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祕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祕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2/09

布萊德彼特《星際救援》



這部片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應該如同《2001年太空漫遊》、《普羅米修斯》一樣,在黑暗中享受孤寂,在電影院中呼呼大睡。

劇中的彩蛋極多,討論到家庭父子親情與投入工作的矛盾,最後小布找到了一個人執著於探險,一輩子的信仰就是要找到外星生物,當他飛到海王星後,沒想到居然沒有找到外星生命,他執意要繼續探險。

真的是這樣嗎?

小布的父親其實是不習慣在家裡享受親情,所以逃離。一直到小布與父親用一條線連在一起,他父親還是執意要逃離。這便是大多數人的解讀,工作與家庭本身就是矛盾的。

我關注的是地球上受到的突波,到底是甚麼?電影中的設定是一種反物質所產生的,而利馬計畫就帶有這種反物質,而利馬計畫去探訪外星生物,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小布的父親殺掉了叛變想要回家的成員,繼續執行著利馬計畫。

利馬是祕魯的首都,是西班牙所見的殖民城市,西班牙人同時也把傳染病帶到了祕魯等殖民地,我們去探險去做實驗,去掠奪資源,這部片雖然都輕輕的帶過,但人類到底追尋甚麼?尋找造物者,還是找尋祖先?而忘了我們還住在地球這個家。

看了這部片,很想再看同一個導演的《失落之城》

2017/10/29

【台北】Anzl幸福初食。還有《印加帝國的末日》



好不容易找到停車位,預付了停車費(榮譽箱那種),也找到座位不多的餐廳咖啡館,準備一個下午的工作,上午也特別把筆電充電器帶著,可是,包包打開,竟然沒帶筆電。

不過,還好有帶這本可以當枕頭的書,我想看一兩章應該沒甚麼問題。

2017/10/26

【台北】社大分享:祕魯與智利世界遺產



到社大去分享祕魯與智利世界遺產的旅行,我把重點放在馬丘比丘與復活節島的考古學,還有殖民時代的悲情。 走讀世界遺產 About World Heritage

雖然找了很多考古資料,可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之前的簡報檔案缺東缺西的,還好,我把《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系列給找出來,把不齊的都補上了,心想日本人真厲害,很會設定主題,計畫性的出版這一系列,雖然內容可能有些八卦與傳說,可是是很好入門的百科啊!

今天分享了復活節島後來的森林為何會消失的可能原因,從小到大我們習慣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不同的說法可能性,可能都需要更多的辯證,希望大家習慣這樣的分享方式。

2017/10/04

【祕魯】【智利】行天宮社大分享:印加帝國與復活節島



這次用人類的遷徙來談這兩個地方,而且這兩個地方,跟台灣都有關係。

我感覺這個主題串得不是很好,需要再加油!

2017/04/12

2017041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7:《祕魯》輝煌的廢墟,馬丘比丘






*第二版

祕魯的馬丘比丘,位於祕魯中部海拔約二千四百公尺的山脊上,四周是河谷地勢險要,興建於西元一四四O年左右,西班牙人於一五三二年打敗印加帝國,實行殖民統治期間,並沒有發現這座城市,直到一九一一年被美國的歷史學家海勒姆·賓厄姆三世重新發現。

馬丘比丘的原住民語意為「古老的山」,當年可能是貴族度假的住所。用石頭蓋起的神殿、住所,牆壁石頭間的縫隙,連一張紙都插不進去,工藝技術令人驚嘆,建築時石頭堆疊起來完全不用灰泥當黏著劑,只使用卡榫的概念互相緊扣,歷經了幾百年來的風吹雨打、地震來襲,還依然屹立不搖。

到達馬丘比丘的路途並不容易,要先搭火車到熱水鎮,行車時看窗外懸崖峭壁、河岸峽谷等地勢險要。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讓這座小鎮異常熱鬧,由於要進入馬丘比丘人潮眾多,清晨五點就要去排隊等公車,當地政府為了控制觀光客人數,限制公車的數量,行車經過了十幾次大轉彎與上下顛頗,終於抵達馬丘比丘的入口。

馬丘比丘的天氣多變,有時整天都是籠罩雲霧之中,下一秒雲霧散開後就可見到壯觀的遺跡,從高處觀察,雖然這些遺跡今日都缺少了屋頂,但發現一整山頭上除了神殿、貴族住所之外,還有採石場、梯田式的擋土牆、排水道等設施。

設計規劃良好的排水設施,類似梯田的擋土牆,由下而上先用大石塊堆疊,然後鋪上較小的石塊,最上方鋪上細沙,可供種植農產品,不但可做山坡的水土保持,蓄水、排水也都設想到了。最近考古學家甚至重新發現了當年建設的地下排水道,可讓雨季的雨水,有宣洩的管道。

印加人並不使用黑瓦,而是用茅草當作屋頂,用木頭當門,目前可看到許多遺跡牆上多有突出的石栓,就是利用繩子綁住屋頂的茅草,或是綁住木門的結構,無論怎麼樣強烈的大風,都不會把屋頂吹走。

難怪智利詩人聶魯達到訪後,寫下了:『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

太陽神是印加帝國的守護神,馬丘比丘的太陽神殿,在每年的夏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六月二十一日)的直射的陽光,會直接照射在祭台上。

這樣精密的天文學計算,也實作在山頂的『栓日石』上,依據周邊的山頭位置,日落西山時,印加人企圖把太陽栓在聖石上永保光明。此外一旁有顆菱形的石頭,根據傾斜的角度還可指引出南十字星的方向。

台灣很多山脈,只要颱風暴雨,就有土石流災情來看,祕魯同樣是多雨的氣候,甚至環太平洋大陸邊緣都是地震帶,後來西班牙殖民時代所蓋的教堂在地震中垮了,為何早期印加帝國的神殿依然屹立不搖?

