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9

【台北】信義新光三越 CHANEL



去拜訪證券公司,出來後天色已晚,經過這個大招牌,彷彿置身巴黎的香榭里舍大道,台北跟上世界的繁華,似乎已經不遠。

分類:品牌

2004/09/25

【巴黎】回台北飛機上

看著窗外的月亮明亮,下面幾個城市的燈火通明,我自己想像可能是在希臘的愛琴海上空,不然可能就是在莫斯哥,月亮的高度與我水平,那種感覺很奇妙。

看了這幾天照著不怎麼多的照片,但是卻是滿滿的回憶,或許一回台北這些就馬上遺忘,我買了一些紀念品,不知道哪一天會在拿出來看看。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遺忘吧!

2004/09/24

【巴黎】巴士底廣場



巴士底廣場是法國大革命的關鍵地帶,從凱旋門、羅浮宮這一條黃金線上,巴士底的七月圓柱應該是一個地理的終點吧!

巴士底同時也是地鐵的轉程點,到巴黎第五天,我已經上來這裡第三次了,雖然不怎麼喜歡這裡的大,又有點黑黑的感覺,但在坐在歌劇院前的階梯,幻想著十八世紀末的犯人囚禁在監獄,心還涼涼的。

巴士底附近有一個人工運河,巴士底歌劇院往南有一個空中綠林步道跟藝術棧道,我走得很累,這邊是今天的起點,也是一個終點。

【巴黎】香榭大道 Louis Vuitton



在巴黎的最後一天晚上,我想漫步在香榭里舍大道上,路邊的咖啡座已經開始收攤,週末的晚上九點半其實並不晚。

人潮已經逐漸散去,經過一個新車發表的 party,裡面眾星雲集的樣子,我穿著涼鞋休閒服,想擠進去看覺得真的很不搭調,想去看場電影,卻要等到十一點才開始,我漫無目的的閑晃著,人潮來來往往似乎也沒有什麼目的,走到了麗都,吧檯還有座位,就這樣走進去看了一場特技表演。

回顧著對面的 LV 品牌皮飾,其實沒有感覺的,深夜十一點半,咖啡店沒有燈光人影,我搭乘地鐵回旅館準備明日回台灣的旅程。

http://www.vuitton.com

【巴黎】《新橋戀人》



今天的天氣是最好的,我忍不住又走到藝術橋上,往新橋望過去,藍天白雲,在西堤島邊有幾對戀人或坐或躺的享受午後陽光。

我到巴黎不過短短的五天,剛來的時候是陰天,第一天就走過木製的藝術橋,遊客不多,也沒有看到傳說會有很多流浪漢;第四天走出奧塞美術館下個雨,我又刻意走上藝術橋,整個橋只有我一人分享,聽著遠處街頭演唱者的音樂及歌聲,心裏充滿的愉快。

這讓我想到了新橋戀人的場景,女主角在煙火下展開了歡笑的場景。

最後一天,天氣晴朗,逛過新橋上街頭畫家的油畫作品後,我仍選擇走上藝術橋近晀新橋及西堤島,看了很久,慶幸這幾天的天氣,讓我看到巴黎多變的一面。

【巴黎】店家招牌



巴黎店家的招牌有製式的規定,雖然感覺有點呆版,可是可以改變顏色和字型,在塞納河邊還有一些畫家專門畫這些店家的櫥窗小油畫,蠻有特色的。

【巴黎】教堂前的乞討人



教堂門口最常看到的就是這一些吉普賽人,在巴黎的街頭,最難決定的就是要把零錢丟給誰吧?

街頭唱歌彈琴的人、教堂內的捐款、路邊咖啡店的小費、乞討的人等等,我還是經常選擇街把零錢丟給接頭賣藝的人,有時甚至覺得丟的太少不好意思呢!

【巴黎】空中綠蔭步道




從塞納河畔走過來,經過人工運河、巴士底歌劇院,就到了這個與世無爭的步道,星期五黃昏巴黎街道充滿了汽車喇叭聲,這裡卻異常的安靜。

這個背景剛好是 Before Sunset(愛在日落巴黎時) 男女主角邊走邊聊天的某一角落,關於與前一集 Before Sunrise 的劇情表較,兩劇男女主角的年齡不同,要表現的心理層面很不相同,很能感覺這一集要表現「現實」等於乏善可陳的感情生活,而「浪漫」就是不可能頻率很高的虛幻理想,與前一集幾個浪漫的場景,一起去聽音樂CD、在餐廳假裝打電話給好朋友的角色扮演,要現實的多!

