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公共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公共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5/06/10

【台北】平安鐘@頂好市場



位於忠孝東路商圈的頂好廣場,這個平安鐘並不顯眼,等公車的人、逛街逛累的人、地攤躲警察的時候,都會坐在這個平安鐘的四周。

雙手合十加上一百零八個黃色的水晶乳丁,緩緩流下的水在底下的一個小噴泉噴出,在喧鬧的廣場上每個小時鳴鐘,這個平安鐘由建築師姚仁喜與琉璃創作家王俠軍共同設計,長6公尺、5寬公尺,以鑄銅製成,造價約2000萬元,由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全額出資。

國中的時候,我一直以為頂好市場這邊只是一家超級市場,沒想到這邊是一個市集,捷運還沒有通車的那十年,這裡的商圈幾乎成為工地,通車後重建的這個廣場更大了,附近的地攤也十分的活耀,現在聚集了人潮,配合捷運站地下街,可以開店的地方多了,即使是這樣,這附近的商店租金也是寸土寸金。

台灣人心地標的平安鐘,也是紀念九二一地震週年的設計,希望為大家祈福。

2005/05/22

【台北】大鳥籠外的花園@敦南安和路口



1999年出現的這個作品,讓台北市區看起來有了米羅的色彩,也加入了幾米的童趣。

不管這個作品的意義如何?鳥兒可以在鳥籠內外飛來飛去,樹反而被關在籠子裡面,人進去鳥籠裡面休息,看到外面的世界卻是飛來飛去的小鳥,他們在顏色鮮豔的椅子上休息,人,反而是最不自由的動物。

我很喜歡坐在這裡看著車水馬龍,在夏日的午後,金黃色的陽光從樹上灑下來,一切就好像靜止了。

【台北】時間斑馬線與高大女武神



這些所謂的公共藝術其實在露宿街頭已經五、六年了,每次經過已經有點麻痺了,不過拿起相機來拍,要拍的好還真的不容易。

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市民大道的交叉口,斑馬的屁股上剛好放了行人用的紅綠燈,巧妙的將街頭營造成童話王國,這個作品是1999年先出現的,但,斑馬的身體及頭跑到哪裡呢?後來在2000年有了續集,對街市民大道的橋下出現了一個七公尺高的女武神,連接這兩個作品的是一個鐵籠子裡面關了一匹斑馬,上面打著時間廊。

彷彿時間就被凍結回到更古老的時代,這幾項公共藝術讓時間巧妙的停止,街頭成了片刻靜止的空間。

2005/05/07

【台北】台大總圖前的公共藝術



今天中午到永康街吃飯,在永康公園有台大藝術季的表演,拿了節目單預期會有精采的表演,可能是節奏沒有安排好,把精采的排在後面,聽了前兩個吉他獨彈部份,小朋友已經受不了了。

我很想繼續聽下去,可惜被小朋友拉著跑,只好半哄半騙的跑到台大去玩,其實是我想去拍拍醉月湖的景色,到了目的地有三個男攝影師拿著價值不斐的相機猛拍自以為很可愛的女生,好像每次最漂亮的拍攝點都被佔住,那顆最美麗的垂柳無法拍攝,我只好悻悻然的離開。

台大最近幾年變化很多,幾乎每一個系所前都會有些公共空間,以前校總區只有小福、小小福及學生活動中心前可以聚集人群,現在總圖、管理學院、農學院、傅鐘四處都有更多的開放空間,而這些地方也都有特別設計過,不像以前那樣單調。

不知道椰林大道盡頭的這七個大學生會放置了多久,會永遠擺在那邊嗎?鮮豔的色彩吸引眾人的目光,台大藝術季已經辦了11年,可惜我一次也沒有參與,今天第一次看到算是有點好玩!

http://art.ntu.edu.tw/

2005/04/24

【台北】美術館前的公共藝術



最近走在路上總是注意這些大型的藝術作品,這幾年來台北市新增的速度很快,特地買了一本台北市文化局出的"公共藝術走著瞧",出版日期是民國91年,當然很多都已經不見了。

