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31

【台北】私處的私處@私處咖啡館(2011/7經過,已歇業)

剛好樵思林前陣子回台灣,於是約了幾個認識的網友聚餐,好久不見的寶兒,還有我經常去訂糕點的阿餅,游來游去的小魚天南地北的聊。


私處的私處,廁所的一角

自從訂下今年底要寫完100篇咖啡館的文章後只要有聚會,就不忘要去找新的特色咖啡館,忘了誰跟我說有這家咖啡館(餐廳),只要跟對方說:我們晚上約在私處吧!這樣會不會很曖昧呢?

有次我出差到上海,剛好樵思林就住在上海,我想自從他在留學前買下名貴的波斯地毯後,就註定了往後到處漂流的日子吧?真的有點像天方夜譚裡的飛天毯,讓他有機會跟著老公全家大小到處居住,目前是住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邊的一座森林小木屋內。還記得第一次寶兒約的聚會,跟樵思林的兒子金髮小朋友說國語,真是非常奇妙。

後來去上海我跟樵思林約在靜安寺,走過張愛玲住過的愛丁堡公寓(常德公寓),經過寇世勛開的店(忘了店名)隨興吃了飯,然後去蔡元培故居看一看。走在上海街頭,到處是人是車,塵土飛揚,走進這些歷史故居寺廟,還是聽的到外面的吵雜,展覽內容有一半是對共產黨高官的歌功頌德,我得要自動忽略,不過對國民黨當年存在的事實,這些地方可沒有被抹除。

樵思林說她不喜歡上海人,很想逃離那邊。我們兩個在街頭上招不到出租車(計程車),老是搶不過當地人,最後被我們招到一台破車,後面來了兩個老外,跟我們說他們先招手的,手上拿著大包小包,樵思林很好心的讓給他們。最後等了大約10分鐘她才招到車子回家。而我在街頭繼續走著,這個我未曾深居的國度,拿著張愛玲小說來此對照,真是甚麼也都不存在。我上了地鐵看著互不相讓搶入車廂的人們,一個外國人牽著一個小孩差點出不了車門被擠在角落,幸好我還沒有冷眼的看著世界,用力的幫他們開路擠出去。


Côte à Côte 私‧處部落格
地址:台北市光復南路280巷50號
電話:02-27722826

私處的老闆應該也是設計出身,每個桌上有隻木頭手,讓客人把玩,店長說那邊沒在賣,可能要到師大路的美術社去找。阿餅說著他跟型男主廚詹姆士意外的合照,寶兒說著大小女兒的故事,小魚說他寫樞機主教與這段SOHO族的過程。走出私處天已經暗了,還飄落著毛毛細雨,台北的街頭,台北的咖啡館,好像才是屬於我的。


相關:
樵思林漂流紀事
方格子圓舞曲
陽光派報
【飛~~了!!】嗜文字的飛小魚 【2010光陰地圖_0127】Wolfy:『夠了喔,臭小魚!』

這類聚會,只要聽大家在各地發生的趣事,就很高興!討論的事情,一點都不私處!另外,私處的門口還有一隻可愛的店狗 Wolfy。

2010/01/30

【台北】小貓老師彭靖惠的簽名CD,祝福她新婚愉快

同事的探戈老師,曾經出過四張音樂專輯︰解套、貓小姐、純粹慵懶、浪費時間是快樂的。作品多為爵士音樂、巴薩諾瓦、法國香頌與Tango等風格音樂。剛好在辦團購,厚臉皮的我就去要來當生日禮物,還有小貓老師的親手簽名,這是唯一我生日有實體禮物--四十不惑。謝謝 DAVIS與小貓老師。

Davis玩生活:小貓&立元老師的溫馨結婚慶祝貓趴踢



彭靖惠從北一女、台大就學時代就獲得多項民謠歌唱比賽的大獎,後來還一起籌組台北探戈工作坊,現在擔任探戈老師,從這些歌曲,可以知道她非常喜歡貓,喜歡慵懶的爵士,我聽著這專輯,都好像躺在沙發上發呆過一個午后。

相關:
【台北】紅樓的探戈
台北‧探戈‧工作坊

希望還有機會去看她的探戈演出,或許混搭演唱會演出也說不定喔!

