂糖,選用健康的原料,花草茶用的是台灣農夫出產製作的。我點了一杯手沖莊園咖啡,來自坦尚尼亞,淺焙的不酸不苦,入口後回甘有點草藥味,這是我最近一再喝的咖啡,對這個地名產生的莫名的喜好,一直想有機會造訪這個地方。

假日進來旅沐,有一群朋友圍在吧檯,是一個常客帶來的親友,小泡俐落的弄出一杯杯義式咖啡,打出漂亮的奶泡。每個客人都會很熟悉的跟小泡聊聊,像是社區聯繫感情傳統的雜貨店一般,在永康街、中山北路的咖啡館,很少有這樣的感情。

旅沐也賣一些烤的不太好的麵包,長相不是很好,但是口味還是一樣的,不知道其他麵包店怎樣處理稍微烤的不好的麵包?至於小泡為什麼叫小泡,她說:因為時常當小電燈泡!

2012/03/23

【新竹】峨眉湖騎自行車,最大的彌勒佛

峨眉鄉在清代漢族開發歷史較晚,1834年,客家籍首領姜秀鑾在塹南建隘樓15座,僱隘丁駐點巡防開墾。峨眉溪曲流沖積出半月形河階得名,原稱「月眉」,日治時期1904年調整行政區域,將月眉改為峨眉。

*峨嵋湖環湖自行車道

全長七公里的環湖自行車道,經過十二寮、十四寮、十五寮、赤柯坪等地,除了看盡峨眉湖幽靜的湖水外,還有一段細茅埔吊橋,遇到秋黃楓紅的季節,兩旁的楓樹林非常浪漫迷人,不但可以與情人一起騎自行車,還可以散步享受湖畔風光。上下坡不同角度欣賞峨眉湖,湖中小島有時可看到白鷺鷥棲息,是擺脫工作壓力最好的方式。

若是有空來玩兩日,晚上也可以住附近的二泉湖畔咖啡民宿,體驗主人夫婦獨有的生活哲學。

*天恩彌勒佛院

王好德於1987年在台灣新竹市毗臨科學園區處,創立「財團法人天恩彌勒佛院」,2002年在峨眉湖畔旁興建72米青銅大彌勒佛像,號稱亞洲最高的彌勒佛像,彌勒佛院以慈為宗,以慈容滿面為待人處事的方法,希望完成彌勒佛大同世界、人間天堂的理想。看到這尊佛像在山光水色間,尤其是山上的雲霧飄渺的背景,一切的不順心都能一笑置之。

*水濂橋、水濂洞古道

水濂橋古道也在峨眉鄉,從獅頭山遊客中心出發,走水濂橋步道,這座糯米橋1918年所建,快有百年歷史,早年沒有道路,這條步道是峨嵋、北埔兩地居民往來南庄的主要橋梁。

另一條步道水濂洞步道,是獅頭山區最大的天然岩洞,步行途中有溪水聲相伴,經過溪畔的竹林,可以觀賞壺穴、水潭、岩穴、峽谷等景觀。水濂洞前水聲有如梵音繚繞,又名「梵音寺」,1902年,釋魏開大師發現這個天然岩洞,於是在洞內設廟,祀釋迦牟尼佛。

2012/03/22

【新竹】山光水色吃甜甜,寶山水庫與寶山糖廠

新竹寶山鄉境內有兩條高速公路交界,交通方便,也因為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工作人數多,除了寶山水庫外,2006年第二水庫完工。群山圍繞景色秀麗,水庫旁有環湖步道、吊橋,每年四月底開始,雪白油桐花開滿水庫週邊,這些山光水色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出來運動走走。

寶山舊稱「草山」,清代先民丘陵雜草叢生人煙罕至而名。草山是原住民泰雅族聚居之地,1833年(道光13年)姜秀巒、周邦正的「金廣福」開拓團,於金山面、大崎、寶斗、新城、柑子崎等,設立隘線並自備隘丁防番,逐步開墾。1920年,日本政府把草山、雙溪、新城、寶斗仁、鷄油凸、大壢等部落合併為寶山庄,因此今天稱為寶山。

*沙湖壢咖啡館

柯子湖溪(亦稱柴梳溪),發源於本鄉山湖村的沙湖壢,這家咖啡館因此命名。前身為日治時期磚造平房,1934年完工,建築當時並沒有道路直達,所有的建材都要靠人力運送非常艱苦,如今修建為咖啡館,遊客可以坐在湖前喝杯咖啡,無論是看書或是與朋友聊天,都非常適合,甚至放空拋開工作壓力也是很好的選擇。目前因假日遊客過多,有實施人員管制採預約方式。

*寶山糖廠

寶山糖廠位於新城社區附近,1939年(日本昭和14年)成立,如今為私人糖廠,目前以生產手工黑糖為主,還有軟糖、薑母糖等。工廠大門口有由牛拖拉二個大石雕的「蔗石」滾輪,可以多少知道當時製糖的方式。寶山鄉因適合種植甘蔗,日治時期為竹蔗的主要產地。如今產量很少外銷日本,昔日產糖的繁華景象,成為歷史記憶。

寶山除了糖廠、水庫之外,還有新城風糖、寶山臘藝館、寶山雙胞胎井,也都很有在地特色。

2012/03/21

【台北】貓空的咖啡館@咖啡巷

許久沒有到貓空,印象中每到周五的晚上就開始塞車,在店內用餐泡茶,還會聞到汽車的汽油味。大學的時候經常一群同學騎著機車就上山,有時候深夜或晨光出現才下山回家,可是因為喝了大量的茶,一整天清醒的睡不著。



到貓空除了年輕時的輕狂,看著台北市夜景燈火通霄變換。不知道何時開始,到貓空是全家老小吃飯泡茶聊天一個晚上。自從變成自由業後一直想找時間搭纜車來看看平日的午后,無奈經常午后來個雷陣雨,貓空纜車就停駛。春天的幾個雨天過後,我來到了『Cafe 巷』咖啡館,有點日本味的落地窗,趣味動物的大隔板,室內有法國創意品牌的趣味壁貼,加上台灣花布的抱枕,混搭起來並不唐突。

