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克林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克林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9/11

《名畫的控訴》背後是對納粹的控訴;轉型正義,台灣也有比這更動人的劇情


(照片上翻拍自防府市圖書館的展覽室)

一幅畫,可以代表多少的歷史意義,或許說一說畫家的創作,或許談一談當時的藝術時空背景,但看了這一部片,原來掛在維也納美景宮美術館的《艾蒂兒肖像》,因為這一場訴訟,目前掛在紐約的新藝廊。

納粹1938年進入維也納,當年希特勒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沒有考上,或許是因為如此,納粹擴張後不但收刮有錢人的藝術品,還屠殺猶太人。

今年去日本山口縣防府市找尋陳澄波的畫作《臺灣東海岸風景》,是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回山口後,委託陳澄波創作,畫框還有台灣原住民的雕刻,一直就掛在圖書館牆上伴隨著防府市的學子數十個寒暑,上山總督在台灣任職不到兩年,為何對台灣那麼喜愛?這幅畫說明了上山滿之進對台灣原住民的政策轉變,還有對台灣東部的開發。山口縣出身的台灣總督很多位,山口的海岸位於瀨戶內海的北邊,相對台灣東部鄰近太平洋有很大的差異,這幅畫給防府市民到底有怎樣的感受?

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擔任嘉義市參議員,組成委員會出面協調,沒想到被拘禁與嚴刑拷打,後來在嘉義市火車站遊街,當眾當場行刑擊斃。

陳澄波在牢中已經知道軍方要行刑,留下了三封遺書,其中一封給女婿蒲添生,要他繼續為藝術創作努力,『進退須要相讓勿可分枝作派,添生君多少氣有稍強敬煩原諒老兄之志望也』,這句話最讓我感動。

維基百科節錄:
************************************
陳澄波的屍體被曝屍三日之後,妻子張捷冒險將屍體運回家,為屍體拍照,並將陳澄波身上所穿,留有彈孔的西服清洗乾淨,秘密保存。

陳澄波死後,國民黨仍不放過其家屬,多次至陳家抄家清算,砸毀家俱或帶走資料。他多年的學生歐陽文也被捕入獄。包括嘉義畫家好友劉新祿在內,與陳澄波相關的人士也都受到監視,噤若寒蟬,而那時擁有陳澄波畫作的多數人,更因為恐懼紛紛將陳澄波畫作如同紙錢般燒毀,甚至持續到了1970年代,陳澄波的孫子陳立柏求學時期都曾被國民黨特務跟蹤。唯獨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即使抱著被捕入獄甚至遭殺害的風險,也要保護丈夫的畢生心血,她將陳澄波的畫作一張一張的捲起來,藏進挖空的土牆與天花板角落裡,每隔一段時日,便偷偷地輪流拿出來曝曬,雖然如此盡力保存,由於保存條件極差,能夠留存至今的畫作與文史資料,已不到最初的一半。
************************************
《艾蒂兒肖像》到了美國,2006年,以1億3500萬美元賣給雅詩蘭黛的老闆,這期間的訴訟,律師本來只是為了這幅畫的金錢價值,但是後來看到了祖父在紀念碑上的名字,一改原本的態度,一切只為了公平正義而訴訟,沒想到奧地利政府最後真的還給了原作品。

陳澄波的《淡水夕照》,2007年在香港蘇富比秋天拍賣場上,新台幣2.2億刷新台灣畫家拍賣紀錄。

到底一幅畫的交易金額代表了甚麼?應該不只是畫中的景物那樣的奇妙,畫家、景物、人物與時代故事,能給我們更大的啟發,才是真義。

相關連結:

陳澄波基金會的說明,其中底下的陳凱劭留言非常厲害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pofoundation/posts/896615277042035
安溪教授的資料收集
http://ankei.jp/yuji/?q=%E9%99%B3%E6%BE%84%E6%B3%A2
陳澄波給蒲添生的遺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861762217248555&id=100002443547046
維基百科:陳澄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E%84%E6%B3%A2
【山口】防府市圖書館,上山滿之進與陳澄波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7/blog-post_46.html