2010/01/29

《經典》雜誌

又到了國際書展期,水瓶子要推薦大家可以去會場訂閱《經典》雜誌,雖然是慈濟成立的雜誌社,可是內容完全沒有宗教性,而是人文關懷,與對土地生態的敬重。

經典雜誌官方網站



剛好有個老同事是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華人,跟他同事那麼多年,只知道他從馬來西亞來,不知道他家在柔佛州。那天開完會跟他聊天,才知道柔佛州與新加坡的密切關係,他還講了新加坡獨立的過程,政經的變化,還有鄰國印尼群島、馬來西亞與麻六甲海峽的關係,著時上了一堂馬來西亞的政治制度與東南亞的國際概關係概論。

一回家翻了本月138期的《經典》雜誌,剛好講的就是柔佛海峽的故事,還真是巧合。

從小到大訂閱了無數的雜誌,高中時期訂閱了電子天地,也經常投稿;大學時期訂閱了《影響》電影雜誌、聯合文學、旅遊雜誌等等;在金門當兵還訂了 RUN!PC、PEOPLE 等打屁時尚雜誌;開始工作後訂閱了天下、遠見雜誌,最近幾年訂了國家地理雜誌、探索雜誌與經典雜誌,隨著年歲的漸長,我的口味還真的差異頗大。



經典雜誌是少數不隨著時間潮流而改變的雜誌,內容越陳越香,不像一般雜誌容易有過時的感覺。有關南島文化的介紹,當時看了台灣玉的紀錄片有些興趣,在網路搜尋讀完覺得收穫頗多,然後隔日去逛二手書店就意外的翻到了那個專題(在37,38期)的雜誌,真是幸運,永遠會有適時的機緣出現。

2010/01/28

老查的《愛上老相機》

參加各類活動,遇上老查總是話不多,知道他有在收集老相機,不過看了他的新書之後才知道,要玩老相機還真的不簡單,很多時候都要DIY自己想辦法修理這些老東西讓他可以RUN。



老查的部落格:我的新書《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出版了

我喜歡收集某些東西,收集某些書、某些雜誌、明信片、某些導演的電影,一時興起會收集小丸子的公仔,但是總是五分鐘熱度。因為收集東西需要地方擺,還要花時間精力去維持維護,更何況是老東西,雖然老查說收藏老相機的人大有人在,藉由收藏老相機了解相機發展的歷史,並且愛上攝影,我想老查應該在其中獲得不少樂趣!

每每到一些咖啡館,都會有一些令人懷舊的老東西放在架上當擺飾品,感覺時光的流逝。我也是非常戀舊的人,我的第一台電腦 APPLE ][ 雖然是光華牌的,但是陪我好幾年的時光,放了好幾年不時的還會去開機打些字,但實在太佔空間,有天我依依不捨的丟到門口讓資源回收的阿桑去撿,我還一直打開窗望著是否已經被回收了,那樣的心情至今我仍沒有忘懷。

數位相機風行的現在,偶而拿起底片機回味拍照的感覺,不那麼速食,對洗出來的底片照片有些期待,令人懷念的老相機,有時抓回的不是拍出的照片,而是那種按下快門當下的感情。

More about 愛上老相機More about 竊取蒐藏家們的回憶 — 跨領域蒐藏家的故事More about 為台灣蒐藏回憶的人— 老台灣懷舊藏品大集合

2010/01/27

《梵谷》普羅旺斯色彩的追尋與自創畫派的企圖@燃燒的靈魂

這是阿貝去看梵谷燃燒的靈魂畫展所買的明信片,並當場在夜間的咖啡屋的星空下書寫寄來的,別具有意義。

阿貝的萬里無雲萬里天



從巴比松畫派開始大量的風景寫生,梵谷離開烏煙瘴氣的巴黎後,到達了阿爾,他應用了大膽的黃色顏料,大量的描繪他生活周遭的環境,梵谷是很有企圖心的,大力的邀請高更一起成立南方工作室,他租下了咖啡館樓上的房間,還把比較大的房間讓給了高更去住,這時期他畫下了著名的作品『阿爾的房間』,這個作品他畫了很多次,在奧維的安養院還一再的重畫,可見他多懷念那時期待發展的心情。

1888年9月,梵谷畫下了『夜間露天咖啡屋』,看看天空孤獨的星光,其實整幅畫作的感覺是種疏離、旁觀的寂寞。1888年12月23日,發生了割耳事件,高更嚇得離開了梵谷,然後整個村的人都開始排擠梵谷,後來梵谷同意住入聖米雷精神療養院。

1889年6月,梵谷的在離開巴黎後,開始獨創一格的風景畫,絲柏樹彷彿也有生命在燃燒。樹下的那兩個女人是後來才畫上去的,不知道是不是描寫他生命中熱戀的兩個女人,或是他母親、妹妹就不得而知。絲柏樹代表著死亡,也代表著生命的綿延不斷,一種神聖的象徵,是梵谷很喜歡描繪的植物。

看了上面這個在聖米雷所畫的絲柏樹,讓我想到了柯洛所畫的風景畫,雖然技法差異很大,可是都是用了大量的顏料來產生不同的立體感。然後在看看莫內的光透過樹影逆光照到我們的眼裡,印象派雖然都是談光影,可是所有畫家表現的模式就不同,這時的梵谷這樣螺旋線條繞圈圈的畫法,應該是第一個,仔細看著畫中的圖案,梵谷是很理性的要畫好他的畫,應該是在畫前就準備要這樣畫上去的。