馬丘比丘、佩特拉這兩座姊妹城市,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用石頭建造,但能夠屹立不搖還是必須先做好水利系統。我們應該多學習這樣的精神,了解大自然運行法則,紮紮實實的做好基礎建設,建立恆久的建築。

圖說:遠處的山頭,左轉九十度,好像一個印加老人的臉

2016/12/11

【台北】飛米林老師講印加帝國



幾個月前去祕魯,記憶中除了高山症症狀外,就只有馬丘比丘、馬丘比丘、馬丘比丘......

今天去聽團友有系統有組織的講印加帝國,好像喚起了所有的記憶,前一陣子一個領隊導遊的大學同學,他說他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敢帶團,除了本身人類學系的學養之外,只要在台灣有空就到處參加研討座談會與演講,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

帶團的保險方式,就是到了一個地方,要描述人口、國家、國旗、國徽、民族、歷史、地理、氣候等等,這些基礎的都報告完畢了,然後才開始引申團員有興趣的部分,或是深入的說明自己有專長的部分。也就是由廣博的常識,引導入深層的專業知識。

這樣,看似非常簡單的 SOP,也只是做到團員不抱怨而已,大部分的領隊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真的需要長年的經驗。還好我不帶團,不然這真是世界上最難的任務啊!

飛米林老師在演講過程還發小獎品,來參加還有集點卡,集滿點數會送書,包括我的書,實在太捧場了!這招真的要學起來。無論有無收費,要準備一場演講真不簡單,旅行能夠玩到如此,才真的是自己的收穫。

2016/11/1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52-祕魯的馬丘比丘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五十二集,到印加帝國的遺跡-秘魯的馬丘比丘,究竟~是不是外星人蓋的呢?!1995年祕魯山上發現獻祭神的少女木乃伊,著名的「冰凍少女」,經過DNA檢測以及考古鑑定,少女的祖先來自台灣喔!這是南島語族遷徙南美洲的陸路路線,從台灣往北經過日本、朝鮮,到阿拉斯加、北美、巴拿馬,最後在秘魯生根。馬丘比丘地理位置絕妙,美國考古學家1910年才發現這個位於2600-2800公尺的空中之城,在這裡可以看到印加帝國高超的石刻工藝技術,不使用黏著劑而是以卡楯將石頭整齊堆砌,就像不使用釘子只用卡楯做木椅一般,採石場就位在旁邊的山頭,不是外星人搬的喔!馬丘比丘是考古學很重要的研究地點,墳墓中找不到貴族,研判印加帝國在西班牙人佔領後貴族就已撤退,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談世界遺產美麗的印加帝國,先進的水利技術用梯田的溝渠蓄水、排水,經過精準計算陽光直射著太陽神殿地下室的栓日石。(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03

《大崩壞》復活節島被推倒的摩艾



再讀一次復活節島的《大崩壞》,尤其是九三軍人節,又有遊行,感慨很深,台灣也會跟復活節島一樣的毀滅嗎?

2016/08/21

【祕魯】20160821@10:鳥島、納斯卡文明

祕魯的相簿 https://goo.gl/photos/XvNUqS3T5cRTncba9


原來住的旅館那麼美,昨晚去沙灘散步都沒發現


旅館旁就有碼頭


這個鳥島的導覽員可以在船搖來搖去之下很清楚的講話,實在厲害


還未到鳥島前的一個海灘


鳥島上還有一些海獅


PISCO 海港


海港街景


準備坐小飛機起飛,去看納斯卡線


工廠、葡萄園酒廠


我一直覺得照片中的納斯卡人,是海綿寶寶卡通中章魚哥的原創!




自從人類會用手紀錄歷史後,古文明的發展開始快速的轉動,除了巨大的建築之外,在沙漠地區因為長年沒有下雨,利用石頭以沙漠為畫布所建立的動物圖案,有著跟一夜之間所出現的麥田圈,讓人有些與外星人神秘事件的聯想。

納斯卡線的發現,是人類發明飛機之後,但其實在山丘上的至高點也可以看到這些巨大的圖騰,這些動物在納斯卡人的眼中,到底是多麼的重要呢?