影片結束了,我呆坐在位置上想了很久,我想我自己也不知到感動在哪裡?這跟我最後一天走在綠蔭步道上的心情有點像,就是離開一個浪漫的時間吧!

【巴黎】花神咖啡館



巴黎的左岸有不同的景象,聽說古代的皇宮貴族都住在左岸,所以這一區形成特有的文藝氣息,這裡有古董店也有一些貴族的家。

這裡附近的名牌服飾比較沒有那麼濃厚的商業氣息,走的路線比較樸實一點,雖然樸實價格也是不斐,經過花神咖啡館,滿滿地觀光客讓我不想踏入,我走到對街的聖哲曼教堂,在旁邊賣三明治的店坐下來。

雖然沒有花神咖啡館有名,但是我應該呼吸到相同的氣息,看著巴黎的旅遊書,輕鬆自在。

http://www.cafe-de-flore.com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畢卡索博物館雖然不大,可是可以感受到畢卡索一生畫風的改變,以及對他妻子凱塞琳的愛有多深!

2004/09/23

【巴黎】奧塞美術館



奧塞美術館本來是一座大車站,不知道什麼時候改建成美術館的。

其實我第一天到巴黎就跑到奧塞美術館,可惜是星期一沒有開門營業,聽說星期四有開放到晚間九點半,所以等到星期四中午就跑了進來。進入第四天的巴黎行程,我的腳已經不聽使喚,大中午跑進來冷氣吹得爽,結果居然就在二樓的長凳上睡著了,或許是覺得時間還有很多,所以越走越慢,我想我可以在這裡呆到晚上。

奧塞美術館的空間應用其實我覺得不是很平均,或許在一樓二樓展的作品可能我比較沒有興趣,感覺很寬敞,到了四樓的展覽館,有莫內、馬諦斯的印象派作品,我喜歡雷諾瓦的少女畫,還有羅特列克的妓女院,但是這邊的空間實在太小了,或許是人也多,空氣不怎麼新鮮。

我在奧賽美術館呆到晚上六點多,不知道睡了幾次,終於不捨的離開,這時,外面正下著毛毛雨。

【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我想只有我會到各國的交易所前面去照像,交易所前有個特色,就是人們都是來去匆匆,本想法國人比較悠閒,但是這裡還是一樣。

1808年建築師Brongniart設計的長方形建築,並且在周圍有科林斯列柱廊,1826年完工,我沒有進去裡面,所以不知道有什麼特色,聽說有一堆電腦螢幕做股價的報價,我在外面實在感受不出那種熱鬧的感覺。

搞不清楚為什麼這裡的法國國旗要降半旗。交易所建築的四周角落都有藝術雕像與二十四小時錄影的監視器,有點不搭調。

http://www.bourse.fr

【巴黎】最豐盛的一個晚餐



在巴黎的第四個晚上,不想花大錢吃大餐,大家都說巴黎美食很讚,可是我一個人去玩吃大餐怪怪的。

我在中國餐館買了兩道菜回來,再去超市買了一堆水果,白飯是那種用熱開水煮開就可以吃的速食米,很豐盛的。這個小旅館我很滿意的是有一個小廚房,本來想說要來這邊減一點肥肉下來,但是第一天開始就喝啤酒吃零食,還買了一堆餅乾,走在路上鴿子沒有餵到多少,人卻胖了一圈。

巴黎的物價真高,簡單地吃一頓花了我台幣六百元,朋友說:這就是巴黎!

【巴黎】《歌劇魅影》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剛好是公車總站,旁邊又是有名的老佛爺百貨公司,在巴黎短短的五天,隨處跳上公車,幾乎終點都在這裡。

我在巴黎最常做的活動就是餵鴿子,走路走的很酸的腳在歌劇院前也坐了兩個小時,雖然重要的歌劇演出已經移到巴士底歌劇院,但是看這金碧輝煌的建築,想像歌劇魅影的劇情,仍然掩不住他的鋒芒。

這個從1858年決定建造的歌劇院因為經費不足,一直到第三共和的1875年才完成,歌劇院長172公尺,寬101公尺,規模驚人,底下有很多地下室,所以當然有一些戰爭考量所設計的秘密通道,在1985年改名為舞蹈(Danse)宮。這裡的設計結構介於巴洛克和新文藝復興的風格,這張照片應該是米勒的作品《舉豎琴的阿波羅》。

歌劇院的樓底有一個小小的和平(PAIX)咖啡屋,真的很小,聽說莫泊桑和左拉是常客呢!