【台北】柯洛的小鎮沙維爾@故宮博物院印象畢沙羅展


1890年5月/星空下的絲柏路

最後,梵谷回到巴黎附近的療養院治病,醫生所用的治療方式就是給他顏料不停的創作,梵谷在1890年的7月畫下了麥田群鴉,一隻烏鴉被獵人打中,7月27日梵谷到了麥田裡拿著槍對著自己的胃開槍,彷彿自己就是天空中的烏鴉,兩日後死在弟弟西奧旁,隔年西奧也自殺死亡。

2010/01/26

【台北】從黑白色的努南到安特衛普,再到色彩繽紛的巴黎@燃燒的靈魂

在努南與父母同住的梵谷,父親過世後,被其他神父看不順眼,『食薯者』的其中一個農婦未婚懷孕,梵谷被誣陷是他搞大的,因而被迫離開努南,到了當時比利時的最大港安特衛普。

1885年11月,梵谷在安特衛普希望能夠接一些肖像、風景畫維生,但是並不成功,後來進入安特衛普學院學習裸體的人體寫生,可是也並不令人滿意。梵谷要省錢而挨餓,因此搞壞了身體。個人覺得這時期的梵谷有點像米勒當年的裸體畫被譏笑一般的低潮,而這個低潮之後前往巴黎,開創了梵谷另一個繪畫的生涯。


1887年/餐廳內

1886年3月,梵谷前往巴黎去找他的弟弟西奧,也認識了不少印象派的畫家,那一年印象派第八次的特展因為畫家的分裂,莫內、雷諾瓦等創派元老都沒有參展,而年輕的秀拉一鳴驚人,上面梵谷這幅畫就是仿秀拉的點描畫法,但可以看出摻雜了梵谷個人的特色。

這個特色就是在點描上畫上短筆觸來突出物體的形象,讓整幅畫中的某些景象更為突出,例如花瓶中的花朵,或是帽子、椅子,這些具體的形象並不是用點描的,梵谷在點描的過程中,不同角度或不同切面所描出點的大小與方向是不太相同的。

相關畫家的作品:秀拉畢沙羅

梵谷在巴黎嘗試了多元的畫風,也開始畫自畫像,並完成一些『向日葵』的作品,住在一個屋簷下總是與他弟弟西奧有所爭執,因此離開巴黎前往向日葵的故鄉普羅旺斯去探尋藝術。梵谷也跟他父親的關係不是很好,在梵谷自殺過世後不久,西奧也是自殺死亡的,有人因此推測他的家族都有躁鬱症的病史。

2010/01/25

【台北】阿咧先生一個人歲歲唸展覽@Le Park Cafe

記得某日的下午提前到了客戶的公司附近,還有半小時,就趕快上 google maps 去搜尋咖啡館,去除了咖啡連鎖店,在這附近找到了三家咖啡館。前兩家都倒店沒有開門,甚至還找不到招牌,最後找到了這家 Le Park Cafe,旁邊有座小公園。



Le Park Cafe 是個三層樓老公寓的轉角,裡面的裝潢多以木頭家具搭配懷舊樂器、老收音機,還有小時候的木頭窗戶、玻璃,感覺上好像走入時光隧道回到30年前,看著天花板的旋轉電風扇,望著窗外街上的一角,這種老房子在台北市已經不多了,不是拆除改建,就是任其荒廢,年代不夠久遠又沒有名人故事不能列為古蹟,只有三層樓又不符合都市的土地利用,小時候熟悉的場景一再的拆除改建,我都開始懷疑台北是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阿咧先生在咖啡館二樓前面的一個角落有展覽只到2010年2月10日為止,還有一些活動,大家可以去看看。

阿咧先生的部落格
Le Park Cafe 的網站
地址:台北市遼寧街146號
電話:02-27198880

午後兩點多,我待在 Le Park Cafe 的一樓,太陽光剛好從木頭窗邊照進來,這彩色的城市頓時變成黃褐色的黑白照,店裡放著爵士樂或搖滾,總讓我想起我的舅舅,50年前的他收集了好多黑膠爵士唱片,又玩相機又寫的一手好毛筆字,出去外面玩總抹上黑亮的髮油,然後灑上時髦的古龍水,我想他應該都請女孩子上咖啡館吧!在這樣的咖啡館,我好像聞到小時候舅舅身上的古龍水味。

某日晚上,我又來到 Le Park Cafe,點了冰咖啡,卻有著濃郁的咖啡味,剛烤好的香蕉蛋糕,雖然剛吃飽飯,還是覺得十分可口,二樓的貓陪著我晃來晃去的胡亂拍照,一樓的貓躺在走道理都不想理人,雖然踩著木頭地板嘰哩呱啦的聲響,但我真的喜歡這股懷舊褐色的氣息,走入咖啡館,就好像變成黑白照的一部分。

2010/01/24

【柏林】遇不到貝克曼(Max Beckmann)的作品@新國家美術館(包浩斯)