今天,帶著我那停不下來的兒子去台北故事館跑跑,沒想到還沒有到,他已經累翻在這個藝術品前面,許多小朋友在這邊爬來爬去的玩耍,代表什麼意義,似乎不那麼重要,回家翻書也沒有紀錄這個作品,如果要我為這個作品命名,那恐怕是"小孩玩累了"。

如果要比較的話,在民生東路三段132號的土地銀行前也有個紅色火焰般,是五條直線構成的公共藝術作品,這個作品是四條直線,該不會是那個作品拆過來的吧!假日帶著數位相機在街上閒逛,總有些驚奇出現。

P.S. 或許大家對這個部落格文章的排列順序覺得很奇怪,怎麼不是依照日期排列,是不是有問題?這裡是依據貼文的順序排的,而日期大部分是去遊玩照相的日期,這樣的好處是按下每月彙整的時候,可以作日期的整理,把同一天去的地方放在一起,同時可以讓常來瀏覽網站的人不漏看文章。

另外右邊多了一個很長的分類標籤以及最新迴響的排序,也可以多多利用。

http://www.tfam.gov.tw

2005/03/19

【波士頓】愛爾蘭移民的美國夢





第一天在波士頓市中心就看到這個銅像,栩栩如生,但我還是不了解當初愛爾蘭移民過來新英格蘭這邊到底如何的辛苦?

1820年波士頓的移民大增,1845-1850年間,因為愛爾蘭發生大飢荒,所以愛爾蘭移民到波士頓的人達到最多,到了1855年,愛爾蘭人到達了五萬人,已經是波士頓人口的三分之一。有很多電影是描述當時愛爾蘭黑幫在波士頓的故事,或許是這樣,在波士頓移民史中,為愛爾蘭人添上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這兩座雕像位於市中心交叉(Downtown Crossing)地鐵站出口附近,旁邊就是全美最大的 Border 書店,隔街又有全美第二大 N&B 連鎖書店,而梅西百貨也在旁邊。

【波士頓】河濱公園的石雕像



這個石雕像應該是科技的結晶,不是人工作的,而是經過電腦的掃描計算,做出來的雕像。

Arthur Fiedler 費德勒出生於1894年,他在1930年創立了波士頓流行管弦樂團,從此與該團密切地合作,直到1979年去世為止。該樂團仿自英國漫遊音樂會的構想,以演奏通俗古典樂娛樂聽眾為宗旨,該團在費德勒的指揮下,演出了近五十年的時間。該團一般只在夏日舉行音樂會,以創造迷人而輕鬆的音樂會氣氛開創本世紀輕音樂演奏的風氣。

一早就走到查理士河旁,進入河濱公園就看到有一群人在拍電視廣告,我靜靜地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他們拍攝,一個演員穿著兔寶寶卡通玩偶裝,手上拿著好幾顆大氣球,他們排練了很久,我等不及看完他們的拍攝,就順著河岸走著,一路上很多慢跑的人們,一旁的快速道路車聲轟隆隆的想著,讓我快速的走過。

河濱公園內有市長的雕像、音樂臺、砲台等擺飾,但比起波士頓公園,這裡算是自然多了,我走到 Longfellow 橋,踏上哈佛大學之旅。

2005/03/13

【費城】LoVE


2005/3/13

跟紐約的一樣,不知道是什麼組織搞的,這個地標在費城一些重要建築中間,與美術館、獨立紀念碑成一直線。

【紐約】LoVE

2005/03/10

【紐約】華爾街旁公牛



在紐約的下城其實很容易迷路,因為路不是垂直交叉,而且路名又很奇怪,不過稍微讀一下路名的歷史,研究一下地圖,其實很有趣的。

本來到了華爾街只是想去看看交易所的雕樑畫棟,又進不去參觀交易實況,所以在附近走走其實能看到不少東西,這個區域因為是荷蘭人進駐曼哈頓的發源地,1653年築了一個城牆來抵禦外武,這座牆就叫華爾街(Wall Street),而1989年一名叫做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的雕塑家送給交易所的禮物,後來被搬到了滾球綠地(Bowling Green)公園的北面,而這塊不大的綠地當時是養牛的地方,1773年租給市民闢為滾球場,而成為紐約市區內的第一座公園。

