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4

【新北市】小小書房,永不間斷的作文課

多年來一直看著小小書房所舉辦、參與的活動,從獨立書店、出版、寫作、通路、音樂、講座等活動,沙貓貓(虹風)積極的作風,可以讓人深刻地感到這樣的熱情,今天下午沙貓貓從大稻埕那邊搬了一個小紙箱回來,箱子內有一隻受傷的小貓。

我在這邊旁聽了一半的寫作課程,回想我的寫作歷程,好像沒有那麼幸運的有人這樣悉心的指導,一直不斷地閱讀、體會,然後利用網路發表練習寫作,我也經常改變寫作方式,甚至是題材。印象中只去參加過一系列耕莘寫作班的課程,收穫並不顯而易見,但的確影響我很深。參加者年齡層很廣,是寫作班的特色,而我認為閱讀與寫作必須是一體的,既然有很多寫作班,小小書房也是有讀書會!

來此參加過昭華、俊傑聊天式的演唱會,就好像是跟我們閒話家常,俊傑的歌聲渾厚,琴藝很好;昭華的歌聲有種特殊的故鄉味,沒有『肉感』入骨的戀愛歌詞,只有對自己土地的關愛與輕鬆的描述,這幾年也一直不斷地聽到俊傑的歌聲,一個視力有障礙的歌手,唱出來有味道、聽覺與觸感的歌曲,特別讓人感動,有時候在深夜關上燈,細細地品嘗歌聲,會有不同的滋味。

有次帶了一個朋友來這邊參加活動,表面上是很文青的小說作家,但是卻沒有參與這類的活動,本來還很勉強的來了,但聽完後他只差一點就留下感人的熱淚,跟我說下次有這種活動還要通知他,他會特別帶他的女友們來此。這幾年在上海工作,又已經結婚,不知道還會喜歡這樣的氣氛嗎?

我小小書房看著女性主義的書,也翻閱了有關台灣的身世,繪本書的標題總是發人省思,《往上跌了一跤》、《人行道的盡頭》,表面上是挫折,但實際上卻是轉機,小朋友或許還感受不到這樣的人生經歷,但只要記下書名就足夠了,我相信小小書店透出昏黃微弱的光,會帶給人光明的希望,店內那隻經常撞來撞去的貓,說明了一切。

2014/03/23

【苗栗】東里家風,林彥伶的奇妙人生


林彥伶在人生的最谷底跑來這裡租下古厝,我們離開時她還很好客的要大家再來玩!



當我到這裡參訪時,看到這邊的賣農產品的老人家,開口閉口必稱彥伶姐如何照顧他們。剛開始還十分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回家查了不少資料,感受到十分溫暖的報導,也讓我親眼看到彥伶姐因禍得福,本來到鄉下是要躲起來,意外地讓這邊的老人家有了工作。

鄉村的沒落讓老人家整天無所是事,彥伶姐因為做生意失敗,找了一棟老房子,跟屋主要承租的時候,身上一毛錢都沒有,也不知道未來可以做甚麼事情,而這棟有歷史的古厝因為年久失修,也不太好居住,於是她到處去撿人家不需要的門板、木板、課桌椅,甚至是修墳墓旁邊的廢磚塊,終於把古厝修好。

當她不知道能夠做甚麼事情的時候,想到那麼多電視鄉土劇,可以免費出借場地拍戲,於是很多電視劇來此拍攝,因為劇組人員需要用餐,她就請當地的老人家來煮飯、煮菜,提供了一些工作機會,甚至當起了臨時演員的仲介,只要缺人,她就找當地的老人家上場,後來劇組人員拍戲需要住宿,她整理好房間,申請了民宿登記,就這樣讓這棟古厝活了起來。

如今,一些團體觀光客來此體驗拍戲,還有導演指導,無論是用餐、看古厝風情、看電視劇的場景、展覽,買在地老人家親手做的農產品,客人來來去去非常熱鬧。彥伶姐掉落到人生的谷底,意外的造就了一個小地方的再生,不只是老屋再生,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再生,老人家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我覺得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在旅行中除了見到美麗的風景,若同時見到讓人感動的故事,可以啟發人性,也可以讓社會向上。

剛好上了新北客 radio 的節目談到這件事情,請點下列連結進入
http://www.hakka-radio.ntpc.gov.tw/files/901-1000-2249-1.php 從 1:07:45 秒開始是我跟主持人的對談


到這裡的第一眼,是曬在地上的蘿蔔乾,入口處的客家式穀倉


很多戲服,團體客人來此演戲。原來這裡有不少電視台來拍攝連續劇,這邊的磚頭不少從墳墓旁的廢磚搬回再利用,也因此這邊拍了些鬼片(笑)


不知道小朋友吃這樣的辦桌的蔬菜習不習慣?