通常在外旅行的第十天就開始疲倦,這是我去年的旅行造訪的第四座城市,不知道走了多少路,還有晃入了多少博物館。出發前,一直傷腦筋買不到自己喜歡的介紹柏林旅遊書,一到柏林幾乎傻眼,英文資訊不太多,只有看不太懂的德文。


包浩斯最後一個計畫,1965-1968年蓋好的新國家美術館(Google Maps

幸好有帶本很簡介式的旅遊書,看著新國家美術館有包浩斯、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這幾個字眼,就很有興趣的成為我在柏林第一個造訪的博物館。我看不懂得德文的路名,比照著地圖還一度走錯路,幸好有線上 Google Maps 的輔助,讓我很順利的到達這用鋼筋加玻璃帷幕,只有一層樓與地下室的博物館,看起來不像是40幾年前的建築,這比台北市立美術館還要新吧?

我匆匆地進去看,好像是某區在整修,所以賣票的先生跟我確認還有1小時候就要閉館,還有講了幾句我聽不懂得英文,我想既然來了還是買了8歐元的票進去。果然,沒甚麼東西,好像只有比較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因為裡面不能拍照,所以我也忘了有哪些作品,真的全部忘光光。

這是我2009/4/5當晚所寫的流水帳
去旅館 Check in 後趕往波茲坦廣場去新國家美術館,8歐,沒甚麼東西,館藏那麼多有名的畫作,是都藏起來不給看嗎?博物館的商店有賣導覽手冊,也是藏起來,我去問了才拿出來,3歐,是不是賣太便宜有限量啊!

幸好去問了書店的服務員,買到了英文版3歐的博物館館藏的書,這裡最有名的應該是1884-1950年的 Max Beckmann的作品,粗野的黑色輪廓線的畫法,在情色猥褻的表達與宗教道德的反思下,他的作品再再都讓人深思。以下是吳介祥老師在畫廊協會電子報的說明:(原文

風格獨立於所有派別的德國藝術家Max Beckmann(1884-1950)喜歡異國風情的畫題和構圖法,作品常有非洲石刻的陰影法或具原始部落氣質的黑輪廓線。隨著納粹勢力逐漸囂張,Max Beckmann作品的情色氣質受到越來越嚴厲的抨擊,1937年被納粹列在<頹廢藝術(Entartete Kunst)>之列。Max Beckmann早期作品描寫了都會式的溫存和新風格(Art Nouveau)質地輕盈的性感風尚。

維基百科:Max Beckmann(英)
畫作:Google Images Search




因為不太甘心花了那麼貴的門票只看到一點點作品,又走的很累,於是就在博物館外坐著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然後開始對著公共藝術品亂拍起來,這算是最豐碩的收穫了。

PS. 今年底前要完成50篇德國博物館的介紹文,正式開始。

2010/01/23

【台北】努南的梵谷返回父母身旁,一段自殺的姐弟戀@燃燒的靈魂

在海牙待了一年多的梵谷1883年9月離開席恩後,到了德倫特停留三個月,厚著臉皮到努南去找他父母,擔任牧師工作父親這時已從埃頓調到努南,1883年12月離開父母兩年的梵谷重回穩定作畫的環境。


1884年6-7月/紡織機與工人

工業革命後,農業也走大量生產快速收割的模式,辛苦的農民生活越來越不容易。梵谷曾經在礦區擔任牧師,還親自下去礦坑工作,因全身髒兮兮的被開除神職工作。梵谷畫作內呈現的多是社會底層的現狀,這幅紡織機與工人描繪著利用機器,一個工人就可以獨立的織布,去除了以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協助才能做的工作,這樣家庭式的工廠,敵不過大型人力密集工廠的競爭,工人的收入很微薄。



逆著光,窗外亮麗的景象,還有工人臉部表情的靜訥,顯露出一種認命的沒落,這可能也反映了當時梵谷的心情。

梵谷在此認識了比他大12歲的鄰居瑪歌,她經常陪伴梵谷寫生,但瑪歌家人反對這門婚事而告吹(傳聞是怕梵谷來分瑪歌的家產),後來瑪歌服毒自殺被梵谷所救。1953年梵谷的家族回頭買了瑪歌的房子,命運總是會繞了一大圈!而這樣以死來求婚姻的過程,對於梵谷來說真的十分的沉重,或許也是埋下他之後在麥田內自殺的因子。

2010/01/22

《德國博物館》

我想全世界最多博物館的國家應該是德國吧?還是英國呢?不知道哪裡有正確的統計數字呢?