【巴黎】塞納河畔的小油畫



到巴黎有很多人會想買一些畫作回家,但是大幅的畫作要攜帶並不容易,所以我鍾情這種小油畫。

其實到觀光區最怕的就是買一些大家都會買回來的東西,一樣的風景明信片、一樣的複製畫作,所以我每天走到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去找一些不同的東西,有特色又喜歡的自由藝術家作品,在新橋上有一個女畫家專門畫類似印象派的光影作品,乍看起來不錯,但是看久了就太匠氣了。

我喜歡這種不顯眼的畫作,看的久也不會膩,我在挑畫作的時候那個畫家一直講著我聽不懂的英文,介紹他的構圖,我一度覺得這也是複製畫作,是他大量生產出來的作品,但是看著他的眼神,就好像這家店是他很熟悉的樣子,所以我就買了下來。

現在送給人,心理也很高興可以分享旅遊的點點滴滴。

2004/09/22

【巴黎】龐畢度中心旁水池




接近龐畢度中心雖然龐大的超現代建築吸引了我,可是最吸引我的是還是旁邊動感的水池,那木偶會東轉西轉的並且噴出水來。

我看的很投入,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可能技巧太差,總覺得照不下來這邊歡樂的氣氛。

要進入龐畢度中心要通過大量的安檢,標榜著要收集世界上最多訊息的圖書館,很多青少年一放學就來這裡收集資訊,我看到圖書館有一樓層真的是有多媒體的VCD,DVD,很多人在那邊看影片,而要登上最高層眺望巴黎市區,加上去逛逛現代博物館的話,就要另外買票了。

我買了票之後,才發現我有博物館的五日通行證,真是白花了錢,想想有點生氣,於是在現代博物館呆到了晚上七點鐘才走,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吧!

龐畢度中心的地下室是印刷的參觀區,一樓有賣文具紀念品及明信片等,我也順道在旁邊的郵局寄出了明信片,二樓賣的文具禮品就有點像誠品總店賣的具有設計感的家飾用品,走出龐畢度中心旁邊的店也是賣著這些小禮品。

**

最後在廣場外有兩個西藏朋友在演奏音樂唱歌,感覺有點親切感又有點陌生,或許在國際上,西藏是一個具有神秘靈魂的地方,他們賣的CD音樂,就是要販賣這種感覺吧!

【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



第一次對聖母院有強烈地印象是透過電影。

一批人來一批人走,我在板凳上坐了一個小時,有一個東歐人跑來跟我借筆,他在地圖上畫來畫去,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看著以前戰爭時被挖走的雕像頭顱,現在已經完好如初,看這壯觀的場景真不像是個幾百年的遺跡,時間真是奇妙的東西。

沒有上聖母院的高塔眺望巴黎,在這西堤島上,下次看電影的時候,仍然會多看看聖母院。

【巴黎】羅浮宮的美索不達米亞




星期三的羅浮宮開放到晚上九點半,我想挑戰一整天把所有展覽品看完,其中我最想逛的是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相關文化。

埃及區其實東西並不算很多,但是陶器聽說是世界上收藏最多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區的參觀人相對就很少,我可以在這個區域慢慢的逛,或許我對這個地方的歷史很陌生,來回看了兩趟,努力的看著相關的書籍,還是很模糊。

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邊就是巴比倫,巴比倫不但繼承了蘇美人的文明,並加以發揚,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漢摩拉比法典及空中花園,也因這些重大成就,使兩河文明被稱為巴比倫文明。

看完了巴比倫,想說不能免俗的還是看了熱門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堆大陸人擠著拍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一直逛到下午三點的時候,頭幾乎要爆炸啦!我的腳自動的從後面溜出去,在塞納河邊坐了下來。