2014/03/22

【宜蘭】旅二手概念書店,宜蘭大學的前世與今生

一來到宜蘭,很快就感覺到進入了幾米的故鄉,宜蘭火車站有幾米繪本中的裝置藝術,羅東文化工廠也有特展,書店中也有一區擺放了幾米的繪本,讓我開始好奇怎樣的環境會培養出宜蘭多樣的作家?



宜蘭大學,最早為1926年日本時期創立的『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目前發展無污染科技產業,不知道農業相關的科系是否依然是強項?台灣大學的前身高等農林學校,也是『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下設立的學校。

有一櫃書擺放著宜蘭作家的書,原來那麼多作家都出身宜蘭:李榮春、簡媜、游乾桂、邱坤良、黃春明、吳淡如等等。其中我最好奇李榮春,過世時有300萬字的手稿,大部分都沒有出版,在當時的環境那樣艱難,在鎮上都被視為異類,既沒有讀者,為何會堅持持續寫作?

乾乾淨淨四四方方的書店,書櫃依著牆壁而起,最上層擺放著老東西,手提式收錄音機、錄音帶、吉他、打字機、油燈、老木箱、地球儀、行李箱、第一代非常巨大的黑金剛大哥大、珠寶箱、老窗戶等等,視線往上看到書架上方,剎那間這屋子的時間就好像倒退了三十年。書架上擺滿了二手書,主人很喜歡電影《紅色小提琴》的劇情,希望書跟小提琴一般,跨時空旅行中發揮不同的價值,一個曾在宜蘭金隆書局、四季風書局流連的小男孩已經長大,開了這家書店圓夢。店內除了旅行為主的書籍,還有教科書、原文書、童書、音樂 CD 等,書店中央還有一些書衣、肥皂等文創手作品。

我想起了幾年前到附近文化中心找一家二手書屋的過往,第一次去時用了很爛的導航系統,在宜蘭市中心繞了一大圈,可是好像鬼打牆一樣,在巷子裡打轉找不到,於是停了車子走在一片荒草之中,周圍狗的叫聲此起彼落,抬頭一看月黑風高,於是敗興而歸。第二次學聰明了,把所有資料備齊,換了一台好一點的導航系統,直接殺到文化中心對面停好車,直接進入書店,但大門沒開,我從小門大搖大擺的走進去,裡面養了一隻大狗,看樣子在睡覺不理我。我走進去後發現並沒有書櫃的跡象,但我已經在人家家裡的客廳,聽到後面有人在看電視的聲音,於是我躡手躡腳輕聲把頭探過去,原來是師姐、師兄在討論佛法,這時我好像是小偷似的,輕聲的走出來。

(驚)『沒有書,真的沒有書?!』我心中吶喊著,回到車上打了通電話到書屋,老闆娘說書已經全部搬回花蓮,問我要不要進去喝茶!當年雪隧開通後,我經常來宜蘭,但是找到的書店掛零,如今宜蘭多了幾家書店,很是高興。在旅二手概念書店內坐著當下,一波波的年輕學生進出,看到一位老師坐下來看書,而我聽著各個年代的音樂,喝了一杯茶也看完了一本書,享受一個輕鬆自在的午後。

創立時間:2013年
創辦人:彭鈞達
特色:二手書、飲品點心。宜蘭作家、獨立出版品專櫃、旅行、英語教學等。放慢腳步細細品嘗整個空間,前中年男女應該來回味大學時代的青澀時光。

【新北市】書房味道,作家陳輝龍的雨中咖啡館

第一次拜訪書房味道,是在雨中的夜晚,從南崁小書店走山路到林口,由於路況不是很熟悉,前後疾駛的貨車,不良的視線,到了書房味道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簡潔不俗的燈箱,網路上並不多的資料,一直期待有空前來拜訪。

