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車站出口的金義合商行是京都柳月堂麵包店老闆原來的家,終戰後就留在京都。
2012/05/13 紀錄
在出町柳電車站旁的「柳月堂」名曲喫茶店,一樓是麵包店,二樓分兩個空間,小部分是可以聊天的空間,大部分是不能講話或發出聲音的名曲欣賞。老老闆目前九十幾歲,據說是台灣人過來開的,第二代的老闆只會日語不會講台語,我並沒有遇上老老闆,但是因為我當時想拿筆記型電腦出來紀錄當時的情況(就是寫稿),被穿著白色衣服(我在想該不會是內衣吧?)的小老闆出來阻止,大概是打電腦鍵盤會發出大聲音吧!很奇怪的現象,來此聽名曲的客人都是男性,有大學生也有歐吉桑,等店要關門前半小時,才有一個年輕的女性,狀似觀光客跑進來體驗一下。
柳月堂名曲喫茶店,音響設備不錯。菜單很少漢字,點心沒標價,結帳才知道很貴,不過真的超好吃的蛋糕。這是台灣人陳芳福過來開的店,希望第二代老闆能夠多寫些漢字,讓台灣人多去聽名曲。
2012/08/28
上次在柳月堂聽黑膠名曲,這次來樓下買麵包,跟明星咖啡館一樣,樓上是咖啡館,樓下是麵包店。樓上的裝潢消費很高級,樓下就很平實,我看不少學生、年輕人、上班族會進來買麵包回去。
我一進去看到老先生,就用台語跟他打招呼,老先生八十八歲了,他說他1943年左右在戰爭時期,就移民來京都,我想應該是我太興奮了,一個人旅行太久,沒有習慣講太多話,居然不知道要講甚麼,都是老先生問我問題。
老先生問我怎麼知道他從台灣來,我說我從網路上得知,"網路"這個名詞他不瞭解,但是講"電腦"他就知道了。老先生是艋舺人,我說我辦了一些大稻埕的導覽,他很直接的就說是不是從北門那邊過去,果然跟老先生聊天,都要回復到1945年以前的台北市,我頭腦要轉好多圈,才可以講下一句。
我也說我們目前有經營日本教授所蓋的木造房子,就在台北昭和町我用台語講不出來,日文又不知道,只好遞名片給他。他說他今年才回台北一趟,希望有機會在台北遇到老先生。
唉!台語太破,要多練習。我八十八歲時,會有陌生的旅人來找我聊天嗎?

2012/8/28
沒想到,柳月堂的維基百科內容豐富,金義合商行的資料還真少。
從玻璃到陶瓷、化工,兒子利用一點化工知識,在京都開麵包店
以下的資料也很怪,長男居然比較晚生
台北州仕紳******
陳義塗
出生:1883/00/00
本籍:台北州台北市新富町
住所:台北州台北市新富町5之6番地
家庭:
排行三男
父:陳水坑
長男:陳芳鑄(1923),商工學校畢
次男:陳芳燦(1920),北二中
三男:陳芳福(1922),北三中 <-- 柳月堂老闆
四男:陳芳清(1924)
五男:陳芳祥(1926)
六男:陳芳禮(1928)
七男:陳芳堯
學歷:
學習漢學三年
經歷:
1905年經營玻璃製造工廠(從事玻璃製造,對大陸貿易)
1906年經營硝子製造業陳金記
1907年改店號為陳義興
1911年改店號為金義合
在香港永樂西街設立分店從事玻璃製造
在台北玻璃製造工廠見習
經營米商陳義記(大稻埕)
味精及五金行販賣業
艋舺信用組合理事
市常設委員
町委員
從事油漆販賣

2017.9.13
艋舺服飾商圈,不同店家使用的模特兒大不相同,但看起來都不是台灣人。
色彩鮮艷的服裝,若取得店家同意,攝影出來應該很有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