去過德國兩回,卻不太有機會把德國博物館好好的重新咀嚼,我2010年的目標就是至少寫50篇德國的博物館介紹。



2010/01/21

【台北】在海牙的梵谷,照顧席恩一家子@燃燒的靈魂

梵谷開始第一個工作,就是在海牙的畫廊擔任買賣仲介,之後擔任牧師失敗後回鄉自學習畫,終究還是跟父親不合,1881年12月的聖誕節過後,他就前往海牙,這個他16歲剛出社會的地方。


1883.8/這張沒有臉的漁人之妻,海牙時期的作品,雖然沒有畫出臉,但可以看出一種悲傷淒涼的蕭瑟感

梵谷到達海牙的另一個目的是跟表姊夫莫弗(Anton Mauve)學習,當時也是梵谷的偶像之一。在海牙靠著弟弟西奧的救濟,每個月100法郎為生,梵谷在這裡遇上了大著肚子懷孕的妓女席恩,當時她已經有個四歲的女兒,並與她的媽媽、哥哥、妹妹一起生活。小孩出生後,梵谷有著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類似正常的家庭生活,但這個時期也是梵谷最窮困三餐不繼的時期,畫了許多悲傷系列,有老人與女人。

雖然有時席恩會煩躁焦慮容易動怒,但席恩無疑是梵谷最好的模特兒,眾多的人物畫,有坐在椅子上抱著小孩或是哺乳的作品,也有約五歲的小孩童坐在地上等素描,這個時期的梵谷比在埃頓時期的人物畫,有更成熟的描繪,臉部的表情與姿態更為自然有感情,海牙老人院的老人也都成了梵谷畫下的模特兒。

梵谷喜歡畫小人物,窮苦潦倒的市井小民,畫作中臉部的皺紋、鬍子,都是歷經人生風霜的滋味。

2010/01/20

【台北】南瓜(Kellen Chang)不抵抗的自由

這張看似簡單的插畫十分的複雜,細看下耐人尋味,這是南瓜這幾年學習插畫的成果,雖然是只有一面之緣的網友,她勇於探索的人生深刻的印在我腦海裡。


2010.1 Kellen 寄來的明信片(部落格)

這是她自己印的明信片,寫著
不抵抗的自由|針筆彩色墨水
在充滿規則的世界裡,
你獨自泅泳秘密的角落。
外面的氣氛一派輕鬆,
你的馬拉松卻要依直記敘島自己學會接受。
"不抵抗的時候,便會自由。"
那聲音,這麼說。

我是在幾年前大龍國小校舍要全部拆掉的反對聲中認識的。這個時代要對抗巨大的政府機器是需要強大的勇氣的,就單只是這樣小小卑微的懷舊要求,在南瓜努力的奔走下,有了小小的成果,但更有著背後更大的壓力,我不想相信這是台灣人冷漠的面對公共建設或政治議題的態度,而"自由"這兩個字,竟然在這幅插畫內代表了多層的意義,這或許是南瓜人生至今的感受。

後來南瓜去了上海工作,又回到台北這冷漠的城市,當時重新出發的南瓜到底懷抱的怎樣的心情,我不是很確切的知道。不過,當我收到這張明信片後,知道她已經站穩了腳步。



如同上面這個印章的南瓜頭,開朗的面對各種的挑戰,南瓜總是想好了下一步,幹練成熟的處事態度,是我對她的印象。雖然我們都在摸索"自由"的意義,在這個社會多變與詭譎的氣氛下活出自己剛剛好的幸福快樂才是重要。

2010/01/19

【台北】路上撿到一隻貓

路上撿到一隻貓比波黑美亞咖啡食堂還要早就開在溫州街上,有陣子不知道甚麼原因,經常去食堂看看,或許為了裡面眾多的書,或者是那咖啡館的店名,但有次去居然客滿,於是走到對面的路上撿到一隻貓,僅剩下一個沒有插座的座位。



路上撿到一隻貓的緣起(以下簡稱路貓)

起源於謝小宏有天走著走著,在路上撿到了一隻貓,於是夢想中的咖啡店,就叫 “路上撿到一隻貓”。這家店,是他和梅小菌的夢想,希望能成為台北人歇腳的角落。這店也是所有朋友的期盼,希望伴隨精選的音樂聲和熟悉的笑容,找到另一個落腳的天地。

開幕前的每一天,您都可以看到店長一號梅小菌努力的在店中敲敲打打。每個晚上和週末您也可以看到店長二號謝小宏,從公司下班趕著過來跟著敲敲打打。堅持自己打造每一個想像空間,流汗的一分一秒,都是邁向彩虹的過程。

以上從路貓網站剪下來的部分緣起,可以點咖啡館的網站進入
http://db-db.com/loves/lechat/
台北市溫州街49巷2號
電話:02-23642263

第一次去,我不知道沒有 menu,看不懂黑板上寫的密密麻麻的英文,老闆問我要點甚麼,我就隨便說黑咖啡,然後問我要重口味還是要甚麼?我說酸一點!其實,第一次來陌生的環境,這空間修修補補的裝潢,倒有點像回到學生時代去破舊的男生宿舍,等我坐下來,偷偷打量四周來的客人,旁邊是金髮高挑的美女,正在看小說,她熱心的幫我的筆電插上電,前方是一對情侶,應該是來念書,女生用耳罩式耳機聽著音樂念書,男生用筆電上網。

不久後,來了一個典型的胖老外,穿著牛仔褲,留著大鬍子,坐下來單手就拿起大筆電,十分熟悉的坐在沙發上,肚子頂著桌子就開始打字起來。剛好是下午的陽光照進來,在陽台抽菸的煙味從窗戶鑽了進來,我換了一個位子寫著部落格,聽著重金屬搖滾音樂,這時我才明白為甚麼對面那個美眉要帶那麼厚重的耳機聽音樂,音樂好聽,可是很大聲,在我心中想著是不是要趕走客人啊?