雷克特街Rector(牧師)Street 在三一教堂旁則是紀念牧師的貢獻;海狸街(Beaver Street)過去有很多海狸;珍珠街(Pearl Street)曾經是海岸,所以有閃亮的珍珠貝殼;華特街(Water Street)曾經是條水道;而貫穿整個曼哈頓南北的百老匯街(Broadway)則是最寬廣的一條路。

聽說,曾經有個國家送了一隻大黑熊來配這隻公牛,現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大家還是很相信股票交易市場牛市上漲,熊市皮軟下跌的符號象徵。

有關這隻公牛,最近倒是有一則蠻有趣的新聞
http://www.lowermanhattan.info/news/downtown_review/week_in_review_54879.asp

http://www.lowermanhattan.info

2005/03/07

【紐約】阿姆斯特丹路



在紐約的第二天,往我住的地方西邊走過去,是林肯中心及阿姆斯特丹路的舊社區(西64St.),我一心想看到哈德遜河,以及拍《電子情書》的河濱公園。

但是走著走著一路上都是廢氣,快速道路的汽車呼嘯而過,旁邊也有工廠咚咚作響,本來想拿旅遊書出來看看往哪個方向走,但看到一群中學生中午休息時間出來吃飯,便跟著他們走走看,到底他們要去哪裡,結果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到了一個大餐廳去吃飯,那餐廳採取半自助式,菜色不多,大概就是三明治及比薩之類的東西,吃一餐大概美金2-3元,以紐約的物價算是很便宜的。

西元1626年,荷蘭人向印地安人買下了曼哈頓島以來,新阿姆斯特丹地區在南區緩慢的發展,有一些風車和磚瓦房,就跟荷蘭一樣,一直到1664年英國併吞了這個地方,因為送給一個叫做 York 的公爵,因此這個地方稱為 New York 紐約。而阿姆斯特丹路從南區(下城)叫做第十大道,一路延伸到上西城,怎樣都看不出來這條路跟當時荷蘭人發展有什麼地理上的關係,可能只是單純的紀念而已吧!

這是我從阿姆斯特丹路走回來拍下的街頭塗鴉,前面就是那間中學。

http://www.holland.com

2004/09/22

【巴黎】龐畢度中心旁水池




接近龐畢度中心雖然龐大的超現代建築吸引了我,可是最吸引我的是還是旁邊動感的水池,那木偶會東轉西轉的並且噴出水來。

我看的很投入,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可能技巧太差,總覺得照不下來這邊歡樂的氣氛。

要進入龐畢度中心要通過大量的安檢,標榜著要收集世界上最多訊息的圖書館,很多青少年一放學就來這裡收集資訊,我看到圖書館有一樓層真的是有多媒體的VCD,DVD,很多人在那邊看影片,而要登上最高層眺望巴黎市區,加上去逛逛現代博物館的話,就要另外買票了。

我買了票之後,才發現我有博物館的五日通行證,真是白花了錢,想想有點生氣,於是在現代博物館呆到了晚上七點鐘才走,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吧!

龐畢度中心的地下室是印刷的參觀區,一樓有賣文具紀念品及明信片等,我也順道在旁邊的郵局寄出了明信片,二樓賣的文具禮品就有點像誠品總店賣的具有設計感的家飾用品,走出龐畢度中心旁邊的店也是賣著這些小禮品。

**

最後在廣場外有兩個西藏朋友在演奏音樂唱歌,感覺有點親切感又有點陌生,或許在國際上,西藏是一個具有神秘靈魂的地方,他們賣的CD音樂,就是要販賣這種感覺吧!