2009/07/03

【維也納】克林姆的吻@貝爾佛第宮

其實我真的是為了克林姆的畫才大老遠走到這個宮殿與花園的,但是卻獲得好多意外地收穫,而在這裡的感覺好像到了佛羅倫斯的碧提宮


進入上貝爾佛第宮的票根

貝爾佛第宮,建於1714-1723年間,宮殿的主人是1683年擊退土耳其軍的將領,在公園裡看不出來這裡是小山坡,從下面走上去還頗累,進入貝爾佛第宮的三樓,還可以鳥瞰到位於市中心的大教堂屋頂。花園有三個層次,每層各有意涵:最下層四座花園代表四大元素,中層象徵帕那斯山(Parnassus),最上層是奧林帕斯山(Olympus)。

點這裡到 google maps 去看衛星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壯觀的花園
 
上貝爾佛第宮裡面有三層樓,不只有19世紀末的藝術家克林姆、梵谷、雷諾瓦、席勒等人的作品,還有奧地利平民藝術最蓬勃的畢德邁雅時期Biedermeier眾多作品。從17世紀末的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畫作,大衛所畫的拿破崙騎在馬上的英姿,馬的前兩腳懸空馬尾與馬鬃在風中飄蕩的巨幅畫作,讓我在博物館內駐足良久。

克林姆的吻被放置在玻璃的後方,整間展覽室彷彿就是只要這幅畫作,很多年輕學生在這裡張望,大聲的交談打鬧,應該是畫作內的那個吻太讓人回味,這樣抽象與誇大的肢體動作,鮮豔對比與金箔的色彩,百年後的今日來看,仍是十分先進的畫作。


斯芬克斯獅身人面是力量與智慧的化身

除了這些精彩的畫作,還有一些雕刻,其中有個房間的頭部雕刻作品不同以往唯美的形象,專門記錄做鬼臉或是戲子演戲的誇張表情,看久了還真了做了惡夢。在花園看到很多慢跑的人,還有前一篇在雷恩大道看到名人的故居與建築,幾百年的歷史都可以在這附近體會的到。


這是下貝爾佛第宮的導覽地圖,點圖後在按下放大鏡可以看得很清楚。

2009/06/07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看克林姆的《貝多芬橫飾帶壁畫》六歐元有點被騙的感覺

站在分離派會館外,其實並不太相信這已經是百年前(1897)的建築作品,本來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花六歐買票進去,不過既然來了就進去吧!


1902年/貝多芬橫飾帶壁畫(部分)/克林姆/維也納分離派會館

我先在一樓看其他的展覽,就是很搞怪的現代藝術創作,大抵是表現人類污染了地球,有些看了不是很舒服,我誤闖到二樓,工作人員連忙制止,說目前不對外開放,於是只好到地下室進入這次來的主題《貝多芬橫飾帶壁畫》。

其實,只是一間挑高的地下室房間,沒有注意看,以為只有一面有作品,這是克林姆在一個有關貝多芬的特展上所做的裝飾壁畫而已,本來是展覽結束後就要撤走,但是那時候克林姆已經頗有名氣,所以這件作品就被留了下來。其實整個牆壁四面都有作品,只是有些牆面上就只有漂游的精靈,一隻一隻瘦弱的女體手拉著前一個人的腳,無意識的漂浮在空中,利用這些精靈串連整個壁畫。

主要有三個主題:快樂的嚮往、敵對的力量、幸福的憧憬,就請大家自己欣賞囉!當然在那個會場看會比要清楚些。


漂游的精靈


快樂的嚮往:左邊是苦惱的人性,右邊是騎士的明亮盾牌、企圖心與憐憫心


敵對的力量:左邊是三個妖怪、疾病與精神錯亂的死亡,中間是淫亂放縱不節制,右邊是飢餓的哀傷


詩人出來串場


幸福的憧憬:左邊是藝術,右邊是天使的合唱團


分離派會館的介紹(點圖放大)

維基百科:維也納分離派的歷史
維基百科:克林姆

雖然這裡是分離派的大本營,而且分離派也幾乎與克林姆畫上了等號,可是這裡就只有一件克林姆作品,還有些草稿,要逛了維也納其他的博物館,才能多看到他其他的作品。


6歐元的票根

2009/04/20

【維也納】克林姆裝飾作品@藝術史博物館

進入藝術史博物館往往一抬頭就不捨得低下頭來,然後不知不覺得往樓上走上去,從圓頂灑下來的太陽光打在整個金碧輝煌的牆上,大廳中最顯眼的雕刻品是特修斯(Theseus)棒打人馬。