路貓窩在溫熱的咖啡機上,頭180度後旋轉的看著我,我都怕他脖子會不會扭斷

之後每次到路貓,反而適應了那樣的重金屬音樂,有次好像還看到我一個高中同學要進來沒位置,我站起來要找他他就不見了,在咖啡廳的吧檯上有個大電玩,每次都一群外國人在玩街頭快打(或稱快打旋風)的遊戲,台北的這個角落,有點像電影中酒館的味道,雖然來的客人大多一個人帶著筆電,但是好像彼此都熟識的感覺。

2010/01/18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老三的保守與聽話,連治與天養純純的愛情

台灣在 1970年代後期,那時候的小型的企業與工廠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天養到台北念大學,連治也在加工廠上班賺錢,這對戀人即使分隔兩地,還是經常書信往來,音樂劇中表現出兩人純情的愛情。


左:連治在心底想著是否配不上在台北念大學的天養
右:兩人的愛情在自己的堅持與父親重修舊好而終成眷屬

一般的農村往往老大要負責養家,當老二不顧一切的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老三背負的責任就是要努力實現社會的期待。當天養是全村唯一的大學生,愛上了從小到大的青梅竹馬,有著老大、老二失敗的例子,而石龍伯又把所有的期望寄託在天養這個兒子身上,他甚至希望他努力在台北打拼,不要回到這個他一輩子無法逃離的小農村,不希望他做沒有出息的農夫。

而這時粗皮雄的三女兒連治,又在加工廠的小開大力追求下快要對天養的愛失去信心的當下,找到了粗皮雄與石龍伯小時後一起立下誓言的圖畫,兩個老人家一輩子的夢想在日本人走後國民政府來台,農地重劃與經濟價值觀的鉅變後,他們終於發現原來自己的夢想還在,誤會冰釋,連治與天養終成眷屬。


兩人唱出從小到大的純純愛情

兩廳院售票系統

2010/01/15

【日本】浮世繪與梵谷的模仿畫

這是朋友拿給我的桌曆,他說非常非常的珍貴,總公司還有限量配給,別人跟他要還要不到呢!我用了兩年的台灣桌曆,今年就換日本風的桌曆吧!


役者繪,著名的歌舞伎為題材

維基百科: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形式,起源17世紀,主要描繪日常生活、風景、戲劇。是版畫的一種,原畫師將原圖完成後,雕版師在木板上雕刻出圖形,再由刷版師在版上上色,將圖案轉印到紙上。

有人說法國印象派的畫家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很深,梵谷曾經很用心的摹擬許多浮世繪作品,他最後的作品星空的構圖,有很多人說是學《冨嶽三十六景》之一的神奈川沖浪。


《冨嶽三十六景》之一


我忘不了去紐約看這幅畫的心情→【紐約】梵谷的星夜@MoMA


左:歌川廣重《大橋驟雨》,右:梵谷仿


左: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龜戶沒屋鋪》,右:梵谷仿


左:溪齋英泉作品,右:梵谷仿

2010/01/14

【台北】老咖啡館與老同學老朋友雜感

在內湖科學園區工作的人應該都清楚,這幾年這邊的變化很大,上班族沒地方吃午餐,公車班次少,捷運沒有到,交通很差每天上下班都塞車,但假日就是座死城。


LAVAZZA 老咖啡中文官方網站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80號
電話:02-27971169

回想這二十年前這塊地本來都是修車廠或廢五金回收地,提供基隆河氾濫的河道,大雨下來就讓此地淹水的地方,後來基隆河截彎取直,堤防加高了,周邊的科技企業總部也蓋了起來,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個完美的天際線夜景,無論是新加坡、香港、溫哥華、芝加哥、紐約,從河的另一邊看過來,這樣的台北的確繁華的不輸這些大城市。就好像上海的浦東一般的快速開發,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這樣快速建設,蓋在廢河道的大樓,地基要填補多少水泥?要挖多深才能穩固,企業總部的派頭與大自然似乎無法有個完美的平衡點。

大學時代,跟一個很好的高中同學一起開車去玩,因為高速公路施工,不小心發生了車禍,所幸兩人都沒事。然後車子就被吊到內湖的這塊地方大修,從此,我跟那同學也就沒有那麼要好了。這幾年,我也想去找這位同學敘敘舊,每經過台大他家附近,總會想起這段往事。