妳說妳人生再也無法起甚麼漣漪,在夜黑風高無月無星光的濃霧中,一切似乎了無希望。可是前方的路一轉,一陣大風吹來,打了一聲春雷,廟裡的狗應聲亂吠,雖然整個未來一切仍不明,但總是一個轉變的契機。於是,我不再迷戀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一個人跑去旅行。

點了鬆餅,非常多草莓灑在上面,老闆說他們會用當季的新鮮水果,加點了一壺鐵觀音,也是自己摘種的茶葉,老闆自創『貓空茶屋』品牌很有特色。貓空距離台北市區很近,找一個午后來此,無論陰晴雨霧,都會有不同的表情。看著一批批的旅人在山中漫步,花花綠綠的衣服,讓這山景繽紛了起來。

2012/03/19

《好吃》第八期,2012年春季號,咖啡上癮




很感謝同是一月二十四日生的洪小妤的採訪,我自己都寫不出自己的心情。在 La Belle Coffee 完成的採訪,我想她一定很後悔找我。

2012/03/18

【台北】音樂劇芝加哥的燈泡@點點咖啡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進來點點咖啡,感覺進入一個歌舞音樂劇《芝加哥》的場景,我想應該是吧檯前一堆由天花板下垂的燈泡吧!不過點點咖啡的裝潢用溫暖的白色系,跟這部電影或歌劇的黑色系很大的不同。看著所有的座位都被『點』走預約的牌子,我想想等下應該會爆多人,只有留下一個兩人的座位,被我一個人占領。



‎星期日的中午十二點正,穿著很居家的白色系T恤服務人員微笑的解釋店裡有一些卡片、明信片,桌邊有粉蠟筆、水彩筆可以取用,蓋上圖案的印章後,可以塗鴉、上色,或在卡片上畫畫。這裡也有些明信片,若用筆寫下、畫下些甚麼,貼上郵票寄給朋友,或許有不同的感動,現在網路太方便,反而很難親筆畫些什麼給朋友,我也是一樣。

坐下來不久,一群年輕人進來,其中有對年輕的父母帶著約莫一歲半的小朋友進來,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年輕父母的臉上都充滿了倦容,平常要上班,假日還要帶小朋友交際非常辛苦。而小朋友除了要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外,還要對父母的同學喊姐姐或是哥哥,才會獲得大家的歡心,這社會上充滿了一群不願意長大的大人,我也是一樣。

逛了那麼多年的咖啡館,我一直迷惑著來消費的女性居多,只有特定少數的咖啡館男性居多。那麼,男性都做甚麼休閒活動呢?剛好在捷運站我獲得了一個答案。有一群有點年紀的男生,每一個人看起來都不修邊幅,脖子上都掛著單眼相機,一旁有一個高挑的小姐在旁等待,我在想應該是某個攝影社團請麻豆美眉外拍吧!原來,男性的休閒活動是很進取的在學習攝影,跟當年的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張才、李鳴鵰是一樣的。

我點了點點特調冰咖啡,這杯咖啡的冰塊,是煮好的咖啡下去冷凍的,很貼心,這樣冰塊融化後咖啡不會被稀釋掉。除了裝潢擺設外,到處都可以看到手繪圖案很貼心的提醒,尤其在廁所,可以看到準備了各種貼心的用品。點點咖啡很多很有型的年輕人來訪,很適合一群朋友來聊天,或討論作業功課,一個午后,讓朋友的感情不變淡。

點點咖啡 dots cafe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4弄6-1號
電話:02-2558-8963
營業時間:11:00~21:00
公休日:周一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dotscafe

2012/03/17

【台北】單品咖啡@La Belle Coffee

開始喝單品咖啡,完全是 La Belle 帶我進入這個用五感來體驗咖啡的世界,金華街247號原本是 George House 咖啡館,因為不再只進 George House 的咖啡豆,改名為 La Belle,其實經營模式一樣,坐落在金華公園旁邊已經十個年頭,很難相信沒有點心、不加牛奶、不加糖,只單純提供白開水與單品咖啡的咖啡店,可以經營的那麼有聲有色。

每次從店門口經過,看到裡面坐滿的客人,就好像一家人一樣彼此話家常。第一次來我坐在中間的座位,有個坐在落地窗邊懷孕的客人與在吧檯內煮咖啡的老闆討論著生產、坐月子與擠母乳的種種,坐在沙發上的客人也會插入一兩句討論,有時候吧台的客人也會跟著大笑,坐在中央的我低頭也不是,只好開始跟著傻笑,在咖啡館內不時的爆出笑聲,討論天南地北的題目。



老闆與服務人員都很有親和力,一邊煮咖啡會一邊分享聞咖啡的心得,我問老闆會不會因為聞太多咖啡香,而討厭咖啡的味道,她說聞味道的時候是一種『享受』,自然而然的就會跟繁忙的工作分開來。經常會有客人介紹比較少品嘗咖啡香氣的朋友前來,服務人員會很仔細的介紹咖啡豆的特性,與品質咖啡的方法。

La Belle 還有咖啡教學課程,讓喜愛咖啡的人可以很快的學習到相關的技術。另一特色是有超多非常精美的瓷器咖啡杯,有的甚至是古董超過百年以上,有些經常來的客人會把自己的杯子、咖啡豆寄放在店裡,來品咖啡的時候用自己的咖啡杯,帶來愉悅的心情。