2004/09/21

【巴黎】聖心院前的午後




一大早就來到蒙馬特區,走過上上下下的斜坡,看過墓園、風車、藝術家故居、葡萄園、高塔、小公園、舊書店、玩具店、私人美術館、畫家村、街頭表演、觀光小火車,才一轉彎,就看到莊嚴的聖心院。

這個區域到處充滿了驚奇,最不驚奇的地方倒是聖心院前,這個教堂大的拍不下去,不知道是蒙馬特的山丘撐起了這個教堂,還是這個教堂的地基撐起了山丘?每每想到這裡,就讓我想到了圓山飯店,年代或許沒有那麼久遠,但是同樣有些因為戰爭所留下的地道或防空洞的建設。

我在這邊待了快兩個小時,看著巴黎的市景,順著階梯走下去之後在搭纜車上來,會有不同時空的奇妙心情。

【巴黎】羅浮宮前的埃及人




還沒有到巴黎前,很希望能夠從新凱旋門一直線一直走過凱旋門、協和廣場、小凱旋門到羅浮宮的金字塔出入口,在這一條線上剛好就立著一個埃及木乃伊的雕像。

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真的是雕像,有不知情的觀光客經過,他就會故意嚇嚇人,如果你投錢的話,他就會來一場表演,這個工作應該有輪班的吧!

這個表演持續有兩三年了,我想是因應羅浮宮前幾年新開闢的埃及館很受歡迎。不知道這個人以後會不會裝扮成希臘女神或是其他的人物呢?

【巴黎】大羅浮宮計畫



距離上次造訪巴黎(1996年),剛好隔了八年,上次來還看不到這個金字塔入口,埃及館也在半開放的狀態,今天來剛好休館,只看到清潔人員吊著繩子攀爬在金字塔的玻璃上清潔,宛如蜘蛛人一般。

大羅浮宮計畫是大巴黎計畫的其中一個建設,法國密特朗總統在十四年任期(1981-1995),於巴黎留下的十四項的建設,重要的有:奧賽美術館(1986)、拉米雷特公園內之科學工業城(1986)、拉米雷特公園(1987)、阿拉伯文化中心(1987)、玻璃金字塔的大羅浮宮計畫(1988)、財政部大樓(1989)、巴士底歌劇院(1989)、拉德芳斯大拱門(1989)、拉米雷特公園內之音樂城(1995)與國家圖書館(1995)。

羅浮宮這個玻璃金字塔是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讓高度重視文化資產的法國群眾無法接受,反對的浪潮與巴黎鐵塔類似。密特朗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讓貝聿銘的創意具體實踐;結果證明創新將成為未來的歷史,現在這座玻璃金字塔,已成為值得驕傲的巴黎地標。

大羅浮宮計畫除了往下挖出地下室來倍增展覽空間,也將財政部原址搬離,才達成今日每年可以有五百五十萬參觀人次的紀錄。

http://www.louvre.fr

【巴黎】蒙馬特梵谷弟弟的屋子


梵谷於1886-1888住在這間他弟弟的屋中

蒙馬特地區有一大堆藝術家,來到這裡散步的觀光客來來去去,但是找故居的人不多,而幾家景觀很好的小咖啡店,似乎裝不下那麼多的人。

我看著日本人寫的旅遊書,詳細寫著很多藝術家在這邊的故事,但是走到了這個地點,不顯眼的門牌,毀壞的門,往往不知道這裡以前就住著那麼有名的人,我跟幾個香港人來回的找著,原來看著是同樣一本日文翻譯書,裡面有舊書店簡介,也有二手玩具店的說明,但是找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

在這裡,真是難以找回十九世紀初的畫家風華,或許在一些賣布的絢爛色彩中,才能找到一絲絲藝術的顏色。

【巴黎】蒙馬特街景



在蒙馬特墓園附近的街道,還沒有開業的店有著美麗的窗簾,但是開業後會不會有更多的驚奇呢?

我在附近邊走邊餵鴿子,不知道巴黎人看我這個觀光客是怎樣的眼光,不過我自得其樂。有一個年約四十歲的男子拿著蹓狗的繩子慌忙的四處叫著"喵喵",我想是找尋失蹤的貓吧!