前幾日,某雜誌的攝影來找我,我們就約到老咖啡館,然後隨手一翻開雜誌,看到蛙大的環島旅記,又翻到兩年前的數位時代雜誌,居然有我大學同學的照片,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信義房屋投入 Web 2.0 的成果。的確,我最近深受其害,一堆永慶房屋的仲介莫名其妙的一直不斷地來按我家的電鈴,問我是不是要賣房子,我問他們到底是誰提供的資訊,我根本沒有要賣房,他們都說在信義房屋的網站看到我要賣房子的訊息。姑且不論是不是仲介業的惡性競爭或栽贓,誰能說 Web 2.0 都是美好的呢?

回到我這個老同學,大學時代就有從高中就開始交往活潑大方的女友,然後一退伍就結婚,幾年前還在大安公園看到他們夫妻倆抱著小孩一起散步,他自己創業開漫畫出租店。可是理想終究敵不過現實,出租店收了起來,他去找了一份穩定的大公司工作,轉眼也過了十幾年,人生沒有永遠的幸福這回事。

後來又翻翻這本雜誌,許多老網友都在這本雜誌寫過稿,我開始想怎樣跟這些人認識,或是網聚或是只是部落格留言的點頭之交,或是工作上有些交集,或者都喜歡旅行,沒想到翻一本雜誌會那麼懷舊,我也沒想到我會厚著臉皮去問店長說這本過期雜誌可否送我,因為有我一些老同學老網友的回憶,然後承諾會再帶一本雜誌過來。

今天,另一個高中的老同學約在老咖啡館,我順便拿了一本數位時代雜誌去還,因為他又換工作了,新的工作就在內湖科學園區。這個老同學很喜歡看電影,幾乎每個月考結束,或是寒暑假,我們就一起去西門町看動作片、科幻片。我們談著高中時期的同學趣聞,老師與同學的政治傾向,也討論兒子的教育。但是,我們很少談論另一半,或許,男人很少談論感情吧!

一本雜誌一家咖啡館,讓我串起了眾多的回憶,雖然討論網路創業走向的雜誌多是美好的遠景,兩年後來檢驗當年創業的網路公司往往失敗收起來的居多,裡面的評論家寫的多經不起考驗,但裡面有一篇談台灣新農人在網路上說故事賣農作,我好奇的檢查一下他們的部落格,都有持續在更新,是非常值得慶幸的。

源緣園自然農場
寶蓮園
仙豆有機咖啡
山野家
美濃兩代米家
穀東俱樂部

老咖啡館是家連鎖咖啡店,賣簡餐與三明治、蛋糕、點心等,聽說咖啡很好喝,但我在意的不是咖啡,而是剛好來這家店勾起了許多的回憶。在內科附近本來有三家老咖啡館,我猜想是因為菸害防制法通過,不能在室內抽菸,導致生意大受影響,另外兩家就關起來。

內湖科學園區這附近的停車場充滿了小蜜蜂式的午餐外帶,麥當勞、星巴克、西堤牛排等連鎖餐飲店也慢慢進駐,公車班次多了,也有捷運經過外圍,不過上下班時間人潮仍然擁塞,一個商區或社區的形成要搭配的軟硬體很多,我希望這裡能夠多一些藝文活動。

2010/01/13

《德勒斯登》回復原貌的意志力與多樣的面貌

雖然在德勒斯登只待短短地兩天不到48小時,但如今回想起來,對我的衝擊很大,不只是這城市的回復古典原貌的意志力,還包括多樣的面貌,與冷戰時期後歷史的痕跡。



德勒斯登的景點很多,但我無法一一書寫,從維也納到布拉格,大部分用步行配合地鐵,其實並不會很累,但是小小的德勒斯登只有公車與電車,讓我很不習慣,很大很長的廣場、公園、飯店、公寓,展現大德意志的民族性,共產主義統治的那段歷史在德勒斯登逐漸地消失(或者我看不到?)。乾淨的街道,昂貴的物價,舊城區新的像好萊塢的片場,但這確實是20世紀前的景象!




在這裡只逛了一間大博物館、一間書店、一家百貨公司、一座高塔......,幾乎甚麼都是獨一無二,小小的德勒斯登擁有多樣的獨特魅力,乍看下並不自知,回顧起來還真的說不出的特別。

在德勒斯登口渴時買啤酒比買礦泉水還要便宜,於是我開始在超市買啤酒,然後坐在廣場邊小喝起來。登上高塔望著這片城市,二次戰時的一片廢墟,怎樣的意志力又讓這一片建築幾乎原樣的回復起來呢?我實在無法了解!