有次我點了很有厚重土地味道的爪哇咖啡,老闆說亞洲的咖啡跟非洲的咖啡最大的不同是非洲的咖啡香都很直接,不是花香就是水果香,可是亞洲的咖啡很沉穩,甚麼味道都有,入口有點酸很苦澀,有很重的焦油味。想想這不就是亞洲的海島氣候的感覺嗎?爪哇島的氣候夾雜著熱熱的海風,吹著這塊大地,有時種植不同類型的水果,這些味道全部被土地吸收。我喝著咖啡閉上眼睛想想我對爪哇島的認識,他的歷史過往,彷彿就在我腦中呈現,我實在詞窮無法描述這樣的味道,只能說在苦味與酸味中,帶有土地的芬芳,不過這咖啡的咖啡因的確有點重。

坐在落地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行人來來去去,公園有大人陪著小朋友玩耍,喝口草藥味的坦尚尼亞咖啡,查了一下維基百科才知道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已經於2010年組成「聯邦國家」,希望這些地區的咖啡還能擁有不同的特色,坐在咖啡館內的我享受不同的口味,除了面向公園的落地窗外,還可以有著到咖啡產地旅行的心情。

之前寫的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12/george-house-twinbird.html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47號
電話:02-23279937
營業時間:13:00-23:00
公休:無

2012/03/16

【新北市】我一個人@真心咖啡館

今天本來沒有預期要逛咖啡館的,來祈堂老街的緣份來自原本在宜蘭開民宿咖啡館的季子,他說他在金瓜石的祈堂老街開了步克旅人民宿,當年去逛他咖啡館很意外地是營業的最後一天,開店收起來的人應該不會想再開店吧?沒想到季子又在金瓜石重啟爐灶,他應該是一個很有夢想理想性的老闆,同時也是一個很不負責任的老闆!經常要客人自己來民宿打掃。



季子有個倉庫有很多老東西,於是跟他約了時間來看民宿順便逛逛倉庫,沒想到他忘了跟我約的時間,我到了祈堂老街進去真心咖啡館坐一坐,這家以前是男士理髮店的咖啡館有兩層,底下是廁所,一樓的木頭地板需要脫鞋進入,整個空間非常舒服,好像回到自己家裡的感覺,看到了很溫暖的老闆楊淑妮跟他養的狗妮妮,還好季子沒有出現,能夠一個人來認識這家咖啡館,應該比看他的倉庫好玩多了。

進入真心咖啡館,我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連續幾天的陰雨綿綿,溪水湍流聲聲聲入耳,在城市中繁忙的步調頓時慢了下來,從台北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到金瓜石的祈堂老街,不但進入了一個緩慢的空間,也讓我開始想像百年前的金瓜石是怎樣的一個環境。金瓜石在日本時代是金銀銅礦大量開採的年代,可想而知這裡的繁華景況,早晚應該是人來人往摩肩擦踵,工人吃了早餐要入礦坑工作,婦女隨後要來市場買菜。高高低低的房子交錯與上上下下的階梯,或許煉礦的氣味不太好聞,但是在溪水旁的祈堂老街在晚上更為熱鬧。但如今頹廢的房舍,沒有屋頂的屋內甚至雜草叢生,有些老屋內還有生鏽的大同電鍋,透過殘破的玻璃窗,彷彿聞到歲月的流逝。

咖啡館內有些年輕人聊著工作升遷、生活、人際關係、並免成為月光族的存錢方法,林林總總的議題,今天是上班日星期五,已經有不少公司是採取到外參訪的旅行行程,或是輪休的模式,讓員工多多外出吸取不同的經驗,我覺得這樣很好,或許在平常日會更有工作效率,或者會更有不同的創意發想。

我看著窗外細聽流水聲,赫然聽到店裡有輕音樂鋼琴聲音,搭配這山城景觀,也難怪有很多人會選擇到金瓜石來圓夢,來這裡七個年頭的老闆,在這裡建立她自己夢想中的伊甸園,除了這家咖啡館,老闆還經營著一家民宿。

【台北】以咖啡會友,馬札羅咖啡烘焙館

馬札羅咖啡烘焙館在上班族很多的菁華地段巷內,店內很小,放了一台烘豆機,然後一個很低的長吧檯,我第一次去的感覺就好像走到自己家裡廚房的感覺,兩位老闆談笑風聲,跟來此買豆喝咖啡的客人交談中,坐在吧檯前原本不認識的客人很快的打成一片。



最近這幾年自己進口生豆來烘焙咖啡豆的人越來越多,淺焙豆也成為玩烘豆的大驚奇,每每在調配的過程中喝出十分具有戲劇化的咖啡。不過,老一輩的咖啡人會覺得這樣的品質怎樣跟客人交代,有時太酸而且會隨著溫度、時間變化的味道,根本不叫一杯好咖啡!我想這個問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需要答案,喜歡喝怎樣咖啡的人自己選擇自己的口味,我想唯一相同的就是不加奶、不加糖,細細品嘗一顆顆的咖啡豆中的味道。

到馬札羅咖啡喝了老闆最近在研究的冰滴咖啡,以往總覺得冰滴咖啡比較濃才能喝出咖啡味,可是沒想到滴了一個晚上的咖啡,再冰到冰箱冰上七天左右的時間,有些發酵的冰咖啡,有點淡淡地草味、巧克力香,還有一點點好像喝酒的滋味,這又是另外一種製作冰咖啡的方式,夏天喝上一杯冰咖啡,若冰塊講究的還用咖啡去冷凍的,不用糖、奶或其他味道來調味,又是另一種品咖啡的模式,在馬札羅的老闆單純的玩各種的咖啡豆,卻有種到了調酒吧的錯覺。

馬札羅咖啡烘焙主要還是賣咖啡豆為主,但是若你自己在家不太會沖煮咖啡,也可以買一包豆子放在店裡面,上班前或中午時間,到店裡請老闆幫你沖一杯咖啡,跟吧檯的朋友聊上幾句,或許認識不同的朋友,以咖啡會友,在工作、生活中也會有不同的收穫。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335巷23-11號
電話:02-27133065