剛剛印象中車旁有一隻黑貓悠閒的走過,他似乎也有聽到主人的叫喚,但牠好像跟巴黎人一般的眼神,氣質優雅而默不在乎。

我用英文跟主人講了那隻黑貓的方位,但他好像聽不懂我的話,有點感染他的緊張,但是一下子的我又變成貓的心情,優雅的繼續我的旅程。

【巴黎】蒙馬特第一眼



這是我到蒙馬特區的第一眼,從Pigalle地鐵站出來,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紅磨坊的入口,我不知道風車代表著什麼意義,不過它的確象徵著巴黎二十世紀初的頹廢文化。

蒙馬特區很適合一日遊,清晨,人不多,在上上下下的斜坡巷弄中走著,累了就坐下來休息,可以到羅特列克的故居樓下張望,想想侏儒般的身材如何風花雪月;也可以在梵谷的故居旁邊照相,雖然只是一個不顯眼的小牌子,也可以想像一下梵谷發瘋剪下耳朵的一幕。

晚上沒有時間進入紅磨坊看秀,聽說場地不是很大,我想我是預留下次再來巴黎的藉口吧!

2004/09/20

【巴黎】地鐵帶狗的時尚老人



第一天搭上地鐵,我覺得很新鮮,上來一個穿著時尚的老男人,車上人很多,沒有人讓座給他跟他的狗。

幾天下來,在地鐵上看到的人種不少,角色也很多,有大聲討論學業的高中生,各種膚色的同學打打鬧鬧;有一直想抽菸的東歐人;一般上班族,也有穿著時尚的妙齡女郎,還有年紀不輕的氣質老婦人,當然免不了有流浪漢高談闊論,以及旅人看地圖,一家大小吵來吵去的畫面。

另外一個深刻的印象是有一個穿著得體西裝,年約五十的中年男子,在車廂前面演講三十秒後,便拿出一個杯子要求大家樂捐,我聽不懂法文,不然我應該背起來他演講的內容,真的還有人挑出零錢呢!

這張照片用手機相機偷拍,拍的不是很清楚,但印象卻很深刻,我想這裡對人對動物的包容度比紐約還要高。

【巴黎】協和廣場方尖碑



協和廣場的交通其實不怎麼合諧的,車子從四面八方過來,要過去看看那個碑上的圖案,還要等幾個紅綠燈。

這個廣場原來是安放路易十五的雕像,西元1795年改名為協和廣場,四周放置了八座雕像象徵著法國歷史重要的八座城市,而這個方尖碑是埃及送個法國的禮物,來自埃及LOUXOR神殿,原來放在殿前左右兩側的,外形成方柱體,頂部是金字塔型,古埃及人用它來祭拜太陽神,塔上雕刻象形文字,紀錄當年如何把這個尖塔運送到巴黎,於1836年在20萬人面前落成。

協和廣場的歷史其實就是血腥的過程,1789年法國大革命,雕像被人推倒,路易十六上的斷頭台,千人在這裡處決,但是我站在這裡,看著繁忙的交通,遠眺凱旋門,感覺不出這段歷史。

【巴黎】凱旋門到新凱旋門



來到巴黎,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到高空眺望,我不會想要上巴黎鐵塔,因為可能要排的老長的隊才能上去,從地鐵站出口直接上凱旋門是最快的作法。

在入口處買了五日的博物館通行證之後,就開始我五日豐富的博物館之旅,雖然第一站裡面的文物文件不怎麼豐富,而且還要爬很高的樓梯才能到達,但是到了凱旋門最頂樓,我眺望著新凱旋門,也看到另外一側的協和廣場和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就要開始我的巴黎之旅,我知道,我應該會高興的滿載而歸。

【巴黎】去買五天的地鐵公車票




其實我到巴黎去旅遊,還真的怕我這個完全不會法文,英文又很破的人買不到要買的東西,所以事前的準備工作做了很多,也在網站列印了一大堆圖,準備看圖說故事。

第一天大早就到了巴黎,放下行李之後就到附近的地鐵站買票,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講這一段英文?結果比手畫腳了很久,原來我到的是公車總站,那個賣票的肥男人還出來指著地鐵站,叫我下去買。到了下面用英文一講就通了,我還以為我的英文很爛,原來是樓上那個肥男人聽不懂英文。

我開始我的巴黎之旅,準備一次把地鐵坐得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