此外,納斯卡人的造型,被廣泛的使用在科幻、星際電影、原住民相關電影身上,可見這個民族的行徑,也讓人吃驚。

祕魯的沙漠距離海岸線不是很遠,海洋資源豐富,納斯卡人選擇在河谷的生活模式,雖然古文明人類都是靠天吃飯,但是若到海邊的潮澗帶,或是能夠出海捕魚,也就不會沒有下雨乾旱而受苦了,所以,納斯卡人是不是跟海邊族群有些征戰而不願意出海。

這些納斯卡線所畫出常見的動物,自今在亞馬遜河流域發現,以河谷為主的生活模式,也顯露無遺。

2016/08/20

【祕魯】20160820@09:庫斯科飛利馬、伊卡的酒莊 Santiago Queirolo 皮斯可酒的文化交流、華卡其納綠洲沙丘、帕拉卡斯

祕魯的相簿 https://goo.gl/photos/XvNUqS3T5cRTncba9


一早飛到了祕魯的首都利馬,看這些警察的表情,真是如臨大敵,星期六的上午,有那麼緊張嗎?不知道是有誰要來?


雖然只是攤販,但是攤子的顏色可都是很講究的


機車隊在加油站就換起衣服了,這一路高速公路上(利馬到伊卡)據說都是有錢人的度假別墅


靠近酒莊,許多當地人露天野餐喝酒、划手機,還有一隻貓


祕魯的皮斯可(Pisco)酒的取名,出口的港口為皮斯可港,從西班牙殖民時代,天主教禮拜時需要紅酒,開始在此種植葡萄釀酒,竟然比西班牙釀製的還要好喝,據說馬克吐溫也喜歡喝這樣的烈酒。

殖民時期釀酒的故事很多,也有不少超越母國的品質,個人認為本來就是必然的,因為釀酒的氣候、水質等因素,經過了不同地區的洗禮之後,加上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必定會激發不同的火花。

台灣在日本時代開始現代化釀酒,梅酒、清酒、啤酒製程,都有很好的品質。此外利用蔗糖再提煉出酒精燃料這部分,在二次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後勤補給的功能。另,原住民與公賣局的小米酒供銷,影響了原住民的生活習慣。

酒,在文化交流中,有著重要的角色,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中哈克的爸爸是個酒鬼,這樣的角色設定,不知道跟皮斯可酒有沒有相關呢?

PS1. 這個酒莊的設計師很厲害,大量使用懷舊品,搭配陽光與顏色,好好拍。
PS2. 飲酒過多有礙健康— 在 Santiago Queirolo 。


酒莊除了供餐,還有住宿、游泳池等休閒設施



來自中國的燭台,還有機械計算機、裁縫機,說明了文化交流



華卡其納綠洲沙丘,看到當地人的休閒活動

2016/08/19

【祕魯】20160819@08:馬丘比丘(天空之城)、薩克塞華曼、庫斯科太陽神殿與西班牙教堂

祕魯的相簿 https://goo.gl/photos/XvNUqS3T5cRTncba9


一早五點出來排隊搭巴士進入馬丘比丘,到了六點半才上車,一天有2500人進出這座城市,我想是印加帝國與西班牙殖民時代沒有想像到的事情吧!



2005年,馬丘比丘與佩特拉成為姊妹市,印象中的佩特拉,光進入園區就花了很多時間,走了一整天,這座做生意的城市目前看到的都是巨大的陵墓,棺木安在?還有更多的神殿藏在地底等待挖掘。

許多荒廢的古文明城市,在人類航海殖民,取得農業、礦產開採經營之後,就是考古學的競賽,佩特拉是瑞士人重新發現,吳哥窟是法國人,而馬丘比丘是美國人,也代表著從第一次大戰,到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強權的帝國。

為何強權那麼急於得了解各地的文化?除了寶藏之外,應該還有其控制的意義?只要了解該地的文化,掌握這些傳統生活的知識,宗教的信仰,就可以吸收進而融合。

進入馬丘比丘也不是那麼容易,但是看到皇室的避暑空間,蓄水池、排水道,把石頭當成木頭一樣製作卡榫,讓建築避免毀於地震,精準的太陽神廟座向。一個遺世獨立的山頭,上面就有足夠的採石場提供大石頭蓋神廟、蓋貴族的家,不知道世界上是否還有這樣未被發現的古文明遺跡呢?


不同角度的石切面,用來測量季節


栓日石,妄想把太陽留住,是在這山丘的制高點,也是附近山頭與太陽時重要的軸線




考古


羊駝 or 駱馬


太陽神殿,底下是大地之母的神殿


紀念章,很多人會蓋在護照上,但不建議


努力工作的人們



靠著鐵道過生活的人,火車上的服務人員,除了倒水、拿點心、介紹啤酒外,還要走秀賣紀念品,真是十項全能。



看看在地人的服裝


薩克塞華曼,謎一樣的大石牆


仿里約的大耶穌像


小販


旗幟代表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的彩虹旗(不是同志旗)


好像迪士尼的花木蘭


庫斯科的商店


太陽神殿


晚上的表演,顏色十分鮮艷


又看了一次《天空之城》,好多元素跟印加帝國的石刻技術,還蠻神似的,尤其是天空之城的巨石崩落的時候。

吸取不同文化的精隨,然後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一點我們何時才能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