2012/03/14

【台北】雨天的對味生活

每次來三芝似乎都是雨天,濕冷的印象讓我卻步不已,可是每次進入對味生活,就感受非常溫暖,是那幾盞吊燈的原因?還是因為主人製作麵包時投入的『愛』。



認識 wade 一陣子,可是總不在『對味生活』遇到他,或在樸食、草葉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手沖咖啡時專注的態度,那是一種會感染的氣氛,讓整個房子的人都安靜下來的熱情。我想他對麵包也是一樣吧!看到桌上林林總總的麵包、蛋糕,本來覺得就只是點心,可是經過 wade 一解釋麵包的口味,整個桌子上的食物都活了起來,好想每一樣都點來試一試口味。

我坐在靠書櫃的門邊,那書櫃其實是古早阿嬤時代放食物的老廚櫃,目前放著介紹各類食物的書,我拿起焦桐的《台灣味道》,配著 wade 口述製作麵包的過程,我整個味蕾度過了一個大滿足的下午,一下是提拉米蘇,一下是大腸麵線,然後起司麵包。對於為何選三芝這個問題, wade 的答案很精準的說:如此才可以過生活!對味生活這個店名真得說明了一切。

老房子改良成的咖啡館,特別花了很多心思去設計,兩間房間內還擺滿了 wade 收藏的老東西,婉如走入時光隧道,一個個故事從這些老東西跳了出來,小時候每個夜晚伴我數綿羊的時鐘,還有跟母親到美容院燙頭髮的罩子,總是在櫃子的裝飾品,樣樣從我腦中的記憶蹦了出來,伴隨著當年的味道,也好像走入了發黃的照片中。

走一趟三芝的對味生活,無論怎樣的氣候,無論是裝潢擺飾,或是麵包甜點咖啡,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溫馨。

2012/03/13

《奔跑!跑出人生風景》飛小魚與馬拉松跑者的人生故事

我一直相信,做甚麼事情都需要一些傻勁,也需要一些計畫,最重要的是持續。跑馬拉松就如一幕幕不同的人生風景,處處有看不見的關卡,也有別人體驗不到的柳暗花明。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795

認識飛小魚很快的過了十個年頭,認識的時候壓根沒想到小魚會跟『飛』這個字有任何掛勾,除了旅行的飛行紀錄外,當時我根本不好意思說她是『胖小魚』,現在的小魚,隨時隨地面對所有事情,都有豁達的看法,我想這跟她持續跑步有絕對的相關。去年小魚變成了跑步網路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剛成為自由工作者的那段時間,小魚嘗試了眾多不同的書寫工作,接手主持後整個人際網路也順暢了起來,這些,應該都要歸功於『跑步』這件事情。

人生總會有高潮迭起,在小魚的文字中特別的感動,看到每一個人一開始面對跑步時的喜悅,還有太容易得到的「成功」,上帝往往很快的再給你「失敗」,要突破這些失敗的關卡,往往是內心的魔障,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在眼前群魔亂舞,要克服的唯一只是心裡的障礙。這本書裡面每一個人的經驗都很相同,但是克服身理的障礙與解決的方式每個人不同,要成功的完成跑馬,除了持續,就是依據個人身體做適當的規畫,這件事情別人也只能給意見,最終了解自己身體的還是自己。

我在金門當兵,跑步是我最討厭的操練課程,面對無趣又一再重複迎面而來的一顆顆樹木,很難在中間找出樂趣,可是當最後我跟上隊伍一起跑,團隊合作呼口號、跟上腳步後整個隊伍好像合體般,那股力量非常強大,在跑步中需要朋友互相扶持。這本書內每一個人有不同的朋友幫助達成目標,甚至還有都喜歡跑步的情侶跑馬拉松當結婚典禮,這樣的風景實在令人動容,很羨慕有共同興趣理想的人可以一起共度一生,一起欣賞彼此的人生風景。

無論你有沒有跑步,我覺得都應該讀這本書,每個人生有不同風景,持續、計畫、傻勁,讓每個人跑出不同的美好人生。

2012/03/12

【台北】老台北來喝一杯老咖啡@迪化風情

兩年前跟同事到附近的老銀行跑業務,結束後就到這家咖啡館來喝杯很老派的咖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店內的裝潢樣式給我有這樣的感覺,窗明几淨放著輕音樂,點了咖啡後,老闆很用心的問客人,是要酸、苦、濃,甚至是有沒有抽菸習慣等等問題,老闆說:給男女生喝的咖啡處理方法也不同。

[照片]

今天特地跑來這家熟悉的咖啡館,回想當時一起來這家店十幾年的老同事,如今都已經離開公司各奔東西,人生能有幾個十年,難得同事十年,我們每年都會再聚會,沒有壓力的討論業界景況、討論人生風情,我們都覺得也只有在一起努力的那十年,最單純也學習到最多事情,或許人生每一個十年都會有不同風情,但是在這家咖啡館,老闆給我的感覺十年如一日,努力的在大稻埕這個區域,提供牛排簡餐,更提供客製化的咖啡口味服務。

剛好老闆的朋友在廣西開業,今天也來喝一杯咖啡,兩個人就開始討論在中國開業的甘苦,那朋友勸老闆可以到中國去開業看看,但老闆在大稻埕開業十二年,覺得在這邊都很穩定,雖然辛苦但是一切都很上手沒有壓力,寧願根留台北。兩個朋友互相切磋品咖啡的禮儀,從聞、嚐、煮、喝咖啡談了很多,還有加糖、加奶甚至是咖啡杯的選擇,都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面。

跟老闆小聊了一下,對於空運進口有專業認證烘焙咖啡豆的堅持,還有對別人做不到的客製化需求有很強的自信心,或許,我對老街老咖啡情有獨鍾,對於這種很深很濃的咖啡風味很有感情,喝下去有苦有酸,但是過了五分鐘,那樣回甘的滋味就像老朋友老同事相處一樣,喝了一杯白開水,更感覺有濃濃的焦糖味。