大抵愛書、藏書人見到新開的古書、二手書店,應該很快的就會來報到,果然進來後問了老闆娘,魚頭(傅月庵)已經來訪過,作家主人陳輝龍的朋友也都在此參與了許多課程講座。

《雨中的咖啡館》書裡面有抑鬱潮濕的林口台地,旁邊有一個新蓋好的大廈社區,老公寓稀疏與大樓並立,微微的燈光與之相望,這裡有間書房,老闆一人獨自讀書,牆後的密室,有著許多的怪物。這間書房味道,像極了這本小說的內容,夢中的意象就好像在此出現,我坐在書房的中央,地上的大理石地板,簡易的鐵書架,搭配紅酒箱做成的書櫃,還有一些骨董老木櫃,日本古書店才有的一些雜誌,陶瓷古品,簡潔明亮的空間,一眼便看出主人的氣息,我忘了我是在何時讀過主人的小說,或許在雨中金門當兵的坑洞內,時空如此奇妙,居然遇見小說中的場景。

林口多雨風大,即使已經是春夏之際,書房外仍是冷颼颼,但是進入書房內就備感溫馨,老闆娘親切的招呼,我一直懷疑她真的作家的太太,不知是駐顏有術還是常保赤子之心,二十年前我讀陳輝龍作品的青澀歲月,她跟書中文字一樣沒有改變,她稱主人為陳先生,剛好去上廣播節目談談書房味道,也剛好主人不在家,我掃走了一些絕版的書,主人比較不會心疼吧?

每次研究吳哥窟,總會想到元朝周達觀所記錄真蠟風土記,要找到原文很容易,網路搜尋就有答案,可是要找到逐字翻譯成白話文,加上民族分布、地理環境、考古等驗證註釋研究,就要屬陳正祥教授的研究,他是地理、生態學家,曾任職台大農經系。另外我也找到了殷海光、川口葉子、古蒙仁等人的書,一些絕版的書在書架不顯眼的小角落,一看到這幾個字,二話不說帶回家。

電影海報、披頭四的小玩偶、兒時的記憶小童玩,穿插在書架的小角落,那是記憶中才有的東西,書房的味道。

創立時間:2013年
創辦人:陳輝龍
特色:二手、珍本。日本雜誌、小說、歷史研究。不少珍本絕版書,要體驗小說中的場景,安靜的念書喝茶或感受創意課程可來找主人一敘。

【台北】唐山書店,微光中通往地下的書店

會進入唐山書店,是因為功課太差的原因,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半年,讀原文書讀的天昏地暗,考試還是一樣考的亂七八糟,到了下學期空堂變很多,不知道要到哪裡混,常常跑到地下室的唐山書店,地上一坐下來就是一個下午,印象最深的是閱讀《人間》雜誌,或許我天生帶衰,同一年該雜誌也就停刊了。

當年,有關社會運動、國家機器與媒體的抗衡,唐山書店讓我在不同角度的思考下,長出了『批判性』,也是左派思想啟蒙的一個所在。

1980年代,正是解嚴、媒體開放的年代,一大堆學術思想填滿了報紙的版面,社會主義的出版品解禁,英文、簡體字的書籍大量被翻譯。早期在台大周邊的影印店,翻印了各類教課書之外,也翻印了老闆的各人興趣,從考古系(人類系)畢業後,還念了邊政研究所(民族所)的陳隆昊,這一路上隨著學生互相成長,表面上書店內分類的變化不大,可是就我二十年的觀察,從簡體字的社會主義思想書籍,到人間、當代、影響電影等雜誌,再到社會運動、媒體理論,進入了女權、環保、勞工運動等,這一路上老闆可是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

不僅如此,唐山書店與出版社,還協助學生把論文改寫出版,還把出版品放在書架上賣,老闆真是好人從頭做到尾。雖然這好像是小眾市場,可是每次進去翻閱一下,短短幾分鐘可以認識一種理論,一個思潮,對我來說這樣也就足夠了。

唐山書店從一樓往下走,陳年的海報一層層往上貼,那是一段歷史的痕跡,我曾經想要找找有沒有我大學年代的舊海報遺留下來,因為可讓人自由張貼,海報太重跟校園內的椰子樹樹葉一樣會掉落下來。除了我會坐在地上翻閱書籍雜誌外,那一些不完整的塑膠地板,也是我的重要記憶。