這金碧輝煌的裝飾是克林姆 1890年的作品。藝術史博物館從1871年開始興建,1891年完工,克林姆這個作品應該是快完工對外開放時知道會有大批的埃及文物,所以才用左右對稱的模式右邊放了一個埃及美女與一些符號圖騰,而左邊是畫了一個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拿著長矛同時也代表戰神,右手捧了一個小的勝利女神,右上方有金色克林姆的簽名。

藝術史博物館主要是哈布斯家族的收藏,從15世紀到18世紀藝術大師的作品為主,從法蘭德斯、荷蘭、義大利、法蘭西、英國、日耳曼與西班牙地區的繪畫都有收藏,知名的有凡‧艾克、老小布勒哲爾、魯本斯、林布蘭、維梅爾、提香、丁托列多、貝里尼、卡拉瓦喬、普桑、杜勒、委拉斯蓋茲等大師的作品。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除了繪畫的收藏,這裡還有埃及文物,希臘羅馬古文物與一些宗教的雕塑作品,在二樓(應該是我們的三樓)還有眾多的古錢幣與徽章,不過這部分我比較沒有興趣。倒是埃及文物最後要閉館了,我又是被趕著出去,好像這是我在各國博物館都有的觀賞經驗。

藝術史博物館的那張導覽做得還不錯,會標出鎮館之寶在哪個地點,可以很快的去看到想看的藝術品。很可惜都沒有中文的說明,我本想掃描後翻譯成中文放在部落格分享給大家,可是剛剛找了一個小時沒找到,我想應該是無緣吧!

2009/03/30

【維也納】克林姆(Gustav Klimt)的城市@第四天

這幾天已經看了很多分離派的克林姆作品,還去了分離派會館,沒想到到了貝爾佛地宮逛逛花園,一進去豐富的館藏,有巴洛克時期的大衛的那批馬,還有雷諾瓦、梵谷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分離派許多大師作品,最有名的就是克林姆的『吻』,還有慕夏特展,比布拉格的慕夏美術館還要精彩。


貝爾佛第宮珍藏館藏,有不少高中生在這邊觀賞、嬉鬧、偷拍照

1. 卡爾廣場地鐵站是華格納的作品
2. 卡爾教堂內遇到佛光山派駐倫敦、維也納佛堂的師姐也來參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整修才可以坐電梯上到圓頂看壁畫?
3. 雷恩大道有華格納設計的公寓,還有洛可可裝飾(也很像分離派裝飾)的圓頂小教堂
4. 貝爾佛第宮走在這裡超冷,不少人在跑步。
5. 還願教堂星期一沒開放
6. 佛洛伊德紀念館

2008/08/25

【維也納】《情慾克林姆》的吻

克林姆,對我來說是一個金色的謎,從大學時代看他的畫作,總覺得每幅畫都是很好的包裝紙,怎麼會出現在那個年代一直不解?


1908年/吻/克林姆/維也納貝爾佛第宮

克林姆的畫作特色除了金黃色,就是情慾,這兩個組合注定要受到譴責的,上面這幅畫因為沒有裸露,所以受到奧地利政府的欣賞,也可能受到拜占庭馬賽克藝術的影響,這幅畫作上的衣服充滿了裝飾品,唯一真實的只有臉部跟手。畢卡索在1907年創作了《亞維儂姑娘》,算是開創立體派的先河,而克林姆這幅畫也有類似的概念,但更加的華麗,雖然只有小小的頭與手,這樣的吻讓人更覺得深情。

克林姆,1862-1918年,生於維也納,父親是黃金首飾工匠,這樣的背景造就了克林姆畫作的特色,而兄弟中也有畫家與雕刻家。19世紀末的奧地利是貴族沒落的年代,一次大戰結束,奧地利帝國瓦解,克林姆中風過世後,國家也消失了。



《情慾克林姆》這部電影,多少了描寫了克林姆的愛情故事,還有他來自內心的創作慾望,這部片把他與家人描述成是一個精神病的家族不知道是否正確?但是看完了這部片,對克林姆那種直接、勇敢表現的個性深深地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