今天,老闆同樣的問了我要的口味,我要了一杯又酸苦的曼特寧,就像老同事剛開始交往磨合一般的滋味,但回甘的時間或許是一輩子。

迪化風情咖啡美食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129號
電話:02-25528001

2012/03/11

【台北】幾次訪何新興老闆@青康藏書坊

每次有朋友來訪青田七六導覽結束後,我都喜歡帶朋友去永康街75巷的青康藏書店,然後到永康街53號小丸子的店,經過永康公園到達林醫師的秋惠文庫。這幾家店的老闆好像都有一些獨有的個性,有著某些神秘的堅持,或者是說跳脫世俗資本主義概念的經營理念。



我每次去青康藏書店都會聽到老闆其他驚人的想法,他說:這家書店在完成他的理想目標後,可能就會冷凍或解構,甚至是結束它的生命,目前距離他的目標大概完成百分之八十。

那我誠心的希望,他永遠不要達成他的目標!這樣這家書店才能永遠地存在。何老闆是因為很喜歡逛書店,可是所有的書店跟他心裡理想的書店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乾脆自己來開書店,這幾年他收到這些二手書或是舊書,漸漸地朝著他的目標前進,這個『過程』他已經做到了,而他的人生還有機會再去完成一些別的理想。

書店的『文史哲』定位,然後漸漸地書房只收他想放的書,其他的書只要不想要,就會處理掉,而不是採用便宜賣的模式,現在區隔出線裝的書,這一年來,我時常去看書,這家書店的確變化非常的大,時而擁擠的書堆滿了書房,時而變成清爽的音樂空間,何老闆能夠在這樣的空間創造出自己喜愛的書房。

我自己的書房亂七八糟的,地上堆滿了各種書,我聽了老闆的想法,現在也真想開始整理我的書房了!

《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

1962年(民國51年)是台灣電視台開播的年代,很難想像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年代,台灣人的休閒活動是甚麼?透過這本書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阿公阿嬤的休閒活動那麼多樣,而且比現在人假日在沙發上無意識的按著電視遙控器,或是坐在電腦前面上臉書瀏覽網站還要有趣新鮮。




小時候的廟會節慶祭典,總覺得千篇一律,讀了前兩章(歲時節俗、廟會祭典)才知道原來不同的時節,不同的神過不同的生日,祭典的方式非常多樣化,若是有人有興趣跑各地的廟會,應該每個星期都很忙碌的跑來跑去趕場才是。也因為日本時代末期的戰爭原因,加上國民政府來台的戒嚴時期,這些活動慶典都受到某些程度的壓制,現在回頭來看老照片,小朋友扮演藝閣在街上遊行,在街上看吹糖捏麵人、做棉花糖等,才知道原來現在三太子電音的創意根本不算甚麼。

台灣人的歌仔戲、布袋戲都是演給神明看的,從這樣的基本精神出發,演繹出台灣特有的地方戲曲表演模式,後來流行的胡撇仔戲 ,來自日語外來語「オペラ」(opera),西方就是歌劇的意思,以西洋樂器來伴奏,穿著有日本和服或洋服演出。這就是歌仔戲在日本皇民年代的變體,反而成為後來歌仔戲大鳴大放的一個爆點(P.44)。

我也很喜歡第八章的咖啡文化介紹,把日本人引入咖啡樹的種植與咖啡館、喫茶店的過往清楚的描述出來,目前台灣到處林立的茶店、咖啡店,原來就是當年最時髦也最直接的休閒模式,到這些店裡喝杯咖啡、聽音樂、聊天,就代表著跟著上時代的潮流。明星咖啡館甚至變成了文人寫作、編輯討論作業的地方。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633

第一章 歲、時、節、俗
第二章 廟會祭典,熱鬧才是王道
第三章 風華絕代歌仔戲
第四章 鑼鼓喧天布袋戲
第五章 就是要聽音樂
第六章 報紙期刊好好讀
第七章 「衛生一番」:打牌
第八章 泡咖啡,也泡咖啡館
第九章 人人都愛看電影
第十章 遠足、登山、賞花,攏總行!

想要回到 50-100年前了解台灣人的休閒娛樂,看這本書可以讓你恍然大悟,原來以前台灣社會並沒有比現在保守。

2012/03/10

【不丹】小水瓶對不丹行的哲學思考

不知道為什麼會選這張明信片,我想應該是看了好多明信片後覺得這張最能代表我看到的不丹吧!




這是小水瓶在不丹遊玩後的心得,右上角是當場拍照後印出來的不丹郵票,本以為10天會寄回台北,沒想到等了30天才收到


不丹相簿

2012/03/09

【台北】廣藝基金會的小提琴與電音三太子的結合演出,還有貝多芬名曲

前幾天去國家音樂廳聽最年輕的廣藝愛樂管弦樂團,將電音與小提琴結合,並請出三太子出來跳舞,整場熱鬧滾滾,聽眾瘋狂的掌聲讓國家音樂廳也呈現東西融合的不同面貌。



http://www.qaf.org.tw/events/2012/nalakuvara/



我喜歡聽貝多芬的組曲,這些耳熟能詳的樂曲在管弦樂團合力演出下,時而震撼時而婉約的樂曲,讓我們進入的貝多芬的世界中。或許是因為貝多芬耳聾,才能夠編織出這麼多生命轉折的交響曲,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作弄?