創立時間:1982年
創辦人:陳隆昊
特色:新書有折扣。人類民族研究、社會、歷史、媒體、獨立出版品。要裝文青並可以講出一堆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的學術理論,一定要來這裡背書。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電話:02-23633072
網址:http://blog.yam.com/tsbooks

2014/03/21

【台北】舊香居,骨董珍本書友的大本營

這幾年來逛書店的旅程,每到舊香居就會大失血,有買到絕版的書,也買到藝術畫冊,其實舊香居依照定價折扣已經很多了,歸咎原因是這類大部頭的書籍,定價都很貴,但是能夠買到已經在市面上找不到的畫冊,還是覺得很划算。

多次到舊香居看到裡面總是坐滿了人,很愉快的聊天分享藏書的經驗,其中還不乏知名作家,以前在資訊公司上班很害羞,去逛書店總是很低調的結完帳就離開,一直到我辭去工作投入文化導覽的服務之後,才勇敢的跟店老闆卡密(吳雅慧)聊天,原來人家早已經知道我這個愛買二手書的歐吉桑。

舊香居的藏書最多是兩岸史學相關的書籍,很多書本的年紀比我還要老,這方面我想是其他二手書店比不上的。另外,名家小說散文詩集、攝影、藝術的書籍也不少,這是我最喜歡逛這裡的原因,雖然有些書籍沒有現在印刷的精美,可是價格便宜,文字敘述多,書末的參考資料完整,這是現在書籍比不上的地方。除此之外,政府單位的出版品以及童書也不少。

舊香居每年都會舉辦展覽,看似不顯眼的展品,仔細閱讀還真的都是寶物,名人作家的手稿,或是民國初年的重要文物、書本裝幀、古地圖等,一家舊書店可以舉辦這麼有價值的展覽,要從卡密的父親開始說起。1970年代,吳輝康經營日盛舊書店,打破當年舊書秤斤計價的觀念,開創「論本計價」收購值得珍藏的舊書,並兼營字畫買賣。小時候耳濡目染,長大後自然而然的可以把這樣的舊書店經營的有聲有色。日本、中國都有很健全的骨董珍本書籍的買賣市場,但是台灣並沒有這樣的市場觀念,若有的話,舊香居絕對佔著重要的地位。

舊香居在興隆路也有一家分店,一踏進這家店,看到老闆娘就知道是舊香居主人卡密的母親,親切的笑容,還來幫我多開幾盞燈方便找書,又加強冷氣。雖然整個書店被書佔滿,但是走道很寬敞,書的分類清楚,有藝術、名家暢銷小說、旅遊、過期雜誌、百科全書類、童書、漫畫等,印象最深刻的有總統府的會議及執行記錄。

回想以前在牯嶺街舊書店門口拍照被老闆罵,或者是早年光華商場舊書攤翻書被老闆使臉色,舊香居的服務親切可真的讓我感動。

2014/03/20

【台北】胡思二手書店,經常找不到入口的黃金屋

第一次來胡思二手書店,在大招牌下走來走去,不得其門而入,找了十幾分鐘,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看到一個說明牌,說要從大樓後方進去,終於進入了這個黃金屋,滿頭大汗的我一進去看到天母店熟悉的燈飾,感覺進入了誠品書店,一樓入口處有濃厚的台灣小吃味道,完全像是兩個世界。



胡思二手書店的外文書以英文小說居多,日文書籍其次,中文方面以兒童、普科、企管居多,其實各類的書籍都有,櫃檯旁邊還有珍本,在金黃色的燈光下非常溫暖,樓梯間還有些骨董、老物、古書當成藝術品放置。設計師老闆營造適合閱讀的空間,本在天母起家,因為那邊居住的外國人因素,當外國人要回鄉或是移居的時候,不需要的外文書籍就賣到二手書店,也因此成為胡思的特色之一。

有次翻到老雜誌『台北人』約十本,裏頭有不少資深媒體人的攝影、文字作品,看著價格實在頗貴,想說每次來翻閱一下便可,沒想到隔日一去就消失無蹤,不知道是不是識貨的人搬回家。也有幾次翻閱到泛黃的書,志文出版社出版的《台大人的十字架》,沒想到當年的學生那樣的文謅謅,討論談情說愛還要具有邏輯思考,實在想哈哈大笑。每次帶領書店主題的導覽活動,總是在這邊結束,看著大家驚訝的表情,書架與書架間翻閱著二手書,能夠帶人進入這個秘境,就很高興。