維基百科:德勒斯登

《iThome》融合旅行記憶與在地關懷的部落客


2010/01/12

【德勒斯登】藝術廊街與草地的休閒時光

今晚跟二十幾年未再謀面的高中同學聚餐,翻騰了許多當年的記憶,同學說看我的部落格跟當年的落差很大,他把我部落格網址給了我們高中老師,老師也很驚訝。今晚想說再寫篇德國博物館的介紹,沉澱好久的德勒斯登心情,回顧照片都是當時在藝術廊街讓我驚奇的景象,德勒斯登與水瓶子在不同時間的多樣面貌,或許可以給老師同學一個好的解答吧?


周末的草地上坐滿了當地出來曬太陽聊天的人潮,我這個怪異的東方觀光客吸引了大眾的目光,於是我也躺在草地上把剛買來的書看完

從火車站走過舊城區,繼續往北跨過易北河,在德勒斯登看到最多的交通工具是公車或電車,班次密集,路上也有很多騎腳踏車的人,我想我應該有坐錯公車的恐懼症,所以還是靠雙腳踏遍這座城市。由於德勒斯登的中文旅遊書實在太少,買了一本簡體書的介紹,看過後完全不想去那些地方,在旅館拿到的資訊德文又看不懂。我參考章艾蓁所寫的《德勒斯登》,然後走路進入藝術廊街(Kunsthofpassage)。

或許今日是周末,路上很多人來來往往,看著巴洛克式的建築外塗滿了鮮豔的色彩,街上多是新潮設計商品的店家,走近了一區老公寓的中央(Gorlitzer Strasse No.23)原來裡面別有洞天,幸好我有 Google Maps 的加持,不然還真的找不到這個地方,這塊區域有些餐飲與精品的店家,這個銀杏改造計畫是參造西班牙高地的建築理念將這裡改造,地面上高高低低圓弧的建築元素,還有本來規則無生機的建築,搭配了不規則的水管,在漆上鮮艷的色彩,讓這個老社區又活了過來,本來想點杯咖啡在此故作風雅,但是居然客滿沒有座位。


在藝術廊街的眾多的龐克大聲的喧嘩,席地而坐隨遇而安,我偷偷的拍下他們的猖狂

我在附近看到很多建築牆面有著各式塗鴉,甚至連噴漆空罐的亂丟,一群群龐克在此聚集,我不敢正面凝望,在此只有我一個東方面孔,一般觀光客不會到這裡來,我拿著大相機到處亂晃反而成為奇怪的人,不敢久留。



德勒斯登有現代摩登一排排的大型公寓,看不到盡頭的大型公園,還有恢復20世紀前的舊城區建築,加上藝術廊街周邊的塗鴉,那日,我又走過了墓園、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綠建築等,看到穿著古代衣服疑似參加化妝宴會的德國人,還有熱汽球,一日苦行下來,看到當地人度過假日的休閒方式,或許只是浮光掠影,卻看到了多樣的德勒斯登。

2010/01/11

《慢漫京都》再見!我還會再來

距離上次推薦傑利與馬蘭達的第一本書《京都岔路》已經一年多,我依然還沒有重回京都散步,沒想到傑利那麼有毅力,這次還是出京都,市面上寫京都的書那麼多,他們要怎樣殺出一條血路呢?



日本是個很適合自助旅行的地方,尤其是擁有千年歷史的京都,可以挖掘的商店非常的多,這本書以京都4季體驗+10條私房路線+20家風格浪漫老店+30家京都美食的介紹,看著傑利與馬蘭達在京都亂闖的經歷,有時不得不佩服傑利那種厚臉皮硬要拍到這些老店老闆真誠的態度與敬業的精神。

無論在台灣或是在日本,一家知名的店家往往都是非常低調的,這是我觀察台北圓環與台南小吃的心得,即使有很多客人,他們還是非常的客氣,而他們成功唯一的法則,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到最好,而且有自己的堅持,若是美食店,他們會堅持不外帶,或者是會問你多久以後要吃,會有不同外帶的包裝方式,避免食物變了味道打壞了招牌。



《慢漫京都》再見!我還會再來 - 2010/1/1上市!! 買新書抽相機、筆電、京都櫻花團大獎喔!:內有新書發表會時間訊息,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


這是我下次去京都一定要去逛的書店

而我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更知道了除了寺廟之外,京都可以逛的地方還真不少,真希望有機會可以在去京都漫遊。而以下這幾本書,也是熟識網友所出版有關京都的書,想要去京都的朋友,可以搭配一起做事前功課,或者帶去京都一起玩耍。

More about 京都的走法(增訂版)More about 搭地鐵.玩京都More about 千年京都More about 京都雜貨手創風More about 京都岔路More about 就這樣,繼續往前走

傑利在京都探訪這些店家內感動到眼淚流滿地,或是經常十分驚訝或訝異的感受,可以在台灣也能『遇見』,希望他花一半寫這本書的力氣,用在台北的迪化街、中山北路一帶,或是台南市區,多多介紹台灣知名的老店,比較一下他們的成功與京都老店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