2012/03/08

【台北】湛盧咖啡與 V1492 的記憶

我印象中的湛盧咖啡,是在青田街「V1492旅行與閱讀俱樂部」的樓上,每次去參加旅行講座結束後,三兩好友就在咖啡館聊起來,不知道是 V1492 還是湛盧咖啡先遷走,每次散步經過那邊,就會想到曾經在那邊聽旅行講座,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後來 V1492 搬到八德路改名為「倉庫藝文空間」,對那段記憶的連結就剩下這家咖啡館了。



來到新生南路巷子內的湛盧咖啡,客人雖然很多,但並不會很喧鬧,深咖啡色桌椅,垂吊下來的昏黃燈光打在咖啡上,特別有情調。服務人員親自到桌旁邊親自手沖咖啡,聞著咖啡香氣,還親自解說,喝咖啡前增加點咖啡知識。小小的咖啡館因為鏡子的效果,顯得特別的長,玻璃珠子的簾幕反射黃光,彷彿置身巴黎咖啡館的金碧輝煌。

艷陽下的湛盧跟夜裡的湛盧大不相同,來店的客人不同,咖啡館也會呈現不同的樣貌吧!坐在我旁邊本來是兩位先生,聊著很嚴肅的竹科代工的產業訊息,後來來了一個美魔女,跟這兩位先生再不同場合熟識,整個話題變成臉書上的人際交往,小小的咖啡館洋溢著歡樂,三個人拿著手機互相按『讚』,把這個空間跟上海另一個朋友的空間做了連結。這時候我想若有投影視覺、味覺、觸覺等等傳遞技術,應用在兩個空間的連結上,人們是不是就不需要在『旅行』了,種種的古蹟就都用數位保存,那個世界不知道是怎樣的世界呢?

或許是我想多了,青田街的湛盧雖然消失,V1492也轉換了不同的型態存在,世界不停的轉動著,而我,依然在下雨的台北街頭漫步。

【台北】起司蛋糕@巴哈咖啡館

上午十一點鐘,我散步經過金華街,來到巴哈咖啡館,看到門口菜單的照片,口水都快流出來,最近非常流行甜點,就來品嘗一下知名的起司蛋糕。



巴哈,1685-1750年,我們國中時期的音樂教室都會掛著他臉胖胖的照片,就連我們的音樂老師感覺也長得一模一樣。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出生於音樂世家,在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一輩子極長的時間,我忍不住上網查了看著那個教堂的照片,伴隨著店中的音樂,還有看著店中快樂聊天的客人,覺得自己的身材都要『巴哈』了起來。

當年洛可可時期的音樂興起,堅守巴洛克時期扎實的樂風,利用管風琴演奏聞名的巴哈,曾經被批為陳腐。舒曼在萊比錫的圖書館發現巴哈的受難曲震驚音樂界,後來他的作品才慢慢被挖掘出來,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

我想巴哈咖啡的老闆是不是因為喜歡巴哈的精神,還是喜歡在巴黎、佛羅倫斯、維也納的休閒生活下午茶甜食?頗有南洋風味的咖啡館,假日滿座的人潮,能夠品嘗這裡的甜食,應該是種幸福的滋味吧!

關於館主Benjamin 館主Benjamin是一位歐洲時尚玩家,早期曾經跟著三位日本師傅及一位義大利師傅,苦心學習法國和義大利料理,後來在德國法蘭克福餐廳的期間,對於法式起司產生無限的熱情,於是特別針對法式起司蛋糕,學習專業的傳承手工及創新開發。(節錄巴哈咖啡館的部落格)

2012/03/07

【新竹】芎林,環境信託南何山自然谷

新竹芎林,早年環繞著九芎林樹,故稱芎林。聽這個詞總覺得這裡是窮山惡水,農作物不容易生長,可是去過後,覺得起伏的小丘陵地,反而保存了珍貴的生態。



*台灣第一環境信托,自然谷

芎林鄉的南何山海拔高375公尺,位於芎林鄉與橫山鄉的交界稜線高點。會取名為自然谷,是因為要保護自然生態。2011年6月自然谷正式取得環保署的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由荒野保護協會規劃,於2011年12月正式開放營運,目前有許多教育營隊,必須事先申請報名才能參加。

在自然谷的入口處,有幾株大樹,上面吊掛著許多結實的尼龍繩,把人從地面升到高空,除了克服懼高之外,也可以提升專注力,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萬物,若讓小朋友加入,或許可以更勇敢的面對這個世界。目前荒野協會舉辦的環境教育,有森林探險、夜間賞螢、探訪飛鼠、穿山甲、蜘蛛等。

回想小時候在田野間生活的短暫地幾個暑假,挖蚯蚓釣青蛙,或者抓蚱蜢鬥蟋蟀,這樣的時光雖然不長,可是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昆蟲與動物間在大自然的合作與競爭,人不也是這樣的活在社會上。在國外行之有年的環境信託,保存維運了許多森林、農村、濕地與古蹟,台灣才剛剛開始,希望有好的開始。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 -- 荒野保護協會環境信託
http://sowtrust.sow.org.tw/

*文林閣、鄧雨賢紀念公園與文林古道

文林閣是芎林當地重要的私人學堂,清同治末舉人鄧兆熊所設立,鄧兆熊邀集許多文人朋友創立「文林社」,到了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將學堂改為廟宇,祀奉文昌君的文祠。如今留下許多石碑,可以了解這一對歷史,也種植了百年九芎樹,讓大家了解舊時地名由來。

文林閣不遠的芎林國小。日本時代1898年成立,為九芎林公學校,著名的台灣音樂家鄧雨賢曾在此任教,目前在芎林國小旁,以前是野戰醫院,如今已經荒廢拆除,打算蓋一棟鄧雨賢紀念館,不過目前只有立碑立說明牌,在松樹庇蔭下的公園是很適合全家老小來散步的地方。

鄧雨賢,1906年(日明治39年)桃園縣龍潭鄉出生,畢生創作五十幾曲,其中以《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聞名,這四首被人合稱為『四月望雨』。1940年與妻子鍾有妹住在芎林鄉鹿寮坑,兩人都在芎林國小任教,1944年病逝,享年39歲。

芎林國小旁邊的巷子,文山路322巷口,是文林古道的入口,古道長三公里,是一條休閒踏青的步道,經過糖塔山(紙寮窩),看到桂竹林,享受一點大自然的野趣。

*橫山鄉沙坑社區,白鷺鷥園地

非常不解的看到沙坑社區的入口放了一個大茶壺,這裡只看到產石灰水泥的纜車在空中經過,原來橫山鄉的沙坑以前有種植稻米與茶葉,茶葉製作還紅極一時。目前還有一家製茶工廠。在台三線還沒有開通前,有大埤塘、壠底、洗衫坑等古道,藉由古道將茶葉運到大溪,然後再轉運到全世界的重要道路。

