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林市區公所後方,一棟標準的日本時代官方宿舍,這樣的使用方式顯得有點呆板,不過,要如何活用才更好呢?

員林的天際線一瞥
左下的馬薩氏斜屋頂還蠻有趣的,其實在台灣的小鎮,只要把天際線的特色作出來,就很美麗了!
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台灣彰化縣人,原名賴河,筆名有懶雲、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之一。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餘遺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賴和本職是個醫生,也到處行醫濟世,不論是什麼他都願意替病人治療。就如孔子有教無類般,只是他是有醫無類罷了!因為這樣,許多人的性命都因為賴和的有醫無類之精神給保住。但是畢竟本職是個醫生,所以需要靠行醫來賺錢。可是窮困人家付不起醫藥費,賴和卻只拿出一本帳本上面記著「某某先生,某月某日因某病,某藥幾兩……費用某元」,所以很多窮困人家都很感激賴和。因為他並沒有強迫他們要馬上付出醫藥費,而是可以賒帳,但是,每年過節的時候賴和都會將帳本給燒掉。若是有窮困人家要來還債,賴和都會一概拒絕,也否認曾經有將這些費用記載在帳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