不少熟門熟路的客人,會到櫃檯點一杯咖啡,老闆堅持咖啡價格低的要讓學生可以負擔的起,不少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沉思,看著落地窗外人來車往的景色,華燈初起,遠方的台北101大樓燈也亮起,我經常看著台大校門口的學生,尋找那失落的過往。

【胡思二手書店】
創立:2002年
創辦人:三個年紀加起來超過百歲的女孩
特色:二手、珍本,英文小說、繪本,不定期的文學講座,可以帶書來找作家簽名。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8-1號2F,3F
電話:02-23632168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whosebook

2014/03/19

【台北】太陽花學運碎念



學生總在關鍵時間做些事情
來到註書店沒想到是我開的門
喝了杯超好喝的阿仙咖啡
然後吃了幾片漂亮的生魚片
遇到幾個在服務業上班的朋友,認識幾個很正也很有型也很有特色的朋友

也遇到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帶著剛懷孕的老婆來逛書店
他想要創業,想要給小孩一個快樂成長的空間



諷刺的是,這些人這些行業在服貿過了之後,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雖然有本事的人甚麼都不需害怕
但這樣的衝擊下來影響是全面性的
我不知道如何面對我們的小孩— ──和 Guangyou Zhang,在註書店 book in 。

【台北】總書記二手書店,珍奶的價格買到讓你思考的書(已歇業)

從我第一次踏入位於青田街與永康街中間的『青康』藏書房,到今日的總書記二手書店,無數次與老闆何新興大哥談一下書店的理念,有時帶朋友進去參觀,無論大家對這樣的書店有沒有興趣,都驚嘆老闆對於建立一個個人書房的毅力與想法,每一次去何大哥都語出驚人的說著他的計畫,上一次最驚嚇的是說要終結青康藏書房,幸好,他開了這家總書記二手書店,而藏書房真的變成一個私人書房了。



取名「總書記二手書店」,無關政治。漢字用法,歷代不同,意思連結,互有差異。「總書」,古意為匯合書類;「記」乃商號,如吳興記。以故,北京有位總「書記」,台北有家「總書」記,繁簡各表也。

主人翁何大哥,之前在媒體工作擔任總主筆,大學念的是哲學。殷海光老師也是念哲學,寫《書店傳奇》等書的作者鍾芳玲老師也是念哲學,不知道是不是念哲學的人,對自己的人生想法特別的多,殷海光完全把哲學應用在教育學子,以身作『哲』,在白色恐怖時代一路用筆、用嘴宣傳民主思想。鍾芳玲老師一路用記者採訪的角度,踏遍了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書店,而且探訪老闆的想法,每次翻閱了書內有關她採訪《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的作者,用書信往返寫成一本本書來往大西洋之間的故事,中間聯繫著是『人』之間的情感。

何大哥說來到他書房的客人不需要多,只要是對的人來此就好!

面對著青康藏書坊一直再變化的書架,想起了從國小開始,我一個人的房間,把家具東搬西移,把書架內的書重新打散分類,幾乎每半年或一年就要大動一次,整理書房這個動作讓我可以重新翻書、讀書、思考,重新消化的機會,當然也讓我盤點一下還有哪些書根本沒有讀完過。而何大哥除了出去收書、打包別人的書房回來之外,最大的工夫就是在整理書了,堆在庭院的一落落的書,有時會看到一些同業老闆或者書友在此挖寶,這樣特殊的風景應該會有很多書與人之間的故事吧!