走入白鷺鷥園地的木棧道,就好像進入世外桃源,潭中的魚彷彿跳起來迎接仁門走進來,遠處有不少白鷺鷥棲息,三面環山的大水潭,面積有一公頃,每年四、五月的油桐花開季節,白鷺鷥回巢出現,利用五月到八月期間繁殖、成長。一大早出去覓食,黃昏時一批批回來非常壯觀。

到了晚上螢火蟲出現,把這幽谷點綴著有如夢幻公園,仔細聽大自然中許多蛙聲蟲鳴,靜下心來享受這一個自然的田園交響曲。除白鷺鷥園地外,沙坑社區還有高聳的百年荔枝樹、三元宮、二禮堂,都很值得一看。

2012/03/05

【新竹】北埔老街遇奇人藝術家

北埔的歷史追朔到清代的道光年間,因為盜匪很多,所以淡水廳授權北埔的姜秀鑾與新竹城的富商周邦正可以用武力保衛自己,然後在此設立堡壘隘口,開墾田地。1834年正式成立了金廣福公館,作為收租辦公處所,『金』是指官方,『廣』是廣東,而『福』就是福建,可以知道當年閩南移民與客家人、原住民的歷史關係。

這邊的聚落巷道很多,但是走起來有點像迷宮,大的窗戶很少,有櫺窗與鎗眼,台灣各地許多老街老屋都有類似的建築型態,只要是防禦盜匪,在慈天宮旁更有一座『叮咚橋』,用大石板架設在彎曲的巷道內,人採在上面行走會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盜匪來犯可當成警報器提醒大眾。



*奇人石藏

我在巷道內亂走,看到有一戶人家的燈罩是用漁船常用的浮球改裝的,忍不住駐足拍照欣賞,後來跟這位大姊聊了如何製作這個裝置藝術,她說一個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大約要花三天的時間,先畫出線條,然後再用電鋸鋸開,最後把會割傷人的利角磨平,才能上色,因為要防水,所以用的不是水彩是油漆。

聊了一會兒,大姊帶我們進去另一個地方有不少收藏品,小小的空間放了許多石頭,原來她跟老公是奇石的收藏家,每一顆石頭都可以講出代表的意義,或風、或雨,或者山、水、樹、日、月等等,在大自然撿到的石頭,不經過琢磨,就可以顯示出大自然的景觀,幾顆石頭擺在一起,或許成對,也或許四顆一組,代表更多的意義,有時用毛筆寫首詩,畫幅山水畫,搭配起來意境大不相同。我想這是個興趣,也需要很大的耐力去尋找,也更多機緣才能與這些石頭相遇吧!

*鄧南光

1907年出身於北埔的鄧南光,曾經留學日本後返回家鄉,拍攝不少流行仕女、街道風情,記錄了二次戰爭美軍轟炸台北城的殘破景象,更留下了各地敬神廟會節慶的人山人海影像。出身北埔的鄧南光,用影像表現他對人文、社會的關懷,並將台灣攝影美學推向新的里程碑。

北埔『柑園』,這個曾經是北埔人小時後印象中的鄧世源醫院,如今改為「鄧南光影像紀念館」,讓大家到北埔來的時候,宛如走入時光隧道,不但可以看到鄧南光迷戀徠卡相機的收藏,也可以知道攝影藝術的演進,在日本與台灣現代化的過程中,北埔早期從農村變成商業交易重鎮,鄧南光記錄下這樣珍貴的史實。還有女性在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角度,他對人有了感情,才能真正的拍好人物攝影。

*吃

老街主要的人潮都集中廟前買小吃,當地的特色就是擂茶,我買了一支用擂茶作成的冰淇淋,顏色像抹茶,吃了一口馬上吃的到擂茶的味道,北埔附近產茶,有著名的東方美人茶。因為溪谷的九降風,更是製作柿餅重要的環境,在攤位前面試吃了好多柿餅,每一種口味都很好吃。北埔老街的小吃有不少客家風情,吃起來也很健康,都是天然的材料,當場製作的苦茶油、肉粽、擂茶、蜜餞、麻糬等。

*大湖村石柿、桐花、螢火蟲

距離北埔老街不遠的大湖村,是石柿的故鄉,海拔約300公尺的山坡,以前種植樟樹製造樟腦油,後來樟木砍伐光了改種茶葉,大湖村也曾經是產茶葉的重鎮,而現在已經改種石柿,並且製作柿餅。

大湖村有個的人工湖,也有種植櫻花、桐樹,因地處丘陵,經由步道爬山到稍高的地方,五月雪白的桐花樹開花時,猶如身處北方雪國,櫻花盛開時節一層層的粉紅色系染紅了大地,層巒疊翠的山影雲霧繚繞,若去參觀黃橙橙的柿餅晾乾的壯觀景象,會覺得大自然色彩真是豐富。晚上,螢火蟲也會出現,看著天上繁星與地面的螢光呼應,這一切都在山中,沒有汙染的環境下,才可以享受的到。

2012/03/04

【台北】Okey Dokey 咖啡館記憶的時光通道

每次散步溫州街的咖啡館,經過 Okey Dokey 的時候看到純白色的吧檯,雖然有明亮的落地窗,總覺得有些距離感。



星期日中午1點鐘進來,我很高興一個人都沒有,挑了一個角落坐下來,欣賞窗外對街的野餐咖啡館的風景,一個個長髮飄逸的女孩坐在庭院朝外的座位,開著電腦專心的工作。以前年少的時候,總會走過去品頭論足一下,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面對美麗的畫面,總會想保持一點距離,不去了解細節,這樣在心裡面最美吧!?

年少時玩著寢室聯誼,或者跟別校別科系舉辦天使與小主人的通信遊戲,我想現在應該不流行了,但想起這樣的過往,這樣的畫面,我在對街的咖啡館,想像學生時代發生的故事。妳說妳跟他已經二十年沒有聯繫,可是當他去當兵後音訊全無,這段小小的感情就這樣在心裡面消失,但是當年球隊得獎的勳章,還有通信往返的日本高級信紙,一起討論著文學中的細膩心事,那段好似未央歌的日記,前幾天就在智慧手機的 Line 上突然冒出來:

他說他這幾年一直有想到她,也對當兵期間的突然消失感到抱歉!已經結婚生子的他,還有單身的她。會磨擦出怎樣的火花?

人過四十,總還懷抱這一點點的夢想,或許在家庭事業上都符合社會的期待,但是總是少了一點浪漫的感情,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想法透過小小的手機畫面,開啟了年少的情懷。我在 OD 咖啡館,偷偷聽到隔壁桌的故事,看著窗外,在我大學時代走來走去的這條街上,若我跨過對街可以回到從前,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跑過去擁抱過往,再度拿起紙筆,書寫著那段只有自己的浪漫。

我好喜歡陽光照下來的天窗,那塊是橘紅色的油漆,配合青綠色的椅子,黃色的燈光,鐵灰色的地板,白色的桌面,旁邊有骨董鋼琴,好像美術館的咖啡館,有時會辦小型音樂表演,很適合一個人或是兩個人享受午后的陽光。

2012/03/02

【台北】踏實的咖啡烘焙路@聯禾咖啡

老字號的聯禾咖啡,今天跟老闆娘小聊了一下,話夾子一開,談到老闆當年如何開始學習烘焙咖啡豆,爾後開咖啡館的過往雲煙,雲淡風輕的輕輕帶過那段歷史。

很多事情隨著咖啡香飄去,人與人之間淡得如淺焙的酸滋味,喝完一杯咖啡的時間就消散;有些心情沉重的如同大木頭般隱藏在內心深處,重烘焙的老咖啡館煮出的咖啡,喝下去苦的,回甘的滋味一整天不會消失,這就是聯禾咖啡的老風味,廖老闆親自烘焙的滋味。我習慣用肯亞的豆子來比較不同咖啡味,喜歡聞到花香果香的氣味,這杯咖啡氣味初喝下去是聞不清楚的,但是卻藏在裡面,要靜靜地守候自然會回甘出現。

今晚,我在我的書櫃遍尋不到妳送我的書,想要找回當初甜蜜的隻字片語,隨著時光消逝,這些事情好像過往雲煙,書不見了也就埋藏在記憶的深處,喝到一杯熟悉的咖啡,好像撥開了塵封已久的回憶,這滋味久也不過一杯溫熱的咖啡。我只記得這本書討論傷心、自由與成長,還有更多更多在咖啡館發生的故事。

「自由來自愛。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還包括對一切理想的追求。當你心中燃起那種火一樣的熱情,在自己的意志驅動下,全心全意,不顧一切阻礙去追求,別人非難你,不怕;環境阻撓你,不怕;因為你已經完全忠於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吉兒說。(傷心咖啡店之歌)

聯禾咖啡的裝潢,斑駁的木頭桌椅、裡面還有沒有使用的大吧檯,裝著異國來的咖啡豆安靜地躺在玻璃內,金屬架泛著古銅色,櫃子內各式各樣的咖啡杯,煮咖啡的器皿、工具、酒精燈,訴說了這家店的歷史。服務人員煮好的咖啡,就放在虹吸咖啡下壺直接給客人,這簡單的模式,重點在咖啡的氣味。

聯禾咖啡成立至今快三十年,自信的他當年堅持這樣高價的咖啡豆,但這幾年來物價的上漲,如今來看聯禾的豆子反而較便宜,我買了肯亞豆回去,希望在咖啡中找尋那段失落的靈魂。

2012/03/01

【台北】瑪汀妮芝的咖啡教學路

不知道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瑪汀妮芝,查了一下原來是快150年歷史的莊園咖啡台灣總代理,1999年開業至今,在媒體上報導有麝香貓咖啡,一杯要九百元,或許就是這個印象,讓我多次在外經過不敢進來,瑪汀妮芝一杯單品咖啡大概是二百五十元上下,雖然價格較高,但華麗細緻的裝潢空間,跟朋友來聊一個下午喝杯好咖啡,還蠻划算的。



或許已經習慣在咖啡館上網工作,我脫了鞋子穿上室內拖鞋就開始找插座,但這裡似乎很少人拿電腦出來,大部分都是三五好友聊天,我一個人在這裡看著電腦的臉書傻笑,變成一種獨特的風景。上班日的午後瑪汀妮芝仍然滿座,有帶著狗狗進來的客人,也有慕名好咖啡而來,意外闖入的也不少,可以感覺來到這裡的女性客人比較多,雖然好像是每個咖啡館的相同現象,但這個比例多的誇張,是不是女性比較會享受這樣咖啡館的空間呢?

跟妳借了一隻筆的那天,沒有下雨也沒有太陽,我從背後喊住妳,妳無力地沒有憂愁也沒有快樂。

華麗的英國田園風裝飾,尤其是舒服的包廂,每張坐椅除了很具歐風外,坐下來就舒服的不想起來。細緻瓷器的咖啡杯,專業煮咖啡工作台,還有全世界各種咖啡豆的展示,瑪汀妮芝也有開咖啡教學課程,看了這十年來的大大小小的媒體剪報,就知道老闆陳偉峰不但花了不少心血教大家如何品咖啡,也教大家如何煮出一杯杯好咖啡。

瑪汀妮芝聞咖啡豆的香氣,服務人員會用手電筒透光看剛煮好咖啡的顏色,然後再啜飲咖啡,這種儀式把『喝』咖啡提升到『品』咖啡的境界,或許有人不太習慣,後來我把所有的食物透過這種方法來體會,有時真的還聞的到土地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