有一晚,我騎著腳踏車回家,經過看鍾老師、何大哥還在裡面聊天,厚著臉皮進去喝了紅酒,還大吃了一頓外叫的新疆菜。何大嫂即將退休,沒想到不久後何大哥就開了一家書店讓她管理,真是貼心。在滿是書香的書房聊著世界各地的書店、愛書人、藏書人的故事,聽著有溫度的黑膠唱片,後輩如我收益良多,我也希望我也能夠開一家個性書房,好友來此分享,喝杯咖啡,這樣的生活我就很滿意了。

總書記二手書店現在所在地,原本是博思維二手書店,更早之前,是成立於 1959年的雙葉書廊,長久以來這個地方就是書店,希望能夠一直維持這樣的景況。架上的書有一部分也是文史哲相關較早期的書籍,有青康藏書房的氣味,不但便宜,也可以在書中挖到藏在書中的秘密。住在台大、師大周邊的老教授的收藏,因為年紀大了或是已經過世,書籍就這樣回流到人間,有時看到書內的簽名文字,總會想想這到底是誰的印記。除了書籍之外,店中的一些老照片、小裝飾品、藝術品,有時是收書時原書主人送的,有的是老闆與家人的禮物,每個人都在自己可能的範圍內創造一種愛物惜物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書店,有一種同類相吸的吸引力,一樣類型的人總會在此遇見。在不同書店遇到的書友,在這裡也都會相遇,老闆娘剛退休,老闆就開這家書店給她管理,真貼心。

【總書記二手書店】
創立:2013年
創辦人:何新興
特色:二手、古本,文史哲評論類型居多
書量:約20000本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2樓
電話:02-23653466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zonesuki

2013.8.5

為什麼大家一直開分店,擴充。中午前,好像大家都還在養精蓄銳,等等我休息過後,我就要去看大家的新擴充理念,很高興台北這座城市總有理想的人在創造新事物。

這時,我選擇深耕,辦導覽,多慢步,放慢腳步,最近開始找出版社想要寫書,後來編輯給了我一個巨大的目標,既然他那麼有理想性,那麼我應該也要投入囉!

對我來說,是另一個旅程。

2013.9.8

2014/03/18

【台北】天母書廬,不死與重生的書店

今日收到天母書廬夫婦送來給我的書,《書店不死》與《重生的書店》,這兩本書都是談到日本人開設書店的理想,甚至在311大地震後,這些人怎樣讓書店重生。回頭來看看台灣的環境,比日本還要艱難更多,每到各地小書店,我都會想辦法給予支持。

[照片]

老闆楊裕隆是政大文史相關科系畢業的理想書人,老闆娘目前也在高中教歷史。1986年,老闆在自家民生東路、復興北路附近巷子內開了第一家只有十二坪的小書店,白色的裝潢讓空間不顯得狹小,平常由工讀生顧店,工作下班、假日都要親自來顧店,完成了開書店的夢想,但三年後因故就結束營業。1999年,在天母重新出發,書店名就叫『天母書廬』,諾大的空間請了設計師花了很多錢裝潢,他覺得像是傻瓜,沒有深思熟慮,開了之後才發現店面出口有點問題。不久後網路泡沫傳出,2005年才遷移到現址,縮小規模經營。舊的天母書廬我也有些印象,裝潢有點大而不當,反而比較喜歡現在這樣簡單樸實。

從書籍的通路商、出版社上下游關係的演變歷史,老闆簡直是書店業界的開朗樂觀派,問他到底在堅持甚麼?他說他也不知道,就是這樣平實的開下去。我很想幫他回答,是不是善盡一些社會責任?他說也不用懷抱那麼浪漫的想法。剛開始開書店七、八年這些老闆或許有千言萬語想講,但已經在業界二十幾年了,要說甚麼都是多餘的。

老闆對現在年輕人開書店還是很佩服,也多少也會去觀察捧場,我來了這家有點歷史的書廬,發現書店選書符合大眾化暢銷書的口味,也符合在地社區型態,但偶而會看到一些文史相關的書系還蠻完整的。

在網路討論區看到去年楊老闆生大病,醫生都宣布腦死,老闆娘難過的對店員說書店要關門了,但兒子還是勸媽媽再等些日子,老闆娘才介入書店的經營。這時奇蹟發生,楊老闆醒來,書店還持續經營著。我跟老闆聊天時,都沒有發現他曾經有過這場遭遇,後來去問了他這件事情,他卻輕描淡寫的帶過。老闆娘在我逛過天母書廬後,也跟我聯繫分享會的種種事情,可見她現在比老闆還要投入,一個社區有一家書店,小朋友在此閱讀,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不知道他們兒女是否會接手這樣的一家書店呢?

天母書廬夫婦,不但送書來,還主動協助作者辦新書分享會,給我這個寫作者更多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